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是彭浩翔进军内地最重要的一支作品,但彭浩翔的确为这部电影花了很多的时间与心血。
可惜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波折不断,著作权风波、编剧易人、临时换档,以至所谓“大是大非”问题,导演基本全程失踪宣传,连华谊的老板都要出来站台,最后也只能是顶着周迅与黄晓明的大头勉强硬上。
仓促调档上画,倒是没有影响电影本身的品质。
彭浩翔此前已经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开罪了爱国青年们,而“撒娇”主题估计又会引起部分女权主义者的强烈不满,抛开先入为主的立场,仅以电影本身来说,《撒娇》倒是一部非常精致有趣的爱情小品,小清新风格搭配重口味段子,又叠加在一贯走优伶路线的迅哥儿身上,所营造出的强烈反差,满满都是新鲜感。
《志明与春娇》大获成功后,彭浩翔似乎找到了一条有别于他此前黑色路线的新方向,相比死磕类型片,这条道路显然可以在保留个人风格的前提下,攫取更多的观众,并成为北上打开大陆市场的关键钥匙。
《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便是彭浩翔贯彻这一主张的又一体现,比较起《志明与春娇》挤满粗口与性话题的高配,《撒娇》结合内地国情实际略微做了些减法,但是以国内惯有尺度而言,仍然算是相当“色泽浓郁”。
对于如今的女性观众而言,纯洁无暇的大家闺秀已不再是审美主流,热情爽朗不拘小节独立平等的女哥们儿或许更加可爱,因此适当夹杂粗口或者荤段子也变成了彰显不羁个性的优点,但是这个尺度拿捏必须得非常讲究,稍微一过就变成了低俗下流的痞气。
还好,在个分寸上,彭浩翔相当克制,踩的点刚刚好,好笑,够味,有力,但大框架又稳固在可接受的纯情度之内,所谓以刚济柔,以“黄”衬白,自然效果不俗。
在《撒娇》中,可以发现彭浩翔在刻意掩盖自己作为香港人的印迹,电影基本没有香港演员参与,背景是上海和台湾,原著灵感来自台湾,编剧主要是内地人,通吃两岸三地的爱情题材,加一点异想天开的聪明,又难能可贵地触摸地气,努力填平文化沟壑,在一众北上香港导演中,这份用心殊为难得。
同样是这部电影,彭浩翔的标签又无处不见,拿避孕套给老人祝寿,大排档暗战、血滴子胸罩、把女子冰壶当三级片,各种荤素不忌的段子,抖落得聪明又有趣的包袱,类型化的主角与抢镜的配角,戏仿与致敬,自黑与自嘲,都让喜欢彭浩翔电影的观众似曾相识。
说到电影情节,《撒娇》本身倒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或许女人潜意识里,比自己好看的情敌总难逃绿茶婊的嫌疑,于是踏实女汉子决战骚浪贱的主线,便显得格外热血与励志起来,苦心经营努力蜕变都只是为了喜剧效果而设置的烟幕,中心思想依然是正确无比的相濡以沫与细水长流。
我们不必计较男主角此前木讷到几近扮猪吃老虎的设定,也更加不用纠结他之后突然的转变与选择,因为,说到底,这仍然只是一个贱男略带矫情的纯爱故事。
只是有心的影迷也会发现,彭浩翔的电影中,在两性问题上,从来也不是那么政治正确。
大玩偷食,夫妻间明枪暗箭的夸张喜剧《大丈夫》自不必说。
爱情片中,正宗的女主角也总是后来居上,鸠占鹊巢。
余春娇和张志明如此,张慧与龚志强也不例外,《撒娇》中,虽然张慧与龚志强在一起多年,早已友达以上,只差戳穿这层窗纸,但没有说破,两人就只能是朋友相称,龚志强找女朋友天经地义,隋棠更无需背负半路截胡的恶名。
胸大腿长锥子脸心计多说话嗲的台妹固然是良家妇女们的公敌,但人家好歹是与男主角公开拍拖的正牌女友,孰先孰后,谁更有理,不言自明。
张慧以为自己一直与龚志强维持暧昧,默默付出,便无所谓表白或名分,突然对方宣布恋爱了,便好像天塌地陷,国破家败一样,随即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追回所爱,实质也不过是在挖墙角而已,再直白地问一句,青梅竹马地挖墙角,超越自我华丽蜕变,难道就是一个可以褒奖的励志小三了么?
