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多得的佳作,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简练,简练的,太简练的。。。
颇有仲尼削春秋的风范。
与此造成的观众的困扰也是不可避免的,以我看来作者并不屑于取悦观众,只是如是表达出他的故事,尊重他的坚持吧,顺着章节,渐进,开始蔓延,兴奋。。。
我知道对于一部血腥四溅的“恐怖片”,这么说会很变态,但挥不去那隐约流淌的 温情,一如“百鬼夜行抄”及“虫师”本剧的台词同样可圈可点,与火影等动漫那矫揉造作的烂俗煽情台词不同,弥漫着宗教与意识流的对白在不经意间轻拭而过,浸染心灵,行云流水般,使人受用。
更在过程中,用语言的画笔轻轻叩问观众的世界观,绘出别样色彩,忘不了如是对白,“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真正的睿智”“到哪里去追求”“唯有在自身中”“你的目标在哪里”“本源(与原文略有出入)”看腻了庸俗的人物刻画,低俗的审美取向,恶俗的情节发展,烂俗的商业卖点的朋友可以看看最后,本人还是说一句,不要小看文字及语言的鼓动性,世界观尚未成形者,慎入
这部片玩的就是深沉,想来日本动漫产业发展那么多年,对视觉效果方面到达无以伦比的高度,多视觉和多闪回的轰击绝对会给眼球造成不小的负担,缺点功力的人会连眨眼的力气都被剥夺。
而相应的,对于生活在这个年代的宅男宅女们而言,因了共同的迷惘和对生命的感悟,在影片里面也得到很恰到好处的诠释和表现,说白了就是拉你一同深沉一把,让你沉浸在它为你营造的自我幻觉中不能自拔“人不能离开自己的牢笼独立生存”这句是影片中令我有些印象的台词之一。
而处于牢笼之中,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那么,给予这种挣扎一个意义,让它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舞台剧,一种神圣的仪式,让处于牢笼中的你丝毫没有被囚禁的感觉,因为你自我感觉良好,影片只是丢给你一些匪夷所思的命题,一些思维的“局”,一些玄奥的“空”无法跳出这个“空”,你便永远处于一种非我的意识状态下自我感觉良好。
我在装十三吗?
举个浅显的例子,高中时代在某男同学的电脑里偶然发现一部黑暗小说,名曰《罐头性奴》且不说里面的描写如何如何,但真要上升到社会意义的角度去审视这部作品的话,作为一具被剥夺一切感官而空留性欲的奴隶而言,什么对她来说是最好的?
是恢复到旧往的平淡生活,继续洗衣、买菜、煲电话粥,偶尔无聊地写写心情小文,过着所谓的幸福生活;还是选择被送入工厂加工成产品,按照馬斯洛在1970年提出人類需求。
网上找来的七個層面: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
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 )愛與隸屬需求( love snd belonging needs )自尊需求( self-esteem needs )知的需求( need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美的需求( aesthetic needs )自我實現需求( self-actualization needs)前四项属于匱乏需求(deficiency needs)后三项属于成長需求(growth needs)除去其他,空留下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并完全得到满足,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个,是通病。
近年出的都有这种通病。
暗淡如生锈金属样的画风,飘零的配乐,白衣长发的自杀少女,人偶和人体作为盒子一样的存在,渴望飞翔的灵魂,空寂城市的楼宇间纯日式的幻想,造就了《空之境界之鸟瞰风景》暗示人性思考和迷茫的格局。
--死亡崇拜- 探究接二连三自杀者的动机,外界认为只是出于不安而导致的突发性自杀,这也是现实中我们对于类似自杀案例的看法吧。
然而思考其间的关联性,“如果对尘世毫无意见,只求干脆的消失,就不会留下任何消息,没有遗书,甚至连死的消息都没必要公开,否则,另他人瞩目的死,本身就是遗书。
” 这是自杀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日本开始发掘其原因在人性层面的共同点吗?
当群体中出现了对死亡瞬间热忱、执著的追求者时,人类作为渺小生命个体也同时出现了对死亡的恐慌。
为什么要选择死?
