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根据路易斯·邓肯的小说改编的发人深省的“喜剧片”。
没有气势恢弘的场景,没有复杂的角色和华丽的台词,只有一对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年少亲姐弟在一座无人涉足的残破酒店中苦心经营着和一群流浪的狗狗们的感情的故事。
故事相对简单,但表现手法很直白,一直通过强烈的全方位的反差以诙谐幽默的喜剧手法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善恶之间,渺小和伟大之间,人性和狗性之间,究竟谁救赎了谁...影片结束了心脏还在扑通扑通的跟着共鸣。
我们的主人公16岁的安迪和11岁的布鲁斯是一对亲姐弟,孤苦伶仃的孤儿,和另外一个主角“Friday”一条聪明忠诚的杰克罗素梗一起相依为命。
被福利社的“黑人大叔”按排过去寄养的养父母是一对狂热的“专业”音乐人,整天只懂摆弄他们的乐器,而他们却极讨厌狗,所以可怜又聪明的Friday没法呆家过夜还经常得自己出去找吃的。
影片开头那位忽悠Friday的“路人甲”,把捉弄Friday当成了乐趣,结果被洒水车淋了一个日光浴面包也反让Friday自然的叼走,这一幕让人捧腹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深思,这些不都是赤裸裸的现实镜头吗?
只不过嘴脸没有这位“路人甲”这么“滑稽”而已。
忠诚的Friday一直有能力挣脱项圈却从来没有背叛过,最终被可恶的但是收点现金就可以不用办程序的“专业人士”以这类那类的危险维持什么什么安全为理由抓进去后,虽然它根本不懂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人们要这样对它,但它只知道它不能抛弃它的主人,不能放弃任何机会,所以聪明的Friday乘看守不备挣脱了项圈逃出来一路闻着主人的气息追踪而来,形影不离的跟随主人左右。
执着的Friday在5个少年“火枪手”的带领下强攻了动物收容所后,拉风的带领着上百条难兄难弟的流浪狗在繁华拥挤的街头狂奔回去那个曾经属于它们所有狗的温馨的天堂--那间被聪明的布鲁斯布置的极其“奢华”的旧酒店,它们被曾经的主人抛弃后一直躲避在阴暗的角落或是在肮脏的垃圾堆里觅食,还要时刻面临让那些“专业人士”“收容”的危险。
这一刻,它们也终于能行使一下做为这个繁华都市的一个成员的权利,哪怕是微不足道让人厌恶的一员。
所以它们兴奋的把这辈子没撒过的欢没地方也不敢使的劲全释放了。
拉风的Friday就像一位F1专业车手一样的带领着所有的狗狗们风驰电掣的横扫了一切,以压倒性的气势挑衅蔑视着警察和那些所谓维持城市安全的“专业人士”们的权威。
那头贪吃的狗狗顺便还叼了警车的车牌,哈哈哈...这一刻,时间是属于它们的,空间也是属于它们的,路人行车无不退避三舍的注视着这帮以前或许令其厌恶的流浪狗的狂欢。
姐弟俩能够在这么繁华的都市里找得到这间被抛弃的旧酒店也实属不易,但极具天赋的布鲁斯却能在这么残败的地方手工设计出这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各类狗狗娱乐装置更加难能可贵,比如用骨头诱使狗狗释放精力的“跑步机” 投影的“观光车” 喂食排泄的各种流水线,让人叹为观之,可见人在追逐自己的梦想时全身心的投入会有多么大的创造力。
“能听我说两句吗?
” 最终当警察和“专业人士”以其大量的凑热闹的市民和媒体跟随狗群而来并包围了这个“流浪狗之家”试图重新把这群狗“收容”时,被布鲁斯写的“狗狗日志”彻底打动的福利社的“黑人大叔”巧妙的被导演按排在破败的阶梯顶端,站在正义和人性的角度居高临下的呵斥并及时的打断了这帮人的恶行。
“黑人大叔”虔诚的手捧“狗狗日志”,他在反驳人们嘲弄和疑惑的眼神,唤醒人们沉睡的灵魂,他一条一条的读着每头狗狗们的来历和悲惨遭遇以及如何让孩子们接到这个流浪狗之家,“黑人大叔”每念到一头狗狗的名字,它们就会自动的从他背后如同宽阔的舞台背景一样的酒店大厅慢慢的站到台阶这个小舞台上亮相,虽然没有强劲的音乐,闪烁的灯光,虽然它们不会背煽情的台词,不会摆优雅的POSE,但每一头的应声出场都深深的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灵魂,包括媒体直播的电视机前的所有市民。
平时人们眼里那么肮脏那么狂暴的流浪狗竞然这么温顺,这么听话,这么有秩序,就像一个和蔼的大家庭,人群开始慢慢安静下来,屏幕前的我也屏住呼吸,片里片外一起体味着这丝丝流动的感动和温馨。
这位曾经有点自私的“黑人大叔” 他被这几个孩子和这帮流浪狗们深深打动了,在这些“幼稚”却又伟大的灵魂面前他的灵魂也被感化了。
此刻站在台阶上的身影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人群中他的妻子脸上交织着幸福的笑容和感动的泪花,这一刻她和他都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于是他们决定收留主人公姐弟俩,并一起经营打理这个流浪狗之家。
善良的姐弟俩救赎了可怜的狗狗们,狗狗们又救赎了市民的灵魂,善良的光辉终于被重新点亮,久违的人性放下了偏见、自私和冷漠,全体被感化的市民出资把这个破败的酒店装修一新,这一回终于成了真正的流浪狗之家了,以前厌恶狗狗的摇滚养父母也在这里为狗狗们献唱,最重要的是“合法”的。
不知道当初听到几声狗吠就报警说自己被骚扰还破口大骂的大妈有没有捐钱呢?