不过对于彭浩翔作品中道德观的问题,我一向也觉得无需多加置喙,毕竟爱情这个东西,需要道德支撑,却又不能全以道德解释,突然地发生,突然地结束,即便到了完全没有道理的地步,该来的也会来,该走的还是要走,所以,对于剧情中龚志强突然地转变,也就什么好大惊小怪了。
表演方面,周迅自不必说,放得真开,演得真好,相比之下,黄晓明及他那些所谓科班出身的同学们(包括但不限于赵**、陈*等),简直就像是空有表情的复读机。
不过这次,倒是也无需对黄晓明的演技过度吐槽,黄晓明似乎总能在香港导演的调教之下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融入电影的良好状态(此前是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不用去耍帅,也不用一本正经地念对白,有点木讷的角色,加上些许自黑自嘲,足够帮助教主摆脱尴尬,甚至获得一些鼓励的掌声。
还要称赞的是“Hold住姐”谢依霖,这种夸张的角色简直就是量身定制,好戏程度不遑让周迅,从《小时代》开始,她便是调剂电影的一道良方。
隋棠是模特出身,所演的角色眼见就是按着林志玲的路数来的,身材达标,颜值略低,类型化的符号,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锥子脸姐妹团,毫无辨识度的整容脸,都是用胸和腿在演戏,却好在角色贴近自然,有几张闺蜜笑闹的戏,气氛良好,甚至都没有了是在“演”的感觉,算是“物”尽其用了。
总之,时运不济的《撒娇》,估计很快就会被《匆匆那年》的话题性所超越和掩盖,刻意低调地宣传,迫于各种限制所做的妥协,使得这部电影即便票房过亿,也很难成为2014年的热点。
即使在彭浩翔的作品里,《撒娇》也很难做到《志明与春娇》信手拈来的随意与灵巧。
但纵然如此,《撒娇》笑点满满,特色鲜明,毫不做作,既没有刻意装高冷,也没有过度低俗,台词上不拘尺度,摄影配乐却又分外文艺,算是两面讨好,男女兼顾。
电影上座率颇佳,观众现场反应非常好,未至经典,也算佳片一部。
至于是非不清,三观不正的问题,大家看看彭浩翔先生那幅屌样子,谁会指望从他那里接受道德教育呢?
1、偶尔撒娇,是没有问题的。
但一直很“嗲”,男人也会习惯成厌倦!
科学的角度上讲,生理上是不能一直承受的。
累的是两个人,而且是真累啊。
2、你可以生龙活虎、孙猴子一样72变,邋遢的、温柔的、不洗头的、面容娇好的等等等等,在爱情面前,最重要的都不是这些,而是做自己!
一个不需要一直演的自己,唯有最大限度的释放,才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包容。
3、在姐还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就教给所有女生一句话:“要把温柔磨成一把尖刀”。
哈哈哈哈。
这句话呢,并不是让你用温柔“捅”的男人遍体鳞伤,最重要是,你往哪里捅?
你的力道是不是恰到好处?
你的频次是不是真的合适?
最后,再说一次,撒娇是一种工具,用于调剂生活,制造一些小小满足与幸福,特别是在这个一下子冻成狗的天气里。
但是,消灭“骚浪贱”仍然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与奋斗的目标!
彭浩翔是个直男癌晚期患者,所以在看《撒娇女人最好命》的时候,任何对于女性简单粗暴的类型划分都让人觉得很“正常”。
一个女人为了爱情放弃理想、为心爱之人铺路,在一切走上正轨后又要改变自己屈就他人,这个在国产电视剧界都被抛弃的烂梗彭浩翔居然还能再拉低一个level,想想也是醉了。
电影里,当黄晓明饰演的小恭对着张慧说出“我就是gay,我就不喜欢女人”的时候,全场哄堂大笑——女汉子就不是女人。
也许这个社会已经习惯了开这种恶意的玩笑,彭浩翔只是狂风中顺势飞起的一只猪,把这种恶意扩大化,但并不代表这一切是对的。
不会撒娇的女人就是“男人”?
会撒娇的女人就是“绿茶婊”?
这个论调多少有一些眼熟吧?
其实不就是直女癌的那句座右铭吗?
“我抽烟喝酒逛夜店,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真正的贱人喜欢装无辜、装清纯、喜欢害羞、喜欢穿粉红色衣服……”,彭浩翔这次表现的还真不只是“直男癌”,《撒娇女人最好命》的他,基本上直接和鉴婊达人“艾薇尔”一起抱团冲进外太空了。
讨好直女癌,才是他这部电影的主题:撒娇的那几个,不管是正面的谢依霖还是反面的隋棠,哪个不是装13界的翘楚?
掰着指头数一数,电影里最天真烂漫单纯善良的也就只有“女汉子”张慧了……彭导就是想告诉诸位,不用改性格,撒娇的都是绿茶婊,男人要是爱你,分分钟连性向都能变…… 当然,这种物化女性的电影最近也不是没有,比如《心花路放》顶着“交配之旅”的帽子还不是赚翻了天?
不过最起码宁浩还试图在电影里垫点新花样,铺个时空交错的线索什么的;彭浩翔在《撒娇女人最好命》里的低级搞笑桥段,那可谓是“三九”天裸奔——冷疯了!
