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两大帅哥去看的电影,嗯,还有金融精英与警界雄鹰,但,真的是一部烂片,没有好厨子的结果,就是糟踏好食材。
关是个完全找不着北的人物,背叛友情、背叛爱情、背叛提携之恩,背叛职业素养。
背叛这所有的一切,只为了一个面子,这代价还真大啊。
我不想拿道义说话,也许编剧是想塑造一个大反派,可是时不时又给他点小温情。
那么冷静自恃,精密算计,智勇双全,文武全才,残忍血腥,却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实在是大败笔。
金融精英还是枪王之王,加在一起是多么绚烂的外表,还精通犯罪心理学,这样的人做起坏事来,应该是要让大家伙竖一大拇指道,真是一个极品坏蛋啊,比如汉尼拔医生。
这个编剧应该很欣赏汉尼拔医生的,看得出来他应该研究过,想要塑造一个类似人物。
可惜本身的格局不够大,那些对白,太过于生硬堆砌,矫揉造作,情节设计的又不够有吸引力,没有一波三折之感,伏线太少,一个交通警要死三次才能抓获真凶。
不过我想问的是,什么样的白痴才会在明知道警方会保护证人的情况下一次二次的去送死?
这符合他的智商么?
不够坚忍,又耐不住寂莫,加上可笑的自负,是成不了一个极品坏蛋的,所以汉尼拔是经典,而关,他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
这部片子,从头到尾,都给我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因为里面几乎没有人性,杀兄弟如杀敌人,一点血性和义气都没有,至于那两个以爱之名的女人,从头到尾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没有一个去考虑关的感受。
吴彦祖饰演的高级督察庄,冷漠而现实,我总认为英雄惜英雄,高手与高手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应该还会有惺惺相惜之感的,就像王重阳死后,黄老邪会悲怆,同样高度的敌人比同样高度的朋友更难得。
庄的行为无可厚非,是个正义凛然的角色,可我总感觉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揭开老友伤疤那一段一点也不道德,对于一个成年人来,把伤痕摊在太阳底下,未必是件好事,为了办案而去逼迫老友面对痛苦,做出来浑然不觉惭愧,又是个没人性的角色。
现在的电影越来越难看,有很多是编剧本身就没有胸怀和气魄,没有生死相许的爱,没有患难与共的义,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理想,有的是奇淫巧计,贩卖特效,贩卖嚎头,贩卖所有的浮华,独独忘了人心,所以没办法去感动与震憾。
标题:厚重的坚不可摧,枪王只是孽障作者:朱古力栏目:《枪王之王》影评影片说所有的变态杀人犯都会说自己是无辜的,没办法。
但其实最大的孽障是自己。
因为也有人可以做到不犯罪。
主题其实简单,双雄模式不算是真正的重点,厚重、细致,扎实和人性。
这就是尔冬升。
看《枪王之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何谓我们认同的双雄对决模式,脑子里面跳出一个名字,吴宇森。
纵观所有他的枪战片,暴力美学是拔高的文艺理论。
但白鸽、拔枪、慢镜,鲜血飘洒都是他鲜明的符号,都归纳于亦敌亦友枭雄对决的故事。
这大概是最初的双雄对决模式。
世界寂寞,如果有个高手和你惺惺相惜,彼此能猜透对方心思,又互相斗智,观众早忘记正邪,而是期待看到一场高智慧的对抗和人间少有的理解万岁。
那是一种文艺者的孤独浪漫。
这样一罗列,好多电影基本双雄模式就可成立。
漫画《死亡笔记》也是,鄙人的一本未完结的小说《绝密组合之千夜纪》也是玩的这个模式,这种模式对创作者要求颇高,是和观众对抗的挑战,彼此斗智斗勇,又亲如自己人。
所以杜绝娘娘腔和作秀,容不得幼稚。
而一旦被观众认同,那种致敬胜过其他的褒奖,因为他们懂你的艰辛,并为你疯狂,且认为这个模式非你莫属。
这样的作品,杜琪峰也是一个高度,别的不说,《暗战》就是神作。
