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番,阵容强大,画风心水,剧情曲折,就是太短。
人物没有好坏,只是对待命运的态度不同。
野野子早已接受了既定的死亡,面对消逝的恐惧坚强而淡然。
贝尔本是懦弱的官二代,惨死在同伴背叛的抢下。
但复活后的他思想逐渐成熟,并仍有勇气挑战命运。
当面对昔日强大的同伴时,贝尔选择勇敢地面对死亡,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大仇得报,真的机智得一匹。
野野子与贝尔的情愫并未深入展开,却定格在朦胧的唯美时刻,记得有评者感慨:“野野子说贝尔的金发好看,是因为想起了预言中杀死自己的金发少年;而她在死时说射杀自己的少年的金发好看,是因为想起了已逝的徒弟贝尔。
”这份感情的起承转合构成完美的回环,含蓄地镶嵌在宿命轮回的悲剧舞台,末了,只余一声婉叹。
不过,最得我心的角色还是勇于反抗命运的柴名姐,引b站上的一段评论最为妥当:撒旦不满上帝的安排,率领众天使群起攻之,最终失败堕入地狱,成为群魔之首。
与其天堂为奴,不如地狱为主。
永不屈从的恶魔亦是悲剧的英雄。
只是恶魔也有心中永恒的痛,因为爱与死是人类命定的原罪,命运指引我们吞下这无法抗拒的毒果。
音乐很棒,真的很棒,缘由是庵野秀明吧,保质保量,啧啧,EVA剧场版我也会一直等下去的。
有一种浓浓的命运论充斥在故事的背景里,虽然看似有些无奈,但主角们依然坚强地为了各自的目标战斗,或反抗或顺从,而且即使是顺应命运,也没有懒散的活着,他们都在用力地活着。
贝尔和野野子从一开始便是不会有交集的人,一个是敌国的士兵,一个是龙的牙医,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本来他的命运是被背叛的自己人杀死而结束的一生,由于龙的影响而复活,他命运的使命便是阻挡只有他能阻挡的人,当知道自己的命运已被安排好,自己的存在意义已被定义好,一定无趣到想死吧。
然而野野子的存在,让贝尔找到了另一种意义。
我深知自己是你擦肩的过客,我们被各自的命运束缚也有着各自的使命,但被你所吸引的我不由得停下脚步,擦肩而过的那一刹那,我小小地贪婪地欣赏着你的身影,这一刻,“和血液不同的东西填满了我的胸口。
”。
“先行上岸的马,在午后的阳光中打着颤,快要死去的我不知为何平静地注视着它,被它高雅的姿态打动。
”
龙的牙医,一部
非常棒的反战片。
从头到尾都没介绍为啥而战争,反而通过里面的人物,讲明了战争的危害,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龙作为一个抑制力的存在,对方却天真的幻想着把抑制力消除了,他们就赢了。
然后他们就制定了计划,勾结了内奸,准备杀龙。
结果反倒是这一决定,葬送掉了当时战场上的大部分人类。
而苟活下来的人,也会因为伤痛(杀女主的黄毛)而制造新的悲剧(女主预知自己会被伤疤黄毛杀死)。
也正是因为没介绍为啥而战争,使得观众莫名其妙,才会加强观众对这场战争的厌恶。
而龙,实际上存在的作用也并不单纯是战争用。
它游荡的时候还可以消灭一些极端的天气灾害(感觉在影射核,既可以造核单,又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人类)。
最后的那一场战争,也很好的说明了,战争不是靠消除那种抑制力就能消除的,而是靠消灭所有想发动战争,有杀气的人而消除的。
也正是这样,经历了最后一场由抑制力造成的悲剧的人, 明明应该从此厌恶战争的,然而最终把原因又归结于抑制力,继续战争,只能说是愚蠢。
