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没电后就着本子看完了新出第四季第一集。
第三季里Matthew出车祸离开后,本以为再也不会接着看下去。
但世上又哪有那么多“本以为”呢。
前三季Matthew无疑是剧中灵魂,故事发展基本围绕他展开:继承权之争、参加一战、庄园改革······Matthew给庄园带来了新元素,一个从事律师行业的贵族庄园的继承人,坚持新的经营理念,虽然基本每次都会遭遇老爷的“It is ridiculous”。
其实庄园的新元素早就存在,当年老爷为了维持庄园经营,破格迎娶了个敢拿枪闯世界(Have gun,Will travel)的美国夫人Cora,此事后来引发作为旧大陆英国老派贵族的老爷他妈老夫人的数年吐槽,麦格在里面真是个槽神。
故事继续维持着upstairs主人和downstairs仆人两条叙述线索前进,主线是Mary从丧夫之痛里走出,穿插着楼上主人们的事情:Matthew母亲走出丧子阴影、老爷和二女婿小司机携手经营庄园(当年那个发誓要从事爱尔兰独立事业终身的小司机如今是庄园的代理人了,你的理想呢少年),二姑娘Edith与伦敦报社编辑的不知结局的爱情,。
楼下仆人们的故事更加精彩,小人物创造大千世界。
梳着蟹爪头的贴身女仆Obrien终于走了,不辞而别。
一开场就是以Obrien不辞而别另攀高枝的轰动新闻带我们回到阔别了一年的唐家屯。
楼下的故事更丰富更温情。
男管家和老朋友的纠葛,女管家的“多管闲事”,温吞的管家Mosley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高傲阴险骄傲Thomos和恶毒保姆的较量,小厨娘Daisy的暗恋又一次没有成功·····有一点值得一提,打蛋器、面包机已慢慢占领了唐家屯的厨房,厨娘把它视为竞争对手,如临大敌,有失业恐慌。
唐家屯的路面上满街跑的都是汽车,而厨房里居然才开始用烤面包机,贵族家庭到底是有多保守,此时大概是1920年。
这一季有着再出发的意思,走出死亡阴影。
It has been 6 months.It has been 8 months······但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说是要走出,留下来的人才最痛苦。
影片开头色调暗沉压抑,然后转向一身黑衣的Mary,大提琴配乐响起,其实这时我有关掉KMplayer然后上床睡觉的冲动。
从1、2、3季一直看到现在,这剧越来越有点红楼梦的意思,庄园和大观园,所谓悲凉之雾,遍披华林。
但朱利安还是不能和曹雪芹相比的。
唐顿里开篇里就挑明了贵族们的捉襟见肘:唯一男性继承人在泰坦尼克号事件中死去,老爷后继无人,法律明确规定财产不能传给女儿,庄园难以为继。
暑假在家看老版《红楼 梦》,凤姐死去,宝玉从牢中放出,粗布衣裳,只身一人拿着昔年贾府的灯笼走在薄暮里,珠箔飘灯独自归。
那凄凉,真不是容易道出的。
《桃花扇》里饱看兴亡的老艺人苏昆生有段唱词,叫《哀江南》吧: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Mary在饭桌上最终爆发:“他连一场战争都挺过来了,最后居然死于一场愚蠢的车祸,Matthew死了!
