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才是絕境?
電影前一小時表現的是外在資源的缺乏,電影後半個小時則是一場良心的吊拷。
北極(Arctic,2018)一片沒有表現神鬼獵人(The Revenant,2015)那樣荒野求存躲入馬皮裡的震撼畫面,127小時(127 Hours,2010)中困在峽谷而出現幻視的心神擾亂現象,或我如何度過這個夏天( How I Ended This Summer ,2010)中膨脹的恐懼感,相反的,電影的開頭展示了故事主人公從容應對的一面,以表示主題迥異。
2、造成故事震盪的激勵事件,迫使主人公移動的因素,來自於一架救難機的失事。
這一架飛機墜毀可說是不幸中有大幸,不幸的是救難員一罹難一昏迷,幸者在於機上提供了現代化的設備,如打火機、瓦斯桶,以及,救難隊確實會來的明證,點燃起希望之火。
3、故事轉折在電影進行一個小時左右,考驗由身體轉移到內心,此時測試的不再是腎上腺素的分泌,而是對於生命的態度。
人本心理學家佛洛姆那句「設若邏輯不被生命的關懷所引導,就不是理性,而會發展成乖違的智力活動」,在此也得到故事性的伸張。
對於一般人而言,放棄拖累生存的病體是一個「有邏輯」的判斷,旁人也無可厚非;而正在故事主人公如此思考的當下,他離開因他而受傷昏迷的女孩,隨即掉入雪縫中隱藏的深淵。
這裡,深淵有高度象徵意含,說明這是主人公最深沉、最掙扎的思考與抉擇。
然後,他從一般人(小人)的判斷中脫胎,不放棄作為一個人可能達成的品格,成為一個高度覺醒者(大人,君子,至人)。
易經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
天地之大德曰生。
論語衛靈公十五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孟子盡心第九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
4、故事的結局,就男主角而言,是否再有直升機的救難也無所謂,因他已經完成自我的救贖,所以「夕死可矣」。
北极 Arctic (2018)友情提示,本文有些许剧透,但是不影响观影。
影片刚开始就是剧版汉尼拔大叔在雪地里不停凿冰块,看起来是慢慢的凿出一条通路,就当观众比较纳闷的时候,镜头一转,空拍机的画面展示出一个SOS的画面,大叔刚刚遭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原来大叔的飞机在北极遇险了,且有一段日子了。。。
然后就是大叔各种求生的日常(涨姿势):铲雪(SOS), 钓鱼,手摇发电求救发信号, 休息(失事的飞机为避难所,起码不会被冻死),和每天早上堆石块(估计开始观众都不太明白,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我也不剧透). 突然有一天,大叔手摇信号对上了,一架直升机飞过,正当大叔看到希望的时候,由于天气的原因,直升机救眼睁睁的坠毁在大叔眼前,让人再次绝望,男飞行员没了生命的迹象,女飞行员受重伤昏迷。。。
大叔不得不下决心带着昏迷的女飞行员徒步穿过冰原到研究驻地。。。。
如果一个人在北极遇险,你能想到的各种险情电影里都帮你想到了,你没想到电影里也帮你想到了。
总之就是丰富剧情,让观众感同身受。
我想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寒冷的环境就足以击垮一个人,更别说其他的艰难险阻。
极寒的环境下,除了寒冷这个致命的危险,还有食物,以及北极熊攻击的危险(毕竟白熊在极地能找到的食物也不多).当然除了外部的环境,可能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和智慧,这可能和其他的求生电影或是故事相似,比如荒岛求生,但是我觉得极寒环境更难,而本片里除了考验这些之外,就是大叔还要救援受伤无法走路的女飞行员,这其中又要上升了一个高度,不仅要自救还要救拖油瓶同伴,这个不仅有外部的挑战,也要有道德上的抉择,救自己还是两个都救,而且这种意志要坚持多久。。。
这让电影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
类似的求生电影很多,比如《127小时》以及《触及巅峰Touching the Void》其中有争议的部分就是割断同伴绳索求生,这个可能和本片有类似的地方,大叔将面临同样的挑战。。。
可能每个人在那样一种环境下,个人求生的本能于道德的冲突将非常强烈,这是非常难的抉择。
P.S 作为一名电影唯一女主角,居然没有一句台词,也是醉了,不好演啊。
P.P.S 电影里居然没有一点表现男主大叔的内心戏,比如,孤独想什么,有意思。
绝望中孕育希望,希望中藏着绝望。
当一个人身处北极,冰天雪地之中,又怎样生存,又怎样活着离开。
电影北极是一部冒险片,男子的飞机坠毁在北极,幸存下来的男子靠着钓鱼吃生肉为生。
一天,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架直升飞机,升起希望的男子拼命发信号。
终因为风雪太大,直升飞机也坠毁了。
驾驶员已去世,直升飞机里还有一名受伤的女孩。
他们两个怎样才能活着逃离漫天风雪的北极?
