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好,之华》略好一点的存在,又是一部不太满意的作品。
一向奉承影像大于剧情内容的岩井这次竟然选择了走剧情风。
但影像拍摄风格又是一如既往的起到淡化剧情的作用,标志性的升格慢镜,广角柔光一个都不少,两种风格的对峙冲突实在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另外,岩井在剧情方面虽然缺陷不大,但却罕见的抛弃了自己最吸引人的以清新衬托残酷,以清新掩盖内核。
最为拿手的细节烘托也没有太多亮点,三个小时的影片内容完全可以用一半不到的时间去处理,唯有真假两段婚姻的反差能让人看到昔日岩井情节巧设的美妙。
另外,岩井对社会伪善的讽刺和畸形社会的揭露也是第一次浮出表面。
之前说过,与《你好,之华》相似的,这部电影问题出现在内核上面。
《你好,之华》起码只是内核走偏,但这部电影却直接完全抛弃了内核,这也实在太不岩井了。
不讨喜的女主人设,在电影中对外界事物的流变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不禁让人想到《四月物语》中的松隆子。
但松隆子最后还是化被动为主动,而本片女主直到最后也没能完成任何的改变。
岩井似乎只想让她作为一个透明工具人的存在去呈现这一段剧情和经历,导致电影从始至终都缺乏一种“力”的存在,这也是这部电影与岩井其他作品在内核上的最大区别。
这种“力”在《情书》中是对雪山的叫喊,在《烟花》《梦旅人》中是烟花绽放的感动,枪声响起的升华救赎。
在《燕尾蝶》中是燕尾蝶纹身,面对命运的坦诚,即便是不怎么样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也有一大片鲜绿的麦田和在上面带着耳机大声喊叫宣泄的少年。
但在《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上,我看不到这一切。
岩井俊二一部勉勉强强及格的片,甚至不能说是他自己风格的作品,仅此而已。
我年轻懵懂时看了很多岩井俊二。
当时被那些青春迷幻的镜头,Chara个性的音乐,所彻底征服。
觉得青春迷惘应该就是这样的。
的确也应该是那样的。
后来时间闪过,少年终于成为大叔。
再来看岩井俊二的这部电影。
不知道是因为自己陈腐老去,还是导演十几年没进步。
看得好生愤怒。
将愚蠢当做温情,女主角七海不断求救,顺从他人,结果是不断被抛弃,不断漂泊。
虽然最后遇到了瑞普·凡·温克尔这位隐形公主,结局还是死亡悲剧。
过得最好的还是那位不断收钱的幕后导演吧,最后一个故事里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善良的天使。
搞笑。
钱还是收了,收钱办事而已。
电影结尾给了漫长的柔光特写,温情四溢,可依然不能否认这就是首失败者的悲歌。
没什么必要将悲情描绘得如此动人。
看到那么多影评里莫名的溢美之词,我不明白为什么不断去追捧一个导演对于愚蠢的莫名其妙的美化,真的没有特别的理由。
如果没有那些美好的摄影、配乐、调色,还是女主角的颜值。
一切都会遭人厌恶,无人同情。
美应该基于智慧,而非羸弱。
是的,我憎恨失控,憎恨欺骗被戳穿,憎恨因为没有规则而导致的混乱。
而这些都是弱者的专利——企图以一时的动作而敷衍片刻,最终只能面对再次敷衍。
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和不愿将命运掌握,是两回事。
前者是能力问题,后者是选择问题。
而这部温文尔雅的电影不断在重复能力,而否认选择。
为什么不选择拒绝,不选择坚强?
人生态度,不同选择,不同结局。
又或许,我早已不合适岩井俊二这一类的导演(能把他称为日本的郭敬明导演吗?
