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初衷是做剧情解析,但是写着写着突然发现,如果把它拆成两个人物小传似乎更加有趣。
因此为了行文更加通畅,我在里面自然就添加了很多人物心理活动的脑补,剧情的合并或移位等等处理,如果各看的时候觉得和电影里有对不上的地方,你就把它当成是一篇同人文来看就好,千万不要太纠结细节上的差异。
南方的政变者当听到姜部长引咎辞职的消息时,金正道并没有感到十分意外。
有人背后议论说,姜部长其实早就捞够了,这次所谓“隐退”不过是拿表东浩逃亡行动失败当借口,断臂自保而已,金正道却认为这种说法只猜对了一半,他清晰地记得行动失败后,从东京赶回的朴平浩一脸杀气冲进部长办公室时的样子,虽然没人知道之后房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金正道相信,如果不是被对方掐住了七寸,姜文勇这只老狐狸绝不可能如此甘心地乖乖溜走。
可惜金正道并没有看到这一幕在安企部这种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办公室情谊可言。
顶替姜文勇的安部长,就是3年前「光州事件」中向自己下达了射杀学生命令的长官。
如今走马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自己启动针对海外组的内部调查。
这种熟悉的血腥味,金正道仿佛又看到了光州街头那一具具手无寸铁,被子弹贯穿胸膛的学生尸体。
「光州事件」,介绍见下方引用文字1980年5月18日至27日,韩国光州及全罗南道地区的市民发起了一场要求国家恢复民主制度的示威行动。
当时掌握军权的陆军中将全斗焕下令以武力镇压这次运动,造成大量平民和学生死伤(3000余人)。
同年12月,全斗焕在严格控制的选举下就任总统。
从那时起, 金正道心中有什么东西随之破碎了。
军中一批和他一样的异见者开始聚集在被软禁的金顺石将军身边,密谋代号为“狩猎佩德罗”的刺杀计划。
两年来,在一间名为穆成社的军供企业的掩盖下,暗杀组织已经将触角悄然伸至各个师团级以上的部队,做好了随时发动政变的准备。
说话的这位就是穆成社的崔社长然而,刺杀总统谈何容易,这位昔日的中央情报部部长(注:全斗焕曾在1980年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对于密谋篡权,暗杀行刺这种勾当并不陌生,他自己身边的安保措施安排得可谓是密不透风水泼不进,唯有等他出国外访时才有下手的机会。
在年初调任至安企部之前,金正道曾被金顺石将军召唤到住所重新拟定计划的细节。
在那次会面中,将军将行动调整为9月4日总统访美会谈期间动手。
同时为了避免情报泄露以及部署方便,这次行动由美国本土的雇佣兵来完成。
这指的就是自己受雇于“穆成社”如此精心筹备的计划,却在临门一脚的时候,被现场布防的美国CIA搅了局。
行动失败,金正道很是沮丧。
虽然两位杀手被自己在现场全部“清理”掉,没有暴露组织的任何消息,但打草惊蛇之后,安企部乃至青瓦台内部必然会展开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行动,等下一次机会出现要到什么时候了?
所以,当得知姜部长打算搬出“东林”来应付差事时,金正道很是意外。
关于这位“最神秘的间谍”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70年代中期,之前安企部内部也做过调查,但始终没有可靠的线索和目标,有人甚至怀疑这压根就是北朝鲜情报部门为了让安企部内讧而故意泄露出来的假消息。
想靠这种捕风捉影的传闻来糊弄青瓦台,姜部长也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如此说来,他还得好好谢谢朴平浩,要不是表局长流亡失败死无对证,那么此前他把经济顾问申基澈教授当替罪羊的行为分分钟就得露馅,轻则落个办事不力的罪名,重则意味着欺骗总统,无论哪种情况,姜部长都只能在大牢里享受退休生活了。
表局长的死让姜部长得以“平安退休”但是,朴平浩在行动现场为什么要临时改变作战计划?
有人说这是他当时认出表局长的身份后,判断目标价值太大,想要自己指挥以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但是金正道心中却暗自打起了嘀咕,这并不是朴平浩的做事风格。
1979年10月26日晚,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在汉城中央情报部的秘密宴会厅内,被时任中情部长金载圭枪杀。
4年前「朴正熙总统遇刺事件」后,南山上上下下被查了个底朝天。
当时负责审讯朴平浩的调查官就是金正道。
将近十天的时间里,金正道在朴平浩身上用尽了所有刑讯手段,却丝毫没发现对方有任何破绽。
这样的男人,怎么会做出现场换阵这种轻率的举动?
