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村方向。
看《北村方向》(洪常秀第12部长片,继《处女心经》后又一部黑白影像,2011年)的感觉与看《生活的发现》(第4部,2002)非常像。
都是一个男人在游荡(前者身份是导演,由外省到首尔游荡,后者身份是演员,由首尔到外省游荡)。
事业失意。
但其帅气和一点圈内小名气,导致桃花不断。
也可谓炮了一路。
如果说对洪常秀的电影有一个总体印象,这两部,构成总体印象中的一极。
不负责任的性,布尔乔亚的忧伤,裹卷着男人的虚伪,女人的伤。
这两部相隔约十年的片,不同点是什么呢?
《北村方向》更轻盈,更远离传统电影叙事构架,《生活的发现》里是男人事业受挫,导致他接受外省友人邀请,外出散心,起码有一个面对困难的明确行为动机(类似于好莱坞剧本理论里的“激励事件”),《北村方向》动机及相关预期弱得近乎看不见。
仅仅是一个曾经在首尔文艺圈小有名气的电影导演,近两年没有拍片,在外省教书,他重回位于首尔的北村街头,以日记旁白诉说着,来这里逛个三四天,除了一个哥们,其他人谁也不见。
一次散心之旅。
洪常秀的电影缺乏一般电影里主角所面对的经典困难和挑战,从而要去完成他们的任务。
迎接挑战、完成任务,构成叙事动力。
这部电影尤其见不到这类元素。
整部电影看下来,其实我略感懵逼。
洪常秀究竟为何拍这样一部片呢?
男主角先是反复打哥们的电话不通,一个人在小酒馆喝酒,遇到几个年轻人邀他一起喝酒,是电影学院的学生,聊得很开心的样子,还说要带他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但走在街头他突然一反常态,对着他们一通发飙,并跑掉了,让一群学生愣在原地。
他内心的伤疤似乎被学生们揭开了,不想再掩藏真实情绪装作心情好。
他只是一个无片可拍的不知名导演。
他想起了一位旧相好。
郁闷之际摸到了她两年前的住处,试着敲门。
她还在那里。
起初对他的来访诧异,态度冷淡。
他一顿热烈表白,说我还爱着你。
对着她痛哭,表现出自己的不如意。
她的态度转变了。
变柔软了。
二人又躺到了一起。
种种细节得知,她一直爱着他,等着他。
但他抽身而去。
并且电影暗示出,这是段婚外师生恋情,他当初还为这段爱离家出走,变成了圈子里不体面的人,此后他搬去外地教书,与她隔绝了来往。
在这个寂寞之夜,她从她身上又找到了些许安慰。
他心情变好了一些。
但次日离开之际,他又告诉她,我们还是不要再联系,对你对我都好。
此后他联系上了哥们。
哥们招待他。
带着他去一个叫“小说”的酒吧多次,去一个叫“多情”的餐馆吃饭。
总是有哥们的一位美女朋友相伴。
是位在大学教电影评论的女教师。
女教师对他充满了好奇和好感。
但他认为她是哥们的心上人,保持着距离不僭越。
他更感兴趣的是酒吧的老板娘。
她跟他的情人长得相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她感兴趣少了道德风险。
他弹钢琴,说话喜欢抖些有趣理论,跑到酒吧院子口抽烟,都是为吸引老板娘注意,但女教师似乎比老板娘对他更积极主动。
哥们说他钢琴弹得一般,女教师觉得非常好听。
他关于相面的有趣理论也折服了女教师,他随便说了几句,女教师就惊叹被他看到了内心深处。
但他最后还是跟老板娘成功地建立了联系。
通过在院门口抽烟蹲守她,并在雪夜陪她出去购物。
走在深夜雪地上问“你冷吗”然后冷不丁把她抱入怀中强力吻她。
这些手段奏效了。
因为他原本是个帅气的大叔,有点小名气。
老板娘是个寂寞的女人,有着不好的男人运。
最终,他跟老板娘在她的酒吧休息房间内睡了一晚。
抱在一起浓情蜜意,起来告别时连个电话也不想留(婚内身份,减少骚扰)。
只告诉老板娘,“要交好的朋友,要少喝酒,每天写日记”,这样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样一个试图活在理性自控里的人(他写日记,对自己的行为和计划带有审视目光),实际上在北村逗留的几天里,充满了偶然随机的冲动。
整个电影约80分钟。
主要内容就是几场酒后小叙,男主角与前女友及酷似前女友的老板娘间的一夜欢情(一夜之后都拒绝进一步的联系,从前女友家出来后多次收到她表达思念的信息,未回复一次),女教师对他表现出的未得逞的热情,酒喝多了后,女教师为丢失的狗伤心落泪,并说,自己内心有很深的悲伤。
