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曼的演技总是那么出色。
但这个故事着实平平。
因为一个婴儿的死,女主人回忆加之乱发脾气,引出来一堆事情。
男主人说的那句话,很应景的体现出当下年轻人的脾性。
他说:是的,是的,你是爱他。
可是你就是对你爱的人苛薄。
女主角虽说是快人快语,也没有什么害人之心。
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剧中开头,莫名的因为那个小男孩触及到她的敏感神经就骂人。
她自已的父亲,过去有再多的不是,这次来参加这个孙女的散步祝福。
她也是要赶自已的父亲走。
连她的朋友去安慰她,她也能找出点话,让朋友窝一肚子火。
因为一个孩子的死去,她对身边所有爱的人发脾气,说尖酸的话。
最后众人离她远去,她才醒悟。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27070238.htmlThe Other Woman(另一个女人)2009这部的电影去年我就想看,因为当时觉得Natalie Portman是一个美女。
不过在看多了她的电影后,发现她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漂亮,所以她的电影我看得也不怎么积极了。
今年Natalie Portman夺得了奥斯卡影后,她的电影又火起来了。
借着奥斯卡的东风,制片商也把以前难得一见的非商业电影拿出来再发行一下,本片就是其中一部。
如果Natalie Portman没有得奖,这部电影可能要许久以后才能在网上看到。
影片中,一个女人,失去了孩子,很痛苦。
同时她的家庭还很复杂,有继子,有老公的前妻,还有好色的不忠的爸爸。
这些杂七杂八的因素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女人的生活。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女人痛苦的生活着,按照影片中角色的讲述,她在伤害每一个人。
可是在经过一番独自的生活后,在影片的结尾,依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与老公和好,与继子更加亲密,连与老公的前妻都没有了战争,一个圆满结局。
整个影片故事给我的感觉琐碎、松散,很多事情的缘由都没交待清楚。
我对于片中角色的各种行为,总是搞不清楚,说白了,我是想知道“为什么”!
这是一部不知所云的电影,总之我是没有看明白。
片中的角色说女主角在伤害每一个人,可是我并没有感觉到,至少她没有伤害继子,她努力的在与她相处;她也没有伤害老公,她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她也没有伤害母亲,只不过是发了一次飙而已。
这些情节明明是编剧硬生生的往“伤害”两个字去靠,根本就不合乎情理。
或者说,编导的拍摄方式并没有体现到“伤害”的程度。
其他角色行为,也是奇奇怪怪,比如老公的伤心,老公前妻态度的转变,男孩子对于女主角时近时远的感觉,让我摸不着一点头脑。
这样的故事情节,我都不知道作何评价了,总之这是一部逻辑混乱的电影。
编导讲述的这个故事是美国人总喜欢探讨的——失去孩子之后的痛苦,以及如何走出痛苦。
这样的类型的电影,算这部最近我已经看过三部了,它们分别是《欢迎来到利雷家》《兔子洞》和本片。
美国人对于家庭非常看重,而且也乐于探讨这种失去孩子的痛苦。
可是这样的电影总是一个套路:先讲述如何如何痛苦,再穿插进失去孩子的原因,最后再走出痛苦。
好莱坞里这样的电影都已经模式化了,我已经感觉不到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何况这还是一部逻辑混乱的电影,就更困难了。
本片的演员在表演方面也没有出彩之处,中规中矩的表演。
唯一的亮点,是小男孩的扮演者,很可爱,很纯真。
不过美国有很多这样的天才少年,看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惊讶了。
这部电影真的不应该再发行,我也可以错过。
我宁愿错过它,也想看了之后失望。
可惜的是,我没有错过,它已经让我失望。
总之,一部看完就后悔的电影,不看也罢。
序列:0341The.Other.Woman.2009.720p.BluRay.x264.DTS-HDChina2011-05-09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看了这部让我基本上哭着看完的电影,虽然我下载的风行网上说这是部喜剧。
ok 也许指的是结局吧……一部很感人的片子,里面的每一个事情都是现实中有可能会遇到的,婴儿夭折、父母离异、第三者、继母…当这样的问题全部集中在一个女人身上时,如何适应,如何接受,如何承担变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喜欢这部片子的风格,喜欢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喜欢这部片子里那个可爱的威廉姆以及一个懂得真爱与责任的杰克以及重新接受曾经年少轻狂的爱人的妈妈以及终年浪子回头的爸爸……以及lisa 和每一个剧中人。
他们将每一种人生都细致的描述出来收藏这部电影!
