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茶之味

茶の味,绿茶之香,The Taste of Tea

主演:浅野忠信,坂野真弥,佐藤贵广,手塚理美,我修院达也,三浦友和,高桥一生,土屋安娜,中岛朋子,加濑亮,志贺广太郎,森冈龙,堀部圭亮,庵野秀明,尾野真千子,草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4

《茶之味》剧照

茶之味 剧照 NO.1茶之味 剧照 NO.2茶之味 剧照 NO.3茶之味 剧照 NO.4茶之味 剧照 NO.5茶之味 剧照 NO.6茶之味 剧照 NO.13茶之味 剧照 NO.14茶之味 剧照 NO.15茶之味 剧照 NO.16茶之味 剧照 NO.17茶之味 剧照 NO.18茶之味 剧照 NO.19茶之味 剧照 NO.20

《茶之味》剧情介绍

茶之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春野一家人住在宁静祥和的小山村,他们的生活恬淡幸福,不过家族成员却各有各的烦恼。祖父(我修院達也 饰)性格古怪,行为乖张,醉心于私动画的制作;父亲(三浦友和 饰)是一位驻家催眠治疗师,他专心工作,无暇他顾;妻子美子(手塚理美 饰)总算暂时从育子的繁忙生活中解脱出来,于是决定重拾餐桌卡的绘画工作。夫妻俩鲜少交流,隔阂暗生;就读中学的长子阿一(佐藤貴広 饰)恋上新来的转校生,他徘徊犹豫,始终不敢表达;刚上小学的女儿幸子(坂野真弥 饰)总以为自己的头颅在不断变大,这个奇怪的幻想让她倍感困扰。 吊儿郎当的叔叔(浅野忠信 饰)从东京回来,为这个平凡却又有些奇怪的家庭吹进一丝生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妈妈我爱你无医可靠元宵节的结行动代号:三色旗古战场传奇第二季逃离杀人屋方糖人生沙发上的母亲悲情岁月局中人罪之声恐怖巴迪过失致死29片棕榈叶我的机器人女友布娃娃成功的祝福又是努力的一天呢第二季长安道我的抗战侠隐记普瑞希拉荒野人魔沸腾人生现在的我们我爱哈克比战地黄花分外香倾世妖颜我们也许已经离魂德国往事

《茶之味》长篇影评

 1 ) 和静清寂

又是一部关于夏天的影片,宁静悠长,怡然自得的夏日,发生在一家六口的身上平淡却又不平凡的事情。

影片的在播放一个又一个生活片段,时光在电影里流淌的真慢。

小津一惯的风格。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而我就是喜欢他的豆腐,干净朴实。

在下着暴雨的天气里,男孩终于有机会和女孩下了一次围棋,两人奔跑着追着校车,在车门即将合上的那一刻,男孩把仅有的一把伞扔给了已经上车的女孩,自己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之中。

可是他却那么兴奋,好像全世界的快乐都是为他。

青春年少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每一份感情都如此干净真挚,每一次经历都值得被铭记。

这一幕,深深打动我。

而这余味,就如袅袅升起的茶的热气。

一位看起来疯疯癫癫的老爷爷,有一双看透人世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和好奇的心。

很像《大鱼》里面那位把人世灰暗的事情都变成童话的父亲。

爷爷去世后,在爷爷的屋里,发现了爷爷为每一位家人留下的漫画,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更是无尽的爱与不舍。

电影里,不断出现青山,无尽的稻田,幽僻的木屋,天空变换的云彩,空荡的电车,以及茶,一幕幕勾勒出宁静的夏日。

即使在死亡面前,依然不动声色。

一群富有艺术的思想的人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思想多么疯狂,生活依旧平静。

思想可以无限放到,一直散发到宇宙中去。

茶的味道,天然,醇厚,浅浅自若,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平静。

 2 ) 惊 没想到随便找的一部电影能看到庵野秀明哈哈

开篇就用一几个“奇观脑洞大开”的镜头给足整部电影诙谐奇幻的铺垫效果。

我直呼内行。

想变成那个小女孩,或者说是变成那位站在人们身后,掩耳盗铃地用一颗颗草丛藏住自己庞大身躯的那位朋友。

那位只有女孩自己才能看得见的朋友。

随处都能是观众席。

看着哥哥燥热地给喜欢地女孩递伞,让他青春悸动的暗恋点燃他的脸颊,点燃他单车链条的火花!

雨过天晴,我看着被风翻动的厚厚实实的画册,看着躲起来的爷爷给家里人最后一份厚厚实实的爱。

我想玩着单杠,转圈转圈,直到转到一定速度后就能飞到天上去。

我要爬在云朵上寻找仔细找找消失的时间去哪里了,爷爷躲在哪里了。

电影呈现的那些沁人心脾的温情画面是在是太能治愈我了。

特别是那些鬼才还很颜艺的奇幻情节!