他本可以再活50年的。
” 即使再活五十年,也是磨灭成尘埃 。
不想说什么了,这一集大家基本上都从事着翻篇儿事业,希望继续存在。
比如George和小Sybil快要长大了,比如二姑娘终于找到了如意郎君(虽然郎君还有一位“阁楼上的疯女人”),第一次在酒店吃饭。
二姑娘很可爱,对那位伦敦编辑说:“看起来真疯狂,妈妈曾说我们永远不会在公共场合吃饭的,除非是我们下榻的酒店。
” 如今连英国女王都数年不定制礼服,花钱修缮王宫都会被拒。
第一个走出唐顿的是三姑娘Sybil,跟着小司机从事爱尔兰独立,结果死于生产。
如今,愿我们的二姑娘有个美好的前程吧。
不得不说第四季的downtown虽然对白和服装延续了前几季的精致风格,但是剧情确实狗血了不少,导致整部剧的质量与前几季相比有所下降,不过这也充分展现了它的优势之处:用幽默或深刻的笔触展示身处人生的困难时刻人们的信念毅力与纯洁高尚除去主人公mosley是我想说说的人物,他从来没有老夫人的幽默犀利,没有托马斯的深沉狡诈,没有大小姐的风趣与魅力,他有的只是一头秃顶、不合时宜的自尊心,笨手笨脚的单纯和忠诚。
他非常倒霉,主人去世失去了体面的工作,一直做粗活而carson找到他时那不合适的自尊心,被人看出与人竞争一个小花招就洋相百出,对板球向女士们夸夸其谈而实际笨拙到连球都打不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mosley还是得到的大家的尊敬和喜欢,在他穷困潦倒时有也不十分宽裕anna和bates主动借给他一大笔钱,连老夫人都主动帮他找工作,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虽然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很好的掌控生活,但内心是不容怀疑的正直和善良。
在第四季,软弱笨拙的的mosley却细心地察觉了tomas对夫人女仆的威胁,三番五次的鼓励,甚至为她挺身而出,保护她为她解围,小人物的爆发着实让人又惊喜又感动。
下一季希望mosley对tomas,软弱正直小人物对深沉狡猾大boss,而夫人女仆又有什么样不可告人的过去呢?
她能够得到这里善良的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软弱无助孱弱如蝼蚁的时候,可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沉睡着一个强大的自己,问题是,或因无路可走而作出的绝地反击,或者是为弱小的人们挺身而出,你能找到那个唤醒内心真正的自己的爆发点吗?
第四季的剧情饱受病诟,对于争议最大的anna遭到rape,反倒不想说什么了,实在残酷实在离谱,不过倒是表现了bates那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他的个人意志是那样的强烈,如果法律不能实现正义,那它对我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事都不能阻止我为心爱的人报仇,造成所有目击者都以为是坏人自己滑到致死证明了他不仅勇敢而且机智,那个坏人(竟敢不拿女英雄hgus太太的威胁当回事),只希望他死的时候受到了和anna一样的痛苦。
未婚先孕,这样狗血的剧情都来了,说说edith吧,由于有个充满魅力的姐姐,edith几乎不受重视,在爱情的世界里频频被姐姐抢去风头,好不容易找到地位相当却有残疾又早已错过适婚年龄的老人家,却遭到了他在婚礼上残酷的背叛,一切是这么糟糕,不过和接下来的比只能说是好的,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一个道德要求最严格的的阶层,她婚前就失去了贞洁,甚至还怀了孩子。
从来没有男人像他那样对她那么的温柔多情,努力的争取家人的认同,为了和自己永远在一起甚至冒着叛国者的风险..就这样edith有一夜没有回家,然而一夜的迷醉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就立刻被姑妈的话惊醒,你在拿未来和名誉冒险!
未来和名誉,决定了一个贵族女子命运的两样东西,感情用事的edith很快就尝到了苦果,最糟糕的事发生了---未婚夫失踪了。
从此开始了每天的提心吊胆,他去哪了,是生是死,也许她也狠心地想过如果是抛弃了她倒不如是直接死了。
最后亲情战胜了社会偏见,最艰难的时候姑妈挺身而出,她竭力平静愉快的说着谎话,为了学法语我要带edith去瑞士,edith也努力保持平静,可是带着感激的眼睛还是有点红了。
什么都瞒不过老夫人的眼睛,那些精彩犀利的吐槽全来自于对于生活的洞彻。