尽管他只是一个类型片,但把这个类型做到丝丝入扣,透露一股说不出的浪漫,就是银河映像。
题外话很多了,只是想说双雄对决是港片常用的模式,观众爱看,对创作者也是一种挑战。
不过也常有人挂羊头卖狗肉,比如王晶会没事跟风一部。
王胖子实在是个混世奇才,他的奇是可以根据投资的多少,决定片子质量烂或优,绝不偏颇,这样一说,反而杜琪峰之辈有点不识时务。
但幸好,我们推崇的就是这样的坚持。
终于说到《枪王之王》了,当影片结局打出“纪念张国荣”的字眼,不管是否是为票房,我都觉得导演自己获得了圆满。
一般写评我会先罗列剧情,但这次想从导演开始说起。
尔冬升实在是很值得一说的香港导演,如果按金庸小说的分类,他算是大器晚成的郭靖,大工无巧,却坚不可摧。
这样一说也不合理,但尔冬升是香港电影导演靠谱界第一人应该不需多让。
10年六部电影,但每部基本都做到让人过目不忘,都扎实依靠,让人回味。
题材并非多是奇诡惊艳,但尔冬升总能拍出他的人性关怀和认真现实,直到《枪王之王》,蓄势而发,所以更加的惊艳。
台前幕后看过诸多报道,但从观影的角度来说,这并非如我理解的双雄模式,总感觉不如杜琪峰或者吴宇森的飘逸浪漫。
但却好到出奇,细致处花费苦心,在浮躁的年代,这是一个高水准的电影,堪比好莱坞。
全片由一个案件引入,枪王古天乐身世显赫,枪法精准。
遭遇打劫者杀人,他开枪射死三名歹徒,被受伤昏迷的交警家属感谢,却被吴彦祖为首的警察告上法庭。
从而有激烈的厅辩,古天乐无罪释放。
吴彦祖始终找不到古天乐参与此事的动机和可能性,双方在枪赛上又是惺惺相惜,彼此大玩心理战。
而古天乐在现实中虽一帆风顺,却常常不能做真实的自己,游走两个女人之间,事业陷入低谷,投资失败,已出于崩溃边缘。
他是那种类似强迫症的患者,一定要清除所有对自己不舒服的点,即便有些东西无可厚非。
而吴彦祖在老警察方中信的点拨下大受启发,攻破枪王必须继续设局逼迫,让自恃甚高的古天乐崩溃。
最后一场猎杀目击证人的设局中,他们进行夺命的一枪决战。
此时老警察的话格外有理,真正对决中差一秒两秒毫无区别,彼此都会中弹。
穿了防弹衣的吴彦祖活了下来。
之所以说还不是双雄模式,全片几乎全部由古天乐引入,深入剖析其内心。
其间的对决模式并不算特别吸引人,这个远不如《暗战》中刘德华处处耍弄刘青云来得趣味,但全片时时压抑的气场,古天乐所有人性的挣扎都了然于胸,对剧情来说,虽是简单的故事,但故事设计的面极广,也挖掘颇深。
没有良好的调度容易将故事讲得无头无尾,而幸好导演是尔冬升,一切了然于胸,你会感知剧中人物的那似无奈,那番疯狂,也注定了他的极端会无好下场。
全片结束,你都会记得古天乐那紧绷的深情,那似乎恰是现实给予成功男性无从逃避的压力。
本片真的是一个导演的狂欢,因为影片调度、场景设置,包裹花大心思在现实的考究中,研究枪械以及心理学,尔冬升都做足了功课。
可畏任何题材的扎实度和厚重性真的很难超越,我脑中隐约跳过一人大概可以比肩就是陈可辛。
《枪王之王》由此注定了其品质的优良。
你也许不喜欢看,但认真领会必然可发现其间的微妙。
至于演员,颇有实力的两大主角,吴彦祖本次角色限制并不能释放他的邪性,他天生有股邪的魅力,不过不失,也算突破。
而古天乐依旧堪当重任,这个角色极难掌控,未来新的影帝和票房保证,大概就是他们两个了。
但认真来说,我觉得古天乐的紧绷稍微有点不融于整个氛围,稍显刻意,不如其在《黑社会》中那种浪漫和冷酷的极致。
这可能跟导演所要创造的意蕴有关,杜琪峰弱是浪漫的古龙,也许尔冬升想走的就是金庸的厚重(没有优劣之比),而比起如此,似乎老杜更容易让演员闪光。
古天乐已演过很多吃重的角色,这次的感觉突破还不够明显。
仍可期待。
至于两位女性角色,其剧情意义大过演员的演技需求。
阿萨的护士代表男性所需保护和承诺的柔软的力量,而李冰冰所演的强势却深爱的女人,注定把主角逼上绝路,同时主角也必然会抛却这样一位处处让自己受制的女角。
这样的爱太过无自由。
回到影片的主题,其实本没有人逼你。
是你自己陷入了死局。
片中古天乐曾说,他只是要一点点尊严。
可惜在现实这尊严二字何其简单。
他的极端逼疯了他,也造就了一场非他莫属的美丽。
这样的人物注定为影片反复塑造和让人深思。
《枪王之王》所打响的华丽一枪,褪却所有光鲜,留下的依旧只是简单的人性,我们为人,究竟何谓快乐,你可曾知?
