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再来看这部5年多以前的片子,并不是偶然。
今天的新闻刚刚出来,栖霞金矿事故中已有10人遇难。
因为看过智利2010年矿难的纪录片,感觉这部片子除了一些艺术创作上的修改之外,还是拍得相当真实的。
最令我感到触动的是井下33位矿工共同分享着仅有的十几个罐头,相互支持度过了艰难的头17天,很多评论说,片中插曲、地面的人跳舞太过欢乐和违和,而我认为这却恰恰是拉丁美洲人的乐观之处的表现吧,在真实事件中,33名矿工在井下曾一起看世界杯,一起唱国歌升国旗。
69天,没有一个人放弃生的希望,地面的人在奋力营救,地下的人用信念鼓舞自己,可能有人会说每天因各种事故去世的人远远不止33人,但是,既然有生的可能性,就应该尽一切力量营救。
电影是给人以鼓舞的,也是给人以警示的。
矿工确实是个危险的职业,看过电影之后要去关注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追责问责更不能落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救援工作做得有多好。
最后,这是一部美国电影,拍的智利,我觉得吧,剧中语言要么说英语,要么说西班牙语,但是全剧一股子西班牙语口音的英文实在是让人觉得怪怪的
《地心营救》改编自一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矿难奇迹。
不可否认的是,真实事件中: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国际救援的大无畏和锲而不舍以及各位矿工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求生欲望已经令人敬畏和感慨。
但是,主人公过多、矿工之间戏剧冲突的缺乏、同时穿插叙述地上地下两面的情节和剧情依时间推进的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制约了本片的进一步展开和对人物间关系的深入探索。
现在的成片中确实可以看出根据原著改编的痕迹,似乎已经把书中可以挖掘的矿工人物背景和关系都在地下叙事部分一一展示了,但过多的井上井下场景切换的确冲淡了电影的节奏感,情绪不能充分集中。
整体看来,如果导演能在长达两个多月的被困和救援过程提炼出更多的关键时间点进行详述而把其他更多的细节一笔带过,打动人心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尤其是在影片里呈现出矿工姐弟和解的第二条线,前面铺排的还算合情合理,但片尾的回首相见之后就一笔带过了,冲击力有些弱,浪费了茱莉亚比诺什的演技。
影片中规中矩,忠实真实事件,没有过度演绎,比较能打动人心。
一个救援奇迹,作为新闻纪实作品可能更加震撼观众吧。
PS. 矿工和家属一天到晚感谢主感谢上帝,也不先感谢感谢国家,真是太不“孝顺”了。
雨天的三八节,选了这部电影。
初衷是了解神秘的南美国家,顺便看看这个某豆友提到的南美最有希望的国家智利。
开头和中间都很平常,遇到灾难,33个壮汉被困地下几百米,矛盾和冲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的时候并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紧张的氛围。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他们很勇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没人想放弃,就算每天吃一点点也撑住了。
地面上各利益方的冲突是比较吸引人的,家属的抗争,私矿老板不管不顾,政府从一开始犹豫到后来坚持救人。
新来的矿业部部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管理改革需要改变,也需要这群有胆识和谋略,心系民众的人去改变。
在救援中,民众和政府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信任的。
希望国家对待民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能纯粹一些,多为人民争取权益。
智利最终抵住了各方压力。
无论是全球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还是随时都有的前功尽弃的风险,第一个矿工被救上来的时候,一切艰难挣扎,执着等待和不断救援有了回报,奇迹是靠人创造的。
影片最后有33个矿工原型小彩蛋,他们安宁的在海边聚餐,微笑,拥抱,活着真好。
《地心营救》、《冰路营救》都是企业主为产量,放任隐患直至发生事故,将职员生命悬于九死一生境况中,电影中职员遭遇事故是不幸的,最后终又被救出好像又是幸运的。
真实世界中大大小小的企业,又有多少在事故发生后,职工能平安获救?
不奢望企业主对职员有责任心,但生命在所谓利润面前真的只是一串串数字吗??
It's hard to say that this is a good story or not, because it was base on a true story.But as for the movie itself, my answer is not that good. Looks like it was just showing something about the government, not so much about the miners. When I search this incident, something going around my mind was how did they survive with that little food. But the movie didn't tell me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this.Anyway, when I see they let the outside world know that they are still alive, and at the end when Alex come out as the first person. All excited me and almost wanna cry. At that moment, all you wanna say was IT'S GREAT TO BE ALIVE!!!