我们的“市民”何时才能放下偏见、自私和冷漠呢?
我们的“人类之家”又在哪呢?
我们能救赎谁呢?
我们的灵魂又何时能被谁救赎呢?
---亦可居士 2009-5-4
整个电影就是典型的美国轻喜剧线路,惯用的恶搞和夸张表现手法。
一开始Friday可爱的形象就直插内心,“夺取热狗“的情景铺垫一下子就让观众进入了导演要的效果:轻松。
后面,就开始导演的一个个精彩情节,两个寄人篱下的姐弟、一群流离失所的机灵狗;姐弟的热心、开朗、善良,流浪狗的可爱、机警、呆萌,不断的反复对比交织,形成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无家可归,寄人篱下,两个化学催化剂在外界的不断压制下,在观众看来反而充满了无数珍贵的情结。
每一个关于狗的电影,总要有追逐主人的经典场面,就如同警匪剧必须有追车、爱情戏必须有误解一样,一只狗奔跑在荒原上、大街上或是穿梭在人群里,才能真正的把电影推向高潮。
只是这部电影有点夸张,结尾处无数流浪狗奔跑在大街上的场面,路人止步、警车让道,总之要和之前的众狗落网、姐弟分离形成强大的反差!
结尾处,没家的姐弟、流浪的狗都找到了归宿,在Dave念着每一个狗狗的名字和来历时,所有的观众都会被感化,就会联想起加菲猫的坏萌、精灵鼠小弟的机警、小黄人的呆萌、冰河世纪三人组的惺惺相依。
不足之处在于,如果能够有一两首美妙的背景音乐作为衬托,那简直就是更美妙了!
家是我们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我们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我们一个精神的乐园。
无论我们在外面遭受多大的委屈,我们只要一回到我们的家就感觉那些都是小皮毛而已.我们那种灰沉沉的心情又会变得舒畅!!!我们的精神又会变得更加饱满!!!狗与我们人类相比顾然是低等了许多,但是它们与我们人类还是有相同之处的!!!那就是对于家的渴望!!!正如Bernie Wilkins所说“No one was turned away when they needed a home.Nobody was abandoned when they were looking for a family.”家可以给予我们温暖、欢乐、幸福、慰藉!
我相信在外地漂泊的游子会在某个时刻泪流满面……“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
这是一部宠物爱好者不能错过的电影(比如俺),光是看狗狗就值回票价了,片中的宠物狗品种之齐全,在电影中罕见,基本上常见的家庭饲养犬种都露面了,而且可爱到爆!
剧情没啥好讲的,太理想化,简直是现代童话了,孩子+狗+喜剧+爱心+英雄主义+媒体效应=美国和蟹社会。
忽略掉剧情后,演员基本也可以忽略(女主角还是蛮漂亮的),因为狗狗们的表现实在太抢眼了!
也佩服这个剧组,哪儿找来那么多会演戏的狗狗,从小到大,各式各样,还各有个性!