),内心真正渴望的,还是《搏击俱乐部》那样的力量与节奏,即使血液飞溅,世界坍塌,人心悲观痛苦,我也选择继续战斗,最终巍然不动的和你一起观赏末日。
課室, 年輕中學女教師皆川七海照常踏上台階授課, 一樣不該有的物件放在教師講台 ― 一枝放大用者聲線的麥克風置身台面, 它背負學生作弄老師惡意期待教師打開啟用鍵的出洋相。
教師先是難為情的看著物事, 後問學生是否真的要用? 學生訕笑答老師請用, 導師陪笑拿起揚聲器, 叫學生打開課本第27頁, 開揚聲浪傳遍班房......教職高層傳召老師問話, 他斥責派遣老師你怎麼會聽學生的話? 日本老師嚴禁在課室用麥克風; 體育課老師也是禁止用哨子, 老師利用擴大音量用具是會損害學童聽力, 學生需要在安靜環境學習。
觀乎香港教師於上課尚未打開課本, 已經忙著開動接駁麥克風的擴音器, 稍為把音量旋轉鈕刻度調大, 會發生陣陣破耳巨響, 老師眉頭深鎖, 深怕突然爆裂音浪滋擾學生; 埋首書本課本學生照單全收, 詫異看著歉意滿面老師, 學校習以為常、老師遇上只有一臉尷尬力圖盡快挽回臉子、耳鼓震盪學生對異常狀況麻木, 師生校方認為這是必然有的現況, 不會深入思考寧靜學習環境對學生的重要; 日本學生又豈不知道? 七海聲線柔弱, 外表溫文, 個性纖弱, 教書想來是依書直說, 加上是遵行短期合約制, 合則來, 不合則去的派遣職員, 歸屬感難免七折八扣, 教書但求四平八穩, 不求學生歡呼的尊稱[熱血教師], 但求無風無浪的完行任期續約。
然而, 學生依然戲弄不會抵抗的教師, 校方只會責怪不嚴守教條的七海老師, 不警告發起事端的學生, 學校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老師, 老師心理負荷巨大, 教學盡責以外亦要學生愛戴, 學生愚弄女老師是她得不到他們喜愛, 自此, 校方辭退了七海。
人海茫茫, 眾裡尋他千百度, 七海於都市等待男子鐵也, 過往男女結識不是男的面對心儀女子時大汗直流; 女的耳珠發燙, 愛情發芽是經眼睛看到的美、鼻孔嗅到的體香, 耳聞對象的品學兼優養分茁壯; 現代女子, 七海在社交網站結識了素未謀面男子, 她看的是黑色像素行字、嗅的是無味空氣、聽的是指尖鍵入訊息的單一, 憑直覺, 發展不合大不了分手, 姻緣亦要更新交替、科技同步。
日本是很顧全面子的國家, 不論男女兩家, 出席婚禮人數偏低有失體面, 七海父母離婚、小親朋, 只有父或母連同數名親戚朋友就座未免太寒酸, 日本人勝在多念頭, 準新娘聘請了[萬事屋]公司老闆安室安排旗下業餘演員扮演女家親朋好友出席婚宴, 面子留住了。
然而, 夫婦只需坦誠相對, 萬事都能商量, 虛偽的湊足人數婚禮是婚姻的不信任, 新娘子連出席人數少, 根本不是她錯的事不敢向夫家提出, 神父尚未宣佈雙方是合法夫妻新娘已經瞞騙了新郎, 引子一起, 往後的雙方隱瞞是不說出來不想傷害對方, 我的苦獨自背負, 只是為你好的藉口。
離婚、攜帶行李迷路、撥電話求救不果的痛哭、冷雨溼透了身體, 七海不再是安份家中的妻子了, 天意弄人迫她成長, 回復單身的七海要求酒店女傭介紹工作, 並虛心學習執拾被褥工序, 後來獲聘安室從事角色扮演差事, 她演的是婚禮一方家屬親人, 她與同是演家屬演員談話, 嘴角帶笑的拍攝新娘子, 初次演出演技自然, 七海還是走不出人愛活在矇騙中的織網, 騙局只要令人歡笑快樂, 但願不甦不知不覺。
顧客肯付款, 要你是什麼就是什麼。
安室老闆是日本怪盜怪人二十面相, 他帶上不同的隱形臉譜, 因應客戶要求扮演不同角色, 他可以是婚禮家屬親人, 亦可以是眾孩子保母, 自我身份迷失, 他的營運公司經費是藉騙人的善得來, 能夠幫忙人家挽回體面是天大的善舉, 人騙得透徹, 一旦發現潔白如紙的七海, 他得到了救贖。
女子處境堪虞時致電求救, 哭至聲線沙啞, 不知身在何處的慌張安室知道他是間接毀了女子婚姻, 他介紹七海薪優舒服工作, 不斷開解, 免費服務發自內心, 安室在七海那處找到久違了的真, 光稍為照亮了心底的暗, 他的亦正亦邪, 到最後的認罪, 完好了他人生。