又或者是处于战场后方的,发动战争的首脑还未消失,底层受到伤害的士兵也只能听从命令继续战斗。
也正好呼应了,战国时候,讨伐了敌将之后,明确告诉对面的士兵,敌将已死,反抗者格杀勿论。
战争意识的死亡, 战争才能结束。
而龙牙的部分,也说明人与龙不可分割。
龙牙没牙医就会滋生细菌导致牙齿崩落,而人间因为没龙也会充满污秽的灵魂吧,如果人类全灭的话,龙牙大概会因为没人维护而全部崩落吧,到时候龙也自然就死了。
人类在战争的同时,也在伤害着龙(需要净化的灵魂增加,滋生牙垢)
两集OVA总时长和质量更像是一部剧场版动画。
虽有战争背景,但并无战争主题。
作品显然是在围绕个人的生存意义进行思考,比较突出的是接受和反抗命运的牙医众和男主及叛医,牙医阵营首领显然是接受命运但又打心底里赞赏反抗命运者;女主野野子则对久活下去没有过多的执着,比起考虑怎么反抗命运还是顿顿吃好白米饭来得实在,同时,虽然接受自己将死亡的命运却对工作十分认真,极力争取奋勇向前;反抗命运的叛医更像一个受情感摆布的可悲女子;至于那个最初连吃还是不吃敌军饭菜都无法决定的男主教科书般地反对接受命运,却只能浑浑噩噩始终迈不出一步,但临终回想起自己12岁时摔落下马的瞬间,看到了马的美丽、悟到强行驰马跃河的愚蠢,大概也正是这份坦然,才破了前世仇人的不死挂吧!
毕竟野野子的感染力这般动人。
这也让最后从高台独自逐阶而下的野野子喊着“贝尔,你在哪?
快干完活儿去吃晚饭吧……”的场景令人肝心圮裂。
把本片作为一个诠释投入一项事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基层工作者所该带有的态度的作品也是不错的。
另外,蛀牙的设定朴实而大胆!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设定和人设想象力俱佳,毫不拖泥带水的剧情,泪目的结局和隐晦的内涵,确实是一部超水准的大作,我认为唯一比不上哈尔移动城堡的大概就是色彩略显单调吧。
即使是力量无匹的龙,也有逆鳞之类的弱点需要弱小人类帮忙解决的麻烦。
看到命运的结局所以能放开担忧,全心全意的为龙服务么?
也不错的设定,但是万一有人看过《麦克白》怎么办?
对于这样一部无力吐槽的片子只要喝彩就好了。
柴名寻找竹内的旅程,最终却是牙菌超级灭杀者的出现,竹内本人却是死于牙菌的,这一点不知道是什么缘由;死去之人的灵魂在龙牙中通过,然而贝尔是一个黄泉归来之人,这又意味着龙似乎有某种先知的能力,却没有看到贝尔身上有牙医的标记,从结局手枪上看,左轮上有牙医的徽章,贝尔又似乎是以双重身份死去的,这是龙的感谢么?
这些似乎表明作者太贪心了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结果造了不少冲突,也蛮有趣。
贝尔最后的自述中,回忆了被马匹抛入池塘差点死掉的情节,但是之前送回龙牙的旅途中,又是如此决然的骑马帮助野野子重返龙躯,这也是一个潜意识中为爱勘破生死的人啊。
在《自星星》中,也有一个人提前做出了这样的告别。
若是能够简单地以张震岳的《再见》结尾,也不错。
--随着年岁渐长,人也变的唠叨了,以前总觉得,话不必说尽,能懂的人自然会懂,现在觉得,多说两句,全当为终将脑子不够用的自己留下文字,省的自己也忘了。
虽说人生不应以宿命观定,但是天地江湖的潮水卷来,也常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慨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是陈词,虽说扯着“不能选择的未来我不接受”此类的强者新语,然而面对不可避免的未来,真的能够淡定从容的说一句“此地甚好”么?