那不同寻常的电话,晚宴上edith的结巴,两句话就机智地为edith解了围,到底是老夫人,解决问题就是那样的果断明了,直接叫姑妈和edith,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两个在策划什么,我猜到了,但我希望亲口听你说。
每个人发生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落井下石,得到奶奶的同情,可以说那是最坚实的依靠,我想edith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英国人好像对悲剧的时刻 有以用幸福时分来凸显的情怀比如当整个庄园欢庆婴儿诞生的时候 孩子的父亲在赶来的路上孤独的死去。
比如在每个人欣赏美好的音乐会的时候 安宁高雅的歌声盖过了受尽欺凌的Anna绝望的呼喊。
比如Sybi与Tom终成眷属 家人与仆人快乐安心的听从自信而无能的医生 看着她最后的闭上的眼睛。
我还记得 电影里三强争霸赛上 人们误以为冠军诞生 塞德里克也是在雷鸣般的欢呼与掌声中停滞了曾意气风发的眼神。
艾琳艾德勒被世人说是夏洛克·福尔摩斯唯一爱过的女人 我看来 确是他尊重的女人。
但英剧里夏洛克得知她的死讯 一言不发 他拿起了小提琴拉奏的是一曲圣诞曲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他站在窗前 窗外雪花纷飞 窗棂上积着厚厚的雪。
又隐约想起 凯瑟琳在沙漠中 最后说道【我不想死在沙漠里面。
我想死在家里,我想有一个舒服的葬礼】 这时响起的是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那段慢板 舒缓又悠扬 安宁 又平和 是我很喜欢的部分 却用在了最悲伤的画面背后。
以上。
最近看英国电视连续剧《唐顿庄园》,情节马马虎虎,有些地方甚至是经不起推敲的,关键倒是温故一下英语。
虽说平时英文一直在用,可是除了工作以外,似乎比起十年前长进不多,也许从词汇量的角度来说还倒退了,即便在交流和沟通上基本没有问题,而要到达到母语般的水平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比如说看电影和电视剧吧,如果不借助一下字幕,就不能完全听懂所有的谈话。
我也试着想脱离字幕,不过依然不行,最终还是依赖的。
无论如何,这样的看电视剧算是娱乐学习两不误了。
尤其是对有些词汇的认识,对一些语句的用法,真的是有了生动的了解和掌握,毕竟配合有具体的语境,一看便明白了,胜于独自查字典和琢磨百倍。
中文里像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这样的具体称谓在英语里却只用一个Cousin就全部概括了,就像Uncle,Aunt一般,把伯伯叔叔舅舅阿姨姑姑什么的全部包含了一般;可是说起贵族家的佣人来却是繁琐得很,有管家Butler,副管家Under butler,有男贴身侍从Valet,而一般的男佣人叫Footmen,家里的私人司机叫Chauffeur;女管家、女佣、厨房里的各种职务都没有来得及好好记住,总之是等级分明极了,而且要是上流社会开个Party之类的活动,一套礼仪、称谓和举止繁琐到一塌糊涂,这是看这部英剧的第一感受。
现在,似乎有很多国人觉得自己有些钱就是贵族了,其实呢我倒希望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来看看这样的影视剧,至少它反映了一些西方贵族生活的真实状况,那些古老的传统有的是被保存了下来,有的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考验,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过人家还是有点文化的涵养,有点的传统的教养,懂得什么叫优雅,懂得什么叫高尚的。
比如,他们懂得对自己下人的尊重和爱护,懂得对社会的感恩和报德,懂得为尊严而维护和坚持的举止,懂得如何去包容和接受一些与自己相反的观点,懂得在什么场合下要克制自己,懂得在发生意外时如何去掌控事态并让其走向一个好的方向……这些植根于深处的文化底蕴的确是令人赞赏的。
不想具体讨论剧中的情节,也不想把问题扯得太远,只是抱着学习英文的态度,认识些文化,认识些常识,认识些异国的思维方式,欣赏些优美的画面,优雅的举止,优秀的建筑,还有那些室内豪华的场景、布置、器具、家什……这些都是构成语言的自然环境,也是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语言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生动的场景表达。
仅仅是我一点点的感触而已!
