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第一部的惊喜,看了第二部。
也许期望值过高,没有能够延续1的辉煌,但是看得出 加雷斯•埃文斯用了心,增加了投资,充实了剧本,也花了心思来塑造人物,想把故事讲好,但是这番功夫没有用对地方,老套的剧情,动作演员的不够精湛的表演,难以实现无间道1向无间道2的那种转变。
把剧情拉长,范围扩大,导致节奏变得缓慢,反而失去了第一部那种紧张的氛围、逼仄的空间和让人喘不过气的张力。
没有了绝境逃生的以命搏命,刀刀见血、拳拳到肉的快感变成了花里胡哨动作表演,特别是监狱泥潭的一场戏和最后复仇的一场,给人感觉是打得累,看得更累,第一部荷尔蒙充斥大脑的感觉不复存在了。
再说剧情,有些欲言又止,该说到的地方没有说到,该表现的东西没有表现,比如说猪脚在父子两人关系中起到什么作用,没有看出来。
窝了底,也没有找出什么证据,到底该何去何从,没有说法,人物关系也比较凌乱,还不如按照第一部的类型,简单粗暴,把心思花在创新动作,营造紧张氛围上,这才是类型片的本质。
这部影片,看起来就很好看,爆徒,那简直刺激极速了🤦♀️🤦♀️🤦♀️就喜欢看这种🤣🤣🤣🤣罪恶横生的雅加达,警察和恶棍沆瀣一气,不分黑白。
为了捣毁这根充满恶臭的利益链条,布纳瓦(Cok Simbara 饰)授意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恶战的拉玛(伊科·乌艾斯 Iko Uwais 饰)潜入里面,真的刺激极速了😂😂😂😂
黑帮分子有两种,一类是少数能令人尊重的大佬级别,无需动武只需出面就叫人心惊胆寒;另一种则是完全用武力叫人害怕的打手级人物。
同样的,在黑帮片中也分两类,第一种便是以大佬为主要人物,着重权利阴谋辅佐以冷暴力和少量枪战的高冷黑帮片,如《黑社会》系列;另一种便是聚焦与几位特别能打的后生仔,以其为中心来陈述兄弟情和江湖概念的黑帮片,如《古惑仔》系列。
而《突袭2》对剧情的升级彻彻底底从第一集的无脑动作类型片跻身为有庞大故事格局的黑帮片佳作。
它的优势在于结合两种黑帮片的特点,使得权谋与动作相互交融,借由“上位”这最基础的概念,将两代黑帮分子进行碰撞来讨论江湖变革中宿命的轮回。
因而上集男主角Rama在这一集里其实是翻开黑帮画卷的一个线索,以及完成打戏的一个武器,真正的男主角则是黑帮老大的儿子Uco。
《突袭2》里总共有19场打戏,你能看到最多的就是人体器官以各种形式崩坏的画面,你能听到的都是骨头碎的声音,有小空间内的以寡敌众,也有大外景的手持摄影结合长镜头的大范围调度。
每一场打戏的动作设计都充分的利用空间的立体范围,不仅在人物的跑动上包括摄影机的运镜也显的十分灵活。
不同于第一集游戏闯关类的打斗安排,这次都是交待完人物关系后要进行一次总结了才会安排动作戏,这样的好处就在于观众可以明确的认识到角色打架的动机和目的,当有个明确的目标传递给观众后就能制造紧张和悬念,不再像第一部那样是为了打而去打,纯粹是表现格斗技巧而已。
可以说每一场动作戏都体现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片较第一集动作戏最大的提升就是多了一种仪式感,每次要开打前导演会用一些推拉镜头来表现场景中细节,放慢时间流动的同时以Rama的视角带领观众去观察环境中的危机,然后再突然短兵相接,迎来每一次的戏剧高潮。
文章一开头提到的“令人尊敬”的黑帮分子在片中完全是依赖台词来塑造的,影片肃穆的氛围大抵也是因为台词在加分。
片中的角色在进入正题之前总是会说些哲思的话,从来不把话轻易说透,而是话里有话的带着警示和威胁,这样以来片中的黑帮会与普通的打手较大的区分出来,每个角色新出场都给人以高手之感。。
