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相互交织的线,构成了这样一个写实的故事,底层的小人物,在社会中为了生存拼命挣扎,利益泯灭了亲情和人性,利益让人犹豫和踯躅,利益让人疯狂甚至失去性命,可是却总有那么些人,可以抛开利益,去守护情与义,为了兄弟两肋插刀,这样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在现在生活中已真的不多了,电影中的三脚豹(刘青云 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刘青云可以说是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让人看到了所谓的纯正兄弟情义,不过这样的情义在现实中似乎还是太少太少了。
序篇部分,提到某廉价出租屋中,一个老头打了另一个老头,然后张警官前去处理,结果又接到别的报案,故事有三条线,一条是张警官,他接到了一个案子,一个老头儿被人杀死在停车场的车中,张警官很快赶到现场进行调查,老头身边有一个伤者,很明显是袭击老头,被老头反伤的人 ,可是老头从银行取出的一千万却不见了,画面一转,故事讲到张警官用妻子的邀请去看一处房子,因为不想着只是住宿舍,所以妻子在不断地看房,然后考虑,张警官也想买房,而且这个房子确实也不错,不过考虑钱的问题,张警官还是说再等等,卖房的人跟张警官的妻子关系不错,她表示这房子很抢手,妻子也在心中决定不再等下去了。
那么把故事切到另一条线,陈银行职员,因为工作业绩不达标的问题,在公司的会议上,受到上司的指责,陈银行职员表示一定会完成指标 ,然后就开始加班打电话,可是宣传工作做的不好,那也没人会买你推销的基金啊,陈银行职员打了一通又一通的电话,不过对面要么就是表示有事,要么就是表示根本没兴趣,反正没人买她推荐的基金,要说这有些有生财之路的人吧,自然都懂得基金炒作的技巧,也不会要银行帮忙的,一直来找陈银行职员办理资金存款和取出业务的钟老头就是,这个老头儿,自己很熟悉基金操纵的模式,所以只来银行办理基础的资金存款和取出业务,而且还总是借机调戏陈银行职员,这一天,老头儿又来了,陈银行职员本来想让老头买基金的,老头却反过来用自己熟练的对基金的掌握技巧,让陈银行职员哑口无言。
眼看任务完不成,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陈银行职员这里办理存取款业务的娟姐来找陈银行职员,娟姐向陈银行职员诉苦,表示她就那点钱,又没什么别的收入,仅靠利息的话根本不够啊,现在物价长得可比利息增的快多了,把钱存在银行就是贬值,陈银行职员表示,可以玩股票啊,娟姐表示风险太大,纯银行职员说那可以投资基金,然后就向娟姐推荐了自己现在需要向顾客抛售的“金砖四国基金”,要说这个银行职员也是不厚道,向一位手上只有那么一点点可怜钱的、对基金什么都不懂的中年女性,推荐有风险的基金,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或许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是恶毒的 。
虽然娟姐对于投资基金一窍不通,甚至还有很多问题,可是在以陈银行职员的花言巧语下,两个人进行了录音记录,陈银行职员跟娟姐说什么,娟姐都说“清楚明白”,反过来思考,一个对基金什么都不懂的中年妇女,为什么要去投资基金呢,不还是被生活和物价所迫吗,小人物为了利益疯狂,赢家想赢得更多,输者想把输掉的赢回来,结果就是更多底层人民的资金被投到基金或者股票中,然后血本无归,到头来还是上面的资本家得利益,即使娟姐对手续费或者风险等这些问题都不明白或者一窍不通,但是在陈银行职员的花言巧语下,她仍然办理了“金砖四国”基金。
再切换一次视角,黑帮小混混三脚豹,在帮老大举办寿宴,来的人不少,每个人给了份子钱,回头三脚豹把这些份子钱都收好了,然后到餐厅对面的另一家餐厅去给等在那儿的老大 ,老大感慨,现在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都办六十几桌的,现在就只有十几桌了,三脚豹还跟老大说,今年来点不一样的,我们吃斋,或许也是没钱再办那么盛大了,老大把份子钱都抽了出来,本来想给三脚豹一份,但是三脚豹执意不收,来者给的红包中的钱也是有多有少 ,有人甚至就给了100,老大让妻子把红包中那些金条什么的融了,还是把办寿宴的钱给了三脚豹,然后三脚豹带着老大去了寿宴现场,在宴会开始之前还出了个问题,饭店的老板因为他的桌子数量不够,确要他付十桌的钱,三脚豹差点跟经理吵了起来,最后是另一个好兄弟拜山华,出面跟经理交涉,最终解决了问题,还把钱付了,在宴会要开始的时候,张警官带着人过来了,张警官表示,拜山华在之前有过犯罪行为,要带他回去,次日,三脚豹带着拜山华的两个小弟,开着车,去找之前道上的兄弟筹钱 。