让人啼笑的同时,又暗藏着温柔的故事。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啊!

 3 ) 240910:茶之味

无聊中夹杂着奇怪的幽默。

一家6口的心事:哥哥-爱情的火车妹妹-前上翻的大我母亲-出轨父亲-心理技巧叔叔-鸡蛋上屎爷爷-老年痴呆棒球黑帮河边舞者

 4 ) 天上一轮明日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把万姓统摄在一个“人世”里,需要一种宽广的情怀。

印象里只有侯孝贤的《冬冬的假期》几可相比,小津其实不同,如果说小津是不着力的去讲故事,《茶之味》可算着力的不去讲故事。

从实用性的治愈来看,《茶之味》加入了大量的戏谑和北野武式的相声段子,不算经济的剪辑打消了我们从中织出故事的愿望,但在处理爱情和死亡时,却不回避悲悯,旁观的视角又使这悲悯更染了层淡看。

能入而能出,且不堕于空,如日行云间来去自在,又不甘被你捕捉猜度。

如果人间直如电影,也只是如果。

 5 ) 《茶之味》:日式人际的解放童话

前言大家多少听过些关于日本社会、日式人际关系的吐槽,搞小帮派、躬匠精神、有小礼而无大义...具体地说,是社会中无处不在又不可明言的言行要求。

各种身份间死板的敬语,动作、语气、穿着等都有规矩,对“礼”形式上的重视压倒其它因素,甚至遗忘了“礼”的初衷。

人们倾向于藏在安全区中,以集体的名义行动,“出头”被视为洪水猛兽,“合群”是成长第一课。

意见不可直说,他人需要“读空气”,表面相敬如宾,实则拒人千里。

遂有难以打破的“心之壁”,其民族精神的“纤细”令人侧目,轻轻一碰便伤筋动骨,同为儒家文化圈的中国人都要甘拜下风。

《声之形》中实体化的“心之壁”于是,“集体文化对个体的吞噬”便成为代代日本创作者们的创伤性母题。

严肃的反思、玩世的戏谑均是常见的创作方向,其中不乏经典作品,如《生之欲》(黑泽明,1952)、《切腹》(小林正树,1962)、《楢山节考》(今村昌平、1983)等。

而《茶之味》(石井克人,2004)的趣味,在于它轻快的气质。

为了与苦大仇深的前辈们做出区分,作者选择将角色放入“无菌房”——本片的世界中几乎剔除了“繁文缛节”,人人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能处理好一组人际关系,甚至只需搞清楚自己,便大功告成,多么体贴的“温室”!

因此我们说,这是一篇关于解放的“童话”。

虽说是童话,成长并不会从天而降,角色们仍需努力挣扎上下求索,才能通往HappyEnd。

《茶之味》官方海报一、简化的风格:电影漫画化简化叙事背景是本片的基础思路,但元素越简约,故事就越机械,可信度会大大降低。

如何平衡结构上的真实性和简约性呢?

恰好前辈已经有了方向,《我的邻居山田君》(高田勋,1999)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思路:四格漫画的动画化。

四格漫画——以一页四个画面分格(画框)来完成一个小故事的表现形式,由于其稳定的画框分割和独立的单页结构,天然适合群像式的起承转合小段子。

我们熟悉的四格漫画《老夫子》基于以上特点,动画化的四格漫画,其戏剧张力更依赖镜头的剪辑拼接,形成一种“翻页”式的节奏。

角色们遭遇挑战,努力克服困难,无论结果是得意满满或伤痕累累,翻一页便一切归零,又是一条好汉。

于是作者便可将角色组合塞进各种矛盾中,令其机械碰撞。

既保全了实验性,又兼顾了娱乐性,实验素材还可以废物利用。

综上所述,此风格可令“有佳句无佳章”类作者扬长避短,典型作品如《再见,绝望先生》(新房昭之,2007)、《幸运星》(山本宽,2007)等。

突破心之壁还得看我庵野秀明可本作并非动画,如何将上述的经验挪用至实拍电影中呢?

又有前辈提供思路了,《天使爱美丽》 (让-皮埃尔·热内,2001)逆练这套心法,它将实拍电影漫画化。

我们还记得,在《天使爱美丽》的开篇,轻快又庄重地并列介绍了几组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圣文森路的苍蝇、露天餐厅的两酒杯、祖丹路9号5楼的高拉,然后接雷福(爱美丽父亲)的X染色体精子使艾曼婷的卵子受孕。

熟悉吗?