又或者抱头痛哭“东门黄犬、华亭鹤唳,复可得乎”,或是擦着手上的血迹安慰自己“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世间事不如意十之八九,某些不如意,既非“明朝散发弄扁舟”所能排解,也非“我劝天公重抖擞”来得及拯救,它就像《挺进报》中,命运已经敲响天国的大门,你所能做的,大约就是把扫帚挂到窗外,然后整理衣冠,打开门平静的走出去接受它。
虽然,说一切偶然都是必然,成功与否不能寄于上天,总会有更好的方法、更完善的方案、更理想的命运,但那是就人类这个整体而言,具体到某人某事,对于苛责自己也好、遗憾别人也罢,若真的能全知全能,爱迪生也就不必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话来激励世人了,有理想是好事,但理想主义却会撞南墙。
你做了你所能做的一切,对于结果,成则固喜、败则改进,只要不是在赌所谓的万分之一、博人品,都是好的;若结局真的无法挽回,也只能留待后人,于你而言,体面地放手才是正确的方式,诸葛亮、文天祥堪称楷模,陆秀夫就做得不够好(明明还可以向东南亚转进的),但在这里不是责备谁(因为也许有不能转进的限制因素没有流传下来),只是二者做比较而已。
往者已矣,自当以“浪花只开一刻,比之千年石,并无不同”遣怀。
若是寄语来者,最近倒是有个段子,一位父亲贴出来的岛国作业--请写一篇小记回顾你这一周,这位小学生写到:“我,从不回头看过去,只顾风雨兼程!
”
参与战争的碾压级战力——龙,一群“志愿者”冲破生命终结的迷惘成为龙的牙医,保护它脆弱的“膝盖”——牙齿。
交战过后,各种东西都会出现在龙的嘴里,武器装备,变本加厉冒出来的各种放大版细菌,还有死去的人的感情和灵魂。
传统和现代的交织感。
龙,灵,神官。
龙的机械外貌,武器,战争。
再加上少年少女的性格设定,灵魂飘来飘去什么的,不知为何总让我想起君名。
有点影射二战阵营,最后结局倒是反战的。
画风算是维持了特色,OP以及很多段都非常美和迷幻,特别是柴名进入牙齿的那段。
不过为了和那些庸脂俗粉不一样而坚持的特色,有点套路的刻意。
据说起源是一个7分钟的动画短片,但是作为上下各40分钟的长片,有些部分情节还是有点跳跃。
大部分龙牙细菌真的好恶心,这个动画其实是告诉我们要好好刷牙(。
)特别是睡前(。
)我们的目标是(_______)
我第一次知道龙的牙医,是在看了日本动画人博览会的第一集之后,说实话,那个片子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与之后的一些精品短片相比,这个片子的分量有些微不足道,不单单是晦涩的剧情和叫人搞不懂的设定,故事中大量出现的旧日本海军的影子,也略微让我不适。
第二次关注龙的牙医是在16年的末尾,当时得知了龙的牙医要再次动画化时我相当之兴奋。
一来是有《冰上尤里》珠玉在前,二来是鹤卷和哉监督,大量老eva团队都有加入。
而鹤卷和哉导演的flcl和飞跃巅峰2都是不可多得的名作。
但我并不是没有担心的点,毕竟短片中充斥的旧日本海军颜色太过明显,而上一作大玩二战梗还疯狂喂屎的作品《舰队collection》还尸骨未寒。
不得不说我一开始抱着相当之乐观的心态观望此片,认为鹤卷和哉导演会弱化这片的战争背景,更加强调故事,但我实在没有想到,龙的牙医最后竟然会变成这种模样,如果你将“我们的国家”和“你们的国家”换成日本和美国,会发现,这简直是再标准不过的战前宣传片。
首先是交战中心的两国,一国是白人与黑人组成的,制服偏向美国的“那个国家”的军队,另一方面则是由日本人(没错,就是日本人)组成的,制服偏向旧日本海军的“这个国家”的军队。
说实话,这样的设定不让人联想到二战都难,编剧对这种设定唯一的掩饰,也只是用“那个国家”和“这个国家”这样的欲盖弥彰的手法来粉饰。
片中对两队军队的描写太过于耐人寻味。
“那个国家”的军队,几乎人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或者是只顾及自己利益的小人。
哪怕有一个生性善良的人出现(贝尔,但说实话,我也认为杀他是有必要的)也会立即遭到杀害。