主角Friday就不用说了,虽然有点貌不惊人,但的确是聪明伶俐,唯一的缺点是超级能吃。
体形迷你的吉娃娃狗最好的朋友却体形硕大,一大一小组合却令人备感温馨。
一条胆小的狗狗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罗密欧,终于在流浪狗之家找到它的朱丽叶。。。。。。
最令人开心的情节莫过于布鲁斯为狗狗们制造的那些器械:跑步器、小便池、马桶、自动餐桌、汽车体验模拟……想出来的人真是天才,而训狗的人更是天才,把狗狗都训成精了,会上厕所、会乖乖坐在桌子边等着开饭、会听着名字出来报到……这也是宠物题材永远拍不腻的原因,如此乖巧、可爱、通人性的动物总能触摸到人心中柔软的那个部分。
还有不要忘记,狗这种动物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无论是工作犬还是宠物犬,它们并没有选择的权利,人类创造了它们利用着它们,却常常不能拿出应有的责任心来回报它们的忠诚。
片尾伯尼朗读着孩子们记录的每条流浪狗的名字和故事:遭遇车祸截肢而被主人抛弃的狗狗;流浪的双胞胎狗狗一只被栅栏卡住了,另一只对它不理不弃;而作为主人的人类,仅仅因为搬家就无情地抛弃了狗狗。
全片的高潮无疑是流浪狗群在街道上狂奔的场景,恐怕所有的观众都在庆幸它们终于要奔向自由了,但是这里的一个转弯的确是高明之处,看似孩子们的计划功亏一篑,实则是让戏剧化发展到顶点,伯尼叫出第一条狗狗的名字,狗狗在长长的阶梯上出现了,让人群开始惊讶欢呼,然后,是一条接着一条,每条狗狗都有名字,每条狗狗都把这里当作真正的家,它们都被抛弃过,它们在城市里流浪,努力地生存;或许这也是安迪姐弟决心建立流浪狗之家的原因,他们也失去过一个家,他们也在寻找一个家,他们也像这些流浪的狗狗一样在努力,没有放弃自己和彼此。
甚至连旧旅馆本身,也是被抛弃的,只有当它遇到这些狗狗和孩子时,才敞开胸怀,接纳他们、保护他们。
结局中破旅馆成为真正的狗狗之家,高级得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无所谓了,每个人都希望一个happy ending,不是吗?
或许这只是一个现代的童话,但是,我们真的需要童话的存在,给这个世界留一点温馨和希望。
PS:同样是接下与宠物狗有关的电影,‘老友记’中热爱动物的菲比居然客串了一个不那么厚道的角色(安迪姐弟的临时领养者),实在有点怪怪的,跟‘马利与我’中的瑞秋刚好相反啊,呵呵。
放弃一切做对的事情,这样的生活可以拍成一部电影。
一对孤儿放弃去好的收养家庭,只想留下来照顾所有的流浪狗狗,不求结果,不想能够坚持多久,只是觉得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这是人性。
作为人,最需要的去做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根本上感到快乐。
但是大部分人好像忘记了去这样选择。
让还记得这样去选择的人变成了电影传奇。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人性?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选择幸福的能力?
美国电影总是一再地告诉你,选择人性,永远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你一定要相信。
编:典型的家庭喜剧类,在固定的框架里演绎出新鲜感,不容易。
导:放弃CG,使用传统的手法拍摄那么多动物,勇气可嘉,效果不凡。
演:女主角很符合这类剧情,漂亮,大方,明朗。
那小黑妹和胖墩真匹配。
赞所有狗狗们。
镜:各种繁复的自动化机械装备,增色不少。
花絮中有详细介绍,超丰富超有趣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 #
注:此笔记乃我一贯风格,啰嗦的废话+无重点无中心的乱侃。
啊,果然我是陷入欢乐儿童剧的怪圈里了。
叫嚷着要看点深沉的电影,结果连续一个星期不断想着预告片的场景,终于在这个周末拉着某人飞快的奔去看了。
因为之前逛街的缘故,所以是在城中心的一家影院看的,比平时贵了整整一倍。
结果号称不太爱看电影纯粹是够义气陪我来的某人笑的比我还开心。
那那,结束放映以后仔细一想情节,真是漏洞蛮多的。
不过我爱这电影,爱狗狗们,爱对“家”这个温暖的字有执念的那群孩子。
想必好莱坞一半以上的特技狗都出动了,群狗狂奔真是吸引眼球啊。
环肥燕瘦,任你挑选,每只狗都有不同的性格,爱狗的人定能在此片中获得高度愉悦。
但也并不是说除去狗就一无是处了。
全片都很注重强调“home"这个词,两个主演的家,狗狗的家。
小演员的演技很出众,姐弟分离那里我差点就哭出来了,当然合适的配乐也是关键。
看大屏幕就是好啊,色彩鲜艳,狗狗的表情,小演员眼睛的特写让影院里不时充满了感叹声(说俗套一点就是“萌”),大概每个帧都可以截下来当桌面了。
那譬如说有个笑点就是,片末的时候那个黑人叔叔(囧,记性不好,名字给忘了)从高处走出来的时候,喧闹的人群发出了“who are u"的疑问,此人左掏掏右掏掏,最后掏出一个徽章,“social service",人群静止了一秒钟,然后集体无视此人。
这,这,叫职业歧视不?
