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游开始之时,就是我被雷倒之日。
——题记 全球范围来看,经典重拍都是一种小趋势。
外国电影里被重拍的有Funny Games,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之类,有好有坏,比如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就被我一朋友解读为“当地球停转之日,就是我被雷倒之时”;国内被重拍的(或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有金庸系列、封神榜、红楼梦、西游记等等。
比较杯具的是,国内的重拍片几乎没有能看得下去的,包括正在四大卫视上映的这部新《西游记》。
跟着我娘断断续续地看了几碟之后,私斗胆认为可以为这部新《西游记》提炼关键词若干。
诸如“全剧都是妖”、“都市言情戏码”、“唐僧师徒的小社会”以及“语词天下大同”。
以下一一论之。
关键词一、全剧都是妖 新版西游记里的角儿无论人、妖、佛都透着一股子妖气。
某次和美芽一起吃麻辣烫时,我抬眼看了一眼正在用手掌压齐天大圣的如来,说了句,天哪,这如来怎么眉眼里都是妖气。
这几日和我娘细看这部戏时,发现不止是如来,观音、童子、天上的神仙们的眉眼里都透着妖气。
尤其,观音也毫无82版的端庄,满脸只有小三的下贱;唐僧总以为眯着眼睛就能显出佛性,殊不知适得其反,反而显得两眼乱放桃花,丝毫没有定心定性的佛家弟子模样。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导演或者演员们。
在这么一个浮躁的年代,只能生产出浮躁的人;浮躁的人显不出佛性,只剩追名逐利的妖性了。
关键词二、都市言情戏码 82版西游记老少咸宜,新版西游记恐怕只能是PG-13了。
姑且不说里面的妖精们都袒胸露乳,穿衣风格属于初中训导主任说的“短、透、露”,就是堂堂女儿国国王也是比基尼式印度服装。
我还没看到盘丝洞一段,不过按照整部戏的服装设计和角色设定,盘丝洞里的蜘蛛精定当是让男人们、男生们、男孩们热血沸腾。
[补充:我终于看到盘丝洞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啊] 服装的恶俗搭配上剧本的下作只能是杯具一出。
比如,铁扇公主与孙悟空变的牛魔王紧紧拥抱,然后用最最恶俗也最最直白的语言互诉衷肠,末了,当然要配上好莱坞电影式的宽衣解带,春宵一夜。
再比如,女儿国国王不顾国王身份,用赤裸裸的眼神情色地看向唐僧,旁白是“我怎么感觉这女人要吃了师傅”。
再有,白骨精成了孙悟空的翩翩姐姐,有救命之恩,更有前世情缘,白骨精表白的一段就是典型琼瑶奶奶的“你无理取闹、你最无理取闹”以及“你这个残忍的小东西”模式。
除了对白的下作,剧本本身也充满了都市言情戏的恶俗戏码,比如正室和二奶的对决、小三的泼辣、男主的懦弱。
比如,玉面狐狸是个富家女,但是不善经营财产,所以招徕牛魔王入赘,这一幕怎么都应该可以被知音体为“夫君啊,为何你忍心抛妻弃子,甘愿做只笼中鸟”。
总之,雷点重重,天雷滚滚。
关键词三、唐僧师徒的小社会 某伟人说过,与人斗,其乐无穷。
《西游记》里唐僧的徒弟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或者妖怪,具备人的特征,比如会思考、会说话、会使用工具,也因此而具有人的劣根性。
比如,猪八戒最喜欢做墙头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落井下石。
沙僧倒是话少多做事,照顾师傅,照顾师兄和白龙马,一路上是埋头苦干、心地善良的老黄牛。
孙悟空虽然有嗔怒,并且情绪激动,但是心地善良,嫉恶如仇,加上本事大,属于功高盖主的那一款。
唐僧是从82版开始我就最不喜欢的角色,属于神经病+弱智+懦夫的典型性代言人。
我对唐僧的不喜爱在这部新版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主要原因在于,孙悟空总是舍命救唐僧,帮唐僧挡了这一劫那一难,倒头来唐僧还要赶孙悟空走,批评孙悟空,挖苦孙悟空,任由另个喜欢落井下石的徒弟去上上级那里告黑状。
话说这取经一行尚且还有相同的目标,都斗成这样,那说在组织里,有的人为钱,有的人为名,有的人为了往上爬,有的人只为了混个日子,目标各不相同,人际关系那就更复杂了。
不过,如果真要在组织里,如果上司如唐僧不追求绩效只追求感受,那么猪八戒一定是爬的最快的,嘴甜又会给上司撸毛顺毛;不升不降的是沙和尚,就算上司不要求绩效,上司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的上司未必是不讲绩效之人,沙和尚这种埋头苦干,一不叫苦二不邀功的最合适成为劳苦无功的老黄牛代言人;早早没通过试用期就被赶走的是孙悟空,本事大,能来事儿,脾气犟,心气儿高,最关键是养不家,再加上功高盖主,他不走人谁走人?
