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们善熙

우리 선희,我们善姬,那一年,我们都爱过的女孩(台),Our Sunhi

主演:郑裕美,李善均,郑在泳,艺智苑,李珉宇,金相中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3

《我们善熙》剧照

我们善熙 剧照 NO.1我们善熙 剧照 NO.2我们善熙 剧照 NO.3我们善熙 剧照 NO.4我们善熙 剧照 NO.5我们善熙 剧照 NO.6我们善熙 剧照 NO.13我们善熙 剧照 NO.14我们善熙 剧照 NO.15我们善熙 剧照 NO.16我们善熙 剧照 NO.17我们善熙 剧照 NO.18我们善熙 剧照 NO.19我们善熙 剧照 NO.20

《我们善熙》剧情介绍

我们善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丽聪慧但性格有些内向别扭的电影学院大学生善熙(郑有美 饰),在潜水很长一段时间后回到学校。她计划出国留学,因此拜托当初最欣赏自己的崔教授(金相中 饰)开具介绍信。因尚宇(李敏宇 饰)骗她说教授出国不在,以致于善熙一早晨就气呼呼的,坐在餐厅里喝酒解闷。期间她偶遇前男友金文洙(李善均 饰),文洙对善熙念念不忘,连处女作都是以二人的恋爱故事为蓝本。见善熙完全没有回头的意思,郁闷的文洙找到最景仰的前辈宰学(郑在泳 饰)诉苦,却又闹出一段不快。 围绕着这个有着自己想法但同时又有些神经质的女孩,崔教授、文洙、宰学三个男人各自拼凑出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善熙……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圣斗士星矢:天界篇序奏-Overture高玩救未来第三季最后得分恐惧天使绯闻女孩第二季空洞制造杀人犯第一季借你俩胆平原上的夏洛克我们家的女人们春风化雨非常公民盗钥匙的方法机战少女AliceExpansion犬之岛捉妖记2易普症打虎英雄穆卢干DRIVESAGA假面骑士Mach/假面骑士Heart跨越栅栏烽火丽人在他的一生中弥天之谎我们的情人们海豹突击队第六季脱离迷城之正义对决夜宴城市颂歌合奏

《我们善熙》长篇影评

 1 ) 我们善熙(20年11月一刷;24年12月二刷笔记)

她很久没来学校了。

她现身学校,想找教授给她写留学申请推荐信。

一位男同学碰到她,告诉她教授不在学校,出差了。

转头她就在校园里碰到教授。

她把自己诉求告诉教授。

教授答应了。

她又碰到那个男同学,质问他为何骗她。

他笑说跟她闹着玩的。

她火大,怒骂了他一通,转身去了一个咖啡馆,坐在二楼靠窗位子。

她看到学长,也是她前男友,在楼下现身。

她一时兴起,喊了他。

他抬头看到她。

他们坐在一起聊天。

寒暄之后,学长说还爱着她,想跟她继续交往。

她听了烦躁。

学长拍了部影片直接把二人恋情搬上荧幕。

对此她有些介意。

她无意跟他恢复关系。

酒喝不下去时,她起身走掉。

他心里烦躁,跑到某栋楼下,喊大哥你在吗?

住在楼上的男人刚刚起床,听到窗外喊声很不耐烦。

他不想见到他。

但偏偏他想约他喝酒。

他说你要不去阿里郎酒吧等我一下,我先忙点事。

他什么事也没忙,只是拖延时间。

三个小时后,他才去酒吧。

老板娘是他朋友。

三人坐在一起聊天。

烦人精跟他诉说自己复杂心情,说前女友又来学校约他见面。

但他琢磨不透她心思,心里烦。

他说,也许人家不是约你,只是碰到了你。

他告诉他,女人比男人现实,男人是见谁都喜欢,要学会了解自己。

他说了一通不中听的人生哲理。

惹得烦人精不高兴。

他不是为了来听这些的。

二人不欢而散。

她拿到教授推荐信了。

展开来读,评语写得冷淡,优缺点各说一半。

她打电话问教授为何这么写。

约在咖啡馆见面,教授说这样写显得真实,美国人更能接受。

她不服,问教授为何认为她有这些缺点。

教授终于说,因为你冷漠。

你本来是我最欣赏的学生。

这么久了,也不联系一次。

借着酒兴,二人达成新共识。

教授想要呵护她。

她也想要得到呵护。

从酒吧出来后她还主动亲了教授。

教授后来给她写了篇缀满肉麻赞美词汇的新推荐信。

教授也来到某栋楼下,喊老弟你在吗?

