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度日
Mal Viver,Bad Living,苦日方来(台)
导演:若昂·康尼
主演:安娜贝拉·莫雷拉,丽塔·布兰科,Madalena Almeida,克莱娅·阿尔梅达,Vera Barreto,努诺·洛佩斯,Filipa Areosa,里诺尔·森微娜,拉斐尔·莫雷斯,Lia Carvalho,比阿特丽斯·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法国语言:葡萄牙语年份:2023
简介:在葡萄牙的北岸,五个不同世代的女人正共同努力经营着她们的家族酒店,试图将它从一个无可避免的衰败中解救出来。与此同时,这个家庭深陷在一个长久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她们都学不会爱自己的女儿,也因此她们都不懂要如何当一个母亲。外孙女Salomé(Madalena Almeida 饰)的突然到来搅乱了整个局面,所有的旧伤口..详细 >
画面和调度非常漂亮
🍑➕①⭐
因为看了姊妹篇Viver Mal觉得挺好就来看这部,结果反而要逊色一些。叙事节奏的确比较拖沓,但核心还是应该至少让一部分人有共鸣的。现场有人感谢导演拍出了抑郁症人群的感受。全片找不出一个好母亲也是一个特色吧,导演还承认为了拍这个自己开始做起了心理咨询。
考究的画面却让人真实体会了什么叫做煎熬与度秒如年。一个小时的时候已经是第无数次想起身离开,但熬到最后一场才猛然串联起了关于Life is too hard的一切因果。没打差评可能是被斯德哥尔摩了。
勉强看完。
都有点神经质三代母女,过程真的难熬,本来打算看第二部,现在想想算了~
比姊妹作难看,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部进主竞赛。两部作品产生的交互还算有趣。就算排除了影像拍法上设计的间离,人物关系的书写依然离现实太远。很难共情。2.0
一个经营酒店的三代女性之间的心灵缠斗,影片很闷,但还是能给人带来些思考,忧郁症给一个家庭造成的伤害真的巨大。
已经是今年柏林看到现在尚且算是有点内容的一部了 我发现柏林今年主竞赛选的片子特别雷同 不是家庭撕逼就是刻意放慢节奏 这部的摄影是真的不错 也多少能看到点人物内心挣扎的点 偶尔的爆发也给了观众一点宣泄 但还是太慢太刻意了 浪费了不错的表演和编排
画外声响/酒店外部时空对人物产生物理/超验双重引力,同框的交互则是拉扯互斥的,刺耳的对白强度经由僵硬滞缓的方式演绎,形成错位。摄影机保持着游离/注视的模式切换,全景单侧,类似玩手游的同时观赏比赛,静待一个个空荡的房间被往事填满,汇作情感的遗址。
对不起,开场二十分钟我就如被睡神附体,眼睛不自觉地闭上,睡了半个多小时,醒来继续看,简直让我如坐针毡,无数次想起身,煎熬到我的下颚长了一颗很痛的痘
不是很懂导演拍成两部电影的用意
4.5 两部中后看。主竞赛前五甚至前三水平。康尼手艺很高,跟另一部同样非常善于使用遮挡、分割和镜像对画面进行处理,微妙的人物关系变化无一例外都在画面的变化当中体现出来。相对空的画面是几个人内心的外化。声音的使用上不如度日勉强激进,但仍然高度互文,也有一些非常巧妙的时刻:如果说度日勉强把有声最大化,勉强度日则将沉默无声推向极致。
至少在观影时,自杀顺其自然。除了无聊点,其他都挺好。
配搭上Viver mal,两部镜头充斥着男性凝视,Mal viver更是无病呻吟(导演到底是有多恨自己的妈…btw viver mal对最后一对拉拉执手相看泪眼的感觉实在是过于熟悉了…(但是这对拉拉做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一种导演的意淫在…
75/100
怼一个酒店拍的思维其实挺好的 蛋还不如看滨口了
7/10 73th柏林主竞赛评审团奖(三等奖)本片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极致的空间调度,甚至是没有节制的空间戏,但是也使整个作品推进得平缓流畅,老母亲的两场戏非常有力量,观众走进的是一个神经质的世界,是一个欲爱非爱,爱又不可得,欲拒而悔的世界,极致地思考了家庭关系与女性内心的创伤,但是整体来说叙事稍弱于以往,全靠精致的摄影剪辑推进,大量的人物对话很有力量,但总是差口气,最后一幕自杀戏,是平淡的,但是足以直击心灵,达到一个很high的效果,有空看导演入围奇遇单元的另一部姊妹篇,但是这部可以拍的更好,可以更让人共情,然而导演选择了这样一种无声、私人的方式。
婴儿般的睡眠
神经质电影,却莫名合我的胃口。设立在镜头和人物中间的隔阂,消失/渐进的话外音,相互交织且凌乱的“对话”,每两个人之间的糟糕关系 通过无尽偷听来维系,压抑的色调和镜头空间。各种源自于家庭的痛苦无法解决,最后酿成一种悲剧,却用最无情的方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