又是一部嘲讽韩国政府部门腐败无能的喜剧片,男主人公是警署里难得的尽职尽业的好警察,正因为他是这般正直的人,所以受到了另类的排斥,仕途坎坷。
整部戏的精髓就是一次抢劫银行的演习,正直的男主人公戏剧般的被要求扮演唯一的抢匪,当开始真的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认为这次演习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就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谁知道,好戏现在才开始……男主人公通过他率真的性格,和对每件事情都认真对待的态度,成功的扮演了一位比劫匪还要劫匪的劫匪,呵呵,很喜欢剧情的安排,整个演习让人感觉时真时假,男主人公的表情,手法都相当专业,但是周围又是一群很不专业的人质,挂着各种状态的牌子,笑死人了。
最喜欢强奸人质那段,表演的太有趣了,还有最后逃走时在雨中打伞的音乐配上镜头的组接,很有味道;完美的结局,男主人公将人质杀死后并自杀,虽然看起来很幼稚可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又深深的痛击了那群无能的警察,过瘾啊。
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这样的好片呢?
期待中……
查了一下维基百科,这部韩片的英文名:Going By the Book。
翻拍自1991年日本电影『遊びの時間は終らない』。
《游戏的时间不会结束》是都井邦彦的小说。
另外,作为该影像化的作品,还有1985年制作的电视剧版、1991年上映的电影版,电影十分著名。
原著1985年发表于《小说新潮》。
获得第2届小说新潮新人奖。
日版的故事是: 某日,警察以提高国民形象为目标,进行了毫无头绪的防盗训练。
但是,被选为银行强盗一角的警察·平田(本木雅弘饰),性格认真、完全没有通融。
他认真地制定了抢劫计划并执行了犯人。
本应很快将平田逮捕的警官因为踩踏了漏洞,被平田拿着的模型枪击中而被当作死人看待,和人质一起陷入了被银行笼城的破绽。
而且这个事,根据祭祀志向的导演(萩原流行)被电视转播,银行前大量的看热闹的人纷纷来到。
警方随意平息想方设法平稳地结束训练的意图一个接一个地被挫败,防盗训练成了前所未闻的展开。
谁怎么落幕……1985年日剧版与电影版不同,女职员和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交织在一起。
小西饰演的主人公围绕香坂的行员,设定为与精英刑警是情敌。
最后,是小西诱拐香坂在车中做爱的地方(车上下摇晃着),机动队包围这样的景色。
小林克也扮演了与『广播时间』的播音员相似,严厉地审查泉谷茂对上司谄媚的懦弱的警察,一边看监视器训练的架空的设定的警察。
也有小林正确地发音「unfair」的言词,宣布擅长的英语的段。
抖音上第二部线上首映的电影《大赢家》,虽然出自敬爱的李潇和于淼老师之手,但还是改编自日本的《永不结束的游戏》,而在07年还被改编为《率性而活》。
《率性而活》和《大赢家》的区别:1、段子不同,毕竟《大赢家》更本地化一些,中韩文化的差异,段子不同,大赢家更好笑一些,全片不由自主的笑了7个地方,赶得上很多自诩为喜剧的喜剧了;而且由于本地化,《大赢家》的段子会更接地气更让人接受一些。
2、《率性而活》的形式主义是由新任署长放任并导致的,《大赢家》杜源饰演的局长很支持演习的公正公平,而反而是银行的行长更希望以形式主义结束一次完美的演习,包括孟非饰演的记者一开始都以为这就是玩玩而已,出乎人意料之外确实是两片的经典伏笔。
3、《率性而活》反讽的是体制和制度,《大赢家》反讽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和关爱的丧失。
4、《大赢家》的最后10分钟有点儿为了过审而存在 ,《率性而活》倒是还好,一切为了剧作核心而发展。
5、综上,《大赢家》更具喜剧内核 ,《率性而活》更具荒诞现实主义。
严重跑偏,不喜勿进。
---这篇影评献给所有韩国电影,包括电视剧。
太久以来,每次从别人口中听到种种对于韩国电影和电视剧的非议,特别是那语气中的极度不屑和嘲笑,我都想反问一句,请问您看过多少韩国电影?