三脚豹先是去了拜山华伯伯开的餐厅,伯伯在隔壁躲了一天不见三脚豹,最后晚上还是没忍住出来了,甩了1万块,让三脚豹永远不要再来,第二日,三脚豹又带着拜山华的两个小弟,去了一个在收废纸的道上兄弟那,本来兄弟一分钱不打算给,不过看到三脚豹这么讲义气,帮他弄吊了一捆纸箱,还帮他弄上去,还是在情义之下,帮三脚豹凑了要保释拜山华的剩下两万块,但是拜山华的一个小弟已经因为生气而离开,结果拜山华刚被保释出来,又被另一个警察署因为犯事的罪名给逮走了,这一下剩的那个小弟也不干了,把车踢给了三脚豹,然后离开,这一下,三脚豹去找当时最好的朋友四眼龙,四眼龙开了个公司,做的挺大的,看三脚豹来了,问清来意,二话不说打电话让人去保释拜山华,然后还给三脚豹看了自己做的生意,原来四眼龙是在涉及股票市场,雇了些人帮自己操盘,还爽快地给了三脚豹两万元,让他随便玩。
结果到晚上股市大跌,四眼龙连夜跑回公司,甚至想要修改幕后庄家的电脑数据,结果进不去了,这下,四眼龙知道自己完蛋了,他得罪了宋先生,如果不想嗝屁掉,就只能想办法筹钱了,而张警官那边,他父亲在外面跟大陆女生的私生女,也已经出现,张警官的妻子是铁了心的要买房子,她找到了陈银行职员,甚至表示可以抵押股票,张警官这边,还要面对一个抱着煤气罐想要自杀的老头,钟老头也不会想到,因为太信任陈银行职员,没看着对方把钱入账,有了让对方吞自己钱的机会,而且,他还没想到的是,会有两伙人,在银行停车场预谋要打劫他,其中一伙,是他公司的一个女职员和其男朋友,而另一伙,是三脚豹和四眼龙。
(未完待续)
单从片名上,就已经预感和杜琪峰以往的片子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看过之后,果真如此。
但算转型吗?
也说不上,内核还是老杜独特的风格。
开篇任贤齐去处理的案件有些让我摸不着头脑,何韵诗的拉客户投资也有点沉闷,直到后面刘青云出场之后,几条线慢慢交织在一起。
这种打乱时间的叙述节奏在老杜之前的作品里很是少见。
既有层次感,又引人入胜。
就主线剧情来说,银行、股市两条线非常精彩,任贤齐卖楼那条线则笔墨略少,不够深入,略感遗憾。
如果能刻画得更多一些,让三条线齐平,火花会更甚。
再看演员表演,刘青云何韵诗二人性格鲜明,演绎得张力十足,这两条线上的各个配角也非常到位,很好的展现了每个人为金钱忙碌奔波的执着和无奈,把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态描述的简单有力。
任贤齐那条线由于不够深入,演员表现也表现平平没有亮点可言。
对于黑帮的没落,影片的表现也非常到位,这对于一个之前以黑帮片闻名的导演来说十分难得。
杜琪峰放棄了以往的風格化,不再遊走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也不再與現實世界若即若離,而是徹底進入現實世界,還纖毛畢現勾畫出當中的荒誕不經。
大多數觀眾在笑,甚至是大笑,我也不例外。
笑過後,才意識到恐怖。
這不是喜劇。
這是描述全民皆投機的實況電影。
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大多是你我在街頭遇上的小人物,甚至是你,又或是我。
我們笑,因為他們太荒誕太可笑。
可是,我們的社會正是充斥著如此人物。
一想到此,笑,只是恐怖的前奏。
杜琪峰風格變了,電影的節奏和影象當然沒以往亮麗悅目,也可能叫一些觀眾失望。
然而,我看到杜琪峰的用心和苦心,他認為我們的社會有問題,且用電影來思考。
《奪命金》也許沒有以往他過去電影的亮麗悅目,但卻很扎實,讓人心頭沉重。
看完《夺命金》就一个感受:人活着真没意思。
尤其是香港这种所谓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的人。
不管是黑社会老大还是金融大佬,高级公务员还是普通中产阶级,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苦命人还是普通市民,都围着一个钱字苟延残喘,甚至把命都丢了。