楼上男人见到窗外教授,表现出热情。

二人约在咖啡馆聊天。

教授好奇他为何离家出走,跑到这栋楼里隐居。

他说,心里烦。

教授对他充满赞叹,羡慕他活得自由,洒脱。

随后告诉他,自己最近对一位女人动心了。

是位年轻女子,聪明,有点内向,有点疯狂,但正合他心意。

他显然下决心要展开一场婚外恋情。

忍不住对好哥们诉说心事。

但又不愿意告诉哥们她是谁。

他走在街上,有人喊他。

是善熙。

他很熟的一位学电影的女学生。

善熙说想跟他喝一杯。

他们一起去了阿里郎酒吧。

老板娘这回没有陪坐在一起,去帮他们弄炸鸡下酒。

善熙提到纠缠她的烦人前男友,以及想跟她搞不伦恋情的教授。

借善熙之口我们才知他是位导演。

他是善熙的知心倾听者。

善熙对他显出最大的热情。

喝多了后,跟他脸贴着脸。

还差点就要跟他上床了,最后还是克制住,没跟他上楼。

他谦谦君子风度地与她作别。

电影至此显示了精巧的喜剧结构。

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像一种打弹球运动。

男同学惹到善熙,她到咖啡馆独坐,碰到前男友在楼下,喊了声,前男友重燃旧情后又得不到她,找导演大哥诉说心事,导演的话不中听惹毛了他。

教授通过给善熙写推荐信一事,得到了善熙的亲近。

高兴得找导演老弟诉说心中恋情。

导演与善熙见上面后,我们才知,导演不仅仅是认识善熙,三个男人中,他跟善熙走得最近。

谁在盲目多情,谁是深藏不露王者,高下立见。

这番结构如此简洁而巧妙,通过三场二人对话,悬念一点点揭密,奇妙关系被逐步展示。

最后来了场高潮收尾戏。

这场戏内也充满结构巧思。

先是善熙走在公园里,接到前男友电话,猜出她在逛哪座公园,说想来见她,被她拒绝,她说跟别人在一起。

看起来像撒谎。

然后是教授站在树下接到导演电话。

导演说想找他喝酒。

显然善熙也搅动了他心思。

但教授支支吾吾说今天忙,喝不了酒抱歉。

挂完电话后,善熙走了过来。

原来是他们二人在一起逛公园,各自打了个电话。

这个分开打电话(电话那头关联起另两个男人)然后合在一起的结构充满耍逗观众的狡猾。

但也合理。

善熙走开了,她去上趟卫生间。

于是电影中最戏剧性时刻到来。

教授独自站在湖边,居画面中央。

这时,导演从左侧入画了。

他约酒未成,来公园闲逛,巧遇教授。

紧接着善熙前男友从右侧入画,三人站到了一起。

教授感到惊诧。

前男友说她是跟善熙约好来这里见面的(显然他在撒谎)。

史无前例紧张尴尬时刻,就是此刻。

教授不断张望卫生间方向,害怕善熙走了出来。

无论对谁,他都不愿意承认他在跟善熙约会。

善熙并没立刻从卫生间走出来。

教授说他要上趟卫生间。

他有老狐狸的沉着。

另两人说他们也上一趟。

三人一起走进男卫生间。

善熙从女卫生间走出来,没见到教授。

他收到一条手机信息。

是教授发来的,说她前男友和导演都跑过来了。

他让她先走。

她赶紧离开了公园。

这里避开了三男一女撞个正着的无敌尴尬时刻。

这种尴尬洪常秀在他2009年短片《叠叠山中》玩过一次了,他不想再重复。

这种处理很聪明,显示了故事的延续。

也显示了表面关系之下隐藏着的人间真相的延展。

电影以三个男人逛至宫殿大门前的远景镜头作结。

三人都认识善熙,都夸起善熙是个好女孩。

心灵美,聪明,善良,有点内向,有点疯狂。

言辞都与他们的情欲无涉。

这种夸耀之词,充满了表面化色彩。

同样的词汇在三人口中轮番重复。

让人想到,语词既是他们与世界相连接的工具,也阻隔了生活的真相。

从2009年短片《叠叠山中》起,洪常秀已把校园师生恋作为一种观察和讽刺对象了。

此后多部作品充斥着师生恋描写。

到这部作品,算是对师生恋话题进行了一次高度凝练的戏剧化总结。

学长,导演,教授,和一个女学生,构成了校园风情速写画。

简洁、凝练又戏谑得如同他这一阶段喜在电影开头使用的手绘厂标图案,四个玩球小朋友,玩得正酣。

这也是一部简单、澄明的电影,毫无令人费解之处,一部让人几何式观看情欲喜剧的游戏之作。

精简讽刺如莫泊桑小说。

这是2013年他拍的第二部电影,前一部是《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

这是他从影生涯的第15部长片。

241202

 2 ) 洪尚秀和女人

看过所有洪的电影,感知到洪尚秀和伍迪艾伦共同的恐惧即是女人。

“pussy is a powerful thing,you konw”女人令男人恐惧,恐惧于善变,恐惧于无法抗拒,恐惧于在那对乳房之下,自己回到了孩童的时代,恐惧于自己除了掏出稚嫩的心别无他法。

可是,如此强大的女人本体是怎样的呢?

一个美丽的女人会在第一眼就击垮最坚强内心的男人,摧枯拉朽一般。

在她面前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只有听从,只有感慨,只有揣测。

她就是一个审判者,我们只有遵从她的条款要么就完全唾弃她。

可是这些强大的女人却又那么难以捉摸,她们前一秒还说爱你爱的发狂,后一秒却又投入他人怀抱,她们可以完全推翻自己的喜好,喜爱和厌弃可以相互变换,她们抓着你的心残忍的摔打,却为了某个呆滞的男人流干眼泪。

这里面的规则在哪里?

如果有规则的话,可是难道没有规则吗?

但凡谈到爱情,必然谈到的是女人,因为男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很具化,爱情就是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只想和你做爱,物质上的拥有你。

而女人则不同。

就像片中“表哥”说的,“女人是现实的,她们考虑的事情有很多”其实女人的现实只是她们的一个闪烁的情绪,女人既抓不住别人也抓不住自己。

女人就像一个一直在追索和奔跑的人,她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为想要的会失去,失去了再拿回来,就像一个玩溜溜球的小孩,“我想看看它在我手里的感觉,当她滑出去的感觉,当她回到我手里的感觉,再看看滑出去的感觉,我要确定她在我手里的感觉。

”这就是女人。

 3 ) 被描述

推荐信是描述,与爱相关的语言都是描述,就连那个开头出现的骗人男生都迫不及待地描述她:善熙,你最单纯了!

片中临近结尾时,三个男性在昌庆宫的湖边尴尬相遇,着实是有趣的一幕。

他们三人看湖,看湖对岸的艳丽树林,感叹真漂亮。

他们不也是看湖一样观赏着善熙的吗,他们各怀柔情地描述她,却连用词都几乎一样:内向、优秀、聪明、富于艺术感、勇敢、天真、古怪。

似乎那个女孩通过暧昧之情已经与自己十分亲近,但大家对她的了解也全都不过如此,谁也无法说出更多。

善熙在昌庆宫接到前男友的电话,前男友猜测她在昌庆宫,善熙颇为意外,问及原因的时候他说:你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

善熙说:你真厉害!

善熙捧着满含爱意的、情书一样的推荐信,问教授:这是对我的真实描述吗?

爱着她的教授说:这就是真正的你。

洪尚秀电影里的女性似乎总是渴求被描述。

《北村方向》里的老板娘和女文青因为男人的一点谈话术而把他当成知己,《夏夏夏》里的女诗人几乎就是因为男导演描述自己的几句胡话而与之交往,《惠媛》中惠媛的梦里也有个老教授亲切地描述了她,那个梦里他们还打算结婚。

对方说你是怎样怎样的人,内容并不比星座大全高明,但片中的女性都一副被理解了般的雀跃。

那几位女性都多少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而善熙并不,她对自己也是迷茫的:她是中空的。

善熙在片中除了跟推荐信有关的情节,几乎都是醉态。

她和他们喝酒,又因为酒量很差而比男性们早早喝醉,醉态的非理性使她举止轻佻,又让人怀疑她是借酒撒疯,无论如何,她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不可理解的神秘事物,三位男性无不内心松动。

视角仍旧是男性视角,善熙——女性,仍旧是神秘的,她的坦率并不妨碍她的神秘,人人描述她,用描述来塑造她,并爱着用描述塑造起来的她,但善熙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如果我再挖深点,我就能知道我是谁”。