沒有算計, 心白如雲帶的七海吸引了性情隨意率直的真白, 很瘦女子從事工作是脫掉衣褲配合男主角擺出不同體位交合的AV女郎, 衣服是踏出片場, 做回常人的蔽體, 真白發現婚紗時大喜過望, 白紗是踏進人生新階段的載體, 也是潔淨混身污穢的聖布, 她要借禮服找回愛, 儘管是曖昧不清穿上婚紗同床吻了七海的同性戀, 她要的是短暫耀目人生; 透明發亮水母, 外表美麗, 體裡毒素卻是不能觸及, 腐爛了的心, 早晚毀掉肉體, 正如日本年輕一代, 雖然利用光潔衣物做成虐幻美景, 還是沒有未來。
Patrick Chan寫於2016年3月28日
岩井俊二回归真人长片的消息从去年就让笔者激动不已。
影片《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已于今年年初在日本上映,反响不一。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这个片名拗口又令人费解,在影片中瑞普•凡•温克尔这个名字是女二里中真白的planet账号昵称。
据导演自己介绍,这个名称来自于他构思剧本的时候经常路过的一家服装小店。
新片整体还是保持了导演以往的美学风格与质量水准,只是与过往作品相比不怎么讨观众喜欢。
就笔者看来,影片最大的问题是前部与后部有些分裂,使得影片的主题不甚明了。
而且导演在影片中囊括了当下日本众多的社会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说明与探讨却是浅尝辄止,难免使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planet是日本一款小众社交软件,猫咪头是其标识。
这个猫咪头在影片结尾中也有出现,它被女主戴在头上,可能导演想影射当下社会中虚拟社交所带来的问题吧。
影片的前后偏离虽为不少人所诟病,但由此产生的对比值得玩味。
1、 婚礼的对比:在笔者看来导演运用了大量慢镜头与大把时间来详细的展示婚礼过程以及其中的细节绝对不是为了凑影片的时间。
影片里一共出现了三场婚礼,第一场是七海自己以新娘身份参加的婚礼,第二场是七海参加假扮他人亲戚的兼职而出席的婚礼,最后一场是真白与七海两人在穿上婚纱后的自high婚礼。
前两场婚礼对比,相同的不仅仅是盛大奢靡,还有自始就贯穿其中的虚伪,以及新娘后续将面对的不幸。
而第三场婚礼更是把讽刺上升了一个台阶:真实的钻戒敌不过一丝猜忌,透明的钻戒却能够超越生死。
2、 家庭的对比:七海自己原有的家庭破碎,母亲跟着小白脸跑了,新婚后丈夫的冷淡、婆婆的挑剔,以及最后被赶出家门,亲情的缺失长期让七海孤独无依。
真白也同样与母亲决裂。
但讽刺是的因为一次假扮他人亲戚的兼职,让五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结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却比真正的原生家庭还要和谐友爱。
甚至最后出席了真白的葬礼。
与之相比的是真白的母亲甚至不愿接受真白的骨灰,令人唏嘘。
3、 职业的对比:在影片中,七海是一个传统保守的女性,不敢逾越社会以及道德上的默认规范,她生活的规规矩矩,平凡而又卑微。
她最开始从事教师、还兼职超市收银员,被赶出家门后当了旅馆保洁。
勤恳、老实、努力,实在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值得表彰的模范劳动者。
而在影片一开始,七海的校友似鸟,就直言不讳说自己陪酒不累又收入高。
安室的万事屋也是不干不净,所做之事不仅违反道德甚至触及法律。
真白的AV女优身份更是让七海吃惊。
这些灰色职业的高收入与普通劳动者通过辛勤工作所换取的微薄薪水形成鲜明对比。
4、 同性爱情与异性爱情的对比:本片的内容为“同性才是真爱异性只为繁衍后代”这句话实力背书,七海与鹤岗的婚礼从一开始就显得很莫名,从网上相识,经过光速发展后迅速结婚,最后不欢而散一地鸡毛。
他们与其说是寻找生命的另一半,不如说只是想快点结婚来完成一个社会人应尽的义务。
而七海和真白的真情让即使是身患直男癌晚期的笔者也为之动容。