此片的创新之处在于既非浪漫化的激烈警匪片,也非天水围系列那样的纯粹家长里短,而是走中间路线,多线程戏剧化的故事,但细节都紧贴着香港的现实。
比如杜琪峰的老本行黑社会,那个江河日下,摆寿宴都吃斋,还10桌挤成6桌,黑帮老大一脸吝啬相,100块都已经是牌桌上的大码,被警察抓走还要求爷爷告奶奶凑保释金。
再比如大陆蝗虫对香港的冲击,【剧透】大家都抱怨大陆孕妇来挤医院,任贤齐有了个天上掉下来的差了几十岁大陆妹妹,应该就是拜香港人骗娶大陆妹所赐;大家都抱怨大陆人把房价炒高,任贤齐的房子危在旦夕之时,又有大陆客愿加价50万买走;大家都抱怨大陆人让香港人没了工作,何韵诗工作的银行指着大陆客户赚钱…… 再看所有人都心系股票,都想一本万利,最后炒股大亨死于非命,靠股市放高利贷的遭遇不测,小市民赔了退休金,警察总长吞枪自尽(请看DVD删节部分,有了这部分任贤齐才显得没那么高大全路人),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头子要抱着煤气罐自杀。
只有黄日华还在做实业:买卖废纸,也许他只是在照顾丐帮的生意。
到头来只有两个混的很差的小人物拿到飞来横财擦肩而过,一个吃着雪糕,一个叼着雪茄,也不知下场如何(请自觉忽略大陆版最后一个镜头和结尾字幕)。
除了人为财死,本片的英文名life without principle大致还透出了一点引申义。
片头任贤齐去办案,刚刚发生血案的隔板间内,邻里对失去的生命视而不见,已然破口大吵(其中还有《九品芝麻官》里的骂神胖老鸨);为了钱什么事都可以做,砍人也不在话下,私吞更是信手拈来。
有位同学感慨在香港的多年生活后说,这是一个规则制度非常完善的地方,但是你会看到这里的人的底线之低,凡是法律没禁止的,什么都可以做。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夺命金》因一宗离奇劫案而串连起来。
一场股灾,一袋现金,引发这时代的终极矛盾。
刘青云在这部影片中出演黑帮中人的三脚豹一角,注重江湖意气,对兄弟侠肝义胆,义无反顾,在江湖打滚多年还一事无成。
对股票一无所知,重遇做黑市股指的凸眼龙后,刚开始苦心钻研即遇股灾,凸眼龙亦输掉巨款,两人决定向借贷人假意借款,实则抢劫,在一笔意外巨款面前上演金钱与道德挣扎的人性阴暗面。
影片没有太多的枪斗,爱情,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杜琪峰电影的精髓,金融只不过是他讲述江湖情怀的另一个场所。
刘青云饰演的三角豹就是他理想的代言人。
黑社会小人物讲义气混江湖浑浑噩噩一事无成,一文不名但却固守义气乐此不疲,为帮兄弟脱困潜入股海,遭遇股灾意图打劫却白捡500万,然后又将这500万投入金融赌局一举暴富。
在影片主旨宣扬命运无常及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一波多折下,刘青云的表演给人的惊喜则更大。
他的演技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依然能够实现突破,角色依然能够带来意外惊喜。
以往看刘青云的电影,总是带着一丝刻意,夸张,用力稍显过度,而本片中他饰演的三脚豹将塑造角色的“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将影片中股市带来的瞬息万变和金融动荡的惊心动魄的感觉,通过非常平淡自然的表演带给观众,将电影戏剧化的痕迹轻描淡写的抹去,让人感觉非常真实且生活化十足,即便是他专门给角色设计的不停眨眼的小动作,也不会让人感觉丝毫的夸张过分,他和凸眼龙抢劫过程中,那段用榔头互敲脑袋时爆棚的雷人与夸张喜感更是喷薄而出,将生活化的故事中的偶然性带来的那种戏剧化的反差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带来极好的观影效果,这正是导演想要的结果,所以说,平淡的述说主线下,刘青云拯救了影片。
《夺命金》很精彩,亮点特别多,每一个眼神似乎都给人无穷的回味,更不用说动作和对白。
当然,小齐的表演在里面的确要被榨出皮袍底下的小来,我只能说,任贤齐的演技比《战国》里的景甜要好一些。
不过,看房子那段演得不错。
哪个男人不想给自己的家人一个好房子?
