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冰雪11天

冰雪11天,冰雪十一天,The Next 11 Days

主演:刘桦,冯远征,黄奕,郭家铭,奚美娟,柳岩,梁丹妮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冰雪11天》剧照

冰雪11天 剧照 NO.1冰雪11天 剧照 NO.2冰雪11天 剧照 NO.3冰雪11天 剧照 NO.4冰雪11天 剧照 NO.5冰雪11天 剧照 NO.6冰雪11天 剧照 NO.13冰雪11天 剧照 NO.14冰雪11天 剧照 NO.15冰雪11天 剧照 NO.16冰雪11天 剧照 NO.17冰雪11天 剧照 NO.18冰雪11天 剧照 NO.19冰雪11天 剧照 NO.20

《冰雪11天》剧情介绍

冰雪11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8年1月26日到2月5日,突如其来的寒潮,使花城广州呈现一片北国风貌。数十万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故乡在召唤每一个游子的心。 没有人知道,满载团圆之梦的列车什么时候能够到来。这是广州交通史上最难忘的一次春运,无数旅客晕倒、哭泣、呐喊。 危难时分,数万名公安干警以自己的身体组成人墙来维持秩序,保障安全。11个不眠之夜,他们的眼睛充血了,嘴唇干裂了,声音沙哑了。11个不眠之夜让警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小丑梦摇篮第二季丑女无敌第三季倩女仙缘2警犬赤龙光,光,光杀死本·莱克然后,活下去危楼愚夫在她身边动物王国把我关起来一骑定情缘盲杀假如我是真的暴走武林学园厕所动画锻炼EX美国荣耀最后诊断四号女监女神捕之心鬼难防幸福谷第三季团圆华丽的挑战贝壳收藏家蝴蝶梦愤怒萌犬好声音2恐龙鳄鱼鹿角男孩第一季

《冰雪11天》长篇影评

 1 ) 《冰雪11天》:郭家铭特警人生的砺练之旅

文 / 赤叶青枫春运是最受国人关注的一年一度的大事之一,期间发生的故事无不令人感叹唏嘘。

而在往年春运中,又以2008年的那次最令人记忆犹新:当春运撞上雪灾,真真是“雪上加霜”。

近日,各大院线上映了一部名为《冰雪11天》的电影,它正是以2008年广州站春运为背景,以纪实的拍摄手法再度还原了那令人刻骨铭心的春运记忆。

影片以群戏为主,冯远征、刘桦、郭家铭、黄奕、柳岩、侯勇、奚美娟、巩汉林等新老艺人齐齐上阵,拼尽全力,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其中又以郭家铭饰演的特警阿波最易引人共鸣。

一方面,阿波和妻子出现了严重的情感危机,已然到了准备离婚的地步;另一方面,面对广州火车站的人山人海以及那无数晕倒、哭泣、呐喊的滞留旅客,不眠不休连续工作多日的他不堪重荷,要不是那份高度的责任感支撑着他,怕是早已倒下……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角色与很多正处于事业拼搏期的80后颇是相似,感情/家庭与工作往往两难全。

该如何处理好这些棘手问题阿波并无特别好的办法供荧幕下的我们做参考,分身乏术、焦头烂额的他只能且顾眼下。

经过演艺圈的多年打磨,郭家铭渐渐淡化偶像艺人的耀眼光环,积极往实力派转型。

《冰雪11天》虽非他独挑大梁之作,但能与冯远征、刘桦等众多老戏骨同台飙戏,较为难得,因此看得出,他很珍惜这次机会。

听说为了更好的诠释角色,他还曾真的去广州站广场体验了半个月的基层民警生活,每天都身穿警服和真正的警察一起在广场上巡逻执勤、维持治安。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段特殊的生活体验,所以他洗尽铅华后,演起特警来很是像模像样:对于破坏秩序的少数旅客,他虚张声势,连哄带吓,成功令之前叫嚷不休的那些人噤声,迅速稳定了局面;面对拥挤人群,他不慌不乱,有条不紊,耐心做着各种答疑或安抚工作;当他饥渴难耐时,从地上偷偷捡起一枚乘客遗落的芒果,背过身塞到嘴里一顿狼吞虎咽……那一帧帧、一幕幕,他表现的是那么的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让人会暂时忘记《新永不瞑目》里的肖童抑或《甲午大海战》中的光绪皇帝等他之前塑造的多个角色,从而为眼前这位青年特警的工作的不易与艰辛唏嘘不已。

