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八集,缺点是剧情不太流畅紧凑。
但是对在上海打拼的女孩子的生活挖掘还是不错的,没有浮于表面,也没有只展现一个面。
人都是多面的,生活就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就是有差距的,家长里短,蝇营狗苟…这部剧某些方面还是很现实的。
期待接下来剧情走向吧………………………………………………………………………~~……………………………………………………凑字数………………………………
欢乐颂1看了不少,没看完。
2太油腻,就看了一集。
本质上欢乐颂就其实也是爽剧。
3和之前的女性类型不同,不感觉比之前差,让大家认识跟多职业的女性,而且原生家庭我感觉更接地气,阿朴的家庭很写实,做法也很写实,比1,2真实多了小作家这个人设我是喜欢的,虽然我知道大部分都讨厌他,但把他看做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那个追求三观完美和自动杠精的人格,非常真实啊路西的这个角色虽然可见的结局,可见的复仇路线,但是挺好看的,而且这个路数现在很长时间电视剧都没有了啊。
缺点就是细节有一些尴尬,比如,第一次见面的搭讪。
总体来说,我愿意看3,不愿意看2.当然,萝卜白菜,当是个新剧看呗。
刚刚看了欢乐颂3 编剧绝对脑洞 越看越生气 换人换剧情后 关键是编剧把现代的女性塑造成了傻子 除了叶是人间清醒,刚刚看到朱喆都已经五星酒店的经理了 一个经验老道的人精 可能还会愿意替她的前老男友担保的垃圾无脑剧情 这难到是傻嘛 此剧最多一星,真的也就名字只能有一个关联 和欢乐颂一和二真的没法比啊 浪费时间啊 拉低正午水准 抗议
《欢乐颂3》豆瓣评分很低,微博上也被批的一塌糊涂。
我追到10集了。
整体感觉是,追得下去,有看下去的欲望。
女性爽剧,缺点是5个女人的人设,像编剧打印机没墨了一样,最好的精彩绝伦,最乏力的已经不成体统到,成了嘴炮观众的嘴替工具人——五个女主,可能真是五个妈吧。
但是我总觉得,还是有高于前两部的地方的。
嗯,高在哪里那??
1和2有王凯供年轻女性舔屏,有靳东供熟龄女性yy,就连奇点和小包总,也是针对各种口味的定制。
女主的绝境,总有个又帅又有钱还单身还只对你上头的男的在等着拯救。
3的编剧,好像对男性,嗯,都不怎么care,迄今没看到拯救天使。。。
等在女主跌落的坑边的男人,你瞅着可能更像是一脚要把她重新踢回去的[呲牙][呲牙]会心一笑。
3里的几个女人,好像不怎么气人,遇见窝囊事儿,反应比观众还刚。
以前看见女人受窝囊气想踹她一脚让她别哭了支棱起来,现在看见她们就想往回拉拉架。
推荐程度4颗星,适合有时间追剧的女人。
不大友好男性,把?
再看没有看一二季的那种感觉了,剧情和前两季相比还是在线的,可能年龄增长后感受也不同,一边觉得很真实很羡慕大家理性清晰一针见血的分析能力以及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又一边站在高处批判大家活的太斤斤计较,把别人的每一句话都分析出来,费脑细胞思考太多活得也累。
蓁蓁的人设还挺不错,明明是科学家但又有点小调皮,爱开玩笑,和刻板印象中的科学家不一样,不正经科学家。
窦骁是怎么个事儿?
角色需要还是真的这么黑?
