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父亲甘心牺牲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换取无上的权力?
那是潜藏在心中吞噬一切的欲望,或者说,是不甘于被灭族的绝望。
为了延续家族血脉,一统天下,亲生骨肉变成了与妖魔交易的筹码。
从契约生效的那一刹开始,人性就已经淡漠,内心开始被黑暗侵蚀。
血脉、家庭、天下,全都被一个人的野心吞噬。
一个充满杀戮的黑暗时代由此刻开始。
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作为献给恶魔的祭品,本不应该存在于人世间,他的生,只是出于父亲的一念之仁。
因缘际会,碰上了巫术高明的养父,这条残破的小生命才得以延续。
已不成人形的他,从战场上的亡魂中汲取生命的力量,终于被养育成人,踏上征途,寻回自己被鬼怪夺走的躯体。
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迷惑、仇恨、痛苦都被一一化解,转为生存的力量。
最终邪恶被人性所战胜,不再孤独的男孩也继续在找寻自我的道路上前进。
二、演员作为主角的两个青年演员对中国观众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饰演父亲的中井贵一却不得不提。
此人曾在多部武士题材的电影中担纲重要角色,饰演的常常是武功高强但却命运坎坷的武士或忍者,也曾在同为鬼怪题材的《阴阳师》中出演大反派,演技称得上炉火纯青。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一双锐利的眼睛,如两点寒星,透射出隐忍与坚决的气质,再加上干净利落的动作和浑身散发出的冷静气势,使其成为当代演绎此类角色的不贰人选。
相形之下,年轻的男主角演技略显生涩了一些,不过那张笑起来嘴角微微上扬、略带稚气的脸还是非常讨人喜欢的。
再加上武指设计的那些夸张绚丽的动作和后期的剪辑,使他对这个角色的诠释也并不令人失望。
女主角是个标准的漫画人物,从长相、表情、语气、动作直到个性无不充满戏剧化的夸张。
但正是这种脸谱型的角色,却给阴沉灰暗的影片带来了几许阳光和活力。
令观众和男主人公一起在灭妖惩奸的道路上缓一口气。
三、电影有了良好的故事结构和出色的演员,影片本应该拥有更强的表现力度,可惜一加一有时并不等于二,再好的演员和原作,在不够恰当的剧本安排之下也会流于平庸,这部电影就遇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片节奏略显拖沓,花了大量的精力来描绘千奇百怪的妖魔,使中间部分变成了一场“日本之鬼”的介绍演出,鬼怪的出场力求凸显恶心与恐怖,过多的特写镜头不但不能表现出主人公的勇武,反倒暴露出鬼怪制作的纰漏,使这一部分显得极不真实,仅仅成为漫画书的翻版。
与其这样,倒不如纯粹利用电影语言的力量,用镜头和光线来营造真实恐怖的气氛。
导演的功力在这里显得有所欠缺,令人遗憾。
如果说影片本来想表现出史诗般的战斗历险故事,要把这样的平庸之作算作成功就有些困难,但若仅作为一部充满视觉刺激的娱乐片来观赏,它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
对我来说,即便有许多不足,作为向手冢治虫大师的致敬之作,本片也还值得一看。
ps:刚刚大概搜了一下,发现妻夫木聪原来是最近被各界看好的日剧新天王!