20160306观影《地心营救》感谢《文艺大家谈》给了我这次观影的机会。
我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竟然把11点半当成了1点半。
当我拼命赶往影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有些事情争取一下,也许就能成功,放弃了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我虽然晚到了20分钟,却没有错过太多的精彩。
真的要感谢小编,观影中间出来给我送票。
影片真的很棒!
感动得几次落泪!
简单写了个观后感,作为表达歉意的方式吧!
《地心营救》是根据智利2010年8月5日圣何塞铜矿33名矿工遭遇矿难,困于矿井下700米深处,69天被成功营救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33名矿工全部生还,这都依赖于他们中有一个精神世界无比强大的马里奥,他说“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因为我选择相信!
”信念成了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最大的保障。
当有人精神崩溃的时候,马里奥会带着他念祈祷词,当有人选择轻生的时候,马里奥会告诉他我们需要你,你的家人需要你。
食物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平衡的分配,那么也许大家就会哄抢食物,或者因为食物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
700米深处,真的可以说是地心了。
当钻井的声音传到矿工们耳朵里的时候,那成了他们一生中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
而这也是营救最困难的地方。
钻井偏离了方向,营救队几乎放弃,家属们甚至开始祈祷,但是部长的坚持使得地上和井下终于取得了联系。
接下来的营救更是险象环生,但是正是因为“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让这33位矿工全部成功营救。
当钻井钻透矿工们头顶的巨石的时候,我和矿工们一起喜极而泣;当第一个工人成功升井的时候,影院内响起了掌声。
这掌声献给智利政府对矿工们生命的尊重,也献给人类永不放弃的信念。
灾难大片《地心营救》,该片改编自2010年轰动全球的智利矿难事件,再现33个矿工被困地下深渊69天后的生还奇迹。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对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视,同时通过被困期间矿工们以及社会上不同的人的反应,表现出了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人们最真实的情况。
这种高难度营救,其实救的是人心 !
最悲惨的事儿不是身处绝境,而是失去希望;真正美好的结局不是劫后重生,而是为了那份执着!
33名矿工全员获救,堪称奇迹!
电影也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有所信仰
谢天谢地,纵然这是一部为政府洗地的电影,我依然感谢它对于真实性的把握。
是的,就是被救援,被全世界救援,被媒体救援,被社会呼声救援,不是依靠他们自己,不是依靠英雄主义。
进入节奏很快,没开始多久就蹋了。
食物不够、矿井没有梯子,谢天谢地这部电影不是:他们在地下想办法弄出了吃的,爬上矿井用智慧补齐了剩下的梯子,最终如有神助般凿开了大石,最终实现了自救。
近乎四分之三的时间,他们在死等、忍受,只把希望寄托于外界不放弃。
最后的四分之一,才出现了他们自救的契机和必要——他们那样做了,也成功了。
我很庆幸这部片子没有在歌颂英雄主义,它在诉说人性的无助,以及精神的力量。
被困井下的33人,他们没有做出什么如有神助的壮举,他们只是没有放弃——尽管那经历了不少艰辛——但这不放弃本身,也就是壮举了。
最后一餐。
得知是最后一罐罐头时,达里奥在道歉之后拿出了之前从大家手里偷来的饼干。
谢天谢地,没有更多的人一个接一接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拿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藏起来的饼干牛奶或者其他。
这不是童话,没有神助。
没有更多食物了,就是没有了。
一句“现在给我你姐姐做的肉卷饼,我什么都愿意做”的玩笑,引得大家开始遐想食物的美好——达里奥的姐姐真的递上肉卷饼,美人儿递上大份铺满了肉酱的意面,怀孕的爱妻递上像一张脸那么大的汉堡,美丽的妻子端来一大盘新鲜的水果,让尤尼无奈的妈妈说他瘦并端上他最爱吃的牛肉乱炖,波利维亚人牵来一头牛问大家要不要牛奶惹得满堂哄笑。
桌上堆着数不清的美好食物,大家吃啊笑啊。
然而回到现实,仍是兑了几十倍水的金枪鱼罐头,并且只有一个杯底那么点。
吃完最后的金枪鱼罐头,马里奥说,“我能和你们,和你们所有人一起吃最后一餐,真的很荣幸。
”干了46年马上就要退休的老矿工从衣兜里掏出辞职申请——本来应该在一周之后提交——拍在桌子上,郑重地说,“如果这就是我们最后的晚餐,那我正式递交辞呈我不干了!