所以即便是简单的正反打对话镜头观众也需要集中专注力去听演员的台词,由于影片涉及两大黑帮,六、七位关键角色,倘若观众没有领会到台词间暗喻较量会失去很大的乐趣。
《突袭2》很出人意料的是每次转场都是大差别的场景改变,地窖到池塘,酒店大厅到街头小道,而且都是黑屏转场这种最令人觉得“土”的技巧,这就是一般话剧或者舞台剧一幕幕的处理方法,观影过程会让人觉得节奏特别的慢。
但好在影片的动作戏布局在每场文戏之后,快慢交替的节奏反而让电影显得特别跌宕起伏。
不过影片剧情的推进确实不如一般动作片那样快速急躁,它总是慢条斯理的透过对白再慢慢铺陈开,大佬后面还有大佬,权势之后还有权势,每当观众觉得此人是山中大老虎之时就会发现一山还有一山高。
在《突袭1》中老实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各式花样剪辑,对于导演其它的能力不能窥见太多,到了《突袭2》首先就是他在构图上的强迫症。
凡是内景的小景别都是对称构图,人物都处在中心,出场都是缓慢向前推镜头;一旦到了外景的全景镜头都是三七构图,将人物置于一个角落,既明显又渺小。
所以片中的每个场景都显得他十分大气,本来黑帮在大家心中显得极其地痞流氓,而在《突袭2》中你会发现每个角色都是走上流社会的高端路线。
而他对演员表演的气度上的要求都是出奇的一致,让影片肃穆的气氛都始终进程如一。
虽然在剪辑上每有第一集般花样,但还是可以从个别戏中可以看出他的小心机。
包括在锤妹,棒球哥和钩手奉命杀人时平行剪辑的交叉控制,利落流畅,棒球哥杀人时的近景,中远景,远景,全景,四个镜头故意的叠化剪辑都很有个性。
当我们回到剧情上来时你会发现Rama在片中的卧底身份是完全忽略的,他不像以往的卧底身处囹圄,处于两难之间,而且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找黑帮老大的证据。
因为影片的剧情重点是黑吃黑,Uco作为打手类的令人害怕的黑帮分子企图打破以自己老爸为首的“令人尊敬”黑帮的既定条例,这也就构成了片子最大的戏剧中途。
而他一次次的破坏游戏规则,终结两大黑帮和平的同时也终结了自己的前途。
所以这就是影片最具讽刺的地方,最低级的黑帮分子用“打”终结了最高阶的黑帮,等他们爬到了那么高的位置也有一天会被自己的手下给打下去。
所以影片的主题终究还是回到了黑帮片惯有的宿命的轮回上去。
越仔细回味Rama被主线剧情孤立的过程就越感觉《突袭2》的剧本可能最早是独立的黑帮片剧本,个人猜测是借着《突袭》的风声鹊起导演埃文斯特意把其嫁接过来成了续集剧本,事实证明这不但是成功的,更是讲突袭系列提升了一个档次。
如果你对《突袭2》这部高逼格的黑帮片期待仍然是停留在1上的纯粹打斗,或者是对于那些仪式感的台词和铺垫视而不见,那你很有可能错过这部摄影,配乐,剧本,表演方方面面都极佳的黑帮电影。
也就是说,你单单用动作片来定义《突袭2》是完全不公平的,既是局限自己眼光,也看轻了《突袭2》的价值。
突袭2:暴徒 (2014)8.12014 / 印度尼西亚 美国 / 剧情 动作 犯罪 / 加雷斯·埃文斯 / 伊科·乌艾斯 朱莉·埃斯特尔《突袭2:暴徒》和《突袭1》的剧情截然不同,但是风格却是大同小异!
这一类的警匪片,以卧底为主题的个人英雄主义电影,早就被港片玩坏了玩废了,卧底题材的影片怕是很难超越《无间道》的了吧!
不过,本片的亮点不是剧情,就是一部R级无脑爽片爆米花电影,看着过瘾,刺激肾上腺素飙升就OK啦,剧情也算紧凑,基本上做到了全程无尿点!
虽然剧情有很多不合情理的bug,譬如,大反派的纹身和被割喉的那个马仔的纹身到底有啥联系;小日本的帮派在剧中纯粹是个花瓶吗;警察里的好警察和坏警察到底有啥交集…不过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我们看的就是一个爽字!
