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要过河的时候,为你架一座桥的男人,一定是一个爱你的好男人。
---题记序幕雏菊(Daisy),讲述了一个街头女画家和两个男人的故事。
两个男人,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杀手。
“又下雨了,不喜欢带雨伞的我,像这样每次下雨总要找避雨的地方。
可能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反正弄湿了也没人担心我。
所以没有雨伞也无所谓。
”惠英,一个25岁的女孩子等待着自己的初恋。
为了画雏菊,她总要过到一个小河沟的对面,一根树杆横在河沟上,人走在上面总是战战兢兢。
一次不小心掉进了河沟里,弄得全身湿透,自己的画包也随着河流飘没了踪影。
心有余悸的她再次来到河沟的时候,发现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小桥。
桥的栏杆上挂着自己不见的画包。
是谁?
是谁在暗处注视着自己?
她每天都经过小桥来到对岸画雏菊,为4月15日的个人画展准备着。
作为答谢,她留了一幅画,一幅洁白的雏菊,放在桥栏上。
她相信他会收到。
从此,她每天都能收到一个陌生人送来的一盘雏菊。
而她从来没看到过这个人是谁。
警察有一天,正好是下午4点15分,他出现了。
带着一盘雏菊,坐到她的面前,让他画像。
熟悉的雏菊就在眼前,他就是那个自己一直等待的人吗?
恋情开始,她说出了关于桥的故事。
他不能承认是那个人,也不能不承认,因为他已经爱上了她。
而她,至从见到他以后,再也没有收到过雏菊。
“见面了,也用不着送了。
”她自己解释着。
他,郑宇。
是国际刑警,。
在广场上和惠英见面时,引来了一批仇家。
惠英受伤,从此失去了声音。
他因伤回了韩国。
惠英等待着郑宇,他相信他一定会回来,为他的离去找出各种可能的理由。
终日的思念和等待,压过了失去声音的痛苦。
她并不怪他。
她依然在街头作画,希望能看到他再次出现。
杀手泥土最能吸取火药味,一个灵魂中充满火药味的杀手开始养花,种花的时候能让他暂时忘掉火药味。
养的是雏菊。
他,杀手,朴义。
他杀了第一个人之后,在乡间避祸的时候就遇到了她。
每当她出现的时候,他就在远处静静地看着。
他因为她的落水而架了一座桥。
他因为想看到她,每天悄悄地去为她送上一盆雏菊。
“给您送花来了。
”然后离去。
他租了一间房,只因为可以看到她在街边作画;他翻阅各种画集,只为有一天和她聊天时能找到话题;她喝咖啡,他会在远处端起酒杯遥指向她;她挥手和人告别,他也会在远处含笑挥手。
她看不到他,他却为她的一举一动深深着迷。
他从来没有试图去靠近她,只是默默地在远方守护着。
“为了生存在这个世上,所要遵守的原则是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就要说谎,一个谎言不断引出其它谎言。
秘密就是生命,为了保守秘密,我尽量不与任何人交往。
”至到郑宇的出现,代替了他的位置,他知道自己该退出了,回到自己的生活。
当他离开租的房间的最后一刻,为了保护惠英,他开枪射杀了袭击郑宇的仇人。
纠缠郑宇离去,朴义以画像的名义第一次坐到了慧英面前。
开始进入她的生活。
天天接送她。
惠英也“讲述”了关于桥的故事。
而朴义始终没有承认是自己。
惠英心中只有郑宇,面对朴义的关心,只感到抱歉,痴痴地等着郑宇的回来。
当她第一次为朴义画像是,萦绕着头脑里的映像却是郑宇,她不得不请求朴义重画一张。
郑宇因为搭档的帮忙回来了,当他看到自己位置被朴义代替的时候,他选择了退却。