这样大张旗鼓地强调爱美丽的出生的时刻,形式上甚至可以与《马太福音》中耶稣的降生媲美,但内容上那些苍蝇之类的信息又太过无足轻重——多么常见的漫画式幽默!

《天使爱美丽》开篇的精子赛跑读者们可以比较下《茶之味》中114分40秒处,母亲做出来的战斗动画,热血地表现三位战士的出场与合体,那仿佛能击穿地球的一拳却接着如蚊子般被拍死的反击,趣味上如出一辙。

类似的处理还有不少:电影隆重地介绍角色的好恶,就像漫画中新人物出场的摆pose;视觉化呈现女主角的幻想等等,不再赘述。

贫弱,太贫弱了带着上述的比较视角,我们来捋一捋《茶之味》的漫画化线索:(1)独立小故事拼凑成大故事,故事可粗略分为37个小节,其中约13个小节为多片段串联;(2)群像化的角色,本作分配了剧情的角色大约二十个,有主角视点的角色即春野一家7人,其中男主、妹妹两位儿童的内容最多;(3)大胆地使用“五毛特效”突出荒诞感,如开篇男主头脑中开走的火车、巨大化的妹妹、“哦,山”的山林穿越等,打通现实-漫画的次元壁;(4)极少使用运动镜头,多由时间均等的固定镜头拼接(似视线在画框间下移),小节之间常插入景观空镜头分隔( 似漫画翻页);(5)背景的乡村/小镇化,春野一家所在的住宅群坐落在相当空旷的田野中,邻居的存在被隐去;

与田野化为一体的住宅(6)画外音的广泛使用,好似妈妈念故事。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角色们的社会环境就大幅简化了,只剩下寥寥数人与大自然,轻盈的气质就浮上来了。

后来这套玩法经过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千年日本日常系动画的常用模版,如《物语系列》(2009)、《男子高中生的日常》(2012)、《悠哉日常大王》(2013)等。

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聚焦影片中春野一家人,看看他们的有趣组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二、佛经的启示:身份的超越《茶之味》的10分钟处,副校长对《涅槃经》片段的朗诵,可以视为本片的灵魂 。

在佛教“缘起性空”的世界观下,一切事物都并非固有,而是由着因缘而生灭的,体悟到这一点,便可顺着因缘使生命流动起来。

用道家的思路来理解,就是“五色令人目盲”——我们的心灵不需粘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上。

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意念的造作都有特定的方向,粘着在这个地方,就着于此而不能通于彼,你生命粘着于此,我生命粘着于彼,各行其是,冲突矛盾就出现了。

社会身份是一种最普遍的束缚,心灵的解放首先便从社会身份的超越开始。

实际上,作者已经给出了线索,方法就藏在几处巧妙设计中,我们列出来详细分析:(1)影片20分钟,四位男同学齐聚罗曼奇餐厅,以假情书为诱饵计划着给男主一点“光滑大腿”震撼。

在等待男主到来的时间里,他们放肆地探讨着摸胸话题,镜头持续了足足一分钟。

由于镜头的封闭性,我们默认谈话环境是私密的,可以畅所欲言。

但当21分钟,镜头反打到餐厅老板娘的凝视,我便立刻笑出声来。

为何发笑呢?

此处的笑是上帝视角下对局中人窘迫境遇的体察——老板娘的存在引入了他者视角,下流的谈话内容被摆上台面,不合时宜,第一反应是羞耻。

但我是观众啊,处于绝对“安全”的环境中,危险解除的剧烈转换,让压力瞬间释放,这种危机后的幸存,与旁若无人的四人组竟然还没意识到危险的迟钝,共同组成了发笑的动机。

进一步地,一旦自己没有“合时宜”的意识,则感受不到本段的笑点。

电影中,在男主头也不回的走远后,四人组开反思会,由于他们的“无耻”态度,当镜头再次反打回老板娘的视角时,发笑的张力就消散了。

给你们一个眼神自行体会(2)36分40秒,回乡的叔叔在去前女友店铺的方向,经过大桥时,被以石头为球的“棒球男”吸引,就像他故事中急着拉屎时被那“又大又白的半埋鸡蛋”吸引一般。

同样神经质的行为,不同的是,故事里他没有得到头骨主人的认可,因此大便的行动是单方面的,于是鬼魂缠身;而在桥上,他视图扔石子的行为得到了棒球男的默认,所以即便第一次砸中了人,对方也无意“复仇”,反而鼓励他“再来啊!