而军官也更多是一脸猥琐和狡猾。
而另一队“这个国家”的军队,则对军人是完全的另一幅描写,即使是最开始的海军上司,都显得一脸正气,大义使然。
之后出现的陆军队伍,更是一脸和善,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生命。
这样的对敌军的故意丑化,用政治一点的话语说就是合法化战争的正当性。
考虑到参考的战争背景,不免有些不寒而栗。
而围绕整个片子的中心主角是“龙”,在这片子里是绝对武力的象征,不同于往常的反战电影中,对于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排斥(《星球大战》中的死星,各种反战电影里的原子弹),在龙的牙医中,龙变成了一种神一般的信仰。
再结合片里战争中的原型,单这一点就值得令人怀疑。
而龙的形象也相当之耐人寻味。
一开始以为龙应该是中国古代的蛇形一样,但在龙的牙医中却刻意规避了将之与中国龙混淆的地方,而是将他做成了介于中国龙与西方龙之间的模样,一方面主体像个大蜥蜴,另一方面超长的体魄又有些像蛇。
很多人可能会误会认为有龙的形象,那就应该是中国的代表。
但显然,在日本的传统中也有对龙的信仰,比如说日本地名中便曾出现过龙冢的地名,二战中也有部队以龙为代号出现过,哪怕是如今也有《如龙》这样的系列游戏,这证明在日本人的意识中,龙并不一定是中国的代表,同时显然,本片中的龙也是货真价实的“日本龙”。
龙的原型是什么?
我相信看这部片子的大部分人都会有这个疑问,但其实就我的解读来说,龙的象征很好理解:一、龙是很久之前便与这国家的人签订契约,保护这个国家的接近于神的存在。
而唯一能与龙交流的则是神官,龙的背上也建立了类似于日本传统神道教的神社。
二、龙在战争时保卫国家不被侵犯,是绝对武力的象征,而在和平时保卫国家不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人民崇拜,而且保护龙,龙的体内连接着生死,有着死去的人们的灵魂综上所述,龙其实可以理解为自古以来保护日本的“神的照护”。
日本自古以来的信仰体系中很大一块,便是相信自己是“神的子民”,受到“神的庇护”,免于日本受到各种灾害。
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事例便是成吉思汗登陆日本时被巨大的台风所阻挡,导致侵略日本失败。
从此这便成了上述信仰的依据,同时也是“神风特攻队”的名称由来。
当然“神的庇护”也是神道教的中心思想之一。
虽然在现实中日本被美国大兵骑着干,但这并不妨碍日本现代文人的意淫。
而主角是维护龙的“牙医”,从最开始便知道了自己终究会为了龙死去,却欣然接受命运,而他的大部分伙伴也将保护龙当做了自己的生命的义务。
其中最令我作呕的一句话是贝尔的“ノノコ为了龙什么都能做”。
鉴于龙在前半段完全只担任了大规模杀人武器的活,而主角一行人对此不单单视而不见,反而为了龙可以付出一切。
这上面的设定,打了任何说这片反战的脸,主角一行人的嘴脸,不仅让人联想起“为国牺牲”,“帝国万岁”这样的军国主义口号。
而片子则是不停地正规化这样的借口,强调“龙的牙医是一件了不起的工作”,是“为了祭奠死去的人”。
这种大量夹杂的私货实在让人胃口全无。
当然,就像所有的影视作品一样,制作团队中不可能所有人想的都是一模一样。
所以并不是所有角色都一定会带有隐喻或者符合主题。
有许多人在意的大反派为什么一直打不中他,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寓意,单纯只是为了突出大反派的酷炫值而已。
而同样的而另外一个人物柴名,可以说是全剧中矛盾最多、bug最多的一个人物。
体现在她身上的,是整个制作组分裂的价值观,不同的制作人员想要在(可能是导演或者编剧)这个人物实现不同的目的,导致这个人的人物动机,行为举止成了全剧最精神分裂的一个人,时而反派时而正派的行为很难说服观众。
前期她是一个反抗“命运”的人,不愿意输给命运,并且想要摧毁牙医,摧毁龙的反派,甚至不惜害死自己的牙医同伴。