---被呼唤的灵魂 “人类即使死亡,只要尚有人记得,他就不会突然回归到无。
”这是不同地方的人潜意识里对消失的认同吧,所以才那样恐惧被人遗忘,希望无论形体如何改变,仍能一直被人记得,在被扭曲的时间里存在。
这是人类短暂生命的悲哀引发的执念。
正常生活的年轻女孩因为感受到呼唤,于是像“出门购物然后遭遇到以外”一样,纵身跳下,是相信了坠落后并不会死亡,而会得到有同伴的飞翔,这是现代人孤独的呐喊,或者文明无上限的发展带来的认知的迷失。
--盒子和灵魂 从高处俯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会带来认知的暴力,这样壮丽景观的冲击使人类开始思考自我的渺小,和自己对周边世界认知的真实性。
真的是这样的世界吗?
为什么鸟瞰时和平时如此的不同?
无法相信自己身处在这样辽阔世界,这样的置疑甚至超越了对死亡的敬畏,于是选择用生命去印证,想跨越渺小和遥远之间的距离。
当“基于理性的认知”和“基于经验的实感”开始摩擦,不久一方被磨损,导致意识产生混乱,于是生命就开始崩溃了。
“没有灵魂的身体只是没有意义的空壳”,在这样的假设下,拥有灵魂的人偶看似和人类无异。
“人类无法离开自己的盒子生存”,当有人开始试图超越正常情况下的这种局限,打破人们生活常识的行为也随之出现。
追求死亡是因为人们迷失了自己吗?
坠落在天空里-- 向下坠落到地面,还是向上坠落到天空,只是不同方向的消失。
“一时的勇气,与必须永久坚持的勇气,哪边更辛苦,是显而易见的吧。
”这样的台词说出了我一直坚信的,舍生并不是最勇敢的做法,一时冲动的伟大决定也不是最艰难的,而需要长久持续的,不断被打击的,与活着的无奈相抗衡的个人的意志,才是人性最可贵的。
死亡是一种逃避,人们总有想逃避的时候,这是作为个体的懦弱。
漫无目的的逃避,和怀有目的的逃避,人们希望自己选择后者的时候却常常被自己蒙蔽,而选择了前者,就好像浮游和飞翔的区别,渴望有意义的行为,如果意义被否定,那么生命也随之失去了。
“我们不应该因为背负的罪恶而去选择道路,而应该为选择的道路而背负罪恶。
”这是对原罪掷地有声的坦然,和对生活勇敢接受的心态。
-碎碎念的分割线-- 剧场版第一集没有完结的故事,已经对人类思考和生存的挣扎做出了肯定,希望人们选择在不断的逃避和面对中生存下去,是被压抑在锈色画风下亮丽的爆发。
PS: 伴随着幽灵的漂浮,空灵的女声和配乐,很符合我一贯的偏好
看了空境之后突然发现我似乎也很迷恋映衬在青空下世界的面貌人究竟为什么想要飞翔,只是为了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壤么如果可以,哪怕一瞬间的飞向青空,即使要拿永远的坠落来换我也愿意大多数人不断重复着,只是飘浮在空中,一直飘浮着直到有一天理解了什么是飞翔,然后竭尽全力的飞翔换来了坠落的结局越是执着于青空,就越容易忽视坠落这个必然结果坠落在空中,连死也要保留这个世界的原貌,然而却终究逃不开束缚再华丽的死亡也无法掩饰不断的逃避,结果没人逃得掉,全都把青春献给了飞溅开来的血红的天空一时的勇气总比坚持的勇气来得轻松,软弱者尝试着飞翔总比一直竭尽全力的飘浮来得容易“自杀没什么理由,只是今天没能飞起来罢了”谁都飞离不了这片腐烂的坟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终焉生来就在不断腐朽中孤独着,任凭你怎样的向往青空
去年冬天的时候,被人再三推荐,我看了这部动画。
推荐人勾引说,有佛教的东西,有量子力学的东西,有哲学,也有神秘学。
我第一反应是比EVA还牛的动画,好有吸引力!