”。

当他快乐地试图再“发球”时,正常人便及时出现,将好不容易遇见的“灵魂伴侣”拖走,只留他一人楞在原地怅然若失,终究没有过桥。

短暂的棒球互动(3)48分45秒,男主夜晚回家的车上偶遇父亲,中途cospaly二人组上车,开始旁若无人的“交流”,一旁的男主三次试图观赏而被父亲扭回,直到车厢另一边的摄影师大哥对准他们,他们的身份瞬间就从“读不懂空气给人添麻烦的脑残废宅”变为了“不畏他人眼光严肃实践艺术的赤诚少年”,这力量之大,以至于父子二人的眼睛都被俘获,甚至成为当天餐桌上的谈资。

渐入佳境的临时cos展(4)66分15秒,叔叔在河滩边看见“一双怪手”,一番战术匍匐后,他开始打量眼前的怪人,直到舞者猛然发现有人在观看,随之而来的是惊吓与跌倒。

关键在之后,整整一分钟的叔叔凝视跳舞镜头,戏谑地打量变为严肃地欣赏,又一次,被凝视者的身份瞬间从“奇装异服鸡冠头的小儿麻痹患者”变为了“天人合一修炼禅意的灵魂舞者”,哈!

多么有趣!

我们知道,后续叔叔邀请舞者一同回家吃饭,开启了一段美好的缘分。

欣赏火鸡之舞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当第三者存在时,脑海中的大他者便将我们拽回社会赋予我们的身份,于是进退失据。

案例(1)中我行我素的4人组与百无聊赖的老板娘的过客关系,案例(2)中叔叔应棒球男邀请建立的临时关系,案例(3)中cosplay二人组与摄影师默契配合的互相成就,案例(4)中叔叔主动邀请火鸡男建立长期关系,4组关系均突破了社会分配给他们的初始身份,完成了他者凝视下羞耻的超越,但其行动的指导思想逐渐高明,从被动到主动,从僵硬到流畅。

其中,从(2)到(4),作为关系主体的叔叔,什么促使了他的变化呢?

是与前女友历史债务的清算——他终于过了桥,原来商店就在另一边的桥头,只几步路,心结的解开就这么简单,他却走了好久。

用孔子的话说,(1)(2)(3)还只是从心所欲,(4)终于摸到了从心所欲且不逾矩的门槛,这是圣人之道,孔子自述用了七十年。

带着这样的视角,我们看看最后的案例。

(5)33分钟,学校操场上的“扫地僧”大展身手,我们对其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中二”,但结合上面的案例重新审视一番,也许就不得不严肃地对待其“宗师气象”了。

操场扫地僧练功三、催眠的妙用:田野中驰骋本章笔者尝试给出心灵解放的其他方案,即通过认识自己来获得新鲜的视角。

人的肉体和心灵以一种神秘又巧妙的方式联结起来,每个人内在都栖息着神性,只是多数时间里祂被压抑了,亟需重新激活。

方法有很多,本片探讨的是催眠(广义)——一种经过诱导进入清醒与睡眠之间的恍惚状态。

对于催眠而言,催眠师不是必要的。

回顾我们的过去,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经验。

以我自身为例,骑车的时候有时会慢慢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世界于我为浮光掠影,既模糊又清晰,眼神不再聚焦,不需要理性判断骑向何方,手脚会自动操作,自己从世界中抽离出来...可以保持十分的专注,常常能思考出新的成果,大脑却不累,轻盈、愉悦。

引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的一句话——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

这是说,专注地做事本身就是一种禅修般的自我催眠,即便你在修摩托车。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先列出几组无意识的自我催眠:(1)2分20秒,男主追车送别暗恋女神,女神与车厢从他的脑中飘远。

大开脑洞(2)6分20秒,妹妹与爷爷关窗户互动后,巨大的自己首次出场。

之后,11分学生会讲话时、17分上课时、34分家里静坐时、57分做梦时、76分上课时、93分夜里、119分家中静坐时,巨大的自己出现并凝视自己。

为什么头型不一样啊喂(3)22分50秒,男主骑车眼睛半睁,无视“光滑大腿”,此后,41分45秒得知女神下围棋后,长达两分半的暴走骑车镜头

光滑大腿不入法眼(4)31分25秒,转学生出现,男主死死盯着出了神,窗外的大风仿佛内心的波动,时间都慢了下来。

恐女症光速痊愈(5)45分40秒,完成骑车回家壮举的男主,静下来后,开始出演单人小剧场《英雄救美》《围棋之神》。

47分15秒,男主回到学校偷窥女神下棋,在凝视中恍惚,大地与星空融为一体,自身仿佛将坠入草地。

这状态维持到回家的车厢中,直到被父亲打断。

围棋之神的偷窥(6)109分45秒,雨中送别女神后,奔跑的男主维持着狂喜的恍惚状态,直至110分20秒在车厢里被父亲打断。

渐入佳境我们可以发现,无意识的催眠似乎有不少问题,妹妹的“巨大自我”不必多言,男主的多次迷醉似乎也让他自得自满不再前进。

理由也简单,但作为催眠发起者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意识,表现上类似“强迫症”,即部分地失去了作为主体的能力。