作为动作片里的爆破、飙车和枪战没啥亮点,真正出彩的就是格斗了,拳拳到肉,刀刀见血,血肉横飞,非常过瘾!
不管是单挑还是一挑一二十,那家伙,你来我往,紧张刺激,真实可信,看着那些皮开肉绽,骨断脖折,别说看得我握紧双拳,那些清脆惨烈的声音让我的肌肉都随之颤抖!
至于演员,正反派的几名打星都表现的异常精彩,应该超越了九十年代港片动作片的精彩程度!
男主更是勇猛异常,一直把他认成了“托尼贾”,后来才发现,他是印尼的,托尼贾是泰国的吧,国内如果有打星能和他相媲美怕只有吴京了吧!
推荐指数⭐️⭐️⭐️🌟
罪恶横生的雅加达,警察和恶棍沆瀣一气,不分黑白。
为了捣毁这根充满恶臭的利益链条,布纳瓦授意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恶战的拉玛潜入黑帮大佬班坤的巢穴。
为了有机会接近班坤,化名尤达的拉玛“获罪”入狱,此时班坤的儿子尤科正在监狱服刑。
打斗:作为新人,拉玛首先将前来挑衅的尤达手下痛扁一顿。
打斗:在一次监狱斗殴中,拉玛救了尤达一命。
两年后,拉玛出狱加入班坤的组织。
此时班坤与日本黑道后藤相互勾结,城市另一边又有新崛起的贝乔一派野心勃勃。
打斗:拉玛陪尤达去收保护费,对放不肯缴纳增值保护费。
做了太久的太子的尤达不满自己现在的身份,总想找机会出头,无奈老爸不许。
打斗:多年跟随班坤的杀手出场,忘了把什么人暴打一顿。
尤达找到新崛起的贝乔,想要与其联合。
贝乔同意联合。
首先制造事端。
打斗:多年跟随班坤的杀手在酒吧被杀。
尤达告诉父亲此事情为日本人所为。
打斗:贝乔手下的榔头姐,球棒哥,还有几组杀手把几组日本人分头痛扁。
两方争斗过于激烈,警方出来调停,班坤道歉。
班坤已经知道此事是自己儿子所为,回家教训儿子。
被儿子爆头。
打斗:想要反对此事的拉玛被打,被抓,被班坤手下的另一个卧底救。
卧底死前告诉拉玛,没别的办法,想要退出,只能把所有人都杀掉。
打斗:拉玛打小怪,拉玛打榔头姐,球棒哥,拉玛打二号boss,尤达杀贝乔,拉玛杀尤达。
打完了。
< 突袭 > 是一部小成本, 可怜的推广力度, 满脸"边缘化"的标签, 硬是靠着自身的精彩震动了整个"动作片痴汉界" , 导致口口相传, 被很多人捧为神作. <突袭>的确是部神作.这就是为什么我对<突袭2>无比的期待的同时又很担心, 第一部已经做到了极致,第二部能满足影迷们的期待吗?
导演很聪明,并没有延续第一部的封闭式突围的场景设定,而是摇身一变,讲卧底在黑帮争斗里的故事,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中,你可以看到导演穿插了很多似曾相识的情节,似乎是在像其他之前的经典致敬。
监狱打斗之前下雨的场景有张艺谋〈英雄〉的影子,泥潭里的打斗让人想起了脏兮兮的〈拳霸2〉卧底的设定,包括最后发现另一个卧底同伴,完全是〈无间道〉的感觉,黑帮的血腥,残酷,同时日本帮派的设定,有北野武的味道,反派打手:榔头女,棒球男,有日本风格跟
最后的1VS1,两把匕首的对决,似乎是韩国〈大叔〉的成人版。
你可以看出一个胖子白人导演Evans对亚洲动作片,警匪片的热爱,他要把所有东西都塞得满满的,他也知道全世界有一大批动作片影迷,厌倦了好莱坞如白开水般的“大片”。
他似乎也看到了甲亢的李连杰跟脱发的成龙代表着动作片一个时代的终结,热血的观众还在,大哥们已经迟暮了。
小弟们如Tony Jaa让世界惊叹了之后,烂片一部接一部,自己把自己牌子砸了。
早就绝对一线身价的甄子丹叶问之后也没有什么让人津津乐道的作品。。
影迷们苦啊!!!
