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明星有点小气但生活小资的爷爷 车太贤还是有点傻傻的唱歌很好听有个性坚强的女儿 像狼的诱惑的女主角他们笑起来眼睛都好漂亮。
最喜欢的当然是看起来老实其实聪明得很可爱的孙子他高超的牌技 酷酷地弹着钢琴 笑又不笑可怜巴巴大声地说: 我叫黄基东 抱着肚子笑着说 爷爷晚安晚上还梦游。
最可爱的镜头是他到幼儿园看到心仪的女孩子傻傻的样子爷爷看到院长 配乐响起并且重叠交叉感觉得到本片的配乐还是挺有小心思的。
可惜因为他太土心仪的女孩子不喜欢他。
于是爷爷带他换上了小西装。
小卷卷短发太可爱了。
还有就是他和爷爷打牌的片段那个不屑的表情尽管有争吵有矛盾最后 一家人还是和睦相处起来当爷爷和妈妈找到丢了的小基东 爷爷生气地一直“打”着他三个人哭成了一团。
是不是相处久了就会有感情彼此谅解接受了就能和睦相处?
故事总是这样大团圆结局骗得一大片眼泪不过还是很温暖呢。
我要生个儿子。
子夜,辗转。
起身打开电脑,选了部韩国的喜剧电影,《非常主播》,安静的欣赏。
我们生活中总会有挫折,总会犯错误,总会为我们的不成熟而付出代价。
南贤珠的错误和代价好像有点大,一下子在优哉游哉的小资情调的生活中,蹦出来一个22岁大的私生女和一个5岁大的私生小外孙。
他的生活从此一片混乱。
但是,凡事总会有失有得,在看似他失去爱情,失去事业,失去未来的时候,他最终选择了不再逃避,直面错误,承认过失,接受亲情,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他所得到的是家庭的温暖,爱情的新生和事业的跨越。
相信失败并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恰恰是美好故事的新开始。
困境常常不是绝境,而往往是命运的转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主播,还是一无所有的未婚妈妈,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每个坚持着不放弃的人都是可爱而伟大的。
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那一刻,是他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刻。
生活中有太多不圆满了,而现实却永远真实的残酷着,我们所选择的只是我们看待环境的态度和心情,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把我的心放在油锅里煎不要紧,至少我还可以选择上面是撒孜然面还是撒辣椒面。
电影中的人生对我们不妨有些许借鉴。
看着南贤珠对着小外孙的未婚爸爸一顿老拳,这场景看似胡闹,但却充满爱意,温情脉脉——
Sololau/文惊奇于姜炯哲的处女作就可以把娱乐圈绯闻、早恋、未婚有子等颇具争议性甚至涉及到伦理领域的严肃命题给拼凑在一起加上韩国电影所特有的细腻风格做成一部温馨感人的亲情喜剧。
尽管韩国电影一贯走肥皂剧套路,很多桥段创意都已经看到麻木,但当银幕上30多岁的电台主持人外公,20多岁抱着音乐梦想的妈妈还有不到十岁的搞怪钢琴神童外孙凑在一起的时候,观众们都会意识到看头来了。
韩国人骨子里蕴含着一股浪漫的情怀,像《非常主播》中所设计到的敏感话题如果在中国可能根本没有人会往喜剧电影的方向思考,即使有也会受到重重阻力,最终估计也就是整一出《左右》那样让人看着纠结的文艺片,还得在电影上映之后认真探讨电影中的伦理命题。
相对于《左右》这种现实主义严肃题材来讲电影《非常主播》无疑是一个新潮的暖人的好梦。
话虽如此说,但这绝不是赞扬高丽棒子精神境界高或者贬低中国人太过死板,而是说两国的文化差异所造就的创作思维不同,当然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也反应出电影的两种功能。
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一直秉持着重视人伦崇尚礼仪的文化传统,当一些问题一旦涉及到伦理或者有违传统观念的时候再小的芝麻粒也会激起千层浪,比如九零后门门多事件在网络这种具有震撼性传播力度的媒体上就引起了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的探讨和抨击。
