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赤叶青枫提到导演魏德圣,内地观众最为熟悉的应该是他之前的两部代表作:《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
前者浪漫的爱情情怀分外打动人心,后者悲壮磅礴的史诗气势更是极具震撼力,迄今为止尚无同类型的华语大片能出其右者。
如今,时隔5年后魏德圣终于又出新作,这便是爱情喜剧《52赫兹,我爱你》。
所谓“52赫兹”,应该是来源于那只全世界最寂寞的鲸鱼的故事(注:从主海报上画的那只鲸鱼也可看出些许端倪),因为它发出的声波是51.7赫兹,跟别的鲸鱼都不同,导致其他的鲸鱼无法接收到。
故而即使鲸鱼的声波可以传绕半个地球,这只被命名为“52赫兹”的鲸鱼仍寻觅不到伴侣。
陈绮贞、钟成虎与陈建骐组成的乐队组合The Verse 还曾为这只鲸鱼写下了《52赫兹》一歌,献给所有因为独特而孤单的人。
如今,当这个特殊名词被用在魏德圣的新作的片名里,那么翻译过来便是:孤单的人,我爱你。
这是一句文艺至极同时也是浪漫至极的表白,从一开始便为影片定下了治愈性的温暖主题:无论渴望爱情的你多么孤单,终究会有人跟你说一声“我爱你”。
片名已然如此,那么影片本身呢?
影片主要围绕着城市中各种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孤单人群展开:没有勇气尝试爱情滋味的年轻男女、为经济压力所苦的爱情长跑恋人、受世俗羁绊的中年单身人士、相爱却不被认同的同性情侣……在情人节来临的这一天,他们终于鼓起勇气,把握机会,抓牢缘分,分别谱写出浪漫甜蜜的恋曲。
如果说,这样梦幻简单的剧情在人意料之中的话,那么影片具体展开的形式则在人意料之外: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爱情音乐片,堪称华语版的《爱乐之城》。
全片几乎从头唱到尾,词里曲间,唱尽都市寂寞普通人内心深处渴望爱与被爱的百转千回。
尤其是全体主演分别根据各自扮演的角色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隔空合唱的那首《开门关门》,将各自角色对待爱情的忐忑复杂心情诠释的生动形象,淋漓尽致,极富感染力,是全片插曲中最令人惊艳的一首。
而在影片风格的呈现上,虽然片中角色因为各自的情感不顺,难免有低落神伤、自怨自怜的时候,但好在角色负面消极情绪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会“雨过天晴”,以阳光乐观的积极状态去面对自身情感和生活,故而影片的整体风格还是较为热闹活泼,轻松有趣,再加上前文所提及的这是一部典型的音乐片,唱的比说的多,经过这种表达方式上的渲染,从而令此片更显得治愈与欢乐。
演员方面,阵容的组成与搭配也很有意思。
8位主演中,饰演拉拉情侣的新晋混血女神张榕容和曾凭借电影《茱丽叶》荣获第47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的李千娜算是专业演员;饰演中年单身人士的赵咏华和林庆台,一个是昔日凭借一首《最浪漫的事》纵横华语歌坛多年的情歌天后,一个是以《赛德克·巴莱》中年莫那·鲁道出道,大器晚成的师奶杀手;而另外4位戏份最重的主演则是由台湾一些独立乐团的年轻歌手/主唱担任,他们都是大银幕新面孔。
以上这些人组成的主演阵容新鲜感十足,“素人”感亦比较重,再加上他们片中的职业都较为平凡且基层,从而令全片那种“讲述都市寂寞普通人的爱情故事”的味道也就更浓。
而影片后半部分陆续登场的范逸臣、田中千绘、林晓培等人的特别出演也犹如一枚枚彩蛋为观众带来惊喜的同时,亦为影片锦上添花。
总而言之,音乐爱情片《52赫兹,我爱你》是魏德圣一次全新的尝试,而且可能是今夏最快乐的影片之一。
另外,片中对于同性结婚元素的展现更是契合前段时间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这一重大社会性热门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令影片的整体氛围显得更为包容有爱,也更加深刻、全面地诠释了主题,表达了主创们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景。
陈绮贞出版过一张电子专辑,叫《52赫兹》,这张专辑的主打歌是为一头“全世界最寂寞”的鲸鱼创作的,这头鲸鱼的声波频率是52赫兹,是主流以外的稀有频率——正常鲸鱼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
所以,即使“52赫兹”的声波可以传绕半个地球,但始终寻觅不到伴侣。