片中的善熙是模糊的,但男性们的描述是实在的、确信的。

男性们围绕着一个中空打转,描述那中空。

因此他们的描述都显得一厢情愿并且徒劳,所谓的爱也显得一厢情愿并且徒劳。

结尾善熙离开了,三个为善熙而来的男性一起逛着昌庆宫,秋色宜人,三个人看上去心情都不错。

关于善熙的故事,最终成了关于三个男性各自的故事。

电影就在诡异的幽默里结束了。

 4 ) 觀影心得:每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她

自從上一次看完洪尚秀導演的《這時對,那時錯》之後,他的電影莫名的在我心中有了一道牆,對於牆外有著什麼會感到特別的好奇,但要翻牆而過去看看那樣的世界卻又感到有些卻步,所以看他的電影我總是需要一點衝動。

这时对,那时错 (2015)7.62015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郑在泳 金敏喜然而有趣的是,在《這時對,那時錯》之後我看得每一部他的作品對我來說都是好消化的,甚至觀影過程幾乎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在享受洪導建立的餐桌談話。

本片可以說是我目前看來最輕鬆的一部,相比其他洪導的作品不僅整體氣氛輕盈,就連演員之間也沒有太多的無奈,全片主要述說名叫善熙的女生周旋於三位男生之間的事。

一如往常,本片幾乎全由一場又一場的餐桌談話串連而成,稍微不同之處在於,洪導的招牌伸縮鏡頭在本片中用的極少,也許這是讓我比較沒有壓力的原因之一吧,由此可見,我是很喜歡洪導每一次自編自導的日常談話的,只是對於他慣用的伸縮鏡頭始終無法習慣。

其實本片的主旨也可以說是極其簡單,幾場餐桌談話不外乎就是談感情、談愛情,然而這樣的日常卻是我覺得最有魅力的地方;我們其實都是藉由別人來更認識自己,而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不同的人的口中有不同的我們,百變的我們其實就這麼周旋在人們的口水中,我們透露想透露的、隱藏想隱藏的,即使在每一次的談話中只有些微比例的不同,但都造就了不同的我們,那我們真正的樣貌又是如何呢?

這一次,洪尚秀導演帶著我用三種不同的角度看善熙這位女孩,每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她,她單純卻又複雜、矜持卻又撫媚,種種矛盾在她身上一覽無遺,然而我們不都是如此嗎?

在喜歡的人面前表現的害羞得體,但在朋友面前我們卻又乖張作怪,當我們看著像善熙這樣的女孩,肯定是用上了許多負面詞彙,但仔細一想,我們不也都是如此?

只是怎麼樣去利用這樣的自己罷了,使用得當那也無害,但若太猖狂那自然會有人閒話。

起初會想看這部電影,其實是幾位主演讓我非常喜歡,然而習慣了他們原先在螢光幕前的樣貌後,也就更難想像洪導會讓怎麼樣的他們呈現在他的鏡頭下。

非常有趣的是,從我一年多前開始期待看這部電影時到觀影結束,這個漫長的過程所有的情緒起伏並不大,但卻有著那種與電影接觸的感動,那樣的感覺還真是有些難以表述,總之這部電影並沒有辜負我一路以來的期待,一場又一場的餐桌談話餘韻無窮;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既像洪尚秀也不像洪尚秀,雖然一樣如生活般的平平淡淡,可是在加入了青春氣息之後所有的情緒好像也變得好咀嚼些。

 5 ) 他們的善熙.《我們的善熙》

「導演」、「電影學院學生」、「燒酒」、「海邊」或是「山上」都是洪尚秀的關鍵詞,他並不是一個令人一見鍾情的導演,但他的電影如同醇酒一樣,第一次喝或者會覺得不外如是,或是無味。

愈看就愈發現,最簡單的電影也可以變得有趣。

一個好的導演只要找對了方向,就一直會有支持的人,順著方向拍下去。

《我們的善熙》也離不開這種手法,結構與層次分明,有幽默感,某些情節更令人想起早幾年的《玉熙的映畫》。

今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先後上映了兩套洪尚秀的作品,往年的電影節一直都有他的作品,例如是《他來的那一天》(The day He arrives)、《玉熙的映畫》、而今年年頭的影展更有兩部,分別是《在異國》(他鄉的女人)與《白日夢女兒》(惠媛)。

這次亞洲電影節選映善熙的確是有點喜出望外,皆因《我們善熙》在九月中才在韓國上映,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有幸在影展看到。

《我們的善熙》是一部很有趣的電影,或許男性觀眾看法會與女人觀眾有所分別。

圍繞在善熙身邊的有三個男人,一個替她寫推薦信的教授、一個是她的老師、另一個是她的同學與前度戀人。

在男人眼中,善熙是聰明、有藝術感、有時不知道她在想什麼,但認為她是勇敢的女子。

外表與內裡實在是兩碼子的事情。

或者在女孩子眼中看善熙是糖衣毒藥,她是逃避、集郵、楚楚可憐的樣子,還有她的飄忽。

影片最主要是講述善熙為了出國留學而回校找教授拿推薦信,在此之前她失踪了一年。

起初在教授眼中善熙是個不善交際、保守、沉默寡言的人,漸漸地透過與她的交談之中,忽然「愛上了」她。

師生戀的這一段與《玉熙的映畫》與《白日夢女兒》都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愛上了老師。

在小酒館裡,二人喝著酒,撫慰寂寞的心。

洪尚秀所寫的出軌的故事寫得像紀實一樣,電影通過許多的對話來表達,彼此的交流與認識。

彼此喝著很多酒,幾乎是無酒不歡。

體現了酒不醉,人自醉。

美人在前,老師也變得春心蕩漾。

善熙與《白日夢女兒》裡的惠緩也有相似之處,就是她們的大衣是一模一樣的,不知道洪導是想延續還是有別的意思,這方面要猜猜。

在這部片特別的是透過一首歌貫穿著幾個男人,結尾更加是出乎意料的。

洪尚秀的電影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分段,而《我們的善熙》把三個分段緊扣在一起,結構的鋪陳相當有驚喜。

先是遇上了前度戀人,彼此的爭拗。

然後是教授的一段情、對彼此有好感、對教授的推薦書有意見,要爭取更好的。

再後來是電影學院的老師,老師其貌不揚,但他分別知道上司(教授)與學生(善熙的前度戀人)都對一女子有意思。

誰知道這一女子竟然是同一人,更諷刺的是連自己也對她有好感。

關係變得似是擬非,又變得撲朔迷離,善熙的愛,到底是屬於誰的,真是天曉得。

在這部電影裡那種交錯的關係,拍得層次分明。

一個四角戀的故事也沒有變得世俗化,不就是喝咖啡、不就是喝酒、吃炸雞。

電影拍得生活化,對愛情的滋長也是從對話開始,主觀的、單一的,或者是大家都寂寞要找個人陪,他們付出的愛都是事與願違的。

三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帶出的不止是愛情的付出,還有是三個男人之間的從屬關係,他們都如此的相似,他們都是單純的。

