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已经几乎不看台湾的偶像剧,不过冲着刘恺威,我还是看了《我在1949等你》。
没想到,这部只有12集的电视剧却让我哭了不少于10次。
这部戏里面,我关注的只是老一辈的爱情故事,诚如一位网友所说,除去这个,这部电视剧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偶像剧。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爱情甜蜜了很多人,但却也因为爱情让很多人心里痛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一个是在战乱时期来到大陆的台湾热血青年记者林乡,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子乔雁清。
彼此在风情的上海相遇,相识,相恋,最后结为连理。
相处的时光很美好,却极其短暂。
分开,却来得十分突然。
这一分开,让原本相恋的一对恋人整整分开了50年之后才得以重逢。
孤身到台湾的乔雁清寻夫无果,还被告知林乡魂断上海。
心灰意冷本想回上海,却因两岸来往封锁,无奈只好留在台湾,后与一直照顾她的在台大陆青年韩祖光结婚。
她与林乡的过去一直藏于内心深处。
而,林乡,其实尚在人世。
在乔雁清前往台湾之后他一直在上海履行他于新婚夜对乔雁清许下的诺言,在他们认识的新月照相馆等待乔雁清的归来,终身未娶,孤独一生。
一个摄影展,让乔雁清得知林乡其实尚在人间,于是决定前往上海寻他。
可是,林乡却在乔雁清到上海的那一天离开上海,等到林乡回到之时已是乔雁清回台之日。
林乡到酒店寻乔未果,还好,他看到乔上车,于是赶紧追。
本以为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子开远,还好,乔的孙女韩玮看到车后奔跑的林乡,让车子停了下来。
五十年后的相遇,那一场是林乡在奔跑过程中摔倒在地,怀中装满这几十年来写给乔雁清信件的盒子摔到地上,风吹走了部分信件。
乔雁清慢慢走向那个她日思夜想的恋人,蹲下身子,拿起信件,看着信封上“乔雁清”三个字泣不成声。
林乡深情凝望他日思夜想的爱人,老泪纵横。
终于,他们又见到了这五十年来不曾忘却的恋人。
两个人回到酒店,彼此交谈,告诉对方这些年的生活。
林乡对乔雁清说,这辈子再怎么样都来不及了,见到你过得好,这辈子还能见上一面,我就没有遗憾了…因为爱,所以大度。
尽管林乡孤独等待了乔雁清50年却得知对方在台已成立家室仍然不悔自己的这50年的等待与牵挂,只要她过得好,只要此生仍然能够再见上一面,而非抱憾终身,这,已足够。
后来,林乡因为妹妹智子患病回台探亲,顺道前往台北探望乔雁清一家,看到乔雁清在台的丈夫韩祖光之后,发自内心对乔雁清说:“祖光是个好人,有他照顾你,这么多年你一定过得好,我就真的放心和安心了。
”的确,韩祖光是一个好人,从乔雁清到台之后一直照顾她。
在得知林乡与乔雁清的真正关系之后,尽管痛苦难过,但更因韩祖光深爱乔雁清,不想让她的人生不够圆满,不想让林乡白等半个世纪,决定把乔雁清还给林乡。
成全了林乡与乔雁清。
乔雁清回到上海,与林乡在新月照相馆渡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与他们初识那般,甜蜜、美好,但亦短暂。
因为,只过了短短的几个月,乔雁清因为急性肝炎离开了人世。
林乡,真的是孤独终生。
乔雁清去世后,骨灰被韩祖光带回台湾安葬于家族墓园。
上海,他生活了半个世纪,大半辈子都在等待乔雁清,垂暮之年能够与此生挚爱相处一段时间。
但是到了最后,上海还是没有了乔雁清,回归到了50年前,唯有的,是与之的回忆。
某天,林乡收到韩玮寄来由乔雁清头发做成的钻石,这是乔雁清最后能够陪伴在林乡身边的东西了。
他写信给在天上的乔雁清,一如当年乔雁清写给在“天上”的林乡那般——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替你而活,亦如当年的你一样,我爱你,即刻即永远!