因而,这张专辑又被称为是“献给所有因为独特而孤单的人”。
电影《52赫兹,我爱你》则是献给平凡却又“因为独特而孤单的人”的一场动人爱情,曾打造过《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等经典作品的导演魏德圣将目光投向城市中孤独人群的爱情,用每个人都能接收的频率,去讲述以及去爱那些平凡中却与众不同的人。
其实在经历了《赛德克·巴莱》这样情绪浓烈行为激昂的作品之后,魏德圣对《52赫兹,我爱你》的操控则显得游刃有余了许多,就像一个在战场经历过大风大浪归来的人,面对街坊四邻的态度一样,总是友好耐心,永远处变不惊,而且,这种成熟并未减低他对情感的理解与渴望——而这部影片也确实放弃了追求视觉刺激或者复刻时代记忆的宏大命题,着重表现气氛与情绪——“是有一种甜中带苦,精神放松的浪漫与满足感。
”这种感觉亦有来自文化与品格层面的原因吧,总觉得台湾的爱情大都充满着温情和浪漫——至少,在台湾的爱情电影作品中,甚少去触碰那些苦大仇深或处心积虑的爱情,他们单纯,阳光,无忧无虑,但又不会脱离现实,让爱情在花与面包的抉择之间犹疑摇摆。
当然,不要因此而认为影片的格局小,而是这样的爱情,更加真实。
尽管放弃了视觉上的企图,但《52赫兹,我爱你》却因此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这是一部有台湾理想的爱情“音乐剧”,就像下雨天配巧克力,红酒配电影一样,孤独的爱情与音乐最配。
《52赫兹,我爱你》在一首接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里,将普通人的爱情,渲染的耳目一新。
而且,魏德圣绝对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也是一个会把寻常故事讲述的与众不同的导演,而观众,则永远是那个喜欢在新场景中感受耳熟能详故事的人,就像有人把故事安排进《深夜食堂》一样,魏德圣把故事安置进了“花店”和“蛋糕房”,鲜花和面包的选择,同样也是这代年轻人的爱情难题,如何选择,他希望能够给出并不一样的答案。
很喜欢影片片名中的隐喻,可能,每个在生活里艰苦跋涉的人都是独特的吧,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爱,但爱情始终不曾到来的失败,也证明了“因为独特而孤单”,但其实,他们可能忽略了沟通的重要,就像只能听见自己说“我爱你”的猫咪一样,只能听到自己求爱声波的鲸鱼,又如何能得到爱情?
《52赫兹,我爱你》用音乐做桥梁,让每个不被了解的人都能够让人听懂内心,真是浪漫而感人的慰藉呀。
茫茫大海中,有一只鲸鱼,它从来没有一个朋友。
在其他鲸鱼眼中,它就像个哑巴。
因为它的发声频率是52赫兹,而正常的鲸鱼,只能听到15——25赫兹的频率。
它的歌声没有任何同类能够听到,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
而52赫兹,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声音。
人海茫茫,车来车往。
身处繁华都市,常常有人会觉得自己也如同那只孤独的鲸鱼般,发出声音,没有回响。
“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人心里有我爱你,对方却不知道。
而我们拍的这部电影,一定要让大家感受到幸福与满足。
”这是电影《52赫兹,我爱你》的导演魏德圣说的。
没错儿,就是那个拍过《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的台湾导演。
《52赫兹,我爱你》是一部让人看完就会感觉幸福的爱情歌舞片。
剧情轻松,画面甜蜜,爱情浪漫,音乐好听,看完的感觉就像吃了一块美味的甜点。
影片主角都是平凡人,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努力着,坚持着。
开了一家花店的小心(小球饰),常常被家人称为剩女,但她依旧相信爱情。
在卖花的过程中等待真爱的降临。
而现实也没有让她失望。
甜点店的小安(小玉饰),内向的大男孩,默默暗恋着蕾蕾,始终不敢表白。
直到有一刻忽然想明白了,原来真爱说来就来了。
蕾蕾(米菲饰)是一个工作勤奋上进的婚礼策划。
靠自己的拼搏支撑着与大河的爱情与生活。
但生活重担的累积让她对这份爱情渐渐失去了信心。
大河(舒米恩饰)热爱音乐,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对生活的柴米油盐后知后觉,一心想做最好的音乐。
酝酿着一场浪漫的求婚,送给蕾蕾。
除此之外,还有人到中年,仍在寻找真爱的痴男怨女。
完全不顾世人眼光,永远我行我素的同性情侣。