至于上司唐僧,本事是有的,嘴功是更好的,一定是溜须拍马、装可怜讨同情的对上贴热脸、对下冷屁股的角儿。
关键词四、语词天下大同 在我看来,不同的宗教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并且用不同的语词体系解读世界。
但在这部戏里,依然将佛家和道家分了高下。
原作可以归因于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罗贯中的写作时代背景有关,是时,尊佛贬道。
当下这部电视剧已然不是佛道之争,而是语词混乱。
虽然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是解读语词却有所不同。
不过在这部新《西游记》里,已经实现了天下大同。
具体体现在,佛说的台词是道德经上的,道士则说佛经。
另外,孔子在《论语》中的用词也频频出现。
更不用说大量的现代网络语词。
这不能说明编剧的知识面广,只能说明编剧的文学功底和宗教学知识不扎实,误人子弟。
当然,该剧也不完全是一无是处,至少能饱个眼福——风景取景很美,妖精们很美;至少能找个笑点——全剧充满了琼瑶式的、天涯JP帖式的笑点;至少能让我这个无所事事的小青年写个牢骚帖。
http://cyeon89.blogcn.com/diary,31565994.shtml
总体还是不错的就是猴子的造型和特效比较尴尬,比起老版更发人思考,改编的很不错,比起其他翻拍的西游记好太多了。
六小龄童版的主要是斩妖除魔,这一版更多的是度人。
取经为的是普度众生,那么西天路上遭遇的这些妖精自然也是芸芸众生之一,如果为了去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而轻易就把这些妖精打死,未免太没有道理了。
唐僧总是在尽力救他们,感觉很欣慰
浙版西游记剧情介绍_浙江版《西游记》引争议 被指剧情荒诞 性爱场面过于夸张-票房剧透网剧情荒诞浙版西游记剧情介绍,床戏太夸张,不适合小朋友如果说造型上的“绝色”只是初级,那么浙江版《西游记》剧情“绝色”就是“没有最野浙版西游记剧情介绍浙版西游记剧情介绍,只有更野”野蛮的”。
镜头中的一些性爱场面和人物错综复杂的感情线,不仅让成年观众一头雾水,也让家长们非常担心孩子会被带入歧途。
有网友表示:“《西游记》本身并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感情波折,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亵渎经典,那么多的爱简直是在玷污经典。
什么是什至更不能理解的是,原来猴子和哪吒还有外遇,所以同性之间的感情处理有点离谱。
” 孙悟空与蜘蛛精的“床戏”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虽然《孙悟空》的扮演者费振祥解释说,孙悟空只是把自己变成了唐僧,因为只有上床睡觉能否得到蛛灵命脉“黑珍珠”,解除师徒二人的烦恼。
还有一个剧情是怪物勾引了沙沙,边说边把沙沙扔在床上,一条腿搭在他身上……太“不适合小孩子了”。
网友的“惊雷”不止于此。
》剧中骨灵改名为白鸟翩翩,变身热血少女浙版西游记剧情介绍_浙江版《西游记》引争议 被指剧情荒诞 性爱场面过于夸张-票房剧透网,看到这种所谓的创意,只觉得恶心。
西游记里的恶搞,竟然成了剧中的主题……”浙江版《西游记》除了有太多不适合孩子看的感情戏、热血戏外,还有不少“惊天动地”剧情。
比如猴子有爸爸和王后,妈妈还是个只画眉画眼的美女。
猴子、骨精也用鞭子来杀自己等等。
奇怪的台词语言并不荒谬浙江版《西游记》被称为“新版”,但与老版《西游记》相比,在场景布置上被网友认为是“倒退”。
有网友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觉得浙江版的构图太粗糙太丑了,没有老版好看。
” 性能比旧版本差。
“这就是天宫的样子吗?