本季有三大槽点:Anna遭强暴,Edna施诡计套Tom,Edith未婚先孕而Micheal失踪。
单看这些情节确实是让人大跌眼镜,但是放到整部剧集里看,不但不难理解,还让人物形象更饱满、故事更富人情味。
第四季的评分最低,我却觉得第四季真正让我走近了人物,它的千回百转也更加耐人寻味。
一向沉静的Anna在前三集相当活泼,跟访客的贴身男仆Green频频搭话,在休息室里玩游戏大叫,这确实很不Anna,也一定程度上让人觉得惨遇是她自找的。
其实应该理解她,一个人无论再内敛,总有想放纵、想体验不同的时候,前三季里Anna从来没有放松过,何况Mr Bates本就非常沉稳如钟,这里Green恰好拨动了她想玩的神经,只是Green太太太卑鄙了。
她只跟Mrs Hughes说了自己的秘密,不告诉Bates,是怕他会杀了Green而走向绞刑架,"The poor man's heart-breaking from not knowning." "Better a broken heart than a broken neck." 她执意不说,偏执之余彰显了对Bates的爱之深,他活着比什么都强。
同时Anna也为感到羞耻,若是Bates没有逼问Hughs,我很怕她会精神崩溃。
Mary知情后,也是全力帮她走出阴影,与第一季Pamuk事件呼应。
我一直不太喜欢的Edith也渐渐展露了可爱之处。
从前她总是跟Mary对着干,总是想男人,倒不是因为坏,而是Mary光环太亮而自己又得不到家人的重视,自己只能寻法子找存在感。
况且也欣赏不来她的颜,直到看有人说她长得太过“文艺复兴”,才慢慢接受带有某种时代烙印的美。
现在人人爱的Sybil不在了,Mary沉浸在悲伤中,编剧终于多花笔墨塑造二女儿了。
Micheal和Edith还算般配,虽然男方老一些,但毕竟温文尔雅、饱含深情,挺合眼缘的。
Micheal为了跟精神病妻子离婚,决定改为德国籍,此情可鉴,但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我总觉有隐情,尤其是他去德国之后杳无音信,忍不住猜测他是利用了Edith。
从二人的相处可以看出,战后英国男女关系开放了很多,婚前性行为不再是禁区,但保护措施还没跟上啊。
不得不说Edith这步走得太急,可是为爱失身,又有什么好评说的呢?
得知自己怀孕后,Edith惊慌但并未失措,爱人的骨肉和自己的名声,难双全。
这一段她表现得坚强、果敢,先是打算偷偷堕胎,后一个机灵、决心留下孩子,踏出诊所的那一步完成了蜕变,她也成了敢作敢当的女人。
整件事中Aunr Rosamund是强大的后盾。
此前我对她的印象是高傲、固执己见、守旧,第四季告诉我她还是个好姑姑。
第一季时,她还对外人讲Mary的丑闻,颇为冷酷;这时,也许是时代变迁,也许是年岁渐高,她收起架子,对Edith的秘密守口如瓶不说,更是全力帮助,以学法语为名带她去瑞士旅居,生子、送人、保全大局。
转变虽大,但颇有老太太的风范,“Mary is family.” 这话可以用到Edith身上,意外但合理。
不过我总觉得第五季会有转机,或者Micheal及时出现,或者老太太出了更好的主意。
老夫人和Isobel的友情更上一层楼。
Isobel走不出丧子之痛,老夫人多次拽她去换环境。
老夫人感染支气管炎,Isobel寸步不离守了她两天,病中老夫人还吐槽“This nurse talks too much”,病后两人打扑克,老夫人戴着小花帽的样子真心可爱。
这两位虽然唇枪舌剑,但彼此都有个乐子。
老夫人依旧是最可爱、最智慧的人,她傲娇也傲娇得可爱,做错事时也好像很有道理。
她是Dawnton大家族的灵魂。
Rose还是个莽撞的孩子,总是兴致勃勃、热情洋溢,分明带着《战争与和平》2016的影子。
这次她看上了莲花俱乐部黑人歌手Ross,这位歌手很有魅力啊!
嗓音、仪态、舞姿、眼神、笑容,都够玩味。
他和Rose一见钟情,进展神速,我害怕他借Rose的不矜持提高地位,但事实上他是个真正的绅士,最终选择放弃,恰恰是因为爱她,不愿意别人对她指指点点。
放弃了也好,Rose的目的是气她妈妈,而这股气没法让她撑一辈子。
就这样,留白的爱情也美好。
He’s enjoyed her dreams.本季最畅快的情节是Mrs Hughes手撕Edna。
Edna极富心机,上一季步步紧逼,这一季慢慢拿下,目的都是借Tom Branson上位。
女人的计策还得女人来破,Mrs Hughes不一会儿就找到破绽,赶走Edna,给小学生Tom上了精彩的一课。
事实上,Mrs Hughes一直是隐藏在幕后的关键角色,给Isobel找事做、摆脱痛苦,帮Carson跟旧友解开前嫌,保护Anna,照顾小厨娘的感受,她都功不可没。