以前居然完全没听说过,看来我真的已经老了……稍微检讨一下……
因为台湾地区早就上映过《多罗罗》,有个那边的网友就跟我说《多罗罗》实在很一般,哪有日本吹嘘得那么好,什么什么亚洲版的《指环王》,差太多了,当时他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
这样一来,也让我对《多罗罗》没有了期待,但还是不能不看的,毕竟是手塚治虫大师的原作。
为了错开场次,这是我唯一没有在上海影城观看的日本电影,而是远在莘庄那边的友谊影城,结果看完回去差点赶不上最后一班公交车了。
影片开场是残酷战争后遗留的尸横遍野的场面,果然有些指环王的味道,随后就是中井贵一向恶魔出卖儿子以换取自己夺得整个国家统治的段落,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浮士德的故事;接着就是二十年飞奔而去,终于等到了妻夫木聪的出场,首次露面还戴着面罩,等到面罩一掀开,只听到全场的女生一片尖叫声,看来这场的大部分都是妻夫木聪的粉丝;接着柴崎幸也出场了,女扮男装的小乞丐造型活脱脱就是日本版的黄蓉,甚至对妻夫木聪的追随也类似黄蓉对郭靖的态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百鬼丸这个角色是没有心的人物,所以妻夫木聪饰演他总是冷冷的感觉,性格特征非常模糊,反倒是柴崎幸扮演的多罗罗性格丰满得多,敢爱敢恨,又不无小聪明,耍点小手段,非常之可爱可亲。
作为魔幻大片,当然特技非常之重要,这部电影充分显示了日本电影特技制作的高水准,的确已经可以和好莱坞有一拼:百鬼丸在杀各种鬼怪时的特技都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了,而鬼怪们的造型也很有创意与美感,比如树妖与食蚁兽妖怪,杀怪段落让人看得大呼过瘾,根本就是中国西游记的另一版本嘛,当然动作设计也让中国观众看得非常眼熟,因为这部片子的动作设计就是香港的程小东。
本片中段主人公与樱魔人、大山椒鱼、玻璃天狗之间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就是在程小东的指挥下完成的,这些飞来飞去的动作场面完全不同于以往日本时代剧中的“阵杀”武打,具有充满魄力和魔幻色彩的视觉效果。
说到人物造型,也是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正子公也在《无极》中虽然被骂得要死,但在这部片子中给人物做得造型却都做得相当不错,尤其是百鬼丸从出场到片末,可以发觉是有渐进的层次变化的,刚出场时就是很青涩的美少年造型,但到最后已经有很沧桑的感觉了。
只是瑛太的古装造型实在有些搞笑。
当然也可以想到,当瑛太一出场时,全场的女观众的尖叫声又是大作,几乎都压倒妻夫木聪出场的尖叫了,可见上海的好色女子还是不少的。
故事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手塚治虫的故事还是和西方故事有所不同,很有些段落是包含着东方哲理的,比如百鬼丸拿回自己的心时,突然说,“为什么这次拿回以后心却一直在痛”;百鬼丸不论怎样都不肯弑父的段落;都是东方人才会有的感受吧,所以暗想,要是这样的电影进入中国院线,配合到位的宣传,肯定不会亚于《哈利波特》的票房。
而且全片的反战情绪那么浓厚,实在没理由不被引进啊。
而片尾曲竟然还是MR.Children创作与主唱的,让人又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
一直很好奇影片中沙漠、戈壁、海岸是在哪里拍的?
出字幕的时候看到有中国组人员翻译、字幕什么的还以为是在中国取景的,但又没见到鸣谢中国某某风景区的字幕,再加上像我这样关注日本娱乐的人都一直没看到有剧组来中国取景的消息,所以可以断定绝对不是在中国拍摄的,果然回来后查了下资料,是在新西兰取的景,难怪日方要把自己和《指环王》类比呢。
大银幕看这样的超炫特技电影真是很爽,个人还是满喜欢这部电影的,所以大力推荐一下。
(芷宁写于2007年12月20日)在周围一干年轻人对盐田明彦执导的改编自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作品的影片《多罗罗》表示不满并痛击的时候,还能本着看商业片的消遣心态看完它,看来本人真不算正宗的日本漫画迷。