5、 AV女优现状对比:本片有一大亮点之处在于对这个敏感职业的探讨,同时请出了许多真正的从业者来本色出演(纯洁的笔者经老司机指点才获知),在葬礼的那一幕上,行业内部人员不同的生存状态出现了一个对比,笔者归纳了下大致是三类:其一是以夏目奈奈为代表的上岸者,在早年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后如愿转型。
其二是以希岛爱理、希崎Jessica为代表的沉浮者,她们仍然在这个行业里挣扎、奋斗,前途迷茫。
最后是以片中里中真白为代表的谢幕者,像真白一样以死谢幕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人气不佳的黯然退场以及因年老色衰而淘汰出局。
但是不管是哪一类,她们都勤恳认真的工作,饱尝了这个行业里的艰辛,不仅承受工作对身体造成的巨大伤害,更重要的是需面对家人的指责或决裂,社会异样的目光以及黯淡不明的未来。
接着浅析下两个主要的人物:安室与七海 安室是本片中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两边通吃赚黑心钱害得七海婚姻破裂无家可归,第二次则悄悄把七海送上了一条死亡之路。
可他却总是时不时的出现,给予七海适当的帮助,安慰受到重大打击的七海,甚至作为一个知心的好朋友与七海谈心。
显得这个人很复杂,让有非黑即白思维定式的观众捉摸不透。
在笔者看来其实安室其实并不复杂,简单下个定义的话就是“有职业精神的大骗子”,笔者不认为安室有所谓的下限、原则之类的东西,他就是个拿钱办事的骗子,他复杂而矛盾的举动都可归因于他对客户尽责的“职业精神”。
对于国人而言,骗子居然有职业精神这么一说可能会很奇怪。
但是把背景放在日本就很好理解,换个例子:在本片中即使是AV女优也都很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真白身患绝症,仍坚守片场,日渐憔悴不辞辛劳到死前还在拍摄3P,简直就是用生命来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当代焦裕禄!
安室的职业精神就是骗子的盗亦有道。
把安室的职业精神放入整个大和民族的敬业态度中去理解会好一些。
女主七海若简单的用傻白甜来归纳,有些片面。
女主是完全被动顺应周遭环境与他人意志,没有自己的想法,各种智商掉线举动的背后是她的懦弱无助被动。
调查丈夫婚外情事件原本就是一个针对她的骗局,陷入其中可以理解,但在此骗局中七海的某些表现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受一个陌生男子之邀,只身前往情侣宾馆,在发现情况不对后,“机智”周旋好不容易拿出手机求助,但居然是用planet向安室求救,而不是报警。
在安室的指点下,让她用洗澡作为借口来拖延时间,然后……她真的脱了……还边哭边洗。
反正笔者看这一段的时候基本是这黑人问号在假扮他人亲戚参加婚礼的时候,被真白告知其实那位新郎是有家室的人,而善良的七海却认为:说不定是新浪没能说出真相,才弄到这个地步。
向来不惮以最坏恶意揣测的周树人先生表示惭愧至极、无地自容最让人费解恐怕是在影片结尾,七海握住“骗子”安室的手真心地说出“谢谢”的那一幕,这一幕笔者有些自己的看法,这里既不是要表现骗子高超的骗技也不是说七海傻到家了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在说这声谢谢之前,有一个可能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七海主动要求与安室握手,而老江湖安室却一时不知所措。
握手只是一个缩影,七海成长的缩影。
在影片后段,七海与安室一起去真白母亲那里送还骨灰的时候,真白的母亲突然脱了个精光来忏悔悼念,安室也狂热的加入其中,并且不断的怂恿七海也脱光,但是七海并没有听从。
这次的不脱与之前宾馆里的脱形成鲜明的对比,脱到不脱的之间的距离就是七海的成长。
也许她一辈子都会是那么怯懦、无助,但她经历过的这一切让她更成熟、坚强。
真白虽然走了,但她送的斗鱼还在,七海深情凝视斗鱼的时候,也许悟出了,人到底还是孤独的,即使一个人,也要努力坚强生活下去。
以《碧海蓝天》中的一句笔者最喜欢的台词作为结尾吧The end you did it alone anyway.