像是形成一道屏障,要保護這個小女生。

善熙,其實是男人們的善熙,他們都美化了愛情的幻想,但其實什麼都得不到,得益的是善熙,沒有損失。

現實中,也有如「善熙」這種人,廣東話來說叫做「收觀音兵」,有美貌但未必有智慧的,總會有很多男生主動纏繞。

善熙,或者可以被解讀為「新一代的集郵女」,她擁有最多的愛,但偏偏她未必全部都愛,總帶給男人無限的幻想。

其實最終也只是貪戀美色,又或者應驗了男人與女人是來至不同的星球?

剛巧,善熙與《玉熙的映畫》也有種偶然性,洗手間的鏡頭,洗手間猶如一道虎度門。

還有善熙與玉熙之間的緊密度,從玉熙的三角關係演變性四角關係。

還有是兩位主角依然是李善均與鄭有美,兩者似乎有點關係。

至於是什麼關係,留給觀眾猜想。

(P.S 個人喜好:還是喜歡《白日夢女兒》的惠媛(鄭恩彩飾),長髮飄飄,又騙酒喝、又迷茫,漂亮。

)文/Dorothy

 6 ) 不懂女人心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男人不容易出戏,那就加个女人吧。

而且还要这个女人和三人都有瓜葛,想必那一定是一场好戏。

无事不登三宝殿,潜水多年的善熙突然回来,多半不是为了叙旧。

很多时候,女人比男人更现实。

善熙的到来,就像扔到平静池塘的一块石头,激起美好又虚幻的涟漪,如一圈圈如真似幻的旧梦,稍纵即逝。

最后,三个男人在一种奇特的相遇中讨论起了他们共同的善熙。

都认为善熙是一个聪慧的女人。

但性格内向,搞不清她心里在想什么。

三人行,必睡其一。

生活终不能像诗歌写的那样,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洪尚秀是韩国优秀的作者性导演。

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描写男女那点事。

知识分子的欲望和苦闷,如同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一样,展现一种丰富细腻而又滑稽有趣的色彩。

他的电影很少用技术性的镜头语言,表面上平淡无奇,看进去却趣味盎然。

 7 ) 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兼谈洪尚秀电影

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

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上升到了“我是谁”的层面,在感情中,被温情遮掩,我们只知道需要彼此,有些不合出于内心的侥幸都压制了下来,留给自己去消化,我们需要在感情中争取安全感,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规避那些麻烦,有时是基本生存问题,有时是信仰和世界观。

有一个人,他(她)多么美好,就算有些缺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信仰算什么?

爱情不能替代吗?

有一段失败的感情,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写出来,写到实质或者深刻的现象,又不明显牵扯彼此。

在洪尚秀的电影中,两部我强烈共情的就是《夜与日》和《我们善熙》,而那段感情似乎就可以这么来总结。

当然了,读过不少存在主义的作品,也知道海德格尔对于胡塞尔的延续和发展,现象学比逻各斯中心主义更接近我的认知,所以正如《北村方向》所谈,我们只是找一个理由或本质去串起生活的片段,而生活不过只是些零散的片段。

我写诗歌,也对那些让我体会到诗意的小说情有独钟,之前读完了卡夫卡全集,记得不久前开始读但是打算细读的《包法利夫人》,发现卡夫卡和福楼拜之间很深的承继关系,又读到蒲宁的《米佳的爱情》和《旧金山来的绅士》,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这种才有诗意,这更多是写法上的,而另一种诗意,是诗质方面的,如朱文的电影,所以对于卡佛作品的阅读,是我接下来的美餐。

其实在诗歌领域,叙事诗早已经这么做了,这并不奇怪,但是诗歌和小说还是有区别的,现代小说的诗质性是它们区分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点。

卡夫卡就说《司炉》是诗,这丝毫不奇怪,因为西方文学本来就有史诗的传统,拜伦的《唐璜》不过就是诗体小说,当然在形式和诗质上都更符合诗歌,本身也具有了叙事性。

现代主义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省,这是古典小说最缺乏的东西。

许多武侠、言情、科幻大师一头扎进类型文学中,对于自己构造的故事不厌其烦,然而很少去反思自己的作品,作品的语言,或者说这个反思,是我们看不到的。

所以有“元叙事”,于是也有了“元小说”,“元诗”,自然,洪尚秀的许多电影就具有“元电影”的味道,如《生活的发现》、《剧场前》、《海边的女人》、《懂得又如何》、《玉熙的电影》、《北村方向》、《在异国》。

而一旦具有内省意识,对于结构的需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是洪尚秀许多电影都延续了“两段式”的叙事结构,以不同的视角来透视人物和情节,如《江原道之力》和《处女心经》。

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这其实是从洪尚秀众多电影中引出的一个话题。

有人说,男人从洪尚秀电影中看到自己,女人从洪尚秀电影中认识男人。

其实不仅如此。

男人也能从洪尚秀电影中看到一些女人,女人也可以从洪尚秀电影中看到男人眼中的女人。

如果有人把洪尚秀电影归结于对东方文化中男性心理的剖析(金基德的电影剖析的男性应该是另一更大的群体。

),我倒觉得也不仅仅是东方男性,不过是西方文化在许多东方人眼里的幻象。

回到我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来做一些自我剖析。

看到大多女性追星,个人其实是不屑的;看到女性在权力和金钱面前的一些媚态(我想到的电影是《美国丽人》),我也不清楚是嫉妒多一些,还是轻蔑多一些;看到东方女性在遇到“外国帅哥”,那不知哪里去的矜持,让我也无所适从,因为两厢情愿我自然无话可说,甚至觉得追求伴侣外表的女人绝对不会比追求伴侣才华、地位、名气的女人肤浅,可是也没看出那些东方女性在东方帅气的异性脸面上弃矜持而不顾的表现。

东方男性意淫的“法国女人”不过是一种吹嘘,“my god”未必比“嗯啊”动听,对于中国男性,“呀呀”也必然比不上“嗯啊”,这跟文化自信可能无关,只是从小吃的菜,习惯了。