“相机”、“像鸡”的梗一出,没有一个观众笑的,抒情抒不了,搞笑太老套,彭浩翔也是江郎才尽了。
要说这部片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角色选得不错,周迅和黄晓明也算是救了这部剧情平庸,三观略歪的电影。
周迅在这个年纪,眼神中还能闪动着恋爱中的神彩,拍此种类型片真是轻而易举。
黄晓明则总算是走对了路子,《中国合伙人》中程冬青承认自己是个“屌丝”,《撒娇女人最好命》里小恭就直接“屌丝出柜”——但按这个方向发展就挺好,不似之前出演的高帅富角色,硬凹造型装得那么辛苦,好像0.5的铅非要装进0.7的笔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如今的角色气场上他完全可以hold住,偶尔还能呆萌地讨喜卖乖,照这个方向发展,国民“屌丝”指日可待。
忽然之间,周迅爆发了。
虽然她一直不曾离开大众视野。
但在40岁这一年,她又一次高频占领了娱乐版。
一切似乎都要从5月份大方在微博po出跟高圣远的合影说起。
照片里的周迅小巧可人地偎依在未婚夫身边,让我想到十八年前看过的那部她主演的电影《小娇妻》。
彼时,20出头的周迅,嘟着一脸婴儿肥,穿着婚纱,开心地骑一辆摩托奔驰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
还在上小学的我坐在电视机前傻乎乎地乐呵,觉得她的大摩托真拉风。
我可没想到,自己会比这个漂亮的姐姐还要早嫁人。
5月底,《窃听风云3》上映。
周迅饰演一个戏份不多的新界郊区寡妇,虽然略显吃力,但还是成功把女主叶璇的演技衬托得一塌糊涂。
其实细细想来,这些年除了《听风者》,周迅很少在电影中独挑大梁。
《画皮》里的小唯,《大魔术师》里的柳荫,《龙门飞甲》里的凌雁秋,这些角色并无主角光环,但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刷出十足存在感。
这就是周迅,即使和凯特·布兰切特一起拍广告,也照样熠熠生辉,像个自带光热的小太阳。
到了下半年,她在杭州高调完婚。
紧接着,《红高粱》热播,而《撒娇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两部爱情喜剧电影,前后脚在热闹的贺岁档上映,她是绝对的女一号。
从月华到九儿,再到张慧和戚嘉,周迅这一年交出的表演功课,似乎都在围绕一个主题:人间烟火。
在《窃听风云3》和《红高粱》里,周迅都以命运多舛的农村寡妇示人。
月华和九儿是一样的,她们坚强,善良,爱憎分明,没受过什么教育,却有着最朴素的生存智慧和最强烈的生存欲望。
可以明显感到,周迅很努力地在向这类形象靠拢。
她并非表演科班出身,二十多年来闯荡江湖,靠的是天分、悟性和以命抵命的勇气。
只是,这次她挑战的女性角色太接地气,甚至带有几分原始文明图腾的意味。
最直观的,从外形而论,周迅符合现代社会时尚Icon标准的瘦小身材,跟“地母女人”相差甚远。
倒是余男这样丰满、腰腹间充满力量,长相略带野性的女演员更有说服力。
看看《图雅的婚事》里的图雅,和《无人区》里的舞女吧,生命力是经年从一餐一饭中得来的。
爱情,对月华和九儿这样的女人来说是奢侈品。
她们最关心的,不是爱哪个男人,而是怎么才能够活下去。
回到《撒娇女人最好命》(以下简称《撒娇》)和《我的早更女友》(以下简称《早更》)当中,周迅明显更如鱼得水一些。
这两部电影题材相近,故事异曲同工,无怪乎不少人都把它们误以为是一部电影的两个名称。
在我看来,《撒娇》里的张慧是周迅近年来最好的银幕表现。
自然流畅,从容不迫,灵动潇洒,快意恩仇。
大学时代的假小子造型俏皮俊美,不负“迅哥儿”名号;工作之后的都市ol风,干净利落不俗不作,在大长腿大浓妆的撒娇台妹面前,为所谓的“女汉子”挣足了范儿。
站在90后的谢依霖身边,她跨越了将近20年的岁月鸿沟,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着为爱痴狂的执着,让人忽略掉慢慢爬上眼角的鱼尾纹。
爱情是周迅的灵药。
在嫁给暖男之后,她在电影里也都爱上了暖男们。
不像从前,爱风流貌美,野心勃勃的张易之,爱桀骜不逊,精神恍惚的马达,爱一脸迷惘,间或抑郁的张扬,爱为她读巴尔扎克的文艺青年。
她是一个恋爱中的宝贝,与各种各样的异性相爱,就是她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最佳方式。
一段又一段红尘做伴的爱情是她进化的台阶。
当时间来到2014,我们有幸见到一个更自在的周迅。
更自在的周迅,遇到懂她的彭浩翔,于是有了这样一部“精致”的电影。
《画皮》和《龙门飞甲》这样的大制作不等于精致,大制作意味着精准。
所以,在大制作里,周迅的“灵”往往受到抑制,一些旁逸斜出的任性会自觉不自觉地收敛起来。
但是,在彭浩翔这里,随机性会有发挥的余地。