”最后的那句“I quit!”声音扬了起来,在片刻的惊诧过后,所有人都笑了,从听到笑话的笑,笑到心酸,笑到无奈,笑到苦涩。
达里奥的姐姐一直不放弃,那份倔强近乎凶狠。
她逼迫着年轻的矿业部长,她逼他许下一个承诺。
他在践行这份承诺,她也看在眼里。
他已尽他所能,操劳和疲惫都写在脸上,她递上肉卷饼,温柔说他需要休息,他们相视。
谢天谢地,相视之后没有相拥相吻。
这不是童话,不必一定要有爱情的缝隙;就算有,也不用挑得那么明。
果然内部起了纷争,果然嫉妒、索取、自负、暴躁,在温饱得以解决时悄悄攫取人心。
这不是童话,马里奥不是百毒不侵,33人纵然已经在一条战壕里与死神搏斗过,也不会一片详和。
这一波折,在意识到只有家人最重要之后,轻松化解。
也是有趣。
在甚至不知道能否活着见到太阳时,就去想钱要怎么赚、名利要怎么分,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
全世界都来救援,各国新闻都在吹嘘自己用了什么样厉害的钻头为营救做了什么贡献(最后真正成功的钻头和方案还得是美帝);我的心在揪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已经不想再看真正的营救还要经历怎样的艰险,但是第一个人出来时波折仍不可避免。
我起了好几次鸡皮疙瘩:在马里奥看到钻头出现时,在达里奥到达地面后寻找姐姐时,在姐弟俩在帐篷间相遇相拥时,在最后一个矿工站在“33名矿工曾在于此。
上帝与我们同在”的字前微笑时。
最后想说,这个世界需要傻劲,需要执拗,需要不放弃。
在这一点上,年轻人可能做得更好。
如果没有姐姐,任人宰割的亲属们就散了,就只会默默心伤,那样哪里还有那份营救的逼迫力呢。
如果没有部长,也许营救早在10多天时就停止了,因为经验丰富的营救人说,希望甚微。
总结,活下来的奇迹,离不开撼动地球的大腿(此片指政府),离不开给大腿的不竭的压力(也就是舆论啦),离不开主人公精神上的不放弃——承认吧,单是做到不放弃,已经耗尽了心力;除了不放弃,也真心没什么能做的了。
看片全程无走神,并且压抑不住地想写字,所以给5星。
P.S. 16天得知希望渺茫时,妻子的歌让人动容。
曲儿叫作 Gracias a la vida 。
Gracias a la vida
2010年科皮亚波矿难,又称智利矿灾。
事故地点位于智利阿塔卡马大区科皮亚波以北45公里处之圣何塞矿(Mina San José),于2010年8月5日33位矿工受困在矿坑崩落处更深的地点。
直至事发第70天,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3日0时12分,第一名矿工成功获救。
本次矿灾意外并未有罹难者,所以成为国际新闻,并打破世界纪录。
整个救援计划花费约1000-2000万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为私人企业捐献,其余则由智利国营矿业公司Codelco及智利政府支出。
救援行动中使用的是凤凰号逃生舱(Phoenix) 10月13日,当地时间0时12分,第一名矿工成功获救。
并于同一天晚间9时56分,第33名矿工救出,全部安全。
遭遇本次矿灾之矿工们,均为男性。
分别为智利籍32名与玻利维亚籍1名。
其中一名是法兰克林·罗伯斯,他为智利前国家足球队的国脚。
曾参与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ps.没有找到关于那名智利前国脚的任何资料。
14年世界杯的时候偶尔看到一则广告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4NTgwMDY4.html?from=s1.8-1-1.2 一群大叔群情激昂为他们的国家呐喊着“我们不怕死亡之组,因为我们不怕死亡!”“chichichi lelele”,听起来犹如口吃一般的口号却诉说着智利这个国家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14年世界杯,智利同无冕之王荷兰,卫冕冠军西班牙,澳洲袋鼠澳大利亚分为一组,这在外人看起来就是个鱼腩的角色,然而智利做到了,在智利33名矿工和全国人民的鼓舞下,首回合3比1袋鼠,次回合2比0板鸭,最终以小组第二昂首出线,并在与东道主的对抗中90分钟战平,仅仅是站着倒在了12码线上。
他们真的不怕死。
这部片子是根据10年的智利矿难事件改编的,全部33人都成功得以获救,震惊了整个世界。
电影开头飞快的交代了部分工作在阿卡塔马沙漠上矿工们的家庭成员,父子、父女、姐弟、爱人,并介绍了黑心的矿场主超负荷运作和对比明显不安又无可奈何的队长,暗暗埋下伏笔。
他们中有的人带着逃避,有的人带着欣喜,有的人带着茫然,有的人带着懵懂,他们带着各种感情告别了亲人,然后被大卡车带到了地下,随着入口的光线越来越暗,他们渐渐与世隔绝,告别了整个外部世界。
新来的玻利维亚人不安地问马里奥大叔:这是唯一的入口吗?
