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推荐的。
用QQ传给我的。
推荐理由就是情节简单。
建议整天沉迷于股市的我换个脑子。
用了一个半小时看完。
故事情节如他所说一般的简单。
没有常见的三角关系,什么我爱你的时候你不爱我,我不爱你的时候你又爱我,等等烂剧情。
一部电影,不搞笑,没有俗烂的感情纠纷,没有惊耸,单纯以情感贯穿。
个人感觉这是陪女朋友去影院看的一部好片子吧。
对于我来说,片子单纯的将我从工作和股市中拉出来了一下而已。
看过后,一觉起来估计情节一点都记不得了。
总之,个人感觉,看片之前看了几个评论,没有评论评的那么烂。
但是也没有严谨的情节。
打发时间,换换脑子还是可以的。
我想我更喜欢生活中简单纯真的感情,不必如此的理想化,一样可以充满了坚强。
(PS:如果有人说,高圆圆会死的情节就是曲折。
那我只能说,确实是我太复杂了。
这种东西看到大夫说一成的生还就意思是100%的存活。
当小日本最终在一起后,就更说明高圆圆死不了。
)
暂不论故事得事情,这里展现的么美丽风光是令人神往的。
也许故事其中的故事很简单,但是优美的景致在这部电影的成功方面我个人认为是立下很大的功劳。
在马楚成的镜头里,《男才女貌》格外呈现出一种对“美”的执意追求。
《男才女貌》再次延续了马楚成以往绝大多数作品中专属于他的风格化的优美画面,先天的敏感和后天的职业训练,使得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在取景、构图、光线等方面拥有常人不及的优秀直觉。
然而不论是高圆圆的典雅和端庄,还是余文乐的腼腆和帅气,甚至是影片外景地云南大理的古镇风貌和那里似乎被永远定格的晴朗,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元素只是《男才女貌》“皮”上的美丽。
除此之外,它还有“肉”上的“美”,那就是人物平静然而强大的内心世界以及始终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和处处充满喧哗和骚动的世界里,他们那种单纯却不缺少热情的生活态度因其不合时宜而罕见,因其罕见而陌生,因其陌生而产生美感。
不过,这些仍然不是《男才女貌》的全部,真正让这部电影脱颖而出的是它“骨头”上的美。
这些“美”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充斥于我们生活中所有微小细节之中,但又因为生活常态的层层遮蔽而隐匿在黑暗之中,不能被我们轻易发现。
在有情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后面,是《男才女貌》力图发现日常之美的勃勃野心。
日常是“日复一日”,日常是“琐碎庸常”,日常是“平淡无奇”,它其中会有美吗?
不是应该只有“创世纪”、“里程碑”这样的词里才有美吗?
《男才女貌》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它相信除了金碧辉煌,自然素净里也应该有美;除了“弑父娶母”,“结婚生子”里也应该有美;除了古装宽袍大袖的繁复层叠,现代制服的简单利落里也应该有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句话很多年以前曾经流行过,现在的人不大说了——不过它的道理还在。
先于发现的能力丧失的,是发现的热情和对待生活的赤子之心。
《男才女貌》开始于一个年轻人早晨起床的镜头,他的妈妈死拉硬拽把他拖起来,他却没有像他妈妈希望的那样坐在桌边吃早餐,而是拿了几个点心悄悄溜了;影片结束在一个十字街头,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通知自己的丈夫回家吃饭。