虽然该片的整体水平较花出去的巨资稍显不值,貌似有点对不住原作手绘漫画的迷人风采,且制片方赖以炫耀、精心制作的特级效果也良莠不齐,除却开场的蜘蛛女、可爱的巨婴冤魂和艳丽的食人蝶(土屋安娜饰演)外,部分特效制作的稍有粗糙之嫌。
更何况其在叙事节奏上有不足,使得本来就冗长的日式剧情显得“前紧中松后赶”。
影片前一部分主要叙述了百鬼丸(妻夫木聪饰演)的凄惨身世,情节倒也紧凑有序,令观众对此后剧情的表现手法充满了期待。
只可惜演到一半时,风格却变了,仿佛完全失去了章法和节奏感。
到了最后的段落更是浮躁得可以,情节变得潦草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配角们仓促上阵,因缺乏必要的铺垫和情绪转变,仅用粗略的打斗杀戮、脸谱化的语言和漫画式的“POSE”再现这场非常重要的戏份显然是不够的,貌似抹杀了本该具有的激情碰撞和精神解析,不仅那个父亲醍醐大将军(中井贵一饰演)的内心转变来的突兀,那个弟弟多宝丸(瑛太饰演)更是在死而复生后来了个性格大逆转……不过,该片画面还是较吸引眼球的,至少在色彩和服装方面都有不俗的呈现,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女儿黑泽和子在影视服装上的造诣越发出色了。
此外,该片的部分场景也不乏亮点,如原野上,那黑旗猎猎、人马奔袭、马蹄四溅的场景,有些许黑泽明影片《乱》的感觉。
再如片中花瓣纷飞、冤魂追击等或艳丽或灵异的画面,都有着唯美的日系电影的特点。
然而所有这些,都抵不上这个故事本身的魅力——是一个于神奇魔幻的表相下蕴含着人性思考的好故事。
在混战年代,武士醍醐景光为了自己的野心一统天下,而将即将出生的儿子祭献给48个魔神。
母亲(原田美枝子饰演)在父亲举起的刀剑下,救出了一出生就缺少了身上48个部位的“婴儿”,并将其放入木盆中顺流而下。
所幸,这个不幸的生命被一世外高人寿光所救。
寿光利用枉死婴童的肉身为其制作了器官和肢体,补足了所缺部位,取名为百鬼丸,并将其抚养成人。
养父死后,百鬼丸奉遗命开始了冒险之旅——斩杀魔神以逐一收回被掠夺的身体,并探寻身世之谜。
其间,他遇到了自称大盗的疯癫“少年”(柴崎幸饰演),此少年夺用了百鬼丸的另一个名字多罗罗。
多罗罗从琴侠处闻听了百鬼丸的身世后,为了得到其左臂义肢中暗藏着的斩妖宝剑以报家仇,而跟随着他……这并非一个单调地以降妖除怪为看点的魔幻故事,养父寿光以诸多死婴的肉身为原材料,为百鬼丸装上了原本不属于他的身体部位,这是一个很有寓意的设定——尽管肉身和灵魂不符的事情时常发生,然而,一旦得知肉身非己,便渴望找寻到那个专属自己魂灵的载体。
而百鬼丸通过艰苦的战斗,继而使身体逐渐重生,又寓意着一种对自我的找寻——寻找失去身体部位的历程,找回味觉、触觉甚至是疼痛感等属于人类各种感觉的历程,本身就是一场寻觅自我了解自我探知人性的历程。
其间层出不穷的妖魔鬼怪和每每艰辛的除魔打斗,隐隐地暗示着人世间的疾苦和人性中污浊不堪的一面。
不论是战争中的孤儿还是被妖魔蛊惑了的人心,人们在看出手冢治虫大师注入该故事思想内涵的同时,也看出了他的悲天悯人。
另外,故事本身还流露出他对个人人生价值的肯定和对不畏艰险精神的激赏。
于是,观影的人们和相互支撑扶持着的百鬼丸多罗罗一起,踏上了史上最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征途。
百鬼丸和多罗罗,一个始终阴郁沉默,一个看似乐观鼓噪,他们都在寻觅并挣扎于各自的命运,一个在寻找身体和身世,一个在寻找仇人和报仇时机。
看上去,他们寻找的对象都很明确,但事实上又很模糊,而且是纠葛在一起的。
如百鬼丸渴望找回所有失去的零部件,也渴望知道父母家世,但和母亲相遇时,认出了儿子的母亲却叫他“多宝丸”,而这个曾经属于他的名字已被后来的弟弟所用,他这个多宝丸只存在于母亲的怀念中,可谓既存在也不存在。
再如,以男人的身份邋遢地苟活着的多罗罗一直渴望杀死醍醐景光为家人报仇,母亲在临死前告诉她要“等到遇见一个让她流泪的男子汉,才能恢复女儿身”。
命运之神一定是热爱和平的,她安排了一场邂逅,紧接着是搭档除魔的冒险经历,特别当了解到百鬼丸的身体是被其亲生父亲献给魔鬼的,而百鬼丸又是仇人的儿子时,多罗罗举起的刀剑掉落了,她哭了,放弃了报仇。