电影中的每一首歌、每一个人都非常感染人。
无论是热情、悲伤、喜悦、愤怒,看起来都如此虚幻,又异常真实。
这些平凡人,过着平凡的日子,和我们一样都有着平凡的烦恼,却用最真挚的态度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爱情的酸甜苦辣,我们总会尝一下。
经历了一些,才会懂得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52赫兹,我爱你》的画面十分唯美,颜色饱满地像漫画,人们生活其中常常会有种童话的感觉。
搭配上曼妙的歌唱,又会有种神奇的陌生感。
小燚强烈推荐电影的主题曲《开门关门》。
该选择面包或爱情她面对难题不是爱不到而是爱不起要爱人说出我愿意难的是出题答题他一直在等待向她应许的时机却因不够多金而口吃他永远在车里放着安全帽两顶等待可能降临但在忙碌的车流里谁会等一只慢游的鲸鱼她在意玫瑰的年纪是否过了盛开的花期像只猫咪小心翼翼但这世纪的文明病总是又哈爱情又骂爱情我的爱情开门关门我怕的是我是不够好的人我的爱情开门关门我怕的是我不会永远天真我的爱情开门关门我怕的是根本没有对的人我的爱情开门关门我怕的是她说的我们不是我和她两个人所以爱情你怎么了你的门开了我们却害怕了所以爱情你怎么了你的门关了心又寂寞了我们只不过想要快乐我们只不过想要快乐我们只不过想被认可我们只不过想被认可那道旋转门出不去也闯不进来开心关心开关开了又关歌词巧妙地用开门关门来形容爱情的不同状态。
每一次开门关门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每一次开门关门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每一次开门关门也许会影响一个人;每一次开门关门或许会变好或许会变坏;每一次开门关门会让一个人渐渐成熟渐渐世故。
《52赫兹,我爱你》剧情很简单,看完却会眷恋。
也许你还在犹豫爱情的某个决定,也许你忽然厌倦了乏味的重复,也许你已经累到不想再相信,也许你已经非常甜蜜......看看《52赫兹,我爱你》吧,给你最温暖的鼓励与肯定。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你发出的频率再特别,总能找到属于你的爱情。
就像那只鲸鱼,尽管一直没有得到回应,但它仍旧在深海中快乐地歌唱着,歌唱着。
后台回复【52】,在线观看本片。
飞机上看的片子,不知道是因为刚好符合我的心境还是怎样,我觉得这部片子事非常不错的。
一出场就惊艳,并且所有的歌曲都非常好听,而片中各种角色,正因为平庸朴实,所以才显得真实。
我真的是从头到尾跟着旋律打着节奏身体跟着摇摆看完的,并且时不时露出傻笑。
很台湾很小清新,我很满分,不是托。
魏德圣是一位奇怪的导演,称其为“慢热型导演”绝不为过。
曾经的《海角七号》洗刷了多数尘埃,逐渐影响了太多年轻人。
而《赛德克·巴莱》的厚重感,残酷的表象之下确实近年来少有的血性之作。
简言之,魏德圣的作品,乍一看是没什么太大卖相的电影,包括选材也是一样。
但每部作品,都会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魏德圣的魔力。
这部《52赫兹,我爱你》也是一样,一部华语电影中少见的音乐电影,或许不少观众对这样的题材无感,而且故事极其简单无脑,情节甚至有点幼稚,跟综艺卡通的feel一样。
但相信我,这部90分钟的电影,看得过程却津津有味,看完之后,心情很舒畅痛快,简单的故事、清新而单纯,结局更是无边的甜美且有燃点,而容纳于片中的每一首歌,节奏明快优美,好听到爆炸,毫不夸张的说,电影的音乐和令人愉快的故事,几乎可以让我二刷。
就像魏德圣本人一样,《52赫兹,我爱你》,也是一部奇怪的电影,故事简单到可怕,就是从一位花店少女为角度,在情人节这一天中,这里遇到的人和事,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集中在这一天中,发生在其他人的左右,也如灵光乍现一般,闪耀在自己的身边。
52赫兹,代表着一种没有同类能接收的频率,故事的起源还要从一头孤独的鲸鱼身上说起。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
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
她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
原因是这只孤独鲸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她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