行家里手马里奥说,yep.the only way in and the only way out. 之后的整个铜矿的倒塌,他们逃到了地下700米的避难室,而他们身边仅仅只有供30人维持3天的口粮... 但是最后他们克服了一切不利的局面,抛弃短暂的私欲,带着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33个兄弟彼此的承诺,齐心协力最终活了下去并从700米深处走回了人间,完成了世界救援史上的神话。
当我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居然是鲁渔荣三个字。
同样的封闭到让人发疯窒息的环境,同样存在的私欲问题和出卖问题,而结局却走向了两个极端,看来一个好的领导人决定着一个队伍的走向。
更让人值得反思的是,我国也是矿难频发的大国,然而大多却都是以悲剧收场,听说有的矿工出事被救后若是在两天之内死去,就不算是工伤赔偿范围...更多让人心寒的,都是当地zf的瞒报和不透明。
反比智利,zf积极配合救援,无论是处于人命可贵的角度还是如电影中所说事成将展现政治手腕会影响智利zf今后的人员发展的角度,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副政府积极援救公开消息透露给世界给媒体给家属的景象。
当钻头钻开700米深处时掉下的泥水打湿马里奥的时候,马里奥欣喜若狂的叫醒同伴们,我跟着同样的激动无比,这可能就是天不绝人路吧,这69天中有的人得到了解脱有的人得到了宽恕,而他们也从未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2010年的智利矿难。
8月5日矿难发生,8月23日运往地下的首批救援物品中,就有一个足球。
已经被困700米深的矿井18天,但他们宁可少拿一点食物和水也一定要一个足球。
9月7日被困矿工收到一个小型电视接收器,并接通地下的电视电缆,矿工们在井下收看到一场足球比赛直播,这场比赛是智利与乌克兰的友谊赛,球员出场时全部身穿着"矿工,加油"字样的T恤,33名受困矿工,不少人流下激动的眼泪。
接着几次救援物质发放中,矿工们得到足球视频,装有足球游戏的PSP。
”面对这么一个热爱足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国家,绝对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ChiChiChi!LeLeLe!Chile!
三星半 智利美女唱的歌很好听!如果真的发生灾难,我希望人性至此!
后半段渐入佳境,前半段节奏太慢,整体算是个完整的故事,但讲得不精彩。
太煽情了 但太墨迹,没有打动人。也不够惊险。
地下、家人、官方、媒体,想象一下如果把救援的四方视角置换成咱们这边…
整体还可以,人性方面渲染不够。
这类型的片子依旧很能触动我。This motion picture is based on actual events. I believe we'll make it out of here because I choose to believe it. 然后结尾字幕的In memory of our friend James Horner.😞
2024.8.31 14:03
又一部标准好莱坞式西方精神价值观输出灾难片
国外也是形式主义哈
2010秘鲁矿难。
再一次见识了乐观活泼的南美人!
5毛特效做的和国内大片有的一拼。剧情略拖沓,最最不能忍的是导演你干毛总是给哪个老女人镜头啊,劳资还以为帅小伙要被你安排和老女人擦出火花呢
想想智利人看到的感觉就好像是:“中国万岁!”、“我们用的是中联重科钻机”既视感,真是违和感Max😹
浪费一个好本子。
请让外籍演员说母语!
比较工整。同样是事故塌方救援灾难片,不像《隧道》和《峰爆》戏剧化那么强烈,偏写实色彩。
最终也未获得任何赔偿。善于把恶说成善,才是真的恶。
电影不是那么完美,没有那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人性冲突也有些许刻意,但就是这种源于真实的戏剧魅力和绝处逢生的奇迹让人热血沸腾。最后旷工一个个被救出的时刻,真是让人热泪盈眶,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一个家庭的狂喜时刻。佩服他们,虽然是底层工人,但是纪律和素养还是很棒。
事件比电影更打动人。
读完真实故事后再看根据故事拍的这个电影,太肤浅了。影片对整个故事前后的表述走马观花一般,最后竟然篡改采矿公司被关闭为每人赔偿几百万的故事结局?对地下矿工绝望以至抑郁的描述完全未提及,更别说矿工被救出后各种大跌眼镜的操作,大部分人很快把几百万的横财挥霍一空后一边希望靠这故事好吃懒做一辈子一边又抱怨政府不提供工作机会,只有极少数人抓住机遇实现了财富的可持续增长。。。唉,人性太经不起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