这一个“上班”一个“下班”的两组镜头,其实含括了通常被我们认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家庭”和“工作”,“上班”“下班”正是在这两种处境中转换的最日常的动作,而“吃饭”又被同时处理成这两场戏中最核心的戏剧因素。
《男才女貌》用这样的动作作为自己的开场和落幕,无疑是将日常生活仪式化的隐喻。
只是在这一个半小时的“日复一日”中,一个需要母亲拖着起床的男孩子,已经悄然成长为一名在公共场所维持秩序的父亲。
《男才女貌》的宣传词上写着“如果你爱我,就带我去看《男才女貌》。
”我想也许应该这样说,“如果你爱自己,就应该带自己去看《男才女貌》。
”一对相爱的男女冲破层层阻力(甚至包括来自命运的)生活在一起,这样一个故事的终点不会是爱情。
爱情只是它途径的一个大站,它真正驶向的是对自我的发现、肯定和坚守。
这个意思在小悠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当她怀孕以后,来自母亲的遗传疾病让她必须在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之间做取舍,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选择了后者。
如果说对一个母亲而言,做一个牺牲自己保全孩子决定也许伟大但仍不算困难的话,那么对一个女人来说,为了这个没有出生的孩子而离开自己的深爱的丈夫和亲人去独立生活,无论如何也是一件需要很多勇气和坚定意志的事情。
外表孱弱的小悠做到了,这种不光有风花雪月更有努力和担当的爱情,更加令人信服和感动。
《男才女貌》在剧情上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为故事设置了一组戏剧性非常强烈的人物关系,偶然和巧合发生的密度之高几乎令人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比如福田诚是阿乐同母异父的兄弟,阿乐的父母并非亲生,这个情节其实非常刻意,然而影片几乎一点儿没有在这上面做文章,只用一场洗碗的戏就云淡风轻的过去了。
最终,冲突的“可能”没有变成“现实”。
凡是和“生老病死”无关的事情,哪怕戏剧性再强,也被远远的放到了背景里。
对素材的这种处理,显示了《男才女貌》的价值取向:和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相比,任何外部冲突都是不值得花笔墨书写的。
所以《男才女貌》这样一部看似“时尚”的电影,最终把主题落在了“坚守内心信念”这样一个并不“时尚”的命题上。
对于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来说,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内心多多少少都会强大一点吧。
《男才女貌》“恋爱”谈得一般,但“饭”做得不错。
两对情侣经历了相似的恋爱过程,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恋,从相恋到分手,再从分手到复合。
一主一副两条情节线交替前进,时而平行时而交叉,在节奏上大致保持同步,而在内容上形成互补——这样的想法不能说不好,但实现起来有点困难,一个半小时要完成这么多情节,肯定没功夫去慢慢铺垫;铺垫不到位,电影看上去就会“假”,亲热戏让人起鸡皮疙瘩,分手戏也让人觉得是没事找事。
《男才女貌》愣是靠着一顿又一顿的饭,把整个故事讲了个滴水不漏。
《男才女貌》里的饭真是多。
先说阿乐和小悠这一对,开场就是阿乐妈妈叫阿乐起床吃早饭,结果阿乐急于上班,没有坐下来和父母吃这顿饭。
能有什么比缺席早餐更能形象说明一个年轻男子尚未安定的情感世界呢?