END
《枪王之王》从开拍以来一直主打古天乐和吴彦祖的帅哥牌,初看以为是一部传统港式双雄片,观毕发现重心原来都在“古天乐”这边,吴彦祖竟然像成为了古天乐拥趸一般,围绕在周边,十足“二打六”。
何以这么说?
看看电影的人物架构,古天乐甫出场就是一位射击冠军,继而揭示其身份,英俊也就算了,还身居高位,有钱有势,学过心理学,财学兼备。
最重要的是竟然有两位互相知道“第三者”存在的女人心甘情愿地陪伴在侧,一个提供物质,一个提供感情,简直就是男人的幻想,软饭王的天堂。
反过来看看吴彦祖,比赛拿第二也就算了,经济上看也不是太阔绰,平日里胡子拉茬的,显然是个颓废青年。
除了是一位警官外,在电影中他的感情世界几乎是空白,就算偶尔得闲也是与99年《枪王》里的方中信呆在一块钓鱼。
一有空就和男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是不是很值得商榷?
吴彦祖在电影开端对古天乐表现出相当的艳羡和绝对的信任,盲目的欣赏仿佛不是一个精明干探应该做的。
除此之外,小吴同学还频频向古天乐求教,从心理学到经济,看似完全是个仰慕者心态。
如若要比较的话,吴彦祖就像古天乐身边的李冰冰与蔡卓妍般,几乎成了众星拱月的一份子,烘托着“古天乐”的极品男身份,使其光芒万丈无远弗届。
如果吴彦祖角色换成一个女人,十足就是一场四角恋情,吴彦祖片尾频频对李冰冰和蔡卓妍施压,则可以完全看成是“宫心计”的夺“古”心理战,最终李冰冰和蔡卓妍都崩溃了,在与古天乐对决时,小吴的眼神中流露出了——脉脉温情。
古天乐在戏中确实是个完美男子。
除了这一堆的粉丝之外,他更有一条辅线是儿时的伙伴,关键是两位朋友不是肥就是丑,他亦俨然是这班朋友的中心。
如此完美的角色,看起来古天乐应该是捡到宝了。
但可惜导演并不这么想,极品男人只能招来“羡慕嫉妒恨”,最好的消解方法就是让其身心受疲不断崩溃,以满足大众的心理平衡。
于此电影中的古天乐注定要命途多舛,明明有两女傍身却烦恼不堪,明明靓仔多金也一样要身陷囹圄,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古天乐在戏中的悲剧根源是来自“经济危机”,也是因为经济问题他才不断设局力图回归正常生活,甚至上演现代版《刺马》,将身边的一众粉丝抛弃,最终茕茕孑立孤身一人,但想不到最后却一无所获,人财两空,何其哀哉!
反而死后他买的日元账户却一下暴涨好多倍,完全像是个讽刺!