至于阿波的家庭方面,因影片的重心并不在此,故而并未给郭家铭过多的发挥空间。

不过他还是较好地把握住了与之相关几场戏,无论是之前与妻子电话沟通时的隐忍与压抑,还是面对儿子时的激动与疼爱,亦或是和妻子冰释前嫌后的兴奋与甜蜜……他都将一个平凡男人对于家庭问题的无奈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的淋漓极致。

在郭家铭的诸多作品里,《冰雪11天》或许还算不上他最好的代表作,但阿波一角却是他迄今为止饰演过最贴近普通大众同时也最引人共鸣的成功角色。

但愿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能多塑造一些更接地气的角色,并不断磨练演技,使演艺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2 ) 有感于《冰雪11天》拍摄现场

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日期了,只知道大概是在2012年的5月或6月,初夏。

我在网上找到一个群众演员兼职。

群众演员,用港片里的说法就是“跑龙套”。

1天50块,预留一天,每多一个钟加10块钱。

我们在拍摄现场领了棉袄和包包,扮演滞留火车站的北上民工。

活倒不难,只是自己找个位置保持不动,装出失神落魄的样子,而专业演员则在旁边不断地一遍遍地重复某个镜头。

更多时候就在那里干等着,导演一声令下,即刻进行战斗状态。

这相当考验一个的人耐力。

羊城初夏的晴天是“高温高湿”的代名词,此时让你穿着棉袄坐上一整天,没有休息也没有水,哪怕你竭力保持安静,不久之后脸和耳朵还是会开始发热,进而头晕眼胀,像坐上了长途的拥挤列车。

大家一直期盼着拍摄工作的结束,5点、6点、7点、8点,我们总觉得应该会在某个整点结束,但这小小愿景每次都落空。

吃饭了。

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盒饭。

每人拿一份菜,一份饭。

米饭像高校食堂的一样,保证没有香味。

菜有两种:炒青菜基本没油,像水煮的一般,菜脯炒蛋基本没蛋,咸得要命,倒是好下饭。

如果一份不够吃,可多拿一份。

几百人个个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这话说得特对,我们吃着一样烂的饭菜,没有嫉妒,没有鄙夷。

导演还没吃,也许这是演艺圈里的优良传统,让群众先吃吧?

后来有辆面包车打破了我一厢情愿的猜测。

那车来势汹汹,从上面抬下来一块木板,板上盛有酒菜,用薄膜盖着。

导演、主演等几个人就坐在我们面前边吃边讨论。

丝毫不在意众人贪婪的眼光,似乎早已熟悉这一幕。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预留一天意为从九点半留到这一天结束,而工钱仍旧是五十块。

那次我们工作到凌晨一点多,算是加多了一个钟,足有十六个钟头,领了六十块,平均每个钟有三块七毛五。

中间没有休息,没有饮水,只有两餐极为简单的饭,还得眼巴巴看着指挥人员在你身边吃香喝辣。

有些人自己先撤回了,所以他们没有拿到一分钱。

我倒是拿了钱,然后在公交与地铁皆已停开的广州的深夜里,拿这六十块钱打的回学校。

我完全体谅制片方。

毕竟钱是通过中介拿到的,吃饭方面则可理解为群众演员太多,交通上也许是制片方不熟悉这城市,不知道深夜里的变化。

这一切都不能给我留下一丝半点的阴影。

但这次经历的的确确在我心里投下一个阴暗面,制片现场的某些冷酷场面使我打心里发寒。

在此之前,我几乎崇敬任何制作电影的人,以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值得人们竖起大拇指。