后来我反省自己,修为一点都没有进步,还是这么容易轻信和妄想,否则不会有随后的失望和抓狂,也不会有这篇斤斤计较的吐槽了。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爱和尊敬日本动漫,虽然它早已是极其发达的商业动漫了,有时我甚至一厢情愿的认为,花费这么多金钱和人力制作的艺术品,总会有其价值,只是有些我没能发现而已。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无限的创造力会产出各种创新,有天才的,有畸形的,同时人类有限的创造力也会产出无数的模仿和俗套,这是常情和无奈。
所以我对文艺作品的评判下限很低,第一,凡事应有度,第二,做事要负责。
比如,不能只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酷,就没来由的乱杀无辜,杀完了还要再表现自己的无辜和清纯。
而且作者肯定明白,他的读者群就是处于叛逆期、最容易被影响、最需要表现自我的青少年,商业作品要迎合消费者口味,也不要这么助纣为虐,杀人狂和精神分裂适合当偶像崇拜么?
再比如,既然表明了自己要玩深沉、玩哲学、玩神秘主义,就不要那么肤浅和胡扯,作者不能因为清楚自己读者群的需求,就可以不顾常识和逻辑,怎么装逼开心就怎么玩。
东拼西凑的神秘学常识驴唇不对马嘴,随便抄两个量子力学或佛学的名词概念做装饰,然后就可以到处宣传自己的世界观设定很宏大很严谨很深邃?
在人设方面,本剧的人设采用很标准的公式化形象,本是乏善可陈的,比如女主角像绫波丽+明日香,男主角就要像真嗣,还要有一个像里美+律子的御姐。
不过本剧的亮点也在于此,因为它很牛掰的只通过高度符号化的形象和高度概括性的行为来塑造角色,以至于,剧情的发展变成了循环行为下的各种符号的堆积。
以女主角为例。
他们为了塑造女主角的帅和酷,采用了极端而强效的表现方法——让她去杀人,强大的和弱小的,有罪的和无辜的,还特别钟情虐杀,把牛逼哄哄的对手一刀大卸八块,把胆小无能的过路男一刀刀砍成碎块,然后再来个月光下浑身鲜血咧嘴冷笑的恶魔样特写。
当然,这很有可能是创造者自己的心理嗜好,因为在全剧中多次出现挑战视觉的重口味画面,让我这种爱好黑暗的天蝎都感觉不爽。
我想他们在构思这一幕的时候肯定觉得HIGH死了——这是多么凄美帅气邪恶震撼滴画面啊——以至于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女主角虐杀无辜表现出一点忏悔或赎罪,还让她正气凛然的杀死一个又一个被设定为坏人的对手。
他们为了表现女主角的女王和强大,就让她拥有一个连神都能杀死的特技:“只要是活着的东西,就算是神我也会杀给你看。
”啧啧,天上天下,宇宙之中,谁与争锋,人类啊,还不拜倒在这比神还强大的女王脚下?
他们认为只让女主角装逼和耍酷是不够的,她还要有温柔、善良、美丽、纯情、可爱甚至害羞等等一切美好的女性特质,否则不能最大限度的让读者喜爱。
天啊,这么高难度的要求怎么实现?
这包罗万象的性格怎样装在一个人身上?
小CASE,让她变成多重人格就OK了!
于是!
女主角就进化成戏剧性人格变形金刚了!!!
她残酷如魔鬼,纯洁似天使,强大胜女王,温柔赛小鸟。
配合剧情,完美变型。
OH GOD。
他们想,这下还有什么不会喜欢这全无敌的女主角呢?
同样的,女2号御姐以眼镜为道具,也成为综合了温柔里美和冷酷律子的人格变形金刚。
幸好EVA的男1号只有真嗣一个,不然《空》就要变成三个多重人格患者的舞台了。
全剧最让我震惊的是第5话《矛盾螺旋》。
整部作品的终极大BOSS在这里出现了!
和所有的坏人一样的!
他立志毁灭人类!
震惊吧!?
和所有立志毁灭人类的坏人一样的!
他非常彪悍和牛掰!
身边飞旋着五颜六色的魔法阵!
可怕吧!?
而我们的女主角却是柔弱少女!
一交手就完败了!
被封印了!
紧张吧!?
不过等等。。
为什么坏人身边五颜六色的魔法阵是梵文的呢?