接下来阿乐展开对小悠的追求简直是顺理成章。
阿乐和小悠的结合也是用两顿饭来解决的。
小悠爸爸请阿乐吃饭,试他的酒,阿乐没量却又不敢不喝,结果吐了,小悠爸爸一句“好酒而无量”的抱怨,婉转表明了他对两人未来的不看好态度。
相较之下,小悠在阿乐家吃的那顿饭,则表明了阿乐一家对小悠全方位毫无保留的接纳态度,参加的人不仅有亲戚还有朋友,吃完饭还有一对一的促膝长谈。
把这顿饭处理成两人感情的高潮戏,对于重视家庭的中国人,再合适不过。
剧终是一场准吃饭戏,小悠和孩子叫工作中的阿乐回家吃饭,感情到了这个份儿上,那才叫尘埃落定、老夫老妻呢。
福田诚和水野裕子的爱情是从一顿饭里萌芽的。
男主角不怀好意的邀请水野裕子共赴晚宴,福田诚不识趣的夹在中间,在这种“不打不相识”中,两人开始彼此了解。
而另一顿饭却让他们劳燕分飞。
这是一顿极富戏剧性的早餐,福田诚做炒饭,水野裕子做寿司(顺带表现了一下中日文化差异),交换吃来分外甜美。
谁知这时水野裕子前助理突然出现,两人之间的现实鸿沟乍然呈现。
福田诚不得不放下一顿没有吃完的早餐,怏怏离去。
这种过山车般的感情刺激,多亏放在杯盘碗碟间处理,方在惊心动魄间仍能保持一份掩饰下的从容。
两对情侣的唯一一次有交流的碰面,也是在饭桌上,那是剧组的聚餐,小悠和阿乐无意间参加进来,结果因惩罚好色的男主角而升级成一场狂欢。
正是这顿饭,最终促成两对情侣完成了最初的亲密接触。
它有个蹩脚的名字若不是这个名字它完全有理由再完美些蓝色的天空 蓝亦不那么绚丽青色的梯田 青亦不那么浓郁白色的云朵 白亦不那么惨烈温暖的碎花连衣裙柔和的白色棉布衬衣年轻而纯粹的脸庞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都只是那样淡淡的不多一分却也不少一分却正好抓住你的心喜欢这样简单的画面干净 一切是那么的干净清澈见底爱情也许真的就那么简单简单的像放在墙头的那束小白花简单的如藤椅上摇晃的时光简单的似日光下的那场拥抱然而故事终究只是故事那场阳光明媚的暗恋浪漫温馨的小场景女主角的病男主角的痴都是电影一贯的技巧却总能赚到我的眼泪我拼命的流自己的泪却并不会因此相信爱情的存在明知承诺不过因为没把握却仍要沉醉于诺言不愿醒来明知有些爱要不起却仍死死不愿放手明知没有结果却仍苦苦等候这一切的固执我懂得如何欣赏却也许永远无法体会然而没有理由埋怨什么我们都有自己的固执明知眼前不过是个编纂的故事我却仍要为它泪流满面因为那是理想不可企及不过如此永远的沦于世俗罢了
温馨、唯美、感动,电影给我的感觉可以用这六个字来概括。
故事发生在云南一个小镇,两段看似互不相干的爱情同时展开,又很微妙的联系在一起,平行之中有小而短暂的交叉点。
其实,应该说电影一共呈现了四段爱情。
阿乐与小悠,福田诚与水野裕子,之外,还有他们父辈们的爱情。
我想,影片的主题就是爱,是爱情也是亲情。
“真正的爱,就是为对方好好的活下去。
”“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爱情的延续,是我们最完美的结合。
”“你和我拥有无比的坚强,我们会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条路!
”当小悠被推进产房,阿乐作的那段手语,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潸然泪下,因为,阿乐的眼神中是爱,坚定的爱。
爱的力量真的是伟大的,爱会创造奇迹。
那“无比的坚强”就是真正的爱。
一直在试图理解这四段爱情。
这应该是截然不同的四种爱,我觉得。
小悠的父亲对母亲的爱,很伟大。
他一直守候在妈妈的墓旁,照顾着小悠,也守候着他们的爱。
阿乐的父亲与福田城的母亲之间,我不知道有没有爱情。
母亲最后离开父亲与日本人结合。
在当时的年代,也许,母亲是对旧时代的反叛对真爱的追求。
从福田城口中我们知道,他的母亲喜欢四处游走,而他的父亲(日本人)就喜欢跟着她。
相对于小悠父母的爱,这种爱很简单,却同样伟大。
爱,也许就是甘心与爱的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条路。
阿乐父亲与母亲的爱,是平凡纯朴的爱。
影片一开始,阿乐问老爸:“你怎么忍受的了这样一个闹钟妈呢”爸爸憨厚的轻轻回答:“就是喜欢”爱,也许就是这样简简单单,不需要山盟海誓,只要“老了,还当我是你手心里的一块宝”。
阿乐与他父亲的一段对话我印象很深,其中有几句话“不想打扰简单正常的生活”“有些事,轻轻擦肩而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阿乐并没有让福田诚知道事实的真相,而选择了轻轻擦肩而过。