一个人太孤单,两个人才是伴,女孩的到来,男子才燃起走出去的勇气。
在大自然面前,人非常的渺小,德爷、贝爷也是有强大的团队支撑才敢在野外待上一段时间。
在苍茫大地之间,男子因为女子的到来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飞机的到来,升起希望,飞机的离开陷入绝望。
走错的路让两个人走向大自然的深处,两个人前途未卜。
了解地理的人都知道,这俩人要不走到阿拉斯加,要不走到北冰洋。
无论到哪里,都是漫长的求生路。
只希望他们两个被其他直升机偶然发现。
一个很淡又很美的小众电影ご公衆號ご:凉心评本文版权归作者 凉心评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看“北欧至宝”在北极荒野求生,90分钟怎么够这部被伪装成纪录片的故事片乍看之下平平无奇,却因为麦德斯米科尔森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的剧情非常简单,一位飞行员在北极遭遇空难,只能独自求生并寻找救援。
但好巧不巧,救援队的直升机也因为暴风雪坠落,残骸中只有一名泰国女性重伤垂危。
因此,为了拯救两个人的生命,飞行员向最近的机场进发。
这部影片一共只有三位演员,但却极少出现空镜,说明导演并不想拍一部北极风光片。
他显然非常懂得怎么让这个丹麦最性感的男人在冰天雪地下自由发挥。
麦叔铲雪,麦叔吃鱼,麦叔救人…每一个动作都像古罗马雕塑一样完美。
关于这点,我相信乔佩那可以和某小岛监督畅谈整宿。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身在绝境中,生命可能毫无意义,只剩下本能的想要活下去的欲望。
即便脚趾已经冻伤坏死,即便同伴已经长埋雪下,生命的火种依然无法被浇灭。
求生可以说是原始的兽性,但是人和野兽的区别就是爱与共情。
镜头下的雪白之地仿佛是披着美丽外衣的嗜血巨兽,多看一眼就能感觉到刺骨的寒冷,随时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毅力。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一个人生存远比两个人来得容易,更何况是一个自身难保,另一个昏迷不醒。
但是,科学无法解释的是人的精神。
互相取暖的两个人,在这一刻,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独自一人会被孤独的恐惧所吞没,飞行员走出生死之间后看到泰国女人依然顽强地活着,他在这条求生之路上第一次留下泪。
他欣慰,他悔恨,他害怕,这时人性终于战胜了兽性,他再也不会放弃这个新同伴,不论生与死,都将会是两个人的奇迹。
人性的温暖和正能量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这部影片只有寥寥无几的台词,却动人、动情,树起了一个真实善良的人类形象。
适合在夏天闷热的午后观看,一定是解暑佳品。
推荐指数:★★★★
作者:小魔女史尔基,公众号:史尔基的观影指南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
因为从来没有这种观影体验。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
也许是因为亲身经历过亲人的离去?
也许自己有了孩子后心变柔软了?
电影即将结束时,当我看到男主用最后的一丝力气把女主“拥”到自己胸前嘶喊着时,我突然泪崩了,不能自已,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在这之前,电影进行到一半后,我便已经泪目,而且从未停息。
男主的演技之传神让我叹为观止,但是,我从他的眼里看到了演技以外的东西,这才是最震撼你内心的东西!
最后,我突然明白了,让我如此感动的真正原因:生命的托付!
彼此的托付!
女主为了救男主,牺牲了自己的丈夫,男主开始是由于内心的愧疚,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当女主把自己的生命交付与男主的时候,男主已经把女主的命和自己的命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是一种超越了血缘的关系,是一件奇妙的事。
人原则上是自私的,这是人性!
如果没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支撑,男主我想一定会放弃,即使他不放弃女主,自己也会放弃自己。
人性通常经不起考验,不需抬杠,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就是一件小事就可能试验出我们的人性。
更不用说在特殊极端环境下,比如,战争,灾难,和这部电影里的北极,在死亡面前,人的伪装和面具根本不值一提,人性似乎不堪一击!
说了那么多负面消极的,就是要衬托出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人性的光辉!