旧版的天宫给我的感觉比那个还要美一百倍。
怎么玉皇大帝一个人坐在殿外?
千里眼和顺风儿就这么两个污秽的人吗?
我不说了关于蟠桃园,远程射击真的和游戏里的菜园一模一样。
” 又比如阎罗殿,网友说它看起来像是冥界的暗室,并不能给人想象中的冥界感觉。
”老版《西游记》中至少有黑雾、锁链、骷髅来装饰阎罗殿的背景,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在当时的拍摄条件下,我们真的尽力了。
还有浙江版,不恭维……”在“雷人”的台词上,浙江版《西游记》也不甘落后。
无论是孙悟空、唐僧,还是妖精们,说出的话都是“言不由衷”。
”孙悟空对众人说道:“就算我只有畜生的智慧……你们为什么不教教我呢?
那么一句“只为自由平等而战”浙版西游记剧情介绍_浙江版《西游记》引争议 被指剧情荒诞 性爱场面过于夸张-票房剧透网,实在是与当时《西游记》的背景格格不入。
猪八戒的台词更是气人,“你这是强逼好汉做女婿!
” 打到骨魔三下的时候,他也是脱口而出:“猴子!
要杀她,先杀了我!
我不下地狱浙版西游记剧情介绍_浙江版《西游记》引争议 被指剧情荒诞 性爱场面过于夸张-票房剧透网,谁下地狱。
”剧中,如来的话也充满现代韵味:“不敢就是不敢,不敢不敢……”被网友视为“超雷”的是九尾狐说的那句话:“是都当妈了,生下来这么不要脸,要是吃了唐僧的肉,岂不是比嫦娥观音还要漂亮。
画面音乐道具做工细节方面还很精致,特别是女妖精,嘿嘿比较讨厌央视老版的唐僧,整天装B,陈司翰这个唐僧有大智慧,确实是高僧就是观音姐姐,感觉是没神仙的味道,整一搓麻将的脸
一句话:还原上限高,魔改下限低,说白了就是两个极端,打四颗星,补充了86版没拍的细节(当然也原创了不少),满分100分,个人打80分;费振翔出生京剧世家,从小学猴戏,虽说跟六老师比起来,猴气没那么足(但研究戏曲的朋友应该知道,咱北派猴戏注重的就是大圣的王者气概);猪八戒谢宁,不用说了,猪八戒的专业户;唐僧陈司翰,陈慧琳的弟弟,他这版唐僧有大智慧;沙僧牟凤彬也挺😎的,反正值得一看
陈司翰版新西游记一口气看完了,80后的我们都是看着老版西游记长大的,迟重瑞、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等所扮演的形象已扎根脑海。
初看陈司翰版西游记还真是有点不习惯,觉得美猴王没有原来美了,但耐心看了几集之后,觉得挺好看的,尤其是唐僧,很吸引我,高大帅气,而且还是个哲学家、教育家,几乎每集都要讲经说法,整个人物感觉丰满了好多。
孙悟空太灵活了,整个一孩子,到后几集才算慢慢“成熟”起来。
猪悟能在新版里虽比较小人,话多,但却多了几分幽默,很是喜欢,“今.今.今,天不错,呵,这边也不错”,“凭.凭.不是,佛爷爷,他们都成佛了,我老猪凭什么就弄一个净坛使者呀”。
沙悟净觉得没什么变化,依旧憨厚忠勇。
小猴和小妖们的化妆比旧版的简单多了,刚看着确实觉得不适应,对了,喜欢观音的莲花宝座,转啊转的,好美。
插曲很好听,在百度里没有搜到,听着挺让人心静的,不错的放松音乐。
“点一盏明灯,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远离迷惘,解开疑惑,海天任遨游。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欢喜自在心开阔,不沾尘埃,菩提静坐,开莲花一朵朵。
”
先说优点吧。
这部《西游记》改编得比较有人情味,尤其是悟空拜师时菩提老祖让他磨镜子,而剧终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后又回到花果山磨镜子,最终顿悟了本心。
“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
”的思想贯穿了整部剧,意味着这是一场寻心之旅。
但同时这部剧也有很大的缺陷。
主次不清,妖怪的戏份远远大于师徒四人;四人组沦为插科打诨的笑料;过分弱化了悟空的能力……有时候我经常在思考对于名著的改编力度该怎样控制。
我想象这部的主创是有心拍出一部优秀作品的,但是能力方面还是需要提升的。
