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久听盛名之后才去看这个电影的。
看以一会儿觉得除了女主人公挺漂亮之外其他是一塌糊涂,根本什么也不是!
毫无逻辑性,故事性也很差,觉得是非常低劣的恶搞片。
但是继续看下去慢慢门道就出来了:原来是我看的恐怖片太少的缘故!
里面对各种恐怖电影的手法、经典桥段和模式都进行了恶搞,无一处遗漏。
(当然只是我看出来的部分。
我“资历”还欠)回想正统的恐怖片,再一对照,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
我对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最有感触想起了死神来了
「听说每个办公室都会招一个蠢货,以此来提升其他员工的优越感和积极性。
哈,开玩笑,我怎么没看到我们办公室有这种蠢货?
」 找到那个比你更蠢的蠢货,是很重要的事。
《惊声尖叫》是部大烂片,堪称烂俗桥段百科全书,所以《惊声尖笑》对此大加嘲讽,大快人心。
但是之后的几部沿用类似的模式恶搞起其他恐怖片,已经纯粹是狗尾续貂。
于是它自己成了最蠢的那个。
“我想看看你里面有没有料。
”“那就翻到第55页。
”你接受辅导级画面吗?
媒体只想采访最无知的人。
“留长发,樱桃小嘴,俏屁股?
”“没错,就是她!
”“不,我说的是史蒂夫。
”既然杀了他,就顺便洗劫了吧。
你以为我们在演恐怖片吗?
丁丁这么小可以算残疾了。
“妈妈说我戴了警徽,你就得尊敬我。
”“妈妈也叫你别用吸尘器吸小弟弟!
”“您干哪行?
”“没什么,到处砍人。
”我就知道他有问题,因为他看起来太完美了。
当我清理房间时,别来烦我!
警方给了我们一些安全准则:1、待在灯光明亮的地方。
2、不要独自外出。
3、卫生纸由前往后擦。
4、不要相信别人,尤其是想帮你刮毛的人。
人有时会做些不光彩的事,有些人为了钱,有些人为了测试自己的极限。
这就是部电影,收音师在那,工作人员都在。
缺少性的满足,会导致变态行为。
看电视节目不会造就变态杀手,取消电视节目才会。
打劫超市的生存法则:1、动作要快。
2、别跌倒。
3、别回头看。
大概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看过《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那时明珠台译为《旧年暑假仲有鬼》。
情节模模糊糊地还记得,印象中那时看很恐怖很刺激。
今天无意找到这部《Scary movie》,以为是从前看过的《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想重温一下。
可是看的时候觉得很不对劲,一点也不恐怖刺激,情节乱七八糟,无厘头得很,片中的美国青年的生活也乱得可以。
后来在豆瓣搜索才知道这部影片不是我小时候看的那部,影片恶搞了很多其他的影片。
居然还拍了很多部。
真是无聊透顶了。
看这个电影感觉和看《史诗电影》一样,里面很多外国电影的桥段,有一些电影桥段你没看过,你就不很明白那一段是什么意思。
而且有一些文化差异(史诗电影我就没看懂,看了一半就不看了)。
电影的情节和《scream>是一样的,若之前没看过 scream ,观影效果也会有影响。
电影前面一些地方还是很搞笑的,后面感觉没什么意思 ,听同学说续集还好看一些,但是我不打算看续集了,怕没做足功课看不懂。
电影还是挺有创意的,这种万全照搬其他电影情节的片子国内是拍不出来的,拍出来了也是让人骂抄袭。
惊声尖笑五部曲都看完了,不得不说看这惊声尖笑系列真是恶搞恐怖片中的经典。
如果你是一个恐怖片爱好者,那你一定不要错过惊声尖笑。
看这部电影,首先你得做足了功课,电锯惊魂,咒怨,午夜凶铃,招魂,驱魔人,林中小屋,死神来了,黑客帝国等等(欢迎补充)我看这个系列时是全程笑着看完的,每次感觉要被吓时就会来一个反转,突然搞笑,哈哈哈,这个套路屡试不爽啊。
片中恶俗的台词也有不少一语双关,虽然片中有不少低俗的恶搞,可观众就是喜欢看,票房还挺好,搞笑就行。
当然这都是比较粗浅的理解。
惊声尖笑也在笑声中带领我们看穿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腐烂与不堪和政客的丑陋。
一个能让你喜欢上恐怖片的恐怖片,值得一看!