太黑了哥能不能美美白不要告诉我是故意美黑的,想砂仁。
何悯鸿看得气人,文艺的固执青年,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永远活在理论里,站在道德最高点去质疑别人。
但后面也确实可怜,单拎出来说白了就是22楼集体孤立她,虽然她做得不对,受了戚牧的蛊惑和挑拨离间,但毕竟是有友谊在的,大家在都知道戚牧是为了找个免费保姆才想和何悯鸿结婚的前提下也没有告诉她,只是旁敲侧击提醒了一点点,可她们都知道何悯鸿的脑子根本不会懂,还是任由她和戚牧发展下去。
如果是别的小事也就算了毕竟相处的不愉快,但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大家作为知情人至少应该说明利害讲出自己知道的戚牧的目的,而不是任由何悯鸿和他在一起被pua。
总之这群室友是没有做到位的,结婚这样的大事还是看着何悯鸿往火坑里跳。
第三季出来的话我会看看何悯鸿的部分,比较好奇她的剧情走向。
我个人感觉她不算完整意义上的恋爱脑,只能说一点点恋爱脑➕头脑简单➕道德感太强容易被pua。
更新:这不是大路货俗剧,是俗烂垃圾剧—这个编剧写的啥啊,台词不是人话,女性一手丑化一手和稀泥……4分以上都是侮辱国产剧。
一直很好奇,为啥国产剧越来越烂。
这个ip几乎是烂剧养成记的完整轨迹从一个融梗了老友记发展成女性群像,抄了欲望都市群像模式的ip,讨论了现实女性群体某些话题之后,开始了野心勃勃的“长生剧”的长远计划。
第二季足以见到编剧导演对现实女性真正的困扰没有同步,然后强行喜剧,强行高潮,强行搞事情,拖泥带水告一段落……但架不住ip价值可变现,市场呼声高(但忘了要自身本事要硬才配得上呼声的现实,所以挨骂)挨了骂为什么还要拍呢,因为第二季赚钱了吧……琢磨着三十而已之类的剧比欢乐颂ip好不到哪儿去,所以继续深耕ip……利益最大化之类的但同时没解决第二季的问题,自身本事要硬才配得上“长生剧”。
文化、审美、探讨生活的角度需要同步成长……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被欲盖弥彰扔进垃圾桶看了三集,别说没看全集不配说话剧好不好一集就能定个八九不离十,因为处处都能看到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对女性认知、审美和眼界几乎都来自平时刷剧的经验,韩剧国产剧烂俗梗反复用,并没有提供新思路……由此成就了一个靠剧名糊弄观众点击率收视率的大路货俗剧,如何共鸣?
共鸣热搜热点拼凑的剧?
共鸣设计感过度的都市生活剧?
眼睁睁看着国产剧烂剧成长历程,都是一个套路,不求上进,只求赚钱,过度自恋。
一个个电视剧都是几个人在饭桌上看个热搜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的吗?
编剧导演门槛这么低吗……演员没文化这件事,真不用遮掩,欢乐颂2开始,那些不可理喻的情节,演员也有责任,居然没有觉知,只能说暴露了演员都没什么文化,压根没有思考能力
除了想感叹一句“姐姐们好飒”,好像并不能对这部剧夸些什么。
欢乐颂新五美的故事和化学反应本来是很让我期待的,但是看完之后,真的比较失望。
抛开追到大结局才发现这只是《欢乐颂4》的一部33集预告片之外,剧情发展和走向不能令我觉得满意……突出女性形象的积极性,真的不是靠贬低男性来实现的……
来看看我们的“新五美”叶蓁蓁海归女博士一枚,每天坚持“日行一善”,家里有矿,衣食无忧,还时不常的自掏腰包贴补科研经费。
方芷衡,职场“妇仇者联盟”一员,曾经经历被上司猥亵未遂,因而被上司恶意报复,身败名裂,被迫在上海展开自己的复仇计划。
朱喆,五星酒店房务部经理,心地善良但办事老练。
家里是个无底洞,但是对弟弟妹妹仁至义尽。
余初晖,小沪漂一枚,凭借自己的顽强奋斗在上海努力扎下根,性格泼辣干脆,甚至有时候会得理不饶人。
何悯鸿,职场新人,一个还没断奶的女孩子。
性格执拗,“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还经常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
本来是五个性格各有特色的人物,为啥放在一起不对劲了呢?
问题在于正午阳光又一次倒在了“抓马”上。
前两部《欢乐颂》之所以受到观众追捧,是因为五美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和缺点。
安迪,冷酷无情但又渐渐被感化,出手帮助朋友热情但有分寸。
曲筱绡性格泼辣,张扬跋扈,但是做人讲义气,愿意为别人两肋插刀。
樊胜美势利拜金,但是愿意照顾合租的两个妹妹,而且从不算计朋友。
邱莹莹性格直爽,为人简单,虽然冒傻气,但是努力上进,不给大家制造大麻烦。
关雎尔胆小怕事,但是聪明冷静,而且积极帮助别人。
五美身上有优点,有缺点,所以角色形象立体,贴近观众们的生活状态,所以人物才有信服力。
可《欢乐颂3》呢?
