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擅长讲故事,《古墓迷途》的故事就讲得精彩。
俄国人很会拍电影,老一代中国电影人,第二代中国电影人无疑都深受俄国电影的影响。
轮到中国第三代或者第四代台上的电影人表演的时候,俄国电影人的痕迹不知不觉地少了许多。
笔者看过的俄国人(前苏联)的电影比如《乡村女教师》瓦尔瓦娜,塑造的是唯美主义与奉献精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还是爱国主义与唯美主义的故事。
《古墓迷途》依旧是爱国主义的翻版。
不要希望中国的电影人也能讲这些故事,并不是中国的电影人不够刻苦或者聪明,而是中国电影人没有这样的文化环境。
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为了民族扩张,微服出征到瑞典学习造船技术,他的身份是造船工人;中国皇帝微服出访尽干的是寻花问柳,或者干的是本来在朝廷上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情。
轮到俄国人讲故事的时候,有很多高手,果戈理、托尔斯泰、契柯夫-中国有这样级别的高手吗?
至于中国的电影人,就更是不能奢望啊!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电影的最好境界是搞笑片的原因,世界上哪有贺岁片这样的文化,但中国有,这就是故事后面的故事。
刚看到这个影片的名字以为是一部恐怖片,没想到是一部穿越的战争片,而且还是中文配音的。
穿越在目前的网络小说比较热门的题材却没有这部电影穿越的有深度。
一般的穿越题材都是小人物穿越到过去而改写历史的进程或变成大人物,而本片按照现今的标准而论是失败的穿越,没有得到现实的好处,历史没有被修改,美人被炸死,小人物还是小人物,除了一个烟盒外没带回来什么有价值的物品。
只不过心灵经过洗礼而有所改变。
这是部反战片,对现今在俄国兴起的新纳粹党是个反讽,对于没有经历战争的一代人对于战争还有某些浪漫的想法,而真正的战争是残酷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苏联的士兵以正义的姿态冲锋杀敌时高喊乌拉为斯大而战时,我不禁想到这些鲜活的生命为了维护这样一个暴君而流血牺牲与对方阵地的那些德国兵没有本质的区别。
战争没有胜者。
这一阵儿看了几部有特色的反战片《兄弟》《大兵小将》在这里推荐一下.
俄罗斯电影,中文译名其实叫《我们来自未来》更合适,不过还有一个译名就是《古墓迷途》。
四个俄罗斯青年,一个历史爱好者,一个音乐爱好者,一个光头党,还有一个印象不深。
四个人以挖掘二战的遗迹,找一些徽章之类的卖钱为生。
他们在发掘一个战场遗迹时,莫名穿越到了1942年的苏德战场,不得不加入了当时的苏联军队。
电影的立意很好,四个人经历了二战的腥风血雨,看到了当年的祖辈如何和纳粹奋战,苏联的战士们从这些未来的孩子那里也得到了鼓舞,得知自己一定会获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四个孩子最终得到了成长,并且以莫斯科会出现光头党为耻。
不过整部电影的节奏还是有些跳跃,包括当时的苏德军队各自就很容易相信他们从未来而来,包括四个没经历过训练的菜鸟,居然经历几次残酷战役居然毫发无损,包括太冗长的和护士谈恋爱的情节,削弱了真正苏德战场的残酷。
首先中影公司的官方翻译很是白痴,竟然翻译成《古墓迷途》,还以为是盗墓惊险片呢。
其实还是俄罗斯战争片。
其次,故事构思还是不错的。
其实,任何一个民族都存在历史断层和遗忘的问题,但说教是没有意义的,毕竟今天的年轻人不会再经历革命战争。
但这个片子恰恰出了个点子让他们去经历一下。
第三,影片拍摄一般,几乎没有亮点。
看这部片子时其实自己暗暗在拿《雁南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等一大批苏俄经典战争电影做参照的。
但遗憾的是,这部片子在艺术上基本乏善可陈。
镜头、机位、构图、影调……即使是战争场面也拍得太一般般。
竟然有网友说它战争场面拍得好《集结号》等绝对不如,我看是这位朋友看走了眼。
《我们来自未来》的战争场面无论在场面调度、惨烈程度、影调质感上都较《集结号》有很大差距。
第四,再说说影片的缺憾在哪里。
还是这四个小混混的细节和前史不够,可以在方面在挖掘,使之更丰富。
《加油站袭击事件》在这个方面其实做得非常到位。
目前感觉这四个人之间差别太小,个性不是很突出。
某天无意中看了中央6台播出的《我们来自未来2》,一直就很喜欢二战题材电影,居然是穿越二战,惊喜之下专门找过来看《我们来自未来1》的。
还以为第一部也是爆米花电影,看了才知道第二部根部没法和第一部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嘛,不管是立意还是拍摄手法,果然续集定律无法打破。
第一部太赞了!!!
