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年底档,《十月初五的月光》排片是少之又少,在北京能看到粤语原声更是机会难得。
电影开头文初骑着单车行过澳门上下起伏的街道,Chilam用温柔的声线把澳门街后来的故事娓娓道来。
张智霖的帅气带着温暖,柔和的面庞,醉人的酒窝,治愈人心的傻笑。
文初遇到了琪琪,琪琪和他一起接送客人,别人都当他们是一对,轻松明快的开头,根本猜不到后面紧跟着车祸、割腕、安眠药、泥石流、脑淤血、失忆……差点忘了TVB也是洒狗血的一把好手。
去过一次澳门,因为晚上香港返珠海的船票售罄,才从澳门匆匆过境,没有去看大三巴牌坊,没有去威尼斯人,没买伴手礼,也没吃猪肉脯,入关又出关,可仅是从关闸的服务员和的士司机,就体会到了一些在香港难以寻觅的人情味。
画风是从君好回来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朗,那种类似初恋回来就忽略“现任”感受的桥段,让琪琪委屈又嫉妒。
大概是因为《我的少女时代》最近还蛮喜欢陈乔恩。
大眼睛忽闪忽闪,眼泪流过她巴掌小脸蛋的时候是那么委屈。
可惜演员表上虽然排第二位,撑到片尾的还是“祝君好”。
如果情敌快死了你会怎么做,放在从前不懂事的时候,估计自己恨不得去补刀,可现在很久没有为了一个人去争强好胜,也有了恻隐之心。
琪琪看到君好的车埋到泥石流下面之后停住了脚步,而文初来接她的时候还是告诉了文初,从她动杀心的那一刻就注定他们不会在一起了。
赌场中草蜢的客串,车内Q姨文初君好《分分钟需要你》的合唱时时带来一些喜剧色彩,但在这么一个交通事故频发的电影里,看着他们开车唱歌,都怕他们再撞上。
结局应算团圆,手术完失忆了的文初捏着写着君好名字的字条,他逼着自己不要忘记的还是君好。
就算十五年都过去,唯独你是不可取替。
看完电影逛了下百老汇影院对面的库布里克,想到小时候的自己是那么喜欢去书店,零用钱全部用来买书买CD,而现在再进书店却像是眼睁睁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理想生活,追不上、留不住。
好像是要把在电影中没哭出来的眼泪哭出来一样,注定是一个文艺痛发作的夜晚。
不知道男女主角之间的这种感情,是亲情还是爱情,但确确实实是一种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关怀,难以割舍,相伴永恒。
你平静幸福的时候,他不曾打扰;你支离破碎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帮你复原;在人生的低谷中,有他陪伴;在平凡的日子里,有他相随。
这份深情,是爱。
当影片结尾,男主打开写着”君好,我没事,你放心“的纸片,才知道这份爱有多沉重。
只是,心疼琪琪。
爱情,不是付出就有回应,它需要的是一种默契。
缺少了这份东西,即使对他再好,那粒种子在他心中也发不出芽,就像种在不合适的土壤里,再多养料也是徒然。
如此这般无奈,却又奈何如此这般。
可能是作为电视剧的番外,剧情无法很好的限制,金胜那一段对于没看过电视剧的人会显得很突兀,更电影主线一点关系都没有。
无论金胜是坐牢还是成为大老板,对于初好和君如来说,只是朋友的出现和消失,对剧情走向一点影响都没有。
还有那些TVB的老戏骨,好像都是打酱油的,出现一个跟出现四个有什么区别呢。
演员都是好演员,很有演技,特别是前半段的佘诗曼,确实厉害。
陈乔恩演一个哑巴表情眼神演绎得很到位,路人转粉。
可惜,剧本和剪辑都辜负了这么好的演员阵容。
在电影院后半段是对演员的尊敬看完的,总之不值得在电影院看。
另外,陈乔恩好像变漂亮了,而佘诗曼明太瘦了,明显老了,美人迟暮,唉。
电影镜头画面处理很细腻 加了滤镜 有时光感 却也不至于过度渲染的。
虽然剧情略狗血,镜头切换承接却也自然流畅。
tvb演员的表演很有亲切感 乔恩哑女的表演很出彩 手指安静的比划 灿烂笑容 到后面却让人觉出一些苦涩 毕竟不得所爱。
剧情是硬伤 如果延长事件发生时间 可能会好一点 尤其最后金胜取得再一次成功 初哥哥的病症 可以再进一步在时代大视角展开 觉得会更自然。
