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库卡斯,飞行,二战,太吸引人了。
等到终于有时间看完时,感觉真是深深的失望。
这片唯一的优点就是空战画面尚可,基本上和珍珠港差不多。
容也太离谱了吧。
黑人飞行队第一次战斗飞行就8-0,4架只有机枪的P40能横扫戒备森严的德国机场,换了P51D以后,横扫德国天空,就算Me262也都是浮云,更不要提能用0.5寸机枪打爆一艘德国驱逐舰了。
顺便我再质疑一下,1944以后了,哪里会有德国的水面舰艇在活动啊?
北海还是波罗的海?
喜欢看大海题材的电影,看着看着就看到天上去了,这部电影有点种族有点尴尬的情节,看的有时无语,又有时精彩。
你见过一架飞机打得驱逐舰满地找牙么?
见过四架老旧战斗机袭击一个满是战斗机的机场么?
如果没有,又想YY的话,看这部吧。。。。。。
见过黑人,没见过这样的黑人。。。。。
差点以为是韩国人拍的呢。。。。。。
黑人332飞行中队,标志性的红色机尾,在很多电影都出现过。
这部只不过是着重的抒写了他们的故事。
作为二战题材的电影,渲染英勇大无畏精神的主题是亘古不变的,这部也不例外,只是以黑人为视角去演绎英勇空战。
被称为“有色人种”的黑人美军,大部分被分配到部队的边缘,比如军舰上的食堂、运输部队中打杂的角色。
黑人飞行中队开始也不例外,虽然比起其他地方的黑人士兵好点,但执行的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脚料任务。
正因为如此,也引起了美国国内戴着“有色眼镜”的媒体的口诛笔伐,发展前景举步维艰,很是被动。
在直属领导的多方努力下,终于迎来了曙光,第一次执行登陆护航任务。
将士们也没有让长官失望,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通过他们优异的表现,也终于迎来了新一批的升级战斗机,长官要求把机尾涂成红色,至此——独树一帜的红色机尾黑人飞行中队诞生了!!!
之后的护航任务完成的一次比一次优秀,同时也赢得了轰炸机白人中队的尊重,进而让白人军士们对黑人将士刮目相看。
在尊重的前提下,成为了真正的战友。
就像里面一个尼哥在酒吧说的:“你们喝醉脸会红,生气脸会青,生病脸会黄,还说我们是有色人种。
”虽然大家都会心的笑了,可也带出了些许心酸的往事味道啊。
黑人战士,包括当时的印第安“纳瓦霍”战士,为了国家的自由,世界的和平,抛头颅洒热血,也是浴血奋战在最前沿。
可为什么九死一生后回到家乡却得不到家乡人的尊重与承认,地位丝毫没有改变,这——才是最可悲的。
美国现在一涉及到黑人问题就大谈种族歧视,游行、抗议,络绎不绝。
可他们所谓的“有色人种”不止黑人啊!
每天都在给别人讲人权的国家,自己却搞得是一塌糊涂。
可笑,真可笑!!!
通过勤奋与努力,都可以取得相对等的成功。
没有哪个种族、哪种肤色是应该低人一等的。
白人当年不也是让被汉人打的四处逃窜的匈奴给揍的毫无招架之力吗!!!
总之,为国而战的人就应该被世人铭记,他们——就是英雄。
再怎么说咱们也是看过伦敦上空的鹰之类的空战二战影片的吧……印像中记的非常清楚(虽然我不清楚战机型号) 机枪在翅膀上的战斗机是打不过机枪在机头上的战斗机的。
也就是说起初的美国飞机应该是被德军压着打才对啊。
后来美国才改进到机头上的……这个《红色机》误导了很多小朋友哦
本来想给两星儿,结果里面有魏牛还有OBAMA,于是我决定给三星。
编剧是万能的,连语言不通的意大利美女都能和美国老黑飞行员发生刻骨铭心的感情,那一个小破螺旋浆飞机把德国的喷气飞机打的满地找牙也不奇怪了就。
编剧就是上帝,真心的。
让你杀敌人杀得热血沸腾,让你连话都说不清楚就娶了个意大利马脸美女,所以最后让你丫去死也是很正常的。
上帝是公平的是伐,不能好事儿全占了是伐。
高大全是存在滴,但是高大全也是人,他也是要死滴。
可能因为跟war horse一前一后看的,一个一战一个二战,德国人的武器都牛掰翻了,可是就是招呼不到主角身上,妈死爸死爷死就是我不死。
然后就小破飞机拯救世界了。
fandango上高居票房第二,我们猜是不是就跟贱党委也和见过大爷似的,没人看就组织一群党员去看。
红yi巴没人看就工会组织一堆黑人去看,或者马丁路的金基金会奥巴马委员会之类的包场看。
一部美国空军黑人航空团的征战史,一部美国空军的征兵片。
原来种族歧视是存在于方方面面的,成立黑人团只是种实验,是让他们当伪军的,干笨活粗活的。
想当年,我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38军第一战就因为传言前面有一个黑人团,因紧张,而错失战机,这也是一种歧视,只为过方向不一样而已。
本片继承美国战争片的惯用套路,中规中矩,看完之后,你会混同与其他类型片,不久就会忘记的。
又是一个二战的故事,又是一个讲述二战期间美国轰炸德国的轰炸机群的空战故事,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知道多少美国航空兵丧生于一次次的跨海远征中,面对灵活狡猾的德国战机,庞大笨拙的美国轰炸机仿佛一群待宰的羔羊,只能依赖护航战机保护的他们,却屡屡遇见护航的白人飞行员为追寻战绩而中了德国人的调虎离山记,而忘记了要保护轰炸机群的任务,在一次次遭受重大损失后,黑人战机部队上校长官为他的部队争取到了一个为轰炸机群护航的机会,过去只能负责袭击地面目标的黑人飞行员们,总算是获得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他们那红色的机尾和座舱中黑色的面庞,给无数轰炸机航空兵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是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一个不错的故事,黑人飞行员通过浴血奋战塑造了属于自己部队的金子招牌,红色机尾航空部队成为了美国飞行部队中的王牌。
影片的导演用先进的电脑特效制作了非常逼真的空战场景,真实的再现了数十年前发生在德国上空的那些战斗,不过呢可能是由于制作费用有限,空战的镜头时间很少,感觉没怎么过足瘾就…………,洋溢在黑人飞行员之间的那浓浓的兄弟情,痛失袍泽之后的那种痛楚,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还算不错的电影!