个人觉得这版本还不错。
与之前不一样的唐僧,属于比较聪明又有些幽默的唐僧,还有他自己的想法。
悟空即有个性,又有情有义,还像孩子一样可爱,也会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去努力寻找答案八戒比较小人,风吹随风倒。
名著拍成影视作品,不成功的典型如《红楼梦》,当年被红学家们骂得狗血淋头,不过实际上我的爷爷奶奶们是很喜欢那个版本的,毕竟有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改编名著,思想内涵越丰富,往往挑战越大,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宝二爷”。
《西游记》是个例外,因为内涵相对简单,而它及其浪漫。
除了各个角色的形象,我对老版的西游记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没有什么特别的画面,更不用说人物的特点;看过的不同版本的书(古文版,翻译版,各种连环画),似乎也只记得语文课本里的那个巨灵神和那个美猴王。
小的时候喜欢看西游记,当武侠片看,看个热闹,看孙大圣好神通,忽略他每一次都要去搬救兵的事情,实际上他似乎谁也打不过。
一位心思细腻的师妹懂事特别早(或者是我懂事特别晚),当年看悟空压在山下都看哭了:好可怜啊,孤零零的一个人。
新编的西游记,多少有一些对于各个人物的解读。
孙悟空:无父无母,天生地养。
“你对我有恩,我要报答你”。
缺点很明显,猴急,遇到问题喜欢用武力解决,谁让我本领大呢。
唐僧:看不懂。
猪八戒:精明的很。
他看穿了悟空,白骨精时,是他逼走了悟空,又是他用激将法把悟空接回来。
悟空去问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八戒说,猴哥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居然去了两天还没回来,想必是遇到困难。
猴头脾气不好,人家不借与他,他必与人争吵,还不如我老猪去……沙僧:经济适用男,无害无毒,但是也没多大用处。
甚至有人总结,沙师弟最喜欢说的句子是,“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去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捉去了”……
浙版西游有的地方还显粗糙,但剧情确实很内涵,引人回味深思。
今天看三打白骨精,唐僧被白骨精抓住后解答沙僧疑问那段很有味道。
书中的唐僧总是肉眼凡胎,不识好赖,很脸谱化。
而编剧却给剧中唐僧的表现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与解读。
当沙僧问道,师傅对那一家三口就不觉得突兀吗。
唐僧一口气说出了诸多疑点,说明他是个明白人。
因此沙僧更加不明所以:既然有这么多疑点,那为何还对大师兄这样?
唐僧解释道,八戒一句话说得好,纵是妖精也是生灵。
悟空武功高强,但也不必一遇妖怪就往死里打。
如果单纯地以暴易暴,以杀止杀,还不如使个神通飞到西方去,免得死去这么多生灵。
悟空这样继续下去,恐怕真的会越陷越深,堕入自身魔障,根本难以成佛。
这样的西游,对悟空起不到历练养性的作用,是没有意义的。
(后面几句话是我的解读)这番话令我很有感触:想想小时候看问题很简单,好就全好坏则全坏。
看西游记,总希望孙悟空把妖精鬼怪全部打死,该有多么痛快。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发现其实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人有好人坏人,妖也应有善恶之分,他们为妖就没有苦衷没有因由吗,即使为恶,罪就一定致死吗,就一定要处以极刑吗?引申到现实,那些社会底层不上台面的一些人,在我们眼中不啻为妖,可是否真的想过他们的也有生存的自由和权利。
佛说众生平等,但如何体现呢?