这几天一直都在听<新月>这首歌.感觉旋律和歌词经常萦绕在耳边,令人一下子又想起那个年代的上海和台湾.片名就很吸引人,感觉有种时空穿梭,回到过去1949年的感觉.不知道大家看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穆斯林的葬礼>,我就觉得女主角很适合这本小说人物的形象,冰清玉洁,灵动慧诘......因为刚好此书的一篇章节就叫新月......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着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梦不曾诀别-<我在1949等你>片头曲何以奇<新月>PS:很好听哦
09年,台湾华视播出。
当时宣传说这是台湾第一部年代剧,于是就很想看看会以怎样的视角和态度讲述那段故事。
一集一集追了下来,分分钟连着,没拖过时间轴。
是温情路线,感念亲情心向团圆。
引起两岸观众共鸣,各种论坛里可以看到。
演员们的演技不是出众的,中规中矩。
故事情节也并不新奇,编剧水准正常。
戏的好品质,陈铭章的导演居功最大。
画面设计得自然流畅,远景中景近景拿捏得很好。
演员走位设计得舒服不做作。
剪辑更值得称赞,交叠讲述新旧两个故事,避免了倒叙或插叙的乏味,而且难得的是,交叠在一起的同一套演员的两个故事竟然不会让人觉得重叠混淆。
导演讲故事的本领,强。
细节设计,导演最是拿手。
他的细节总是恰到好处,起着该起的作用,让人的情绪不自觉的就跟着走了。
有个画面至今深印在心里。
雁清与男友林乡在码头失散,然后她在一旁的公告板上留言示意林乡去台湾找他,同时画外音响起……“我带着孩子先走了,你一定要来台湾找我们啊”……“四叔,我父母托付给您了,孩儿不孝”……“姐,找不到你,我们先上船了,你一定赶下一班船过来啊”……“我在那边安顿好了,就过来接爸妈和你跟孩子”……当时看到这里,哭了…… 本剧配曲也不错,与剧情走势很合拍,应该也有导演功劳吧。
曲风多是柔美抒情。
最喜欢《荷花妆》。
屏幕缓缓淡入了片片旧时的光影,一帧帧褪色的老照片,微微泛出迷蒙的黄晕。
时空坐标中的亭亭佳人,曼妙的身姿,娇美的笑靥,穿越了无数历史的云烟,却在尘世的一隅,依然静静的绽放。
双鬓斑白的老人,凝视着如花的容颜,内心的热流霎时融化了冰封的记忆。
那是最美好的时光,那是杨柳弄春柔的岁月,无声的濡染最浪漫的情诗。
时代的风云变幻,却吹不散小儿女的篱落呼灯,丝丝情事。
文质彬彬的纯良青年,林乡,憨厚自足的笑容,清澈的一览无余。
怀揣着珍贵的相机,也怀揣着璀璨的梦想。
记录一个城市的印记,撕毁一个城市的面具,文艺青年的热忱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弥漫,四周的空气感染了林乡的味道,林乡的味道却捕获了清纯可人的乔雁清。
幽暗的工作室,弯弯的石拱桥,碧绿的杨柳径,和煦的吹面风。
林乡和雁清讲述自己家乡的往事,稻田的白鹭鸶,中秋的鸡蛋糕。
欢声笑语中的雁清在林乡的扶助下学骑单车,尽情的飞翔在浩淼湛蓝的晴空。
轻轻的拥抱,依依的温存,恋恋的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暖荡漾在他们彼此的周身。
刘恺威的林乡,角色和演员融合极佳。
看得出刘恺威在角色的设计上做了相当的功课。
恺威的五官十足的俊秀,气质更是温润如玉。
饰演书生意气的记者林乡,清雅中自有一种时代文人的书卷气息。
难得是居然在儒雅的书生意气中惟妙惟肖的表现出了农家子弟的淳朴憨直。
可爱的冒着傻气,让人忍俊不禁。
喜欢看林乡几分羞涩的惬意微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阳光下闪闪的发亮,好像日子就是这样的敞亮,该对未来充满幸福的畅想。
一直觉得刘恺威的演技比较的生活化,自然柔和而流畅。
是一种春雨的霏霏,润物而细无声。
戴君竹的小乔,我偏爱她的民国装。
乌黑的发辫,娇俏的女儿态,素色的学生裙,粉红的旗袍。
比起现代的韩玮多出几分历史的风情,少女的风韵。
香墨弯弯画,胭脂淡淡匀,我无法不爱那一勾新月黄昏的古典美。
正如片尾曲所唱,带水荷花扮淡妆。
小林和小乔的戏,拍的唯美而清婉。
没有旖旎的浓艳,没有撕裂的惨绝,没有狗血的淋漓。
从人生初初相见的刹那冲动到阴差阳错的无奈分离,似弹奏一曲醇正悠扬而低回哀伤的古琴美韵。
林佑威的唐少爷:笔挺的西装,整齐的发型,精致的眼镜,锃亮的皮鞋,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的绅士气派。
再加上,剑眉星目,红唇皓齿,外形俊朗,一枚钻石青年如此情比金坚,居然难获伊人芳心。
更为悲剧的是,穷其一生,百折千回,却也只能任凭那流水潺潺,流年茫茫,微雨何曾雁双飞?