所以,52赫兹,代表了孤独,她从太平洋穿越西北通道后到了大西洋,喜爱鲸鱼的人们可能在为有些悲哀的关于这头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的故事而伤感叹息,这头鲸鱼的顺应力同时也鼓舞着每一颗孤独的心。
尽管他唱响的二十年无应答的呐喊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里回荡着。
就像电影的女主角一样,庄鹃瑛饰演的这位33岁的剩女,在一家花店之中,看遍了来来往往甜腻无边的情侣,自己却孤独一人。
但是她很乐观,她的爱情的向往,对未来的希冀,对还未出现的“他”的期待,容纳在他欢快的歌声之中,电影的片名从这个角度解释,就是“孤单的人,我爱你”。
虽然本片发生在虚构的城市,但主题内容和情怀都代表着一段段人间悲喜剧,容纳于人间五味杂情之中。
其中有着时尚的笔触,也有着青春的躁动,更有着现实的锋芒,有人说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前不久的《爱乐之城》,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更像周董那部《天台爱情》。
两部电影都是说我们的爱情,只是《52赫兹,我爱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的色彩代表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比如张榕蓉的故事,一对同性之爱,在电影里她接受了所有人的祝福,无视世俗的羁绊,这就是一种理想的笔锋。
而发生在城市之中的大城小事,则代表着现实。
最明显例子的就是电影中,姜圣民与陈玫希饰演的那对情侣,姜圣民对音乐的痴迷,陈玫希对生活的抱怨,成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爱情的羁绊。
所以,才有了美丽的音乐和动听的歌声。
这是一部音乐片,很多地方又唱又跳,但有一个特点,音乐部分代表着理想,行云流水一般。
一旦停下歌曲,就代表了现实和孤独。
或者现实世界中几处演唱的情节安插着有些生硬,比如姜圣民的台词:“在某件事之前,我要先唱首歌。
”这种指明要展开唱段的提示,在众多的音乐片中是绝无仅有的,但这也是电影的特点,是一个signal,意味着我们要用歌声来对抗现实的驳杂,对抗孤独的内心,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唯有内心的美好驱走一切。
可见电影用音乐来烘托人们内心中的快乐,简单直接;而回到现实之后,想要继续快乐的唱歌是很难完成的,这是电影有意而为之。
而在电影临近结尾的时候,唱段几乎没有,反而基调非常现实。
姜圣民与陈玫希的情侣几乎分手,庄鹃瑛与林忠谕的情人节任务险些未能完成,尴尬的坐在不合时宜的餐厅之后。
我最喜欢结尾那一段,伴随着范逸臣的《大世界小世界》,驳杂的现实,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邻桌那一对老夫老妻不就是证明吗?
这是电影主题对梦想的寄托,穷小子与女友十年的爱情长跑,孤独花店剩女与邻家小哥的邂逅,并且还将其领入了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种代表,谁都想让自己心仪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是一种梦想,而现实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或许,我知道我为什么快乐的原因,《52赫兹,我爱你》拍出了在现实中每个孤独的内心,他们曾经所经历过、无法忘怀的往事。
这是一部有情感和情怀的电影,代表了一种生活情调,也寄托了一种梦想。
开心乐观才是最重要的,孤独的人终究会迎来“我爱你”那一刻荣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感觉还挺好。
喜欢电影里渲染的主题——人人都应该拥有爱情,人人都应该表达爱情。
喜欢它把爱情作为一个全电影的大命题在表达,却又表达得不那么庸俗。
同时又有一种小小的知足和幸福感,因为剧情全是自己身边现实存在和发生的,比起美国那些大英雄题材(虽然不知道这么比较对不对),更让人感觉亲切和向往。
总之,就是一种“小众而又美好”的感觉。
不错的爱情电影,还有歌曲,有点回忆起high school music,国内很少有这样的精彩电影,虽然古板的爱情话题畅谈无数次,而且还是一整天的无数次提到爱情,什么样的爱情都出现,可是不能全新的投入了。
因为有太多的杂念,没有特别理解这个52赫兹在电影里的关键节点,主题或是明线不够明显,爱情和孤独是矛盾的吗?