WOW KAO!
原来他是个和尚!
还指明是天台宗的和尚!
还是英国某魔法学院的学生!!
还和女2号魔法师同窗有过感情纠葛!!!
阿弥陀佛啊。。。
人类没救了。。
和尚。
和尚。。。
毁灭,灭,人类。。。。。。
一心毁灭人类还能修炼这么牛的神通!
你丫的居然没走火成魔!!!
让所有的修行人颜面何在!
颜面何在!!!
然后意料中之的雷来了!
这么牛掰的神通和尚!
在女2号豪爽的笑声中,被破印而出、光芒万丈的女1号一刀捅死了。。。。。。。
然后,和所有立志毁灭人类的坏人一样!
临死前他要抒发感情!
原来!
他是为了拯救世界才要毁灭人类的!
震撼吧!?
这年头共济会的信仰居然这么流行!
连佛教徒都要为器世间而灭有情众生了!
等他抒发好感情,更天打雷劈的来了!!!
女2号牛掰御姐魔法师!
这位英国魔法学院的高材生。
落寞。
感伤。
潇洒。
的抽出一支烟。
点上。
45度角抬头。
仰望天空。
然后用宣布神谕的口气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某位心理学家所定义的集体潜意识,即是说是所有人类的意识底层都源于一个湖,这个世界上所有执着的集合,佛教将之称为阿拉耶识,多么讽刺啊,你和你恨的东西持着同一个名字来到世上。
”神通和尚听闻,表情抽搐,很配合的吃惊道,“什……什么!!?
”然后就死了。。。
我欲哭无泪。。
高僧啊,您修炼了200多年,神通都这么厉害,却不知道阿拉耶识是怎么回事?
连佛法的基本常识您都不知道?
还要英国魔法学院的魔法师给您做佛学扫盲?
学佛的人啊!
你真伤不起啊伤不起!
还不如去买块豆腐撞死!
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里,主持人质问谢无欢:这个馒头不是很多年前就被张倾城吃掉了吗?
为什么现在又出现在你手中?
无欢低头答道:我,我也不知道,这是导演给我的。。。
所以,没文化,不是你的错,但没文化还要出来忽悠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因为这篇吐槽是仿写某人的影评,所以还有一段多余的话。
)在去年寒冷的冬天,我看过最感动的一部动画是《黑执事1》,名字虽不是空之境界,结尾却准确传达了空的意境——夏尔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决然走上为父母和家族复仇雪耻的不归之路,心愿实现之时,生命结束之际,却发现自己不顾一切追求的真相就是原本的假象……存在或者不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俯瞰风景干净的如纯净水般的公寓。
通过玄关,厅与卧室的合二为一,一部电话,一台冰箱,一张榻榻米。
就像两仪式的内心一样,心无旁骛,一片寂寥。
很难想象只用来装纯净水的冰箱里竟然会有哈根达斯草莓冰激凌,如此的突兀,就像一直存在于式身边的黑桐干也,这个拥有法国诗般名字的男人。
式不喜欢吃冰激凌,就像式不喜欢人类一样,起源于空,拥有直死之魔眼,眼中只有幻寂般将死的线条,一切事物的死态。
而不识时务的黑桐,硬是想当然的将草莓冰淇淋塞入的式的冰箱,带着倔强的理由:式好像蔷薇科的草莓,周身荆棘也裹挟不住赤红的可爱。
巫条雾绘,一个将死的肉身,一抔迷离的灵魂。
飘荡于巫条大楼,却以为自己在飞行。
奄奄一息的将死气息,不能带来一丝一毫的怜悯,哪怕是一个驻足,一声哀叹。
荒耶宗莲为她开启了飞翔的起源,让她可以用灵魂形态飘荡,俯瞰风景。
依旧不满足的她,诱惑7个女孩,相继跳楼自杀,陪伴在她左右。
就连平凡无奇的黑桐,也被她勾走,陷入沉眠。
终于,按耐不住的式,开启直死之魔眼,销魂锉骨,将之斩杀,百合坠落。
黑桐从沉睡中醒来,留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梦境: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奋力追逐一只平淡无奇的蜻蜓,终究无法追上,气尽坠落。