或许在东方,较强的男权文化中,女性觉得只有逃离,才会有更好的命运。

在2018年收获的第6期,郭楠的一篇中篇小说《海上列车》为我提供了一个女性视角,其实在莫泊桑的《项链》中早有体会,包括只读了第一部分的《包法利夫人》。

我并不是要说教或批判女人的华而不实的虚荣。

只是我觉得,如果追求一些东西,为什么不直接去追求呢,我承认社会对于女性确实设置了更高的门槛,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用来交换的,否则永远会处于自我的内心挣扎中。

以前写过一首诗,贴在这里(只是原诗,修改后的此处就不放了):漫走于别墅区那是一排排三层优雅的欧式小楼却无法对应巴洛克或洛可可我跨进园区在尚未被买下的楼区间穿梭楼梯把我导引到二楼可以看到院前的花草墨色的铁门 紧闭木制的门 上面歪斜地贴着封条房屋应该是有阳台的尤其是侵犯领空 任性的阳台阳台前应该有小院花草可以被驱赶和请入从另一侧下去是一条测量小河的笔直小径杨柳和拱桥仿佛在追溯久远的灞桥别离后面的楼区已经住上了人家楼层的后面晾晒一些日常的衣裤楼层的前面则是一只只精致的甲虫我在楼区的环道上穿行想找到一个合适的视角去将风格与特色阐明在环道的转角一辆玫红色的跑车驶过我避到一边车里的女人驶过把头来回顾又转眼消失别墅区里太清净远处一辆小篷车小巧得有些让人发笑不清楚其用途何在环道的另一个拐角一面大大的哈哈镜拉近了和我的距离再一个拐角回到园区的入口我扭头看到一座座的小楼像一个个座钟滴答滴答地响着

别墅区小楼 福楼拜说,自己就是包法利夫人。

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同样相信,自己也贪慕虚荣。

有一件事,说的是,在波德莱尔的墓碑上,有一位女士曾把自己的内衣挂在了那里。

我觉得这是了解波德莱尔的人,才做出的事情。

一直以来,我不太喜欢主流宣传推荐的作家,到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就很好奇,为何以前这个名字那么陌生,书读得多了的时候,几乎每个读书较多的人,都会向你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

所以,发现和喜欢蒲宁的作品,也是一件自己认为开心的事,就像喜欢梅里美,却对小仲马不太喜欢,喜欢莫泊桑,却对契诃夫不太喜欢。

当然,这并不仅仅是追求刺激,反对规则,只是我不喜欢说教的口吻。

就像梅里美的《卡门》,许多人不明白卡门美在哪里,我却觉得卡门是自由的象征,她不屈服于任何事物,就算表现了谄媚之态,或利用别人,也是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尽管这是恶,但她依然是美的,对于男人,那就是堕落之源,就像特洛伊战争中海伦,当然了,几千年帝王,一个个,不过是些怯懦的推卸责任者。

所以我写过一首诗,如下:最后一个皇帝卷帙浩繁往昔三十载皆道苦难深重抛头颅洒热血江海何曾见碧涛反满目光浅肉醢刺客心无言为先知中庸方显智叹艳骨芳魂颂秋瑾志新诸葛何其多其中意曷知笑懦弱书生三十载何及局中人高呼一声万古存弱唐岂为玉环故君侧何需尔等清褒姒妲己千古恨千古由来岂不一了解象征主义,应该知道,对于诗歌,象征不仅仅是一种手法,从更深的本质上来看,诗歌就是语言,语言本身就是在象征,所以“拒绝隐喻”的提出,让大家大吃一惊,觉得很无稽,但是写诗歌的人,又太清楚了于坚的意思。

提象征主义,就不得不提到“对应论”,“直觉”,尤其是要提及的一个词,就是神秘主义,这也是洪尚秀电影中反复在探讨的一个东西,“奇迹”,“回响”,在洪尚秀的电影中也不断在制造这个东西,就是Deja-vu的感觉。

以前,有些“有经验”的男人跟我说,结婚不能找太漂亮的,太漂亮的只适合玩玩。

内心里,我是看不起这种“有经验”的男人,我相信直觉,也相信每一个写诗的人都很难或者不可能去否定自己的直觉,我觉得所谓的“有经验”不过是自我的丧失,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同林语堂的,而对鲁迅那种隐晦的表达(“我要和你困觉”,《高老夫子》与《肥皂》)有点异议,当然艺术就是营造这种不做评价的模糊情境,所以对鲁迅作品同样也很喜欢,至于鲁迅的价值偏向,也懒得去深究。

那段失败的感情,就是对一个“小女孩”的,旁边的人一律的负面评价,我却仿佛更痴迷于她。

有个旁边的女孩就说,我不明白,你们男生为什么就喜欢那种女生?

我早告诉你了,离她远点。

我记起第一次动心,竟然是她在一个多人群里,发了一张自己和闺蜜(也不知是不是闺蜜)的合照,她太漂亮了,显得旁边的女孩很丑,让人看着感觉尴尬,当然一眼看去,她的胸很小,尽管我并不觉得这是缺点,但是也不会认为是优点。

许多人在拿这个调侃,她甚至说了自己的学校,原来是我的学妹,我也不知哪里生发的保护欲望,我竟然觉得她很单纯,我想保护她。

有时候,感觉没有错。

单纯是一个价值自洽世界的评价,在另一个价值自洽的世界,单纯等于自私而毫无诚信、毫无廉耻。

是我提的分开,我是否应该庆幸理性战胜了感性和直觉?

可是我却感觉那么压抑,在接着的一段工作中,一位严厉的主管,为了便于向领导汇报,要求我们所有做事的方式都按照他的模板来,我真得很恶心理性,因为我甚至不知道怎么来反驳,我只能辞职。

曾经一段时间,我很相信逻辑,我觉得没有逻辑的检验,许多事情都不靠谱。

也正是这个信念,让我从很小就喜欢数学,觉得数学老师可有可无,他们于我并没有多大意义,他们不见得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而在文科,依靠一些模糊的事情,老师似乎就成了权威。

一些主流的文学史,在那里自说自话,我会去了解,对于我不认同的,我会把它从我的阅读中剔除,只留一个否定的结果。

后来我发现,牛顿第二定律从一开始就含糊不清,依此建立的力学大厦,对于许多人就像是空中楼阁。

爱因斯坦却在狭义相对论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假设,基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光速不变”原理,也只是作为一个假设。

试问一下,你真的明白牛顿第二定律在表达什么吗?