男主角的哥们是个稳重的男人,不愿意承认对女教师有特殊情感,直到喝多了后才流露了心迹,他喜欢她(他与妻子分居),但女教师表现出对男主角更明显而浓厚的兴趣。
这当初还夹杂着另一个男性酒友,是男主角以前一部电影的主演,哥们说也想邀他一聚,男主角本不想见到他,但听说他近来混得不好,就同意见见(人都喜欢看到他人的落魄,不如意)。
那酒友对男主角发泄了一通愤慨,原因是说好让他演另一部电影的,他为此等了一年,但男主角换了别的主演而不告诉他,他控诉这种做法不仗义。
但这个愤慨得以消除。
他看到男主角会弹钢琴还能搬出一套套高深有趣的理论,关于相面,关于偶然性,他对男主角又有了羡慕的目光。
才华在社交场上果然还是硬通货。
整部电影如此闲散,就像一篇记录着无关紧要的生活的日记。
有点小乐趣,有点小尴尬。
有点艳遇的小满足。
但生活大抵相似。
谁也没有异常超脱。
一群孤独的生物,聚在一起取个暖,男女之间对上眼了,交换一下体液,在那个时刻说一些温柔情话。
但并不能算数。
人与人之间似乎很难有更深的连接。
这是男主角计划来个三四天的散心之旅。
事实上电影里共展示了五天。
想必他在原本的生活里倍感压抑,无处诉衷肠。
这四五天的游荡,酒叙,拥抱,想必驱散了心头些许雾霾。
但影片结尾处,男主角街头遇到一个女粉丝,想给他拍张照片。
他同意后,靠在墙角,脸上仍然是一副僵硬的表情。
内心真正的舒展也许从来就不曾获得。
这是一部不明觉厉的电影。
四年前看过一遍后,注定记不住这个影片的具体内容。
但电影所营造的感觉,却始终在心头挥之不去(与《生活的发现》带给我的感觉有些像)。
小酒馆里人物聊天的状态,一些情欲片段,一些奇妙的画面,时间的某个瞬间,都在心头有了烙印。
就如同自己的一场短暂经历,大致经过已忘,但会残存几个记忆碎片,连通着某种深层感觉。
洪常秀的影片是有一种魔力的。
完全不依托戏剧性和视觉奇观的制造,只是描述普遍经验。
哪怕只是“男人提起裤子就不认人”这样带有戏谑性的某种观察结论,在他的电影里,也总是有细节非常生动的展示。
他所有电影均有这种特质。
只展示真实的东西。
他说过,他死也不要去拍些虚假的东西。
但我还是不免困惑,与他其他诸多作品比起来,这部《北村方向》所表达的东西太含糊了。
简直就像是一段没有主题的生活记录。
洪常秀自己也说过,他拍电影从不玩主题先行这套东西。
都是被生活具体的场景,一些思绪打动,先产生碎片,然后试图建立一个结构,将这些碎片纳入,变成一部可称作电影的视觉作品。
但这不等于他的电影没有主题或表达重点。
往往还是能够找到这类东西。
而这一部,不那么容易找到。
电影借助男主角的口,探讨了偶然性。
生活中存在大量偶然性。
我们认为必然、认为具有某种神秘气息的事物(往往因这种气息激发出人的爱情感觉),往往只是一系列偶然事件叠加的结果。
当然,这个片子也充斥着偶然性。
男主角在街头偶然与一个女观众相遇了三次,与三个男学生也相遇了三次(有一次还一起喝酒),共去了三次“小说”酒吧,碰巧老板娘都外出,他们几个自助式服务。
在偶然性下,去了前女友住处,欢愉一夜,又在偶然性推动下,与老板娘有了一夜欢愉(老板娘与前女友长得像、同时大哥的女人不能碰等等偶然中的必然似乎也起到作用)。
同时,人又喜欢超越偶然性,试图建立一些必然性逻辑,来为自己的欲望冲动、与他人连接的需求,寻找到合理动机。
“相面”逻辑就是这种动机的一种反映。
善于通过玩相面撩妹的老司机,话语总是充满两极,“你虽然看起来是个很务实、精明的人,但其实你内心非常感性,非常善良,非常愿意为值得的人付出”。
往往能击中人心。
因为人性和人心,总是有着共同基础,只有极少数表面性差异,个性化的东西。
人超越偶然性地企图建立必然性连接,然而最终,也发现生命依然只是一些偶然事件。
一夜的必然连接过去,人复归偶然,复归命运的孤独与茫然。
241128
作者:罗杰·埃伯特发表日期:2012年7月4日译者:八月三十一评分:★★★☆(四星为满分)
这个独自在首尔的年轻人是盛俊(刘俊相 饰)。
我们得知他是电影导演,已拍过四部电影,但现在住在乡下,停止了工作。
他来城里拜访一位老朋友,是位影评人。
他通过旁白跟我们说:“我要四处走走,去书店买些书,吃些好吃的…”曾经,在零度以下的一月,我因停飞的航班被困在多伦多,也对任何能读懂我心思的人宣布过这样的事情。
“俊导!