电影《左右》就探讨了当下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的环境中出现的新的真实伦理问题。
为了救女儿的白血病女主角只能顶住各方的压力与前夫再生一个孩子,用新婴儿的脐带血来救女儿的性命。
面对着生命垂危的女儿,在生命、爱情、忠贞面前女主角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其实以另一个生命的代价来拯救当下的生命,但新生的生命又将如何对待,其实《左右》也有些理想化色彩,电影中女主角现在的丈夫已经宽容到了一个令人有所质疑的地步,这种剧情设计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和谐仁爱观念,但在现实中我们不敢想象遇到这种情况面对女主角近乎癫狂的偏执,作为一个丈夫会怎么做,作为已经重新成立家庭的前夫会怎么办。
《左右》反应的是现实中已经真实出现了的问题,电影波澜不惊的柔和外表下其实蕴藏着对于伦理观念的强力冲击和拷问,在电影《非常主播》里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敏感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已经仅仅成为了一个噱头,这不是一部文艺电影,不会跟你去探讨什么未婚有子给现代人观念上带来了什么冲击,它带给你的只有丝丝值得回味的温情和细腻甜蜜的快乐。
比那些敏感词更闪亮的是30多岁人气不火的艺人是如何重新正视自己定位自己对生活负责对家庭负责不再游戏人生,是20多岁抱着音乐梦想的灰姑娘如何经历波折蜕变成闪亮动人的白天鹅,是纯真懵懂的孩子如何在真实的亲情中绽放如花的笑容。
这是一部有泪有笑而且很单纯的喜剧,给观众最直接的快乐和感动,轻快的节奏细腻的感情让充满噱头的故事变得有血有肉。
当南贤株愤怒的喊出“我是他亲爸爸”的时候,一股热流让我们感受到那父爱的力度,在黄正英抱着吉他在舞台上的动情歌唱打动了所有人的时候,一种感动让我们明白了执着和梦想的力量,那稚嫩的手指滑过黑白钢琴键盘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来自心灵的纯洁音符。
那些时刻贯穿在整部影片当中,就这样消解了所谓的伦理争议,化解了题材的敏感,直到最后的最后这有趣的超速一家欢唱着属于爱的歌曲,美丽如童话般的结尾为这个舒服的梦境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电影《非常主播》是一个柔美的梦境,我们看着那些沉醉于其中的做梦者们幸福的神情甚至不忍心去惊扰它们,尽管所有人都知道那只是个梦,但现实需要梦境去调和那些紧张疲乏的神经。
而《左右》这种反映现实探讨严肃伦理命题的电影与梦境相比就如同是水中的倒影,这些影片将真实生活提炼升华进而让我们更好的去反思和正视真实的生活。
我们需要梦的呵护,也离不开倒影的凝视。
一如倒影,一如梦境,这才是完整的电影。
小棒子偶尔也会鼓捣点好看的片子出来,这个电影还算不错,有搞笑,有音乐,有爱情,有亲情,很适合休息的时候看。
我感觉啊,如果不差钱,人品也不坏,有这么一个大女儿,而且还有这么可爱的一个外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应该说就是一件喜事,虽然有点突然,但一家人在一起总比一个人孤单好的多。
那个幼儿园老师实在是太漂亮了,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车太贤那张烤肠嘴还没消肿,越看越SB
我记得这片子电影节放过,还记得内地院线引进过,但没想到竟然已经过去两年了……周日刚看完导演的另一部作品,因为喜欢,所以来追这部。
我以为自己已经剧透,才发现原来不是,小孩竟然是男主的外孙,而女主则是他的女儿……虽然有点狗血,不过还算能接受。
笑点哭点都有,但比起《阳光姐妹淘》还是差点。
话说查豆瓣,发现竟然好莱坞买了版权,要拍美国版,震惊!