我决定去细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于是了解到了黑格尔的理性(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和柏拉图的理性(“洞穴”比喻)。

知道了柏拉图学园立的“不懂几何学不得入内”,于是去读了《几何原本》,终于发现了与柏拉图“洞穴”类似的地方。

那就是“反证法”,这是《几何原本》的元素(许多人喜欢说公理、定理那一套结构词汇),我倒觉得我们需要看看《几何原本》的语言,即“反证法”,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个典型方法,与之相对的是“归纳法”,“归纳法”是直觉主义加诸理性主义的改良版本。

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融入美学的东西,或者说是艺术的东西。

比如海德格尔去解荷尔德林的诗歌,萨特、加缪、波伏娃写小说。

但是诗歌如果有本质的话,我认为是自由,包括各种艺术种类,如果要追求什么本质,我都认为那是自由,在政治学方面,那就是无政府主义。

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在理性和直觉中挣扎。

那次去相亲见面——双方都说好只交朋友——我谈到自己喜欢的女孩是“独立而温柔”,她说还是有这样的女孩的。

我却觉得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人类会逐渐趋近一个以中性为美的社会。

通俗来说,就是男性的美有几分“媚”(这个词在我这里好像一直都是褒义词,更深的程度我会用“妖”),女性的美有几分“直”(“直”在我这里是中性词,所以“直男”我一直没感受到是个贬义词,也一直在讽刺拿“情商”说事的交际情感大师)。

那段失败的感情,最终我还是纠缠不休,在删去的通讯方式记录中,找到了微信号和QQ号,她也许是不胜其烦,同意过一次。

那次她说的是“我们分开后,我已经找了八九个男朋友了,个个都说爱我。

”我想起来了,在之前我们说分开时,她问我,到底爱不爱她。

我很生气,但是依然回答,我肯定爱你呀。

也许当时我只是不想再去考虑爱不爱的问题了,后来我却觉得仿佛自己是那么的不靠谱。

对于她同意过加好友那次说的话,我的回答是,“我只在乎我的心”——《红楼梦》里的话——只是无意说出的话。

那次分开时,我说那就永远不要见面。

原来到头来,我们还没真正见过面。

我后来从更多的人那里去了解她,包括一个和她网上谈了一阵的我也认识的人。

那个人提起她来是一肚子的怒气,甚至我们交谈一些细节。

我们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个女孩或许根本不存在。

之前那个让我警惕这个女孩的女孩跟我说,或许对面不存在呢?

我想象着对面是一个男人,我似乎依然可以接受能那么深入我内心的人,这好可怕,我甚至都开始嘲笑自己了。

还好,有一张学妹在学校一个标志建筑前的照片,尽管我早删去了,我还庆幸记得这一张。

也许从学妹的角度看,我也好不到哪儿去,或者更糟糕也未可知。

我没有抱怨什么,只是发现感情确实可以塑造人的价值观和信仰。

我真的不再相信和追求那种永恒的感情了,以前或许只是说说而已,现在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她我思考那个女孩总爱问的问题“你到底喜欢我哪里?

”也许只是“移情”(一个美学和心理学上的词汇),除此我找不到深陷其中的原因。

尤其让我感触的一点,是我又开始思考生命本身和时间,短暂的感情就不是感情吗?

或者是因为一开始就带着目的而显得不纯粹?

那带着婚姻目的去谈的感情,纯粹吗?

我讽刺婚姻为“侥幸延续一生的仙人跳。

”所以,我应该更在乎独立。

也许是我还需要成长,我无法不喜欢温柔。

就像小时候喜欢游戏而不让打时,我当时幻想过,如果在一个洞里,有保证不死的食物和水,打游戏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种活法。

如今,玩过一个游戏,明白“大局观”不过是多步运算的动作趋势策略,对于游戏的态度也能理性多了。

我总想着“自暴自弃”,找一个温柔些的女孩,不要考虑什么爱情这些如梦似影的东西,了此一生,也就罢了。

我一直在讽刺那些只知道追求舒适感的中产阶级,我并不信灵魂,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活法。

也许我需要看到独立女孩的美,但是我感受到的远远不及从温柔女孩那里感受到的,当然温柔不是文静,而是像《夜与日》中的法国小女友和《我们善熙》中的善熙的那种温柔。

可能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女孩都离“绿茶”太近,婊里婊气的,但是我知道其中有吸引我的东西。

就像两个电影版本的Lolita,我还是偏好第二个版本。

尽管对于一些高冷的异性,会莫名生出那种强烈的征服欲,我会克制,用仅有的理性去中和它。

最正常的交际,其实不应该有那么多距离和禁忌、礼节,作为平衡,那么多欲望在涌动,所以东方的男性,从这一点上,确实显得猥琐。

我不是要把这些推给女人——像俞敏洪那种极端的话,不过是走几千年来的老路——但是女人也不能说毫无责任,把一切归结于男人的低等。

如果我去否认自己的直觉,这是对自己的不忠,这是最大的虚伪。

我也不知该喜欢什么样的女孩,直觉还是理性,独立还是温柔?

如果我自己都不明白,又怎能让别人去明白呢?

 8 ) 善熙为何这样

场景平淡,细节丰富,感情细腻,看着还有点感同身受。

是我容易代入。

善熙要推荐信受挫善熙最开始只是想要一封推荐信,可遭教授故意敷衍,并被暗示。

然后为了推荐信请教授吃饭,一边出卖感情,一边想保全自己。

教授告白

善熙主动抱住教授

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干嘛了在中间郁闷的情况下遇见前男友,真正算是交往过的人。

刚开始冷淡疏离,几杯马尿下肚就开始剖心挖肝,不停示爱,并埋怨之前分开的原因,善熙说,她也很辛苦,也有自己的事情。

但在这些人眼里,她是一个漂亮迷人的女人,从来不能真的被理解,不能兼职同志,她的不被理解的部分在他们看来更迷人了。

“我奇怪吗?

”“你漂亮,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人。

”在教授那里喝酒之后,她找到已婚导演,在她看来是前辈,她自己喜欢的人,一场炸鸡烧酒下来,醉意朦胧,差点,就睡了,但她还没有那么醉,才发现其实这些人自私起来都差不多。

善熙和导演前辈最后她约前男友在昌庆宫见面,我觉得是想告别吧。

她要接着走自己的路了。

这时候戏剧性地遇见教授,去洗手间的功夫大家都见面了,那么后会有期吧。

没有背景的人在遭遇不平时能怎么做呢?