”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子喊道。
我们猜她曾给他当过演员。
但不太清楚他是否记得。
她试图和他交谈,但他总在闪烁其词。
他走进一家老酒馆喝了杯,邻桌三个电影专业的年轻学生认出了他。
他和他们一起喝醉了,邀请他们跟他一起去一个“特别的地方”,然后当他抽烟且他们都点起了烟时,他突然冲他们喊道,不要再“模仿”他了。
令他们惊讶的是,他逃走了。
他敲了敲庆珍(金甫京 饰)的门,一年前他曾爱过且离开过这个女孩。
她见到他时并不太高兴。
他们交谈,他道歉(不是为他的行为,而似乎是为他的存在),他开始哭泣。
然后是第二天,第一天的元素重新排列。
他终于遇见了他的朋友英浩(金相中 饰),他们和一个教电影的亲切女人宝蓝(宋宣美 饰)一起去酒吧。
酒吧老板是艺珍,也是由金甫京饰演。
他心想:“有趣,她长得可真像她。
”他走到雪中抽根烟,她跟着他…
第三天,这些元素又重新排列,在对话、天气和结果上稍作调整。
他们似没有意识到自己又回到了同一家酒吧。
这是韩国的《土拨鼠之日》吗,导演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见解吗?
不,这不是那种电影。
它更像是种压缩版本,描述了生活是如何重复的,我们是如何模仿自己的行为的,巧合是如何发生的,因为我们让这些事情变得容易,尽管有些日子较好,有些日子较差,但无论如何,你都只能听天由命。
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同情的幻想。
洪常秀导演并没有提出深刻的观点。
他的故事不需要结尾。
他接受了所有角色本来的样子。
的确,有些男人最终会和一个长得跟前任一模一样的女孩约会。
甚至酒吧里的谈话也是令人信服的:你能对另一个人说些什么,让他们相信你完全理解他们?
(这是通灵者使用的一种技巧:描述他们外表显示出的个性,然后告诉他们,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完全相反的。
)
这部电影找到了合适的格调来表达它苦乐参半的智慧。
它很轻松。
它满足于观察和倾听。
它讲述了孤独的替代品怎样才能成为清汤。
它不会停留超过它受欢迎的期限。
而且它是清新、干净的黑白电影,这是正确的媒介,因为颜色会提供过多的情感线索。
如果说《北村方向》是一部喜剧,那它就是巴尔扎克心目中的人间喜剧(注:富有人情味的喜剧):记录人们如何生活、如何交谈、如何奋斗以及如何度日。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的审慎魅力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一如既往的好天气。
不知道是不是用了新买的蒸汽眼罩,还是昨天晚上喝了点小酒,又可能是看了一部很有趣的洪常秀的电影,总之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心情舒畅地醒来了。
在床上赖到舒服了才起来。
今天依旧决定哪里也不去,呆在家里看看电影,写写东西。
最喜欢初雪的那场戏。
小酒馆里,宝兰兴致勃勃地讲着自己与四个人偶遇的奇妙体验,“虽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太奇怪了。
”她几乎全程看向成俊,神采奕奕。
-“没有理由的。
就是这些没有理由的事聚到一起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然后我们故意从其中挑选几个当作理由,连成一条思考的主线罢了。
”成俊自顾自地说着充满哲思的话,一起喝酒的钟元似懂非懂地看着成俊,“…所以说嘛,在现实中,虽然有好多东西被我们忽略,但实际上就是这些无数的我们看不清的东西在相互作用。
…我好像说的有点多了吧。
”宝兰看成俊的目光依旧饱含热情和崇拜,“我可是第一次听说。
十分的新鲜。
真的,导演你啊,太聪明了哟。
”姗姗来迟的酒馆老板娘和成俊的情人庆珍长得一摸一样。
成俊的目光有些躲闪,直到老板娘离开去准备下酒菜,成俊的才留恋地望向老板娘的背影。
回过神来和众人干杯时,成俊始终盯着自己的酒杯,宝兰依旧充满爱意地注视着他。
感觉女主人会出来,我就先出来等她了。
成俊这么想着,走出来抽烟。
转过身,发现跟着出来的宝兰。
“我是在哪些偶然的作用下出来的呢?