岩井俊二选的女角总能在美貌与亲和间取得恰宜的平衡,她们总是干净、可爱、忧伤、素雅,她们都不是那种惊世的美貌,而是有着澄澈清新的透明感。
时隔这么多年后拍出片名这么拗口的片子「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许是年纪大了的岩井俊二,曾经纯爱纯美的伤痕青春片已经无法表达这位中年大叔的成长痕迹了,而今用了一部纷扰人世的影像表达了对于人的生存原点——绝对孤独和寂寞的敏感。
一如既往的散文结构,一如既往的随性而至的剧情,一如既往的素净雅致、温婉细腻,大叔依然清新。
女主教师七海, 低到尘埃里面的女子,被学生欺负也逆来顺受,被学校开除,用与网恋淘来的男子结婚来拯救失业,不知根不知底的把自己嫁了,婚礼中通过网络找来的万能先生——安室,安排群众演员出席冒充娘家人。
把人生赌咒压在结婚上的七海,本以为婚姻生活将是自己美好的未来,却发现丈夫出轨,反而被夫家诬陷不忠,净身出户。
失婚加失业的七海,拖着行李箱茫然行走于大街小巷,无家可归、无人可联系,悲痛下求助于网上认识的陌生人——万能先生安室,这段背景空净阴郁,背景乐低沉闷心,竟倒出了七海最重的哀伤。
在万能先生安室的安排下七海成为婚礼欺诈团队的一员,像自己婚礼上请来的群众演员一样冒充别人的亲友团。
一样的司仪,一样的婚纱燕尾服,一样的流程,一样的洁白、幸福的婚礼之后,人们很快就会领会到幸福对岸的动词:欺骗、背叛、挣扎、死亡。
在这场冒充亲友的婚礼中,七海结识了同样无依无靠的AV女优——真白,作为冒充亲友的她们似乎找到缔结关系的纽带,可是转眼消失在东京街头的真白,让七海跟影片开头寻找网友那样,站在东京繁华街头不知所措。
城市里人与人缔结的关系过于脆弱,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网络的,再牢固的关系,都会一不小心遗失在拥挤的人潮中。
这是一扇门,接下来的奇异旅程注解了它的玄机:欺骗。
这扇门为七海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成为女仆住进古堡就是其中之一。
古堡中七海与真白再次相遇,两个孤独的女生跌撞在一起,岩井俊二捕捉到了两抹生动的美景。
片中,古堡的暖意、水母的幽蓝、女仆制服的黑白、婚纱的雪白、黑与红的金鱼,洁白的钢琴,轻盈的背景乐,均散落在剧情间,增添出两人情感的失控感。
结婚那段,真白掏出虚空的戒指戴在七海手上,手指与手指之间,无声的演绎默契的戏份,双手无声,却代女主们表达了许多的意思。
这是段岩井俊二风格的回归,一贯的将忧伤、残酷消减至最浅,成为新娘的真白选择了自己最幸福的时刻,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肉身,而七海原来只是真白雇来陪自己一起死的人,七海成为了「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
片中的万能先生安室呢?
岩井俊二把这个人物的设定始终贯穿于全剧,跟七海相关联的人和事,这个人全程参与,七海的网络学生有次问七海:东京是个什么样子?