她仅有的被看中的是作为异性的漂亮,在这些人眼里比才华亮眼多了,她想走下去,大家各自打算,没有对错。

 9 ) 我们善熙,或者又叫不是任何人女朋友的善熙

洪尚秀的电影都足够的奇怪,没有炫目的视觉效果,没有人性的挣扎,没有偷来的文化,也没有看上去很美的俊男靓女,这实在不像一部现代韩国电影,而且洪尚秀这样一拍就是十几年。

因此,洪尚秀也被称为韩国作者电影第一人,但是当你看了五部以上的洪尚秀,你可能会开始产生疑惑。

因为这五部电影之间,仿佛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大同小异的故事,不外乎一个或几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之间的关系的展示;有限的人物,几乎都是学生、导演、大学老师;重复的场景,必然会出现的是小酒馆;摄影上则多用一贯不变的推拉镜头,诡异、莫名其妙;甚至连对话上都是不断地重复自己。

然而,不断重复的结构、情节、对话恰恰是洪尚秀个人风格的标签,也是他坚持作者电影理念的重要表现。

洪尚秀精心地不断地重复着自己,构建着一看便知是他生活的世界的叙事。

单从这一行为来看,他跟伍迪·艾伦是如此地相像,两人都在不断用知识分子的电影语言去描写知识分子。

但是相比而言,伍迪艾伦所有的创作虽然局限于其知识分子语境下,但却始终试图创造更加有意思的故事,而洪尚秀则是不断地重复自己,不断的男女对话,絮絮叨叨,却依旧简单、寡淡。

就连电影的名字,洪尚秀都开始越来越简单,或者说漫不经心,简直是如今标题党盛行的网络上的一股清流。

比如《玉熙的电影》、《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再到《我们善熙》,女人成为他电影中最重要的存在,而女人的名字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所有电影的命名关键。

至于电影的主角也往往一成不变,李善均和郑有美一次又一次地在他的电影中以各种角色相遇。

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看洪尚秀的电影就像是掰着手指在数这种相遇而已。

但又不得不说,这两位演员又是如此地适合洪尚秀的电影角色。

从《玉熙的电影》中的四个短片,李善均和郑有美一次又一次相遇;到了《不是任何的海媛》中,虽然郑恩彩取代了郑有美的位置,但是人物依旧是一个女大学生的角色;最终到了《我们善熙》中,洪尚秀把之前两部电影中的所有关系都融合到了一起,就像是给老影迷的一个彩蛋一般,故事之外原来还有故事。

比如在《玉熙的电影》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以至于他宁可在街边吹冷风,也不愿回家面对凶神恶煞的妻子,明显就是《我们善熙》中前辈宰学的缩影;而《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中那位电影学校的教授兼导演,则是《我们善熙》中崔教授的源头。

所以最终在电影《我们善熙》中的四个主要角色,大学生善熙、前男友金文洙、崔教授以及前辈宰学都能够在洪尚秀之前的电影中找到一些影子,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洪尚秀的电影总是在重复同样人物关系而已。

只不过在这部电影中,洪尚秀把之前尝试过的各种人物关系都放到了一起,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各有暧昧关系前男友是善熙青春的记忆,早已被抛弃,只是前男友自己单方面的念念不忘而已;崔教授是形势所迫,现实需要,善熙有求于人,虚伪地奉承着;前辈宰学则是倾述的对象,最接近却依旧没有到达的肉欲的存在。

就这样,一个女人往返与三个男人之间,已经是足够精彩的剧本。

更令人称绝的是,这三个男人竟然互相认识,而且互相了解对方的心事,只是互相都不知道对于善熙的别样感情而已。

所以,他们不断地聊天,电影就这样在一场又一场的对话中不断推进。

人物对话一直是洪尚秀电影中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

更有趣的是,这些对话基本全都是在小酒馆中进行的,每一个人物基本上都陷入了半醉的状态。

可以说,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酒后吐真言的狂欢。

而这种酒后的状态被拍摄的非常真实,每一个醉过酒的人都应该有所体会。

比如半醉之后呆滞地盯着某个地方一动不动,又或者毫无意义地随手把玩桌上的一些小东西,又或者伸长了脖子说话,拖着脚磨着地走路。

这一切如此真实,以至于在看洪尚秀的电影的时候,常常在想,他们是不是真的在片场喝多了再拍的。

在结构上,电影中的三段关系对应三个段落,通过极其简洁的表达方式把电影的叙事张力达到无限大,自循环重复的结构之中衍生出繁复的意义。

不断重复的音乐、构图、台词,从三个不同男人的口中慢慢勾勒出善熙形象。

善熙和三个男人偶遇,然后在教学楼前,草坪,小酒馆,最后在叫做昌庆宫的公园里,故事里的人物和善熙一起或因善熙的出现而发生了各种谈话。

每次讨论的内容大体上都在重复上一次的谈话,各怀心事的常人可笑而虚伪,观众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几个男人的私心,看到他们把自己对善熙的欲望包装上伪善的语言修饰,谈话的结果,是欲望的出现与发酵。

整部电影中的三段关系都是围绕着善熙是否该出国,该怎样在介绍信中介绍善熙这个人而展开的,电影中的人物开始不厌其烦、而且不断重复的讨论。

在三个男人的口中,同一个善熙有着相同的优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而善熙自己却是所有人物中最不明了“自己是怎样的人”的那位。

可是反观三段关系的发展,善熙却又是所有角色中最明了自己该何去何从的那位,只是一心要出国留学拍电影。

至于三个男人,皆为情所困,崔教授从中年老成迸发出少年心事,前男友始终念念不忘,前辈宰学则为肉欲所困扰。

这样一来,在形式的重复中,意义产生了。

然后随着谈话的不断前进,谈话的意义不仅被强化,而且延伸出新的含义,投射出善熙的前男友、学长、导师对她的想象,即对理想生活的期待,诚如善熙对自己的期许,“我希望能永远这样活着,就如同你在信里所写的那样美好。

”但是讽刺的是,在这种期待之下,却反射出故事人物内心的空虚和贫乏,他们不断的粉饰善熙的个性,在重复的见面、饮酒、攀谈之中,是找不到生活意义的极大的焦虑。

这种焦虑在重复的结构中发酵,直至电影结尾三个男主人公站在公园湖边,茫然等待善熙的下一次出现。

不得不说,洪尚秀最后安排的这一结局为整部电影带来了更高一层的提升。

电影在三个男人苦笑的对话中结束。

善熙究竟是怎样的人,我们不甚明了,甚至善熙究竟存不存在,我们都不必去深究。

但是这种三个男人从一个女人身上看到同样的梦想和美好,而同一个女人又因为各种原因周旋雨三个男人之间的情况是如此多见而有趣,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解读出许多不同的内容。

套用洪尚秀之前电影《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的名字,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不是任何人女朋友的善熙”。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APP,转载请联系巴塞电影。

 10 ) 一个女人的能量究竟会有多大

 《我们善熙》中的镜头平淡至极,甚至有些像纪录片的感觉,通过三个男人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故事。

一个喜欢善熙的男人,至今对她念念不忘。

一个被喜欢着的男人,还有一个是她的导师,一个不付出就不给你写推荐信的奇葩男,最后也陷入了自己画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影片的男女主角李善均和郑有美都是导演洪尚秀的御用班底,他们都是当今韩国的实力派演员。

他们一同创造出来的很多美丽的电影,让观众们都印象深刻,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无数。

这个片子也是一样,是唯一入选2013年洛迦诺电影节的韩国电影,这也符合导演的作品特点。

一个像小绵羊一般的女生可以迷倒多少人呢?