看来他的“点儿背”真的深刻反映了人们对于“完美男子”的美好期待,他最后毁在一对“冤魂不散”的双胞胎警察手下,亦不是败在吴彦祖手中,也算是完成了他“衰到贴地”的人物性格,终于死得其所了。
所以做人终究不要太完美,招来恨意也就罢了,在戏里更是要成为众矢之的,且死无葬身之地。
戏中是如此,戏外也亦然。
片尾打着“纪念张国荣”的标语,但完美的哥哥却早已香消玉殒,一切有如哥哥那首歌——只是“怪你过分美丽”。
《枪王之王》中的人物也一如既往,在赛场上输给对手的警察,还有那个学心理学懂经济学、却永远提心吊胆的经理人。
他们之间的对垒,有点惺惺相惜有点无奈,拉出来一大片灰色地带。
为了让电影语育更现代,《枪王之王》引入美剧流行的“犯罪心理分析法”探案,加入大量重建和模拟犯罪的桥段。
不过,令“啤酒泡沫”更鲜亮的新元素,却在特技的包装下有几分不伦不类。
老枪王模拟犯罪心理的一段,最终呈现出的感觉类似神怪题材的“催眠”;双胞胎哥哥假扮死去弟弟,吓唬嫌疑人的桥段,让剧情滑出了现实题材的轨道;罪犯在脑中幻想如何冲出警察包围的桥段,也借用了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纯商业表达。
诱人的“泡沫”抢了“啤酒”的风头——“社会案例的影像化切片”以往逻辑严密的说服力,迷失在商业化的“新鲜表达”之中。
想重温《旺角黑夜》、《窃听风暴》,甚至期待有所超越的观众,很可能会失望。
应该说,《枪王之王》并不能在故事上胜过尔冬升此前借枪火说社会的“切片作品”,他花费10年完成的回归,还只是停留在标题和道具层面,以往熟悉的感觉已经退居为商业电影中的一条副线。
他有一个可以玩换装游戏穿护士服的LOLI女友,被一个死心塌地无微不至的富婆御姐包养,还要和制服诱惑的警察同好搞下基拍下拖,参加宴会被人问价,外汇亏空有人护短。
和万人迷身份相对的是那倒霉催的霉运。
忙碌的万人迷不歇气地策划一个抢劫,结果从头到尾都在白忙活,不但什么都没得到,还为了掩盖罪行又更忙上加忙还心理扭曲了。
然后呢,然后,被三个爱他的人一人一刀砍向要害给逼疯了。
我个人偏爱看扭曲的故事和帅哥对戏以及个人偏心萌了古仔万人迷,给他的评价倒是不差。
虽然之前期待过高,感官刺激不够有些失望,整体还是挺喜欢这片的。
不过暗战多而两人正面交锋少,侧重剧情性导致火爆场面不足,打手枪沦为了故事的人物设定和特殊背景,金融法律心理学专业性做足功课却造成非专业观众经常感觉闷场。
在这个被世界杯弄得人心激荡又有点睡眠缺乏的时候明显大家更想看的是火爆枪战、帅哥互射、滚地肉搏、BG激情、2女争男、3角恋4角恋断背山等等直观刺激腺上肾素或者是前列腺的东西。
尔导为保证剧情衔接节奏自然删除大量情感戏和火爆追车戏的做法明显失算了。
目前差评基本为烂片看不懂,和前半部分比较精彩就很自然了,前部分美男手枪打得多嘛我的建议嘛,中段古仔出狱后和阿祖来场增加感情互有目的彼此试探的友谊赛就挺不错,加个场外2个女朋友针锋相对各显手段一番,如此一来,喜欢看女人金枝欲孽的BG爱好者满足了,想求刺激的枪战爱好者满足了,萌相爱想杀搞基爱好者也满足了。
整部戏就两个女人,我喜欢邵安娜。
她的爱死心塌地,她的爱霸道强势……有这样一个女友兼上司不免感到压力,但是却又是那么可贵!