人到暮年的唐总裁,霜白了鬓发,伛偻了身躯,枯竭了血脉,却仍然一往而深,于内心贮满一泓寒碧,竟有几分碧水惊秋的凄美。
一身古色古香的中式服装,一头长长飘逸的华发,给予角色很独特的艺术质感。
不得不说,饰演老唐的张晨光气质演技绝好。
年华沧桑了容颜,却丰厚了灵魂。
一个中年男演员的魅力如同醇厚绵长的佳酿,令人沉醉,回味无穷。
光哥缓缓说出几个字的台词,语气却蕴含千钧力量,气势逼人。
冷冷的眼神,凝眉的沉思,无声的表演更加的戏味横生,摄人心魄。
光哥的老唐,熠熠生辉的商场成功人士,拥有显赫的权势地位,那么的内敛含蓄沉稳自信。
但在爱情上却是一个伤爱一生的失败者,自私而又悲情。
50年后的故事,我最爱老唐的戏。
不同于韩祖光家庭的幸福祥和,不同于老林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惊喜。
不是50年前小林小乔的花月春风,不是50年前小唐小乔的秋雨咝咝。
这是老唐的冷红叶叶,沉沉千里浪中的灯火黄昏。
老唐一手种下唐轩的悲剧,因为他的真爱不在家庭。
他安排唐轩的恋爱,希望弥补一生的遗憾;他忽略唐轩的感受,一直的为情所困。
当残喘的老唐,颤微微的和唐轩商战的时刻,他是在吞咽自己种下的苦果。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就让她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照顾她一生吧。
小唐欺骗小乔,老唐继续欺骗老乔。
飞花似梦,丝雨如愁,这一生一世也放不了手的单恋啊!
伤情的不能自已,自虐的无以复加。
最后,韩祖光原谅了老唐,有一大段的戏铺排,老唐的眼眶湿润,轻轻的叹息着,似乎有点唏嘘不已,为自己一生的付出。
最后,乔雁清原谅了老唐,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稀回到1949,和小唐相视而笑,连同小林,小韩一同并肩而行……
在时代背景下的沧桑变迁里,个人的故事只是历史沉重恢弘的乐章中闪烁着的一爿隐隐波澜的曲调。
发黄照片和未收到的信,跨越几代人的过去和现在,让几十年前的故事重现,丝丝片片,都仿佛历历在目。
半个多世纪的离别,承载一生的回忆,相隔海峡两岸扯不断的牵绊,祖孙三代戏剧人生的冲撞,四个老人横跨岁月的爱恨纠葛,都恍如隔世的命运交错。
现代部分激进矛盾的戏剧效果强烈得跟过去部分的质朴温纯反差极大,有几个年轻演员演绎的腔调颇有架势,几位老演员更是支撑起了故事表现上的四平八稳。
参见豆列:台剧·涌动在戏梦人生里的岁月和青春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713725/
乔雁清,这样的女子,何其不幸,又是何其之幸。
上海台湾,隔了五十年的时光,三代人间的情恨纠葛。
那样的韶华分离,那样的揪心裂肺,生离死别。
我想年轻时的雁清是痛的。
日日夜夜的等待换来一年又一年的失望,直至绝望。
但是这就是现实,如果让他们早点团圆便不是生活了,而是剧本是小说了。
人生没有那样的侥幸。
于是偏偏垂垂老矣,偏偏心已平息,不再痛,不再悲,不是忘了,而是已经把它永远只放在回忆中,放在了心里的某个角落。
回忆里的白月弯弯,新月如钩。
彼时的春风沉醉,花月情浓。
但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以为那个已经永远不再回来了的人竟然还活着,而且在遥远的彼岸故乡等着她,一直,一直等着她。
此间深情,闻者动容。
何况身在其中的雁清。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五十年后的再次重逢,再怎么样也有种相见不如不见的喟叹。