那一场张慧在姐妹团的指点之下,狂练“讨厌”发音的戏,让坐在观众席上的我们,体会到一种久违的自在和真实。
这也正是作为演员的周迅身上最为闪耀的品质。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处女座的彭浩翔,以他独特的洞察力,鬼马的创造力,和对时尚都市生态圈的准确把握,将这种品质与镜头完美融合。
连黄晓明都成功把自己山东大汉的憨厚,和他曾经在采访中提到过的性格中的“自卑”,释放得恰到好处。
这是一组在华语爱情喜剧电影里难得一见的化学反应。
《早更》中的周迅依然率性而为。
这个租住在老旧房子里,每天喝到烂醉,貌似也不怎么工作的20多岁早更女,把一套套一只只chanel披挂上身毫不违和。
韩国导演是真的把周迅当作童话女主角去塑造了。
只不过在电影里,除了她,别人都还活在地球上。
由此,整部电影都呈现出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气氛。
再现实一点,或者再夸张一点,都比现在的结果好得多。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哪怕女配角演技再烂,哪怕男主角再面瘫,哪怕桥段再狗血,哪怕莫名其妙的旋转镜头再多一些,只要亲爱的周迅还在穿着婚纱奔跑,就像十八年前那个小娇妻一样无所畏惧满面春风,我们就会相信,爱情是一定会发生的。
女人四十,萧芳芳的版本免谈,请给我周迅。
既然导演是彭浩翔,必然大遭攻击,因此这电影在网站上的分数并不好看。
抛开彭在政治上的观点不讨论,至少他在这部影片的表现绝不是直男癌。
恶心的是某些伪女权主义者,没看电影就大放厥词,抨击影片宣扬女人是男人的附庸,要会撒娇扮弱者才能赢得男人心云云。
我怀疑他们其实是直男癌假扮的高级黑,拿这种浑水摸鱼的论调来拉低真正女权主义者的智商,但凡看过电影,都知道讲的跟那南辕北辙。
女人要霸占(基友们原谅我的用词)男人,光靠撒娇是绝对不够的,就算再容易被撒娇冲垮理智和底线的男人,也有头脑清醒的“贤者时刻”(不懂请度娘),撒娇是不能长久麻醉男人的(当然林志玲的例子并不恰当)。
一个让男人无法割舍的女人,往往是撒娇和狗脾气并行的,而且后者往往更管用一些,二话不说扭头就走,男人若来追来劝,等于一次次降低了自己的底线,沉没成本不断累加,他对你的依恋也持续发酵,直至难舍难分。
而撒娇多了,触发的就是周迅黄晓明读书时候学的“边际效应递减”,到后来男人锻炼出抵抗力来,任你嗲破了舌头也懒得理睬。
黄晓明提出分手那段,看似突兀,其实是对男人心理的真实写照。
周迅在铁轨边跑开那一招,虽然是本能之举,但对黄晓明的杀伤力远大于隋棠一百句“讨厌”和“你好坏”的总和。
难怪谢依霖说她是主动被动的行家,一点也没夸错。
这妹子天赋卓绝,把妹达人来了也难挡。
她有着抽刀断水的狗脾气,没几天又把撒娇学得似模似样,融进骨子里的强势作风,技能远远强于只会撒娇这一招的对手,就算没有主角光环的照耀,这场夺爱大赛,她也赢的十拿九稳。
彭浩翔安插了一个笑料,周迅见到四个锥子脸,问了一句“来我家的是哪个”,都把锥子脸讽刺到这份上了,她们那套卖萌装无辜的追男大法,顶多搞定桔子大叔,注定搞不定黄教主。
所以标题虽然是《撒娇女人最好命》,其实讲的是《撒娇女人没好命》,女人要做自己,坚持本色,有主动追求的勇气,也有不合则断的决心,而男人终会像狗一样奔来求你一起去吃兔兔肉,不惜脱光了挨冻只为博你一笑,最后心上人到手,艺术理想也没丢,再没有比这更工整的女权宣言了,甚至有一份为了反直男癌而将传统爱情片中性别模式全数对调的刻意。
出于商业目的,还有些东西必须妥协,比如,周迅那身材,那脸孔,那发型,那穿衣打扮,在她开口之前,真会有人联想到女汉子去吗?
撒娇并不是女泡男的专利,男人会撒娇,对女人来说同样致命,结尾也借周迅之口点了一点,影片展示的其实是双向作用。
我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扮gay打入一个闺蜜圈,在被识破落荒而逃之前,听到了不少珍闻,其中之一是,好多女神范儿的姑娘,都让撒娇男人骗到过,这些男人自称很少或没有交过女朋友,言行举止木讷笨拙,透着未经人世(他们会暗示是未经人事)的纯真,还会适时脸红(当然外型必须是好的,可参见《内衣少女》的安志杰),遇上这样的男人,女人的母性就像男人的保护欲一样膨胀起来,激起一股“小傻瓜,姐带你去XXX”的豪迈——被动和主动的更替,在这里一样通用。
当然,这种吸引力也受制于边际效应递减。
再扩大来看,撒娇并不限于男女诱惑游戏,职场、商场、政坛乃至亲戚朋友间,只要有人际关系,撒娇都有用武之地,倘若局限在两性较量,那真是太狭隘了。
电影借着老套的爱情故事,揭开了天底下撒娇游戏玩家的共同法则:撒娇管用,只是别滥用哦。
(文/方聿南)
这片从开始借助谢依霖和一干锥子脸姐妹团的经验就是告诉我们:1.撒娇的女人很好命。
2.绿茶婊最后都能扶正。
3.骚浪贱不可怕,可怕的是会撒娇的骚浪贱。
然后……周迅学了半天撒娇最后没好使?!!