并且,无意识的自我催眠是一种“童年”技能,大多数人成年后慢慢就失去了。

不过,专家和童心未泯的大人有一种进阶玩法,我们来看几组有意识的催眠:(7)29分55秒,爷爷对弓身成V字型的妹妹唱出“三角形之歌”。

73分35秒,爷爷浴池中手捧热水,充满感情地演唱“热水之歌”。

与热水合而为一(8)77分45秒,父亲对全家和火鸡男进行标准催眠操作,中年三人成功进入状态,而童年二人与保持童心的老人并未受到影响(因为他们随时准备着催眠自己)。

清醒状态的四人开始看电视节目(丛林女孩咬人事件),而恍惚的三人均进入天人合一状态,并获得了艺术上的启示(火鸡男-舞蹈、叔叔-声音、母亲-色彩)。

后续,妹妹表达了对母亲状态的好奇,而这种神秘体验无法用语言描述。

大师催眠体验(注意左三右三反差)(9)96分45秒,蘑菇头叔叔三人组的“哦,山”歌曲录制,经过最初的震惊(类似于我们第一次听云南山歌),在魔性的“哦山,哦山,山有生命”重复与加速下,录制三人组仿佛被抛入山林。

多听一会儿大脑就会融化(10)99分20秒,父亲工作催眠黄衣女子,女子漂浮于无限白墙只上;后续,116分55秒再次催眠同一女子,女子遇见“吹风机天使”。

吹风机天使的降临(11)103分15秒,爷爷在雨中快走几步回头凝望,示意母亲前进,视点镜头升格抽帧,成为他随后画下来的素材。

取材成功(12)132分5秒,妹妹成功翻了一个单杠后,巨大的自己升天,向日葵(来源于电视机的停播画面及爷爷的画册)不断巨大化,被其吞没的人仿佛漂浮在水中,向日葵扩大到太阳系,然后消散。

TV停播画面

妹妹的画册

成功后的巨大向日葵父亲的催眠师身份,成为剧中多人比较的基准。

比较的结果,除(12)外,手法上都更成熟,效果更稳定可控。

父亲的专业技能可以帮助别人缓解压力,而爷爷的“一花一世界”更是成为自己艺术的源泉。

引申一下,影片至少出现了9次喝茶场景。

其实喝茶,可以理解为一种浅层的催眠诱导手法,将我们从连续的事务中打断,静止一会儿。

只这片刻,也许就足够我们滑入迷醉的夹缝,获得超越的体验。

故本片片名为《茶之味》,身体缓下来才能体验的味道。

四、儒家的回归:言传与身教最后一章,我们由一个疑问开始,既然上述的路径这么有效,为何秉着同样思想的副校长,他那充满感情的分享,只收获了寥寥的礼貌性掌声呢?

道理也不复杂,讲述一个概念和实现它是两码事。

圣人之言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实践得出的智慧,如果剥离其语境直接念经,则如刻舟求剑。

传统的真理只有经过个体经验的证明才能称为真理。

念经是念不进心里的因此,我们才需要春风化雨式的言传身教,这也是为何孔子(《论语》由学生们收集其言论撰写)、苏格拉底(由柏拉图等弟子记录)、耶稣(四福音书由圣徒们完成)等圣人们述而不作的理由。

“道可道,非常道”——写下来的东西,其被教条化的风险再高一级。

回到本片,与一般的日系故事不同,本片中角色们似乎不太受东亚式社会关系的束缚。

如果说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原生家庭——怪异的爷爷言传身教塑造的成长环境。

我们梳理下爷爷的生活习惯,第一印象大概是“怪异”、“神神叨叨”、“贱兮兮”、“老小孩”,这些或褒或贬的词汇有一个共性——不可预测性。

因为不按常理(身份规矩)出牌,所以下一步的行动不可预测,正是这个“不可预测”蕴含了解放的潜力。

永远有新鲜的视角一个童心未泯、自得其乐的老人,其本身就是超越衰老的良药。

我们看看爷爷的“三角形之歌”“热水之歌”“哦,山”,赋予了一种将熟悉事物陌生化的视角,这个视角十分宝贵,不是分解地追问它的本质,而是将其视为有机的整体,品味其中的“灵性”。

我们对太多的东西习以为常,经过科学的解释便放置一边,看似一切都清清楚楚,实际上则物我两分再无联系,天人合一的理想都丢进垃圾桶了。

往往学习越好的学生这个问题越严重,可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所谓的不按常理出牌,这里的常理只是社会共识意义上的“庸人之理”,并非“天理”。

到这一步为止,爷爷的行为还是以解构为主,与二章、三章中提到的并无本质区别。

真正的精髓,在影片中爷爷去世后,一家人进入他的工作室,发现各自的翻页画册这里,才能体现出来。

我们或许还记得,《一一》(杨德昌,2000)中的“洋洋”拿着相机逢人便拍其后脑勺,当被大人问起原因时,他回答“你自己看不到,我给你看啊!