不想海景山景统统揽入怀中?
被老婆拉去看了那么多套房子还迟迟下不了决定,虽然心里也想买房但是房价太高收入跟不上压力太大,所以小齐说“我还要工作”,所以他说:“不买房不行吗?
”这是逃避,这是躲闪,这是无奈,缺钱啊!
高级督察买不起房啊有木有?
看来在HK做警察就是不行,换做内地,高级督察别墅都有了。
不过有一个细微处,小齐去拯救煤气老人办案时开的是路虎,是公车吗还是?
求解。
夺命金啊!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金钱什么都可以夺走。
老人家本该颐养天年,心火本该早就趋于平静,却在逼仄的空间砍起人来,为了钱!
黑社会,那个义字当头的世界,老大要靠摆寿宴敛财真是悲哀,十四五人一桌为了省钱,还要吃斋我的天,居然还有人送空红包啊,因为缺钱!
对于投资什么都不懂,却一直说清楚明白,清楚明白了什么?
只是清楚地听到了内心的呐喊:多赚点。
你看,还是为了钱!
特丽莎明明知道娟姐不容易,那100万可能是用来养老的钱,还要丢掉良心,违心地推荐高风险的基金,一遍遍重来,内心痛苦却语气平静,为了什么?
钱!
女职员串通男友搞老板的钱,一老一少打起来了,女职员在警局供认时说“谁知道他们打死了?
跟我没关系啊,我顶多就是个XX罪(我忘了)。
”你看,长得挺标致一个女孩,还有法律知识(我顶!
),可是听说男友死了一点悲戚感都没有。
是脑残吗?
不是,是金钱占据了大脑!
还有很搞的:电话按分钟计算,反正钱已经付了,剩下来几十秒我就用来骂你!
(强烈建议电信部门按秒计费,呵呵)谁TM愿意在电话中一次次被拒绝甚至挨骂?
谁TM愿意被又老又丑只不过有点钱的客户的咸猪手一次次揩油(虽然他后来死了)?
为了钱啊,要上班,要薪水!
做销售的白领悲催啊!
拜山华的表哥在自己的店对面坐了半天,就是不想给钱!
拜山华被西九、东九轮流抓,是不是警局要创收啊?
拜山华永远都缺钱,见一次阿豹要一次钱,悲催的黑社会啊,没前途啊,没钱图啊!
两个手下都不跟了,其中一个手下还有一辆车啊,可是拜山华有什么?
顺便说一句,第二个离开的手下很有喜感,特别是他穿的那条裤子,真特么绝了,哈哈!
黑社会没有钱图,转行啊!
凸眼龙搞金融啊,股市、期货多来钱啊,人五人六的多牛逼啊,以往那帮兄弟都不行了,办寿宴都要他买单啊,手下那个海伦真是腿长啊还有很深的事业线,还有专职律师啊,可是股灾一来还是不行,都快死了还升啊跌啊,最后在纠结中离开人世,还有路人打电话给朋友说“快来看这里死人啦”,这一段很有鲁迅的风格啊。
宋老大很酷,因为他了解真相,可是谁又能保证宋先生的背后还有没有别的先生?