东京就是物化了的安室,万能、包容、欺骗、赤裸相对会感到尴尬的城市。
影片最后,七海搬家,望着杯里金鱼,在天空下、在阳台上安静的微笑,最后镜头聚焦在那双带着无形戒指的手,最终身处繁华东京的身影变得坦然,对一度纠结的命运选择释怀。
永远少女下去,花工资的80%去租漂亮的大房子、在家里扮演女仆play、穿上婚纱开趴踢、躺在被剧毒生物环绕的房间里...这些梦幻的小事情却只能借以孤独实现,一个人,就能肆无忌惮去做许多想做的事。
但又无时无刻不希望能有一个人能来分享我的小秘密。
如同小时候认定一个女朋友陪自己上厕所,只和你一起上厕所。
封闭的自己打开了一扇小窗户。
“秘密只和你说,别告诉别人。
”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孤芳自赏、又渴望被理解。
小时候的相互理解可比长大了后容易得多。
于是我愿意努力去赚很多钱,愿意花钱去得到,金钱的等价交换能让我欣然接受,而非接受难以承受的“陌生人的善意”。
然而,买来的只是认识你的一个契机。
我愿意花钱,创造和你在一起的机会。
至少比单纯停留在internet上的接触要好。
这钱花得值,至少还有这个简单粗暴却又纯粹的办法。
这么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真白。
影片也的确像是两个风格迥异的故事和人物。
一个是不管任何事都会说"はい"的七海,一个是活得潇洒自我的真白。
好像只有这种搭配才比较容易成为朋友。
凌晨三点回家,叫醒你也不会生气、直接躺在你的身上睡着。
七海是温顺、透明、没什么棱角。
真白是真白。
两个人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影片的两个高潮:カラオケ和穿婚纱。
我的心仿佛也一下被填满,想要时间就此停下。
但回过神来,真白已经不见了。
戛然而止得消失了。
我喜欢那些把女孩作为主角的电影,且并不认为此片是百合的基调。
反而,此情此景,不拥抱、不亲吻才是怪事呢!
然后我们一起拥抱睡去,多么浪漫纯粹。
最后去向该去往的地方。
只有死亡才是停留在臆想世界的最好方式。
但剩下的日子还需照旧,七海难以去创造什么惊险刺激、浓墨重彩的生活。
但至少无论在哪,她都能很好得适应下去,仿佛世界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治愈。
3月10日晚七点半西门町Lux影城看的导演惊喜版。
800人的巨幕厅,坐在第四排(前三排不卖),全程仰视还要不停左右找视点。
(由于倾向使用自然光所以基本每个镜头的焦都很浅,离近看头晕)来的基本都是死忠粉,令人惊异的是180分钟的片长除了自己去走了两次肾之外没有发现其他人离座。
片尾从未出镜的小姑娘问女主:tokyo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呢?
女主无法回答,戴上猫帽遮住眼睛,四处张望。
这是一个由于“在陌生人面前脱得精光真的会害羞”的城市。
这是一个人人带上猫咪面具外表友善坚韧,腹中各怀黑水的城市。
但cocco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是宁愿相信这个世界,其实满满都是幸福呢。
(挖坑有空细表)
对我而言,幸福是有极限的,那些很容易得到的幸福,会让我崩溃的,这个世界真是充满了幸福,大家都对我很好所,以花钱来买,心情会更轻松;人的真心,温柔体贴之类的,就那么明明白白摆在眼前的话,会太过感天动地了,那样大家的精神会崩溃的,所以大家都用钱交换,装作看不见。
所以这个世界,可温柔了,所以我要用钱去买,用钱去买,这就是我的极限了。
能产生共鸣的我,也是被动的接受这个世界,我性格软弱,我没有改变的勇气。
我希望生活中可以像七海一样出现奇遇,希望有个真白一样愿意理解我的孤独,希望有安室这样哆啦A梦属性的人引领我的生活。
因为逆来顺受,我经历了不少艰难的事情;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我的幸福很容易达到;因为总是感到辛福,所以更觉得物质换来的幸福更为靠谱。