他故作大方般,以一种近乎交际性的语调和姿态向惠英道了歉,她因为自己而失去声音。
然后离开。
他甚至没有清清楚楚的问一下惠英,又怎么知道惠英一直在等着他呢。
这似乎是男人的通病。
就算离开,也一定要问个清清楚楚。
为了找出当日在楼上射杀自己仇人的杀手,郑宇和搭档决定在4月15日这天,出钱让那个杀手来杀自己,以便把这个组织一并摧毁。
警察与杀手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
当她身边有对方存在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退却,去成全对方。
朴义,曾经有三次可以杀掉郑宇——他的情敌——狙击枪的镜头中就是郑宇的头部,就算是他的客人拿钱让他杀掉郑宇的时候,他都放弃了。
因为,他知道,惠英等待着郑宇,他不愿她伤心。
郑宇,在4月15日惠英开画展的时候,他可以抓朴义回去,不过他希望他们都能去参加惠英的画展。
结果,他被朴义的组织派去的后补杀手杀死了。
结局朴义和惠英生活在一起,惠英仍时时刻刻怀念着郑宇。
当朴义对她越好的时候,她感到抱歉的同时就送他一幅画。
朴义学习着看唇语,只为方便地和她沟通。
平静一年的生活最终被打破。
组织上要朴义杀最后一个人,不然会对惠英不利。
要杀的人正是郑宇的搭档。
惠英在朴义紧锁地皮箱里发现了要他杀掉郑宇的文件及组织上下的最后一道命令。
她用枪指着朴义,疯狂的怒吼着,开枪,晕倒。
当她再次醒过来时,她看见了朴义留下的字条,以及她曾经放在桥栏上的那幅画,那幅洁白的雏菊。
“惠英,谢谢你让我留在你的身边,你给我带来的幸福时光,我会永远记住的,现在我把这幅画还给你。
忘掉所有悲哀的回忆,去找一个有资格接受这幅画的人,值得你爱的人,幸福地活下去。
我会过得很好的,再见!
”惠英奔出房去,奔过那座木桥,在路边拦车,为了去阻止朴义,也为了找回自己的爱。
杀手,朴义端起了熟悉的狙击枪,瞄准了街头上的目标。
突然,惠英跑到了目标的身边,四处张望着,嘴里无声地呐喊着:“住手,住手,能看到这幅画吗?
给我带来多少幸福。
这幅画,不是我给你的吗?
对不起,对不起,我没认出来,但现在我知道了,你就是我一直等待的人。
”朴义一句句读着她的唇语,放下了枪,来到她身旁,“对不起,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不配。
对不起,我伤害了你。
郑宇,很抱歉我救不了他。
我真想还给你属于你自己的幸福。
对不起。
”一道光,朴义的后补杀手,在高楼上举着枪指向朴义,惠英扑了过去,子弹穿背而过,溅出血,洒在了洁白的雏菊上。
朴义一遍遍重听着惠英的电话自动答录音,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一遍遍响起。
这是惠英留下的唯一的一段录音。
复仇,朴义和组织的头目面对面扣响了扳机。
画面闪回,回到了以前避雨的场景。
惠英,朴义,郑宇同在一个屋檐下,混杂在人群中。
惠英画板上的油彩落在地上,混在雨水中,五颜六色扩散开来。
最喜欢这个画面,真的很美。
雨停,惠英离去,郑宇和搭档跟着离去,留下朴义举起一盘雏菊,对着天空,那一句“给您送花来了”再一次响起。
天国,朴义给惠英送花去了。
荷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郁金香,风车和木鞋,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个神奇的地方,总有人喜欢拿这里来作为故事的背景。