可是他说,这辈子再怎么样也来不及了,看到你过得好,再能见上一面,也没什么遗憾了。
风烛残年的老泪纵横,演戏的是痴子,看戏的是傻子。
但这心不知怎的竟也会这么痛。
雁清是何其的幸运,即使她痛苦了那么些年,即使当年也有过悲痛欲绝,可是这世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你爱着的那个人也爱着你,要知道这世上有很多相扶到老的终究还是白首如新,只有温情而已。
雁清何其幸,拥有了这样一份痴子的长情。。。
令吾等世间万千女子欣羡不已。。。
若无缘,三千大千世界,百万菩提众生,为何与我笑颜独展,惟独与汝相见?
若有缘,待到灯花百结之后,三尺之雪,一夜白发,至此无语,却只有灰烬,没有复燃?
唐轩——韩纬唐浩仪——乔雁清
很久没有熬夜看电视剧,但看这部很值新月 作词 何以奇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着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 梦不曾诀别 ——《我在1949等你》的主题曲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视剧,温馨、浪漫的旋律让人很舒服;纠结、挣扎的调子使人很痛苦。
这是一个历史的缩影,当年有多少人逃到台湾,多少家庭破碎,几十年后,又有多少家庭能够重逢,多少人落叶未能归根。
“新月照相馆”有众人的回忆,也提醒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有些东西,没了就真的没了,城市不断变迁,日新月异,改造无可厚非,但对历史,总应该留下点什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
“我叫林乡,森林的林,故乡的乡。
”等待雁清,等了几十年,那是一个对爱人的承诺,是他坚持着,毫不动摇,最后能与雁清重逢,哪怕短短几个月,足矣。
雁清,得知林乡死了,悲痛欲绝,内心承受了多大的悲痛,自杀未遂,嫁给了祖光,过着平凡幸福的日子,但从未忘记林乡,与林乡在新月照相馆度过余生,“对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放下恨,才会幸福”一生无憾,足矣。
唐浩仪,一生过得太痛苦了,把全部心思花在雁清身上,导致唐轩的童年阴影和杯具,雁清恨了他一辈子,最后,在临死时,雁清原谅了他,含笑而终,足矣。
祖光,憨憨傻傻,但对雁清,付出了真心和无限关爱,虽然被瞒了几十年,但最后还是豁达的让雁清回上海,弥补遗憾,雁清死后,快乐的活着,足矣。
他们的孙子一代,也受尽折磨。
唐轩,因为爷爷要求的任务,追求韩玮,不过却真的爱上她,精神的人格分裂使他受尽折磨,也做了洗黑钱等的违法行为,最后的死,算是解脱吧,从阴影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内心,足矣。
韩玮,阳光开朗,爱上轩,让她受尽爱情的折磨,深深爱着轩,却不了解轩,轩时而很爱她,时而狠狠推开她,但玮玮感觉到轩的真心,轩临死前给了她真正的答案。
后来,带着相机,四处捕捉镜头,放宽心,受轩的那幅画启发,开了个展《不远永远》。
在泰国,与文雄开始新的人生。
文雄,世界之子,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个人的世界观和信念,默默爱着玮,当玮不开心时,马上出现,总会带给别人快乐和欢笑。
环游世界为目标的人生是多么洒脱。
唐轩、韩玮、文雄,韩玮深爱轩,爱得很痛苦,轩无法面对自己内心,也很痛苦,但他们确实相爱着;文雄爱玮,拼了命保护她,玮知道,只是之前不敢面对。
这样的选择,在电视剧里夸张了,现实中不也有吗?