把除了何悯鸿之外的其他“四美”人设设计的完美无暇,然后把所有的缺点和槽点悉数分配给何悯鸿……其他四人拎得清,冷静,能够独当一面还懂得社会运行规律,会保护自己,还心地善良,舍己为人。
这些漂亮的人设堆叠在一起,创造出了四个“完美无缺”的女圣人。
唯独何悯鸿,能力不足,拎不清,顽固执拗还不听人劝。
别人给到她的建议,她不听,别人交代她的事情,不按要求去做,每每酿成大祸不仅需要别人来帮她擦屁股,还毫不悔改。
在看剧的时候,我无数次的恨何悯鸿恨得牙根痒痒……
所以,尽管随着剧情推进,22楼的其他四美或早或晚的开始疏离何悯鸿,和她保持安全距离,但又却总是在她自身难保的时候,伸出手拉她一把……她可以随意拒绝领导布置的任务,可以以“圣母”姿态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别人,可以闯了大祸不被公司开除,还可以一言不合就千里送人头,制造麻烦甚至危及到室友的人身安全……试问,像何悯鸿这种“十恶不赦”的人设,放在生活中真的会被一群邻居,屡次救她于水火之中?
我觉得不会……我能看出来,编剧是想用何悯鸿这个角色影射社会中长期依赖父母和朋友的“索取型”人格,在学生时代被家长和学校保护的太好,以至于没有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屡屡碰壁。
但,没断奶的“巨婴”和“幼儿园级别的双商”可不能划等号啊!
除了“五美”人设割裂以外,剧中所有有名有姓的男性角色,都有一些“病”。
戴维这个“人间油物”不仅不太懂得和异性知己保持社交分寸,还戴着“朋友”的帽子,行“追女朋友”之实。
他代表的是社会中满嘴仁义道德但是“道貌岸然”的公子哥。
李其行则是“罪人之子”,在发现自己父亲光辉伟岸的形象碎了一地之后,不仅没有对方芷衡的不幸遭遇表示出应有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反而还在想着替自己恶魔一样的老爸在受害者面前求情……拜托,人家可是被你爸爸猥亵未遂,甚至割腕相逼,最后还被你爸倒打一耙身败名裂哎……你找人家的时候第一句话竟然不是先道歉努力获得别人原谅,而是要求对方放了你们一家?
What? Why?!
陈祖法作为朱喆的前男友,不光尝试对前女友进行诈骗犯罪,还骗婚,在婚礼当晚卷款跑路……罗北笙则是在余初晖屡次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拒绝之意后,仍然反复出现在余初晖下班途中,并且直接跪舔……大家看看,这些有名有姓的男性角色,都是一些什么人设……突出女性独立自强的正面形象,一定只能靠贬低男性来实现吗?
所以,不管正午阳光在服化道上如何的精致,演员阵容如何的强大,都掩盖不了剧本存在的巨大漏洞。
尽管如此,我依旧给了三星。
是因为,我看到了五位新成员,真的有在努力的诠释好他们各自的角色。
叶蓁蓁豁达开朗、方芷衡杀伐果断、朱喆善良大度,余初晖敢爱敢恨,甚至何悯鸿油盐不进又爱管闲事。
这些人物的特点,被江疏影、杨采钰、张佳宁、李浩菲和张慧雯演绎的很好。
或许正午阳光,真的需要好好想想,都市剧、家庭剧真的需要把每一个角色写得那么非黑即白吗?
需要把剧情都写得极端狗血吗?
我觉得,大可不必!
别忘了,当年《欢乐颂2》不就是因为全员恋爱脑才丢了观众缘的吗……
太喜欢这种群像剧了!!!