飞机可以自己打,动作片还是要靠别人拍。
看着好莱坞绚烂的CGI里日益增加的武打戏份,武迷们在哭泣:”这也叫动作片?
“”一个靠吐丝拉网飞来飞去,一个扔铁饼,这叫动作片?
“导演Evans似乎在回应影迷的吐槽:“ 教教好莱坞怎么拍动作片!
”他做到了。
〈突击2〉的故事结构比第一集大了很多。
保证了2个半小时无尿点的前提下,加了很多剧情,有些地方节奏略微显得有些慢(可能因为我期待的是像第一集的打打打打),但是导演还是用了心的,在卧底跟帮派恩怨的故事部分,全片依然保持着紧张的气氛。
(请对比〈特殊身份〉里的文戏对整部电影所造成的伤害!
)Evans有些部分的表现手法完全是用惊悚片/恐怖片的方式。
比如Rama坐在厕所里面,外面一群吵吵嚷嚷要干掉他的,气氛很像僵尸片,而眼看着锁上螺丝一点点被撞掉。。。
恐怖的感觉渲染到爆棚。
动作电影拍来拍去不外乎几个刺激点:美感,血腥,技巧,暴力,惊险。
美感如慢镜头,优美姿势。
血腥如血肉横飞,感官刺激。
技巧是动作演员本身的功夫实力。
暴力未必见血,可拳拳到肉,枪战飞车。
惊险时常是短兵相接,机关暗器,对手很厉害,情况很吓人。
〈突袭2〉除了没什么美感,在技巧,血腥,暴力,惊险上都做足了。
打架不够,那就加上匕首刺喉割筋,匕首不够,就搞飞车,飞车不够,就机关枪爆头。
全片只有一个慢镜头,就是最后匕首VS散弹枪,就一个动作1秒半的慢镜头啊!!!!
300斯巴达!!!
你听到了没有!?
硬是把20分钟的电影用慢镜头牌出了一个半小时。。
还有一点,就是主角之外的角色也都非常精彩,各有特色,这一点非常不易,有几个角色甚至有抢主角风头的嫌疑。
(疯狗,榔头女,老大之子)总之,你会一边看一边发出“我靠。。。
我靠!!!。。。
我靠!!!!
”的声音。
快感不亚于日本的爱情动作片,而且跟AV一样,一部片子下来肯定要给你很多次高潮,最后看完以后有一种酣畅淋漓,差点虚脱的错觉。
也许这就是动作片的本质,也许我们不需要过份的剧情,精湛的演技,也许动作片的其中一个根本价值就是让你热血沸腾。
最后我不得不说,华语动作片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地位了。
华语动作片在取得巨大市场资源之后,学的是好莱坞式的态度,希望被更多人接受,顾此失彼,最后谁都没讨好。
其实〈突袭1,2〉都不是大众电影,说到底他只是取悦了动作片的爱好者,但是他做到了纯粹,所以它对这一类的观众来说被当成了神作。
期待吴京跟Adkins 或者 Tony Jaa能擦出火花。
不过目测这几年不太可能有片子撼动〈突袭1,2〉的地位。
印度尼西亚的动作电影。
《突袭》是一部标准动作爽片片,几乎没有什么剧情,基本就是从头打到尾。
这部续集电影加了很多情节,导致片长长达2个半小时,但是过多的无关紧要的情节削弱了打斗的畅快感。
好在最后一场一人独闯黑帮的戏还是非常精彩,从干翻一群喽啰,解决掉棒锥兄妹,然后小boss,最后大boss的戏,虽然现实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坏人一群人非要一个个上),但是电影里看着还是比较畅的。
光这几个镜头 就可以给3星<图片1>朱莉·埃斯特尔演的榔头女 好吧4星<图片2>再加上伊科·乌艾斯的武打应该在给一星
再加上伊科·乌艾斯的武打应该在给一星纯碎的动作片 拳拳到肉 本来可以打五星 但是由于是印度尼西亚电影 1998年5.18事件的原因只能给四星
看了突袭1 看突袭2简直是不用思考就能做的决定。
突袭2整体还是沿袭了第一部浓烈的乡土味。
当然第二部穿西装的比例更多一些,黑帮老大也不必像第一部一样吃口方便面再发号施令。
总体说,能穿帆布鞋就绝不穿皮鞋,能穿卫衣就绝不穿西装,能用小刀就绝不买枪。