不过打那一天过后,我觉得他们当中的某些只配得上人们的中指。

陈国星扎了个小辫。

在他身边有两个人,一个中年大叔,稍胖,圆头虎脸,还攒了一脸大胡子;一个瘦高文艺青年,似乎是操作器械的。

陈国星是不折不扣的导演,那大胡子也被工作人员叫做导演,但《冰雪11天》职员表所列的两个导演都不是他,大概是副导演吧。

大胡子很凶悍。

大家对其命令反应稍慢或领悟稍错,动辄破口大骂,直至人格侮辱,好像周边人都欠他的债。

开工不久即有人气不过而离开现场。

制片方工作组人员也对其畏惧有加,小声劝慰受气的群众演员。

一整个上午,我们都处于萧杀的气氛当中,完全不是以前在电视看到的轻松有趣。

为了拍摄一个“孩子哭”的镜头,大胡子不惜使用恐吓与暴力,而且对象还不止一个。

我记得那最终上了银屏的小女孩(片中72分11秒处),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是多么令人心酸!

小女孩并不知道她在演戏,被大胡子一把抢过,又吼又捻,竟似要杀她一般。

她全身颤抖,战栗着、不断地、无助地哭喊“妈妈”,我分明可以感到她是那么的心悸与惶恐。

大胡子很满意,对其母亲说:“你孩子将来要当明星。

”大家只是静静地看着,没人上前去劝阻,哪怕几个孩子的妈妈,也未对大胡子加以颜色。

从她们礼貌式的笑脸中,无法断定其真正想法。

也许她们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吧?

只是未在现场所发作罢了。

大胡子于是频频得手。

《冰雪11天》讲述了雪灾来临时公安民警、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用智慧与毅力保障滞留火车站的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剧情紧凑,感情丰满,那浓浓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触手可及,像寒天里的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冰雪11天》的拍摄现场冷血而无情,它禁锢了人们心中那片光明的天地。

冰雪带给这个世界一场残酷,为了演绎这残酷中的温情,我们又人为制造了另一场残酷。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美利坚某个小镇,一个银行绑匪被击毙在一个小男孩身边,溅了他一身血。

小男孩几乎吓破了胆,号啕大哭。

谈判专家尼尔森巧妙地化解了小男孩所处的危局:他说这是一场演习。

第二天,媒体集体失声,不报道此事,只为了保护小男孩幼小的心灵。

所有人都说:这只是一场演习。

他们明白,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必定给小男孩带来阴影,血淋淋的噩梦也许会伴随他一生。

而在华夏大地上,为了体现某些人的伟大,不惜伤害另一些人。

鬼才相信大胡子的屁话,如果那小女孩记得这事,那么她这一生也许与电影无缘。

甚至再也体会不到看电影的乐趣,她会以为电影里的东西都建立在痛苦与恐惧之上。

无论是真是假,西方故事本身已经体现了美国式价值观,它尊重每个个体的意志,不伤害哪怕一个无辜的人;而东方制片现场却明明白白反映了早已印记在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观念:集体就是一切,为了集体可以牺牲个人。