其实和前两部并不相关 只不过都住在名为欢乐颂的小区同一层同房号(小区也换地方了)但是大家都会带着有色眼镜认为是新欢乐颂,就像那些老剧翻拍的感觉…(从心底里的排斥和比较)我是看过欢乐颂前两部不下10遍的,一开始刚看3我还心里老是对比前两部后面我也慢慢的不太在意叫这个欢乐颂的名字了 看着看着还挺好看的剧情很上头 而且紧跟现在的新闻热点 蛮现实的 跟前两部完全不一样新时代独立女性,职场潜规则,x骚扰等等…女主的人设都不是非常完美的,但是都很真实看到现在,我最喜欢的是朱喆这个角色出身不好但是足够努力,做事很踏实,思想上很清醒,看人看事很通透。
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很好。
懂得为人处事,而且不功利,还保持一份善良,感恩的心。
看起来很坚强,实际上也有脆弱的一面。
-再说一下我目前不喜欢的角色何悯鸿,谁看了不说一声讨厌呢。
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我遇见过。
还很多这类型的人可以说是直肠子,也可以说是没脑子。
自己说出口的话没觉得有啥,但是听者会觉得特别不舒服…在不理解别人,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的情况下,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就自以为是的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判别人。
真有啥优点呢,就是没什么心机。
就像朱喆剧里说她的那一句:“和自大的人不同的是,你还能看到别人的好。
”-露西从正常的出场,到后面越来越多充斥的神秘感。
我从摸不着头脑到脑洞大开,再跟着剧情一直在反转,这是我意想不到的。
还没猜透,但很好奇,期待后续走向。
-最后再来说一下科研工作者叶蓁蓁,这个职业真的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接触到,至少我身边没有…我个人觉得这个人设挺有意思。
她并不是想象中枯燥的女“科学家”,她她逻辑严谨,符合她的工作环境。
虽然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很善良很温暖。
欢乐颂3 (2022)4.9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简川訸 / 江疏影 杨采钰
两个多月前,我曾经发了一条微博:看了一点#欢乐颂3#的新预告,有种很不好的感觉。
正午阳光的新都市现实主义,可千万不要来个三连扑啊。
#相逢时节# #欢迎光临#
那时候我只是看了一个预告片,但却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
我希望我这种感受是不准确的,内心却又非常笃定确实是那样。
现在来看,不仅我的感觉完全正确,并且《欢乐颂3》“扑”的程度还远超我的预计,几乎是全方位的垮塌。
我能做出这样的预言并不奇怪。
今年年初的《相逢时节》就让正午阳光的电视剧口碑遭遇了“滑铁卢”,我也为这部剧写了长评。
那时候我基本确信我把握住了正午阳光的某种“阿喀琉斯之踵”,但我又想,“欢乐颂”这毕竟是正午阳光第一梯队的IP,加上阿耐有了《相逢时节》的经验/教训,应该总会体现出一些进步吧?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目前,《欢乐颂3》作为正午阳光史上“扑街”最惨的剧集应该可以稳坐第一位了。
这个问题值得好好地“盘一盘”。
《欢乐颂3》播放到4集的时候,我写了如下评论:《欢乐颂》能火,关键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剧集内容本身产生了共振。
剧集直面当时的社会矛盾,不掩饰不矫情,鞭辟入里。
而现在的第三部。
从人设上对之前的五美做了搅拌重组,却没有让人物更立体化,反而显得混乱和悬浮。
张佳宁从《青年医生》开始,演的一直是那种娇憨的角色,赵宝刚是把她当下一个王珞丹来培养的。
在3里面成了成熟的酒店客户经理,大龄剩女,说实话有点撑不起。
杨采钰江疏影演的都是大美女,高知角色,从人设上显得重合,然后一个神秘的像谍战人员,另一个还能动用跟踪等手段,这俩不是走错了片场?
还有一开始就是色狼偷拍,MMA等桥段。
感觉阿耐是努力靠近当下年轻人的关注焦点、社会热点。
但问题是,这些东西能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剧情、人物服务?
然后李浩菲那个角色又遇到了一样的樊胜美家庭。
这个,就有点审美疲劳了。
还有,这次她们住的房子,是顺应了当下影视剧的习惯吗?
那一尘不染的劲儿,极简主义的风格。
记得欢乐颂1拍的时候请兰晓龙去看过,兰晓龙在房间里转了一圈说你们这个戏能成,因为我光看现场脑子里就有故事了。
1里面樊胜美邱莹莹关雎尔那个房间,布置的很生活,很地气,一看就像是沪漂住的房间。
但现在呢?