另一个女人 (2009)7.32009 / 美国 / 剧情 家庭 / 唐·罗斯 / 娜塔莉·波特曼 丽莎·库卓
这种电影看完之后,你会觉得你很同情那些离婚家庭,我感觉一对夫妻对双方伤害最大的不是彼此,而是他们拥有的小孩,因为小孩他们从小就只能够过着单亲生活,缺少一方面的爱,而且很多问题的时候都和继母继父过得不怎么好,这点确实很难调和这个矛盾,毕竟双方都有着特殊的关系,所以这部电影拍的很现实。
从那场追思会上人们开始绕行开始,我便止不住眼泪。。。
最痛楚的场景,不是相拥家人缅怀早夭的天使,而是看到置身事外的父亲完全不在状况里。
勾起多年来的孤单和怨恨,是必然的。
在死者面前,什么都渺小。
有人说。
其实不然,在漠然和欺骗面前,死也只是一剂导火索而已。
我看着她凶狠而受伤的眼神,那胸中的失望呼喊都化为了段段口不择言。
没有亲身体会的人,只会说,你太不懂事,太自私。
但被伤害过的人,都明白,亲人的欺骗可以在最深处颠覆生活,操控灵魂。
生活是残忍的,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冰冷。
于是,后面的结局,对我来说,如童话般不真实。
well,我不批判男主女主的对与错,他们选择了彼此后,忠实于自己的感情,即使父母离异、家庭关系复杂,依旧分得清家人,爱人。
忘掉世俗的困扰与眼神,坚持爱情……并且我认为女主是一个出色的妈妈,她女儿去世的时候,她一直认为是她的错,其实是在女儿走的时候,给了她最后的温暖,所以一个人在困扰难过的时候,真的需要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当一切解开的时候,发现一切其实并不是那么难,还有最后小男孩说,她相信转世,当她有一天发现爱丽米亚的时候,会告诉妈妈,所以爱是可以感化一切的,尽管她不是小男孩的亲生妈妈,尽管他甚至原来讨厌她。
坚信爱与家庭,一切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被海报与娜塔莉.波特曼所吸引,不知何时一瞥惊艳,从此为这个女人着迷,她的脸庞并不是最美,但却百看不厌,内涵丰富,余味无穷,难道真如人所说“知识叠就的知性美”?
对比斯嘉丽.约翰逊,后者的性感迷人却是看几次就淡了,她与波特曼一同主演的《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虽不很令人满意,但是,两者的气质的不同已通过剧中角色清晰地显现出来。
娜塔莉.波特曼冷静精明甚至邪魅,其背后蕴藏着的丰富内涵是真正令人着迷的地方,因为好奇,总想挖掘一番。
而斯嘉丽.约翰逊所有的美都只流于表面,我们除了感叹造物主的神奇,竟造出这一尤物,也不会再有其他感觉。
有点扯远了,回到正题上来。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从一开始抹茶色的画面,就让我心生喜欢,抹茶色,干净,清冷,再带点温馨,这个颜色给我的是这样的感觉。
往后影片中频频出现的抹茶色墙壁,更不知不觉营造了这样一种感觉,而影片的基调,也的确是干净,清冷,外加一点点温馨的。
这其实又是自我救赎的故事。
波特曼饰演的小三转正后融入丈夫家庭,同时与丧女的悲伤斗争。
介入他人家庭的小三自然是招人恨的,其代价便是艰难地与对方家庭磨合,外国人大多与父母关系疏离,因此小三主要要与丈夫的儿子处理好关系。
可惜我们的小三由于童年的阴影一直是清冷型的,没有多少亲和力。
她不知道怎样与孩子建立关系,估计她以前很少与小孩子交流,她对他们不感兴趣。
她不知道怎样小孩子的心理,讨好小孩子时显得笨手笨脚,她有意识地收敛自己的锋芒却还是不时地流露出来。
小孩子的心敏感又不敏感,但对于继母这件事情上,所有的孩子都是敏感的,他们能捕捉到无数对话中细微的一句,就此否定她,甚至仅仅是第一感觉气场不合,就从此心生反感。
因此,事情变得吃力。
我们的小三,童年时父亲出轨与脱衣舞女厮混,最终被母亲下逐客令,如果说这时划在孩子心上的第一刀,那么父亲的不争取便是第二刀。
而影片没有展现的另外一点,便是如果父亲毫不悔改死不承认,甚至强词夺理我行我素,那将比出轨这一事实带来的伤害大得多。
而被这样伤害过的孩子,长大后也许会表现出冷漠的一面,他们会缺乏亲和力,自我,甚至自负。
一如影片中的小三。
表面上看来,这与童年时父亲的出轨并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这是深远影响的结果——缺乏安全感和温暖。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会不自觉地给他人安全感,如果一个人感觉温暖,他也会不自觉地去温暖别人。
这是给予与反馈的关系。
相反,如果一个人内心有深深的不安定感,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温暖,他会不自觉地从他人身上源源不断需索这种安全感和温暖。