电影里有大量的有关性的笑点,比较典型的美国喜剧,有点像之前的美国派,不过美国派更暴露,这比美国派要稍微含蓄一点,可惜的是,没有戳中我的笑点,所以只给了三分,这个应该不怪电影,只是文化差异。
开头的杀人剧情,我觉得是全剧最搞笑的部分,女的在一堆东西中选择了香蕉,却没有选择枪或者刀,然后又选择了死路,最后最搞笑的是杀手刺向她的胸部的时候,居然是假的胸。
百度上看来的。
这位哥们真心NB,恶搞片被他当悬疑片看的1【阿呆是真傻,当阿呆进了女记者的车去互相了解时其实是和杀手帅哥了解阿呆来模仿他。
留意女记者的一句话,阿呆留着口水说自己忘记咽下去了,女记者说“我记住了”】2【辛迪第一次被**叫进办公室时,假阿呆说自己将大便拉在裤子上。
**要阿呆离开并去换条内裤。
借此假阿呆有了去浴室给那个JJ小的男人警告。
】3【在警察局2个警察耍阿呆的时候,说当你变成男人时你就懂了,然后阿呆便反整2个警察。
此举就证明此时的阿呆有智商是假阿呆】4【更重要的是当帕妃来到警局叫阿呆回家时,阿呆说我“正在扮演警察”,但阿呆第一次遇见记者的时候说自己是个特别警探。
假阿呆用常人的用语说漏了。
】5【辛迪从警察局出来,打了记者一拳,假阿呆很专业的出来用衣服盖住了辛迪的头并拉开了辛迪,又是正常人的表现。
】6【辛迪来到帕妃家,阿呆穿着警服给辛迪送冰袋,并提到那个杀人的事情。
之后一分钟不到,辛迪接到杀人狂的电话,妈妈去叫阿呆,阿呆却是穿着居家服,拖拉着吸尘器并内裤坚挺的出来。
表示此时家里有2个阿呆,一真一假。
】7【结尾部分阿呆拿着面包边吃便给警察资料,走前向辛迪道别,辛迪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感觉阿呆的发音与之前的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阿呆要吃着东西进来,就是因为吃着东西说话可以掩盖发音。
假阿呆关上门的眼神那个犀利啊。
】8【帕妃和格瑞是芭比和小雷杀的。
如果阿呆杀人狂,但毕竟血浓于水,所以不会去杀自己的姐姐。
其次为什么不会是假阿呆杀的呢?
答:在芭比与辛迪激情后,芭比说“你以为是我杀了帕妃和格瑞?
”此时辛迪以及警方都还不知道这两个人已经死的事情。
由此可以说明假阿呆没有杀帕妃和格瑞。
而芭比和小雷这两个SB杀人是毫无动机的。
正如他们说的他们没有真正的杀过人,因为格瑞是被电影院观众弄死的,帕妃是自己投入演技自残死的。
】总结:整部影片的凶手就是那个帅哥和记者。
目的就是辛迪等一行人抛尸大海的报复。
而辛迪最后的车祸,则要告诉观众一个道理:人在做,天在看。
其实还有更多剧情可以证明我所说的真假阿呆的观点,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大家现再可以抱着我给大家的思路再去看一遍,就会发现更多的真相。
我觉得好看,因为很喜欢scream,所以对里面的桥段很清楚,喜感很强。
如果没有看过scream的话,就不要看这部了,效果会差很多的
看第一遍的时候,每个镜头转折都让我震惊,梗密集且讽刺性极强。
看第二遍却免疫了,只觉得吵闹。
这部电影想传达的只有恶搞吗,不见得吧,还是恶搞的层面下潜藏着对事物的一些失望,通过营造搞笑去掩饰疯狂。
到底什么是正常世界,什么是不正常世界,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在哪里?