总之,文艺作品要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这个要求很简单。
但做到是不容易的。
才放了4集,再看看吧。
这里有人纠正我说,张佳宁演过很多角色,并不是只有娇憨。
当然,我可能是《知否》中的如兰滤镜太重了。
毕竟去年她还在《乔家的儿女》中演过完全不同类型的角色。
我只是觉得让她来演“大龄剩女”,有点好钢没用到刀刃上?
看了几集,又忍不住写道:看到11集没忍住,再吐个槽。
杨采钰作为事实的第一女主,第九集才将她的真实背景和动机展示出来,而这一季才33集。
江疏影的发小,一个搞笑中二人物,是不是这类现在比较受欢迎?
可窦骁刚演的良辰好景还是霸道总裁啊。
张佳宁的那个前任,更是个完全让人弄不懂动机和由来的。
感觉欢乐颂1,2里面的老谭、小包总、奇点、王柏川太“正常”了,阿耐写这些正面男主写烦了,所以放飞了。
然后,这部剧的语言风格非常奇怪,就一开始李浩菲和张慧雯隔着门吵架那一段,口头语、书面语夹杂着网络用语一块儿蹦出来,别提多别扭了。
还有,几乎大多数情节都是靠对话来推动的,这是染上了《突围》的毛病?
记得《欢乐颂》1里面展示王柏川创业跑生意的不易,就一个细节,一个人跑到饭店外面在墙根儿偷偷吐了,就展示出来了。
还有2/3的剧情,但我觉得这个故事,都来不及展开的样子。
而等大结局的时候,我写道:看到最后五分钟,我才发觉:我这是追了一个超长的预告片??
然后就是佩服自己:我居然追下来了?!!
接着是膜拜:这是阿耐啊阿耐啊阿耐啊。。。
我无法说服自己这是正午阳光的作品,正午阳光的品质,金牌作者阿耐作为编剧。
我只能认为这是一个超长版的预告片,所有的看点都集中在最后五分钟。。
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我的不满。
而这种不满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我,并随着剧集的发展愈演愈烈。
这种感受不要说在正午阳光的剧,在其他都市类剧集中都很少出现,不是说没有比它差的,而是说这样的公司,这样的投入,这样的班底,出来这样的结果,绝对可以算是事故了。
然后,针对网络上的热点,我也做了一些评议,尤其是网上最热的,有点“喧宾夺主”的关于“道德圣母”何悯鸿和“人间清醒”余初晖的问题,我写了如下的评论:何悯鸿在剧本中是一个“麻烦制造者”,或者说推动剧情的工具。
她的所有性格人设都是围绕这个来的。
这个角色功能设置有点点像《欢乐颂》1,2中的曲筱绡。
但问题是,曲筱绡是富家女,何悯鸿是个普通的小康家庭,这个人设在现实中并不是不可能存在,但问题在于,这个人设从头至尾没有体现出任何变化,那么她是如何走到如今这一步的?
编剧阿耐在1,2部中成功塑造了五美的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当初有不少观众是很讨厌曲筱绡的,一方面是性格任性,刁钻,嘴上不饶人,另一方面不断制造麻烦把身边的人拖入危机。
但问题是,曲筱绡引发或者制造矛盾从来不是凭空来的,她都是在深刻把握住身边人的关系本质以及需求的基础上去引爆矛盾。
这样做的用处有两个,一个是减少各种因为表面的人情世故而造成的对无辜者的实质性伤害以及默许和放纵,压缩人际关系中的虚耗。
二是在其中为自己,身边朋友、家人获取利益。
所以当初有人对曲筱绡恨的咬牙切齿,但也有一些人说我身边的富家子弟就是这样,因为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不被面子人情这些东西所绊脚,效率第一。
通俗的讲就是“富人思维”。
而何悯鸿这个人物(其实我不太想称她为“人物”,因为其充其量就是一个“人设”),大概是阿耐吸取了这些年西方愈演愈烈的“白左”、“圣母”等现象,加上国产剧目前“白莲花”泛滥,所以刻意打造出这么一个“反面人设”,来成为麻烦制造机。
可是问题在于,第一,如果这个人设一如始终,那么她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早就遭受过无数次的“打击”和“教训”,不可能“保持本色”到现在。
第二,编剧阿耐的价值观我在《相逢时节》的剧评中称之为“新保守主义”,简单地说她是站在改开以来若干年靠自己努力而成功实现阶层跨越的新富阶层立场。
在《欢乐颂1》那个年代,恰恰是这个阶层最后的好时光,所以当初也有人批评《欢乐颂》中的精英主义立场,但大多数还是被剧情吸引了,因为作品至少部分触及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思维和行事差异,在这点上,至少是客观反映了现实。
而问题在于,只反映问题,不给解法观众是不会满意的,更重要的是,2016之后的中国越来越走向阶层固化和矛盾激化,因此《欢乐颂》这样主打阶层差距却不给合理解法的剧,除了戳痛观众之外,就无法给予更多的情绪价值,其他的都是精英自己的游戏,关我们什么事呢?