然后的然后就是【真爱战胜了一切?
】妈蛋!!!
结局不应该是周迅看着黄晓明在骚浪贱的绿茶婊说了一点都不好笑的笑话面前跟着干笑的时候,拿茶水泼他一身,之后说,你这个傻逼么!
结局不应该是,周迅问黄晓明,你到底跟不跟我走,然后上去一个大嘴巴说,你这个只直到看胸看腿的猪,你不配喜欢老娘啊!!
为什么结局是周迅各种画外音,然后逼逼逼拿出老掉牙的出走的戏码来在一起呢?
这是啥!!!!
周迅从一开始就相信姐妹天团的【撒娇可以拯救剩女的命运】谢依霖和锥子脸从头到尾,都在炫耀,老娘不美,老娘穿的好像个二货,老娘就是来故意抹黑上海贵妇的,但是老娘就是可以勾引到男人,并且让他们和原配离婚。
【里面真的有这个桥段】那么,这些姐妹军团做的不就是台湾绿茶婊做的一切么!!!
为毛最后绿茶婊没有赢得一切?
所以导演是要用事实告诉我们,撒娇也会有意外?
绿茶婊也战胜不了那些过去的岁月?
一个出柜的男人是没办法爱上女人的?
导演。。。。
你到底想说啥?
虽然做为周迅的电影电视迷,我带着即便是烂片,我看看女神也足够的心情……但是当尼玛周迅在里面跟着谢依霖学【讨厌】的时候,也是醉了……当大顶光清晰地映着一干女人,包括周迅脸上粗大的毛孔时……我内心的OS是,导演!!
他们和你有仇么?
当素有鬼才之称的彭浩翔在台词里去黑林志玲时……当黄晓明扮演的这个猪头渣男,突然说撒娇好烦时……其实我好期待有类似的翻转情节啊!
比如黄教主突然捏着隋唐的脖子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玩我么?
其实我也不过是玩玩你而已啊!
比如当男人对着谢依霖表白,应该有正室到场,甩她俩耳光,之后负心汉被老婆带走啊……妈蛋!
好歹也要把最后谢依霖的那句台词改成,你知道为什么你这个台湾的绿茶婊会失败么?
因为你不会知道,你是在和一群绿茶婊做斗争。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全片看完,最后毫无意外的变成了:真爱拯救渣男,真爱战胜大胸,真爱让绿茶婊智商为零。
尼玛!
【真爱】这个小婊砸到底是谁啊!
这片子看预告就很喜欢,有些荤段子(闭嘴)看着蛮有笑点,除去导演什么言论不管,片子还是好的。
一开始女汉子的迅哥,喜欢撒娇女的黄晓明,走在一起都觉得特别搭,整个场景配乐都很和谐,台词也很搞笑,可以看出导演功力不错,刻画的人物性格也很鲜明。
后面迅哥的几段话真得有戳到泪点,以及周迅演技很牛逼,刻画人物层次感鲜明。
黄晓明莫名的适合这种屌丝人设,希望他不要总是演高富帅了,一张还看的脸和大导演合作磨磨演技,争取不辜负自己的皮相。
整体就是不错的一部都市爱情搞笑片,推荐。
看的时候,我一直很怨念王姑娘,你你你为什么要拉我来看这个啊!
还有,周迅为什么都开始接拍这种电影了,谁出来回答我一下!
><结尾的时候出现字幕,说电影改编自罗曼夫的工具书《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
我很好奇,第一稿编剧柏邦妮是怎么根据一本工具书编出一个故事的。
回来之后翻了翻这本书,顿时明白为什么电影会传递出一种那样扭曲的价值观了,也顿时明白为什么会说电影改编自这本书了。
啧啧,这本书根本就是一个无聊男人的意淫之作,全须全尾都在用男权压迫性的视角打造所谓男性心中的“完美女人”,看得我几次想掀桌。
这都什么观念啊!
我也不是那种身披钢铁铠甲的女权战士,我反而相当承认女人是弱者,是应该受保护受尊重的对象,但是女性获得尊重获得爱的唯一途径就是靠撒娇?
这不明摆着还是把女人的尊严踩在脚下了吗?
跺几脚,碾巴碾巴,尊严全都碎成渣了啊。
居然还有人依据这种观念,取其糟粕,去其精华,耗费时间,为谋钱财(这才是主要目的),拍出了一个电影?!