韩国的电影主要分为这几个类型:温情催泪线路、黑道动作线路、小人物黑色幽默线路、浪漫爱情类型(这种在电影中并不多见)、历史人物事件、还有惊悚类型。
如果观者以为韩国电影只有爱情一个题材,对不起,那是多数韩剧的题材,韩国电影走写实路线更多,而且多反映社会现实。
跳戏讲一下韩剧,直到《星你》之后,还有人跟我说韩剧都是无脑爱情剧,我想说看过才有发言权。
韩国电视剧的分类相当细,一般包括家庭剧和爱情剧,家庭剧就是周末适合全家看的电视剧,一般剧情都走家庭温情路线,而且保证不会对小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而爱情剧是在周一三或二四播,所以称为月火或水木剧,这类电视剧经常都会称为很有卖点的电视剧,拥有很高人气。
特别是个别催泪爱情剧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勿以偏概全,而且拜托跟上时代。
最近几年,韩剧的类型都已经上了不知道多少台阶了。
非常讨厌某些人以国别来分析片子的质量,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我看过法国美国也有一大堆烂片,敛钱的片子。
小成本的泰国也有优质的电影。
用不用心,一下就看得出来。
真不是烧钱就能拍出来的效果。
回到韩国电影,因为言论的自由给予电影导演极大的自由去讲自己想讲的话,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些年,优质的电影大都是能够以真诚感动观者。
例如这一部,有大明星吗?
有暴露美女吗?
有肌肉吗?
有重口味吗?
有黄段子吗?
有特效吗?
有大制作吗?
有高超的动作戏吗?
有美女扮丑的噱头吗?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甚至不知道三蒲市在什么地方?
对于电影来说,什么最重要?。。。。。。
讲一个好故事。
如果没有好的故事一切都是白搭。
这就像一个人没有好的灵魂,一样悲哀。
一个好故事的标准,首先是真心在讲的故事。
不是说这件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发生,而是认认真真、用心构思、成剧、分享心得。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电影、电视剧没有好故事?
你告诉我原因?
缺乏原创。
都没有人静下心来写故事,只想着如何编了故事圈钱。
我记得看韩国电影、电视颁奖典礼的时候,上台发表得奖宣言的演员几乎都要同时感谢导演和编剧,并感谢编剧写了一个鲜活的角色给自己。
我们国家的演员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一般都是感谢导演、制片人、公司、出品人。
说白了,就是钱主。
这。
就。
是。
差。
距。
-比如说这部电影《率性而活》,其实只是众多韩国电影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已,真诚讲诉社会现实。
什么是现实?
“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实。
喜剧的背后,其实是悲哀的现实。
州官一句话,全体警员出动,且不说人力物力财力,给全市市民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影响。
“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向上面显示自己的功绩。
而警员郑度满,偏偏被选为选择扮演了强盗,这些安排对度满的影响,想必署长在当初策划演戏时,根本没考虑过。
正如市长说的“你会吃苦头的!
”署长对度满的围追堵截最后以强盗自杀收场,极具讽刺意味的结尾。
警察无能,胖子警官连自己穿了防弹衣都忘了。
想起来穿了以后,又忘了自己头部中枪。
就这种水平能保护人民吗?
当然,电影最后的结局也极具讽刺意义。
因为曾经的一次演习,银行职员们反而分不清真假强盗了。
这样的演习,到底是有作用还是没作用呢?