111011晚外公家
豆瓣音乐报道:六岁的周杰伦和三十六岁的花儿大张伟携韩国海豚超女组成新超载乐队。
这是一个非常有音乐细胞的天才家族,起源于十五岁的大张伟(车太贤),韩国大张伟从小就流露出极强的音乐细胞,过早的发育也让他把隔壁家的姐姐干了,十多年以后,他的第二张专辑失败,于是转而做了DJ;一个韩国的能飚海豚音的超级女生,同时继承了母亲的“一夜情”基因和“未婚妈妈”基因还有“早育”基因和爸爸的“音乐”基因“吉他”基因,也步了妈妈的后尘,妈妈在二十岁生下了她,而她在十多岁就生下了小周杰伦,打破了妈妈的记录,哦,耶!
一个叫“激动”的六岁天才钢琴少年,韩国版周杰伦,未来的天王巨星,翻白眼和弹钢琴,泡妞的手段,冷笑时候嘴角的上扬,天哪!
我怀疑这妈妈肯定不是和那个傻不垃圾的小白脸的产物,绝对是周杰伦的后代,查一查周杰伦当年去韩国了没。
这三个人组成的乐队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花儿大张伟,韩国海豚超女,儿童版周杰伦。
我是你们的粉丝!
你们是我的苏坡士达。
各自泡妞时间的突破:1 车太贤是国三 第一次;2 女儿是国一 生小孩;3 黄激动是幼儿园初恋;
我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看到的韩国电影不再是营养贫乏的爆米花,亦或是一串光鲜亮丽的肥皂泡,而可以幻化为一种真实可见的生活。
我看不惯历来的矫揉造作,亦看不惯莫名的歇斯底里,任何的情色的、暴虐的东西到了他们手里,都免不了要披上一件妖娆艳丽的遮布,韩国人同样不懂得正视历史,每当时代的曲调吹起,他们总会尽心竭力的自我美化和装扮,毫不考虑任何的真实与细节。
《霜花店》看到冷眼频临崩溃,不晓得什么毒药还可以如此恶性穿肠;《非常主播》则是好了很多,看罢有些温暖,却还是不情愿钻进金纸迷醉的漩涡。
电影的野心很有限,格局不大人物不多,仅靠三个演员就撑起了一部老少皆宜的戏,饶是如此,导演对社会问题的洞见还是脱不开一贯的肤浅,除了密密麻麻的笑料,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是空空的爆米花纸盒,再也没有任何值得回忆的空间。
姜炯哲乐于展示的,也许就是用广告片的手法来铺展他们的现代化家居,窗明几净、衣食无忧的温室生活终究离我们太遥远了,所以我看到的不是电影,而只是泡沫。
少女怀胎早已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问题,十五六岁的豆蔻年华,初中生的年纪,诞下自己的孩子并抚养成人。
她们仿佛认定了这是分内的事,不去依赖男人,更不屑去追究“播种人”的责任,究竟这算是女性的襟怀还是母性的伟大。
这些令我们看的含糊,导演也是一笔带过,毫不考虑任何的渊源和示意,这仿佛是另外一类播种者,只懂了撒豆却不晓得它们还须翻土、施肥、浇水、撒药……于是电影中所见的“父亲”形象的缺失的根本,究竟是韩国电影基本思维的问题。
这个无奇不有的时代,绯闻可以成就滑稽的章节,一个比女生还小五岁的男孩,顶多十一二岁的光景,就在邻居姐姐的子宫里种下了年轻的生命。
我想任何东西都已经无法掩盖这样肤浅的命题了,原来他们想昭然的,竟是自己的“枪法”……小孩子一击即中,自然是甚准的,它的背后所阐释的是某个民族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早熟健壮的“生殖器”,我们自然不晓得他们有如此强劲的“资本”,至少在他们耽美而又柔弱的AV系列里未曾得见,到了舞台的镁光灯下,他们的小伙儿清一色的肤白腰细、长发遮眼、脂粉铺面,不像男儿郎,更似女娇娥。
世界不再是绯闻压死人的境况了,人们异常的欢迎起这种东西,三十多岁的外公、怀孕的学生妹,这些漫天飘飞在低俗小报上的“奇事趣闻”,如今反而冠冕堂皇的出现在主流电影里,真不晓得这个社会是在进步还是倒退。
只是对那些制造话题的人来说,它还是惹下了不小的麻烦,假如认亲是一种家庭作业式的账本,那么超速三代其乐融融的最后演绎,是出于喜剧的概念,还是宣传早孕早育,就不得而知了。
迷乱之后,清清脑,发现爆米花也空了,电影谈不上欺骗,却依旧属于空心,曾经车太贤和今日的超女,无一例外的是那些缓缓上升的肥皂泡,风吹破了就只有虚无。