肯定有的!
百家姓第一“罩先生”、第二就是“钱先生”啊!
宋先生,才排在食物链的哪一级?
看来,不能寄希望于金融业。
去年看完《监守自盗》,我已经风中凌乱了,昨晚再看看这些大佬背后的大佬,再听听《夺命金》里“什么时候升息?
看美国啦!
”钱途无望,不过有一个人给了我启发,那就是收废纸的黄日华:“我收的是现金!
”守住现金最重要!
日子过得去就行了!
让基金股票神马的见鬼去吧。
放高利贷的老头有句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您告诉我神马问题不要用钱解决?
希腊危机都要用钱解决,这还不是问题?
欧洲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
当年的伊拉克现在的伊朗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
人格分裂了还要去上班不是钱的问题?
什么问题不是钱的问题?
钱才是最大的问题,贪婪才是最大问题!
我喜欢特丽莎拿着五百万走了,这是她悲催基金经理生涯短暂的解脱,我喜欢看着她的主管爽快地批准特丽莎辞职,同事这么久,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眷恋没有一点人情味,那是赤裸裸的坦诚啊!
比偷奸耍滑假惺惺强多了!
最后说一句,我喜欢看见刘青云赚了钱,一个本不图钱的人侠义仅存的人最后有了钱!
虽然这是戏剧是荒诞但是看着他叼着雪茄我的眼睛湿润了!
《夺命金》借三个背景各异的角色:银行职员Teresa(何韵诗饰)、黑帮中人三脚豹(刘青云饰)及警队督察张正方(任贤齐饰),因一宗离奇劫桉而串连起来。
到底处身泡沫时代,冲击不绝,人在金钱与原则之间应如何自处?
一场股灾,一袋现金,引发这时代的终极矛盾。
Teresa被逼由银行柜位员转为投资顾问,其大客锺原(卢海鹏饰)刚巧欲提取千万现金,令Teresa心生贪念。
另一边厢,身为黑帮中人的三脚豹,对股票一无所知,刚开 始苦心鑽研即遇股灾,经营黑市期指的凸眼龙(姜皓文饰)亦输掉巨款,二人决定向锺原假意借款,实则抢劫。
而负责此桉的正直警队督察张正方(任贤齐饰),亦因面对着生活巨变,令一向坚守原则的他也开始动摇,一笔巨款,被身份各异的人虎视眈眈,上演一幕又一幕金钱与道德挣扎的人性阴暗面,到底最后各人能否抵抗贪念,坚守道德底线?
香港是一座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城市——对于从未自由行扫过货,没坐过香港不让吃东西的地铁的大多数大陆同胞来说。
但是香港又是我们想象中熟的不能再熟的一座城市:尖沙咀、维多利亚港、庙街、中环……都像是住了几十年的故地。
这种熟稔感当然要拜香港电影和电视剧所赐,一个个关于香港的记忆碎片在我们的心中重建起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有着多样的面目:是打打杀杀的江湖、是白领奋斗的都市、是市井气息浓郁的旧殖民地。
面目的暧昧来自用于想象的材料的多元。
香港这座城市,在想象中被必然的夸张而传奇化了。
而杜琪峰以往的大多数电影,显然呈现的是一个江湖的香港,尽管他的江湖是一个更加真实而包罗的江湖,但毕竟是平行于市井和都市叙事的。
当然杜琪峰也可以用《单身男女》这样的片子,在商业类型片中涉猎香港的其他角度,但毕竟世俗的与江湖的并无交集。
而《夺命金》显然让这种多样的面目相交了。
这不仅体现在三条叙事线索中白领、警察、黑社会人士的交叉并进,更是电影中的每个人都在“钱”这个极度世俗化的符号下,在各自的身份之内织就了一张涵盖社会各阶层的大网。
黑帮片中的混混、TVB剧中的师奶、都市片里的白领,第一次汇聚一片,将我们观念中以往自己都觉得荒谬的平行的香港立体化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夺命金》可能呈现了一个最真实的香港,起码是最符合我们想象中逻辑通顺的香港。
这当然就是所谓的现实主义了,对于一贯非常自我的杜琪峰来说,从故事和视角来看,这当然可以称得上是转型。
更加明显的转型体现在风格上。
杜琪峰以往作品所呈现并独树一帜的风格化,是用光、人物走位、场面调度的强烈的形式感,以及收放自如的节奏感。
的在我看来如果用一个文学性的比喻,就像是古龙的小说,重意不重形,洒脱而不失韵味。
而到了《夺命金》,这样的画面的写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稳的写实。