无论如何,金正道并不想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
眼下的重中之重,是尽快重新启动下一次刺杀行动,而总统接下来的访日行程,则是动手的绝佳时间窗口。
但是,一名脱北飞行员的出现,却再次打乱了金正道的行动计划。
黄政民扮演的这位飞行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见下文引用部分1983 年 2 月 25 日,朝鲜飞行员李雄平驾驶米格-19战斗机飞往韩国。
根据李雄平所提供的证词和最新密码本,安企部迅速查出了多处间谍设备埋藏地,并将一名前来取走物品的朝鲜间谍堵在了一家洗衣店里。
一场枪战后,对方利用爆炸引起的混乱趁机逃脱了。
但从现场回收出的证物里,金正道认出了总统访日的行程计划书,其中一片纸上还残留着一行字:和平革命 1号。
总统访日计划自然取消了,刺杀计划又一次泡了汤。
但是与此相比,更让朴平浩感到紧张的是,对方居然拿到了总统行程安排这样的一级机密,这说明“东林”不仅的确存在,而且显然还在组织中位居高层。
看着如此眼熟的笔迹,金正道眼睛扫向墙上朴平浩和方珠京的照片,心中谨慎地计算着自己的选择。
就在这时,副手张科长带来了一则令他心惊肉跳的消息:朴平浩那边也开始了对自己的调查,而且目标直指自己的要害——穆成社,社长崔昌植被捕,整个公司被翻了个底朝天。
不能再拖了,如果任由朴平浩查下去,整个组织都有可能暴露。
金正道下令让张科长开始24小时贴身监听,无论找出何种证据,一定要把朴平浩拉下台。
但是,对方可是一个在情报部摸爬滚打了13年的顶级情报人员,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被打倒。
看着张科长毫不怜香惜玉地审问赵维静却毫无所获,金正道并没有感到十分意外。
虽然他也非常怀疑这个姑娘的真实身份,但是问不出东西来太正常了。
如果对方真的是“千宝山”,那么就意味着她和“东林”一样,都是北朝鲜派来的顶级特工。
与这样的高手们过招,比的不是谁的火力更猛,而是要看谁更沉得住气,谁的失误更少。
因此,当得知朴平浩杀了方珠京露出马脚之时,金正道的第一反应并没有着急将对方的身份昭告天下。
带队攻下对方的安全屋后,看着朴平浩面前散落的一堆尚未烧完的文件,金正道认出了总统的访泰行程,上面冰冷地批注着:除掉1号后,射杀东林。
金正道突然看到了眼前的另一种可能。
“这件事既然被我们知道,就绝对不可能成功了”,CIA分局长的话又在耳边响起,这个混蛋将会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你们美国人或许的确有能力破坏“狩猎佩德罗”行动,但如果北边和南边一起动手呢?
金正道将那张带有朴平浩字迹的纸扔回了火里。
看着躺在血泊中的张科长,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金正道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东林已经被射杀了。
”朴平浩必然不会明白自己这么做的理由,但无所谓,他现在反正也已经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金正道告诉他,只要配合自己完成行刺计划,之后他想去哪里都可以安排。
作为一个已经被组织抛弃的特工来说,这应该是他唯一能活下来的机会了。
1983年10月9日,韩国总统全斗焕出访缅甸,第一站是前往仰光参拜缅甸国父昂山之墓。
朝鲜获得有关情报后,提前在昂山墓地的顶部设置了可远程控制的炸弹。
韩国总统警卫室在全斗焕抵达墓地之前对现场进行了安全检查,没有发现异常。
当天上午10点28分,朝鲜特务把韩国驻缅甸大使的车误认为是全斗焕乘坐的车辆,随即启动炸弹,当场炸死徐锡俊副总理在内的16名韩方人士及四名缅甸人士,共47名人员受伤,全斗焕因为迟到两分钟而幸免于难。
当总统的座驾驶出视线的那一刻,金正道握着打空了弹夹的手枪,万念俱灰。
他不甘心,不甘心这样失败,为什么朴平浩要出手阻拦自己?
难道是为了能苟活在这个独裁者统治的世界中吗?
朴平浩想不明白,也永远无法再想明白了。
北方的间谍
当方珠京停止挣扎的那一刻,朴平浩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这个忠心耿耿的姑娘,前一分钟还在为自己排忧解难,后一分钟就被勒死在自己手中。
一切都因为自己的身份,东林。
朴平浩跌跌撞撞地起身来到桌子前,在总统出访东盟日程安排的扉页写下了刺杀行动的信号。
“爱国歌第一段,最后一小节。
情报收集 东林”。
东林,这个曾经令自己无比骄傲的名字,如今却像毒药般侵蚀着一切。
按照战略部长官李永洙的计划,只要除掉这位总统,南北政府就可以坐下来谈判,到时祖国因此而统一,再也不必有这样无谓的牺牲,再也不必有同胞间的自相残杀,所有这一切都将有了意义。
他看了一眼墙角方珠京的尸体,拿起文件走出了房间。
在前往接头地点的路上,朴平浩发现了后面盯梢的车子。
一定是金正道的人,没关系,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万全的托词,即便被抓也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脱身。
但是,这份行程计划一定要传递出去,而且一定要亲手送到李永洙的手里,他要看着这位行动总负责人的眼睛,让他亲口告诉自己,这将是东林的最后一次任务。
但他没想到的是,真正威胁却并不是来自于敌人。
为什么平壤要让人民武力部掌管对南行动?
火焰行动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
13年了,自己一直在推动的难道是一项屠杀行动?
女长官黑洞洞的枪口指向自己的脑袋,蓄势待发。
朴平浩没有恐惧,反而感到了彻底的茫然,这让随后冲进来的金正道和周围的枪林弹雨仿佛都是不真实的。
身份已被发现,计划也全部暴露,但这一切都比不上被组织抛弃更让他感到绝望。
“除掉一号后,射杀东林”,这行字就写在自己舍命带出的文件上,为什么?