另外,还有些心动的细节,如结尾Mrs Patmore对小Daisy说,“I was so proud of you. I felt like crying out. If you were my daughter, I couldn't be prouder than I am now.” 然后轻轻拍了拍Daisy肩膀,迅速扭身,走回厨房的路上似抹了一把眼泪。
Mrs Patmore身拙心不拙,许多事她看得通透、想得周全,比如在Daisy迷恋Thomas时告诉她“he is not a lady's man”,在Alfred回来找Ivy时给Daisy放假。
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剧情深入,她的温柔体贴一面愈加明显。
还有倒霉蛋Moseley对Mrs Baxter说的一番话:"We don’t care for Mr Barrow. But I wish you’d give us credit for making up our own minds about you." 我很喜欢Baxter,她和善友爱、手艺好又勤快,温婉的Cora终于有了一位像样的贴身女仆,替她开心。
Thomas手里握着她的黑历史(好奇是什么),以此换取主人的情况和秘密。
万幸有人细心观察到她的难处,站出来给予鼓励,而这个人就是Moseley。
他虽然常让自己陷入滑稽、倒霉的境地,但他心地善良、忠心耿耿,是一位值得托付的好人。
最后说说Mary。
Matthew过世,同时带走了她的灵魂,她成了异常冷峻的“无面无心人”。
Tom、Carson和老夫人力挺她参与庄园管理,走出阴霾。
Carson一句“you're letting yourself defeated”戳到了她,深思、痛哭过后,那个“never down for long”的坚强女子又回来了。
有奋斗目标后Mary阳光了很多,开始关心他人,接受他人的关心。
很明显,Mary更加迷人了。
三位男士常常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她大大方方接受他们的爱慕,也明明白白指出自己对Matthew的痴心,即便如此,Tony Gillingham和Charles Blake还是要追求到底。
组团求爱?
Mary已经不只在爱情中驰骋,她开始上手改革庄园经营方式,挑起继承人的重担。
大概第二季时,Sybil驾着马车带Gwen去面试,回程中马蹄铁掉了,她们牵马拖车,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走了很久。
Mary当时说,“不论马跛成什么样子,她绝不会下车走路”。
但现在,她跟Blake视察农场,发现水槽打翻、猪崽缺水时,毫不犹豫跟着他,左右手各拎起一只水桶,来来回回打水喂猪,忙到天黑,头发四散,满身泥巴。
Blake让她先回去,这时她说的却是“I’m not going! They're my pigs.” 午夜回厨房亲自炒蛋(尽管没吃多少),这番亲力亲为让Blake对她刮目相看,又一位追求者入队了。
他俩先是互怼,后改观了印象,互有好感,有点像跟Matthew慢慢走近的过程。
下一季脱离不了庄园,所以二人见面机会还有很多。
而Gillingham对她也是痴痴,既是整个家族的旧相识,接下来又应该会讲他男仆的离奇死亡,戏份同样不少。
两位我都欣赏。
Mary会跟谁越走越近?
DA中我最喜爱Matthew,得知他在第三季圣诞特辑死翘翘了,我执意不看,这样对于我来说他就是活着的。
然而我还是看了。
他见了刚出生的女儿,开着车,抿着嘴喜笑,一缕金发垂在额前又随风飘起,然后倒在车轮下,留一滩血迹。
真是心碎!
我决定停在这里,不再掺乎唐顿的大小杂事。
然而我还是看了,而且我会看到剧终的。
P.S. 大表哥减肥成型男,去好莱坞发展,拍了《大群》《美女与野兽》等等,但我依然心心念念他饱满的脸、欲言又止的英伦风范。
今天听博客,关于表达欲的。
挺赞同播主的观点:我们分享,一方面是助人,一方面是利己。
可以吸引同频的人,同时可以回忆起之前的美好。
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到去英国之后,都尽量多的表达自己,一个是通过社交平台,一个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树洞。
今天就谈谈最近看的唐顿庄园吧。
目前刷到第四季的第6集。