观众去想。
P.S. 笑点特别多,我就不剧透了。
搞笑不是恶俗,而是冲突之下,出其不意的举动而产生的效果。
郑在咏演员做到了。
黑色幽默的一剧挺有意思的会让人在某个莫名的时刻“哼”地笑出来看了之后最大的感叹莫过于 认真的固执的人其实很可爱死心眼的做一件事 不懂得转弯 也不会妥协但又在这种执拗中 率性得很明亮
最近看了几部韩国电影,其中两部让人印象深刻。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下其中一个:《率性而活》。
故事其实很简单,甚至用一句话就能概括:把一个错误的人用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好吧,别打我。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治安混乱银行劫案频发的小镇来了一个新的警察局长,正在这位帅气的大叔信心满满,踌躇满志走上人生巅峰,哦,开车去警察局的第一天,就开始他与我们男主角的第一次邂逅,嗯,警察局长被小交警拦下开了罚单,两人擦出(爱的)火花。
当然了,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大人物怎么会对自己的下属生气呢,不是银行劫匪多吗,那就拿你们撒气,不是,拿你们捍卫正义了。
局长大人妙计频出:一场没有剧本的银行抢劫演习,既可以震慑那些无胆匪类,又可以挽回我大警察最近萎靡不振的形象,最主要是提现我这新上任的局座的机智无双,一石多鸟,天衣无缝,离人生巅峰一步之遥。
作为一个行动派,局长大人马上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抽签决定每人在演习中的角色, 当然,各自的角色保密。
作为一个尽心尽力的小交警,主角怎么可能不到场呢。
但是主角就是主角,即使你穿的再普通也会像黑夜中的萤火虫闪闪发光,嗯,你被局座大人盯上了。
经过一番短暂的交流,局座大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支票,不是,一张上上签,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跟我学做银行劫匪吧。
喂喂,局座,说好的公开透明呢,好吧,你在作,你知道不,我都已经提醒你了。
如此受局座器重,主角自然表示要努力完成任务,保证不让党和人民失望。
回家之后,主角苦学劫匪技巧准备回报局座的器重。
终于到了规定的演习日,主角如期而至,却不知银行内部早就有便衣执勤。
喂,说你呢,不明对方底细就把腰间的枪露出来,你这便衣也太不专业了吧,看看人家劫匪多专业,一枪就把你蹦了吧,乖乖躺着吧。
银行劫案演习正式开始,好戏开场。
据可靠统计,这次绑架涉及无辜群众演员若干,警察演员3名,警察与劫匪斗智斗勇,甚至到最后特警出动,场面一度失控,好吧,其实场面一直处于失控状态。
为了大家的观影感受,具体内容我就不一一剧透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其实我觉得如果按照千里马和伯乐的节奏去拍,应该也挺不错的,前期男主的率直,是周围同事都烦恼的性格(除了他的好友),就连警长犯法也与庶民同罪,其实有时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就是一根筋,不会转弯,但其实这个性格是有闪光点的,影片越表现的负面那这个性格的闪光点就越有挖掘的必要。
工作认真,刚正不阿,超强的执行力,是做事的好手,这些都被吃了个亏但依旧愿意重用男主的市长,在办公室委以重任的谈话绝对不像是在恭维或者是嘲讽,表现出来的是对男主的信任,发现出男主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这次演习表现的好是有晋升的,也看得出市长的真诚,所以说一声伯乐并不过分,而且这种设定继续往下走的话,就是世人笑我太疯癫,各种不理解和反对,但我身边依旧有一个人坚定不移的支持我信任我鼓励我,相信我的能力能大放异彩,能让我在合适的领域打出一片天,市长和男主的羁绊不就有了吗。
但标题为什么说是半个呢,因为到了最后,一个市长玩不起,一个男主最后降智去送死,各自分道扬镳,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变脸大师和功夫刑警。
我都搞不懂,办公室里的市长和对男主歇斯底里的怒骂居然是同一个人,明明是让男主全力以赴,但中途却又让男主赶快收场,最后又好像为了面子继续相互较量。
这一点是比较出戏的。
而男主这边,结尾的三个真劫匪和片头的劫匪对应上了,这是一场真实的抢劫,我以为会有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结果你告诉我男主转身就来了个凌空飞拳?
哪怕觉得是演习也不用这么去送人头吧,真的理解不了啊,专业能力呢?