我发誓那刹那人们的目光直接固化为一个字:切。
结局嘛,当然是皆大欢喜嘛。
感叹了一下小黑妹你好漂亮,男二我看你顺眼了。
然后出来以后与某人的对话模式大致如下:- 一起出去租房子吧,养狗吧- 好啊- 我想养那种,这种,那种。。。
- 我也是。。。
- 可是狗其实很难养好诶- 对啊。。。。。。
- 我们出去住吧,养狗吧- 好啊。
- 为咩都这么可爱啊可爱啊可爱啊啊啊啊。。。。。。
此对话与“小男主好聪明好厉害”穿插循环了近二十分钟。
然后,恩,还是第一次听见电影完了有观众鼓掌的。
儿童们都看得很欢乐啊,咳咳,我们大人也是。
废话就这样结束吧。
又:说说预告片,迪斯尼的啥啥先生,当以下对话发生以后:- please let me in.- no.据统计影院里至少有三处在重复此对话,包括我= =。
那,就列进list好了。。。。
我的bolt还没看呢!
或许,现在的家庭里,父母总会把孩子“圈养”起来,冰冷的教养方式如影片里的养父母。
可是,孩子需要的却是像和狗狗们一样的“放养”生活,他们自我制造这样的自由、轻松环境,并在“理想”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如果你也喜欢小狗,你一定要看这部电影。
可爱的星期五和好多好多的小狗,充满梦幻的旅馆,各种各样奇幻的发明:狗狗厕所,狗狗浴室,狗狗健身房,自动的餐桌······从一开场,你就会喜欢上星期五,圆溜溜黑乎乎的大眼睛,自动升降的小篮子。
后来加入了几个同样喜欢小动物的年轻人,大家一起建起了一个梦幻般的旅馆。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总那么现实,于是梦想与现实开始交锋了,当然,和美国喜剧电影一般的套路一样,最后大家温馨结局。
也许你会觉得这太过于乌托邦了,怎么可能是现实呢?
但请你不要说这是骗小孩子的,因为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温情这样的感动,不是么?
从小就喜欢动物,植物,无所不喜欢,无所不爱。
似乎所有的动物在我眼里是奇特的,充满灵性的,何况是狗狗和猫猫呢嘿嘿。
感觉里面的主角就是我和弟弟的翻版,曾经偷偷地瞒着家人养着各种小动物,鸟儿啊,蜂蛹啊,老鼠啊,鸭仔啊狗仔啊猫仔啊,貌似--种类繁多到记不清了·······有些小可爱还是爸爸买来送给我养的--看到“Hotel for Dogs”兴奋得不得了,狗狗好多,满屋子都是^0^,貌似自己也随着剧情过了一趟狗狗瘾,啊有机会也要满屋子是猫猫。
回到小时候吧,开明的爸妈给我和弟弟的“放养”,让我们过足了有小可爱们的夏天,谢谢爸妈哈哈
浪费时间的片子,当时完全为了陪老孙同学哦!
狗狗很可爱,狗狗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虽然太不靠谱了,但是狗狗都好萌!!
挺流畅的动物轻喜剧 美女神童姐弟情深谁见犹怜 可惜过了商业片的年纪 乏味啊
被收养的小孩去收养遭到遗弃的狗狗,最后皆大欢喜的故事
happy movies for dog lovers.
Friday太可爱了
一对没人收养的孤儿却收养那么多的流浪狗,在我们这个经济为主导社会,爱心是多么奢侈的字眼。一部夸张的充满喜感也感人的影片离,折射出一个国家制度所呈现的人性。
这么高评价是闹哪样⋯⋯狗狗倒是真的很可爱
三年级以下小朋友观看。
两个缺爱的孩子把渴望的爱移植到流浪狗身上,相互取暖。内容太理想主义,虽然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机关设计是最出彩的部分,但是也是最经不起推敲的部分。全体汪酱演技真的好到哭,都在怀疑是不是本汪出演的了。
好欢喜的电影啊,艾玛很好看,库珀那只狗太好玩了。
doggie,doggie,doggie
狗狗神马的最治愈了。。。对狗狗完全木有抵抗力啊。。。肿么可以这么萌啊。。。艾玛·罗伯茨不愧是茱莉亚·罗伯茨的侄女。。。
emma比在野孩子里可爱很多~狗狗无敌……发明家建筑家气质兼具的小男孩无敌……
一部低龄片,也算影射了孤儿领养问题。
爱狗人士没有理由拒绝。
如果世界上没有遗弃,没有流浪狗多好。能力有限,尽力而为。Friday太可爱。
半自动化狗旅馆太有爱了
nothing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