而到了后期又要保护女主角,并且行动的理由也变成了“想要救自己的爱人”。
说实话,后期的行动理由非常没有说服力。
毕竟如果只是想要救自己的爱人的话,根本就没有必要与敌军串通,也没有必要中途逃走,她完全可以在牙齿掉下去的那一瞬间就进入龙的体内。
而说她是两方面都有想的话也说不通,毕竟结尾部分她似乎完全就没有再管牙医与龙的事了。
而或许是这个bug太大,导致其余主角在与她对话时也出现了明显的精神分裂。
在一开始主角团得知了她炸掉牙齿,害死了修三时,悟堂和其余牙医明显表明了对她的敌意。
可之后在她害死了更多的人,甚至使得龙背上的驻军被屠杀后,悟堂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跟她道别,而有栖更是来了句“きれい”……真是可惜了林原姐姐的声音…………全剧唯一一处有“反战”倾向的句子是悟堂开头的那句“我们多救一个人,敌军就会多死一个人。
”只有这句话,把敌人的生命与己方的生命试做同等重要,承认生而平等以外,全剧再没有一个地方有这样明显的反战倾向。
而后期的杀戮虫有人觉得他杀死所有有杀意的人这一点是反战就真是令人可笑。
是否有杀意与战争是完完全全的两个话题,即使不说这一点,用极端伊斯兰教的口气来说,任何不纯洁的人都应该处以石刑,你认为这是对的吗?
并且后期也实在是让我见识到了,“哪怕死了成千上万的人,只要不是我认识的,那都不能算人”的价值观,主角团对于生命的冷漠,着实让我作呕。
整部片子,不停地重复着对于生命的漠视,价值观的混乱,大量的单方面丑化敌军,几经修饰的军国主义私货。
使得这片从我最期待,变成了最失望,以及多多少少对日本的未来感到担忧,连一个国家中应该站在最左边的影视文化人们,都已经开始右化的时候,又怎么去期待有谁会去守护现代的民主日本呢?
先行上岸的马,在午后的阳光中打着颤,快要死去的我不知为何平静地注视着它,被它高雅的姿态打动。
被色彩的变幻谜到 ...特意留意了一下这段清晨的蓝调黑白里只有虫子、手杖、和尚、龙有鲜明的颜色,贝尔的死亡回忆后才变回彩色。
后面黄昏又变成黄调黑白。
1.虽然利用了战争题材,但这部番却将生死完全聚焦在个人身上。
我想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的,可能是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死亡都是平等的。
但你所选择的面对死亡的态度,可以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观影中最感动的地方有两处。
第一处是天狗虫出现时,想起自己在几十秒后会死的修三在黑浪中大笑着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活着”。
第二处是最后,有栖川看着看着变成虫的柴名姐的背影说“姐姐,真漂亮”就算是选择接受自己死亡的牙医,也会觉得会反抗死亡的人很勇敢,这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
老牙医在贝尔摔碗而走时,和最后柴名姐飞走时都夸赞他们勇敢,八分钟的短片里悟堂也夸奖因反抗命运而化作龙牙的人勇敢。
相反地,影片中没有直接赞美接受死亡,成为牙医的人,还通过不同的角色质疑这种态度。
这部影片中没有一个主要人物是卑鄙的,就连那个打不死的boss敌军大叔,也不是以获取金钱为目的,而是为了终结人与龙的千年契约,算是一个超越个人的高尚理由吧(笑 柴名姐、贝尔,他们反抗死亡,也不是因为胆怯懦弱,而是有着自己的执念。
成为牙医,你需要接受自己的终结,只有有这样的觉悟才能成为牙医。
这固然需要勇气。
但就算不接受,不成为牙医,在死面前也同样勇敢。
这仅仅是一个没有对错的选择题,没有高下之分的态度。
牙医们都对职业有着高度的忠诚,他们选择成为牙医,也就将自己的余生都奉献给了龙。
这是确定的、不会改变的“有意义”。
有时我在想,野野子之所以能在战斗中为龙拼命,上演各种高危动作,是否有一部分的勇气来自于她明确地知道自己不会死在这里呢?