所以我会去感谢伤害过我的人,太容易得到的幸福,可能会让我崩溃的……
岩导拍片似乎不能没有演技过硬气质清新空灵婉约诗意的主演。
不然分分钟要垮。
比如这部就是靠女主细腻的小白花式表演串起40%的意象+30%的情绪+20%概念+10%的故事……唯美主义的散文诗电影一旦超过两小时,看到的就不是电影了。
而是导演编剧的仙姿,坐在玻璃泡泡里托腮望天嘟着嘴镇日空想饮露餐风连排泄物都是水晶blingbling。
第一遍看的两小时版,感觉包含的内容很多。
后来又看了一遍三小时导演版,好像多了些废话,剧情并没有丰富多少。
最后五分钟脱衣那段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又哭了,而且哭的更厉害。
想想看,其实前面的故事都是为那五分钟做铺垫。
前半段是人情冷淡,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唯有女主角七海像一个误入地球的外星人,真诚的有点二。
孤独的七海先是在网络上像网购一样找了一个老公,本来只想找个家庭过安安稳稳的日子,然后就一系列撒谎,一系列被骗。
一直在“帮”他的“3T”公司帅哥安室有多张名片,多个身份。
表面是帮人解忧,其实帮人害人都干,有钱就行。
被丈夫和婆婆赶出家门后,走投无路的七海在又安室的安排下认识了想要找人陪自杀的真白。
这次都开始骗她的命了,她还是那么傻乎乎轻信,一心一意为别人着想。
但这次一个患绝症的AV女反而能全心全意的接受别人的善意和真心。
七海和真白两个少女之间的感情,有点desperate,像是冰冷世界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们聊天玩耍,弹琴唱歌,互戴看不见的戒指,接着不是同性恋也不是异性恋的婚.....“你愿意为我去死吗?
” “愿意 ”--这是她们俩的最后一句对白。
为了这句话,真白放过了她。
最后的五分钟来了,这时如果你这时不巧去了卫生间就会miss掉整个电影的point。
岩井俊二经常来这一招。
在一直以女儿的职业为耻并和她断绝来往多年的真白妈妈家里,三个人本来正客客气气的交接钱物,真白妈妈突然当众脱衣,只为了感受女儿在公众面前脱衣是不是感到羞耻,安室突然打破职业式的客气假热情,也陪她脱下衣服。
三个人就在那里喝酒脱衣流泪,不停说好耻辱。
为什么把真实的自己示人会觉得耻辱呢?
我突然发现自己也泪流满面。
结尾,七海用面具蒙住双眼左右观望。
人生为什么这么平淡无味,繁琐冗长?
人们把自己的善良和真我藏在琐事下,藏在金钱下,藏在各种仪式下,藏在面子下,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如果每个人都脱下所谓保护自己的面具和盔甲,是不是会有想不到的奇迹发生?
所以前面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两个女生相遇啊。凌野刚的角色非常似曾相识,有点像《危机边缘》里的观察者,只是他不止观察、他协助和听从吩咐,但又有一种detachment。整部电影画面非常清新无害,但是情节转折没在客气的。
我喜欢啊,同性爱的情节,其实既不像百合片(主要针对男性受众)也不像蕾丝片(以性欲取向为先决)。它更像某些直女征伴侣时,稍微把性别限制放宽了,宽出来的那些说不清的期望和梦幻。
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刚哥这个角色,从头到尾嘴里有一句真话吗。原来刚哥这么适合这种类型,斯德哥尔摩里刚哥演绑匪位的话,他就是那种把人质害死人质也死不瞑目地相信他的人。
岩井俊二是打算将「花与爱丽丝」的母题无限延展扩充下去吗?整体诡异,每次转折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wtf,无法预知的结尾走向,前后剧本严重断裂;刚哥真是神一般的存在啊!