生活,简简单单的生活,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幸福。
福田诚与水野裕子的爱,是不同的一种。
两人一见钟情,在频繁的接触中摩擦出爱情的火花。
“相爱,只需要一瞬间。
”然而,一些外在更是来自他们各自内心的限制使两人分开。
“放弃人生中的她,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短暂的分离,两人明白了,爱,要双方放弃一些东西。
两人最终拥抱在一起。
爱,要学会放弃。
阿乐与小悠的爱,是影片的主线。
阿乐不在乎小悠身体上的缺陷,选择要和小悠一直走到生命的最后。
爱,需要勇气;爱,没有等级。
他们的爱还贯穿着父爱与母爱在里面。
最后,两人走在了一起。
因为爱,战胜了死神。
“你和我拥有无比的坚强,我们会一起走完人生的每一条路”,很简单,这就是爱。
亲情的力量也是影片所让我们感受到的。
父亲对小悠的“自私”,是无声的朴实的父爱,然后,父亲最终明白,真正的父爱,是让孩子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已故的母亲对小悠的爱,通过生前录好的一卷卷带子,这影响了小悠,也教会了小悠坚强。
包括小悠怀孕期间对着DV给未来宝宝的那段话,流泪的同时,我们谁又能不说一句“母爱,真伟大!”还记得幼儿园的那位老人吗?
老人上年纪了,耳朵也不是很好,几次去找小悠,他总会说“老了,等死了...”我想,这绝对不是一种巧合,这是导演的别具匠心。
这是一种灰色的悲观的对待生命的态度,与几位主人公对爱与生命的执著构成了截然不同的一面。
这让我想到了小悠为孩子取的名字“阳”,要想阳光一样灿烂的笑容,充满活力。
这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部充满爱的影片。
不复杂,简单、唯美,我们在幸福的泪光中懂得爱,学会爱,然后,知道,给以生活一个灿烂的微笑!
因为,我们都会拥有无比的坚强。
这坚强,是爱!
余文乐和高圆圆主演的《男才女貌》,看完之后闭目趟在床上,一直在回想里面的画面,阿乐和小悠用书本隔墙传递话语,像小时候和同学用字条传递一样有趣。
他们在回城的路上遇到别人拍摄电影,而停下来去了教堂,阿乐给小悠用野花编了一个戒指给她带上,在他们心里要比很多克拉的钻石戒指价更高。
那里古镇青瓦白墙,绿树相映。
青山碧水,层层梯田环绕。
可爱的小木屋,山坳里的荡秋千,处处都带有浪漫的气息。
杨乐以为小悠将不久于人世,跋山涉水找到小悠的老家。
气喘吁吁的他对小悠真情告白:“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替你挡汽车,看着你的背影,我也不知道来这里有什么意思,但我真的很想向你表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男人是这样的喜欢你……”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的勇气,那样真挚诚恳的表情,我想每一个女孩都会感动。
阿乐当得知自己要做爸爸了,高兴的拥抱所有的同事。
也许那些初为人父或初为人母的感觉,真的让人幸福和快乐。
但是,后来小悠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遗传她妈妈的心脏病,如果生了宝宝,只有一成的把握存活,因为她的妈妈就是因为生她而去世的,这个消息无不给他们的青天霹雳,小悠选择了出走。
后来小悠明白了,她不能失去阿乐,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时候,回到了那个每天阿乐送给她花的桥头。
他们的孩子马上要降生了,也许小悠就这样去了,电影给人们留下了悬念,我的内心也跟着忧伤。
最后在阿乐工作的地方,一个小男孩叫了声“爸爸”,紧跟着是小悠的父亲,我心里一沉,小悠出现了让他下班早些回家,因为是他们儿子的生日,电影圆满结束。
平静的开始与平静的发展。
让我丝毫看不出这片子的吸引之处。
甚至有一点点的不专业,有些地方还挺雷人的。
后来,我发觉自己错了。
我开始被细节所牵制。
我喜欢那样的简单,那样的细节。
原来戏剧的冲突没有想像中来的那么的早。
但从冲突开始,我就开始沉浸在些许的感伤激动中。
余文乐帮高圆圆拍摄最后的视频。
送她进入手术室最后的“我会永远陪你走下去”的声嘶力竭的手语。
我哭了。
在我感叹导演的煽情功力的同时,我仍然希望有个好结局。