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没有戏谑,相比之下第二部太肤浅,搞笑元素增加了,比较儿戏。
在第一部里面真实的表现了4个当代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在亲历战争中成长,在失去良师益友后的反思与觉悟,立意深刻,比较有代入感,能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
我曾经也很喜欢荣克军团,但接触的资料越多,最初只是被帅哥、自律和荣誉而吸引,现在转变了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关于战争的反思越来越多。
之前接触过法国、美国关于穿越题材的电影也很多,但是以战争为主题的穿越影片还是第一次。
此片唯一的遗憾是爱情来得太突然,也许是时间有限而导演想表达的内容又太多,难免顾此失彼。
私以为描述爱情的片段可以再隐晦些,以反映战争为主就行了,电影里面关于战争和反思的很多梗都刚刚才出现就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
另外因为是俄罗斯视角,难免会有美化本国英雄的倾向,相比之下《兵临城下》中所表现的苏联军队现实状况更客观,还原程度更高。
不过俄罗斯的电影继苏联解体后沉寂了这么多年都没什么特别出彩的(或许引进的太少,造成了大部人了解不深),这部电影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反之目前充斥银幕的不是各种爆米花美国电影,就是中国的小清新初识爱情愁滋味,聊聊我我最后he让人过目既忘。
比现在的很多所谓的大片有意义多了,这么好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喜欢!
在荒郊野外,不要轻易向别人许诺,哪怕可以由此获得一笔横财!
中文片名绝对是败笔,完全反应不出故事内涵。
那温柔美丽的女子亲切的问到:你回来了,我亲爱的,我最最亲爱的……感动!
虽然出生已经是苏联时代的尾声,仍然接触到许多打着CCCP烙印的东西,白桦林,手风琴,伏特加,喀秋莎,哥萨克人,加加林登月……不经意间,其实已经深受苏俄文化影响,只是随着成长和苏联的远去淡忘了。
影片本身的故事荒唐透顶,作为穿越片也穿越得离奇,不过这部电影穿越只是为了要穿越而穿越,重点不在穿越上。
作为年轻人,心底存有血性的猛兽,同时也怀有罗曼蒂克的憧憬,然而现代高速化的畸形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压抑扭曲着脆弱人性——没有爱心,没有怜悯,漠然而冷酷,唯利是图……不妨试问:我们现在的这个混账德行,向来便是如此么?
以前心怀光荣与梦想的自己,为什么落得这般田地?