果然导演要是非男性,就做不出这么流氓的事情。
1. 物化女性细腰长腿、丰乳肥臀、双眸带电、长发红唇......这些特点差不多是男人对女性的通识。
在影像语言中,以上符号经常出现,成为女性的标志。
没有女人不爱美,女人当然也爱自己美丽的身体,无时无刻不想要艳光四射。
但是,女权主义者所痛恨的,却是男性囿于自己狭隘的认知,自以为是地把女性物化成一些简单符号的做法。
此等忽视女性情感与心灵,将女人完全沦为“色情奇观”的行为,在影视作品中也饱受诟病。
近年来,不乏有以女性为主角,彰显大女人主义,凸显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作品出现。
此类作品让人很欣喜地看到,女人在荧屏之上终于站起来成为了“人”,而非“女人”。
但是这一部《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真是让女权运动的成就刹时退步了五十年。
《撒》里面的主要人物除了一个男性,就是一堆女性。
这一堆女性,分为两个阵营:隋棠饰演的现女友蓓蓓与周迅饰演的好朋友张慧,双方从头到尾的目的就是争夺该男性——黄晓明饰演的小恭(瞧这名字起的!
)。
这一堆女性,又分为两种类别,用现在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绿茶婊”VS“女汉子”。
蓓蓓是绿茶婊,张慧是女汉子,张慧的锥子脸闺蜜团们则是一群绿茶婊。
可以说,整部电影里,几乎看不见一个正常一点的女人,而唯一一个稍微正常点的男人,最后也被这群女人逼疯了,小恭沦为了小受,彻底臣服在女汉子的淫威之下。
该电影用简单粗暴的脸谱化、标签化的做法使女性形象集体失声失色。
在主创人员的世界里,女人不外乎两种:为了男人娇滴滴扮萌扮可爱撒娇耍赖实则心狠手辣的绿茶婊、毫无女性魅力大大咧咧与男人称兄道弟实则暗恋得有苦难言的女汉子。
无论哪一种形象,都是无知的物化女性的结果,偏偏电影还把这两种类型对立了起来,告诉观众,绿茶婊的对面是女汉子,女汉子是没有春天的,只有爱撒娇的女人才最好命。
在有些男人心中,女人居然是这样的形象,这是女性的悲剧,还是男性的悲剧呢?
撒娇成为了女性在男性战争中的利器:蓓蓓和姐妹团靠着撒娇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而张慧的最终胜利也只是因为小恭突然发现自己是“Gay”,他真正爱的其实是女汉子这一款。
好家伙,爱女汉子的男人就是Gay,不配做男人——这种男权思维该是有多根深蒂固?
为千千万万的女汉子们鸣不平。
如果说是小恭糊涂油脂蒙了心,被别的女人吸引,最后兜兜转转发现自己爱的其实一直都是身边的“好哥们儿”,只是出于自卑或是倔强不敢说破,这种故事,我信,并且还有可能为之感动为之流泪(如《我可能不会爱你》)。
但是,这部电影的逻辑真的太奇怪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茶婊对决女汉子的战争,女汉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也颇具喜剧与讽刺效果,但最后鸣金收兵的原因却是唯一的男主角气喘吁吁地跑来说,自己其实是“Gay”。
哪怕作为无脑喜剧,这种台词这种观念也太不正了——张慧的内在气质难道不足以吸引一个男人,非得小恭去做了“阉割手术”,才能够屈就去接受她的爱?
若说讽刺,我觉得这才是对女性最大的无意识讽刺,依旧折射出男权思维不可撼动的悲哀。
2.“小三”的概念这部电影观念不正,还体现在主创对女主角形象、处事方式的刻画上。
一般来说,没人会选一个穷凶极恶的人做女主角。
所有人都希望能塑造出一个可爱的女性作为主角,来演绎自己的故事。
但是这次我要摸着良心说,周迅演的张慧一点也不可爱,编剧为了让观众喜欢上女主角,不惜一切代价丑化抹黑女二号的做法也很不可爱。
张慧暗恋小恭多年,百般暗示仍旧无果,两人只好称兄道弟做了多年哥们儿。
突然有一天小恭有了女朋友,要是你是张慧,此时应该怎么做?
有点道德观念的正常人都知道爱情有个先来后到的规则,再好的异性朋友,当对方有了伴侣的时候,就最好不要越界去打扰。
要是两人都是单身,怎么暧昧怎么来,别人才懒得管呢,但是一方有了男(女)朋友了,就得保持距离。
不然成了什么?
不就成了小三上位了吗?
观众那么痛恨的小三,披上了女主角的外衣,难道就不是小三了?
观众那么痛恨的小三,有了一个爱撒娇腹黑又作死惹人厌的现女友作为对手,难道就不是小三了?
说白了,张慧在电影里的所作所为(安排两人出差、发亲密微博、半夜敲房门......),就是第三者的典型行径。
电影在默许了“小三上位”的同时(谢依霖饰演的角色也有相同的行为,而且更直接),为了观众能够给予张慧最深切的同情,于是把蓓蓓刻画成一个虚伪可怖的女人,这种粉饰,其实也挺可怕的。
试想一下,要是蓓蓓不那么zuo,那么极品,而是一个正常的温柔如水的真心爱小恭的女人(这种类型的女人也不在少数吧),张慧还能有机会吗?