我们展开再说一点,人生有时候需要有点儿“奇迹”,不仅仅在极端环境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一样,不要把“奇迹”想的遥不可及,我理解的“奇迹”,就是你对一件事的信念和态度,对一个人的挚爱,当你面对无法逾越的艰难时,你觉得没有了任何希望时,你需要“奇迹”,那就不妨用这部电影所表达的“生命的托付”来创造属于你的“奇迹”,你把这件事当做一种的托付,虽然并不一定是生命的托付,也许渐渐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同,也许最终这件事并没有解决,但是你却有了新的感悟和体认。
所谓“奇迹”,我更喜欢用改变你对生活的认识来解释,因为这真的很难,有人一生都没有被被改变,改变一个人更需要“奇迹”!
电影里那簇盛开在冰雪之地的蓝色小花,当男主看到它时,也许对于他的意义太深远,我们不一定非要通过多么大的事,多么高大上的人事物来表现一个人生高峰或深刻内涵,生活里的一个小细节都会让你开出“奇迹”之花。
这是一部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电影。
看完后第一个感受就是,想要活下去真的只能靠自己,没有人可以帮你活下去,人生的路亦或是爬山过雪地,都要自己好好的走下去。
这个大叔之前看他演的“被冤枉性Q女童的那部电影”已经知道他是个悲剧演技派了,没想到看完这个角色后,彻彻底底的体验派表演让人敬佩!
电影中的环境可以看出来真的好冷,取景很真实,演员也演的很真实,除了那个北极熊是情理之中但看到的时候还是多少会突兀。
影片的前半段真的很爱,虽然没有交代他为什么会被困在北极这边,我还以为他就是来这边工作的呢,直到他做完一系列日常业务后的那种等待希望,看到希望,希望毁灭,我才能反思一下:当代多少人被困北极的话,真的很难活下去!
生存法则,野外求生那些技能没多少会的!
所以看到这类型技术生产男人我都会莫名的想认识,感觉真的好厉害,让人很有安全感。
但往往这样的人也容易去冒险让自己陷入危机。
老话说的不就是:淹死的都基本上是会游泳的。
因为会才会去冒险去体验去把自己放在那样的境地里,不会的人下水都不敢。
男主托运女主去营地的过程,的确是最容易反应人性的部分,但感觉还是少了点啥。
其实人是真的会害怕承担责任的,来救我的两个还死了一个,另一个还要我来救,真是麻烦!
虽然结局多少还是有些仓促了,但整部电影还是可以的,适合带着喜欢野外求生的另一半一起看,感受一下北极求生,反观自己现在活的多幸福,开着空调,吃着零食。
智商永远是硬伤中途遇到了小山崖,拉那个女人上山,装备不少,却愣是没把那个女人拉上山,真是无语了,其实很简单,只要把绳子绑在自己身上,然后拉着慢慢的倒退,另一边的斜坡也是缓慢向下的,以自身的重量,毕竟是男人,男主角体重绝对超过一百六十斤,估计有一百七十斤到一百八十斤左右,再加上自己的拉力,可以很轻松的把一个一百斤的女人拉上来,其中有可能遇到什么问题?
有可能拉到头的时候人不在悬崖顶端雪橇车卡住?
还有一个更省力的办法,不是还有另一个雪橇车么?
就是男主第一个拉上去的那个雪橇车,有绳子,衣服,袋子,那里是山崖区域,肯定有一些碎石,只要把碎石装进衣服袋子里,困在另一个雪橇车上,然后把两边的雪橇车绑在一起,这样把这一端的雪橇车往下坡缓缓的推进,就可以抵消女主很多的重量了,还可以慢慢的往雪橇车上加碎石块,这样拉的越多抵消的重力就越大,男主也可以在顶端控制两边的情况兼拉女人的雪橇车上来,还有一种更快速简单的办法,就是野蛮了一点,就不说了,无论什么电影中,总是存在着这种其实很简单就可以解决,却就是不解决的问题,真的是感觉无语了,就像是很多枪战大片中似得,知道要去打硬仗竟然就随便带几把枪就去了,遇到一堵墙都过不去,难道随身不带几个手雷么?
都是去送死的么?
实在是感觉主角都该死啊,那些坏人就更笨了,遇到了这种智商的主角竟然会输,不得不说在什么片子里主角光环都太无敌了,也太弱智了。
夏日降温必看,极地风光+求生指南,人在极端处境下,在生存和道德的两难境地该如何抉择?