先说主人公庄园助人robert,没想到这么完美的人设,在第三季竟然也能出轨一个小女仆。
可见男人真的就是靠不住的(btw,既然如此,何不找个让自己开心的,经济条件又满足的)。
大女儿rose 自从mathus 去世,就一蹶不振,不过似乎整个abby并没有太长时间的消沉下去,之后该运作的事项也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这告诉我们,凡事给自己已给期限,可以悲伤难过,但时间过了,就要重新振作起来。
tom 自从sibly生产去世后,也有一段love affair 不过很明显是被利用,并且被pua了。
利用自己融不进圈子为借口,想让thomas给他一个名分。
真的是君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女儿感觉存在感不高,对于男人,好像就喜欢比自己大的人。
当然也不是很世俗,不像rose,一出生就注定要为了利益舍弃很多东西,包括不能自己做主的爱情和自由。
再说说楼下吧:仆人这边的线主要以bates和anna 为主;两个人因为可恶的valet/的性侵闹得很不愉快,但bates 听到后的反应和做法真的好man.不仅没恼怒,而且觉得anna真的是太大度,为了家庭舍弃自己。
这种男人真的很难找哇。
永远把妻子放在第一位的人。
thomas依然是那个兴风作浪的人,生怕漏掉一点消息,想上位,或找到自己有利可图。
他又拉拢了新的女主人的贴身女仆,想要打探到消息daisy逐渐有了自己的脾气,不再是那个委曲求全不敢发声的小透明了。
不过她爱上了不该爱上的人,最后也放过自己,放过他让他走。
整个剧充满了贵族气息,也体现了分明的阶级关系。
听说利兹就在约克郡,有机会一定要去唐顿庄园逛一逛,体验一下剧里的氛围。
就酱。
第三季末,你们的电你们的光你们唯一的神话的大表哥直挺挺的死在车轮下。
然后编剧就开始被骂的万劫不复有木有,然后就开始了血雨腥风有木有。
一众人开始表哥哭啊 表哥死了 我要弃剧了啊 编剧脑残 竟然把我大表哥写死了啊 没有大表哥唐顿还有什么意思殊不知,这个你们心中神一样的男人是自己头也不回的要去美利坚当大艺术家,让编剧措手不及,只能把这个角色写死。
然后大小姐第四季的新恋人锁定后,汤姆库伦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被一众神之子批的头破血流,丑,配不上大小姐,怎么比得上大表哥的言论比比皆是。
还有些没看剧情都能打一星的人,高端冷艳的留一句。
弃。
或者瞄了第四季开头几秒,然后高端冷艳的留一句,果然没有大表哥就是大烂剧,弃。
然后留下一颗小星星我只想说,既然你们爱你们的大表哥那么死去活来,成为你们生命的主宰,不如随他去吧。
带上你们那一颗小星星,然后从桥上跳下的时候在高端冷艳的说一句,弃
搜索第四季的时候我预想中因为第三集观众反弹打分应该不会高,没想到还是有8.3分。
更没想到的是,看完了以后我再次给了5星。
看第三集的时候我也有强烈的不适感,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给最善良的Anna安排这样的遭遇,难道仅仅是因为她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幸福太耀眼了?
就像我不明白仅仅是因为大表哥不续约了就要把他写死一样,就像我不明白二小姐的情路为什么总是要这么坎坷一样。
但是看到后面我却了悟了一点(无论这是否是编剧的本意):生活即使有很多坎坷,但总会过去的。
安娜和贝茨依然能够在事故之后携手前行,二小姐也在亲人的帮助下度过对于未婚小姐最恐怖的难关。
也许他们在日后还会遇到更多坎坷,但是拥有幸福的片刻和真爱已经是很多人达不到的的要求。
有几幕点了这个题,一个是Marry/Tom/Isobel三个人在婴儿房缅怀逝者,三个痛失至亲的人一起舔舐伤口,Isobel不愧是一直带着天使光环的女人,一句话就comfort了大家:拥有这些记忆不已经让我们成为幸福的人么。
还有一个是Isobel的追求者在门口给她说她拥有与亡夫的记忆已经是让他很羡慕的事了。
太幸福的时候我总觉得会很不安,总觉得幸福已经达到了顶点,那么注定它会在某个点下降,或早或晚。
但是或许是我太贪心,其实能获得片刻的幸福已经足够点缀一生的回忆,让幸福成为联系人生轨迹的珠玉,而不是苦难,这样回首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吧!
就像Molesley总觉得自己倒霉连篇,最后沦落到铺路去,但是最后不也会时来运转,甚至成为一个会鼓舞他人的勇敢纯爷们了么!