飞行与坠落总是结伴而行,然而一心追逐飞行的人,总是忽略这个事实,终究逃不过坠落的命运。
常人的视界,由不断习得的知识支撑的理性和长久积累的经验组成的感性相约而成,不犯彼此。
异人的视界,理性与感性两相攻讦,水火不容,终究视界模糊,本性开启,万劫不复。
人不应该背负着罪孽选择道路,而是应该在选择的道路上背负自己的罪孽。
眼前的世界可以没有你,而你的眼中却充斥的世界。
色彩,可以唯物的毫不由你,不偏不倚。
却也可以,唯心的让你执笔,亦清亦丽。
人,出生时已然背负原罪。
执着后的放弃,抑或是放弃后的执着,都是抉择后的抉择。
究极的逃避无外乎自杀,勇敢的执着背负着罪孽。
可笑,亦可叹。
挣脱藩篱的冲动,总会被扼杀于万恶的世俗。
所以,俯瞰风景,变成了最惬意的白日飞梦。
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风景 关于自由。
过去没有人单凭人类的力量尝试飞行,飞行和坠落这两个词是紧密相连的。
可是 人越是向往天空,就越会忽略这个事实,结果就会落得个死后也在云端上飞翔的下场。
不会掉到地面,就好像坠落到天空一般。
直到橙子自杀没有理由,只不过是。。
今天没能飞起来吧里面的台词很值得*据说,这动画还包含 佛学 量子学 社会学等。。
难怪看的人那么晕
1.散文诗式小说:有才华的作家都非常任性,偏向于散文诗式的写作方式,比如昆德拉和马尔克斯。
散文诗式作家的特点:作家本人会思考哲理性的东西,他们都有很美的东西可以表达给读者知道,而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家。
散文诗式小说的缺点:叙事稍显混乱,读者读起来大多有理解障碍。
散文诗式小说的优点:作品本身有诗性或哲学性。
虽然无法全部读懂,但是更利于读者自行联想、对号入座。
写法:首先确保自己有东西可以表达,这种东西近乎诗,近乎哲学,否则陷入故弄玄虚、言而无物的境地。
其次文风要飘逸,因为它本质上就是艰涩的东西,叙事一般也不循序渐进,而且故事极有可能是不完整的。
文风飘逸才能保证读者能看下去,而且时不时还要让他们知道你有料。
2.须奈蘑菇的原著《空之境界》:确实是散文诗式小说,短句较多,怀疑有翻译困难。
因为原著在日本读者很多,翻译成中文稍显平庸混乱。
这里存在一个语言障碍。
就像中国古诗翻译出去就会变味的感觉,这种有诗性的短句很难翻好。
尝试看了一段日文原版,但是日文都还给老师了,表示看不懂……不过就从中文翻印版的一些意象来看,原著不会太差。
3.电影形式的加成:《空之境界》的配乐和美术都很赞,这有些难得。
我很少看见能全面发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对于讲故事而言,电影有天然优势,它集合了音乐、绘画、小说三种形式的优点于一身。
一般来说,小说是故事的核心形式,美术和音乐是辅助加成。
当然,对于不同的作品,三者的重要性次序可以不同。
但是我常常看到这样的电影:美术和音乐没有什么存在感。
或者说它只是如实传达了这个故事的画面和声音,但是这些画面和声音,对这个故事没有丝毫加成。
它只是降低了受众的注意力成本。
但是电影这种形式本身可以更优越。
4.口碑和票房:有一种作品,它一定会成为小众经典,它会得到很好的口碑,放上电影院却未必会赚到很多票房,就是像《空之境界》这样的作品,类似于今敏这样的创作人。
它们的特点:①细节的完成度高。
细节很有诚意,一般来说,美术和配乐不会太差。
②似乎讲述了很屌的内涵,但是由于作品有意无意设置了理解障碍,所以受众一般无法完全看懂。
不过这种留白的情况,更引发他们的联想。
③叙事不流畅,故事本身的完成度不高。
以上三个条件相辅相成,可以催生出“神片”。
比如《银翼杀手》系列,今敏系列。
说句残忍的,大家虽然嘴上说得很好听,但电影院真的上映时,观众永远会更倾向于选择《速度与激情》这种的。