越是考验人的意志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那么希望也就越来越大,在面临道德选择的时候,坚信心里的炙热之光,能够驱散黑暗,保持人性里最好的一部分,那才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无论所处何种环境,我们都不会变成没有感情的野兽,丧失掉驱使我们变成文明社会的那些道德枷锁!
剧透-- 一个被困在北极的男子,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以坠毁的飞机为根据地,建立了生存舱,飞机机舱完整,可以避风挡雪,睡在飞机里的睡袋里也可免受威胁。
他凿冰钓鱼,铁箱储存,生吃鱼肉。
凿出一个SOS标志等待救援,另外,手摇发报机求救,绘制地图。
他通过手表的定时音来规划自己每天的行动,建立长期生存的营地。
可见男主意志坚强,自律,求生技能强大。
一天,一架可能是搜救他的直升机因风雪过大在他附近坠毁,一死一伤。
他将伤者抬到自己的大本营,给她药物和食物。
并从坠毁的直升机里搜寻到了实用的工具:打火机、地图、雪橇、冰爪等。
并将伤者的全家福照片取出,放在女性伤者的身边。
他通过地图得知远处有一处补给站,他决定带着依然卧床伤者前往。
没想到通过地图找到的最近路线因一个高坡无法克服,转而选择2.5倍长的另一条路线。
途中他发现伤者伤情恶化吐血,查看伤口已溃烂。
他决定留下伤者,自己独自出发,临行前,将伤着的全家福放在她手中握紧。
没想到转身他就掉进了一个冰窟窿刮破了小腿。
他折返回来,决定带上伤者继续前行。
在途中,他们发现了一架搜救直升机,但距离太远,他拉燃了燃烧弹,并点燃了自己的羽绒服也无法被发现,绝望之际,他拉着伤者的手一起躺卧在冰雪中,他说:你并不孤单,没事。
片尾,镜头透过特写的两个人握在一起的手和男主的脸,看到虚化的背景中,直升机掉落在两人身后,影片完。
首先这是一部非常纪实的影片,表现了北极真实的一面,恶劣的天气、北极熊的威胁带来的生存挑战有很强的代入感。
其次,这也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故事开始,主人公自律严谨的生存行动,让观众期待它建立长期的生存营地,也建立了后续会面临生存挑战的观影预期。
之后伤者的到来,让他做出生存策略的改变,放弃暂时安全的生存舱前往更可能获救的补给点。
情感上,主人公对伤者的照顾和不放弃是人性动人的一面,对面伤者病情恶化的现实,又表现出了理智,自己受伤后又回来与伤者在一起,共同前行,感受到了人性里的爱与理智。
在求生类纪录片或者意外遇险求生的冒险类型片中,经常提到野外生存的四大要素是庇护所,水,食物,还有火,但在真实的事件报道中很少会谈及“人性”(文明的属性)这一因素,四要素是生存的物理要素,而作为思想性动物的人类,在面对生存的考验时,“人性”才是人类“活下去”的意义。
电影《北极》试图通过视觉,表演和细节而不是文本台词来呈现一部逃生历险故事。
显然,导演纯熟的,自然的,恰如其分的人的做到了。
首先,电影没有交代背景,也没铺垫起因,甚至连名字都不给主角。
飞机残骸,极地荒原,凿冰钓鱼,很容易判断出这是一个讲述飞机失事,极地求生的故事。
残破的飞机是庇护所,钓到的鱼无需冷藏直接储备解决了食物来源,茫茫的冰雪是水的来源(可理解为阳光晒化直接饮用),虽身处险境,麦斯米科尔森饰演的落难男子做着一切为自救所做的事,看上去从容,精确,有条不紊。
终于,每日的固定的信号检测有了结果,一架(科考)直升机回应了信号,误以为救援的男子看着直升机在暴风雪中坠毁,刚刚燃起生的希望变成绝望,眼含泪水的走向坠毁点,暴风雪中,躲在直升机中守护着重伤女子躲过爆雪,所幸,直升机带来的药品,加工食品,火和运输工具,最为重要的是交流陪伴的需求因受伤女子的到来即将得以实现。
代表着人类文明(社会关系) 的照片;钓到大鳟鱼,新找到的打火机为他带来久违的熟食和热水,标准的高程地图相较于之前凭记忆的刀刻地图,更精确,更清晰。
重伤女子成为男子放弃等待,主动寻求救援的动因。
在备好食物和水,解决运输问题,制定计划,确定路线后,男子满怀希望走上求生之路。
尝试数次将“雪橇担架”送上陡峭的山崖未能成功,男子沮丧,气馁,但很快,又选了一条绕远但略平缓的道路,重新踏上征程。