虽然故事本身其实放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是典型的欧式广场。
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一段纠缠不清,有秘密,有冲突的故事。
全智贤成了画家,每天在广场为路人画肖像,风雨不改,还有一盆雏菊,不知道谁送的,让她心里蠢蠢的好奇和悸动。
小小的雏菊,静静地在阿姆斯特丹的草地上摇曳着,沐浴着柔柔的阳光,很美。
非常小清新的电影,一段凄婉的三角恋,画面感很强.某一天,追捕凶犯的国际刑警李成宰遇上了全智贤,并深深迷恋,他们的爱情在阿姆斯特丹的广场上慢慢开始。
送花人守在一边,看着心爱的人开启一段感情,痛在心里。
他的身份是迷,也不是,但这种单恋终究无果。
凶犯、刑警、画家,小清新常用的人设和故事情节,老套而又经典。
郑宇盛和全智贤把画家和凶犯演的很好,无可替代,李成宰也不错哦,就是造型可以再帅一些哦。
因为稀少,不常在,所以才会更容易被感动,而影片在异国的风光中铺上安静的忧郁色彩,注定了悲剧结局.那些隐忍的感情让人欲罢不能。
最后说一下全智贤,虽然让她大红大紫的是《我的野蛮女友》,但《雏菊》中女画家这样内秀,隐忍的角色她演来也很得心应手,看似淡淡的人物特点,但足以牵动我的心,就是喜欢这类小清新的影片。
记住遇见你的时间。
四点十五。
我第一次遇见《雏菊》,是在一家喜欢的咖啡馆。
午后灼热的阳光,木棱黑板上写着“sun dance”,我推门进去。
温柔的音乐,明亮的阳光,食物冰凉而甜美的味道,随意翻看的一本杂志。
只是一场巧合。
就好似他第一次遇见她,只不过是为了躲躲杀人后的风声,在日光撒满雏菊绿野的温柔时刻,于是一生,都改变了。
就好似她第一次遇见只不过是为了挡挡犯罪分子视线的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广场,四点十五,于是一生,都爱错了。
我想,有的时候生命真是一场误会,要不为什么偏偏要惠英在四点十五的广场上遇上偏偏买了雏菊的郑郁。
或者说,要不为什么偏偏要朴毅在第一次杀人之后遇上偏偏在雏菊田上画画儿的惠英。
第二次看《雏菊》,我在一间四星酒店里,服务员来敲门,告诉我房间里的电脑没有音箱。
那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永远是一个漂移的岛屿,而我对于它来说不过是一个过客。
对于惠英来说,阿姆斯特丹也不过是个等待的起点,在雨中等待天晴朗的她,也是在这个芬芳城市里等待她的爱情,那个为她送来雏菊花儿的人,一只在古董店外的影子。
四点十五,我们相见的时间。
四月十五,你会不会来我的画展。
她不知道一切都是个错误,她将她的爱情信以为真,并且为此孜孜不倦地等待。
在那些失声的日子里,她安静地坐在白色病床之上,床边放着蓬松的雏菊;在迷醉的午后阳光下打盹,对面坐着朴毅,手里的笔却不自觉地勾勒出郑郁的轮廓,眼泪涌了上来;有着昏黄灯光的餐厅里默默地等待朴毅,却不知忽然熄灭了灯光的这个时刻里,朴毅把自己的生命都抵押出去。
她没有白等。
当郑郁回来的时候,他去敲她的房门,一扇门隔出了三个人的世界。
在惠英咿咿呀呀的哭声中离去的郑郁,用手指猛烈地敲打着木头门的惠英,谁都没有看见房间里听着一切的朴毅,其实他是这场爱情中爱得最早爱得最深爱得最痛爱得最默不作声的那个人。
第三次看《雏菊》,是在夏天已经逝去的时节。
那个人已经不在,一切都追不回来。
郑郁的生命停留在四月十五,从此他的生命不再有变数,最后的变数是415,然而没有人如同他想象的那样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
爱的谎言究竟要不要负上罪过?