难道发动战争比完成统一更重要吗?
看着金正道捡起了火堆中尚未烧完的机密文件,朴平浩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攥在了对方的手里,他那种阴晴不定的表情朴平浩再熟悉不过,这是一张正在筹划阴谋的脸,这家伙想干什么?
朴平浩突然想起方珠京死前汇报给自己的情报,这位“国内组”次长其实和自己一样,也同样过着双重身份的生活,他和被软禁的金顺石将军一直在密谋行刺总统,上次华盛顿的事件果然和他们有关。
“东林已经被射杀了。
”金正道紧盯着朴平浩说道,然后看向了死去的张科长。
朴平浩突然意识到了对方的计划。
这个疯子难不成打算让我配合他,一起实施对总统的暗杀?
太天真了,只干掉一个独裁者有什么用?
接下来北面发动火焰行动时,你们这些理想主义者拿什么去应对?
用上百万无辜百姓的血吗?
或许,他现在唯一能救的,就是赵维静。
想起赵维静,朴平浩心里五味杂陈。
3年前在日本,情报员赵元植临死前曾告诉自己,他其实是组织派来监视自己的特务,而且“很快就会有人来补上我的位置”。
组织上并不知道赵元植的泄密,所以当葬礼上赵维静突然出现的时候,朴平浩虽然惊讶于这张脸的稚嫩,但依然只能默默地看着她把同伴的骨灰拿走。
在那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按部就班,朴平浩把赵维静以日本侨胞的身份带回了国内,然后动用关系让她插班进入了大石大学。
朝夕相处中,听着这个孩子大叔大叔地叫着自己,看着她在大学里和同龄人交朋友、惹麻烦、甚至煞有介事地参加学生运动,朴平浩也渐渐开始真的把她当做赵元植的女儿来对待,或者说,他多么相信这是真的。
哪怕只是幻影,朴平浩也希望它持续的时间能久一些,能让自己在这暗无天日的卧底生涯中见到一抹亮光。
于是,接下来朴平浩和金正道做了笔交易,双方各自交出了手中的人质。
随后,朴平浩给了赵维静一笔钱和一个南方寺庙的地址。
逃到哪里去吧,不管你是谁,希望你能远离这一切,逃出这个深不见底的泥潭。
此去曼谷,你我或许再也不会有机会见到彼此了,这样最好。
10月11日,朴平浩在金正道的严加看管下来到了泰国曼谷。
行宫前等待总统车队到来的时候,朴平浩看到远处山坡上传来几下微弱的闪光,他很清楚那是远处狙击手瞄具的反光,对方一定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相信这也是金正道让自己跟他一起站在大门外的原因:虽然安全屋被毁,但北面的同志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只要自己还正常出现,那就说明行动依然可以正常进行。
但是,那些人还能称之为同志吗?
除了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真的别无他法了吗?
爱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朴平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有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如此显而易见,仿佛一直以来都摆在那里,等着朴平浩去发现。
他冲了出去,拦住了总统的车队,拔枪向山上杀手的藏身之处射击。
总统不能死,至少不能这样死去。
枪声大作,现场变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金正道临死前问自己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活命,朴平浩不知如何作答。
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但我只知道,这么做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暗杀事件过后,朴平浩去了南方那所寺院。
当看到赵维静向自己拔枪的那一刻,他感到自己突然从一场很长的梦里惊醒,有痛心,也有不舍。
在他为赵维静准备的护照上,她将会有一个新的名字,朴恩秀。
那是他曾经打算留给自己女儿的名字,如同他留给赵维静最后的一句话:“你不必活得像我一样”,这是一个朴平浩再也看不到的结局。
枪声响起,狩猎终于落幕。
后记上面关于朴平浩的故事里有一个重要假设,那就是他是否知晓赵维静间谍的身份。
个人认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解读都能说得通。
如果认为朴平浩知道,那么就像我上文所写的那样,他与赵维静之间的关系就是在“假戏真做”。
他希望如果自己把赵维静真的当做“好友女儿”来对待,假以时日她就能逐渐淡忘自己的特工身份,并最终脱离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绝对理想主义者的做法,与人物最后一句台词所透露出的心境保持了一致。
而如果选择认为朴平浩不知道,那他在听到方珠京委托日本方面调取赵维静和赵元植的资料时杀心顿起的表现就成了一个解释不通的bug。
因为如果他并不知道赵维静的真实身份,那就完全没理由担心方珠京去查。
当然你可以解释说他担心的其实是赵元植的身份被发现,但为什么这种资料方珠京一个电话就能查出来,而此前金正道一帮人刻意去找却没发现任何实锤?