一个人,让你很悲伤,很痛苦;另一个人,让你很开心,很快乐。
往往女孩会爱着那个让她悲伤的,但又不舍得放开令自己开心的,或许爱情的世界,漂浮很多自私的离子。
祖光愿意放走雁清,很佩服他。
现实中,找一个合适的伴侣真的很难,更何况找一个浪子、才子与凡夫俗子结合的伴侣。
爱情,还是随缘吧
看着老年的林乡,总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黄磊的爸爸,真的是老一辈的艺术家,到位细致,为什么命运如此的不公,不给林乡一个完美的结局呢?
看到老年的林乡,想起年轻的林乡,刘恺威那会可真是年轻了,从这个角度看并不觉得整过容啊,很帅气,说话温婉,感觉就是谦谦君子,可为什么好人的命运总是那么悲惨?
喜欢小鬼的自由,喜欢他的痴情,默默守护着韩玮,直到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爱情吗?
经历大半个世纪,因缘际会又在遇见,然后说说话,聊聊天,就知足了,这样的爱情已是奢望。
沒有看完全部的故事。
因為這貫穿了兩代人的故事,太多的複雜,反而會破壞了它原有的美感。
其實故事的基地很簡單卻很動人。
他來自海峽那邊的台灣,她來自海峽這邊的上海,他們在1949年相遇,他們在1949年相識,他們在1949年相愛,他們在1949年分離。
她為了他來到了台灣,他卻被迫留在了上海。
她說過不會忘記他的,但是她以為他死了,所以她結婚,生子,在他的故鄉。
他說會等她一輩子的,所以他在那個相識的新月照相館裏守了一輩了,在她的故鄉。
半個世紀後,他們終於重逢了,沒有問幾十年的大家是怎麼過的,只是值得,幾十年的等待,仍能同桌而坐,對他而言,一切都值得了。
但是,幾十年的相隔,思念留著,相守卻留在了1949,太多人和事擱在其中,執手相看,無語凝咽,說不出口的話只能喚作無奈,有些記憶揮不去,有些事情回不來。
“如果有一天,你不見了,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
”他等了她一輩子,“你會忘了我嗎?
”“不會,一定不會”她念了他一輩子,他們誰都沒有違背大家的承諾,只是時代將他們分割了兩地,只是時間將他們分割了半個世紀,他們將相愛的記憶永遠留在了1949,那個回不去,忘不了的年代。
《新月》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著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 梦不曾诀别
我跳着看的,觉得节奏慢,奶奶年轻时的性格别扭死了,我觉得奶奶那时候离开台湾放父亲一个人在上海就很费解…父亲本身身体就不大好了,合着为了爱情直接把爹扔家里?
这是个深度偶像剧。。。
看一次哭一次 林乡、雁清、祖光 美好而善良的人啊
拍成电视剧拖沓了些,如果是电影的话应该更好。
好卜..我承认其实我耐的是片头那首新月....=. =
小鬼很萌
鬼畜芭比炒鸡棒!好多福利(¯﹃¯)
弃
好看,但女主角不討我洗翻
我在1949等你,这部剧我看了无数次,感动了无数次。和其他台剧不同,画面很文艺很有年代感,故事很好,演员很好,没有狗血,只有深情,三个男人,三种深情。歌曲也好听,听了很多年,这么好的剧,真的应该安利给大家。
感觉只有一个字——戏。跨越几代人的过去和现在,回忆里几十年前的故事重现,都仿佛历历在目。题材和篇幅限制决定了格调,没法要求更多的生活气息,不过四个老人和过去部分演得都很好。或许是时代的变迁造就现代部分年轻人的浮躁和歇斯底里,如果没有回忆和老人们,本剧只不过还是一言情偶像剧
有缘再会,我太讨厌男主角了
老人戏真不错
不错,我爸觉得挺好看
大学时看的一部剧 哭死了
果然旧时代的故事比较好看。同一个女孩子,现代扮相顿失神韵。SHE《我爱你》。
老一辈的故事很美
动荡年代的爱情,很是让人动容,也教人更要懂得珍惜。
我讨厌看亲情片……我讨厌看岁月剧……啊啊啊啊啊……
1949的那段故事很好,我很喜欢。给人一种很清新,又夹杂着焦虑,刻骨铭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