嘴巴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5.改编的幅度:原著是须奈蘑菇,影视化的编剧是平松正树,导演每集都在变。
我想说的是平松正树的问题,他很忠实于原著,基本没有在这部作品的故事中添加任何个人的东西(就第一集而言)。
倒是美术和音乐很给力。
这样子做出来的东西,是一种粉丝化的作品,十分讨好原著群体,但是开发不到更广大的观众。
日本的票房已经说明了这个事实。
原著中的散文诗特点并没有被处理好,故事其实应该进行通俗化处理的。
并非所有通俗化处理都是可怕的。
5.观后感:关于“自我意识”:《空之境界第一章:俯瞰风景》其实讲的是哲学中“自我意识”的问题。
我有时以为娱乐作品的受众很没内涵,但他们总时不时使我大吃一鲸。
如果有人要跟这些受众谈论哲学中的“自我意识”观点,他们肯定会很快听到睡着。
但假如让他们看《黑客帝国》《蝴蝶效应》《盗梦空间》,他们会很兴奋。
然后问题来了——其实《黑客帝国》《蝴蝶效应》《盗梦空间》,讲的就是哲学中的自我意识问题。
看得片多了之后,我发现群众莫名地喜欢涉及这个课题的所有作品。
从影视作品到科幻小说来说,都是如此。
一个作品其实本身不怎么样,但是一旦涉及这个课题,分数就会飞涨……这时候就莫名想到“众生皆有佛性”这句话了。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愿望和耐心在探索的路上走得更远,但不可否认,大家都是稍微有些佛性的。
然后呢,群众最喜欢的说教程度是这样的:只讲一个简单的哲学观点,稍微点题即可,然后用大量的感性情节去填充它。
70%的商业性+30%的思考性,大概这个度,就是大家喜欢的样子。
思考性太多了不想看,没有思考性他又觉得你low逼。
真是奇妙的观众……
这个动画,看完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静!
感觉到了,我也就来写写大家迷惑的剧情。
(本人没看过小说,仅从动画角度)两仪式,在终章的独白中用shiki这个躯体综合的介绍了自己。
加上前面的织和式,两仪式就有三个人格认知。
shiki只是一个肉体的知性的衍生,准确说不是人格,而是起源空。
比如被式砍断的手,手也就无所谓知性,无所谓人格(肉体在先还是人格shiki道出了他的看法)。
佛语缘起性空类似,如我们的身体来自四大和合,四大又皆空。
shiki应该算起源“空”对两仪式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结合体,shiki就像一个光点,射出两道射线,一道织,一道式。
而这两道射线非单纯的单方向,他们会游回于光线的发射点——空!
·······························前面废话了一下,下面来大概说下剧情!
两仪式,双重独立人格,世界罕见。
在杀人考察中,她考场的是第三集反派藤乃的杀人现场。
此处作为独立人格的织,有杀人考察中,有着进入第7集反派白绪的路线,但在男主菩萨般的爱中否定了自己,于自己起源空,也就是世界观产生了根本矛盾,一个开始贪念世间的两仪式的开始形成,织在车祸中结束了自己。
———本处从追求空的织到追求存在感的式的转折点。
2,织死的过程中,两仪式切身体会到了死的场景·····虚空粉碎,大地沉沦,无边无尽——空之境界。
悟出了直死之眼(即直面死亡的眼睛)。
在医院自己的斗争中,两仪式不在纠结世界空空如也,而是接受了织的死,体会到了真空妙有。
新的两仪式开始单人格发展。
以致于后来回忆开启也无济于事,织已然长眠。
3荒野——天台宗高僧,是一位有着天眼通,知前世今生的大师,在螺旋一章,荒野旨在利用两仪式作为生死的桥梁,证得涅槃。
在荒野看来,世间皆苦,唯有证佛果才得脱离,他先后有3个试验品,一个是白绪,一个空中少女,一个两仪式。
空中少女选择了执于空,而自杀。