太不合理了。
因为垃圾字幕,让我看这片看得好苦啊。
我明明听到郑雨盛说 laopo但是字幕却翻译成“蜂蜜’还好我读过书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韩语laopo 被英翻成 honey,然后被中翻成了‘蜂蜜“想必很多人因为字幕看得一头雾水,现在我来捋剧情。
一开始是韩国总统出访华盛顿,行程被泄露遭到袭击。
于是大家猜自己部门(国家安全企划部)出了北朝鲜的间谍。
间谍代号东林。
但这个东林,大家只是猜测有,并不是肯定有。
安企部姜部长为了给总统交差,随便找了个替罪羊说是东林。
没过两天,李政宰接到情报,有个北朝鲜的高官要脱北,作为交换,他说:安企部内部真的有一个代号东林的高级间谍。
东林给了他们情报,泄露了韩国417部队的行动时间地点。
果然这边韩国417部队被全灭,这下证实了东林的存在。
第二天,李政宰和安企部海外部日本小组一起行动,在东京接这个脱北者。
突然李政宰要改变计划,他要和小组组长杨科长互换职责,他要去接这个脱北者。
但杨科长并不听他的命令,因为姜部长偷偷给杨科长指令,让他去问出情报。
于是杨科长抢在李政宰前面去接脱北者。
并且用高超的技术问出了关于东林的情报。
东林飞日本两次,分别是1982年10月在大阪 1983年5月在东京,会见了朝鲜国的领导人李勇。
只要安企部的谁也在这两次飞了日本,谁就是东林。
但此刻耽误太长时间,被朝鲜人发现,抢占之后,脱北者被打死,杨科长也受了重伤。
杨科长在昏迷前告诉了姜部长东林和朝鲜领导人两次在日本碰头的时间地点,但领导人的名字还未说出,他就昏过去了。
姜部长还发火说这次任务又失败了,结果李政宰直接揍他一拳说你为什么单独给杨科长指令?
然后拿出姜部长受贿的证据,威胁他让他主动辞职。
接下来出场的这个女孩就是高允真了,当时红极一时的整容模板女孩。
他不是李政宰的女儿,是李当时在日本的线人的女儿。
线人死了之后,他一直照顾着他的女儿。
但这只是表面剧情,我们接着往下看。
时间来到3年前,郑雨盛还不是安企部的成员,他是一名军人,他旁边的是他的战友,也是如今的幕成社的崔社长。
他的指挥官是如今安企部新上任的部长 安部长。
安部长告诉了郑雨盛东林两次在日本的时间, 让他查李政宰部门的人。
李知道后,贼生气就去找郑雨盛让他放人,俩人争执中,出现了紧急情况,一架朝鲜战斗机进入了韩国领空。
这个飞行员因为不满朝鲜政府的做法也脱北了。
黄政民所演的飞行员,在韩国历史上是真人真事。
作为交换,他给出了更重磅的信息:他交出了加密文件的破解表,还说朝鲜在策划一个更重大的行动,他们派了很多的间谍在韩国,甚至在安企部。
这时,新上任的安部长告诉李政宰,让他偷偷查郑雨盛部门的人。
等于安部长是让两个头头互查对方。
安企部拿到密码破解表,开始破解密文。
找到不少秘密情报点。
这里有一个崔社长开会的戏,他们是在商量如何干掉韩国总统。
郑雨盛他们根据情报,找到其中一个东林的接头人,这个人就是开头在洗衣店看衬衣领上摩斯密码的那个人。
一番打斗后,接头人把洗衣店给炸了。
郑雨盛看到了一份绝密文件,是韩国总统日本行程文件,上面有行字,他觉得字迹很熟悉。
他在心里已经有怀疑东林的人选了。
接头人此时已经把韩国总统要出使日本的绝密文件交给了另一个朝鲜间谍(一个短发女人)。
这个间谍是有身份的人,记住她。
李政宰这边,他的助手查到催社长公司军事交易飞增,且郑雨盛跟其有关系。
助手还说郑雨盛已经把李当下一个调查目标了。
李狂怒然后逮捕了催社长。
这时郑雨盛暴露了,他见了一个人,这人让他把催社长杀掉已保他们几人安全,这激怒了郑。
郑的助手24小时监视李政宰,发现李和高允真有交集,直接把高抓走了。
说高也是朝鲜的间谍,说她根本不是日本线人的女儿。
因为安企部又破解一个文件,有一个间谍叫天宝山,是监视东林的。
所以郑认为高允真就是天宝山。
还记得杨科长吗?
套脱北高官间谍信息的杨科长醒了,他一醒就赶紧把东林接头人的名字爆出来了。
然后他被郑雨盛转移到另一个病房加强安保,但他最后还是被洗衣店那个接头人给杀了。
现在郑李双方都有彼此的把柄。
郑得到了找出东林的全部关键信息。
李知道了,韩国有一个安将军因不支持韩总统而被赶下台,安将军被软禁在家中,而他的访客里就有郑雨盛。
俩人在安部长面前,各心怀鬼胎然后泄恨打了一架。
郑雨盛见了一个外国人,就是一开头出现的那个人。
他劝郑雨盛不要再进行彼得行动了,而且保证如果他执意动手,那他们一定不会不管。
郑没有被劝服。
此时李的助手来到李家中,说找出了一些证据,迫不及待给李看。
放出了郑和安将军在家中的对话,原来他们计划着要杀韩国总统,行动代号就是“彼得行动”。
助手还带来了安企部人员的飞行记录表开始比对,结果发现有个xxx在1982年10月去了大阪,但只有飞入没有飞出日期。
她灵机一动想到,安企部有时做事会用假名,就赶紧看了眼真假名对照表,发现xxx的真名就是李政宰。
而且这个假名还是她帮李起的。
这下李是东林没得洗了。
他杀了助手,但这都被郑的助手给监听到了。
他赶紧告诉郑,李就是东林。
随后李就被抓了,一顿好打,他死也没说出自己是间谍。
然后有人鼓掌,是那个短发女的。
原来她才是天宝山。
监视东林的,并确保东林是不是一直思想正确(心向朝鲜)。
这个时候李(东林)发现被骗了。
他深爱着朝鲜,愿意做间谍就是为了朝鲜人民。
当时他在日本的接头人说的是,只要杀了韩国总统,朝鲜就会跟他们谈判,和平搞事。
没想到天宝山成了他的新领导,并告诉他,计划变了,杀了韩国总统后,我们不谈判,我们直接攻进韩国!