”多么直接的洞见!

纷乱复杂的人际关系,却被一个小男孩找到了真谛——你向前走就好,我留下你的背影,不给你添麻烦,却补充你的盲区。

并且,这是我自己的爱好,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你,因此你不欠我任何东西,没有债务,只有服务。

这是“爱”原始的样貌。

无师自通的洋洋因此,话题又回到儒家的“仁”,所谓仁,就是亲亲,亲近自己的亲属。

在如今的时代,可以引申为爱与自己缘分更深的人,世界太大,人口太多,从周围做起,相遇便是缘,我必努力留下你的背影。

不要小看这个“仁”,真的做做看你便知道它的神奇。

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存在被他人注视?

正如爷爷的翻页画册,本来是每个人自我的日常,经过他的凝视与创作,便成为跨越生死的桥梁,每次看到都会想起你,然后想起你眼中的我,于是死亡不再是终结,我们超越了死亡。

最后的波纹了将这个玩法传递下去,我们便成为他人的养分。

以“翻单杠-除灵”事件为例,最初只不过是叔叔一厢情愿的巧合,经过妹妹的实践后,有了形式上的逻辑,即“我挑战-我成功”,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看不见自己行为的盲区,这规则只是自己擅自的设定,解决不了客观问题。

转机在爷爷的观察,在不知道她动机的情况下,在漫画中留下了她英勇的姿态,并祝福了她的成功。

暗中观察于是获得勇气的妹妹再次尝试,这里的重点并非成功翻过去了,而是翻过去以后巨大的自己竟然升天了,什么原理?这里面的玄机是这样,爷爷的凝视补充了妹妹的盲区,即她的反复挑战展现出的勇气之美,在功利的目的之上,赋予超越性的价值——“你的成功微不足道,是你的痛苦令人动容”。

而这恰恰是妹妹自己没看见的——她自己的后脑勺。

而画册的“预言”也改变了行为的本质,从自我的挑战变成了仁心的接力,不仅是为了自己而翻,更是为了回报爷爷的用心,当与他人的联系被内化进自己的经验时,自然就打破了自我意识膨胀的僵局。

我们总说,破除我执,眼里才有他人;这里的顺序是反过来的,眼里有了他人,于是放下了我执。

这画册可真是字面意义上的“祝福”,我真心地祝了,你必有福。

由于这样的爷爷存在,主角们淡化了功利,接受了衰老,超越了死亡,放下了我执,最终,缓解了孤独,这便是言传身教的圣人之道,潜移默化地,向每个有缘人指出超越的路。

祝我们都成为这样的人!

纯粹善意之美备注:本心法的目标是找到与社会合适的距离,因此进入社会是前提,请勿搞错顺序,不可因进入社会有困难拿退一步做借口,切记。

另外,本心法由理想条件推演抽象而成,抛砖引玉仅供参考,显示不存在理想条件,请勿低估复杂性,保守实践,如有修炼走火入魔者,责任自负。

后记我至今还记得,《虫师 蚀日之翳》中,长达两分钟的观看日蚀剪辑,将第一季所有出场角色连接起来的震撼。

本片的末尾,出场过的所有人都缓了下来,不约而同地,欣赏着火红的云彩。

是啊,我们都共享同一片天空,一旦认识到这冥冥中的联系,我们如何心安理得的冷眼待人?

同一片天空最后,我们以副校长充满感情的朗诵作为结尾:一直以来我对生活麻木我独自低语不应答别人扮演好女儿、母亲、妻子以及我自己的角色已经让我精疲力尽让我忘记了燃烧天空的颜色温暖大地的气味在呼唤我的人是谁明明我已在田野重获自由为何不驰骋呢

是呀,为什么不呢?

 6 ) 清新之作

喜欢上那个老头,一开始还觉得神经兮兮的,不过越看越可爱了!

确实,我是看到他死之后留下给全家人画的漫画才感动的,一个人一生到老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并且自己也是快乐的,那他活得真值了!

还死得那么安静干脆,一点不拖泥带水,给家人添麻烦,真是值得敬佩!