记得预告片很牛逼,二战空战,貌似很强大。
看下来才明白,是爱国主义影片,给美国黑人小孩子看的,一般还会要求写读后感:黑人也能飞,黑人反应绝对不慢,白人能做到的我们一样能做到!
所以我们有了乔丹!
通篇下来就一句广告词:我能!
从战俘营轻巧脱逃那场戏简直就是侮辱智商;空战看得一点儿都不惨烈,人几乎不会死,子弹都绕着走,这哪儿是空战啊,分明是特技表演。
白人军官都像蠢货一样,脸谱化的厉害。
甚至不如大陆某些战争片。
中间插了段黑白恋,最后黑的还死了。
这样才凸显飞行员的伟大。
完全就是教科书化。
不过看看特效也蛮好,又想打电子游戏了。
致敬英雄🦊🦊🦊🦊🦊🦊🦊🦊🦊🦊🦊🦊🦊🦊🦊🦊🦊🦊🦊🦊🦊🦊🦊🦊🦊🦊🦊🦊🦊🦊🦊🦊🦊🦊🦊🦊🦊🦊🦊🦊🦊🦊🦊🦊🦊🦊🦊🦊🦊🦊🦊🦊🦊🦊🦊🦊🦊🦊🦊🦊🦊🦊🦊🦊🦊🦊🦊🦊🦊🦊🦊🦊🦊🦊🦊🦊🦊🦊🦊🦊🦊🦊🦊🦊🦊🦊🦊🦊🦊🦊🦊🦊🦊🦊🦊🦊🦊🦊🦊🦊🦊🦊🦊🦊🦊🦊🦊🦊🦊🦊🦊🦊🦊🦊🦊🦊🦊🦊🦊🦊🦊🦊🦊🦊🦊🦊🦊🦊🦊🦊🦊🦊🦊🦊🦊🦊🦊🦊🦊🦊🦊🦊🦊🦊🦊🦊🦊🦊🦊🦊🦊🦊🦊🦊🦊🦊🦊🦊🦊🦊🦊🦊🦊🦊🦊🦊🦊🦊🦊🦊🦊🦊🦊🦊🦊🦊🦊🦊🦊🦊🦊🦊🦊🦊🦊🦊🦊🦊🦊🦊🦊🦊🦊🦊🦊🦊🦊🦊🦊🦊🦊🦊🦊🦊🦊🦊🦊
二战时,美军仍执行种族隔离。
Tuskegee计划针对非洲裔美国军事飞行员,从1941到1946,训练出992个飞行员,450个派往海外,66名阵亡,32名被俘。
他们共参与:15次空战;311次任务;179次轰炸机护航,仅损失25架轰炸机歼灭112架空中敌机和150架地面敌机,损毁地面敌机148架损毁敌动车950辆,其中火车超过600辆使一艘驱逐舰丧失作战能力破坏40艘其他船只。
所以这部片子还挺纪实。
打着卢卡斯的旗号,原来只是个编剧!!大骗子!也就空战场面可以一看,剧情什么的烂爆了~装逼不得好死就是这么说的
有点拖拉,空战还算不错
其实乔治卢卡斯只是把星战里面的飞行器披了一个p51的皮而已。
如果没有死。
好吧!我承认你们可以继续打外星人了。
稍显平淡~~~
粗糙
真的,主旋律也不是这么玩的。。。
虽然略显俗套,但看在女角妹子的份上,还是值得一看了。
不知道在讲什么
卢卡斯出品,技术上无可挑剔,就像一款精彩的空战游戏,画面精致,只是叙述过于平淡,角色也过于脸谱化。
各种2B菜鸟飞行员打不死,各种镜头乱切,七嘴八舌。
怪怪的...
灰机很帅!
各种孤胆英雄打不死。空战场面拍得也不好,不但很乱而且不过瘾,很多时候都是一张大脸的各种对话。把种族歧视和二战写在一起倒蛮少见的。
工业光魔的作品?除了一脸黑哥们要啥没啥
战死是男人最大的光荣。
作为一部战争片,场面不够宏大,作为一部爱情片,感情缺少铺垫,作为一部励志片,激励因素不足,作为一部剧情片,缺少跌宕起伏情节,只有作为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还能有点儿活路吧,点评完毕。
点50口径的机枪可以直接干掉火车和驱逐舰,不适合有军事常识的人看。。
太假了点。美帝的爱国教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