想不明白,慢游的,孤独的,但是没有爱情伴侣的52赫兹鲸鱼,跟电影的关系,对不起我道行浅。
一開始看海報醜醜的還在想是什麼台灣電影,看主演除了宇宙人小玉我認識以外其他都是我不知道的樂隊主唱演的,但想說過年就該看部電影,加上「LaLaLand」下午3點多才開始演所以就選了這部「52赫茲我愛你」。
看之前不久才知道是音樂喜劇電影,就跟一般的音樂劇一樣有一半敘述內容會用唱的,歌還滿好聽的,所以整部下來沒感覺有尿點,裡面夾著「海角七號」梗,有一段男主角背著吉他一邊衝著跑不動的摩托車油門一邊喊「我操你媽的台北…為什麼我不敢砸吉他~」笑點滿滿。
看完的感想是好想去佳佳唱片行去找OST回來收藏,現在腦海裡一直都是男主角唱的「Do Mi沒有So~」☺
此文是作者在洛杉矶提前放映场的观后感,包括导演问答,影片尚未正式上映,所以未透露剧情。
星期六上午,洛杉矶,晴。
睡过了头,于是晒着大太阳一路狂奔到学校的剧院,在入口碰到一对情侣挽着胳膊往里走,墙边开着片白色小花。
入座后,朋友说刚刚外面那群被围着照相的小个子就是导演本人了,可是我担心迟到急着往里跑,都没有看到。
不过影片结束以后导演就上台跟大家互动了。
我想我真是最不认真的观众了,去之前都没有仔细看介绍,开场后才反应过来这是部音乐剧电影,开场5分钟有点不适应但也很好奇拍出《赛德克巴莱》的魏德圣导演拍音乐剧会是什么样子。
[此处略去剧情一千字。
] 观影结束后,心情豁然开朗,大龄单身女PhD学生积蓄了一个星期的压力和寂寞统统被赶走了,平日里视而不见的绿叶与小草都成了最美的风景,风和日丽,岁月静好,想谈恋爱哈哈哈!
可见此片治愈效果极佳,至少和我类似情况的同学们看了一定不会失望的。
作为一部音乐剧电影,此片的音乐制作算是成功的,不知道专业人士如何品评,反正我有被打动,也常常想跟着主角们一起随旋律摆动。
全片17首歌曲(网上信息。
其实我哪记得几首啊,反正就是眼花缭乱大家一起唱),我最喜欢的两首歌,一首是男主唱给女主的告白歌,那一段,我泪目了(是,哭点超低,喜剧也看哭),爱情的甜蜜与生活的辛酸,被两人一句句唱出来,心里暖暖的。
另一首是结尾范逸臣乐队带动所有人唱的《大世界小世界》,唱得我也想站起来一起摇摆,但是在坐的观众们都一脸严肃地盯着大屏幕,并没有起来唱歌的意思,我也只好凝神屏气偶尔动动肩膀这样。
回到家一顿乱搜,然后意识到电影都没上映主题曲当然找不到啊!
最后只好在官方预告片里重温。
链接放在文末大家自己看。
导演在提问环节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构思:这是一部送给处于三十岁年轻人的影片。
三十岁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也许在事业上,你已小有所成,但是爱情这一边,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你都会有等待或彷徨,失望或挫折。
所以三十岁的你,会在影片中看到,你并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
看惯了名人的出轨离婚案,也经历了自己被骗被抛弃,三十岁的你,是否还相信爱情?
你会在相亲时看到个门当户对便匆匆结婚,走上“生活的正轨”,还是坚持等待爱,等待那个踏着五彩祥云的人出现?
而当爱情的色彩渐渐退去,你和当年那个TA,是否还承担得起淡如白水的生活?
面对爱情还是面包的拷问,你足够勇敢吗?
到底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爱情,另类的爱情值得被祝福吗?