泡泡上依稀能看到些人像与倒影,可惜哪都是真实之外的错乱,错乱就错乱吧,好歹耳朵还清醒,因为这次听的终于是国语。
这年头,山寨成了一种潮流的事情。
就像“某某侠”打着科幻特技的名义混迹在暑期档,就像“大内密探某某某”把前人的经典喜剧再山寨一遍,一不小心票房还过了亿。
然而,时代发展了当今,天下已经没有不被讲过的故事。
谁的故事都是前人故事的影子,关键是,你如何巧妙的包装起来,把里面的禾草牛粪都盖严实了。
《非常完美》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美好的电影。
在《非常完美》之后,你没法说清紧接着上映的《超速绯闻》为什么改名为《非常主播》。
也许因为车太贤在戏中的角色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也许根本就是引进方承接着《非常完美》的余热,在片名上耍个小聪明。
人们从影院里走出来,刚刚还纠缠在冰冰给章子怡一巴掌的狠劲当中,就要思量电影院门口那张《非常主播》的海报在讲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三十多岁的车太贤、十八岁的甜妞朴宝英,身边还有一个五六岁大的小盆友。
然而,这一切都超出你的想象之外。
当然前提是,如果你算不上是影迷,没得知《非常主播》去年是怎么荣登2008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的。
这部片子虽然被扣上了“非常”的帽子,却跟爱情和报复无关,跟山寨无关,它讲述了一段意外得来的亲情、一次人生意义的透彻领悟。
主角是三个有点雷而且贱兮兮的人。
车太贤在片中饰演一个急待事业回暖的中年男人,曾经是过气歌手的他转行做DJ之后,收听率一路飙升,原因正是一个叫朴宝英的女孩每天都打电话进来,倾诉一个单身妈妈的故事。
然而,有一天当车太贤打开家门,看到土里土气的朴宝英带着一头卷发的小朋友站在外面,喊自己爸爸时,他知道完蛋了。
朴宝英正是他初中时和小女友一时冲动的结晶,而令人抓狂的是,朴宝英得了他爸爸的真传,年纪小小就生了儿子,成了一个单身母亲。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剧本很老套,你完全可以知道最后的大团圆结局。
联想到韩国电影一向夸张的肢体语言、一向不着边际的搞笑路数,你已经开始对这部戏不报什么希望的时候,剧情的发展就像一个缓缓上升的温度计,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些惊喜来自于车太贤搞笑但不造作的演技,更来自于黄基东小朋友那令人喷饭的动作和表情。
再也没有一个童星,能让我觉得自然而不生硬,可爱而不吵闹,懂得成人世界而又童真无敌。
在我看来,导演拿捏了喜剧片最难控制好的度,他明白“你一贱我就发笑”的路数已经跟不上观众的智商发展。
因而,无论是车太贤还是黄基东,他们都不会让你像是被人强挠了胳肢窝一样不自在,观众总是在剧情的自然发展中由衷而笑。
这是一个韩国喜剧片套路的突破,从这一点就跳出韩国一贯产出的“烂片”行列。
为本片加星的,是车太贤和朴宝英之间亲情的酝酿和爆发。
车太贤一开始为保事业的六亲不认、朴宝英为认回父亲任性的死缠烂打,两人从陌生的对岸渐渐相互走近,直到有一天朴宝英带着儿子离开后,车太贤发现自己的早餐缺了至亲。
这些温情的桥段,只要不难看,便是轻易触动人心的法宝。
更何况,片中处理得一点也不慌张不急进,导演胸有成竹的铺排前面的一切情节,只静静等着最后一场认亲戏的大爆发。
在韩国一系列烂片打着“温情+喜剧”路数混迹江湖的时候,《非常主播》算是有绝技的一部。
或许要抱怨一下剧本老套、煽情讨巧的影片设计,但还不如享受一下最烂俗的温馨情意。
说实话 韩国电影看的不多。。。
第一次看的是 丑女大翻身 仔细想想 这两部喜剧都是有共同特点的1 有音乐的自然插入 也可以让全场人和观众嗨起来2 美女当然少不了 朴宝英真是自然而又可爱的美女啊 不像其他韩国女演员一样 一看了就让人觉得哪里动过了。。
3 都是在紧搞笑的剧情下,让人感动,甚至落泪。。
然后观众会各自有各自的感受。
当那个兽医对车太贤说,你其实早已过气了啊,你想想,是那些毫不相干的人说的话重要还是自己的亲骨肉重要?