是否也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保护了龙,是真实而有意义的工作呢?
而贝尔就更保守一些,因为他随时都可能丧命,甚至可能死得像苍蝇一样轻微。
所以他最后为野野子所做的各种,一定需要更大的勇气吧。
野野子有铁饭碗,贝尔是自由职业者(笑影片中的龙并不像仁慈的神明,更像是一种规则性的存在,执行生死规则的... 执行官?
这使每个人的选择更加平等了。
牙医的生活虽然平淡、确定,但每一天都在享受活着的感觉;想要反抗死亡需要付出代价,也要面对完全的不确定性,这当然非常刺激( 但当人产生杀意,想要干涉别人的生死时,就会被恶势力利用,自己先丧命。
死太庞大。
不搭上别人,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死亡都是勇敢的,活着就是勇敢的(大概2.一些疑问和尝试的解答...这部片确实不太完整一定不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先说一个二刷发现的影片自身的问题吧(也可能是我的问题)。
最开始说的感动处,第一处其实是二刷才被感动到的,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了牙医们知道自己确切的死,才会被修三的态度感动到。
但第一次看的时候,因为修三的话和野野子解释牙医知道自己的死这件事情中间隔了好几分钟,那句话也是一闪而过,于是没能够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也就理解不到修三当时的心情的伟大之处,这可能是影片情节设置的一个小小问题吧。
然后是疑问:首先是两个关联的问题:贝尔为什么被复活 和 野野子的命运是否被改变了。
我目前的理解是也许贝尔最终面对boss的行为算是主动接受了死亡,也就有资格成为牙医了,也许是龙预见了这个才复活他的?
或者是龙暂时的自救行为?
不过超过时间来看可能一切就是这样发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
我本来觉得贝尔复活可能是为了改变野野子的命运,但后来发现最后出现的士兵是年幼版,也许长大后还会杀死野野子。
他当时没有产生杀意,也许以后会吧。
然后是关于不死大叔的神奇设定和他的枪上为啥会有龙标。
说实话看是我还以为最后的枪是贝尔的,仔细翻了一下才发现是不死大叔的(枪的形状这种东西大部分人都不会关注到吧!
对窝来说手枪都一样啦(小声bb))我觉得这两件事也许有关系。
也许龙标暗示着他和龙也有着某种关乎生死的契约,使他能够躲开武器带来的死。
他想要打破龙与人的千年契约,不让人类再出现奇怪的生死异常可能也和这有关系。
还有一个疑似小bug的东西...在吃杀意的大虫子出现之后,不死大叔早就产生杀意了啊!
他在龙宫里多了不说,至少杀死了和他一起进去的同伴,然而他却是因为最后被贝尔用枪指着产生杀意才被杀死的orz 强行解释的话,也许蛀牙虫进不了龙宫。。?
3.赞美鹤卷和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我看来,就是牙医对于命运的态度以下为凑字数内容:格局小点来说,我真的不想要男主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他声音真的还蛮好听的,怎么还没到140字!!!!!