其实爱情的这些问题,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值得细细讨论,但本片毕竟走的小清新暖系,点到为止,让想思考的人继续思考,想放松的人哈哈笑过,力度拿捏的正好。
印象最深的其实还是张榕容那对,毕竟算是最具争议性的。
两位女生的表演都很惊艳,张榕容的帅气白西装直接迷倒观众一片,对爱情的自信与霸气也给旁人带来许多勇气。
(可是有件事挺莫名其妙,豆瓣的主页上竟然写着主演:张榕容,这未免太过分,让四位主唱情何以堪)至于为何拍音乐电影,导演这样回答:生活中无法说出来的句子,用唱的,就可以,而且更能打动人心。
除了超美的音乐,主演们也都是专业音乐人。
四个乐队主唱担纲主演了两对情侣。
有观众问导演如何选到这些演员,导演说自己都没有安排试镜,就是看乐队的youtube 录影, MV, 演唱会,一条条看,最后选定这四位。
四位主演虽是素人,但毕竟都是乐队主唱,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在片中的演唱深情款款表演也不失自然。
我个人感觉,影片中的每一首歌曲都被主唱们诠释的很到位,每个角色都映射出了爱情里的我们:期待爱,渴望爱,害怕受伤害,然后在爱的过程中劈荆斩棘,努力前行。
里面的歌词台词也都金句频出,比方阿姨讲的这句:没有爱情,就是伤害。
妥妥送给我这个大龄单身女青年一万点伤害。
总的来说,影片各方面的设计都符合春节情人节档票房电影的标准,导演也不愧是票房霸主。
海角七号班底及其经典元素被精心布置在片中各处,当年的影迷也都差不多步入三十岁的行列,到时候肯定都走进剧院看片啦,大家就四处找彩蛋吧(其中一个摔吉他的梗在预告里有哈哈)。
台北市长的客串更是令人惊喜,当时在坐的台湾同学都爆笑加掌声不断,作为大陆人我当然不了解这位市长,但看他在片中短短几分钟表演便觉得肯定是位有趣的官员,台湾人一定更喜欢这一段。
(所以我的意思是,要是本片有望在大陆上映,我们大陆同学也许会感觉到一点点“文化差异”,有些梗会get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乐在其中,可以脑补下北京市长在雾霾中的首都机场指挥飞机降落的场景。
)另外,影片中爱情的消费群体年龄覆盖面也很广,男女老少都会有共鸣。
像之前影人评价的一样,这部影片像清新甜点,给人心里塞满糖,甜蜜蜜,想恋爱,满满正能量。
就让我们再次期待导演的票房爆仓吧。
Q&A环节有个小插曲,拿来跟大家分享。
有位观众提问导演第一次跟音乐人李正帆老师合作有何感想?
导演巴拉巴拉讲了一堆,中心思想是艺术家之间根本无法好好合作!
而且拍电影前不知道这位老师是业内很厉害的前辈,对他提了各种看似很作的要求,最后每首歌都准备了几个不同版本,再从中选择一个用于最终的电影。
总之制作过程是一个不断磨合与挑战的过程,最后导演说这位老师的太太做饭很好吃,所以自己有幸蹭到饭真开心(导演你真是吃货)。
这时候惊喜来了,这位提问的观众表示,对,饭是好吃,我是他女儿(哈哈哈,此刻导演头顶一万条竖线,加一万只乌鸦齐齐飞过。。。。。
现场爆笑)总之整个提问环节,导演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说实在话做实在事顺便随手搞笑撩观众的个人风格。
当然,导演也解释了52赫兹的典故,以及影片鲸鱼和猫的爱情由来。
不便剧透,大家自己看片子理解哦。
预告片
当年从《赛德克巴莱》影厅出来,我就跟自己说,以后魏德圣导演的电影,我都尽量入院观看,因为我要还导演的电影票,这部电影的价值,一辈子的票也还不完,这是我个人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华语电影。
52赫兹的鲸鱼,这故事你有听过吗?
一般鲸鱼用15-20赫兹的频率呼叫,上世纪90年代,生物学家在北太平洋发现了一只频率为52赫兹的鲸鱼,它在孤独地游弋,没有伴侣没有亲人。
即使鲸鱼的声波可以跨越半个地球,可是因为频率不同,没有其它鲸鱼听得到它的呼唤。
此后,这鲸鱼就比喻为独特而孤单的人。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只是讲述了情人节一天,花店主理人小心,从早上进货到晚上生意结束,期间遇到几对情侣的小故事,没有曲折离奇,只有暖心温馨,张榕容那段完全是甜到腻,然而这些单身狗粮我却吃得很开心。
最后52赫兹的小心,也最终觅得同频率的小安。
这是一部歌舞片,开场曲已经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无论歌曲的编曲、画面的色彩,都是五彩缤纷、欢快雀跃的,好像色彩丰富的马卡龙甜点。
接下来的那段是讲述游大河与蕾蕾的感情,这段是最打动我的。
一个满怀理想的音乐人,一个为支持男友幻想(蕾蕾的角度)为生活努力打拼疲惫不堪的策划人。
大河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从不计较生活的艰辛,他认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只要给我一把吉它,我就能为你谱出爱的旋律。
我要向全世界大声呼唤,我爱你!