所以说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重要。
突袭2整片俨然走向了国际化,本土人,日本人,西方人,还有本土黑帮嘴里的中国人,结果我期待了半天也没有中国代表出场,所以在印尼,华人还是敏感点啊。
而男主角出场时简直有时槽点再现,第一部的帅气小警察直接变成双下巴土肥圆的小混混,这也几本符合本片基调,那就是打来打去谁是谁非都不清楚,反正能打架就对了。
豆瓣是个很神奇的地方,除了以前对小资文艺片特别会抒发感情之外,对剧情的重视程度也是特别的高。
突袭2出来几乎很多人都赞赏其剧情大大超越了第一部。
而我看这部片子时一看其150分钟的时长我心里就忍不出吐槽,这是要讲一段黑帮史诗么那就先来讲剧情好了。
剧情简直是一般黑帮片的老套路好么。
而且悲剧的是明明就是想要通过卧底的方式去端掉犯罪团伙,之后又变成由卧底一个人全部干掉犯罪团队,简直是无比没意思啊。
以暴制暴来的是多简单啊,可以来一点点悬念么?
没错 第二部跟第一部比,你连悬念都不用期待,你所要做的就是看完一场打斗,等待下一场打斗,剧情完全就是为了打斗而生的鸡肋。
区别在于你可能不知道打斗在几时几分钟发生,但你一定知道接下来剧情会如何发展。
而突袭1虽然剧情非常简单,但是至少我看片时都留有疑问,那就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结局也有一点点小意外。
另外,该部打斗场面较多也分散,相对来说从数量上做到了无尿点,但高潮感就没第一部强烈。
本片卧底的设定简直就是为了能打更多的假而存在的,而对卧底本色是没有感情色彩的,观众不会对其同情,也不会对其较好,也不会对其紧张,因为卧底套着主角光环正事不做,就是打架,纵观全局,他做的任何事都对结局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偶尔用点高科技监视下二当家,也对后续事件无任何影响,而且卧底身份轻易被人揭穿。
简直是史上最无聊的卧底。
而因为其残暴血腥的打斗,正义感在其身上没有一点体现,所以卧底主角跟小混混没有一点的特征区别,没有黑白那么分明。
举个例子,精武门里面的李连杰对待仇敌的打斗是使对方失去打斗能力(脱臼为主,骨折为辅)既体现武艺高超,也体现了自身的道德感。
而本片主角显然杀人太多(当然有些是了自己的生存)而有一幕把警察安在铁板上做铁板煎脸也显得非常残忍,不知其意义在哪,整个人的格调跟混混几无区别。
我认为动作片首要给观众带来的是爽快。
而突袭1在这点做得非常好,除了警察未攻入那幢大楼,之后几乎从头打到尾,而结尾的boss战是影片所以打斗最紧张刺激、水平更高的一场,引发全片的高潮,而突袭2就平摊了这种感觉。
一场场打斗都很精彩,最终的boss战也是一边倒。
就缺了一个高潮突袭2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更重血腥打斗,连第一部比较出彩的枪战都没了。
突袭1给我的很强烈的感觉之一是那几分钟的枪战。
警察枪管射出的子弹是慢动作,而喷出的火焰照亮了楼上一群混混的视野,然后就是冲击感很强的一顿扫射,简直不能太爽(恕我看的片少,我还没见过一群警察被人扫射地这么惨烈的)。
突袭2几乎就取消了枪战这一设定。
而在血腥运用上并没有第一部那么适可而止,第一部的动作非常干净利落,其实动作打到实处,是不会引发大面积的出血的,出血反而不一定由拳拳到肉引起,那只能是器械所伤。
动作片就混入了械斗片的感觉。
从动作出彩的角度看,第一部的新鲜感更加强烈(这是废话),有几个动作设计地非常精彩,第二部精彩的动作一直有,但让我眼前一亮的只有boss战那个黑帮混混四两拨千斤的一个动作。