当车太贤在主持台上捏着那个玩具,冲到台下去让那臭小子住手的时候当母子俩在听完广播后彻夜难眠时,小黄琪栋说 我们去爷爷家吗?
其实他人还可以。。。
当主播听到同事说黄济仁穿的太土气时我们看到的都是亲情电影里面那个兽医的医院,几次的场景与台词,其实都暗示,畜尤如此,人何以堪?有些时候,我们自以为自己在世界的中心,我们的一举一动别人会在意,为了那些所谓的名声小心翼翼的活着,但是其实,在别人眼里,不过听过的一个故事,看过的一张报纸,而自己真正该在意的,该在乎的东西,却被荒唐的丢弃了。。。。
人这一辈子,还是有些东西是要珍视的。
照理说,韩片不是我的那杯茶。
不过,《非常主播》是一部当甜点来吃也不会太腻味的电影,韩片夸张矫饰的风格被控制得很好,而且放在一部喜剧中,恰好助长了一份谐趣,是一部很讨喜的标准商业制作。
37岁的男人变成外公,这种事情并不稀奇。
现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还有这样的例子,两个新生相恋了,一个18,一个19,临毕业,女生打算结婚,才痛不欲生地发现男生的婚姻状况居然是“已婚”。
这男生亏心!
可女生也糊涂——谁让她不打听清楚呢?
大凉山的男娃,结婚就是早啊!
十几岁的孩子,接班人都有了。
又比如前一阵子风靡一时的《朱诺》,未婚妈妈十几岁生子,下一代把老妈的故事再原样copy一下,30几岁的外公不就出来了么?
可这剧要照这么个“太阳下面无新鲜事”的思路去编,那就糟了。
再花哨的怪谈也经不起这样的“现实主义改编”啊!
《非常主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编剧对于这一题材中商业元素的提炼和剪裁,没有这种再创作,再大的噱头也不过就是个噱头而已,撑不起一部电影来。
一个成功的男主播,突然有一天迎来了一个女儿和孙子。
这件事里头最好玩的地方在哪儿?
编剧已经全都给我们展现出来了,不信你看!
这事儿是怎么可能的?
影片前半小时一直在交待这个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巧妙的是,还是借用男主播的职业身份来交代的,听众关系化成父女关系的一霎那,包袱抖开,不可谓不妙。
从没见过面的一家人如何相处?
影片不厌其烦地表现女儿上洗手间、孙子梦游、外公私人空间被打扰这样的桥段,利用其中的错位制造笑料。
一个30多岁的男人跟20多岁的女儿之间,应该是种什么关系?
似乎父亲应该成为女儿的人生导师,可是仅仅15岁的年龄差距又实在让他绷不起这个脸来。
再加上私心和愧疚,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更为搞笑了。
影片甚至还隐晦地加入了一些性的暗示,例如两人酒后同床、被女儿的朋友误解等等,但都点到为止。
可谓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了这一题材中的微妙之处。
看得观众会心微笑不已。
30多岁的男人送孙子上幼儿园,会有什么后果?
影片的副线交待了“外公”伪装成“舅舅”的尴尬,再加上与漂亮的幼儿园园长相恋的佐料,可谓有声有色。
30多岁的岳丈,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婿?