影片的两对,表示着影片的平行结构。
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剧情的发展。
交叉点即是那一夜。
形成的“X”在后来看到那对日本情侣终成眷属之后,我松了口气。
也就知道了手术的结果。
最后的镜头,我看了两编。
我总是喜欢圆满的大结局,喜欢各得其所。
总言之,这是一部唯美的片子,唯美的风景、唯美的人物、唯美的爱情、唯美的结局。。。
可是这些真的都是真实存在吗?
那么完美,感觉像是童话!
这些都是在电影小说里存在的吧。
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心爱的人,而且正好我们都是单身,又正好互相吸引,接着我们很顺利地进入恋爱,恋爱中有些不大不小的波折,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于是从此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不是童话是什么?
我认为简单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但是随着生活的打磨、随处可见的诱惑,两颗心能否真的能一直保持一致的步伐,一直坚强的一起走过?
我真的怀疑,尤其是生活中那么多对朋友开始确实是相爱,后来也确确实实不爱了。
虚构的故事往往只讲到: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接下来的事情连作者都不知道了。
所以当作看一篇童话去看这部电影吧。
在周星星的《破坏之王》中,吴孟达的脸被一足球砸开了花,当足球掉在地上时,达叔血流成河木无表情地说:“别傻了,不会有事的,我吃过了‘夜粥’,顶得住。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达叔所言非虚,因为你看,那个皮球都咽气了,而达叔还有气。
就算以头球著称的齐达内最厉害就是顶翻了一个人,而我们的达叔却顶翻了一个球。
看了《男才女貌》的预告片,我就坚信,这套戏的主创人员肯定吃了不少夜粥,而且还撑得够呛。
名词解释:夜粥——方言,狭义是指功夫,推而广之就是某种技能。
对这套电影,思来想去最精辟的评论是我跟一个朋友的对话,摘录如下,省略N字:朋友:这套戏我在98,99,01,03年看过。
我:别逗了,这电影07年才上画,而且你这家伙除了A片其它别的片你从来不会看两遍。
朋友: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把我98,99,01,03年看过的东西加起来就是这套戏了。
估计广大的男同胞对这电影都不会感冒,但当你从兜里掏钱,想再次感受一下老谋子的波涛热浪的时候,发现旁边的另一半用含情默默又略带幽怨的眼神在望着你,于是没办法,你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
据说这电影的宣传台词是“爱我,就带我去看《男才女貌》”。
男人们会说:“讹我,就要用《男才女貌》的广告语。
”女人的TROUBLE就在于,当你用手捂着你的钱包流眼泪弄湿你的脸的时候,她会用手捂着你的肩膀流眼泪弄湿你的衣服。
好了,废话不多说,回到这个吃过夜粥的爱情故事。
电影一上来就养眼,帅哥美女车轮式登场轰炸你的眼球。
性格也是讨喜的那种,男的机灵木纳中包藏温柔体贴,女的清纯可爱中暗带媚惑挑逗,一对一式的男女眼神过电让你明白电影将要铺开的两条感情线。
“我知道了,余文乐跟高圆圆一对而铃木仁跟三宅尚子凑数。
”隔两行有个小女孩在分析剧情并顺带炫耀自己的智商。
这时候,我仿佛听到了马导的弦外之音: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要说的是美丽的爱情故事,大家都入戏了吧,好,各就各位,准备开始。
对于帅哥美女这种事,我是举脚赞成的,因为我买这票的大半目的,就是为了让眼睛好好吃一顿冰淇淋。
高MM也没让我失望,眉目含情,顾盼风流的样子交足功课。
我一边使劲瞪大眼睛一边想:为什么聋哑的MM都这么漂亮,看来我不用再YY当年也演过哑女的酒井法子MM了,后继有人啊。
前段时间去探视一个女性朋友,当时她在复习周渔民同学的《爱情密码》,里面也有美丽的哑女朴MM,还有一不知名的漂亮智障MM。
朋友愤愤不平地对我说:“你看那家伙弱智都那么漂亮,我那样正常却那么丑。
”其时我也在嫉妒帅得掉渣又家财万贯的周渔民同学,于是没好气地对她说:“总不能什么便宜都让你占了吧!