本就是一部很容易让人追溯过去 回味情怀的电影。
剛剛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本是個很理性的人,但在這部電影里每每出現君好和禮信的場面我就很激動,忍住不流眼淚。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真的很溫情,很感動。
電影裡的澳門也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樸實的日常生活,充滿人情味的街坊,以及超級聞名的博彩業。
不知自己何時可以去那裡玩。
在影片里,琪琪產生了傷害君好的念頭的時候我不想看下去,因為她在心裡是一個那麼善良的人啊,怎麼可以置君好的性命于不顧,可是後來看到她和文初告別的場面,我又原諒她了,也許是因為最終君好沒有事吧。
對於君好與文初的感情,我最終接受了,看到他們之間的感情和經歷的事情,我不願意他們就這樣各懷心事得與別的人共度餘生,我沒有那麼殘忍和理性。
看了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現在的生活,不過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和想要的東西,要拼命和用心去爭取。
嗯嗯,就醬。
文/梦里诗书本预治愈温情的故事,却穿插了太多难耐的浅薄,空洞毫无意义的闪回更令电影有觉是在看一部肥皂剧般冗长无趣,《十月初五的月光》并没能还原一个昔日TVB上暖人于心的《澳门街》,所见只是一场平庸无常,穷尽各种爱情老梗月光下的狗血。
这是一部谬之千里的电影,从风格来来看它本是一部满怀温情的作品,但其却渲染出了太多矫揉造作的狗血,在主流爱情电影中,已经被逐渐摒弃了的失忆,车祸,绝症等等桥段,被电影一再无所不用其极的与之使用,仿若电影离开了这些不近真实的桥段,就根本找不到转折点,就根本无力编排出一个故事一样,充斥着狗血娇作的剧情既无法感人泪腺,更是为人生厌的,情感的调动并不是依靠这些悲剧化元素的滥用来填充,它更在于日常点滴温情的凝聚,以真情实感来形成情感的洪流,这也是昔日的《澳门街》能广受欢迎的根本。
剧情性的崩溃,使人物塑造上亦如同一张白纸般苍白,心灵鸡汤式的集合,并没有一个能真正感人于心的宣泄点,电影寄予了作品很多的情感,但突兀不合理的配乐与闪回,使这些情感的传递太过突兀,你无法想象导演究竟是活在怎样的自我世界里,才能将配乐如此突兀的无法去契合人物情感,而过多毫无意义性的闪回,不但破环了电影的剧情架构,使剧情主线变的凌乱不堪,更只是让人唯觉导演编剧结构组织的词穷,只能依靠如此拙劣的的手法来与之填充,电影虽有着昔日令人熟悉的角色,但这些角色却又如此令人陌生,电影在未有令人回到往昔的那个《澳门街》,有的只是一场月光下的狗血。
在看电影之前,我对朋友说,“这部电影我最希望可以跟我妈一起看。
”广东的80后,一定有不少的夜晚,是陪着父母在TVB的电视剧前度过。
所以作为一个延续,能够一起走进电影院,最好的陪伴当然是自己的父母。
希望再回到一次自己的童年,回味那段澳门街风情。
除此之外,也希望了解自己在一个已经不一样的社会环境跟心态里面,怎样去看待一个在年幼时深刻打动过自己内心的影视剧。
最终的结果是童年跟情怀我都没有找到。
影片播放的过程中我数次想要退场。
我希望把片子里叶念琛风格的情节跟拍摄手法都去掉。
电影空洞,逻辑硬伤,这些都不想多谈。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意识到把电影当成通往过去的通道,未必是一个好的想法。
大多数电影导演既希望抓住原作粉丝,又害怕被指责炒冷饭。
并且导演电视剧跟导演电影的不是一个导演,对原作的理解一定有偏差。
最近看的《港囧》,《十月初五的月光》,《山河故人》都有一些港式怀旧的味道,但前两部确是不忍直视。
把“怀旧”作为电影宣传噱头,已经差不多被消费光。
一部完全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剧场版,我甚至不想叫它电影。
导演难道是韩剧看多了吗?!