且天宝山也只是把李当棋子,她在韩总统赴泰国行程文件上批注了一旦计划成功,就杀了东林。
正在此时,郑带队进来救了李。
郑还把暴露李真实身份的机密文件给烧了,他没有暴露李。
只是把朝鲜计划如何杀死韩总统那页收了起来。
然后李告诉了郑他藏崔社长的地点。
郑为了“事业”,含泪送老战友催社长上路。
重头戏来了,李郑俩人都去了泰国。
暗杀内容是,韩国总统进场,乐队奏乐到第几个小节的时候,朝鲜人动手。
李一直很犹豫,但是当伪装成韩国记者的朝鲜间谍接近他告诉他战争要开始的时候,他想好了,他要反水,他不能让韩国总统被刺杀。
接下来,李要保护总统,郑要杀总统,混战开始了。
没死的记者大拇指一动,整个府邸被炸了。
这也是韩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最后郑死了,他不理解李的行为,他以为李只是想偷活。
最后李坐在车上把信封交给了郑的老婆,信封里面是郑的项链,美国大兵都带这种项链,上面会有他们的名字,人死在战场没法带回来就把脖子上的项链带回去。
李之前把高允真安全送出去了,现在他来见高。
但是高却举着一把枪,原来高真的是朝鲜的间谍。
她也不是日本线人的女儿。
那个日本线人也不是单纯的线人,也是朝鲜派来监视李的人。
线人死了之后,朝鲜派了高过来。
最后李被乱抢打死。
然后是开放式结局,不知道是高干掉了其他间谍,还是高也被其他间谍干掉了。
影片end了。
........就酱,好累啊,等于我打字演了遍电影🙄
《狩猎》是我到天堂电影院观看的第64部电影,也是今年到电影院观看的第87部电影,同时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看的第567部。
影片125分钟,一刀未剪,全无尿点,不愧是韩国今年最卖座最火爆的动作片!
甚至超越了《犯罪都市2》!
这是韩国影帝李政宰的导演处女座,非常用心!
非常成功!
几乎有一半韩国最有名最牛逼的男明星都来了!
看两大男神李政宰和郑雨盛双雄对决、同场飙戏实在过瘾!
何况还有影帝黄政民的精彩客串!
还有什么是高丽棒子不敢拍的吗?
韩国国家机器对学生的屠杀,对学生光着屁股用水刑、杖刑、头刑!
真实无比!
震撼无比!
我对韩国电影敢于正面曾经的黑暗拍掌叫好!
韩国女神高允贞在片中并非花瓶,演技不错,她被用刑那一段简直不忍卒视!枪战动作戏精彩火爆,尤其是开头的华盛顿枪战和东京火拼以及血洗曼谷都拍出了国际范!
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
其实这还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的主线贯穿全片!
当然,这部电影是不可能会在国内上映的!
印象最深的场景有李政宰灭口(那可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僚啊!
);郑雨盛问李政宰“为什么!
”;结尾的不见画面的四声枪声。
观后不禁感叹!
韩国电影真是牛逼格拉斯!
超越国产电影太多太多!
一本好莱坞关于编剧的书说到:“几乎所有的电影故事都可以简化为一句话:某人要做某事,成或没成。
”所以这部电影就是“韩国特工和朝鲜特工都想八十年代的韩国总统全斗焕死翘翘!
策划了多暗杀行动,刺杀方案万无一失!
他们成功了吗?