在这场命运相托的邂逅中,她获得了看懂自己和情感的机会。
而百鬼丸的弟弟起先是个性格激烈的人,不愿名字被剥夺,“世上只有一个多宝丸”,便主动出击去杀哥哥,得知身世的百鬼丸不由得仰头问天——“谁能杀了我”。
由此可见,在人类找寻自我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不断出现的疑惑和试练,或许这也是原作中隐含着的思考。
3年前,盐田明彦就着手于准备剧本,为使影片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拍出新意,他还特地加入了其他亚洲国家的风情元素,更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而事实上,这种刻意营造的东西融合,虽然变通却显得怪异,还有点多余,与故事本身无补,也与原作精神和精髓相差甚远,看来,有追求的盐田明彦做了一些吃力不讨好的点缀,怪冤的!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5811307_d.html)
看这个片子的唯一感慨。
哈哈。
很早就下载了。
试了几次也没看完中井贵一做交易的那一段,所以一直没有啥。
今天实在无聊,一个人在家就耐着性子看完了。
除了开头和蜘蛛精斗的那一段有点水准,其他的打斗场面都太搞笑了,还是奥特曼的水平,完全没有进化啊。
特技和新龙门客栈无法比,故事铺陈比一般港产国产武打片也还要差,妖怪也缺乏想象力。
唯一支持我看下去的就是小7的美貌了。
真是漫画式的美貌啊。
开头酷的时候更不错。
片尾又退化成邻家美貌温柔的小孩了。
唉。
和瑛太比,才会觉得个子可能不高,不过没关系,看脸就好了,长发造型不错,经常摆个pose,秀下无敌侧颜。
哈哈。
演顾朝夕的那位看硬照和截图好像和他长得很象,个子也更挺拔些,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大红。
不过我还没看过逆水寒,对演技无从知晓,或许应该下载一下。
这片有下集吗?
多罗罗2?
再看看美貌,发发HC,也是可以的。
哈哈。
《多罗罗》是部尴尬的作品。
盐田明彦这部动作巨制在多数人看来,似乎是物无所值:一方面认为与其把成本挥霍在CG制作上,不如多花点工夫传达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一方面则认为耗费巨资做出来的也不过如此(导演会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吧)。
多罗罗在中国不会比蜘蛛侠、变形金刚更著名,看这部电影的人要么冲着手冢治虫,要么冲着妻夫木聪、瑛太等熟面孔。
两者对我都具吸引力,所以《多罗罗》早被列入“想看及必看电影”名单。
先不管故事说什么,光是表情忧郁、动作精悍的妻夫木聪就很好看;而充满异质美感的新西兰风景与日本传统元素结合,造出的神幻氛围也令我迷恋;至于被很多人视为败笔的配乐,我听来也与影片颇为合衬。
好话说到这里。
不太明白为什么片名叫“多罗罗”而不是“百鬼丸”,全片的主角根本就是百鬼丸嘛。
按理说,悲惨如百鬼丸,挣扎如多罗罗,本应着力刻画其内心能量的积聚过程,却都不了了之。
一个很酷的忧郁主角,一个任性妄为的活宝,两颗孤独心灵在旅途中渐渐生出对彼此的信赖,本该颇具感染力,然而本片里这种患难情深却更像来自于某种神秘的缘分。
起初我以为是个古典悲剧,到后半部,悲剧气氛越来越弱,那种古典的宿命感,也随着大boss的自杀性爆炸而灰飞烟灭了。
在过去四十年里,《多罗罗》也曾是一部“不可能映画化”的作品,然而终于在CG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被映画化了。
现在我想,“不可能映画化”乃在于技术与内涵的难以协调:人物心灵的蜕变是缓慢细腻的过程,但偏重心理描写会失于沉闷;一旦仰赖技术,又会因为太追求视觉效果而削弱其精神性。
顾此失彼便是很多改编电影所面临的问题。
这类取自漫画的真人电影已快让我厌倦。
虽然下载了《虫师》,却不抱多大期望,据说改编得面目全非,这是意料之中。
其实,一种已经证明成功的艺术作品,何必再用另一种艺术改头换面重新表现呢?