郑郁终于在死前知道了惠英一直在等待的人就是朴毅。
然而当初他默认了惠英所误解的爱情,用一个拥抱谎骗了自己真实的身份。
他替代了送花人,借他的身份获取了惠英的爱,可是他,没有错,是爱的不是时候。
一个杀手如果想要爱,那么必定没有出路。
说谎和圆谎是已然注定的命运,所以朴毅撒了谎,他对惠英说:“我只不过喜欢你的画,想和你做个朋友而已。
”但愿在杀第一个人之前就遇上她;以为连唯一想亲近的人都没有了,就应该可以好好地活下去;总希望有一天和她谈起画的时候,自己不会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瓜。
是这样浓到不敢张扬的爱啊。
第四次看《雏菊》,生活已是另一片天地。
身边有另外爱护的人,眼泪也不再掉半滴。
为惠英做饭、倒垃圾、煮一杯温软的热茶,他已经不再是隐藏在广场楼上静默的看客,朴毅用出乎意料的勇气出现在她的生活中,然而依旧对爱缄默。
截然而止的爱情把惠英这样不明不白地丢弃,人是可以死去的,然而爱情无法跟着郑郁的死一起埋葬,反而让她更加无法忘怀,并为此忽略身边的一切美景。
那个懂得莫奈画的人,那个懂得印象派作品的人,那个懂得她唇语的人,并不是她一直眺望的人,而是她身后的身后的,一直站在她身后的那个男子。
朴毅的守侯没有任何结果,然而他收获的是一场没有人给予的欢喜,他说,谢谢你给我的幸福时光。
等她终于明白了始末,他把一直不为人知的对错都告诉她,一切都结束了。
就如同他自己说的那样,秘密就是生命。
秘密不再了,生命也无法继续存留。
朴毅抱着惠英的尸体哭着说,让我们重新开始。
一切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能够早一点回头,那么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了呢?
回想起过去的那些细节,他为她造桥后坐在车上与她擦肩而过;在广场上为他画像,纠正他面光的方向……你终于知道,他为你活过爱过,并为着你,走上生命的尽头。
一个杀手,他不能有爱不能奢求光明,否则最后的出路不过是死亡而已。
在枪声以及观众的脑海中倒下的朴毅,生命终于因爱而得到圆满,而这以死为结局的出口应该是最美满的一生吧。
镜头的轮回,是最初的那个雨天。
屋檐下的惠英,一左一右两个深爱她的男子。
那块映在水洼中的蓝色牌子上写: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这样被改变了的三个人的命运,却都是最最完满的结局。
[对我来说。
一直都会是五颗星星的电影,因为它记录的还包括自己曾经走过的一段爱情。
]
雏菊有几种花语,第一种,永远的快乐。
第二种,隐瞒在心底的爱。
第三种,则是--离别。
我认为在这里应该是第二种意思。
朴义是爱惠瑛的,但是因为他的身份,所以他只可以悄悄的送她雏菊,他原以为他可以就这样静静地爱她一辈子的……当朴义知道他的爱会让惠瑛受到伤害时,他退出了“对不起,我对你隐瞒了太多,因为你知道的越多,危险就越大,我是活在死亡与暴力世界的人,本来就不应该接近你,我太傻了,以为隐瞒事实就可以保护你,没想到把你伤的更深。
”朴义想再次的把心底的爱隐藏起来,我才明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真谛。
惠瑛也是爱朴义的。
有人认为剧情太奇怪了,当惠瑛一直到雏菊不是警察送的就立马变心了。
但是我认为那是因为惠瑛一直都是爱着朴义的,只是因为这份爱隐藏的太深,连她自己也不知晓。
她放不下那个送她雏菊的人,当她知道心里的那个和爱的人是吻合 的,这份爱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即使枪声大作,鲜血横流,为了雏菊般的爱情她也要去问个明白。
惠瑛走了,肝肠寸断的朴义也如一缕轻烟般逝去。
我想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这样他们就可以永存那份唯美的雏菊般的爱情,没有情侣间的分分合合,没有婚姻的柴米油盐,永远像童话故事中美好的画面。
没有一个接吻,没有一句海誓山盟,却让人感觉到那么美好,那么震撼人心的爱,关于爱,雏菊这部电影给了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杀手郑宇盛没有任何要求的付出,只为了能够洗涤他灵魂的惠英得到更多的幸福,而警察李成宰的隐忍与克制,只为成全惠英的等待.美好而善良的惠英就是那盛开的"雏菊"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留下遗憾在人心中.....另外我一直都很喜欢全智贤,而郑宇盛则是在他出演<<我脑中的橡皮擦>>之后就特别关注他了,此次二人能联袂演出,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视觉享受,呵呵
阿姆斯特丹的郊外就像一张明信片,正面是那一片片雏菊绽放的美丽与宁静,而背面就如同那个叫惠瑛的姑娘的感情生活一样苍白。
《雏菊》能在韩国取得超高的票房,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导演选择了全智贤,她很适合这个角色,有点抑郁,有点孤单,有点清纯,有点平凡,分明就是个艺术家,25岁还没有初恋,却可以开自己的画展。
看电影时有的人为惠瑛掉了眼泪,我也想顺势宣泄一下,但却不知在哪段情节时开始哭为好。
可能全智贤自己都不知道该为这电影里的哪一段感动。
惠瑛她爱得究竟是谁?