为避免剧透,暂且不表。
”精彩台词:“我们拿走了你们8个脑袋,欢迎来坐坐。
”“北韩居然把人民的党给了子嗣,狗听了都会笑。
”豆瓣评分7.6,我给8.3分。
在电影《南山的部长们》结尾,朴正熙政府垮台后,一个肥头大耳的军人潜入总统府行窃,具体偷了什么不重要,也没有后续。
片子无非以此描画了一个后朴正熙时代的窃国者形象,此人便是韩国后来的第五任总统——全斗焕。
1980年,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实行军事戒严统治,并于当年用武力镇压反抗的光州市民,史称光州事件,全斗焕共在位7年,民众怨声载道,对他无比痛恨,愿杀之后快。
电影《狩猎》的历史背景便设置在1983年前后的全斗焕时代,1981年,韩国汉城获得了88年奥运会举办权,为了让奥运会顺利召开,总统全斗焕在1983年10月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访问计划,缅甸为第一站。
当年10月9日,全斗焕遭遇其生命中最危险的一天,隐藏在缅甸的朝鲜特工们,引爆了提前布控的炸弹,十余名韩国高官及多名缅甸随行官员死于非命,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仰光事件。
电影《狩猎》的片尾重头戏,便由此事件改编。
而纵观全片故事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必须杀死那个韩国总统。
片子由刺杀韩国总统收尾,也恰由此开始。
电影开场,总统出访华盛顿行程被泄露,遭遇狙击手伏击,一场失败的总统行刺计划,暴露了韩国安企部内部有北朝鲜间谍存在,代号“东林”,由此开启了电影的主线:找东林。
故事的核心人物有两位,一个是安企部国内调查组负责人金正道,一个是海外组负责人朴平浩,分别为郑雨盛与李政宰所饰演,两人在片中互相怀疑,互相调查,构成了电影相当部分剧情的核心冲突,同时由此过程勾连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斗争,有关韩国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关韩国朝鲜之间的南北之争,直到电影最后的高潮戏,几方人马汇聚一团,在异国他乡的缅甸仰光(电影的该事件设置在泰国),于一场混乱之中化为灰烬。
作为一部政治历史题材的悬疑动作片,《狩猎》几乎涵盖了韩国这些年同类型影片的各种关键要素:南北问题,民主运动,刺杀总统,人物角色扑朔迷离,故事情节反转又反转,片子里几个核心角色几乎都有着明暗两面,有的人看似集权政府的打手,实则暗含弑君之心,有的人身居韩国要职,背地里却是朝鲜间谍,而有的人似乎游离在政治以外,不过也是历史的棋子。
在这部由“刺杀韩国总统”为题眼的电影里,片子拍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为李政宰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已经很不错了。
诚然,电影里相当部分内容都只是点到即止,他并没有像《特工》、《共同警备区》这样的片子去展现一个民族南北分割的历史之痛,也并不像《出租车司机》、《1987》一样去讲述韩国民主化过程里的获得与失去,甚至也没有像《南山的部长们》、《王者制造》一样去呈现政治中的惊悚与恐怖。
从电影整体来看,他只是以政治历史为背景,更多的追求仍是商业片类型上的那种“好看”,节奏明快,元素众多,真正落到历史真实里,故事是经不起推敲和细读的,而电影也在开篇便点明:本故事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历史上的仰光事件中,总统全斗焕由于堵车迟到,并未进入事故现场,因此捡了一条命,后被动下台被判死刑又被特赦,一直活到2021年的11月份,终年90岁。
而电影中的总统,却在多方势力的围攻及冲突下,惊慌失措狼狈不堪,关于总统是否毙命,并未给一个答案。
就像电影的开放式结局,你以为尘埃落定,总有人可以去过另一种生活,却不知道那响彻海边山谷的枪声,究竟射向了谁。
题图:《狩猎》海报 你还可以:杀死那个韩国总统 制造那个韩国总统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付突突,回复“狩猎”获取电影观看资源
开篇在美国的戏院里,台口的音箱是线阵列的,实际上,十年后才出现此类产品,应用到剧场里大概都新世纪前后了。
韩国的车载电话1984年才起步。
韩国大哥大1985年才运营。
FBI最爱用的雪佛兰Suburban,影片里这款是第八代,生产日期是1992年——1999年。
故事发生时应该是第七代。
当看到黄政民扮演的飞行员出场,唏嘘不已。
真实事件里的悲壮,他当面抛弃家人起飞逃离,他当时在北朝鲜当英语老师的妹妹,正好在中国哈尔滨出差学习,也导致她后来也只能在舍弃自己北朝鲜的老公孩子,留在中国,开启了她逃亡的黑户人生。
后来她成为了我的英语老师,寄住在我家,其中太多太多故事,无从说起,但她自我小学起照顾我生活起居,无微不至,而她的故事,我却几乎从未过问。
直到几年前,老师在韩国电视(家里安装了韩国频道)看到她哥哥垂暮之年接受采访,恍然大悟自己痛恨的那个人在韩国现状。
后来在家里人帮助下辗转获得哥哥电话,当时老师第一句就是痛哭着问他当初为什么要那样。
太多故事,限于篇幅,其实一直想给老师写一篇属于她的故事文字…只能感叹人生啊…有次和韩国朋友简单说起过这个故事,她们反应就是简单粗暴的震惊,因为当面这个事几乎家喻户晓。
另外,因为之前做过英韩翻译,非常肯定某些字幕组的翻译确实很糟糕。
当北韩潜伏的特工碰上南韩爱国的叛徒,当他们发现自己居然基于完全不同的立场而在策划同一件事(北韩计划暗杀南韩总统然后发动南侵,南韩叛徒计划暗杀应该为光州事件负责的南韩总统)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事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文化,从不同的角度,一个人竟然可以同时是应该被处死的国贼,也可以是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的国家英雄……杀还是不杀……不是一个凡人可以轻易得出的结论。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结果更坏还是更好来决定我们的选择(暗杀如果成功,伟大元帅一统天下,韩国人民连泡面的幸福都是一种奢侈)……永远都是那个问题——你愿意给年轻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真诚的答案才配得上无畏的牺牲……(最后的枪声暗示了被触动的女特工杀死她的同伴,选择了新的身份)