不si人泥石流失忆就演不下去了吗?!!
好端端一部温馨的电视剧给逼成这样!!!
说好的情怀呢?!
说好的久别重逢呢?
这绝对不是电视迷心中的久别重逢啊亲,难道就不能让它温馨重聚吗!
还有,既然反正都没有情怀没有剧情了,难道就不能給套好点的衣服我初哥哥穿吗!?
白瞎了我初哥哥那么帅的脸!
文/浩子菌
不要念你如初,祝君安好了电影已经上映了好些天了吧,首映那天整个朋友圈都在刷初哥哥与君好的剧照电影票&各种感动各种cry巴拉巴拉巴拉,然后豆瓣电影清一色的难看烂透巴拉巴拉巴拉。
恩,都与我无关,其实从开拍《十月初五的月光》开始,我就不太希望知道这个所谓的十几年后的那个结果了。
《十月初五的月光》系贰仟年TVB一部感人肺腑的家庭剧,对于现在也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了吧,那就是说初哥哥和君好这对恋人,其实算不上恋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缘分在一起。
不过其实真的有多少人是为了电影的好看才去看的?
我想,大家都是抱着怀念或遗憾的心情走进影院去看这部电影的吧,想知道十五年后的初哥哥与君好有没机会在一起了?
但,此时的君好也已经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生赢家了,有儿有女凑成好,老公貌好多金对她好,即便初哥哥初心不变,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吧?
想来每个男生心中都会有一个祝君好吧,无论是哪个时期,每每总能听到有人说,为什么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却遇见那个想照顾一辈子的女孩呢?
然后的然后,就是那一个个她就成了一个个祝君好——祝福她幸福安好。
但那时候的你,待他如君好,却从未想过当女版的初哥哥。
首映那天,小圈也去看了电影,那天晚上她给我发微信说:我今晚去看了《十月初五》,然后我在影院里哭了。
她说她已经忘记多久没有哭了,小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自大学毕业以后就没见她为谁动情哭过的。
小圈跟她的青梅竹马啊P同上一个初高中,然后一起考去同一个城市的大学,小圈是如此的喜欢啊P,然后啊P也察知,但小圈却因为身体一些缺陷原因,没有足够勇气向啊P袒露心声,当啊P想要示好的时候,小圈也躲得远远的,小圈与啊P这样奇怪的关系持续了大学三年,直到突然有天啊P向她介绍他的新女友,然后接着就是一起出国留学。
一切看似措不及防却又是冥冥之中,我不确定小圈的那个故事里,啊P是不是故意用新的女友去刺激小圈鼓起勇气跟他在一起?