完全看不懂想说什么,琐碎拖沓凌乱至极的剧情,结合快进忍耐到了两个小时多最后几十分钟实在看不下去,关了。浪费我两个多小时的生命。
不是百合,是真正的家人。沒有血緣沒有肉體聯結但是能夠在一起分享生命的人,是最特殊的存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的coco遇到黑木華,填補了一世的孤單。(人生夢想。)
三个小时太长了,废戏太多,删掉一半也不会影响什么。前后有种割裂感,过渡不是很自然。情节也挺怪异。女主跟个傻子似的,就像被操纵的木偶。
无波也三折,看得我一愣又一愣。一开始想着总结几部日本电影里的婚礼现场,然后像伪纪实的社会新闻,很快又堕进了暗黑版、无止境抒情的《花与爱丽丝》——同时揶揄黑木华凭女仆多喜一角摘得柏林影后的《东京小屋》。结果,最后飘的婚礼接沉的葬礼,喝酒反转,看得一伙老司机兴致盎然。
沒看過介紹,一開始以為是家庭倫理劇,中盤突然姬片展開,沒想到結果是探討人性的文藝片。再一看導員編劇,岩井俊二,原來如此。前半部分鋪墊,幹什麽都在凑合著的女主,不管是求職戀愛結婚看得人快要窒息,拖著箱子不知道自己在什麽地方那一幕,確實會把觀衆壓抑的情緒拉到一個負面的高坡。名字叫ましろ但是卻做著世人眼裏骯髒的工作,渴求愛卻卑微得要花錢購買,找到了願意共赴死亡的人卻選擇讓對方活下去,出席葬禮的不是親人反而是萍水相逢的假親人,一群AV女演員卻比世人活得通透,明明只看錢做事的萬事屋也變得有人情味起來。經歷了一系列現實諷刺,女主成長了可喜可賀?ps:為什麽剛哥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脫得讓人措不及防。
岩井俊二你让我说什么好呢?虽然是名导演,但还请不要这么任性。
siff2016 第十一部 四星半 本以為3小時很長 意外地很快就過去了 和以往的岩井俊二很不一樣又還是他 很多段落發人深省 最震撼還是赤裸的問題 又哭又笑很分解 因為我也沒有自己敢承認的答案 cocco棒飛影后十條街
黑木华的外貌在日娱中并不出众,但是她的神情、声音、柔韧,让人觉得她是所有普通却美好的女孩的具化与升华。而Cocco(不敢相信她是77年的),她看起来就像是青春期现实里可以垂涎的女神,美丽、灵动,充满故事,甚至是带有原罪的都市传说。岩井俊二再次将故事聚焦在两个女孩身上,让人恍惚觉得它是《花与爱丽丝》,以及历经成长后的我们的变形与延续。世界仍是如此残酷,死亡带着超脱的幻觉与诱惑。绝大多数的人,苦苦挣扎的人,精疲力尽的人,他们尽可能不那么苦与累的活着。世界很大,社会繁荣,我们却贫瘠又渺小,拥有的、珍视的,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在绝对化的处境里,我们只有友谊了,只有彼此了,就算飞蛾扑火也要捍卫这天堂最后的虚影。然后,过往种种垒砌释然、成长、赋意,真真假假的、自欺欺人的,一个人继续活下去。
你以为故事会这样发展,其实不是,还是散发浓浓的少女心,喜欢日影加一星!
三小時版的剪輯太差了。大量空鏡頭,重複鏡頭,正反打,能用畫面帶過的還要再講一遍台詞。結尾的一場即便點題了,前面2小時組織素材和節奏也失敗。真不敢相信這是岩井老師自己剪的版本。
日本人的伦理道德观念我们不懂……
就在我为女主死去而感到悲伤落泪时突然蹦出个笑点
岩井俊二的镜头大概来自于未来吧,温暖而清冷,就像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微笑。暂为2016最佳,一开始以为是一个俗套的男女爱情片,但导演在叙事上都玩出了新意和花样,每一步的走向都出人意料,让你来不及去纠结于上一步的疑问,黑木华演的也太好了。
绫野刚竟然到最后也没有把黑木华拉到丑岛那里借高利贷!
6/10。居然这么长。前后分裂严重,后面直接“花与爱丽丝”。女主太蠢让人生气,我一度以为那个帮助她的男人是幕后黑手……喜欢结尾三人的裸体祭奠,又丧又好笑。假扮亲戚串戏到《小偷家族》。
完全GET不到导演要表达什么意思,女主的表演让人厌恶,看来对岩井俊二的钟爱只能停留在情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