忍受不了军政府对人民的屠杀,一个选择了朝鲜的统一战线,一个选择了内部联合暗杀行动他们都没有选择苟且和放弃,虽然各自信仰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有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他们杀人如麻,即便是亲自手刃下属、送走战友都在所不惜,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目标感,并不容易被“小事”左右,这段是残酷的爽感,普通人总是被目标道路上的风景分神,为并不严重的小时苦恼,这种解决绝是我等俗人无法企及的…韩国电影为什么敢拍,是因为韩国早已失去了绝对的权力,在所谓“民主”的各方平衡之下,问题的解决方案终究都会通向悬而不决…当一个国家只有悲壮的情怀而没有落地的执行之路,那再多的呐喊都只会增加内心的彷徨……
看第一遍的时候,因为在做饭(炖肉),我走神走的很厉害。
但是二刷三刷后,发现《HUNT》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全片最让我意难平的地方是“仰光事件”里朴平浩临时反水,金正道发狂下场开车击杀总统最后死亡这一场,气的我把柚子皮都甩飞了。
事后把朴平浩这种行为的底层逻辑浅拉了一下,把柚子皮又捡回来了。
l 理想主义+人文主义+污血染成的坚定的心——朴平浩朴平浩的政治底色是用和平的方式达成对暴政的反叛,他对于此终极目标非常的坚定,他认可和李光洙的理念。
所以一旦朝鲜人民武装部接替了李光洙的任务之后,朴平浩在人民武装部中成为了弃子——即用即弃,杀掉总统之后,他也要被杀死。
表面上他是因为知道了武斗派的行事方法,为求自保而选择破坏“仰光计划”,金正道也以为是这样。
但其实这两人在底层运行逻辑上的代码完全不同,所以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也完全不同。
即便他们的目标都是刺杀总统。
---在全斗焕总统上台之前,朴平熙的独裁期间,朴平浩作为一个已经潜伏在情报局的东林,他目睹一个独裁者下台,另一个独裁上位。
1979年朴正熙总统遇刺身亡,朴平浩接受过金正道的调查,肯定受到逼供,导致手部神经坏死。
在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压力的状态下,他仍旧在1931年上台的全斗焕的政府班子里继续做情报工作。
并且洗脱了自己的嫌疑。
过去多年后,在东京,朴平浩和吴室长在车内对话就显得非常耐人寻味。
他说自己累了,想把这一切抛下,然后离开。
但是当吴室长问他去哪儿的时候,朴平浩陷入了沉默,他自己也不知道可以去哪儿。
他所做的事情是无法全然抽身的,他的下场就是不得善终。
他对此有心理建设。
而在金正道死后,盲猜朴平浩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他将金正道的“狗牌”交给他妻子的时候,还是坐着车车去的,以及能搞得到假护照这点,大胆猜测似乎他会升官也不一定?
总之他是打算继续死磕到底了。
虽然他打算扛下去,但不甘心。
这体现在他觉得可以让“俞静”获得新的人生,这就好像他自己可以获得新的人生一样。
所以他会专程去把护照交给俞静,而且完全没有料到俞静和人民武装派回来人杀掉他。
他肯定是觉得俞静不会杀掉他的,因为俞静在举枪的时候,他的身体没有动作,只是震惊。
朴平浩人物的厚度和层次就像洋葱一样,要层层剥开,然后当他死前说出那句“你可以拥有其他的活法“的时候,那种巨大的悲哀就排山倒海一样的席卷而来了。
殉道者+现实主义+纯白的剑——金正道他在坚定的用生命践行自己的信念,但有一些固执。
类似于 “世界变了,但是他却有一些雾水。
”金正道在完全的变节前是完全的忠诚。
他推翻先前的信念后,爆出出来的能量是双倍的。
此前对国家的忠诚,改编为对信念的忠诚和完全的殉道精神——我死的都不怕了,还怕个鬼?
那么这样来说,对于金正道最坏的结果就是“死了”。
他的报复是杀伐决断的,谁拦我,谁就死。
但是如果你曾经被我误伤,我也会感到内疚。
因为他的内心是柔软的,他生命的底色是纯白的。
金正道请朴平浩去家里吃饭的时候,眼神还是很真挚的,而且他也曾对妻子说出因为之前发生过过一些误会导致害怕两个人见面时候会尴尬的事情。
他显然没想到过朴平浩会把自己的逼问导致的手部神经坏死说出来。
这件事对金正道来说或许有一些内疚。
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他并不崇尚暴力,光州事件后他看到死去的小孩痛苦的流泪。
甚至在某些时刻,对于暴力时感到疲惫的,叫停逼供的,回家睡觉。
家庭是他的避风港,他爱他的妻子。
反观朴平浩…他什么情感联结都没有。
你看不出他有亲属,唯一一个还是北朝鲜派过来监视他的。
他也没有朋友,周京或许算,但是在绝对目标面前,仍旧要被自己亲手掐死。
他的屋子大而冷清,和金正道充满烟火味的家完全不一样。
他能做到的是在自己建筑的屋子里,守住自己的秘密,活下去。
而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这个秘密。
这么想来,是不是活着比死掉要痛苦的多。
金正道知道朴平浩是东林之后,因为目标暂时达成了一致,所以他可以选择默不作声甚至帮助朴平浩隐藏身份。
但是这个从小生长环境良好有一直服务国家的哥们,错误的低估了人性的复杂度。
他是不怕死,而朴平浩是不怕活着。
活着的痛苦显然要比死掉更加难熬一些,无间地狱如是也片名叫《HUNT》,看上去像是两个人之间的hunt。
但其实是独裁暴政对于人民的hunt。
革命、所有的革命都会吃掉他们的孩子。
这两人也一样,都是被吃掉了。
要输出的就是你看到的,他们的血和泪没有意义;几部类似题材的电影其实都有这种观点,朝鲜的分裂是由于地理原因,夹在三个超级大国之间,三方牵扯下的被动分裂.这部电影里也可以过度解读下,美国说了要干涉,但实际总统谁当这种小事他没兴趣,但是烟花行动应该是被制止了.而南北朝鲜的间谍互相之间的争斗就好像部长让两个次长互相查一样,谁赢谁输有什么影响,不论哪方强哪方弱,两边谁掌权,只要国际形势不大变他们就不可能统一.韩国人起码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这些谍战电影实际却主打一个感情.