也许导演想把钟爱之物变成自己的作品,然而遗憾的是,任何一种转换之后,原先的作品都将不复存在,他最终占有的只是一件别的东西罢了。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82.html
多罗罗,译为妖怪。
手冢治虫的漫画改编的电影,期待了四十年的电影真人版。
一切也就像本身那样演绎。
整个画面都像是用PS处理过的样子,暗黑棕黄,和灰的色调,笼罩了全片。
所以,红色的血,就显得异常突兀。
很简单的剧情,一个为了争夺天下的男人把自己还未出生的儿子的身体的四十八个器官出卖给我妖怪,二十年后等来因果报应的故事。
开场的尸横遍野让我想到了投名状,都是战争后的产物,这部片子里看着却更让人觉得肃杀。
耗资20亿日元,画面感非常强烈。
哈维尔的移动城里的城堡,剑心额上的十字疤,恶心到死的妖怪,像朋朋和丁满一样吃昆虫的女主角。
真实化的动漫电影有着它一贯的吸引力。
这样的画面处理让人看着很舒服,没有缺点的滤镜,男女主角即使在很脏很狼狈的情况下,看着也很干净。
特别女主角,从头到尾几乎连就没干净过,但是还是觉得那是种脏的干净。
很奇怪的想法呢。
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是冲着那个漫画始祖去的。
而是,妻夫木聪。
百鬼丸渴望拿回自己的身体,寻求一个真相。
这样的初衷在随着器官一个一个换掉的同时而渐渐失去。
多罗罗放弃了报仇,那一刻她哭了。
我看到的柴崎幸一直演着倔气的女子。
《Good Luck》里的机修师,这里面的怪盗。
她一直一男人的身份活着,母亲告诉她,只有在遇到一个你愿意为他成为女人的男子时才能变成女人。
就算在为百鬼丸哭泣过后,也死倔着说自己是个男的。
瑛太太不适合古装扮相,果然还是交响里那个把小提琴当电吉他拉的龙更适合它。
还让我意外的是土屋安娜的出场,她似乎是适合这样的装束和女子的。
妖媚,决绝。
一眼就和《恶女花魁》的她联系起来。
片中的人个个都是悲情的角色的,都在寻求一种活着的意义。
不管是放弃,追逐,执着,嫉妒,都是在寻求的过程。
结果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最后的他们,全部明白。
续集说是因为妻夫木聪和柴崎幸闹分手而瘫痪。
其实,他们两是超配的。
俺是暗暗那么觉得的。
对于动漫迷们期望极高的电影,却也带来了很多失望的评价。
我无法做出怎样的评价,只是单纯的故事情节和演员吸引罢了。
看了过后是心情愉悦并且期待着续集的,这样就够了。
Satoshi太帅了。
就是那种看一眼就能想到阳光的人。。。
呼呼看来我要去把《Orange Days》翻来看了。。。
想到沧月的<<镜>>觉得有异曲同工的地方看到最后觉得有些不可思义多宝丸的父亲对多宝丸说,谁对你母亲产生威胁,就杀掉谁而结果杀掉母亲的正是自己的父亲```觉得他父亲真够坏的而过了一下下百鬼丸却原谅了他(一出生因为父亲的原因被砍成48块,现在又当面杀掉自己母亲,怎么这么容易就原谅了)```又一下下他父亲却变好了很不能理解也许我不够豁达
在影城的一号厅看的《多罗罗》, 1080 个座位全满. 放映到男女主角的一段精彩对白时,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我看电影从来未曾有的经验! 剧终时掌声又再度响起, 半数以上的观众一直安坐在原位, 直到片尾曲结束方才起立退场. 我觉得, 已经不需要多说别的了.