她和小恭,与程又青和李大仁之间又不一样:Maggie非常爱大仁哥,却输给了爱(当然和Maggie的自身性格也有关,但李大仁心有所属还是主要原因);小恭这么多年都没有承认自己爱过张慧,一见蓓蓓就被吸引了,最后还是在蓓蓓被放大了的缺陷的反衬下,才发现自己爱的是女汉子张慧。
扯呢!
可怜的蓓蓓为两人的爱情做了如此卖力的铺路人,有没有劳务费拿啊。
其实是很好的两性话题,关于女人的技能、男人的傻气、真爱的追寻......但却拍得如此观念不正,浅薄无比。
反例可参照《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Maggie一段经典的台词,那么不偏不倚地对男女之间的友谊进行了精辟的剖析:“我最讨厌你们这种人了,明明心里有鬼,却用「好朋友」这个头衔就以为可以无限上纲,让我们做你们的「垫背」去证明你们彼此有多适合,多有默契,多特别!
然后呢,如果我们吃醋,我们嫉妒,那就是我们不够包容,我们小心眼,我们肤浅,不懂得尊重你们「崇高的友谊」。
根本都是放屁!
”Maggie多可爱,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创作人员并没有被自己的贬褒喜恶迷了眼,为了宣扬男女主角是完美无缺的人,从而去无下限地贬低男女主角的情敌们。
相反,他们深刻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塑造出了Maggie这样的角色。
在程又青和李大仁的“虐恋”过程中,他们并非没有伤害到别人,Maggie就是其中一个。
同理,蓓蓓也应该是受到伤害的那一方,可我却丝毫看不到主角的忏悔与反思。
3.总结几年前,当“绿茶婊”这个名字横空出世的时候,有人站出来激烈地反对过,说这是女性对自己的不尊重。
几千年了,女人都是被压迫的弱势对象,女人要从男人那里拿回来的东西太多,人格上的尊重乃其中最首要的,如果在现代社会,女人还在乐此不疲地叫着自己的同类“XX婊”,那么让女性如何去希冀让男性看得起?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因为据我观察,喜爱用这类词的大部分是女生,反倒是男生不大青睐这类词的发明。
当然,我也不清楚男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反感?
还是像《撒》里面的小恭一样,有种“坐山观虎斗”的快感——本来嘛,女人为男人斗得越凶,男人越洋洋得意,不信看美剧里,girl's fight一出现,男生都兴奋成什么样儿了。
我也承认,世界上有坏女人,就跟世界上有坏男人一样,但我更希望从“人”的角度去看她,而不是用带女字旁的字眼去形容、去物化、去定义。
影视作品虽不是严肃的文学,但至少应该坚守基本的原则。
思想性坍塌了,别的再怎么看都像个笑话。
说实话,我是真的只打算去看周迅的颜的,什么小西装上司啊金毛小正太啊都戳中我的萌点,我一向高冷的公子居然为撒娇折腰了,那个随便一个眼神瞪的你大气不敢出两耳光扇走小婊砸的九儿居然拜在撒娇姐妹团麾下,扮蠢卖萌看三级片问你约不约?
张慧是一个学霸型的文艺上司,就是那种大学年年国奖,喜欢文艺还办事靠谱的公司骨干。
其实就像周迅说:女汉子究竟还是女的嘛。
我身边一大帮纯种女汉子,为了节约时间多干活,恨不得站着鸟鸟那种,我们有一句话是: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畜生使。
不讲这些辛酸血泪史了…张慧是哪一种女汉子呢?
那种酷酷的很独立的干脆利落的骚年,时光轻扰岁月无忧,大把时间任你挥洒的那种。
我突然想到一句话:长得好看的才叫女汉子…撒娇什么的Hold姐的确是师父,这是台湾女生的天赋吗?
哈哈。
公子的娇属于那种你知道她就是故作的,可是你就是打心眼里喜欢,像看着邻家的学霸姐姐有一天为了讨男朋友喜欢努力卖萌似的好笑,这个娇撒的很拙劣,可你就是希望这个姐姐最后好命。
因为,大概,你也是那个不会撒娇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情的张慧吧,你看着她,好像看着一个自己。
可是,你也愿意为你的爱情放下逼格,扮蠢买萌吗?
不要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对于一个绝缘娇来说,简直要命,反正我干不来。
中间的4b环节太精彩,不剧透了…额,骚浪贱像一个路人一样干净利落走开点到为止,节奏太棒了。
还有那么一瞬间,我看到了孙纳,短发、在如果爱的最后流泪那个。
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后面温情的部分,导演果然对这种题材驾轻就熟啊,再碰上周迅,真的是,要你笑时没心没肺,要你哭时也撕心裂肺(并没有…)。
不过真的眼圈红了,想到自己那点破破烂烂的心酸事。
到底触动泪点的是那根弦呢?