所以《欢乐颂2》口碑下滑是必然的。
而《欢乐颂3》的问题在于,阿耐把这个问题的实质指向了阶层(圈层内部)虚伪的道德说教和虚耗,所以设置了何悯鸿和余初晖这两个一反一正完全对立的角色,而这种脸谱化的设置一不能加强戏剧感染力显得悬浮,二又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片中余初晖的种种“快意恩仇”、“手起刀落”,正像很多观众指出的,是对她的同阶层和近阶层才会如此。
如果高了一个阶层,她的反馈完全就是另外一副模样,这不由得让人把她的逻辑归入“欺软怕硬”的那一类。
更重要的是,阿耐的这种商战中的当面锣对面鼓的逻辑,并不适用于普通的市民或者中产阶层,因为这些阶层很少有“缓冲垫”或者“保底”,一旦PK失败就是掉落,所以“快意恩仇”这种降维逻辑往往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
所以,何悯鸿的“圣母”或者道德教化逻辑虽然并不可取,但并不适宜更多的批判,因为电视剧是给大多数人看的,如果平民阶层的道德教化所带来的缓冲意味都要被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取代,那么更高阶层只会更加的不把人间疾苦放在眼里,而将其当作“必要的代价”或“愚蠢的咎由自取”。
而余初晖的同阶层PK其实换一个字就是“卷”。
当你一个人在卷,其他人圣母的时候,这是策略优势。
如果所有人都在卷,那就是内卷,是大家都熟悉的剧情。
关于这一点,有些人同意有些人反驳。
从网络弹幕里,可以看到余初晖的大量支持者,以及对何悯鸿的口诛笔伐。
首先我认为,这样大可不必,因为这两个人物是编剧为某种戏剧效果刻意打造的,却因为笔力不逮或内心倾向问题,写失真了,走形了。
这两个人物是那种典型的纸片人设,从头到尾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大,即便体现出某些“成长”也非常可疑。
尤其是余初晖,其“怼天怼地”和“人间清醒”的本事让一部分观众大呼过瘾,但细一推敲,却大多难以成立,其背后是非常明显的“爽剧逻辑”。
比如她“施展计谋”去新公司应聘和向老东家争取利益的桥段,略有职场经历的都能看出其浮夸和编造的痕迹,幼稚的让人忍俊不禁。
编剧却似乎还嫌不够,居然编出如下这种卡通动漫式的场景:
对于一部号称现实主义的剧集来说,这可谓是灾难性的。
其次,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生活过得艰难,原因是生活中的“余初晖”太少,“何悯鸿”太多,对这点我持不同看法。
我之前已经说过,如果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都能靠“怼”解决,那事情还真简单。
比如最近流行的“00后整顿职场”话题,有人说当年90后也被寄予这样的希望,却最终“然并卵”。
而00后为什么能刮起这么一股风(至少表面上),并不是因为00后比90后80后有更多的技巧,也不是“性格飒爽”,根本原因就像杨天真在职场综艺上说的那样,“谈判的底气是我不怕失去”。
正因为00后有父母的财富积累,以及大部分还没有背上房贷之类的重负,有翻盘的底气。
否则,职场轧过你的时候,连个声都不会有。
至于余初晖的“快意恩仇”,首先我已经指出了这背后的爽剧逻辑。
其次,“快意恩仇”即便能生效,大部分也是对同阶层和近阶层而言。
对于高阶层,其实根本就不怕“怼”,在你眼里的“狠”可能像只大狼狗,而在高阶层眼里可能只是泰迪。
那么问题在于,阿耐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人物呢?