看的一头雾水。
先吐槽到这,现在来夸一波剧情,这部片跟国内的相比,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部片的男主真的在认真演戏,或者说真的投入进去了,让人感觉到这是真的抢劫纪录片,虽然其他人是“出戏的”,但男主一直是“入戏的”,要做到这一点导演还用了其它铺垫,比如说亲情,男主的妈妈说了一句话“他在里面当强盗一定很难过,他内心很善良的,干嘛要他去当强盗”。
这句话一出来,亲情的羁绊就绑的很紧,如果家长能够懂你的内心,那真的很幸福,很多家长都是只管你衣食住行,不会饿死就行,很少有真正理解和感受孩子的内心的,哪怕是朋友恋人之间都很少有这种羁绊,懂你内心的感受。
这同时也为男主在之后的真情流露铺垫了说服力,破窗的那个举动真的惊到我了,前面儿戏的氛围真的很安逸,一破窗整个气氛都变了,像是走投无路一般,男主艰难的选择了一个人质拖到窗口进行鸡哔,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反映在脸上,这是一场真的抢劫,不知不觉已经杀了这么多人,但却没有办法只能一直杀下去,哪怕自己的内心一直在备受煎熬。
至此男主的角色已经立的无限高了,而市长在那一刻退让的演技也让两人之间的对戏更丰富了起来,两个人都处在认真的状态。
夸完了,还是继续吐槽一下结尾吧,这到底是哪个小天才想出来的,简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一个性格呆板的交警,因为坚守规则给违章的局长开了罚单,于是被局长叫去假装抢银行。
局长自认为不懂变通的交警,很快就会被警方抓住,到时自己就可以在媒体前出尽风头,却没想到事情完全失去了掌控。
韩国喜剧电影《率性而活》上映于2007年,影片正面讽刺了韩国执政者的不作为,这种大胆的反讽题材也是近年来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
除此之外,更让人动容的是男主郑度满对工作和生活认真热忱的态度,这也是影片最想传递给观众的核心价值观。
下面我就从细节铺垫,人物心理和人物设定三个部分,来分析一下影片《率性而活》的精彩表现。
一、细节铺垫:不易察觉的细节,为剧情发展埋下伏笔开场的一声枪响,激活了全片以抢劫银行为脉络。
一个长镜头揭示了银行内人质们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所有的细节都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中学生走进银行,看了一眼手机,眉头紧锁。
镜头扫过老人,他在给银行保安看手相。
保安被同事叫走,过程中路过银行内的挂钟。
女职员Mrs.李来到总经理办公室送文件,随后镜头跟着Mrs.李来到了办公区。
座位靠里的理财经理在咳嗽。
年轻的女职员多惠送走了一个客户。
扮演顾客的赵警官一脸凝重地走进了银行,刑侦组的吴组长眉头一挑,邪笑着对赵警官说,你是劫匪?
一副特别不在意的样子。
以上的细节,在后续都有对应的重要情节。
① 老人给银行保安看手相,说明老人孤独。
在度满提出让老人离开的时候,老人不走,说这里暖和,实际上老人是想看热闹。
② 中学生出场时看了一眼手机,眉头紧锁,可能他正为家人的唠叨而心烦。
度满让中学生走,他也不走,或许回家比呆在银行更难受。
对老人和中学生的细节刻画,给两个人质创造了留在银行的动机。
③ 挂钟代表了案发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半。
④ 理财经理的咳嗽,预示了之后病情会加重,为喝水吃药的桥段做铺垫。
理财经理因为穿了度满的外套去窗边的饮水机打水,被警方误杀。
为什么度满让理财经理穿自己的外套,原因可能是在测试警方的态度。
一个假劫匪为何要试探警方?
侧面说明度满对待演习的认真程度,勾勒度满做事认真的形象。
⑤ 吴组长的行为,说明了他对演习心不在焉的态度,其行为也代表了警方的态度。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场很快就能结束的演习、是局长仕途路上的垫脚石。
二、人物心理:人质们发生了怎样的心态变化?