如果她真爱上了警察正佑,又怎会仅仅因为他不是给自己修桥送花的人,而在瞬间爱上了杀手朴义。
可能导演编剧们急功近利地为了突出结尾那种遗憾的美,而忘记了什么是爱。
如果真的是爱上了一个人,再怎么错恐怕也无法抹杀那种爱。
王菲有首不流行的歌叫《如果你是假的》,歌词里唱的是"...如果你是假的,思想灵魂住在别的身体,我还爱不爱你;如果你不是你,温柔的你,长了三头六臂拥抱你,还甜不甜蜜..."。
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当什么都改变的时候你才会明白是不是真正爱上了谁,才会名明白爱一个人容不容易。
惠瑛的初恋没有爱,只有她用自己的艺术细胞给自己营造出的浪漫,她觉得给她送雏菊的人就是她的王子,雏菊花就像惠瑛的水晶男鞋,她拿着鞋要找到能穿上它的人,而不管那人是不是自己要找的的爱人。
雏菊是一部绝对的悲剧,编剧本想往文艺片靠拢却一不小心靠近了莎士比亚。
两位男主人公都付出了真正的爱,而谁也没如愿的得到惠瑛,不知道两位帅哥是否明白,我们美丽的女主角还不太懂爱,她爱上的仅仅是那一盆放在门外雏菊,而不是两个人中的哪个他。
5月2号,赋闲在家,无聊之极。
Nemo告诉我,她实在没有办法弄了本《第二性》。
我心想,怎么着我要把《悲剧心理学》看完吧。
然后想起周二,电影院可以半价,我对明行说,看电影吧,总是要找些事情做的。
当我们买了一堆东西的之后决定就在浦东解决任务。
我说看雏菊吧(当时我读zhi,汗)。
所以我说《雏菊》真的很偶然,我事后诸葛的知道他的班底,香港导演刘伟强继《无间道》、《头文字D》之后的又一部作品,故事原创也是出自《我的野蛮女友》编剧郭在容。
当然还有一件事后知道的事情,电影院周二半价不包括特殊节假日,像五一、十一这样的。
骂一句……脑中一直想起惠英的唇语:对不起,我没有认出你。
泪流满面的样子。
手中的雏菊高高举起,唯恐自己再次错过。
她曾经错过过,我们都希望有一个结局,像郑宇和朴义约定的一样,一个会和她生活,一个会是她一生的朋友。
郑宇的生命在4月15日结束,朴义想要保护的人最终在他怀中死去,偶然的错误让惠英认为郑宇是那个和她有着雏菊之约的人,但是郑宇在她画展那天死了;朴义一直想要走上前去,却只在惠英失音后才有那么足够的勇气和她说着他为她而看得莫奈和梵高。
有那么一时间,只要惠英打开柜子的门就会看见她为他而作的雏菊,但是没有……所有看得人都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只有剧中的人不知道事情是那样的。
我们看清的是理解中的爱情,而他们要的是爱情。
不一样的……结局有点像《甜蜜蜜》。
惠英不知道生命中的两个男人早已和她一起躲过雨,郑宇对着朴义笑,中间的惠英还在期待她的初恋。
那盆雏菊,在雨中娇艳。
朴义看着雨中飘去的颜料,脸上还是满意的笑容,他要守护的人始终没有在,他可以和她轻轻挥手说再见,他可以在她喝咖啡的时候冲上一杯。
他曾经离她那么近,但是当他走进她的生活的时候,两个人却是那么远……呵呵呵,我的煽情又开始了。
电影结束我去滨江大道,看见黄浦江上船只会想起剧中的风景。
那一望无际的雏菊,还有雏菊海洋中惠英画的那幅雏菊。
晚上本来是想和那么几个人联系的,但是实在没有心情。
往往这样的时候更愿意一个人听着什么消耗掉翻涌的时间。