这部电影好像在告诉我们,对这个世界里的正常不用太认真,正常过头就会不正常,在那些离谱的事情里才是现实世界。
以发疯的精神状态看别人,才发现别人比自己更疯,有那种好装可怜的,以装可怜博得同情,还有那种说会爱上AI的,真搞笑,不就是因为ai不会对你发脾气,舔着你,供着你,还在那装什么神圣的爱神,恶心。
现实世界的疯子一点不比电影里的少,我也是其中一个,但好在我有自知之明,内心拥抱这种疯狂,不至于让疯狂毁掉自己,也不屑于得到他人的理解,冷眼看着这些人装疯卖傻,暗自鄙视。
好吧虽然是部恶搞片不过当初看的时候最后凶手的确没让我想到……
看的第二片了,考虑到他是2000年的电影,其实是部不错的电影,恶搞片的开端了吧。
2009.10.10
太逗了!尤其killer的两个其他表情 吐舌头和high了的表情 太太太好玩了 整个电影充满了对各种电影的恶搞 基本就是美国高中青春电影+恶俗改编其他电影 但00年就想出如此高招儿值得敬佩 女主其实挺好看但被刻意丑化 最后主题曲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虽然很三俗但是还挺逗的,女主也好看,最后凶手的亮相也很帅气。
还记得那时候看这电影,笑得一抖一抖
BD可以奉为恶搞经典了 哈哈哈哈哈笑点:看出惊声尖叫系列杀手 阿呆 黑客帝国朱儿逃跑不拿武器,选择死路,在喷水草地卖弄性感,被刺出硅胶胸老黑“暗”gay 在厕所gloryhole被dick入耳贯穿大脑杀手一直哈🌿警长拿出背部填充物gang塞……
有笑点,有惊喜,部分典故不是很清楚啊╮( ̄▽ ̄")╭ ,冷
够无聊,笑点够多 可惜没看过恐怖片不知道恶搞了哪些片子
I don't get the point, not scary annnnnnnnd not funny
没有那么多黄暴会稍微好点。各方面来说都是版本领先的抽象神作,太抽象了,太超前了了,配合现在的美国看更有趣了。
完全的恶搞《惊声尖叫》,各方面的boring
自暮色大电影让我爱上了恶搞电影,有几个点都让你意想不到,还是比较有创意的!
好恶搞好喜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了 好多梗现在才明白~~!果然得英语好才行 经典的镜头太多了,真的!哈哈哈哈哈哈With蔡 应该是17了 还看了暮光两部
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这种幽默
你熟悉恐怖片的话就一定知道这样一个系列电影:《惊声尖叫》系列,又名《夺命狂呼》系列。如果你看不下去那个恐怖片,就看看使用惊声尖叫系列情节拍出来的喜剧片吧。笑料很多,调侃了很多知名恐怖片。比如《驱魔人》《电锯惊魂》被调侃的情况,我看的是狂汗不已!
三星点八。比原片要好很多啊!!当人类的想象力不被束缚的时候拍出来的东西怎么这么可爱!而且真的太搞了。有四场戏非常棒:一年前的车祸误杀;漂亮妞尖叫众人以为在演戏;漂亮妞一边解说一边被杀;电影院众人集体绞杀。真的棒!极!了!
很多人都在给电影写情书,这片是给电影写分手信,反高潮,解构,嘲讽,槽点简直太密集了,美式幽默拉到极致了。
04年的时候看过。。没笑。。这次看笑了。。节操碎一地。。
连屎尿屁都这么脱俗 让我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