也是电影着力铺陈的一个包袱,以温馨的认亲开局,以两个男人之间的争斗和和解结束,适于剧情的节奏。
作为知名主播,这样的家事如何面对公众?
影片通过与对头之间的斗法,跌宕起伏地把这条线放到了最后,为全家的这种错位关系作一总结,最后在举家登台献演中拉下帷幕。
看,这么一个“奇谈”中,几乎所有可以挑起观众观影兴趣的元素,都已经被发掘出来了。
剧情整个穷尽了所有可能造成奇趣横生的人物关系,而把那些可能引起不快和严肃思考的关系统统藏到了幕后。
那些影片完全没有涉及的奇特关系包括如下。
30多岁的外公如何面对自己当年的恋人?
一个40岁的女人跟一个37男人之间阔别20多年后重逢,有没有戏剧元素可挖?
当然有!
可是很不容易被编排成喜剧,而且会不由自主地生出苦涩的联想,于是不提!
让外公去另外追上一位美丽的“外婆”无疑更讨观众的欢心。
7岁的孩子与22岁的妈妈,关系有何特殊?
这当然有戏剧性的,可是影片也完全没有涉及,好像他们就是一般的母子一般。
为什么?
因为一个小女孩不慎怀孕之后含辛茹苦抚育孩子的故事并不讨喜,一不留神就变成苦情戏,而且也妨碍男性观众代入其中,于是整个忽略不提。
幼儿园园长“外婆”如何接受这奇特的一家人?
这也是一个卖点,可以制成笑料,但是游离于剧情主干之外,也被略过。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奇闻中最后被保留下来的,都是最梯突滑稽,最富有娱乐性的元素,而那些可能会引发不快联想或者表现起来不方便的元素被完全剔出了。
观众轻轻松松看完影片的一霎那,“37岁外公”这个题材中的每一滴甜汁都已经被挤压了出来,剩下的只是些与喜剧无缘的渣滓而已。
这就是商业电影编剧的技巧。
无论喜剧还是正剧,利用戏剧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意图都是共有的课题。
从这方面来来说,中国电影跟韩国电影比还是有差距。
例如最近上映的《麦田》,“两个士兵误入女儿城”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噱头,可是编导并不懂得剪裁。
题材中无论身份差距还是性别反差这些极富“戏味”的东西,都没有被完整开掘出来,以表达导演要表达的“战争与和平”、“谎言与真相”之类的主题,丰富的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被随意抽取出来,以沉冗的方式拼合在一起,让人看完不明所以,哪一种味道都浅尝辄止。
这种差别好有一比,私营小店的厨子会更爱惜食材,悉心烹饪,而机关单位里大手大脚惯了的厨子,即使到了小店里炒菜,也是随意挥霍——我对何平导演没有不敬的意思,这只是就编剧技巧发点议论而已。
总之,商业电影的编剧并不像我们的导演们想得那么容易。
这方面,《非常主播》可以给我们做一个很好的榜样。
那个字幕组太个性了.通篇都是老子,婊子,GAY这些代称,看得人眼花缭乱。也大大降低了观看这部影片的乐趣。
棒子的恶心煽情剧,我是来给差评的,棒子也就表现他们自卑变态的电影还有点看头。
韩国人拍轻喜剧还是很有一手的~
小孩的表情太搞了
集新颖搞笑温馨于一体
看完此片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养儿方知父母恩,生孩子赶早不赶晚!”看看人家男主才多大就当爷爷了~唉!
一点都不搞笑
经典韩式搞笑
小男孩是个表情控,稀饭
老套路 万事都完美大结局的话 世上何来悲剧真有剧中这般的女儿 就这思路 有多远滚多远
女主角嗓音很好呀,大爱王锡玄呀
打扮起来真是不一样
真心不喜欢这种类型,好白痴啊。
一部注定无法安坐到结局的电影
想写标准商业剧本的请参考此片。
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设置大胆又奇葩,但是整部电影太依赖于车太贤和小朋友的可爱形象了,成年人的自我发现过程基本上没有表现出来。
2/10
哈哈 这么有爱的三代。。。
只有那个小朋友是亮点
棒子都太丑了 哭戏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