《多罗罗》这部50多年前的由动画大师、医学博士手冢治虫创作出来的动画成功唤醒了我这个三次元老女人对于宫崎骏以外的日式二次元的“初体验”以及“初热爱”我要特别强调手冢治虫的医学博士的身份,因为看完电影我更感到这是一个没学过医学的人难以想出来的故事,并且里面“残忍,血腥,冷酷,重口味黑色成人童话,流着冰碴”的“余华式”风格也十分符合一个医学生的风格。
(这是一个明明可以靠医学吃饭却非要搞二次元“少女心”的大叔?
)电影版里面,人体心脏以及其他的各种人体器官都做得栩栩如生,简直就是那个还没完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对于artificial的一个大胆尝试从这一点来说可以将手冢治虫与儒勒凡尔纳相提并论另外一方面,就是男女之间复杂的情感(ps可好不容易看到一部不单单只写爱情明明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但就是不让他们谈爱情的“不走寻常路”的片了,太适合我这个单身狗了,哈哈)个人理解的百鬼丸与多罗罗自始至终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只是类似于起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那种兄弟情。
因为,百鬼丸在杀死醍醐之前并没有真正的心脏,他的心脏也是假体,这就导致他没有人类的感情。
多罗罗觊觎的是他藏在假体里面的一把绝世宝剑,眼巴巴等着那宝剑掉下来自己好偷去。
久而久之不可否认多罗罗可能确实对他产生了喜欢,爱慕,可是遗憾的是,恢复了人类心脏有了人类感情的百鬼丸,也显然还是更愿意与多罗罗一同行走江湖,而不是爱上她女人的一面。
说白了多罗罗就是那种“适合当兄弟,不是适合居家过日子的小女人”。
另外就是电影里面藏着的一个接一个的泪点。
明明是沙雕五毛钱特技的《龙之战》一样的既视感的电影,却把我看哭了第一条感情线,就是百鬼丸对养父寿海的那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血浓于水的感情。
电影中他再三强调,寿海就是他的父亲。
这与“玻璃心”的多罗罗完全相反。
多罗罗对他说,什么人都没有亲生父母更亲,可是,她小看了醍醐与百鬼丸之间堪比陌生人的巨大隔阂以及难以消除的积攒了20年的仇恨。
最终百鬼丸还是把醍醐亲手杀死,他像哈姆雷特一样责问“生存还是毁灭”的生存意义,像俄底浦斯一样面临“轼父”的宿命。
他生而痛苦,最终逃不过要痛苦地亲手弑父的命运。
他是醍醐因为自己的贪心而制造出来的徘徊于人与怪之间的“半人”,没有48个器官,最终必将给醍醐一个报应,倒不如说是自然与悲天悯人的神佛给醍醐的一个巨大的报应。
这就像电影《毒吻》,一个死循环,透着令人无奈的打不破的因果报应。
第二条感情线,就是多宝丸与百鬼丸之间模模糊糊的“塑料兄弟情”。
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兄弟情?