而一直为窘迫生活奔波,被百万负债压得喘不过气的蕾蕾,在这十年不断的付出,浪漫抵不过现实,这时她想到的是分手。
爱情与面包,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女生年轻时都有爱情这个梦啊,然而梦醒时都选择了面包。
两人在这艰难的选择时,心理活动都是很细腻的描写,大河如何化解这场危机,有待你去戏院看答案。
张榕容那段的确是戏中的亮点,台湾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提案于上月才有了起色,拍摄当时仍是处于未见光明的阶段,所以剧中她们参加集体婚姻,是不合手续的。
但蕾蕾那句:你们不能登记,但我让你们站第一排中间,让你们收到最多的祝福。
这句好暖心啊。
自《逆光飞翔》后,我再一次在屏幕上欣赏到漂亮的张榕容(其实还是有几部的,好的错过了,至于烂的我在划手机没欣赏)。
片中她女儿超漂亮超可爱,借问一下,那是她现实中的女儿么?
好萌其实电影也集结了《海角七号》的演员,范逸臣、田中千绘、林晓培(可惜她没在戏里献唱),《赛德克巴莱》的林庆台也来了,都是支持导演的友情演出吧。
戏里有句台词蛮搞笑,就是《海角七号》里有出现的“我操你,我操你妈的台北”,哈哈,喜欢这部戏的人,听到这台词,都会会心一笑吧。
你的频率是什么?
我的灵魂缺了二分之一,那部分在你那里吗?
張榕容和李千娜救了劇情。(但歌全都太難聽了)
歌剧
不客氣的說:畫面不好看,劇情無聊,歌還難聽。
又智障,又难看,又难听
第一次看台湾的歌舞片,幽默元素很多,看得很开心。歌还算能听,但对爱情的歌颂过于直白,因为喜欢The Verse的《52赫兹》这首歌才想看的片,结果听完整部片都没出现这首歌,只是提到几句鲸的孤寂,有点失望。灯光调得实在有点不自然,特别是虚拍部分的光简直辣眼晴。 张容容男装扮相赏心悦目,花店女和巧克力男身高差有点萌。# J23
开篇十分钟就够尴尬了,万万没想到从头尬到尾。。。。ps:张榕容太美啦!
基本的叙事能力逗不够吖
7分,作为一部音乐片,大部分歌曲都蛮好听的,也是华语电影少见的尝试,除了开头有点尴,后面越看越甜,我都以为今天是情人节了😄张榕榕真是又美又帅超级可爱!竟然还在国内上映了!有点惊讶😏
唱的好听的真不多,亮点是张榕容。
台湾电影小清新的特色似乎特别适合歌舞这样的载体,但这部电影形式远远大于内容。
自由的国度才能拍出来的电影。
音樂很棒,唱得也好,可惜故事實在是太弱了,為什麼故事非得設定在情人節呢,搞得所有人好像一到這一天設定就發情和作逼兩種模式。同樣的故事,其實更適合改編成舞台劇,適當地劇場化燈光舞美改編后,不僅能突出音樂優勢,還能掩蓋故事和表演短板,真的可以考慮下。
魏导还是很有才华和独到风格的,歌舞剧形式不新鲜但是蛮轻松,比一般的台湾泡泡剧强很多
除了张榕容都不认识
特别适合情人节虐狗的音乐电影,整体充满欢乐,音乐都特别棒,音乐旋律中都藏着关于爱情的哲理。
52 Hz, I Love You 2017 TW Blu-Ray 1080p AVC HDMA 5.1-TTG,109分钟57秒,,35.50G
真的很棒了
好清新的小品,但是真的很甜很台湾很喜欢。不过觉得歌曲的部分有点太多了,虽然都还挺好听的,但是全片歌舞还是觉得有点太满了。林晓培居然只客串没有唱歌啊,好遗憾
喜欢台湾片这种对爱情对生活对个人内心的重视和追求,偶尔看看这种电影思考一下爱情仪式感对平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爱情和面包的考量问题,挺好的。
2.5。全程尬歌,情节失衡,最大亮点是张蓉容那一对的LGBT元素,其他就勉强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