李政宰和郑雨盛 傻傻分不清楚
啥时候我们国家也可以有这种题材啊
朴平浩和金正道所处的国家立场不同,但都是政界难得的清流,他们不是为了一已私力也不是为了一党私力,不管是要杀总统还是保总统,他们为的都是最底层的人民,可惜,朴平浩没有足够的时间说通金正道。此二人的关系,很像《特工》中南韩特工朴晳映和朝鲜高官李明云的关系,但后二者为了两国人民最大的福祉,联手避免了一场必将生灵涂炭的大战。
绝了,韩片典中典,把美式民主个人英雄主义和东亚人情都玩明白了的神奇存在。但问题也就在这里,我终于明白自己为啥直觉地讨厌韩片,这是一个花里胡哨的能指的合集,很想问一句:景观之下,可有真相?我曾以为要在技巧上理解韩片,后来觉得要在政治上理解,现在觉得毁灭吧,精神分析才最适合韩,欲望is nothing but匮乏的投射,稀碎的两小时动作场面aka阳具能指无能狂怒的精神发泄,吃这套的多少沾点精神养胃。
这绝美的双男主,好莱坞也请拍一拍啊
男主结局反水那一波愣是让自己和男二变成了小丑🤡,还有日本和泰国只想说栓q,非来这边火拼,跟骑在头上💩有什么区别。综上,这电影让所有国家都降智
好看,太特么好看了
无看
娱乐性很强,韩国谍战片拍到这个水准,剧情方面猜不到走向,动作枪战方面很爽很火爆,两大主演的对手戏很有看透
谍中谍中谍,作为转型导演的首部作品,已经很不错了,十分流畅。
看的是生肉,对剧情的理解都是基于推测,所以只评论活做的好不好。作为一部工业片,亮点都在于日本街头枪战,质量基本上达到美国同尅工业品的水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到最后一刻你根本不知道身边的人到底是敌是友。比较讽刺的是,从头到尾都在保护的总统,总共的露脸时间不过2分钟,而围绕着他的斗争和暗杀,已经血流成河。不管你站在哪个阵营,都无法全身而退,任你如何纠结和挣扎,结局早已命中注定。
每一分钟都有人死的话,枪声就变成另一种哄睡asmr......
字幕翻译的糟心 连换了三版本,凑合看算是看懂了,吗的狗逼全斗焕死的太轻巧了
精彩的Face off,喋血双雄,可惜李政宰的对手稍微弱了一些。。。这样一个题材,常凯申国共也适用,汪伪军统也可以,就是北洋的张大帅身上也可以套。。。
还是很棒,喜欢程度不亚于《特工》。韩国电影这几年在价值上逐渐趋于无懈可击,民主超越独裁已经是太过时的老戏码,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超越政治,而且基底是和平超越对抗,从而可以让文化属性这么强的作品成为可以通行全世界的商品。且不说李政宰本人水平是否OK,其实也不重要,恐怕在这样强大的工业原创能力之下,谁导都不会太差。p.s. 昨晚躺床上迷迷糊糊快睡着了觉得大高潮不太对,不过也是牵一发动全身了
飞碟跟反贼因为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南朝鲜进步派的主旋律真是越拍越有意思了。
立场相左诉求一致的戏剧主轴提炼而成原型人物,南北对抗高压下的敌友界线在猜忌攻讦的斗兽场再三模糊动摇并作一股。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情节漏洞和凌乱剪辑让悬念成了煎熬,而用力过度的表演背后是无力支撑的文本。动作的惊险程度和血腥场面的残暴以令人窒息的频率掷出的一次工整却生硬的类型流水账作文,其人物刻画之草率和细节铺垫之空洞都无法和其他韩影间谍惊悚片珠玉相比。
剧情有点无语,突然朝鲜的间谍就叛变了,从刺杀总统改为保护总统。
作为演员李政宰首部执导的影片,应该还算是及格。只是转型之作不应选择如此复杂的故事,李政宰处理起来有些捉襟见肘。其实先拍部简单的爱情片积累些经验,岂不更好?该片线索交代不清楚,闪回的镜头太多,显得时间线很乱。节奏很快,整体还算流畅,仍觉有些仓促。此片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为了让情节饱满好看,塞入过多的东西,叙事逻辑上漏洞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