至亲的离世,爱人的入狱,强暴,未婚先孕,错失姻缘,唐顿是打算把人生所有悲苦都写遍么(这点活该被骂狗血),但是我觉得唐顿的总体氛围还是很温馨的,新加入的善良友好Lady’s Maid我也很喜欢,我希望唐顿都充满了这样可爱的人,但是事实是,世界就是会有阴暗面,就是会有人总是想着陷害别人。
但我依然相信善良的人会拥有美好的生活,因为善良已经是人能拥有的最可贵的品质了,他们已经“高人一等”。
唐顿HLL的服饰和场景是我吸引我的元素之一,但是一直让我坚持追剧的就是这些善良的人之间温馨的流露,一句情话,一个眨眼,一次道别,就让人温暖不已。
让人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
一二战之间不正好是爵士时代么,让人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唐顿四季确实体现了时代的变迁,这种社会大背景也是吸引我的元素之一。
Highclere Castle真的太美了,我也不得不说这部剧巨大的投入也是它值得一看的原因之一啊。
摘一段影评很能说明我的观点:“相比于第一季,《唐顿庄园》后面的故事的确节奏更快了,冲突更激烈了,看上去不那么从容优雅了。
不过对于我来说,这部剧所吸引我的精神内核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我眼里,它的品质始终如一。
像这样一部轰动世界的电视剧,你说单靠制作精良、情节曲折、历史还原度高这样的特点取胜可能吗?
这在美剧面前都是浮云。
你得提供一些永恒的东西,一些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持续的共鸣。
”
愤怒何在?
因为Anna被强奸。
虽然说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是这样的遭遇谁都不想要,更何况是Anna这么一个好女孩;她善良,宽容,有爱心,对爱情很坚定忠诚,她坦荡,隐忍,能为人考虑,乐于助人;这样的女孩怎么忍心让她遭遇这样的事情。
编剧是没有思路了吧,才找个这样的事情来刺激观众的感官。
如果要残忍,大有那些应该收到惩罚的人呀!
这里就要说下Thomas,惩罚他会让人过瘾太多。
同时,在他身上,也没有了逻辑可言。
编剧似乎就为了戏剧冲突而制造冲突。
在第三季里,Thomas对于感情的态度是勇敢且坦诚的,也因此而面临失去工作而无助,他为喜欢的人挺身而出从小混混手里就下人来,自己却被暴打一顿;他受到了多方的帮助,甚至是Bates和Anna的帮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品质,也希望他受人恩惠懂得感恩并痛改前非。
但到了这一季,他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瞎折腾,扮演那个一锅粥里的老鼠屎,到处说人坏话搞背后的小动作,甚至还污蔑Anna,真的是太忘恩负义小人之心了。
一点逻辑也没有。
也许他就是这样的人设吧,但是我的观看体验不好,感觉他的存在就是给庄园带来各种事端,还能成功瞒过愚蠢的主人家和管家,太匪夷所思了。
倒是发现没有了Sybil的光环以后,小司机Tom的形象更立体了,也难得看到了他的肉体。
还是蛮帅的。
文/罗小可
世间有这样一种女子,她淡然明亮,像极了一朵盛开的海芋花。
静静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素雅芬芳,看似从来不问世事,却总是被刻骨铭心地记住。
唐顿庄园的安娜就是这样的女子,一直觉得她跟红楼梦里面的袭人很相似,都是家里的女仆,也受到一致好评,还比较温柔敦厚。
世间都说,好女人像极了一本真正的好书,不是一瞬间就让你惊艳无比,也不会一秒钟就被你淘汰抛弃。
安娜总是在时光的修炼与打磨里,不慌不忙地沉淀着,安然若素地把平平淡淡的生活调得活色声香起来。
温柔的白玫瑰,敢于追求爱情
张爱玲曾经有关于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经典说法:“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就成了蚊子血,白玫瑰却是那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就成了胸前的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头的朱砂痣。
”安娜就是那朵温柔的白玫瑰,外表不曾惊艳,却下的了厨房也上的了厅堂。
与贝茨的相遇相守,没有电石火光般的闪耀,却有着细水流长般的小美好。
在众仆人都还没有完全信任贝茨曾经没有过案底的事实前,她就本能地选择了相信这个略微沉默寡言的男人。
与其说她相信的是贝茨的清白和无辜,到不如说是自己的善良总是被第一时间唤醒。
可是命运总是曲曲折折,给予了这对夫妇太多太多的考验。