邵安娜对友博没有对错,她只希望友博好,出了事她来扛,有问题她来挡,这样的担当和勇气甚至连男人都不及……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眼中只有友博,这样专注的爱让人感动即使她对友博有了怀疑,她还是在为友博着想,始终站在友博一边,哪怕放弃工作事业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女人,值得爱。
我喜欢邵安娜。
有了这样一个爱人,是难得的福气!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枪是典型的男性象征,所以一旦某部电影中把枪作为核心道具,难免让人联想到片中男性角色的“阉割焦虑”问题——黑泽明的《野良犬》、陆川的《寻枪》,乃至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当然,作为香港影人中继吴宇森之后最会描摹男性心理的导演之一,尔冬升的作品大都也可以套用这个公式,而《枪王之王》则是其中最经典的代表。
《枪王之王》显然是一部向《枪王》致敬的作品,方中信扮演的苗志舜一角明白无误的勾连起了事隔十年的两部作品(当然中间还经过了《旺角黑夜》的承接),当年《枪王》剧终后,不少观众都在猜测苗志舜的归宿,认为其同样有可能陷入心智迷狂中,现在看来,从监制变身为直接导演的尔冬升很好的解决了苗志舜的职业规划:一方面苗的Cosplay功力日臻化境,在《枪王之王》中已然发挥着一锤定音的作用;另一方面,昔日小生已成中年熟男,所以退居二线搞起了传帮带,仍在继续发挥余热。
当然小生还是要有的,哥哥撒手人寰,苗Sir日渐老去,古天乐和吴彦祖这一对组合便成功上位。
非常佩服尔冬升对演员的调教,《枪王之王》中古天乐的演技明显看涨,从人物性格上看,尔冬升对古天乐的要求没有罗志良对哥哥那么极端,不过随着剧情的抽丝剥茧,一个巨大的阴谋逐渐呈现在观众眼前,空前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使得古天乐扮演的关友博看起来正邪莫辨。
这也是《枪王之王》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亦即尔冬升对悬念包袱的设置,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说起来容易,但在近年来上映的华语电影中,还真没有《枪王之王》做得这么老道的(即使是走密室推理路线的《风声》,跟《枪王之王》比起来也稍逊了几分)。
《枪王之王》前三分之二的剧情看起来几乎是一部电影版的《新闻调查》,枪支使用、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私力救济等围绕着“维吉兰特正义”(Vigilante Justice)所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道德的冲撞很快把关友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法庭辩论成为展现这一剧情冲突的最高潮,通过精心设计的几个场景,特别是类似于杜琪峰《大事件》中对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体的描写,无形中让观众彻底落入了导演的圈套——必须指出的吊诡之处是,《枪王之王》这部电影本身也是大众媒体的一部分——尔冬升借此巧妙的转移了观众的视线。
以后的发展我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因为突然之间杀出了一个杜汶泽——说老实话,我很喜欢杜汶泽的表演,总觉得他在《枪王之王》中的戏分还不够多,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让关友博的身份和作案动机都风雨飘摇起来,吴彦祖饰演的警察庄子维便在苗志舜手把手的帮助下,从不近情理的穷追猛打变成了胆大心细的顺藤摸瓜。
于是,看到后半段的观众恍然大悟,原来这还是个双雄对决的故事。
美男何苦为难美男?