不知道是不是理科出身的缘故,总觉得一个离现实有一定距离的故事,要讲得精彩,要么就天马行空,荒诞离奇,要么就遵守起码的常识和逻辑,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别两头不靠边,看着气闷心烦。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能对《双面北野武》《穆荷兰道》坦然接受,即便自己没完全看懂,也不愿意为《雏菊》之流鼓掌称赞。
没错,人家画面优美,取景漂亮,主角俊俏,音乐还古典呢,但这般的情节能让人信服吗?
小孩子都能毫不费力地找到诸多硬伤吧,懒得一一列举了。。。
“画面优美”可以去拍广告,“取景漂亮”可以去拍旅游观光宣传片,“主角俊俏”可以去当模特,“音乐古典”可以去录CD啊,何必非得搞电影呢。
没错,任何人,拍成部电影都不容易,可这么多人花钱花精力来捧场,也不简单吧。
影片商业化不是罪过,但既然舍得投资巨款来拍,花小小功夫审视一番剧情总是合理的。
是有那么点温馨和浪漫,但这不构成忽视情节的借口,毕竟电影不光是靠两三个片断和几滴眼泪来支撑的。
总觉得现在的影片怕被人骂俗气,故意搬来些“艺术元素”装扮自己,时而音乐时而绘画的,何苦呢。
那个死警察,抢别人的功劳,还搞得像好人一样,真是猪狗不如。
唾弃鄙视之。
一部真正好的电影,是你看完以后,会回味很长很长时间,直到情境淡忘,才舍得拿出来再欣赏一遍。
这是真的,看完了《雏菊》,我曾经发誓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然对不起这么美丽的故事。
电影院为了宣传,在候影厅摆满了雏菊花。
仔细地闻,果然有一缕淳朴的香味——使人想起溪水、独木桥、皂荚树和篱笆上的葡萄藤。
而《雏菊》的韵味大抵如此,一股难以名状的清新。
朋友对这部电影有一个很独到的见解:“看悲剧,一般都是表情麻木地坐上半场,到了感人的情节,鼻子会变酸,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表情变得扭曲,嘴角开始抽搐,然后‘哇’的一声哭出来。
——然而《雏菊》,是人跟随着情节,全神贯注的看下去,到了片尾响起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我没有注意她的话——那时,我正在那个葳蕤的雏菊田中伫立,手挡住微风拂乱遮住眼睛的碎发,看着绚丽的花田,花田中的桥,桥上的画,画中的花田,花田的绚丽……心里舍不得流眼泪,生怕这童话般的风景变得隐约,但还是哭得一塌糊涂,那花、那水、那桥、那人,却清晰的可以记得一辈子。
某个时刻的我们,就像慧英一样,等待着茫然的结局:“我还在等待我的初恋,当然这一刻不可能就出现我的初恋。
”——也许结局已经出现而我们却还不知晓。
慧英避雨的那个时刻,郑宇在她的左边,朴毅在她的右边。
两个男士相视而笑,此刻他们还都是陌路人。
我不知道该支持那个男主角,思忖良久,终于偏向那个选择阴影的杀手(朴毅)——甚至为了让他得到真爱,我从不看慧英身亡的结局——黑白的画面只有鲜血是殷红的。
慧英:“对不起……”朴毅:“不……我们重新开始好吗……求求你……别死……求求你……”——从他第一次看见慧英,就选择了沉默,他不止一次地叹息:“为什么我没有在第一次杀人以前遇见她呢?