但现在也已经不重要了,小圈没有跟啊P在一起,因为她身体的缺陷,因为她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另外一个她才配得上他。
后来呢,小圈跟啊P联系甚少了,再后来便是传来啊P结婚的婚讯,再后来的后来便是小圈在影院里看的《十月初五》一个人大哭。
用小圈的话来说,我只是想变得更好以后再去拥有啊P的感情,我只是想在后来的相遇里,他可以看到最后的自己。
嗯,我不确定当初小圈鼓起勇气在有缺陷的时候跟啊P在一起就能长久的在一起直到结婚生娃幸福美满。
但我唯一能确定的是,至少你当初在一起了,你拥有这一切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后来会怎样,后来会怎样..........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失败了,而是我本可以,爱情里同样也是这样子的。
当你真的喜欢一个人,可你没有很帅腿没很长没有很多金没有很有才华,不要去搁浅你当初哥哥那般韧劲,人丑了涵养,腿短就跑快点,钱少了慢慢赚,才华慢慢沉淀积攒,可,君好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错过了你就只能在影院里独自痛哭而已。
永远不要想着用悲情去取悦自己,说什么当年为了成全那个你生命里的君好妹妹,君好弟弟,然后矫情地麻痹自己,你没勇气就是没勇气,你当年是个挫逼就是个挫逼,还好意思说什么去跟你的君好或初哥哥见面,能抓住的千万别放手,放手后就不要念你如初,祝君安好了,毕竟TA的好不归你管了好吗,你还祝来祝去的多傻,要祝福直接打个红包过去就行了。
至于那些祝君好s,只要你还在乎现任,那就该跟初哥哥们相忘于江湖,要不然这样拖着,整得他们一直伟大地单身着伟大地不爱着。
后来,初哥哥再也不要遇到祝君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后来的后来才去“遇见”呢,为什么当初没有把对方留下呢?
毕竟不是所有的后来相遇都是当哈利遇到莎莉那样所谓的遗失般的美好,所以电视剧完了,多少年后,电影都不要打搅初哥哥与祝君好的不再相关了。
20151130浩子菌字
人的一生会遇到什么事谁都说不清!
但不管遇到什么事,有家人,有朋友一直陪伴,那么这一生就是最幸福的,君好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君好却是里面最幸福的人!
所有人都爱着她,文初更是一直都爱着她!
琪琪是不幸的,但琪琪是最坚强的女孩!
文初在对琪琪的爱面前模拟两可含糊不清,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
如果早给琪琪以肯定的答案!
也不会伤害太深!
但如果君好没有回来!
文初会和琪琪有好的结局吗?
不仅让我想到了爱不将就这个词!
可真正爱的人已经真切的心属于了别人,再爱不还是要放下吗,就像故事中的琪琪!
最后笑着含泪无赖的离去!
文初手术后失忆了,那么他怎么知道手上写下的有字?
他又是怎么知道要对进来的人说那样的话呢?
这个要脑洞一下!
故事就这样美好结束了!
虽然没有多么的惊心动魄,但还是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剧情是老套了点,但是多深的爱才能有最后那句~君好,我没事,你放心。。。。
一泡尿引发的三角恋?为什么都有病?就不能健康点儿?不喜欢这种由疾病来推动剧情走向的电影,话说我是没看过『澳门街』啦
也就只能看在回忆念想的份儿上看几眼吧(>﹏<)
好看
哨子,手语,那棵树,还有演员。祝君好……这些熟悉的细节仿佛回到小时候在看的电视剧。初哥哥真的真的好的令人心疼
还好,这几年TVB没有毁了我最爱的《金枝欲孽》搬上大银幕拍电影版。
从旅游塔跳下去之后,就不会再想死了。
不如剧好看
一种回忆。
喜欢。
念你如初 祝君安好
最讨厌这种为了拍续集而拍续集,把各种情节硬生生得拼凑在一起,把以前的美好记忆全部抹杀。差到极点。
澳门印象
熟悉感
叶念琛的电影,差得一塌糊涂。
情怀~~
温情。
咸菜白粥都好好味
呃。
不想批評葉念琛,因為知道戲爛。但人就係喜歡自虐,通過爛片找到真實的存在,看過痴男怨女的初哥哥、祝君好更加會明白為何香港人不斷送錢給導演。原因是香港人就是愛看哭哭啼啼、一哭二罵的電影。黃真真式感情世界大行其道。一星給阿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