从贝茨身陷囹圄,到后来的重回自由身,安娜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过。
她勇敢地追求着心目中的爱情,一次又一次地品尝到了苦涩的滋味,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质疑。
知乎里面,有些帖子说安娜为了贝茨受了那么多苦真心不值得。
其实,爱情里面有太多的水中看花镜中望月了。
最美的爱情从来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幸福。
善良的女子,终究收获幸福
都说,你的善良必须略带锋芒。
当踏入心灵那片净土时,便无关乎于尘世,亦无关乎于风月,而是一种善良,一种责任,一种深深的爱恋。
偌大的唐顿庄园里,安娜的善良和关怀无处不在。
当腹黑的仆人托马斯要被管家开除时,她主动去宽慰给他些许的真能量;当报业大亨想贿赂她监控玛丽小姐的行踪时,她果断地选择了拒绝;当贝茨先生一次又一次地惹上麻烦的时候,她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力挺。
最后的最后,她不仅与众仆人相处得很融洽,收获了满满的友情,还守得云开见月明与贝茨结为夫妇。
可是,她的善良也会被人利用,以致于招来横祸。
或许,是命运之神太嫉妒这一对恩爱患难与共的夫妻吧,试图要备加重重考验和险阻。
在贝茨的理解和宽容下,她终于坚强地走出了阴影,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重拾善良本心,认认真真地生活。
最美的爱情,不过是平平淡淡的烟火味
但凡尘世中的烟火女子,身上都有浓浓的烟火味道。
她会爱一个人爱得很深,也会把所有的关心都给予她所爱的人,像一团火时时刻刻燃烧着。
日子如诗,岁月如歌。
安娜忙完唐顿庄园的工作,下班后与贝茨相守着二人世界的小美好。
一粥,一饭,一瓢饮。
虽然简单如斯,却有着无法比拟的浪漫和诗意。
贝茨夫妇无疑是本剧中最幸福让人羡慕的一对了,不管外面的日升日落、花好月圆,依旧活得从容不迫,活得风轻云淡。
像安娜这样的女子未曾出落得仙女般美丽,却别有一番淡淡的女人味。
因为安于平淡,所以特别真实;因为豁达,所以充满智慧。
我一直认为,热气腾腾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
一粥一饭,一菜一汤,一颦一笑,在柴米油盐的酝酿里,在氤氲的烟火里,笑看缘聚缘散,坐看潮起潮落,雁去雁归。
多少个日子以来,一直习惯在月凉如水的夜色下,在星辰与大海的想象里,用淡淡的心语诉一页时光。
愿你我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明媚的女子,身处烟火,不与感怀为伴,不与惆怅有染,不与忧伤同行,与平淡的幸福携手。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啥没有那种惊艳感了呢
严重狗血化了。。。
这一季又名:我是怎么爱上lady的。没有老太太的话真的是不够三星。
適合提神
看到强奸那集果断弃剧,剧情越来越闷
乱七八糟
唐顿庄园强奸案!戳瞎了我的眼啊弃剧
不能接受马修已死这种设定,整部剧黯淡无光。黛西莫名其妙的三角恋,安娜没头没脑的被强奸,三妹夫卷土重来的狗血出轨。。。看了想诅咒编剧。只有两位老太太,互怼起来精彩依旧。
为赋新词强说愁
依然精致,非常有料。值得期待。but ,看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完全不能吸引我看下去了。。。所以放弃。。。
细水长流,戏剧性减少,像乡间午后恬静舒缓的节奏。第六集Mary、Tom和Isobel围炉夜话爱情的美好回忆,Mary说起当年站在雪地没穿外套却一点都不冷一心想着“他就要求婚了!他就要求婚了”的激动,点砸得正好,这一季有这场戏,足够了。
从上个圣诞特辑开始我就对编剧没好感 这季你还这么玩
虽然经历了如此多的人员变动,但唐顿还是那个唐顿,依然是那个华丽却不庸俗,细节上非常用心,处处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的大庄园............(两个老太婆的之间的较量实在是太可爱了..............)
大表哥不在了好遗憾。英国版红楼梦的感觉越来越浓了。还是挺好看,至少精致依旧。
我真的 觉得 安娜那条线的 这个writer 可以去死了
编剧看看你造的什么孽:贝茨的眼神都已经打算要开无双割草模式了
强迫症强忍着也是看完了,剧情已经有些无脑了,人物也不好看,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想奥布兰恩小姐吗?毕竟,三季的反派都集中她一人身上了。安娜那个梗真的接受不了,要不是优酷会员要到期了,我就不继续看了。
这一季讲的是爱情如何慢慢滋长,以及如何克服刻板印象(stereotype)
第四部真是看不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