”看到高MM时我就在想,美丽的哑女,是演千手观音的料啊,谁知道后来剧情的发展让我对自己的想象力吃了一惊。
余帅哥也不遑多让,看到他时我就想:这戏也可以叫《男貌女貌》啊!
电影结束时,我再一次震惊于自己的想象力。
当晚我梦到奥斯卡给我颁最佳编剧奖,而我拒绝出席还让一个伊拉克小女孩上台代发言,小女孩嘲弄了虚伪的美国式民主顺带揶揄奥斯卡主持人越来越拙劣的笑话……帅哥美女眉目传情对号入座后,美丽的爱情故事开始了。
惊叹于余帅哥与高MM的效率,一条关于扫地老伯胡言乱语的导火线,竟可使两颗经常有意无意打擦边球的心迅速撞出爱火花,并在电光火石间完成恋爱私奔结婚生子一条龙。
更惊叹于如童话般梦幻的古城和乡村,老楼,绿树,梯田,菜地,小屋,秋千架……每一样我在现实中都见过,但每一样出现在电影中的我都好像没见过,马导用镜头为这对小情人营造了一个人间仙景。
而那对日本小情侣,也在MTV式的风景画中酝酿着他们诺丁山式的恋情。
用误会和吵闹来调情之后,他们的爱情也迅速开花结果。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不丽的傍晚,两对情人在人生交叉点相遇。
马导更有神来之笔,用“解开”来证明两大帅哥存在于同一部电影中的合理性。
虽然我对这种生硬的剧情焊接不以为然,但我深信其中肯定有我不能了解的深意,如果没有,那是我没看懂。
爱情的高潮在一双双如饥似渴眼睛的期盼下如期而至,两段激情戏也让我把自己的眼睛瞪大到几乎可以跟牛叫板。
但很遗憾,在剪来切去的镜头中,我连谁跟谁都没分清楚,这值千金的春宵一刻就结束了,当时我恨不得按回放键,可惜,这是电影院。
人生就如抛物线,一旦到达顶点,下落无可避免。
两段如胶似漆的爱情终于面临考验,余帅哥与高MM兴高采烈以为可以升级为父母大人之时,噩耗袭来。
就像赌博,买大买小择其一,赌本就是生命。
不出所料,爸爸要妈妈,妈妈要孩子。
于是,规劝,执着,逃离,寻找,思念,重逢,生死一线,爱情影画戏交织泪水慢慢铺开。
另一对,以戏剧为红娘的恋人,在曲终之时面临人散之苦。
深爱着的情人,终究没有抵挡得住生活的逼迫,劳燕分飞。
就在小女生眼睛的PH值迫近临界点之际,马导又让我们坐了一次过山车。
几个镜头,就把余帅哥家的人月两团圆以及日本小情侣爱情无国界的HAPPY ENDING奉献在我们面前。
我旁边那小女孩泪水还在眼眶中打转,笑容就挂面上了。
我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笑中有泪?