”宝兰笑着,俏皮地问成俊。
两个人相视笑了。
-“当然会有一些的。
”“是吗。
是什么呢?
”-“空气、男人、女人。
”宝兰笑了,让成俊也递给她一根烟抽。
成俊给宝兰点上烟,宝兰仰头吐出一口烟,然后低下头,“啊,真不错,这烟。
”他们聊到刚才一起喝酒的钟元。
成俊说,钟元是个话如刀子般的人。
宝兰很快又把话头转向成俊,她再次露出那般崇敬的神情,毫不吝啬地夸赞成俊聪明。
成俊偏过头笑了,又聊会一起喝酒的英浩,说他也是个头脑很好,伶牙俐齿的家伙。
虽然作茧自缚,但是个很好的人。
宝兰点了点头,抽了口烟。
笑着问成俊,“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
我又不是什么看相的。
”宝兰点僵硬地低下头,但依旧充满笑意地,“诶呀,就随便说说嘛。
”成俊想了一下,没有抽烟,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动作。
带着几乎温情的神态,“我觉得你是一个好人。
”“是吗?
原来如此啊。
”宝兰笑着点了点头,抽了口烟。
“真觉得是一个好人。
”成俊重复了一遍,不知所措地重新把烟放回嘴边。
宝兰笑着说了谢谢。
成俊的手机响了。
他看向宝兰,示意之后背过身去。
是情人庆珍的短信。
“今晚下了第一场雪。
非常的寂寞。
老师你要是真能看见极限的话,那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吗?
我就只能这样等着吗?
庆珍。
”宝兰一会抽烟,一会抬头四顾,随便地看着什么。
她转身向成俊的方向。
“诶,下雪了。
”她最后说。
以成俊为首的男人永远似懂非懂,顾左右而言他;而女人总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只是将那些随机出现的偶然连成线的可能。
无论你是导演,还是大学教授。
无论有多少人崇拜你,你又迷恋着多少人。
暧昧又寒冷的空气,狡黠回避着的男人,深情又脆弱的女人。
昨天刚刚重温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有趣的是,在《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纠结在与有妇之夫的爱恋中的英熙一个人走在海边的沙滩上,她的周围没有来自情人包含爱意的双眼,就算在梦里,情人也尽是躲闪。
但英熙身后的是洪常秀包含爱意的镜头,它矢志不渝地记录英熙深邃的孤独。
而本片中的男女不乏相互欣赏、憧憬和占有。
四目相对时总是难掩其中的欲望。
但众人身后的镜头确是冷冽的,它无情地撕裂空气中的暧昧,把男人和女人揭露得很赤裸。
于是想起一个一针见血的短评:“洪常秀的电影编剧是我们自己,你经历多少,就能看到多少深度。
”刚刚陷入一段令人困惑的关系中。
难免觉得看洪常秀的片子其实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无论是在《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找到同今时的自己有几分相似的英熙小姐,还是在《北村方向》里变得更懂男人和女人。
突然就明白那些拉扯其实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偶然,前一秒还在缠绵地说“我爱你”,下一秒竟可以双双坦然今后再不相见。
成人世界里男女交往的激情和杂音淋漓尽致地复刻进电影里。
看完之后总免不了感到失望,开始意识到无论是暧昧的化学反应还是逢场作戏都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下酒菜而已;但也因此变得更通畅,发觉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竟也不过如此,大不了一笑了之,天亮了就说再见。
洪常秀似乎永远在传达一个主题:一旦感情中的男女易位成旁观者,心便是冷的。
那些男女之间的感情便经不起推敲,那些目不转睛的深情全是自作多情,那些误认为能瞒天过海的矫饰其实是明牌。
洪常秀实在是太坏了。
他毫不留情地拍那些男女之间相处的尴尬,从他者视角旁观这些涌动在情感中的推拉,那些一眼就能被识破的诡计和掩饰让人会心一笑。
捕捉那些尴尬成为观影中最大的乐趣,然后后知后觉自己的生活也是同样这般尴尬生动。