最突出的表现就在全片最具现实主义的银行场景之内。
镜头变得不再那么干净、凌厉,人群和逼仄的格子间让画面显得拖沓而杂乱。
人物在镜头里不再如鱼般灵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坐在或站在那里。
这样的镜头在给了影片一种纪录片般的质感的同时,无疑有利于营造一种焦虑、躁动、压抑的气氛,并最终导向绝望。
当然,镜头剪辑上的平实不是平淡,而是大巧不工。
还是以银行戏为例,娟姐买基金的一场戏,画面事无巨细地交待,不急不缓地叙事,规规矩矩地正反打,但既不少波澜,又不少悬念和张力。
以一句“想多赚点嘛”做结语,简单却意味深长。
场面调度的大师并没有失掉他所擅长的,依然以武侠小说做比的话,就是没有了纷繁的招式,只有扎实的一掌一腿,却最见内力。
至于杜琪峰同属尝试的略显复杂的叙事结构,其本身并不能以其精巧性带来观影的快感,纯粹是为了更好展开多角度叙事的编排。
这也正是杜琪峰的成熟之处,并没有在现实的控诉上沉溺下去,事实上这样的故作严肃也不是杜的风格。
不同角度的展开也是不同情绪的张弛,在良好的叙事编排之下形成了还不错的节奏感。
刘青云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其以往江湖片里黑色幽默部分的延续。
不会开车的三脚豹让我们很容易想起了《一个字头的诞生》。
而商业社会金钱至上与传统社团的忠义观念的侵蚀和取代依然在延续,而且更加极端化了。
“讲义气”的化身三脚豹干脆变得有些呆傻,而被时代抛弃的老大也显得异常寒酸和落魄。
与前两者相比,警察情侣这条线显然弱了许多,甚至可以以失败定论。
并不仅仅是任贤齐和胡杏儿的演技不济,剧本本身也没给他们太多发挥的空间。
对任贤齐“想的太多”的指责显得没头没尾,任父大陆私生女的插入也显得简单粗暴。
同样简单粗暴的还有打劫情侣。
考虑到拍摄过程的散乱,这样的瑕疵也可以理解。
显而易见,杜琪峰的野心是描绘一幅香港社会的众生相。
充满荒诞感的剧情,描绘出了在股市、楼市、通胀之中生活的都市人在金钱的重压之下的疯狂和异化。
Teresa、三脚豹、警官、龙哥的命运都在被金钱驱使和掌控着,在不可控的阴差阳错之下,Teresa和三脚豹被金钱所救赎,以对一笔巨款的掌控摆脱了自身的麻烦,但他们永远摆不脱的,是金钱的束缚。
这是现代商业社会人们所必须面对的深深的无力感。
可喜的是,杜琪峰并没有迷失于对这种异化和束缚的廉价控诉之中去,有关怀、有悲悯、也有黑色幽默的消解。
至于那个大陆版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关于智商的黑色幽默,广电总局友情附送给银河映像的。
当然,以上所述现代商业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全球化的。
但正如前述,《夺命金》对香港的立体化呈现,是最符合我们想象的。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部港味浓厚而且植根香港的电影。
对于现实香港心态的把握,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大陆。
对大陆的复杂情绪,可以看做是港人97心态的延续和发展。
从《夺命金》看,回归和其带来的大陆游客、资金对香港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黑社会的破落、楼市的高企都与大陆客和大陆资本的来港分不开。
正如香港电影的大踏步北上,一些香港人在主动投向大陆的过程中获益,比如卖骨灰龛的B哥。
而另一些人则一边在观望,一边对大陆的冲击有些许的恐惧——不局限于经济上的,蝗虫抗议就是这一心态的集中体现。
而整个影片的背景——希腊债券危机所带来的股市震荡,香港自身是无力解决的。
新闻中充斥着以大陆为本体的报道,危机的解决也靠的是大陆的动作,这显然是香港不得不依附于大陆之现实的明证。
影片出现过几个香港的的全景镜头,都是黑云压城,维港惊涛。
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显得异常脆弱。
如果香港是一艘船的话,这些建筑就是脆弱的桅杆,惊涛骇浪之下,很容易就折断了。
香港是一艘无帆的船,无法靠自己的能力远航。
背后身靠着一个大港,但船上的人却也不愿意投入大港的怀抱。
只能在波涛中孤独的漂浮着,跟船上的人一样无力。
跟你打听一个人,苏杏璇,知道么?