白绪选择了执着于起源吃(他们两个都是失败的作品,没有担当,一直属于逃避的典型,荒野追求的的作品是真空妙有,打破常规的材料)。
而两仪式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正符合。
因而材料齐全,准备开启涅槃之门。
但是木偶人的变化让荒野计划失败。
橙子在荒野临死前个他补了堂课——阿赖耶识。
佛语(自己百度)。
4——天台宗,本片的的线索均来自天台宗大大师荒野的布局。
就不得不扯几句天台宗是何物。
天台宗,禅宗的一支,其修行法门之一:“一心三观”。
此片就以两仪式为简要的拟人。
一心三观,即,空·假·中。
三观。
其通俗大意:世界之法,本来寂空--shiki。
世界皆姻缘而生,姻缘本假非真,故名假--织。
正如我们说空却有,假却真,实非假非空,空是破一切法,此片中shiki杀意即于此。
假以立一切法,此片织可算做假,只是一个成就式了悟的假借桥梁。
中以妙一切法,简单说式人格就是中。
5——shiki,织,式,三者都属于一人。
只是一人异名。
与其对应的空,假,中也是一法的异名。
完整的说即空即假即中。
本片就这样表述主角到底是谁吧,即shiki即织即式。
注意:“即”不是就是的意思,即是若即若离中即的意思,即融合,吸引之意。
6——汝何处求,吾身。
汝欲何求,真知。
汝求何物,{无}。
此处荒野为何没说用螺旋毁灭人类,因为高僧不是盖的,心外无法,所求只在自身。
剧情大概如此,其他都好理解了。
动画的画面,音效,还有把深奥的人格斗争,死亡这一独立个体不同人格的成,坏,住,灭。
演绎得深入浅出,难得的佳片,绝无仅有的心灵享受。
关上电视,雨声似乎还在耳边··········
最近玩了fgo手游,发现和空之境界是一个世界观的,所以重温一下两部作品有同样的原作者,风格完全不同fgo玩了前两章,剧情总体上是轻松愉快,角色的语言和行动很夸张,立绘颜色饱和度高,不乏一些突然的人生感悟。
fgo背景介绍要比空之境界完整很多。
fgo主角作为新手魔法师,经历了教程一般的开端,空之境界也是把完备的世界,人物关系切出一片,让观众自行体会。
这就引出了两个作品最大的不同,fgo是以玩家为中心的作品,一切的立场规则以主角为主,甚至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主角身处的小小时空。
空之境界有自行一套规则,世界在这套规则下运行,主角也要去适应规则,才能达到目的。
好无聊哦。。。
画面不错 故事很深奥~
画面很赞
emptiness
故弄玄虚
一個學哲學的朋友推薦的,確實不錯。打算完整補番。只下載了5部,萬友誰有在線的地址?
我一直觉得动漫的优势在于题材和表现力,而不是什么深度,这种片和fate一样,没啥内涵却妄谈深度,讲着中二的台词却自以为很懂哲学,而且挺恶趣味。我看之前还以为是推理片,结果却是魔幻片,而且故事单薄不有趣,全靠配乐撑着。
画风不喜欢,节奏特别拖,其实也没多大个事,完全没有听说的好
那个下着雨的晚上(18点好像),天很阴,很凉,下着雨,忘了是不是穿着短袖。
135 配乐很好听 故事有点小文艺了。。。
看到最后的台词,创飞了
不太懂
故作姿态吖故作姿态。全篇充斥着心灵鸡汤式的段子。不能真的触碰到我们的内心。两颗星都给配乐吧。
又看了一遍,不是很理解。
情节俗气,故作深沉。
尝试调理很久了,几年前就在第二集弃,现在仍然无法代入男女主和蘑菇谜语人的台词...
BGM美
时间顺序第四章。这一集的无论是剧情还是说教都太扯了,什么视角以外,浮游和飞行的区别,没读过原著的人完全搞不懂作者编出来的那些私人观点,伪哲理的感觉。。。。不过都看到这里了还是接着看下去吧。ED神曲。
简单的东西讲得复杂,再加上哲学,意识流等专业名词,构造出一个人格分裂自杀狂和嗜血正义女主的世界。。不知道小说怎样,剧场版就是故弄玄虚啊。。
浮游与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