① 银行经理把现金放在脚下时间过的太久了,人质们开始在银行里各玩各的,喝咖啡,打牌,甚至是推销理财产品。
这时经理说了一句话:“就像是玩儿真的一样。
”还不屑地笑了笑。
镜头扫了一眼经理的脚下,是很多的现金。
原来,经理刚刚嘱咐了保安去多惠那里把钱拿回来。
这个钱可能是度满作为劫匪要的那一万块,现在由经理亲自保管了。
在演习刚开始的时候,经理嘱咐多惠把钱看好,现在换他自己看着钱了,说明经理的心态在Mrs.李被强奸后发生了变化。
经理开始不信任多惠,因为多惠已经完全站到了度满的一边,而多惠也没有注意到钱不见了。
② 枪走火摄像师采访度满的时候,枪从柜台上掉了下来,不慎走火,枪声给人质们吓坏了。
吴警官后怕:“你这家伙,刚刚枪是对准我的?
”之前他还很不在乎的。
枪的走火是吴警官心态变化的重要转折。
③ 摄像师被枪杀摄像师采访度满时,10分钟时限到了,度满立马枪杀了摄像师。
因为枪刚才走火了,度满怕大家害怕,于是改用手比划出枪的形状,再配合“砰”的声音,就算杀人了。
虽然度满枪杀了摄像师,但是银行内的气氛却没有特别怪异,人质们的表现说明大家还没有把演习当成真正的抢劫。
只有摄像师有疑问,为什么自己被枪杀。
这时,一个男职员抢答,因为警方超过了10分钟的期限。
而在开头,有人问为什么要没收手机和手表,这位男职员还说,因为手机值钱。
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质内心的压迫感。
男职员从开始不理解男主的意图,到后来可以抢答正确答案。
这个变化,也象征着其他人从不愿配合到渐渐融入的过程。
④ 演习接近尾声,赵警官的心理变化当吴警官对赵警官说:“看这阵势呀!
你有枪吗?
”赵警官的那句“我没有枪,我只是个顾客。
”说明赵警官真正从内心认同了这场演习,不仅仅是演戏,而是真正地投入到其中了。
三、人物设定:市长的作用是什么?
市长在影片中没有直接参与抢银行演习,角色存在的直观意义是讽刺贪官终究会被绳之以法的下场,其实市长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
电影开头,男主度满郑重地穿上制服,他希望自己是一个秉公执法的好交警。
而局长希望自己在众人面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形象。
由于不同的自我定位,导致了二人不同的行事风格。
但正直认真的人,也可能会摇摆不定。
男主不是没有动摇过,而是每次看到市长时都会更加坚定初衷,这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两年前,人人都知道市长涉嫌贪污受贿,但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涉及此案的警察局长被撤职,度满作为办案相关人员也从刑侦科被调到了交警队。
从此,小镇里开始不断有抢劫银行的案件发生。
市长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一共有三条:第一条,度满和发小在街上巡逻,医院演习,道路戒严。
但是市长却凭借自己的地位顺利通行,显得十分悠闲。
这是度满接下劫匪角色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条,度满拨开窗帘,恰巧看到了市长和局长站在了一起,此时他可能联想到了,如果两人联手起来,小镇人的安全就会更加岌岌可危,所以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衷。
第三条,饮料洒到了支票上,度满整理支票的时候发现了商人贿赂市长的证据,于是他坚定地要演完劫匪的角色,一定要让警察局的同事们把演习重视起来。
以上就是市长的作用,市长是度满能完成演习的核心动力,是整部影片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否则影片就会变成无脑抢银行的闹剧,失去了影片想要传达的意义。
结语:度满明明要去海港,但是出发前却去看了多年的好友,这预示着他下一步的同归于尽。
如果只是演习,男主没必要去看朋友,因为真正的罪犯在临死前可能会这么做,所以他才绕路去看朋友。
与之相似的情节还有度满在得到演习开始的通知后,在吃饭的时候跟家人道别。