认知自己,守候所爱,这是人生永恒的救赎。
一部电影,感动人的,永远不是视觉特效。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这部穿越得蹩脚的电影却唤醒了沉寂已久的苏俄浪漫情怀,熟悉的旋律在心底涌动着……如果你也有类似的苏俄情节,那这部电影会合适你。
题记:他们的命运本不相同,他们一不小心回到过去,共同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相互依靠不能回头,他们对抗法西斯-冲锋陷阵,跨越时空,是情敌还是战友,挚爱只有失去才能懂得珍贵,穿越时空,战争,只有亲历才能铭记。
我的开头有点土,但这是我看完这部影片的唯一感觉。
一开始是打算去看锦衣卫的,但是电影院却下映了,选择来选择去,选了《古墓迷途》。
一开始以为是近似夺宝奇兵类的古墓冒险片,但看下去,却发现是带点教育性质的故事片。
讲述了21世纪的莫斯科街头的不良少年们,盲目崇拜纳粹,甚至以拥有纳粹胸章为荣、有的是自以为爱国的愤青歌手、还有欺软怕硬的游戏男、盗墓狂,以此为开头,4个性格迥异的男孩踏上的寻宝的路程••••••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男孩隐喻了21世纪,俄国街头的现状,也是很多国家的青少年的堪忧现状。
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他们,生于和平年代的他们,只从教科书上看到、从电视上看到战争,丝毫不曾体会战争带来的灾难。
万千生命堆积起来的和平年代对于他们来说,甚至比不过纳粹的万字标记来的“酷”。
而导演用他的方式,让年轻人重新体会战争的可怕。
四个男孩偶然间遇到的老妇人,老妇人送来了牛奶,他们问,老妇人这牛奶需要付多少钱,我想这隐喻了金钱至上的观念。
老妇人看似迷茫,却很执着,她知道这四个少年是来挖遗迹的,她希望这四个少年能帮她寻找在遗迹里他儿子的遗体或是找到他祖父送给他的镶着红宝石的烟盒,却遭到了这四个男孩的嘲笑,在老妇人充满隐喻的眼光中,他们开始了“穿越 ”之旅。
先是在遗迹中挖到印有自己照片的前苏联证件,然后在附近的湖中穿越到了1942年的战场,在炮火纷飞的湖中狼狈的穿越了。
他们经历了死亡、恐惧、怀疑、牺牲、被俘,也经历了爱情、友谊及战场的洗礼。
他们从最初的害怕、胆怯,最终成为战场上冲锋的一员。
毕竟是没经历过战争,导演为他们保留了胆小怕死的形象,却使得他们的形象最终更加饱满。
他们曾经另人斜眼相视的问题少年,但他们在战场中,经历了和平年代所无法学到的东西。
那种可以为国家出生入死的精神,对生命的思考。
还记得大校为了掩护他们离开,最后一刻,他牵着男主角的手问:我们最终胜利了么?
什么时候?
在听了主角的回答后,他笑了笑,赶走了21世纪来的孩子们,独自掩护他们逃脱,最终牺牲了。
但他为了国家的和平与人民的生活义无反顾牺牲的精神却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就是老妇人的儿子,出现在影片的后半段。
他被俘虏了,当它听到愤青说21世纪的街头都是崇拜纳粹的小光头时,他奋力的挣扎,掐住愤青的脖子,眼神坚定的说:世界上还是有正义有邪恶,正义就是正义,我们的战争是正义的。
他的坚定,让所有人都为他所折服。
这是当时的苏联男儿坚定不移的信念,也的确为战后的和平带来了无比的幸福。
写到这里,更多的画面在我眼前一一浮现,包括在这场战争中的爱情,好似让人梗着口气般,最终他们无法改变历史,历史的齿轮让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又让他们悄然生息的离去,不能改变一丝一毫。
战争过去了,他们回到了现实,看到了街头依旧的光头党,他们恍如隔世。
仿佛他们与世隔绝般,但他们经历过了,明白过了,要改的不是他们,但改变却要经他们之手。
结局很有意味,四位死里逃生的青年,用他们历经沧桑的眼神看着21世纪莫斯科迷茫的街头。
这应该意味着改变吧。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鲍里斯加尔金,他是一名中尉,也是2005-2008年度俄罗斯电影协会的会长。
他在电影来到中国上映时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很相似的历史背景,希望不管是年轻观众还是有一定年级的观众都能看到这部电影,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是谁和我们的先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们的确不应该忘记我们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生活是我们的先人用生命为我们所铸就的。
还是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很值得一看。
"菲拉托夫,战争什么时候结束?45年5月9日” 眼泪掉下来了 红色已经被泥土掩盖了现在的眼泪都是灰色的你不知道后来的红旗也撕扯成了碎片在古墓其实正在的在埋葬 自己我们没有后路也看不见前进的方向不管是信仰和梦想 连道德也开始堕落以为自己堕入了地狱 岂不知撒旦根本不屑于理睬因为对他来说他也是有自己的信仰——人类果然不值得信赖战火里 硝烟弥漫 战争中 尸体遍野可是总是有为了前进的目标现在我们失去了光明只剩躯壳 灵魂给了迷途
影片中四位主人公因机缘巧合回到1942年的列宁格勒,在死亡边缘穿越了一回,观众也如身临其境般随着主人公们回到硝烟滚滚的战乱年代。
法西斯恐怖笼罩下,国土家园被侵占,亲人惨遭杀戮,人性尊严被践踏,人们在绝望与焦灼的痛苦中饱受煎熬,残酷的现实将人逼至绝境,无路可退的时候,必须拿起枪来抗争,这是唯一的出路。
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没有人不怕死,不会痛,正因为明明已伤痕累累,明明胆战心惊,却还要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誓死保卫他们深爱的祖国,这颗赤子之心,这份勇气才更令人敬畏!