估计90%的人不知道,这位女士在《夺命金》里演郑小娟,不是青春靓女,而是一个普通的香港老太太,她把自己所有积蓄用来赌明天,在早就不该做梦的年纪偏偏幻想一个夕阳无限好,当然,玩这一把一部分原因是实际生活所迫,而更多的是被专业人士很专业的忽悠——银行投资经理的投资建议。
结果呢,当然是巧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损失惨重,百万资产谈笑间灰飞烟灭,当然百万资产现在也就是笔小额存款而已。
之所以提这个老太太,是因为她曾经在若干年前演过一个古装剧,在里面她扮演一个两宋交替、风云变幻的普通女人,当然风是腥风、云是愁云,幸运的是她有个好丈夫,不幸的是丈夫被金兵杀了;幸运的是留下了遗腹子,不幸的是被金兵追杀无家可归亡命天涯;幸运的是她的儿子很猛成了大侠,不幸的是儿子年少时很笨总被欺负,刚刚风生水起她却挥一挥衣袖找孩子他爸去了。
怎么样,熟悉吧,她的儿子叫郭靖,那个片子叫《射雕英雄传》83版,她演的是郭靖的娘。
联想到这个是因为,我忽然觉得,这个老太太就是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在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都命运坎坷,乱世容易没命,治世常常破财,除了小心活着,别的都玩不起啊,真的,苏杏璇女士的表情穿越了时代,传神古今。
在电影里,郑老太太和她的一笔钱是游离于故事之外,却实实在在的触动着我们的心,是啊,相对于横财,一辈子的积蓄才是我们的所有,能有的所有。
横财或许能改变命运,但更可能夺命,放高利贷的老头虽然龌龊虽然卑鄙却看透了人性的贪婪,资本的本质,包装的再精美、谎言再完美也是唯利是图,所以他选择现金为王,自己控制钱来生钱。
而基金经理之流其实无非是包装光鲜的吸血鬼而已,她们最大的能力就是利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真实的谎言,为自己卖命的金融机器创造剩余价值,也为自己在足以致人于崩溃的压力下挣钱买命。
其实,大家都不容易,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分分钟都是钱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脆弱的、无力的、无根的,不接地气、呼吸困难,像一群挤得密密麻麻的鱼,只能拼命的到水面吸口气。
不仅普通人如此,连黑社会这种在港片里风光无限的职业也一样,混的那叫一个惨,刘青云演的豹哥整个就是个职业的孙子,底层啊,无需多说却一言难尽,混江湖的基本素质忠义,在钱面前非常不值钱,你可以玩,但绝对玩不起,玩的再好也只是享受个过程、过把瘾,结局一定是被玩死。
在杜琪峰看来香港这个社会这片江湖其实就是个丛林,里面的声色犬马仁义道德纸醉金迷辛苦工作都无所谓,因为这里通行的只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一如杜琪峰的既往,结尾有一次毫无悬念的跌宕了,意外了,不过天降馅饼的黑色之后、好人好报的童话之后,是几行点睛之笔一一和谐。
这才是最让我意外的。
而郑老太太的钱在一次高端世界经济会议之后又失而复得这种事,不管你信不信,对于金融理财产品和各种投资的忽悠,我反正是不玩了。
如果是我,大概应该也会拿了那笔钱。
元宵节聚餐后看的电影,看了半小时后朋友就抱怨,怎么前戏这么长,还不入正题。
结果看完才知道多线进行,没有所谓的突出人物和主要情节,只能说由主线将所有人物串在一起。
中间的凸眼龙胸口被插菊花针,还坚持开车的那段,明明没什么笑点,可是全场看电影的人都笑得很起劲。
真奇怪。