这些细节让度满的人物性格变得非常饱满,加强了故事情节的完整度。
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喜剧电影,可以做到如此严谨,不得不感叹编剧的用心。
男主郑度满在本戏中是个耿直的人,演习银行抢劫案,却耿直演出,将上司气个半死。
黑色幽默加上还算深刻的主题,甚至最后加上了反腐,让这电影上了一个高度。
生活中很少见那种在职场中耿直的人,毕竟现在钱难挣,处事圆滑才能在这个时代过得有声有色。
以前工作中碰到一个“耿直”的人,她是财务,我去她那办理退费手续,第一次去我把金额数字搞错了,连忙回去修改,第二次去,她看到打印的金额不清楚,要我重新去弄。
当时我就有点生气,毕竟这不是我的错,是另外一个部门打印出来的,且以前是可以手写的,且重新弄的话很麻烦,因为当事人已经离开了单位。
我带着恳求说不必重新弄了吧,这不是我的问题,可以手写写清楚来,当事人也离开了单位。
最后她硬是没有通过,我无奈,只能回办公室打电话叫当事人别走太远,我重新弄好骑着单车去找了他。
再后来,我又去她那里办理退费,她说预交人那里是空的,后来才知道是系统的问题,这又不是我的问题,我见她为难我,于是我便和她吵了起来哈哈。
其实这些事情没必要吵起来,弄得以后工作氛围不好,也算是折磨自己,把问题立即解决就行,在心里就当她是个屁。
这么一想,“耿直”这个词看起来不算好,许多事情圆滑一点也不错。
就比如电影中,一开始被男主假装杀死的警察的母亲打电话过来,男主说那警察已经死了,然后母亲倒下去,假如那母亲真的因此而心脏病去世了,那不就是太可惜了嘛,好吧我想太多了哈哈。
看电影之前猜度这部电影会是一部很摇滚的电影,然而电影开场从男主角拦下警察局局长的车子并开下罚单之后,就意识到这是一部轻喜剧。
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这样的人,那就是轴。
什么是轴,轴就是认死理,脑子一根筋,认定的事情别说八匹马了,就算再加九头大象都拉不回来。
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往往会把你气的不行,但是作为观众再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景,则会被逗的不行。
电影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场警匪游戏的演戏,但是因为主人公的轴,导致这场演习直接成了一场真正的银行抢劫,全国媒体直播,全民关注,让局长苦心酝酿的一场政治秀则因为主人公入戏太深的情况下,给了警察局很是响亮的一个大巴掌。
在中国这种电影绝对是通不过审查的,更别说要进入大荧幕。
不过香港电影里,倒是有一部电影与这部有点类似,那就是杜老大的《大事件》。
其实《大事件》里的大事件也不是什么大事件,只不过是几个悍匪劫持了人质和警察对峙罢了,只不过当时的情况和这部电影有点类似,那就是警察局都陷入了信任危机,人民群众安全感极低,对警察信任度不高,于是警察局就想把这次事件作为一次公关事件,通过媒体直播,好提高警察的形象,展示警察的办事能力。
唯一不同的是《大事件》里是真的悍匪,而这部电影里是一个入戏太深的悍匪。
忽然想起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率性而活,究竟什么是率性而活呢?
想想男主角一生做警察,碌碌无为,各种被坑,倒是这一个客串的悍匪做的有声有色,把警察同志们耍的团团转转,甚至完全有可能逃生扬长而去的,所以有时候觉得不是男主入戏太深,是他的人生本身就适合悍匪这个社会角色的。
但是又不能这么说,毕竟男主虽然有点轴,当毕竟是个善良的人,从头到尾都是善良的人,善良到就算只是演戏做悍匪,就算演戏杀人,就算做戏去犯罪,心里很都有负罪感,这样的人,你又如何真心希望他成为悍匪呢?
忽然想起了以前和朋友讨论的话题了。
自己擅长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想做哪一个?
我记得那时候自己想都没想的答案就是当然是做自己喜欢的,因为那样才是才是率性而活不是。
但是现在回想,那是的自己还真是too young,too simple,就像一个明明没有游泳天赋的人非要去做世界游泳馆们,就像是一个没有文学天赋的人非要去写小说,这又是何必呢?