换一个角度,《茶之味》所诠释的对生命的态度也是我欣赏的,人死了不需要用悲伤来纪念,而是快乐、积极、健康地生活,以此足以告慰亡灵。

《茶之味》的山野风光、花香鸟语真是令人心旷神怡,也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时光,那是最自由、快乐的时光…… 的确,那种感觉也是在城市里所无法感受到的,心胸的豁然恬静,人与自然的融合…… 有时间还是多走走乡村比较好。

日本人真是极富幻想,从小到老,人人都有一个幻想世界,猜不透,也许这样心态会比较好,保持童贞,保持开心,永远都像那个小女孩儿一样无邪地快乐。

片尾曲很清新,跟电影很搭,中间他们表演的那首生日歌也还不错!

浅野中信的表演有所改变,难得出演这样清新的电影,跟昔日女友那段会面好尴尬好傻哦(笑)。

 7 ) 茶の味-没有辉煌,只有延绵不绝的相续与日常

第一次遇见Katsuhito Ishii 导演的“茶之味”是五年前在国外旅行时的露天电影院。

在一众观影的笑声中,我睡着了。

只印象模糊地记住了那首表现形式些许夸张和怪异的“mountain song”。

昨天在小小的手机屏上重温“茶の味”。

午后未开空调的炙热,纱窗偶尔吹拂来的习习凉风,玉兰树上嬉耍的小鸟…甚至,我焦躁的心,和Katsuhito Ishii 的这部电影奇妙的组合成了多维画面与只属于自己的-与其说是观影体验,不如称之为“此心的夏日之味”~不知道导演是怎样做到的,镜头里的场景、细微的流动、声音的背景,甚至脑海中滑过的怪异想法,不知不觉的白日梦,在导演的电影中以层层叠叠、延绵不绝的层次与无限的延展表达出来。

从个体的角度,生命中本就没有所谓的辉煌与成就。

事会变,人会老。

普通人的生活里处处皆是延绵不绝的相续与日常。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相似,却有着无限的延展和鲜活。

那一帧一帧的小日常流动,一家人在门前树下发呆,各有各的烦恼和孤单,看似怪异的暖心爷爷,忙碌又孤独在家庭和事业中努力再努力的妈妈,每日高铁通勤疲惫不堪的爸爸,青春期害羞内向不敢表白的哥哥,幼小的、体会着比成年人更深层生命本质、但又因此而备受困扰的妹妹,在东京打拼表面酷酷的潮男达人,内心实则敏感害羞的叔叔…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我们自己成长和生活的影子。

没有激烈的故事。

一帧一帧流动的日常,每个人的烦恼,退缩,鼓起勇气,害怕,回来,再尝试,面对,放下…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面对自己的问题,其中不乏怪异与尴尬的幽默,而时光,也在这当中不知不觉流淌。

两个半小时的观影,没有快进,没有同时做别的,没有像上次一样睡着,莫名的,心由焦躁不知不觉安静了下来。

或许,正是导演所表达出的那一帧帧流动的日常、与细水长流触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令我感受到了共鸣,也得到了一种表达,这就是导演与电影的奇妙之处吧。

 8 ) 茶之味 是什么样的味道

清爽一部让我感觉亲切一部让我感觉 死亡的平静片子的主旋律很简单田园的景色阳光 雨滴 单杆 伞 酒 画 音乐生活这样不不给自己带来恬静感觉的片子静静的沈醉在片子中轻松 快乐茶之味值得我们去品位点点滴滴 侵入我们的生活享受

 9 ) 童话碎片

以春野一目送电车开始,懵懂的爱情在少年的心理萌发,迟到的表白让人心理颇为惋惜,而这就是电影里第一个结,随之,导演开始泡茶,淡淡的茶逐渐四散开来,幸子的巨大幻想,叔叔的扯淡故事,一个又一个不算故事的故事连接在一起,朴实平淡,好似午后坐在木质走道上无所事事的眺望远方。

影片中出现很多次大家静静的坐在那里,不知道在看什么,也确实什么都不必做,手中无茶,却也觉得口有余香。

毫无笑点的故事也能让我笑得开怀,我看到春野一为了喜爱的女生冒出的傻气,看到了爷爷为了喜欢的工作而有些神经质,幸子也总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叔叔问,今天放假么,幸子平静的说不是啊,然后叔叔稍显尴尬的看看妈妈,大家开始喝茶……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湿润的海风一般,悄无声息的浸透了人们疲惫的心,很多奇怪的小角色,也给影片增加不少有趣的细节,河边跳舞的人,全身是血的纹身男,黑帮的傻大哥,棒球怪人,真是日本特有的荒诞,却丝毫不觉得做作,就像是茶本身,我不禁想到采茶,晒茶的忙碌景致,每一股淡淡清香的背后却也藏着那么多美妙的分分秒秒,如若品茶,请尽情的想象……当爷爷死后全家翻看画册,幸子的后空翻让人心中一震,实在是美的不一样