”曾经或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像朴毅一样,躲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我从没想过要得到什么,过去没有,现在也一样,但她给予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真希望日子象这样一天天过去,一直到永远……”像他一样浪漫:“flowers!”——他每天准时在4:15送慧英雏菊花。
像他一样努力:“抽象派主义特征是……”——慧英是个画家。
像他一样痛苦:“我无法预知想见她的冲动。
”——游客依稀的广场上,慧英背起画板向朋友告别;一个角落,朴毅也微微摆着手。
阳光灿烂的广场上,慧英举起咖啡杯像服务人员致意;那个角落,朴毅举起一杯散发着同样香气的咖啡,向他最爱的人致意……像他一样绝望:“代替我位置的人终于出现了,我唯一想亲近的人没有了。
现在我可以好好的活下去,但这一瞬间我为什么会感到绝望呢……我到底在干什么……”——窗外,郑宇第二次坐在慧英对面让她画肖像,向她微笑。
这次,他眼睛的焦点聚集在慧英身上。
像他一样保守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为了生存在这个世上,所要遵守的原则是保守秘密,保守秘密就要说谎,由一个谎言不断引出其他谎言,秘密就是生命。
”——他被迫向慧英心目中送她雏菊的郑宇开出致命的一枪。
像他一样选择离开:“对不起,我对你隐瞒了太多,因为你知道的越多,危险就越大,我是活在死亡与暴力世界的人,本来就不应该接近你,我太傻了,以为隐瞒事实就可以保护你,没想到把你伤的更深,惠英,谢谢你让我留在你的身边,你给我带来的幸福时光,我会永远记住的,现在我把这幅画还给你,忘掉所有悲哀的回忆,去找一个有资格接受这幅画的人,值得你爱的人,幸福的活下去,我会过的很好的,再见……”——再见,朴毅。
据说,片尾的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两个枪声同时响起,所有的人都死了——也许这还是个不错的结局。
结局,是慧英躲在屋檐下避雨的场景第三次被播放。
这一次,不是个人的特写,是三个人共同创造的舞台。
朴毅手捧着将要放在慧英家门口的雏菊,郑宇和搭档环顾着雨中的行人,慧英急忙跑过来,手忙脚乱的整理画夹,抱怨地看了一眼雨景。
(画外音响起:“我还在等待我的初恋,当然这一刻不可能就出现我的初恋。
”)这时,慧英画板上的颜色淋了雨滴落下来——那代表雏菊花的颜色,与积起的雨水慢慢溶开,预示着雏菊的爱最终要逝去。
滴落的颜料顺着水流到了朴毅脚边——慧英的画为她选择了爱的真正的归属。
朴毅抬起头,看见了他身边的慧英,惊喜和幸福地灿烂一笑。
郑宇低头看着惠英的颜料流落,眼神跟朴毅碰撞,相视微笑。
郑宇在观望,郑宇很欣慰。
雨缓缓停住,郑宇的搭档走出屋檐,看到了广告牌上的话并大声读了出来:“Nomatterwhat,thefuturecanbechanged.”——无论如何,未来是可以改变的。
镜头变得明亮而单调,画面只有举向空中的雏菊花,伴着一句充满期待的“Flowers!