关键就在心理的错位。
苗志舜和庄子维的婚恋关系都被略去了,关友博的复杂心路便被进一步凸显出来。
阿Sa饰演的女友婷婷和李冰冰饰演的上司邵安娜与关友博之间构成了耐人寻味的三角纠结,其实从现在大陆年轻观众的角度来看,关友博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软饭就软饭呗,房价都高成这样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但对关友博来说,这正切中了他“阉割焦虑”的命门。
IPSC(实战射击)玩得好,关友博可以在潜意识里得到被物象化的“那话儿”(枪)的强势感觉,无奈一回到现实中,面对着惨烈的现实(金融风暴的背景在这里被天衣无缝的结合了进来),关便成了去势的假爷们,安娜对关友博看似舍身的溺爱其实是压垮关友博人生信念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谓“温柔的压力”,安娜对关友博越怜爱,关友博便越抓狂。
无论是铤而走险的杜汶泽,还是片头刚出来没几分钟便命丧黄泉的林雪,其实构成了一组失意男人的群像。
女权主义总在攻击男权的霸道,但畸形发展的男权社会其实不仅戕害了女性,伟岸的那话儿其实也把男性自己的身躯压变了形——男人们其实不拥有那话儿,而是那话儿拥有男人们,在每一个面对他人的时刻,男人们都在为那话儿而活。
《枪王之王》是一部画面很精致的电影,用《红楼梦》里的词来说,是“生得干净”。
要“干净的”讲一个关于男人那话儿的故事,自然得用“干净的”人物内心戏来揭示。
所以,吴、古之间的双雄对决最终走向了心理挑战,在众人合力演出了一个津巴多式的心理学试验后,图穷匕现。
十年前《枪王》里的哥哥把一个由自闭到疯狂的IPSC大师展现得淋漓尽致,十年后的《枪王之王》则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普通人——或许普通人作恶才真正值得我们反思,而经由警匪题材对人性阴暗面的揭露也正是尔冬升重执导筒以来一贯的风格路线,《门徒》、《新宿事件》再到这部《枪王之王》,恶的渊薮也从特异化的黑社会势力转移到了“平庸的邪恶”上(借用阿伦特的术语)。
男人哪,没一个好东西。
要是男人都没了那话儿,这个世界会美好很多。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7月1日)
《枪王之王》显然是一部向《枪王》致敬的作品,方中信扮演的苗志舜一角明白无误的勾连起了事隔十年的两部作品(当然中间还经过了《旺角黑夜》的承接),当年《枪王》剧终后,不少观众都在猜测苗志舜的归宿,认为其同样有可能陷入心智迷狂中,现在看来,从监制变身为直接导演的尔冬升很好的解决了苗志舜的职业规划:一方面苗的Cosplay功力日臻化境,在《枪王之王》中已然发挥着一锤定音的作用;另一方面,昔日小生已成中年熟男,所以退居二线搞起了传帮带,仍在继续发挥余热。
在电影中,光线常常用来作为表现道德和邪恶的符号。
倒数第二个场景,医院门口。
一眼明了的未来,执迷不悟的凶手。
直到走投无路,关友博仍然自信慢慢。
以为所谓“枪王”,必定化险为夷。
按照臆想冲出医院大门的时候,一盏盏亮起的灯,是穿透所有阴暗的光明。
子弹穿过头颅的时候,可惜的是,本该洒在心中的热血,却洒在了地上。
漏洞百出的剧情,从头到尾都在瞎掰1、古天乐去劫案现场的举动无法理解,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还让自己变成被怀疑对象2、交通警察到劫案现场直接绕过古天乐冲到劫匪面前,他凭什么认为古天乐是好人?
把自己的后背露给他?
3、比赛用枪竟然能穿透两层车门打死人?!
而最后吴彦祖穿了防弹衣中弹马上就能站起来……4、古天乐既然是共犯,而且杜汶泽是他兄弟,为什么警方要他协助画犯人头像时候如实描述?
他那时应该不知道交通警察还活着吧他怕杜汶泽被抓到后自己有嫌疑吗?
但是这样摆明卖了兄弟而且对自己不利,他完全可以说没看清啊5、把三人的照片撕掉自己那部分然后留在那,傻么?
这如何跟警察解释?
6、方中信鬼上身似的心理推断实在是让人发笑啊7、交通警察中劫匪一枪不死,中古天乐几枪不死,杜汶泽按在身上给一枪仍然能苟延残喘活几天,让人不得不说,这哥们儿是金刚狼吧!
最吐血的是还有个双胞胎弟弟最后还是干掉古天乐的狙击手!
我了个去!
8、杀杜汶泽实在是胡扯,跟踪他的警员呢?
就算没有跟踪,之后尸体被发现,从死者死亡时间看,他如何提供不在场证明?
9、最后去杀交通警察更是瞎掰,之前杜汶泽已经干过一次了,难道警察还不严加看管么?
那么轻松的走进去用脚想也是陷阱啊10、最后夸张的枪王对决更是离谱到无语,已经认定罪犯,而且罪犯还拿着枪,结果吴彦祖带着阿SA跑出医院,让古天乐在医院里走,不怕他拽个病人当人质吗?