结束以后,2小姐抱怨这是一个大烂片,我和麻吉都没理她。
我们觉得挺好。
默默讨论如果自己是Teresa,会不会拿了那笔钱。
结论是会。
一千万呢,两百万买套房,50万买辆车,剩下的做投资,收益绝对够花销,还能包几个小白脸,何必看男人脸色。
价码不同而已,有人能为几千块抢劫杀人犯罪,你说你不会,那么100万现在连房也买不了好的地段,你觉得有什么了不起,1000万大概是能买大都数人的道德了吧。
这个影片在我概念里,大概是想说这么一个事实,谁也不容易,生活么,meney money money。
在电影院里最揪心的一次。股票,黑社会,生活,供楼,打工,黑色幽默一次来个过瘾。
能不能不这么夸张…
变态的社会 变态的人心
用股市危机串起品民大众、黑社会、银行业和警察百态,从头到尾所有人都无力地成为钱的奴隶,唯一讲义气的人被人当傻瓜使唤,看之前觉得金融危机离我们很远,看之后哀叹我们这辈子都注定被钱牵着鼻子走,无关危机。"清楚明白。清楚明白。"
超出想象的好看。相当牛,香港的市井百态真可谓淋漓尽致。对价值观没有导向,没有输出,却变相挑战了价值观,这会让很多习惯洗脑式电影的内地观众不能适应。港人人人理财,但是如果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观众,没有理财经验的观众可能会无法理解解其中细节上的微妙感受。这终究会这部电影和观众的隔膜。
大陆院线观众表示广电总局安排的结尾很可乐。刘青云和何韵诗的线索超棒,依旧是杜琪峰的水准之作。
一定不要看大陆蛇足版啊!
杜琪峰转型了,竟然也玩环形叙事好牛逼啊!看了半小时刘青云才出场,真是演得太好了。而这片子的真实感真是谁入市谁知道吧。。(豆瓣评分过低五星鼓励
2012.05这是一部真实的香港小人物的故事,所有人都在被金钱驱赶,然而又有几人能像刘与何那样飞来横财、笑到最后?
无视最后一个组镜头和字幕(大陆SB塞进去的),值五星。
我没认真看 因为一个人介绍 对这个抱太大希望了
一部不一样的港片,叙事有新意
这真的是杜琪峰拍的吗……好无聊的片子
买基金广告来回念三遍凑时间吗亲!任贤齐一脸苦逼相看到就出戏觉得他下一句就是我等的船还不来好吗亲!兰博基尼能给超过5秒的镜头广告不要这么赤裸裸好吗亲!一句“一千万我们已经追查到下落”还以为刚要展开下一秒黑屏说疑犯后来投案自首就片尾曲响起尼玛才是本电影最大的surprise好吗亲!
“清楚明白”“清楚明白”“清楚明白”
我操你妈,给1分以上的都是傻逼吗?老子兴冲冲的看着7.5的评分去看了,麻痹这什么玩意啊?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吐槽,这破逼电影也能叫电影?
真觉得一般般。最出彩的算黄日华张兆辉~凸眼龙和放贷原也不错。但剧情很弱啊!!!感觉就是硬把三个人扯在一起~Hocc的角色好呆任贤齐我甚至不知道他的戏份都是用来干吗的~就刘青云的角色还比较有个性。最后胸口插朵花的桥断让我想起那个“胸口插刀坚持到孙子出生还不能死”的小漫画~黑色幽默还
以杜琪峰为首的银河映像这帮家伙真是把多线电影玩的炉火纯青了,在这部片里俺仍然能看到巧妙构思的剧情和老道娴熟的演技。刘青云又一次突破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风格,要赞他一下!但是大陆版的雷人结局,实在是让俺笑掉大牙,不晓得港版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诚意虽足,表达方式很让人蛋碎…
内地版结局怎么可以那么可爱...最后那几行字幕真是萌到爆啊!科恩兄弟,再想想你们的《老无所依》,真是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