那个夜里,我们依偎着肩并肩喝酒,我尴尬地诉说着自己的情意。
听着电视里的情歌,我们都沉默。
过了好久我说,歌词写的真好。
他说,是啊。
他的电话响了,我也不望向他的背影。
从洗手间出来之后他说差不多要准备走了。
零点的大街,他把围巾围在我的身上,分手前我们拥抱了一会,他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走了。
我曾认为这些生活片段应该如岩井俊二的电影那样带着残酷的美感。
当我把它分享给我的挚友,他回了我一首但丁的诗:…我觉得爱神正酣畅,此刻她手里正捧着我的心,臂弯里正睡着我轻纱笼罩的情人。
他唤醒她 她颤抖着驷服地,从他手上吃下我燃烧的心,我望着爱神离开 满脸泪痕。
直到我真正开始看懂洪常秀。
这一秒围在我身上的围巾下一秒就会围在另一个人身上,这就像同一天对两个女人说“我爱你”一样轻而易举。
哪里有什么爱神,哪里又有什么氤氲的情意。
不过是神采奕奕的宝兰与四处躲闪的成俊,在情人庆珍和酒馆女主人之间左右逢源。
我曾陷入深刻的悲伤中,也不过只是因为找错了解读的方式。
那一夜我们是摄像机镜头里的男女,自然有资格说那样话,做那样的事,暧昧涌动空气。
一夜之后回想,就不必带入主角视角,不妨坐在旁边欣赏这一出生动的生活短剧。
体会当时无法洞悉到的尴尬,方才真正一笑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北村方向》的英文译名是《The Day He Arrives》,日文译名是《次の朝は他人》。
我完全不讨厌成俊,哪怕他如此狡猾。
影片呈现男人女人的方式看似不公:对女人太残忍,对男人太纵容。
所以安排了成俊在结尾承受来自女摄影师长久的凝视。
多么精妙的一记回击。
这是影片的结尾,也是我生活的答案——他依旧点拨你去直面自己的欲望。
哪怕一切不过只是空气、男人、女人。
2023.1.3
看洪尚秀的电影,总是使我的心沉静下来,同时心如被温柔地抚慰后有种恢复生机的感觉。
洪尚秀拍的是最不像电影的电影。
似乎他从来对情节、故事不感兴趣,他的电影就是写他的生活(主人公总是导演或编剧),也并不是要得出什么高深的哲理,而是还原一个失意导演或编剧的原生态生活。。
他永远写他熟悉的生活,表现他的世界,不断深挖下去。
他不追求戏剧性,而他的电影却是真正不可预料。
有人说作家最可贵的是想像力,他们可以凭借想像力创造出他们没有经历的人生。
但有了洪尚秀,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样的理论。
真正的作家也许只是写他自己,写他眼中的世界。
洪尚秀目前最喜欢的一部。
镜头下的男主都是知识分子,懦弱,好色,虚伪,喜欢高谈阔论,招惹女孩子喜欢,但又对人类无害。
有多少这样自以为是的人啊,导演刻画得入木三分。
1.关系的微妙流转全都发生正在酒桌上(洪尚秀每一部电影豆必有酒桌喝酒聊天的场景,而且每次都会有剧烈的,瞬间揭示人物内心的冲突)当男二发现自己喜欢的女生宝珍被男主吸引时,马上开始应和男主的高谈阔论“我也这样想过”,但奈何宝珍的关注点一直在男一身上。
而当男二发现他谈起男主喜欢的女生宝珍会好奇甚至有些吃醋的时候,就开始一直利用这个特点,却把握不好尺度,导致宝珍发脾气了。
这个微妙的点就通过一个漫长的镜头,看似普通的对话展现出来,比什么都高明。
2.男主最开始从地方回到首尔,有些郁闷,但后面总是左右逢源,在路上经常见到一个女演员之后,又见回自己的旧情人,而后又遇到了和男二一起来的宝珍,以及酒馆的老板娘。
本来男主说很爱旧情人,但随后遇到老板娘,早已经魂飞魄散了。
在和宝珍抽烟的时候还在偷偷看旧情人庆珍的消息。
这点和《阿飞正传》以及侯麦的《夏天的故事》很相像。
没有永恒的爱,只有短暂的情欲以及燃烧的激情。
所区别的是洪尚秀镜头下的男主并不帅气,都是土土的中年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小说家,导演,有些成就,这种人最爱探讨形而上的东西,但其欲望又是特别原始。
在和酒馆女主人缠绵一晚后,男主打算愉快地离开她,却在路上接二连三碰到了之前宝珍说的事情:20分钟内见到了四五个和电影有关的人。
而男主之前是这样和宝珍说的:这一切没什么好解释,都是我们人为在为发生的事情找原因,其实一切都是偶然。
不知道他连续遇到这一系列偶然后,他是怎么想的呢?