这套戏中的人物跟风景一样美,内在跟外在,当然,除了那个好色的电影明星。
我想,如果我爸妈也是这样子,我小时候会不会少挨几顿K呢?
作者观影手记:先对马导说一句,对爱情偶像剧跟帖的,不一定都用散文跟诗歌。
像我这种听过琴声和嚼过牡丹的蛮牛,只能用这种无赖的言辞。
对这电影,如果是苛刻的影评人,可能眼都不眨就给个一星。
我给三星,当然,不是狭义上的可看度评判。
因为透过镜头可以看得出主创者的诚意,一套老老实实的偶像电影。
电影之外,让那些观影的小情侣在戏院温暖惬意了100分钟,这就足够了。
偶像电影从来不是我们的强项,所以要吃人家的夜粥。
《男才女貌》明显承袭了某些日韩剧的特点:帅哥美女,温情的恋爱,煽情的戏码,美丽的风光等诸多偶像剧元素一样不落。
可能正因为学得太用心,太醉心于营造“美丽的爱情故事”(马楚成语),所以对于某些细节的雕琢有所欠缺,本应生活化的场景变成了唯美的画卷。
剧情缺乏新意,故事的铺排也显得过于呆板,开端,发展,高潮,欢笑,眼泪,happy ending,让观众似乎在复习早已烂熟于心的日韩偶像剧。
06年,我们看到了很多吃过夜粥的电影,有吃过夜粥的石头,吃过夜粥的绿帽,吃过夜粥的无极,吃过夜粥的夜宴……怎样让夜粥适合自己的肠胃,继而转化成自身的营养,我想,这是电影主创人员应该注意的和努力的方向。
中国电影,条条大路通罗马,吃夜粥只是其中一途,但却是不可忽视的。
06年,我们在一块小小的石头中已经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巨大。
只是,吃夜粥不等同于炒剩饭,吃夜粥包含了人们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再创造与创新,以及对“夜粥”的融会贯通,而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
最后说一句,估计高圆圆学手语是临阵磨枪吧?
不然为什么要用台词搭救,而且,余文乐的交通手势跟KING KONG手语都要比高的手语来得印象深刻?
悠悠然的,一个童话故事。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的确需要童话。
其实看到最后一个片刻,隐隐泪光。
那种淡然的日子。
我们终于不会决然奔赴。
我想去看湄公河。。。
就是电影的名字的确很不好。
丽江的风景很漂亮,爱情也很漂亮。
去掉那些纷繁 华丽 其实是可以这样简单的 温馨
高圆圆的笑,实在令我心动
2007.4.13 拷贝来的电脑下载版
在光华楼看的...大一啊...
这种拼凑的烂电影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啊,靠!校台放电影的人几岁啊。唉,不能怪他,大概是我年纪太大了。。。
没搞懂为啥会看这个片子,想必当时太无聊了吧...
料到不会很好,没想到无聊成这样。
剧本:★★导演/音乐:★★★ 演员:★★☆视觉:★★★☆一块棉花糖:有点甜也非常空
我很感动的一部片子
在回家的长途车上看的,这片水平连DV都不如,真的。
很纯情,还说很喜欢高圆圆的。
真正的爱是让对方活下来
简单的,美好的电影。
余文乐的眼睛美到了不行。
他们在玩小清醒……
小清新片好么!!!
其实感觉很一般,对男一号女一号没多大兴趣,日本的那一对倒是很不错~~
n年以前看的,好像还不错。
08.1.28这天之前看了"墨水?"鳄鱼旅行.据此名未找到电影.本片我和libby看的时候唯一支持我们让它播放下去的原因是我们都想看这个演翻译的帅锅.高圆圆怎么也不知道给自己找个不那么弱的片子?余文乐...算了,我也不说了,现在的香港演员可怜啊...香港电影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