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一个个的年轻的生命消逝,尸骨遍野的白桦林中,知更鸟发出痛彻心扉的悲啼。
死者已矣,活着的人们还要活下去,永不气馁,永不回头,这就是斯拉夫民族的精神。
拉响手风琴,军营中苦中作乐,歌者用动听的歌声安抚着一颗颗战栗着的流血心灵,战士们闪光的眼睛里,好像看到了战争胜利后的美好景象,好像他们回到了家乡。
当电影落幕,主人公和我们一起回归现实,如同做了一场噩梦。
许久许久,说不出一点话来, 百般滋味哽结在喉,观众是如梦初醒,可二战这场血淋淋的噩梦,许多人闭上眼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战争中的人们渴求的和平和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一直拥有着,可常常会对自己的这种幸运不以为然。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们真的需要好好省视一下自己了。
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奇迹,好好活着,努力活着,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才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
在闷死人的三月里算是一部好片
影片讲述了圣彼得堡四个靠倒卖二战文物为生的年轻人从现代回到战火纷飞的1942年,经历了伟大卫国战争的炮火硝烟洗礼后又回到现代,在短短的62个小时过后变得成熟的故事....
有点教育意义但演得实在差,对不起这个名字
把妹永远是王道
剧情很好。不能忘却历史。那些仍活跃在莫斯科的光头党们,要是把你们扔回到1942年,当你们真正面对纳粹的时候,你们还会像现在这样,成天带个法西斯的徽章在那儿瞎得瑟吗?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老毛子想拍好一部电影还得走几年才行
看到一半不想看
很感动,像真实经历了一次洗礼。最后镜头定格在面对光头党的无奈,意味深长。埋葬时班长不顾意识形态作了祷告。Родину защищать кто будет?有灵魂的爱国情。
我预计的五星电影,从头到尾把我摧残了
虽然很少在电影院看到露点 但是给四星的那些人真的不知道怎么想的
山寨手法,落后的时髦,后半段渐渐感觉好起来
爱情、穿越、战争的噱头都占齐了,可惜电影不是大杂烩,就本片来说在近年流行的穿越片中实在是乏善可陈。实际上也许就一部给毛子青年看的反纳粹教育片而已,而已。。。
有点儿扯 不过还挺搞的
08年下的片儿。。。藏了快3年都有字幕版了才看,55分
红色,哎。3代人了,还有谁能记得那些呢。
俄国主旋律片,但又看得出导演挺烦斯大林“政委”那套的。为了解决分歧而产生战争,一场清洗后原有的分歧被解决,人类自然发展,而发展的结果就是产生新的分歧,开放的思想又引发了战争,一切罪恶的根源还是人类自己
创意还是很不错的,四个年轻人穿越到二战,经历了腥风血雨,从而成长,就是战争场面比较弱。
这...
制作有些粗糙,前部分比较难熬。但是本片立意非常好,一群专门盗红军遗物的年轻混蛋经过战争的洗礼后,变得成熟、爱国。虽然没有多少对他们批判的台词,但故事的寓意已经足够清楚。尤其是回到现在后,光头党立刻刮掉自己的纳粹纹身,男主从水中走出来眼神坚毅,几人在莫斯科街头看到新纳粹如遇仇敌。有几段场景,红军战士听到莫斯科日后有纳粹分子勃然大怒,老兵断后前问“我们什么时候胜利?我们真的撑过去了吗?”。真的戳中泪点,数次落泪,这让我想起以前看到一个故事,年轻国军军官跟记者说,他相信抗战会胜利但也相信自己活不到那一天。作为中国人,看这种影片真的颇深同感受,虽然国内还没有新纳粹,但是忘记抗日的残酷、甚至媚日媚纳粹的人却也不少,不尊重二战历史、受害者、抗日英雄的事件数之不尽,不得不一声叹息。
这是“我们来自未来”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