”,朴毅勇敢地说出了他心中的爱,勇敢地追求着他的爱。
他,改变了命运中的未来。
此时的风景,只是一盆雏菊。
而它,是那一大片发生爱的雏菊花海的缩影。
一直莫名奇妙的喜欢雏菊。
我想不是因为她的样子,也不是她的颜色,也未必是她的味道,也许,也许仅仅只是感觉。
在灿烂的阳光下,默默的绽放,不需要别人炙热的眼光,不需要别人温暖的双手。
她就仅仅是那么可爱的,勇敢的倚在草丛中,围墙下。
脉脉的绽放着雪白的花蕾。
我想,这大概就是你啊。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你的。
现在想来也许只是那次公交车站。
虽时光有些久远,但是仍然清晰如在眼前,当我说送你回家后我就离开的时候,你顿时脸上流露的依恋,怜惜,怯懦,失望,混合在你可爱的脸上,这让我第一次感到了一种脉脉的深情。
也许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说起过这件事情。
但是,我知道。
也许就只有我知道,那一刻——我看到了这世界上最真挚的心。
还记得那天,天空是浅灰色的,下着温润的小雨 。
后来当时光缓缓流逝,当岁月悄悄远去许多。
遇到你在广场台阶上对我说“看,我专门扎的这两条小辫,好看吗?
” 再后来在街头漫步,“看我新做的头发,我本来不想这么大的卷的,我有最漂亮的头发。
” 在电话里说“我又胖了2斤呀,我稍微吃点东西就长肉。
”其实我想我自己知道,无论你怎么改变,你还是最美丽的,因为我早就把你装进我心里了,因为在那里,任何东西都是不会随时光老去的。
我们再遇到的时候,我看到了现在的你。
你还是那么的可爱,你说话还是和以前一样,像只快乐的小鸟,每次我们的对话我基本就没怎么仔细听,因为只要看着你说话,我就已经觉得是最大的幸福了。
你喜欢古典文学,觉得武林外传很不好看,特别喜欢看恐怖片,喜欢看韩剧,喜欢韩剧里的帅哥哥,特喜欢看水浒传,最崇拜的偶像是阮小七,最讨厌的人是宋江,说每次看到最后几集就心痛。
最喜欢的衣服是藏族服饰,还特别喜欢买漂亮的包包。
最想去的地方是西藏拉萨和云南丽江… “你是第一个感动我的人。
”你在E-mail里这么说的。
“怎么这样说你自己呢”忘不了那个青蛙笑话你的回答。
几乎所有保留着的你发的拼音短信。
那个白色的月亮石头,它去了那里?
唯一的那封也是你给我写的第一封从地球另一边来的信, 至今 还在我的书里保存着。
那些在黎明时刻打来的穿越海洋,遥远距离的电话。
…………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记得。
雏菊花海很美,爱情很美。
画面+音乐,可以忽略演了什么了
作。太文艺了我承受不来。
我喜欢的纯爱电影安安静静,没有那么多的花头精。如果非要牵强附会弄些东西来要爱不可爱,反而像张白纸先泼了墨、
n年前看的...内容通通不记得了...画家神马的= =算了。。。我讨厌棒子电影
很美也很煽情
国语配音,真的很烂
全智贤太美了~阿姆斯特丹也美啊~
喋血双雄还要苦心经营恋爱,我还是去看城市之光好了。
爱,内心的杀手。
做个杀手容易么,做个文艺杀手容易么,好不容易喜欢上个女孩儿,恋爱都没好好谈,还把人弄死了。。。这三人上辈子多大的爱恨情仇啊。。。
阿姆斯特丹,的郊外就像一张明信片,正是那一片片雏菊绽放的美丽与宁静。
给帅哥的
国语配音太恶心
狗血
中文配音毁了这部电影。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纠结……言情剧就是喜欢你不解释,我也不解释,然后大家一起死光光~话说其实,这样的前提也许能让别人相信并且感动,但是我是真的一点都不感冒=。=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的不是原音~看得我很倒弹
喜欢
油画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