好吧,到底还有多少到底要多少字啊啊啊啊啊啊
最后生存的黄发小哥伤在右脸,而杀死女主的时候伤已经结痂,目前看来没有逃脱死亡命运的迹象。
男主从始至终觉得自己当不了牙医,他的内心开始不停在反抗自己的死亡,然而从复生再到回归龙牙,并没有逃离死亡的轮回。
明面上作为牙医复活,实际上可以把男主看做龙牙的一部分,男主有遗憾有留恋,为自己的胆小懦弱天真自责,为短暂的人生匆匆消逝感到迷惘。
这些情感正是男主心中的“牙虫”,而女主正是作为男主的牙医对他的受损无助的心灵进行了治疗,女主不仅是龙的牙医,更是男主心灵的寄托。
男主叙说的马的故事,我的理解马代表了命运,在溺水的那一刻男主领悟到只要不强行驱使马度过池塘,就不会被甩下,而生命本身就是伟大而美好的,犹如马一般高雅的姿态令人动容。
在回归龙牙之前,男主领悟了生命虽短暂且美好,顺其自然珍惜每一天,未必就是错误的判断。
女主的结末,可能就如龙之预言死去,但女主每天努力工作,努力吃饭,“活的目的就是为了活的长久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个人看来,动画想要传达的,更多的是珍惜时光,对生命的尊重。
反抗命运是一种态度,活在当下也并不矛盾。
这样想来,男主本身作为牙的一部分复活,心中的牙病被牙医治好之后回归龙牙,就不是那么伤感的事了,释怀放下,坦然面对死亡,就是一件很自然很纯粹的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动画对反抗命运的态度也不是批判的,成为牙菌的大姐,心中有很深的执念,她的存活就代表了人类生与奋斗的希望,渴望与爱人再会,反抗死亡是并行的另一种观念,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她的想法是顺从命运的一个对立面而已。
正因为如此, 她的身上依旧有牙医的标记。
“如果蛀牙菌是残存的人类思念,那么为事物感动的心情,会是龙蛀牙的原因吗”龙的牙医,其实是一群释怀生命尊重生命的灵魂摆渡人,坦然活好每一天,无论是反抗也好顺从也罢,毕竟“活着真开心啊”。
期待看到FLCL那样的鹤卷的可以退散了,这部比起diebuster又要更中规中矩一点了。如果是别人的可以打四星,但作为等了这么多年的鹤卷粉就只能打三星了。只有看到那好看的片头时让我心中不安分的小火苗跳了一下
无感
有很多 EVA 的影子。
观感尚可,视角和世界观还算新颖。
莫名其妙。看在龙拿了柄杓的份上给2星。
相当有趣的世界观,以战舰巨炮与龙共存的时代下的战争为背景,讲述龙身上牙医与蛀牙菌的猎杀斗争,穿插着死亡与新生的思索,顺从和反抗的抉择。无论是家国野望还是个人私欲,最后都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汇成了一曲止战之殇。画面和音乐大赞,可惜篇幅太短,很多东西都没能够展开。
一部讲述公务员犯罪的动画片。
以为是说龙的故事,打开发觉是说战争的,战争说着说着,发觉其实是说生死观的,生死说着说着,发觉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初恋的故事。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呀。
看完#牙酸#
莫名其妙
看不懂(#-.-)
军国主义的亡魂
三星半。日本动画师的想象力向来出类拔萃,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还涵盖了生死、战争等话题与反思。只是…对于各类形态、概念与意向看得一知半解,大概影响了我对片子的理解吧
牙医们,尤其野野子,在既知死的前提下还能这样生机勃勃的活着,太令人肃然起敬了,我和贝尔都不能理解,为何野野子能为了龙这么拼呢,对虚无又爱逃避的死宅来说,野野子实在太耀眼了
元气少女标配,“一想起你时,和血液不同的东西就充满胸膛。”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新奇的设定,和平是永恒的主题。
设定相当有趣,画面与风格则有点庵野秀明,特别是结尾大屠杀。龙是国家或者体制的象征,牙医则是为体制而活的人,牙医的来际意味着无法抗拒的命运,该选择坦然顺从还是奋起反抗。也可以把龙看成是人思念的集合体,死期将至意味着一人将要放弃思念,这或许就是生死执念的根源,一人的死又会加重他人执念
脱胎于日本动画人博览会,2集非常完整,设定和美学上依然走在日本动画的前端半步,鹤卷和哉真的可以
整个莫名其妙啊?
画风还可以,然而剧情就是一坨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