对得起了自己的梦想,却糟蹋了自己的天赋,也糟蹋了自己的人生,所谓的率性而活也不该付出这样的代价吧。
率性而活,也不过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生活状态罢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本身就仿佛笼中鸟,狱中人,谈率性,总有点魏晋文人谈玄学的感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枷锁,永远是脱不掉的。
虽然看过中国翻拍的电影了。主要剧情也都了解了。但依然比国内版好看太多了。首先人物的刻画不是脸谱式的。署长不是一味的救功利,在孕妇出来之后,度满说他是警察,如果署长同意他可以停止,而署长让他继续尽全力去做。男主度满是一个很一根筋跟轴的人,但他也很聪明会变通。与警察纠缠非常有方法。而且结尾逃脱的时候知道利用信息不对称逃生。而所有人也从开始的玩笑视之到后来的配合演戏过度的十分自然。银行女职员最后是斯德尔摩综合征了。感觉爱上度满了。而且剧情也都呼应上了,开经理车闯的红灯罚款自己去交。当年因为市长受贿案没有证据被撸到交警,最后因为演习无意之中又获得证据官复原职。唯一的不足感觉前期铺垫过于陇长没有爆点,关于人质对待演习的转变太长了。
电影评分:85/100 郑在泳……一本正经的哈哈哈哈哈哈……老友阿菲说这片的英文既然是《going by the book》,那么翻译成“照章办事”更好些,不过谁说这位一板一眼君的照章办事=他的“率性而活”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韩国版《热天午后》 哈哈 挺搞笑的 这片里的“人质”才是真正换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呢。传达的寓意就是:做人就要忠于自己选择,贯彻自己的正义,恩恩!
真够无聊的烂片、、、、、、那哪些傻子玩
不知为何想看里有这部电影。所有角色都在装腔作势浪费时间,快进看完。这个点其实可以拍黑色一些,弄假成真也是俗套,起码比这刺激。
郑度满太牛逼了!银行美女职员好可爱~棒子的喜剧浑然天成啊~
还真入戏,囧,失败的想要哗众取宠的一部电影。
这种过家家式的剧情很难吊起人的胃口,有点挠痒痒的感觉。类似题材的影片印象最深是AL帕西诺的《热天午后》和达斯汀.霍夫曼的《危机最前线》,比这部精彩几个数量级了。
还有更多提升空间,有一些漏洞和不合理,第一段也有些拖,不过创意不错。
劫匪会一边抢银行一边采访也是醉了,警察看起来也根本不想抓犯人,完全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可是笑点还少的可怜。。人物动机如此之混乱,人物智商如此之低下,估计编剧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写什么了。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设定。
垃圾,从头到尾,沉闷的不行。就这也算是喜剧?豆瓣上面的人都傻逼了吗?
是本色出演咩~感觉他一直呆呆的,笑起来傻傻的。可爱S~
很荒诞的故事,笑笑挺不错的,目前见过最幸运的老实人……
角色比国产版符合情境的多了,但结尾人质开车仍然是个BUG。也许真实抢劫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人质在没有劫匪在场的情况下开车,但绝对不会有把警察引出好几里地足够这边劫匪逃出的可能。比较起来,日版就会更合理。但日版更疯癫,说的完全不是一个事。
据说大赢家据此翻拍,确实是韩国电影,直接把镜头对准了警察,那么大赢家本土化的处理是合适的和小人物的视角更戳我一点。故事讲的不错,起承转合以及矛盾冲突都很棒,很流畅,还顺便牵扯了别的故事线
惊现俯卧撑,我认为韩国电影远胜于大陆电影,因为真实这个东西在某国的电影中是不存在的,我佩服韩国人的一根筋或者说是较真,这种精神对韩国的崛起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吧。
2.5 TV感 剧情好弱
(认真脸
稍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会发现其实这部电影挺2的,不过本来就是喜剧所以也无所谓,看着挺好玩的。
故事很精彩,出人意料,讽刺到位,喜剧效果不错,但影像节奏差了点。虽然是演习,扮演强盗的巡警过于较劲,以真劫匪的姿态和警察对峙,奈何警察表现太松弛,从头到尾没有拿出点应对抢劫的姿态来,导致戏剧性稍平了一点。或者这正是要讽刺警察无能的点,但过犹不及。(不解的是,既然已经较真的以银行真被抢劫的情况来演习,结尾,“死”去的人又怎们能听劫匪安排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