是觉得难以置信,还是世界本来就是虚无荒诞的?
难以想象一个拍摄手法那么平实的导演,会带给我如此大的冲击。
微妙的情绪,居然用长镜头和推镜头全部捕捉得到,侯麦之后无出其右了。
1.后劲很大的烧酒不能喝,尤其是不能早喝;2.喝了酒的傻X导演不能信,信了你就傻X了;3.闷骚的前男友敲门不能开,尤其是喝过酒的;4.跟初恋很像的老板娘不能见,见过就黯然神伤;5.弹钢琴的男人不能信,都是套路;6.中年男人的回忆不能勾,勾出来就又臭又长;7.充满生活热情的女子不能见,见多了很难不爱上;8.强吻的电影桥段不能信,信了就离犯罪不远了……9.最后一条,最最重要的一条,带着女朋友绝对不能看洪常秀的电影,电影里的男人都太不堪了,虽然是真的……BTW:要提防满大街闲逛的“导演”老师,不能信,不能收留,不能带他喝酒,不能介绍女性朋友给他。
#ICA 感觉又像是一部电影嵌套电影(如果把电影拆分理解)结构的作品,与其说是现实与幻象的交织不如说是对于现实的思考,影片依然是这么几个人呈现出了一部时间性极强的作品。
对比于上一部《玉熙的电影》中不同视角嵌套不同故事及电影的效果本片给我的感受更像无尽的轮回中的孤独,感觉影片的名字很有意思,不论是“他到达的那天”还是《北村方向》似乎都呈现出了那种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
故事上那不散的宴席让我有一种影片是对布努埃尔《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解构的感受,同样的荒诞,同样的无意义,而那一直重复却又不同的情节也似乎对应了赫拉克利特的那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导演对于时间流动的展现就如同一条流动的河流,男主每一次进入了不同的时段,那一切都不同了,同一个场景不会重复出现,但却似乎没有确定的方向。
结尾处的拍照似乎是对此的一个呼应,因为照片留住的就是变化的世界的那当下不变的你。
前女友和酒吧老板的一体对比前作《玉熙的电影》中的双男主一体更加明显,这部分叙事上感觉更爹了一些,男主即使是迷失的但也有着极强的主体性,悲伤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何教授那首《江湖风云录》中的一句歌词,感觉他是她之前八次轮回的伤。
Part 1:Although this movie was made in 2011, the director intended to shoot it in black and white, along with the sudden and direct zoom-in sometimes making it look like an old movie. Additionally, the zoom-in seems to remind the audience that “we are shooting a movie here and what you are seeing is presented deliberately”. The Day He Arrives is similar as Café Lumiere to some degree, which does not have a clear storyline and focuses on the depiction of relationships and complex emotions. Moreover, both these two movies feature repetitive scenes of bars, meals, drinking, as well as stationary camera and long takes. However, unlike the silence in Café Lumiere, dialogues and monologue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are the major part of this film. The movie satirizes men like Seong-jun by depicting hi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people, especially with women. What really interesting and sarcastic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ow he acts in front of his lovers as well as his female fans and how he acts in front of other people, like those film students and his old partners. In front of the females, he likes to show off knowledge by saying something abstract. He seems confident and powerful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women as he is in charge of their interactions and he always pretends to be the role of a life mentor of those women. However, he is kind of a failure in reality. He made four films before he turned to be a professor, which earned him no fame or money. Not many people have watched his films, even the students of film studies have never heard of him or his films (though they claim they watched them, but I believe they are lying out of polite given their expressions). For example, after he had sex with women, he refused to leave his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asked them not to contact him or see him again in the future. However, when he gets along with men, he tends to act in an obsequious way. He called Young-ho for many times and asked him to call him back.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he leaves his phone number to an unfamiliar man willingly and he suggested one man he used to know to have a drink with him while the man just ignored his invitation intentionally. The viewpoints about randomness and coincidence in the movie are also very interesting. When something happens repeatedly to us, we may think it is written or there must be some reasons behind it. However, the movie shows that it just happens randomly and there is no certain explanation for it. For example, Seong-jun comes across an actress for many times, which can be a romantic beginning of a cheesy love story, while nothing really happens between Seong-jun and this actress in the movie. Seong-jun just wants to have sex with women instead of building relationships, therefore, in that sense, the so-called “coincidence” acting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love movies is not needed here. He says that “I love you”, “I cannot live without you” or “I will give you a happy life” to women on the bed but after the sex, he can leave them without any reluctance and without any willingness for further contact.Part 2:I’ll talk about the portrayals of male characters in Hong sang soo’s movies. Hong sang soo has made around 20 films and what is interesting is that the leading male characters in these movies are pretty similar from many aspects. We will discuss their shared features and how they are presented in the day he arrives. Before talking about the male characters in movies,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Hong sang soo very briefly. Hong is a famous korean film director and screenwriter, as well as a professor at Konkuk University. He