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自觉地找一个像父亲的男人,不自觉地对亲近的人苛刻。
片中的小三,就是找了一个“父亲”,那个男人和她的父亲一样,被另外一个女人诱惑,重组家庭后却处理不好前妻、现任妻子与孩子的关系。
一个糟糕的丈夫和父亲。
而不同的是,这个像父亲的男人不会离开自己,会永远保护自己和满足自己的要求。
这是一种“补偿”。
在自己父亲身上得不到的,从这个男人身上得到。
因此,我们的小三在影片中总是强势而果断的,很有自己的想法。
致命的是,这样的男人也具备父亲的缺陷,一旦他陷入无解,感到挫败,当他开始怀疑这段感情时,他会退却,会不争取,他和父亲一样的不负责任,让人感觉不到安全。
美丽的娜塔莉.波特曼当我们的小三痛苦时,当她因这巨大痛苦故意或控制不住,说出些不该说的话时,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人都是靠不住的。
曾经以为能够依靠的丈夫,开始质疑与她的关系,质疑是否如自己所想,更重要的是,是否值得。
貌似男人出轨遇到麻烦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都会开始想这个问题,换一种说话,他们开始保护自己了。
当他们犹豫不定无法抉择的时候,他们开始退缩逃避。
他们的确像小孩子,但是同时他们也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女人。
当我们的小三释放自己的痛苦,丈夫完全不能理解,除了指责和放弃,我们没看到别的。
殊不知,释放自己的痛苦是因为无法自我消化,我们的小三努力过了,但仍无法消化,当痛苦要压爆她的时候,她控制不住将其释放。
她说那些不该说的话,将自己辛辛苦苦尽力隐藏的锋芒毕露,是因为,她太痛苦了!
即使她是有意的,也是无可奈何。
这是她表面上最强势内心最脆弱的时候,而丈夫,非但无法帮助她解决,而且没有陪在她身旁。
他只是指责她,对她失望,质疑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不过,本来,丈夫也没有这个义务解决与陪伴,谁都没有这个义务。
一切只能靠自己。
人最终只能靠自己达到内心的平和。
我们所有的,始终只有自己,生下来是这样,死去时仍然是这样。
这是多么悲凉的事实。
但,早早晚晚,我们会认识到,并且接受它。
只有接受它,我们才能放弃依靠他人的妄想,才能停止不断寻觅可依靠之人。
我们开始重视建设自己的内心,通过漫长的时光和路途无声无息地达到平和,一种真正的永恒的平和。
而聪明如娜塔莉.波特曼,聪明如我们的小三,早已洞悉了这一切,所以结尾才有个happy ending,即使在自己女人改变之后吃回头草的男人并不那么让人喜欢。
与兔子洞一起的看的电影,居然有惊人的相似,只是在人生轨迹中发生的先后而已。。。。
兔子洞--不必多说,隔了很久才翻出来看。。。
这两部电影恰好在先后看过,同样是家庭情感剧,同样是失去孩子后的自我救赎。。。
不同的是,一部让我看到现在的自己,另一个让我看到以后的我。。。
即使母爱是如何的伟大,还是让我无法对她们有同情,甚至邪恶的厌倦。。。
将自己的苦痛放大,然后在假装掩饰的背后不断的伤害周遭的人,其实我懂,伤害的手段是自我救赎的其中一种,即使之后的悔悟但也不及当下来的快感,我深有体会。。。
有人乞求 ,有人飞蛾扑火,有人隐忍,有人就会以刺痛来汲取爱,来填满自己空虚而无法满足的内心。。。
在痛苦面前,我们放大自我,将内心最卑鄙的部分可以理直气壮的托出。。。
但当伤害带来更大的自我缺失,然后我们反思,经过挣扎,终于放掉手中自以为的那棵稻草,我们开始回归。。。
庆幸的是,她俩最后都回去了,这是种心灵的救赎,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她们洗礼了周围人的爱。。。
那棵稻草终于消失了,将自己粉饰成这般可怜模样,时不时的将自己的痛苦裸露,这是种救赎,也是种惩罚。。。
每个人都通过一些事儿来重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生活,过去就好,然后如同之前一样的生活。。。
“太阳底下无新事,发生过的事情总会再发生”
劇中emilia是個善良的女孩,因為愛與孩子進入一個家庭,身為繼母與二任妻子,即使是美國,仍須面對不同的價值觀,種種壓力使得他被視為冷淡,衝突性強,心病,易怒,防人,....最後,姻緣善念拯救了她.再生家庭醫治了原生家庭給她的傷害;繼子取代了失去的女兒,先生的前妻解了心中的秘密,連只存活了三天的女兒都有了意義,一如電影想要傳達的境界,也是佛教的境界,一切都是因緣,結果誰登記成為誰的貴人,是無法解釋也不可得知,因此隨順因緣,心存善念得化惡緣而福慧雙修.