第二部有个缺点比第一部还要明显,那就是很多场景仍然是一个接一个上,也就是相当于车轮战,而第一部群架其实也是车轮战,但更加紧凑,显得大家一起上一样。
第二部的主角在刚交手的时候明显显得动作偏软,很有时候只有一照面,对方就被主角抓到,然后围绕身体各部分以不同动作一顿狂殴,相当于击打表演赛。
对抗性稍差。
比较出彩的是榔头妹和棒球小子。
很明显他们是一对,而棒球妹的外表设定也很让人满意,打扮是软妹子的打扮,眼带墨镜显示其身份,当然导演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原来榔头妹是独眼龙,所以才戴墨镜。
不管如何,榔头妹手持两根榔头,C罗准备罚任意球一样站在地铁中准备砍人的场景是无比嚣张啊,让人忍不出对榔头妹产生敬仰和好感。
哈哈。
而棒球小子显然是个棒球天才,具有指哪打哪,球速当子弹的特长,具有冲击奥运金牌的实力。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主角残忍杀害了榔头妹,完全无视棒球小子的哀求,这种棒打鸳鸯的设定简直是导演的失职,希望榔头妹可以跟前一部的疯狗一样复活,虽然我知道在该片中,疯狗的复活就是为了打一场再死去。
不管怎么说 ,虽然有槽点,但是看动作片就是为了爽快,至于剧情,如果剧情能有效带动片子的格调,或者突出人物性格,或者能跟动作设定相得益彰,那就是不错。
这一部的剧情中规中矩,要我选择,更喜欢第一部的简单利落,密集连贯的动作场面完全保证了观众可以一口气看起来,而结尾又恰到好处点了题。
第二部的剧情除了带来时长,恕我眼拙,没有带来什么出彩点
很好的继承了第一部打斗的风格,而且场景也比第一部更加多元化,故事性有所增加,相对于第一部纯打斗第二部有了一些血肉,带有一点悬疑的感觉,虽然剧情是看到开头猜到结尾那种,整体张弛度感觉不太够,但是让电影多了点肉感,不光是为了看打斗而看打斗,这点很不错。
不过感觉这这样的电影撑到两个半小时有点浪费时间,个人感觉上一部的时长把我的更好,不过看样子应该还会有第三部。
一句话感受:好的继承动作风格,增加了剧情,不再是单一的动作电影,整体性像警匪片靠近,好吃的大份爆米花。
比第一部好一些
难以欣赏
真的好蠢哦 没有我龙平就给一星了
节奏太拉
居然两个半小时还开始扯剧情了,杂乱的剧情完全没有投入感嘛
第一部就是把无差别格斗冠军赛精华剪辑做成了一部合理的电影。我对续集的追求也只有更高(其他武术技)更快(其他高手客串)更强(七种兵器来吧)。结果却来一了部卧底片+傻逼总裁爱上我。镜头和用光更考究有质感也架不住故事又旧又长歹戏拖棚。姐只想看折断关节和打怪爆头好嘛。最后20分钟才是正片。
什么烂剧情啊!钱包里藏窃听器,这尼玛编剧是有多任性?ps:我居然看见了《花与蛇》里面的男主角~
史上最好看的动作片,杀死比尔弱爆了
简单粗暴的剧情
故事太过无力,时间太长导致节奏涣散。打斗从小空间的紧张感转变为好莱坞式的转场,反而觉得弱了许多。明显有日式漫画的风格,看得出来有很多杀死比尔的感觉。不如第一部紧凑好看了。
无脑的暴力流,打不死的小神,无感情,愉快的杀戮和干架,画面干净而流畅,快速的打斗让观众体验到杀戮的快感,一定要杀光所有的人才开心
比第一部打的假太多了,连动作戏我都在快进,更别提剧情什么的了。
过于扯淡,过于弱智
甚至比第一集还有更完备的细节
Brilliant,but...
我很久没有这么爽过了你造吗?
相比第一部,各方面整个得更统一了。获评《黑带》十大功夫片教科书NO.8。
够了,俩半小时的长度完全是因为镜头调度太装逼了所致
还是第一部毕竟好看。这里想要讲故事,但是故事俗套,逻辑有缺陷,还使得整体篇幅变得过长。想看打斗看最后半小时就可以了
太长了,节奏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