风雪交加,躲进洞里,燃料用尽火源消失,直到熊的攻击,惊魂未定,颤巍巍的走出雪洞,生存的意志又一次受到重击,因质疑而动摇,好在负伤女子还有意识,看看照片,想想女子所带来的一切,他鼓起勇气又一次走进风雪。
暴风雪导致气温骤降,视野受限,只能停下来等暴风雪过去。
再次钻出积雪后,女子却因为严寒,伤口感染逐渐失去意识,想到前路漫漫,男子逐渐失去了动力,他内疚的退缩决定放弃,他看到极寒之地存活的一株植物,随即跌入被雪覆盖的暗洞,醒来后,尝试脱险未果,他看着的洞口,默默的忏悔,为自己人性的褪去。
终于挣脱“惩罚”,脱险后重新带着女子走向茫茫雪原,自此男子已经放弃个人安危,只为完成内心的救赎。
直到遇到远处的直升机,男子依旧不顾血淋淋的伤痛执意抱起奄奄一息的女子冲着远方呼喊,最后在他孱弱的呼救声中,救援飞机的轰鸣声突然而至,故事嘎然而止。
我试图以满满诚意复述这个故事,实在是因为这故事太干净了,寥寥几句台词,灰白凌厉的色调,一个半角色撑起的极简的生存挑战故事,完全靠着细致入微的表演,恢弘的摄影,密集的希望与绝望转换撑起的近100分钟极致体验 ,掐头去尾,只有过程,过程中永不停止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总在想对策,一直有计划,剔除电影的象征性,生命不止,思考不止才是生存的意义和动力,即使这思考最后主观上会被赋予象征性,回归苦难中令人类靠着意志活下来的是如何应对苦难的过程,自救与施救都只是让我们有更繁重的事情做而已。
麦斯米克尔森刻画的太真切了,有过寒冷体验的人都能透过屏幕感受到主人公的冰冷刺骨,大概也由于大部分实拍的原因,呼出的水气,发红的脸颊,油脂分泌增加导致的毛发油腻,被风吹的含泪的双眼,体内外温差导致的雾气,以及污垢的衣服,看上去很逼真。
这就够了,谁,为什么在哪里,他是怎样的,后来怎么样?
这都不重要,全在这个故事里。
感觉下一秒汉尼拔就要动嘴了
没头没尾的,中间智商感觉也不够用,但确实有些亮点,而且偏向真实,值个两星
好难受好难受
有吃有喝跑什么
北极生存之难。
感动
"Hello" 麦叔,冲你来的;"It's Okay!" 好吧,这片也就那样;"You're not alone." 打出相同评分的友邻们…
评分:7.0喜爱度:8.01.演员极简、台词极简、场景极简、故事极简,但表现的效果不错。我还挺喜欢这种简单的东西的2.麦叔的演技、音乐、美术和道具等等设计其实很细节。3.大雪冰川的风光也蛮好看,把摄影机搬到大自然去。4.抛掉冗长的台词,用细腻的眼神去表现情感,极端环境下依然存留理性与善意,用行动解决问题
类似记录片,真实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心理变化。
虽然有bug ,但是也不能说不可能,毕竟我们没有去过北极,不过女主的科研飞机在大雪天迫降,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釜山电影节展映】午夜激情单元第二部。90%都是麦斯米科尔森一人的独角戏,台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程看拔叔飙演技,仿佛带给观众无尽的困境与绝望的氛围。很赞!这就是删掉矫情恋爱戏份的不狗血不废话版《远山恋人》啊!四星半
#Cannes71# 也就是为了来看看戛纳影帝的新片吧。中规中矩没有任何惊喜。还有两处因为太套路了被笑场。
所谓灾难片,一要有绝望的场景,二要观众感同身受。想想我们有一部南极之恋,真是过家家了。
"这女的应该蛮好演的"
一般
坠机点刚好可以钓鱼;风暴烈度刚好不至摧毁飞机残骸;北极熊刚好根据剧情要求定点定时出没……叙事元素的戏剧化强加操纵感消解了北极冰野的无情与无常而使影片沦为豪华外景版的电影学院演技命题随堂考——当然拔叔接近满分。
非常普通的一部电影
情节有点枯燥,容易让人睡觉。但是真实的事情往往既是这样....片子看的我有点发冷...
有点《荒岛余生》北极雪地版的意思,独角戏却一点也不无聊
基本上是麦叔的solo秀,太闷了,很难看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