是窗前那个落寞的背影还是关门前的凝望或者是那段独白吧,而且必须是公子独特的嗓音。
为你做了那么多改变,你却什么也不知道,算了,我也不想你知道。
这就是女汉子的深情与白痴吧。
音乐正好是初恋的旋律,记得有一次学校广播在放,我一听到就哭了,真特么爱过啊。
一声叹息都会苍老,这次撒娇但愿你好命。
另外觉得周迅在里面就是她自己,搞笑的很松弛,不像那些要讨好你似的扮蠢卖萌,她就这样很生活化的呈现出来,让人很舒服。
ps:一定要等到最后的彩蛋,绝对值回票价。
曾经标志着21世纪香港电影希望的彭浩翔终于彻底沦陷。
一个连情节点都严重注水的爱情喜剧,一如既往地有着彭浩翔选题上的独具眼光,和趣味十足的荤段子,但其立意的颠覆感、段子和人物行动的关联度则沉沦于常规华语小鸡电影的平庸中。
撒娇女子和女汉子的泾渭分明又变成善恶明确,最悲哀的是一众配角虽已锥子脸姐妹团命名,却又不能跳脱出锥子脸的一众脸谱,唯一有意思的是谢依霖从《小时代》里的丑角化身妖娆倒见几分新意,可怜导演也无意再做女孩子们的友谊,所以周迅与谢依霖本可发展为副线的友情白白浪费了。
周迅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亮点,却是她自己近年角色的极大弱笔。
小个头儿的周迅在编剧导演无感的刻画中,并不能真的和隋棠拉开距离。
其实都是娇嗔,只不过周迅更浑然天成,隋棠是刻意符号。
全片几乎无副线,所以对于一部长片而言,情节点严重不足。
黄晓明和隋棠的关系也只流于表面,甚至都是大长腿的关系。
但片中有几个桥段,我倒也喜欢。
最喜欢的是台北酒店深夜看体育比赛幻想是三级片,继而周迅吻了黄晓明一段。
性玩具“血滴子”也不错,最终被晓明当成了手机链,又出现在片名包装中。
吃“兔兔”也不错,虽然我也绝不吃“兔兔”,但大排档的首次见面因为吃“兔兔”而不欢而散。
“人情券”让我想起不少动画中,孩子送给父母的“捶背券”,连《蜡笔小新》中皆有,最后停在致敬《人鬼情未了》的菜单上。
至于“你相机”(“你像鸡”)、“受惊”(“受精”)则只是个埂,到不了影响主线影响人物的功能。
《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实在显出彭浩翔的局限:1、自命不凡,一部主要针对内地市场的喜剧,太缺乏心意,比《人间·小团圆》差出太多,全无情怀与良心;2、小聪明。
彭浩翔的这两个问题也是他作为创作者三观狭隘的反应,因此他不可能在未来的创作有大作为。
&#34;光棍节档比《单身男女2》要好十个林志玲的爱情轻喜,黄晓明出柜力作。&#34;
周迅全程嫌弃脸,好像在厌恶这部电影,反倒是结尾彩蛋几分钟入了戏。
多加一星给彩蛋!嗷嗷嗷!
好看。
还好吧 挺欢乐的 国产片别的就不要在意了
差评!怎么可以在电影里演吃兔兔。(哭泣脸,哼)
不要吃兔兔嘛,人家好怕
一贯的小情调。开心就好。
平庸到不行
会撒娇的男人才是最好命
故事整体不错,有些段落很出彩,可惜结尾稍仓促。几大亮点:隋棠演的绿茶婊撒起娇来深得林志玲的精髓,连语气也很像;黄晓明身材不错,练得很壮实,表演很松弛,片尾说出了自己或许也不知道的心声;周迅和黄晓明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演情侣,有火花,感觉两人很搭,也有新鲜感,迎合了日益挑剔的观众。
本来值3.5颗星 想到是中国电影所以是4颗 想到被爱国青年恶意刷评 所以5颗 !
电影虽然有点烂俗,但架不住周公子演技好啊。撒娇女人最好命,在电影里虽然不是这样,但现实中这句话还是适用的
还可以。不狗血,有笑点。酒店里看冰球那段很绝。只有男生可以想出来的笑点。剧情的反转不够有力,因此平庸了一点。可惜没看到结尾的彩蛋
合格喜剧片,电影比片名好看。导演人品怎样还需要考证,我不发表看法。豆瓣是评论电影艺术的地方,看都没看就满嘴喷粪的水军请滚出豆瓣。PS:片尾彩蛋好评。2014.11.28成都万达影城(金沙店)
还行吧
彭浩翔《撒娇女人最好命》首映礼 手记▲3.1(5)▲彭氏喜剧,依旧是那些XX段子。▲故事性太弱。就是个小品段子集。部分梗还不错,包括彩蛋。▲完全就是一部专门黑林志玲的片子。▲骚浪贱,真讨厌。▲周迅和hold住姐也算是亮点吧。▲在铁轨对决内段,配乐是《黄金三镖客》的《l estasi dell oro
迅哥很厉害,眼睛里有戏
剧情其实……说俗吧其实也有点新意,但是因为塞进的各种黄段子和搞笑梗以及黄晓明我要加一星
这部电影还挺搞笑的,印象最深的几句就是“讨厌”“才不要”“怎么可以吃兔兔”哈哈哈,有毒啊这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