其实即使不太漂亮的女人只要她想勾引别人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更何况像善熙这样一只尤物。

善熙喜欢潜水过日子,但是据我看完影片后的想法来看,我觉得她可能去寻找自己更想要的生活了,但是事与愿违,又回来了。

想要去出国读书发展。

她去找自己的导师开推荐信。

导师把她的恶劣特点都写了出来,其实他们都懂老师需要的东西,后来他们晚上出去喝酒,后来镜头没有表现,但是一看善熙酒后的状态和剧情走向就知道他们一定是...这也正好与后面结局呼应,她获得了一封声情并茂的推荐信。

李善均饰演了一个看着善熙的人,在偶然一次见面的喝酒后,他又对他念念不忘了。

后来善熙不想见他了,说早晚我会告诉你的,这是一个借口吗?

学长是善熙喜欢的人。

也许他们的偶遇是她的安排,也许是留学前最后一个心愿。

女人心海底针啊。

在同样剧情场景喝酒后的晚上拒绝了学长一同上楼那个的邀请,假惺惺的离去了。

这也更激起了男人征服的欲望。

人就是这么的矛盾,往往更难得到的东西也就更加令人向往。

不能说善熙计划了一切。

不能说男人欲望太强。

我觉得后来三个男人在公园相遇的时候他们心中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们都是有妻子有对象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情自然心中会有定论,一切都有因果。

他们也知道对方和善熙的关系,但看到后面我知道了,姜还是老的辣!

有些事情不只是表面那样,正如我们的生活!

《我们善熙》短评

希区柯克说我最恨那种一群人说话的电影了

2分钟前
  • 邹逊
  • 还行

看完想喝啤酒吃炸鸡

6分钟前
  • Jake
  • 还行

一個愛情三選一的故事,女主角更像是符號化的存在,反而成了解析三位男性生活和心理的一幅畫卷,有些趣味,但卻又難免給人覺得不夠走心。可能我還是太注重電影的形式感,洪尚秀電影里有時候過於不在意的細節,總讓我不免出戲。同樣是生活小品,我還是更喜歡英國的Mike Leigh。

7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玉熙的映畫到映畫內的善熙,尋找失落的時光。放棄了調度的概念,強調了「語言」的意義,無論是變或者不變,人生哪有這麼容易

10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7/10。洪尚秀简洁叙事的又一次成熟体现,循环重复的结构之中衍生出繁复的意义,将零碎的日常经验形成一个细致入微的叙事链条,草坪、餐馆、酒吧和公园的场景在随机的表象下紧密衔接,每次讨论的内容大体上重复了上一次谈话,男人们借助善熙探寻对自我的真实评价,拼命地想在灵魂、人生的空洞辩论中向异性彰显吸引力,可酒精的力量造成不理想的谈话状态,透露出了男人内心潜藏的欲望:教授的生活太过平静、前男友拍摄的电影乏人问津并且感情没有着落、学长婚姻不顺正处离居,各怀心事的他们不断给善熙添加理想化的期许,饭后回家的善熙只要给予一个吻一次拥抱,就会产生更多的期许以忘却自己的烦恼,结尾男人们聚首在公园湖边,带着不能言明的欲望,茫然地等待善熙的出现,这种言与行的分裂引发了观众思考谈话者真正渴望的东西,至此琐碎让位于完整感受。

1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话说是很喜欢女主的长相 但整个片子拍的简直就是加长版的微电影 导演也是蛮省心的

15分钟前
  • Cassandra
  • 较差

唠嗑小品。虚荣而轻贱、自我而茫然的意味。

16分钟前
  • 奥卡姆剃刀
  • 还行

一场一镜,结构先行。看了无感,先打两星。

17分钟前
  • 牛三牛
  • 较差

我跳着看的!看不懂啊!

22分钟前
  • 耳朵在哪
  • 还行

一星半,因为结尾聚首戏收的太烂,就不入了。优点很明确: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多余的叙事手法,杜绝了反复出错的可能;有一点戏剧性,令到故事不是那么无聊;大家不是那么急着上床,保留了一些想象可以呼吸的空间;最后就是人物形象不再自我解构,杜绝了反讽复归导致的无意义化。

23分钟前
  • 东遇西
  • 很差

轻描淡写讲故事的方法还是蛮有趣的~

28分钟前
  • shanglin117
  • 还行

没有喝完小酒搞一搞的洪尚秀电影是不完整的(¬_¬)

29分钟前
  • 赵纪存
  • 较差

洪老师不容易。

32分钟前
  • 次非
  • 还行

叙事莫名其妙,结局还挺有趣

34分钟前
  • 朱二和文森
  • 还行

得赠海报

38分钟前
  • Muyan
  • 推荐

。。。

39分钟前
  • 浓于热情
  • 很差

推拉镜头,长对白,洪尚秀的电影舍弃了工业电影对技术的依赖,用简单的手法描绘复杂的故事结构。女主角就像香烟,三个男的都想抽,但抽的心情和动机不尽相同,比起咖啡、啤酒、炸鸡这些味道心知肚明的食物,香烟是五味杂陈,随心而变的。

43分钟前
  • 坐上一台时光机
  • 推荐

几个男人周旋于善熙,就如同我们在不同的洪氏作品中找寻洪尚秀一样,你可能永远也说不清他到底是怎样的,就如同那几个男人永远也不会知道善熙究竟是怎样的一样,但这不妨碍我们心甘情愿地待在那个属于彼此的世界里沉沦,清醒地活着不如愚钝地死去,这或许是洪尚秀作品透露出来的某种特质,人生不过突然之间,能得知人生迷题的答案是幸运的,没有这种可能也一样能好好地无知下去,不清晰便是最最朦胧的诗意。

45分钟前
  • 炯之
  • 推荐

么有感觉。

50分钟前
  • Unicorn
  • 还行

男人看待女人和女人看待男人的方式真的很不一样,而男人看待女人的方式又是那么的相似。

51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