 10 ) 另一种生活的入口

在帝都这几日轰轰烈烈的扬沙天气下,放弃了去逛街的想法,打开豆瓣,看到推荐这部片子,就找来看了。

143分钟,不算太短。

开篇的冗长和平淡让我很快就不想看下去,于是果断爬上床去午睡。

可是被某些琐事扰乱的心无法安心入眠,于是无奈的爬下床,继续看起这部片子来。

方才刚刚看完它的我,脑海中却没有对它留下太多的印象,因为它实在是太清淡,就如它的片名-茶之味。

品味时觉着清新惬意,但绝不侵入你的感官,扰乱你的心境,抢占你的记忆。

也许我现在不写点什么,过了一日,或者只需几个小时,它便也仅存一丝感觉了。

其实茶之味是部典型的日式文艺片,简单柔和,鲜有起伏。

除此之外,还带着很重的宫崎骏漫画的味道。

大山、麦田、小女孩、怪诞的传说、从乡间到城镇的列车。

这些都让我想到了《龙猫》起来。

虽然片子很平淡,但是表达和暗示的内容却不少,热爱漫画的妻子,怪异的爷爷,沉闷却忠贞的丈夫,痴情傻气的哥哥,放荡不羁的叔叔,还有可爱外表倔强心的小妹妹。

一家人常常坐在门前干净的木塌上,面对着远方的大山,安静的喝茶。

写到这,突然察觉,这一家子喝茶时,从未有过什么繁琐的茶道工序,就是每个人拿着杯子,随意而坐。

就如片中每个人物一样,虽然平凡却不受拘束。

而我喜欢它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看着他们做一些无厘头的事情,听着远处山边的鸟鸣或者是雨水落在地上的声音,或者是陪他们一起坐在门前发着呆。

其实我不需要什么故事情节,什么主人公的情感或是奋斗历程。

我需要的,就是看看山间一片绿意,思绪得以神游。

尽管如此,我还是为了这部片子落了把泪,落泪的点却不是春野一把伞扔到车上那一刻,而是一家人在爷爷去世的时候,去爷爷房间,发现了他给每个家人画的画册。

画的色彩很美很美,想法也很有新意。

当四个人欣喜的拿着属于自己的画册翻阅时,我的眼泪就莫名哗哗留下来了。

无关任何伤感,就是觉得美好到让人触动。

今日是清明小假结束的第一天,假期虽然去了些景点,可是人太多,也没有什么旅行的意义。

这样的出行带给我的感动可能还如这部2个多小时的电影,因为旅行的意义本来在于感受另一种生活,看到一个别样的自己。

有时候,这种感觉电影给的了,旅行却给不了。

《茶之味》短评

就,有点走神看不下去

5分钟前
  • 若存荒陬
  • 较差

便秘怪鸡奇想片。土屋安娜那时还是嫩模。龙套强大。

9分钟前
  • 黄石道人
  • 推荐

雖然看不懂但是,哈哈哈哈哈,每個人執著於某個奇怪的生活目的時真的好可愛哇!片尾曲很好聽。

14分钟前
  • 末路狂花
  • 还行

如水般的囧囧小日子比什么都好

17分钟前
  • 没别的
  • 推荐

so cute

18分钟前
  • 小幺
  • 力荐

看了个开头,导演可能觉得自己拍的东西很有趣,可在我看来就像片里那坨屎一般无趣!,中弃

20分钟前
  • 青木凛
  • 很差

纯为看偶像

22分钟前
  • 透明稔
  • 还行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27分钟前
  • 晚饭想吃麻辣烫
  • 还行

缺少意义的冷幽默电影,不为美而美但也完全不自然,拍将近两个半小时真是折磨人。男主像不好看的剪短发的苍井优,他的矮自行车我想要。那个爷爷的粗连眉竟然是真的。

30分钟前
  • 帝国之恋
  • 较差

再不看日本类似电影了。

32分钟前
  • Sky骷髅波
  • 很差

1小时弃,俺无法理解

36分钟前
  • Viola
  • 较差

实在太缓慢,慢的我快睡着了减一星....= =

39分钟前
  • 二十世纪的芥末
  • 还行

没感觉

44分钟前
  • Syfannn
  • 较差

缓慢而有趣

45分钟前
  • 季轩
  • 推荐

没有张力。。。像PPT。。。使用过多特效转场的PPT

50分钟前
  • WFY
  • 还行

原来古灵精怪也可以这么无聊

53分钟前
  • coffee n' tv
  • 还行

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深!井!冰!

55分钟前
  • 熬夜真的很不好
  • 还行

有些侯孝贤风格

57分钟前
  • Tony
  • 还行

不好看

60分钟前
  • 豆友212660649
  • 较差

荒诞小清新

1小时前
  • leike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