has experience of being a student of arts both in Korea and U.S.Outside of his movies, he was known for being reported to have an extramarital affair with an famous korean actress, who had appeared in hong’s movies and much younger than him. His wife publicly complained that hong abandoned her and their daughters.The reason I mentioned Hong’s career and personal life is because when we look through the male characters created by hong, we can find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Hong and his characters. We assume that maybe to some degree, all of them are acting as projections of Hong or the class represented by him.Now let’s back to our topic, the male characters in hong’s movies. These characters share lots of common traits, the most observable one is the similar occupation or social identity. Most of them are doing jobs regarding films or arts. Here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occupation of male leads in hong’s movies. They are writers, painters, professors, and mostly are film directors. The features of this kind of males are that they are usually publicly regarded as intellectuals or key opinion leader in a society. Also, they are admired by other people, especially females. In the day he arrives, all the women who appeared in this movi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for Seong-jun or his films. In particular, the female student and the bar owner fell in love with him, and the female professor Bo-ran showed strong curiosity and interest in Seong-jun.However, what hond is doing in his films is unlike traditional films, which depict male intellectuals as heroic pioneers of emancipation or persecuted dissidents under social reforms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Hong is aimed to make the disenchantment of intellectuals. Disenchantment means the cultural rationalization and devaluation of religion apparent in modern society in social sciences. I borrow this term here. It means that Hong tries to reveal the unseen side of intellectuals in previous movies, make them not unreachable or even respectable anymore and break people’s perfect illusions about intellectuals.Firstly, those intellectuals in Hong’s movies are mostly socially unrecognized. On the one hand, their career paths are not successful as expected. For example, Seong-jun made four films before he left seoul and became a professors in a county, but these films earned him no fame or money. Even the students of film studies cannot recognize him and did not watch his films. Though some of them say they did, but I guess it is out of polite based on their awkward expressions. On the other side, unlike women, the other men in the film tends to have kind of negative views about Seong-jun. Young-ho, his close friend, said seong-jun’s piano performance is embarrassing. Kyung-jin, the ex-actor, claimed that seong-jun is selfish, untrustworthy and cares for money more than friendship.Secondly, hong achieves the disenchantment by focusing on the intellectuals daily life and exposing how they deal with relationships and lust instead of putting them in social movements. The intellectuals in movies behave indifferently about political or social issues. In the loads of dialogues in this movie, the males mainly talk about women,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conflicts of interest.Meanwhile, ironically, those intellectuals are usually involved in unethical relationships which are not highly accepted by the society like Hong himself. They always have sex impulsively with strangers after drinking alcohol. Additionally, the professors in hong’s movies always have sexu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female students, not only in the day he arrives, but also lost in the mountains, oki’s movie and our sunhi, while seong-jun actually knows clearly that this kind of relationship is not appropriate. Another thing differentiates the intellectuals in hong’s movies from traditional heroic ones is that they look coward and hypocritical. For example, seong-jun packages himself by abstract philosophy viewpoints, psychological tricks and clumsy performance in front of women to maintain his identity as an intellectual. However, the alcohol can demolish this package and make him an ordinary man longing for sex.By looking through these shared features of male characters in hong’s movies, I think the disenchantment of intellectuals make the characters look more realistic and make audience more connected with them.Hong makes fun of them in his movies, but the movies also convey an idea that these attributes are borned with men.Hong’s sarcastic and pathetic presentation of male intellectual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elf-mocking because those intellectuals are exactly projections of him or the class he represents.