我觉得还是有的,尤其是结尾多宝丸说,“我等你回来”,还把天下让给他,这是冥冥之中相互联系着的手足情。
第三条感情线,是多罗罗对于苍生,对于贫民百姓疾苦的“菩萨低眉”。
看到在乱世中抛弃孩子的父母,她气愤得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地下室看到孩子的苍苍白骨,她潸然泪下。
看到百鬼丸想要“哈姆雷特式”地复仇,她紧紧抱住他劝他放弃复仇……种种这些,都说明她男人的外表下难掩一颗女人的善心。
她永远做不了真正的男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上是我初看《多罗罗》的一点想法。
(BTW就男主咬着假肢那个镜头……啊啊啊啊大爱啊,回放看了好几遍,简直是我这个慕残少女的福利)
《怪侠多罗罗》是我近几年看过的第二部日本电影(除去宫崎骏的动画片)。
决定看此片也是由于纳兰妙殊写下了完美的一篇影评。
报着很大的欣赏欲望寻来。
昨天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
稍微有些失望。
先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情节。
日本室町时代中叶,想要一统天下的父亲把还未出生的孩子分成48份许诺给了48位妖怪。
孩子出生后只是无手无足五口无耳无鼻无内脏的圆筒状物体,但是有微弱的呼吸。
必然是被抛弃的命运。
犹如当年玄奘被妈妈被迫抛弃的情景一样,也如同玄奘被方丈救下的情景一样,这可怜的孩子遇到了好人,一位研究假肢长生不老等医术的隐士,更完美的是他还会武功, 救下了他。
于是隐士如待亲生儿子一样把小孩养大,当孩子大到足够可以杀人的时候,隐士死了,告诉孩子只由杀掉各个妖怪才可以夺回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
于是抢夺自己的战役开始了。
最终他恢复了自己的身体,并杀掉暴虐的父亲。
完美的结局。
当然,还有一路跟随他的男扮女装美丽的姑娘;虽然父亲暴虐,可弟弟却很懂事儿。
一切的一切为他的复仇制造了条件。
那么,该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了。
画面很美。
当深深的草甸,远山,岩石,小径出现的时候,我一眼就肯定了,这画面里的地方一定不是日本。
果然,在片子的封面上写着是《指环王》取景的地方。
武打效果不错,指导武术的是某一位中国人(我对这圈子里的人记不清)。
最后就是情节了。
在影片的开始,我真的被它吸引了。
那个时代的日本,那种落寞的市集,穿着简陋的人们,都是西右卫门般的打扮。
男主角一出场便被他冷峻的面孔迷惑了,帅死了!
第一个杀掉的是夺走他右腿的妖怪。
妖怪带着面具装作年轻女人在跳舞,面具被打坏露出褶皱丑陋的脸。
一阵激烈的打斗,最终杀死妖怪。
献血四溅。
到此为止,我还觉得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影片。
并且有很多欣赏角度。
但是接下来我就发现,我做下的决定过早了。
接下来的是没有任何剧情,画面闪现男主角百鬼丸与一个又一个的妖怪厮杀,因为很大的妖怪做得很粗糙,整个打斗场景像极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奥特曼。
当然是完胜。
但看到此刻,我已经没了兴趣。
我猜,如果在电影院看可能比我在家看得效果要好吧。
但是情节...算了,看在男主角那么帅的份上。
我就不说什么了。
怪物造型像是特摄片,很假,中间杀鸟人时百鬼丸还施展了轻功,其他还行。
根本不好看 我就是为了看看柴崎幸
[2-]观感上根本就不是电影的制作逻辑,更像是截取原漫里最有戏剧冲突的片段拼凑在一切,所以节奏上就会非常不流畅,而且原作那些靠剧情罗列造就的情感在电影里也几乎无法体验。说到底,妻夫木聪很帅,没了。
妻夫木聪大爱~~~~~~啊~~~~~~~~
里面CG做得有点垃圾了,但是很喜欢百鬼丸这个人物角色,真潇洒。
拍得不好。特效很一般。故事也拼凑改编的很仓促。
我是来看男演员的…
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婴儿将他的身体的48个部分给了妖魔
无聊又恶心
这个世上只有一个多宝丸。
演员大爱
喜欢看你们两个在一起~最喜欢了
妖怪不错
假
真人版的奧特曼...
特技省省吧。
只剩婴儿怪的印象了...
他们为什么梳的不是月代头
日本动漫
好敷衍的各式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