我已经指出,她奉行的价值观是改开以来新富阶层的“新保守主义”。
而某种程度上,这些正在我们的生活中“黯然失色”。
我之前就说过,正午阳光的当代现实主义题材过于依赖阿耐,是一个“阿喀琉斯之踵”。
这从《欢乐颂》1-3的演变逻辑就能看出来。
《欢乐颂1》曾掀起收视热潮和社会大讨论,但它只是提出了问题,揭示了矛盾,并没有给出“答案”或自己的看法,所以《欢乐颂1》的创作团队其实是有点“狡猾”的(此处cue孔笙导演)。
而到了第二部,在编导试图给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处理的时候,观众不满意了。
我已经在数篇文章中指出过,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没有“标准答案”,大家都是在摸索,所以安全的做法就是走一些“套路”,比如大女主,白莲花,甜宠等等。
而“头铁”一些的,可能另辟蹊径。
这里面新丽传媒和正午阳光是两种路径的代表。
新丽传媒一直在试图用各种方式“突破”当代现实题材在“伦理”和“大众世俗观念”层面的“桎梏”和“束缚”,比如《大丈夫》《小丈夫》《我的前半生》等等,而《精英律师》中的男一号和女一号甚至整部剧就没有正经谈过恋爱,你敢信?
而正午阳光则是不断引爆一个又一个“争议话题”,从《欢乐颂》的“原生家庭”、“富人思维”到《都挺好》的“重男轻女”、“代际矛盾”,《乔家的儿女》的“失败者叙事”,再到《相逢时节》的“新保守主义”,再到《欢乐颂3》的女性议题,“当代魏璎珞”余初晖的“怼文化”等等。
但这些东西都不能给我们具体勾勒出一个期望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轮廓。
有的观众在网上回复我说,编剧没有义务给出答案。
我说,是的,但你至少要给出你的看法,而不是“蹭热点”或者“假装解决问题”。
而今我们面临的情况,比《欢乐颂》火爆的那个年代更为复杂,连阿耐所为之撑腰的“新保守主义”群体,都要为自己的财富缩水和阶级滑落殚精竭虑,更不要说普罗大众了。
而这种时候,更需要的是群策群力,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身边的人合作,努力实践,建立共识。
至于电视剧本身的出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得到阶段性成果以前,恐怕是不会有实质性进展的。
所以正午阳光的“至暗时刻”,恐怕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第二季剧情太拖沓了,真的很失望。
而且编剧你要记得主角是5个人好吗?
安迪不是主角,主角是五个人,请分别都演演。
还有一个每个人都有音乐我能接受但是不要每一集都放音乐好吗?
这不是印度电影!!!
你是电视剧,不是音乐剧。
邱莹莹一出来就是小蚯蚓那首歌,真心不想听 听够了 听烦了。
谢童从头到尾也只有两首歌,从头唱到尾。
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竟然就那么结束了。
最后一集的无聊程度真心达到顶峰。
第三季考虑弃剧了。。。
不管剧情还是人设,假,悬浮,装逼,尴尬,又拿观众当傻子吗?江疏影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烂,简川訸是正午阳光最烂的导演吧!里面的台词都是谁写的,为什么不说人话?
刚开始觉得这阵容都换了是个啥,看下来比前两部更上头,更真实,剧情也更好看更轻松!已经爱上作者了!第四季为什么在2023啊能不能搞快点!
没人骂编剧吗?辣鸡
明明很好看!还很励志 何悯鸿承担所有槽点也很好啊 余初晖让只会动嘴的圣母何悯鸿晚上代替她妈去老人家做保姆真的是爽剧啊!