难道整个医院都没人了?
最后把院子里所有灯打开,那些灯是医院的灯吗?
好像是足球场啊!
然后吴彦祖和古天乐还非要来个枪王决斗,决斗还穿防弹衣我靠!
那是枪王诶!
要是一枪爆头穿防弹衣有屁用啊!
如果解释为古天乐一心求死的话,那就不应该出现决斗场面,狙击手在他们对决之前就应该爆古仔的头了啊!
其中漏洞不止这些,可惜了两位大帅哥卖力表演啊
很纠结的一故事。
一个男人面对着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的女上司,一个是自己的女友。
要在上司面前找回尊严,又不能去伤害自己的女友,希望和女友远走高飞。
于是有了迫不得己的杀人,一步步似乎顺理成章的事情,只能让男主角一步一步走下去。
别无选择。
这部电影很让我很有感觉。
能让我不自觉的想起了某些人,某些事儿。
因此让我觉得剧中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很成功,感情描述很真切。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枪王的枪法,也不是枪王的冷静。
而是她面对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不管他做了什么都会站在他一边永远支持他的女上司,即使知道他亏钱,即使知道他犯错,即使知道他杀人,直到最后一刻,都是去支他。
另一个是枪王的女友,她似乎知道着他与女上司的事儿,她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承受着。
但是,我不能理解枪王的女友最后的背叛,至少我认为是背叛,因为她看到枪王和别的女人亲热,所以心灰意冷?
因为她觉得枪王犯了错误所以应该帮他改正?
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她这么做的理由。
枪王之前对她的女上司说过:“对不起,我不能伤害她,因为她从来没有伤害过我。
”可是结果呢?
她最后伤害(欺骗)你一次,直接让你再也没有机会再去做什么。
这就是命运的纠结啊。
枪王用自己最后的那一次机会,选择了买入日元,最终成功了,我认为这也是他用生命换来的尊严吧。
但在她的女上司看来这一切又有什么呢?
人已经不在,她只能默默地流泪发呆。
枪王最后一刻被从警局放出来的时候,高兴的去找自己的女友,想和女友远走高飞,可是结果呢,换来的是欺骗和丢掉性命。
当一个男人想紧紧抓住一切的时候,他即将失去一切。
好像中途剧本被改了!!!!!!!
很一般,不值得到电影院看
关做了那么多事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和女朋友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可是呢?女朋友抛弃了他!阿Sa在古天乐中枪的时候哭着喊:不要!现在喊还有个屁用,本来人家都准备带你走了,你非要去整他,这告诉我们:男人要做大事,千万不要把身家性命都压在女人身上啊,不可靠!
古天乐其实很用力的想要演好了。。。
情节还算比较合理,终于看到了一部不2的国产片……可惜剧情有点简单,撑不起110分钟来,难为导演了
sb女人出卖自己老公,难怪要被休啊
哎,露陷太早就不好看了
古天乐脸好僵。
吴彦祖很帅,李冰冰很美
古天乐单看还算帅哥一枚,可跟吴彦祖搭戏就什么都不是了。
吴彦祖和古天乐也慢慢在老去,后半截比较拖沓
李冰冰真心爱古天乐
假如我事后没有看《枪王》,我会给三颗星。
编剧真的很无聊啊。。
都是金融危机闹的啊!当方中信开始跳大神我就有点想放弃了,整个故事平平淡淡,也可叫做四平八稳吧。很淡很无聊,结尾的推演案情稍有点回力,想起了《恶意》。感觉看这个片还是要求很高的,除了懂枪外,还要懂心理学、经济学。如今看电影门槛也要这么高,真是讨厌啊
电影的前半段感觉还不错,紧张、刺激还带点悬念,古仔也被塑造成了一名冷静、高智商的犯罪分子。但后半段就有些虎头蛇尾了,最诡异的是方中信居然很莫名的鬼上身……
尔冬升近年的戏太弱,打又打不起来,闹又闹不起来。
我觉得还是前面那段挺好看的,剧情也挺紧凑的!
就算致敬张国荣,你还是个屁
看电影这天,爷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