剧中唐僧以行动阐明了这个理念——妖精也是生灵,他们为恶是否也有不得已和无奈,为什么不能赶走,为什么不能感化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既然有那么多的选择,对待他们难道非要一棍子打死而后快?
为了实践这个理念,也为了帮助悟空扫除心中的魔障,唐僧选择赶走了悟空,将自己的生死留给了妖怪。
此举看似迂腐,其实正是佛家牺牲小我感化众生的写照,让人感到唐僧的慈悲不是无原则,不是廉价商品,他的形象也因此升华,不愧为有道高僧。
个人觉得,编剧的这次改动很有思想,赞一个!
其他零散感想话说白鸟翩翩说实话我是冲着韩雪去的。
看了头几集,原来青灵和白鸟是有出处的,编剧把她们变成了七妖王中的两个,我觉得这样的改动挺不错。
我支持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发挥,太过忠实原著还不如看书。
只是感觉白鸟和悟空的对手戏有点少,我觉得她应该定位为可以和悟空进行深度交流的一个角色,就像悟空传中的紫霞仙子。
后面的白骨精我也挺期待,老版西游记我最不愿意看的就是白骨精这块了,感觉很憋屈。
浙版把白骨精与黄袍怪合并了,编剧胆子挺大,也算出新了。
不过白鸟居然对悟空无爱,令我很郁闷-孙悟空是不是潜意识里把观音当娘了闹天宫时孙悟空和观音没照过面,但他似乎对观音就特有亲切感,一见到菩萨显得特别放松,话也多,有时就跟撒娇一样。
悟空自幼无父无母,养父母也很快过世,剧里也悟空老抱怨没人缴到他。
他就像一个天资很高但顽劣的顽童,潜意识里唐僧是严父,观音就是慈母了。
这俩人也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带着悟空一步步地纳入正统。
PS:陈冲的观音造型很不错---嫦娥姐姐好漂亮啊是叫刘莹吗,很酷的冷美人只是服装应该是白色,为什么五彩斑斓的--为什么把玉帝和王母刻画地这么好让我感觉悟空有点无理取闹
帅唐僧。
听到唐皇李世民赞了白龙马一句龙马精神后,顿时笑喷了。不过此剧我看还行,六小龄童年代的孙悟空已经不可企及,而这个孙悟空除了动作上比较单一一点外,声色上还是比较接近六老的。整段故事中出现了很多篇幅来传授人生哲理,给假期中的孩子们看,还是蛮不错的选择。
这是什么屁 我最爱的西游记被毁成什么样了
看过几分钟,太垃圾
挺好
这个陈司翰演的唐森啊,您快还俗吧,您太俗了
啥玩意?
姐要被吓死了。这种鬼片居然不是3星以下。短评有给高分的说,老版不一定最忠于原著。作为一个喜欢老版更爱原著的西游迷,只能说老版有些剧情确实不是完全尊重原著,但是也不是恶搞,再看看这个东西,只要有点文化的哪怕是没看过原著的都觉得是烂片。nc绕道可以么?
其实还不错的~西游记剧情永远可看性强~但是节奏好拖
差劲。。。
当时刚播出的时候,还是挺惊艳的,但是由于乱七八糟的感情戏,实在不能不讨厌
当时觉得还行,印象中磨难后总多放几句师徒思考感悟的言论。
与经典版差距还是很大的
印象最深的只有悟空的恋情和蜘蛛精的离谱行为…
服装改进很多,台词也不算雷,拍的不错
有突破
好看。猴子演技满分,猪拉分,师傅的颜,相好美,前五集满分,特效拉胯。
感觉挺好的,更加人性化,并不古板。世上总是有那么一撮人,别人创新的时候他说老东西经典,别人遵循经典的时候,他说别人因循守旧。想想这些人就恶心!
拍了五十多集还要漏掉一半劫难。有的劫难注水严重,特效粗糙造像模糊,佛家教义流于表面啰嗦,基本上没有跳出86版的套路,整体气质又不如86版正气,不知道重拍的意义在哪里。
原来认为老西游已经不可超越,看了这部后发现老西游缺失了很多内容,新西游对每个人物描写更加细致真实,内容更加丰富,唐僧也不在是原来那个呆板、唠叨的刻板形象,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