算很不错的电影,看完蛮有感触。
人在悲伤的时候就像一个刺猬,即使有人想来拥抱你温暖你也会被刺伤,紧紧地握着悲伤的事情是不可能快乐起来的,就算告诉自己要快乐但是他人眼中看到的还是冷漠悲伤的你。
爱情真的必须带给双方快乐才能持久,本来很相爱的两个人因为老是不愉快最后还是分开,又因为带来了快乐在一起。
看到艾米丽一直在伤害别人又一直在道歉就在心中默念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伤害了别人在道歉但是伤害还是存在的呀。
可是本来就是受伤的人还没有从悲伤和自责中解脱出来,能怎么办呢。
我想如果她不把自己心中的负罪感说出来一辈子都没办法快乐的吧。
夫妻之间必须共同经历些什么感情才会更加牢固,可是这个经历的事情不能是长久的不快乐,不然再深的感情也会被消磨净。
总之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人还是要开心才行呀。
不开心的时候会有家人朋友在身边,可是他们慢慢地也会趋之若鹜的。
阳光的热才能吸引来更多的朋友呀
稍显混乱咯
觉得娜塔莉有一张tough face
看完这部想起张悬说过的:你明白你心里面有多想要解放或者多想要原谅自己的一些东西,但那个东西其实是不能跟别人说的,也不是到处跟别人说你想要原谅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很诚实很纯真。所以有些东西是要留给自己,陪自己走很长很长的一段人生路的。
難看!對生活的編造的倒很泰然自若,一樣糟糕的還有波曼小姐,你說你演了么你。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电影了,应该说这部电影每一个人都很出色,无论是娜塔莉,还是那个演威廉的小朋友,包括卡洛琳,大家都是哦好演员,至少让我在超过100分钟的时间里没有分神。敌人永远是可以打到的,只要你自己足够的坚强。
Natalie就是随随便便穿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T都好看啊。
可能是我太年轻还不懂这种生活 娜塔莉演得一如既往的出色
海报很美
因为有Adele的《hometown》,所以多给一星。
菲比都那么老了
爱不该也不能是一切的通行证
这样的恶俗小三的琐事也值得拍电影?也看不出男的有啥好,娜塔丽年轻漂亮家境好哈佛毕业非要做小三,还得小心翼翼的讨好那个絮絮叨叨的没男孩子气的小鬼
6.9分,DTS 6ch/9.49G,己删
这海报倒是挺好看的,这片说白了就是小三辛酸史,再怎么扶正也不过就是个夹心饼干,猪八戒照镜子两边不是人,黑天鹅演什么都是那么有气势,什么角色都能驾御的那么轻松!
小三上位辛酸史
Rabbit hole的升级版& Natalie Portman
跟《兔子洞》一样好揪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当母亲好伟大!!!!!!!!!
娜影后的角色就是小三成功上位几乎没有什么人格魅力可言,a terrible person,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人会超级无比讨人嫌。她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根本没有能力去当一个母亲。失去女儿像是一种注定,一种惩罚。William实在是太可爱太善良了,当后妈就好好当好嘛,妹妹死了他也是很难过的只是你不懂罢了。
影片的开头很抓人,用不多的篇幅就将人物关系与矛盾点铺陈清楚。通篇叙事清晰但小男孩和男主角的人物塑造不够完整丰满,情感爆发力也非常欠缺。最为遗憾的是结尾处太过了草,收得太急。
冷冰冰的故事,受伤不是一种权利,让你可以去伤害别人。电影罗列了很多此类题材中都会出现的问题出来,制造矛盾的时候就把人往怀里写,想解决的时候,他们又忽然变得善解人意。有些故事是怀着爱去讲的,有些则是恨。我想这个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