从男主角的独白开始。
却也是唯一,最后的独白。
或因为其后, 是unreliable narrator的追忆,想象,是独白延续?
三日三夜。
三夜如赋格重复。
三次向酒吧女主人的引荐。
她的三次反应似是断裂,是否代表几种互斥的可能?
三场梦?
三日则清醒,延续,递进;始于游移的、随便的独白;终于留影于过路人的不在意的相机。
北村在汉城北部,以传统民宅知名。
雪中的北村很美。
纯黑白的画布,逃不掉的洪式饮食男女基调,一如既往的口述性日记体模式,却因为讲的故事平淡真实到每每耐人寻味。
酒足饭满后的男男女女,言行透露的都是深夜撕去外皮后最内心的真。
于是有人说,洪导的电影就是:让女人看清了男人,男人看清了自己。
精彩台词记录:1.只有勇敢的男人,才能追到美人心。
所以,做男人还是要勇敢一些。
2.就是这些没有理由的理由汇集成了我们的人生,我们却有意无意地选择了其中几样,并把它联系成了一条死路。
3.每个人心里面,都藏着一个极端。
4.哪有什么理由,都是我们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经典把妹指南:评价一个女孩,不能只说一面,什么你很漂亮啊,很吸引人啊,很善良啊,要挖极端。
一旦你给人指出两个极端,是没有人不上钩的,比如:1)你从外表来看,性格十分外向十分开朗,而在你的内心深处,却藏有一个十分忧郁和悲伤的一面。
2)你表面看上去会像一个干练的现实主义者,而内心深处却是一个极度感性的人。
男人的说教,ML后你要答应我做三件事。
1.要多认识好人 2.喝酒时不要醉 3.写日记
我啥时候能找到老板娘?
哈哈哈哈哈真诚的傻逼们哈哈哈……洪尚秀拍文艺青年真是一流的。
你就仰仗着才华哭泣,寻到旧爱的屋内还不就是为了脱下裤子;你就假借着酒醉迷离,与新欢漫步雪夜只为在她唇上印予一记热吻。对文艺男人的崇拜是可怕的,如一场肆虐狂风溃退千里,事后他说的我爱你、告诉你的三条谨记皆是狗屁。一天之内你能偶遇同一个人三次,那男人也能为不同女人勃起三次,别太较真。
這次詩化. 看過N次最喜歡的尚秀
电影再次告诉我们导演是个很淫荡的职业
我是导演,在我不拍片的时候我已习惯道貌岸然地在你们的仰慕下爬起身提着裤子伴随着我弹出的优雅钢琴曲拽起裙脚道德败坏的全身而退。
在这个充满了无趣因子的世界中,这真是一次有趣的自嘲。
浪费大屏幕!
侯麦式的蛋逼,小津式的重复(天气,结构,食物,酒……),基斯洛夫斯基式的相似的陌生人。“也许并没有故事”,精致的法国范儿的文艺小电影,寒冷的冬季,谈谈人生。
3.5
有人看完【失恋33天】觉得所有角色用一张嘴说话,觉得编剧不会塑造人物,难道洪尚秀的所有电影不都是一张嘴说话吗?不过说的不是QQ签名饭否语录罢了。几个好友几杯小酒几处话疗,谈谈永远是人生爱情友谊性,大家喜欢的无非是那些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做人失败的家伙。平淡如此,倒也耐人寻味。★★★
但我不喜欢洪的女性角色
相似又如何?你得答应我三件事|2012.07.15院线再看(前两次为韩法电影节期间)|我之前已經看過一次了,笑的嗆在結局
【B】洪尚秀真的太擅长去捕捉精炼生活中的细碎片段与内部情感了,在他的影像编排下,那些落雪、醉酒和废话的重复都散发出一种薛定谔式的交融与隔阂,段落与结构之间的文本对照也是一大亮点,开始渐渐get到洪尚秀的点了。
看完心情不佳
生命里所有看似偶然的ONS都是有预谋的。
北村的方向在哪里??
這是如何成功騙炮順帶立牌坊的指南麽...
老子再也不想看洪尚秀了!老子要看人间自有真情在!最后,看来所有人都害怕镜头摄取灵魂啊。
唉:-(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