冲着张佳宁想追一追的,但是真的看不下去,正午阳光多少部剧砸在江疏影手里了,真的觉得她没啥演技通稿倒是买的飞起,每部剧都能演的一摸一样也是没谁了。资本看看别人吧别硬捧她了。
这个电视剧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沪飘就是和富二代结交上一段友情,电视剧是电视剧,现实是现实。最喜欢的角色是张佳宁的吉吉,万万没想到,小赵还在演美少女,张佳宁已经演朱姐了。美女千人千面,不是像一些网红演剧千篇一律,期待美女大爆吧。对完美富二代白富美无感,通篇满脸都是做作二字。余初晖的无功无过凑凑合合。lucy大可不必在演员表写真名了,30多集方芷蘅三个字只出现了两次,是个气质美女的。何悯鸿,30几集的社会毒打,还是一个没断奶的以自我为中心双标且蠢善的巨婴,正常的人在经历社会毒打后都会反思且进步。不懂为了要塑造出形象迥异的角色,有必要这样吗?不过也还能接受,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很精彩! 楊采鈺的顏值簡直了,完完全全被圈死,期待第四部
把她们的对话代入现实真的觉得好尬,好像有神经病
为啥评分这么低,我都直接干通宵了。虽然台词有点过于文绉绉的酸气。但整部剧看下来节奏紧凑,人设也各有特色,剧情也挺涨知识+正能量的。太喜欢看阿初怼人,还有朱姐慢条斯理的分析,以及露西的人狠话不多。
评分太低了,我就觉得挺好看!
没觉得好看,只觉得好乱!
欢乐颂1和2,万家传颂,刘涛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这部呢,如果不是江疏影演的,我都看不下去。演员全部换掉不说连小区都换了。感觉就在挂羊头卖狗肉,整个故事也没有一条主线。情感戏更是乏善可陈,男性角色更是薄弱到毫无印象。也只有一声叹息了
前两季就觉着土,这季交回给阿耐亲娘手里后,土到极致了。而且导演调度有很大问题,五个女演员全员梦游,江疏影竟然被衬托得仿佛有演技了。噩梦一般的车祸剧……
开局就尬的抠脚,十分钟都看不下去,前两部没个结局开新档要是好看也就算了,这导演把第二部毁成这样,还让他打着欢乐颂这个IP接着拍,拍的还是这么个质量真的忍不了!!!麻烦自己看看自己拍出来的东西辣辣眼睛,可能下次拍别的还能涨一星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打分这么低,但是我觉得这部剧立意上值得五分。何闵鸿那个嘴炮虽然没有坏心,但就是多管闲事,跟网上那些喷子没什么区别,伤害了别人还一笑而过,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道德标准只是自己的,根本没办法去丈量别人。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未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就像阿初说的那样他只看见了偷,却不在乎他为什么偷。蓁蓁和吉吉其实这两个人就还是比较好吧,虽然还是不完美,但凡事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凡事也会多角度分析,现在也是我正在学习正在做的。至少到现在,我觉得整部剧没有垮,也没有评论说的那样不堪。现实中多了何闵洪那种圣母白莲花,还有吉吉前男友、李其行他爹那种人,没有办法去规避,很多人读了很多书,有很高学历,可依旧立不了一个正确的三观,也做不了一个正直而又有原则的人。
第一集就想弃剧,这几个女的就哪哪儿都不对,租的房子也很悬浮,我不信他们仨能租这么好的房子,前两部里至少还是个合租的样子,这回直接改成这样了…剧情就更别有太多期待了…唉~弃剧~
多多少少有点无脑 下饭还是可以的
作为一部反映女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其实五人群戏有很大可塑可写可讲的空间和容量,可观的观剧群体覆盖面,充足的内容看点,但看下来不及预期。新五美人物设定和职业背景,其实没有老五美更有代表性,一些职业身份和我们离得太远。议题也难以产生共鸣,不如前两季来得锐利,来得深刻。要么就是老套的话题,不够新,要么就是延续旧题,不够深。何悯鸿的线看点最足,阿初妈妈那段写得最好,有当年樊胜美的影子。其他的线则又长又无趣。可能仅存的意义大概就是在人心叵测的复杂社会,还能看到这样理想而纯粹的友谊,哪怕只是乌托邦式的构想。在众多悬浮臆想的剧集扎推屏幕时,有这样的剧还在立足现实,关注社会,书写着这个时代女性的挣扎与困境,从而透过屏幕望向自己。继续保留这份期待吧。
到后来看到江疏影和就窦骁就快进了
杨采钰那条线太难看了……另外几个人的形象也基本跟人设关系不大,而且还缺职场线。《北辙南辕》和《欢乐颂3》人设翻车,说明创作者的圈子实在太小了。对当下的观众来说,少部分人的真实已经不算真实了,租得起五千块以上房子的人的生活,再现实也算悬浮。竟然有人把《欢乐颂3》跟《小时代》相提并论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