个人意志在集体面前屁都不如。

小女孩哭了,上了镜,她真乖;在她之前那几个哭不出来的孩子太坏了,错失了上镜的大好机会,要打屁股。

 3 ) 《冰雪11天》:那场讴歌无法修饰的灾难

引:2008年那场雪,我挤在西客站苦等了5小时,归途列车迟迟不见进站,于是果断退票,放弃回家过年。

那一年,有多少人放弃回家过年,又有多少人坚守到最后,我不知道,也无法想象,直到看了4年后的《冰雪11天》。

《冰雪11天》,典型的中国式灾难片,没有冰天雪地的胜景,没有山崩地裂的场面,更不会有叹为观止的特技,只有黑压压的中国人。

大凡中国人高度聚集的地方,就是灾难,北上广下班高峰期如此,黄金周各大景区如此,每年的春运更是如此。

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公路断网航班取消,铁路也因为供电受损秩序大乱。

时值年关春运,4万人容量的广州火车站,滞留百万等候归途列车的打工流民。

原本就够灾难深重的春运,终于不堪重负,面临史上最严峻的公共安全危机。

这样的题材登陆中国银屏,固然首先是个主旋律的片子。

没错,《冰雪11天》企图讴歌我党奋战在广州火车站的公安干警,歌颂他们智勇双全苦熬11天,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确保了思归的百姓回家过年——但它依旧无法掩饰我们内心深痛的灾难。

一面是冯远征和刘桦领衔的干警顶着重压,紧张地维持随时可能崩盘的车站秩序,一边是日晒雨淋挤成一团,数天没吃没喝没厕所可上的乘客。

人群中任何一个骚动,都可能引发一场海啸般,干警们的防线随时可能被冲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严重的踩踏与伤亡。

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如临大敌,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但与干警们的透支的身心压力相比,乘客们承受的显然要大得多,挤压得变型的乘客队伍即是危害的策动者,也是危害的直接受害者。

那黑压压的攒动的人潮,那一张张焦虑而无奈的脸,那一个个震撼的资料画面,告诉我们,这显然是只有中国才能发生的灾难。

就影片本身而言,《冰雪11天》大量运用2008年冰雪灾害视频资料,在此基础上搓揉进了电影剧情,近似纪录又非纪录。

在大量震撼纪录资料的基础上,编剧为电影设计了三条平行辅线:其一、郭家铭饰演的干警与柳岩饰演的妻子正面临家庭的解体,而他们家的小保姆正挤在拥挤在黑压压的人群;其二、田小洁饰演的小饭馆老板沉溺在年关的躁动中,服务员满红和妻子女儿分别挤进了拥堵的人群;其三、刘桦饰演的夫妻与反逆期的女儿关系微妙,而他又不得不带“痔(严重痔疮)”战斗。

这三条纵深线一一与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局长率队奋战主线交汇,构成2008年广州火车站的春运灾难大片。

此外,冯远征还时不时与下属刘桦整点眉来眼去的小情愫,尤其是刘桦屁股底下的那抹红以及黄奕饰演的反讽央视风格的女记者,都算是怪诞口感的调味剂。

春运灾难的电影此前多少也有人涉猎,两年前大丰收的《人在囧途》就是其中代表,只不过是用喜剧的手法来实现。

两年前还有一部叫《归途列车》的纪录片问世,旅居加拿大的导演范立欣追踪广州打工的张昌华一家三年来春运返家的历程,借此呈现农民工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

此片荣获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并受到美国《时代》周刊眷顾。

因为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2008年的广州春运雪上加霜,这也赋予了《冰雪11天》的更加震撼镜头。

可惜《冰雪11天》缺乏《归途列车》的人文情怀,视角过于保守,过多眷顾讴歌干警奋战使得主题扁平。

《冰雪11天》场面震撼有余,甚至可以催人泪下,然而这是一场用讴歌也无法修饰的灾难——这个灾害有来自天象的,也有来自社会深层的,影片其实可以承载更多的时代使命。

比如用更加微观的镜头展现乘客经受的灾难,即展示他们来自天象带来的灾难,同时稍加思考一下广州的繁荣与民工流的牺牲,电影将插上人文的翅膀一飞冲天。

【约稿请加QQ38379683 并注明“约稿+媒体名”;读者请加“老曾家”QQ群167743626】

 4 ) 自以为是的社会关怀其实一点不关怀

这本来可以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最后只能虚伪的结束。

片中对返乡潮的问题完全没有社会层面的思考,而是把大量农民工当做和自己无关的群体。

电影里装腔作势的对农民工假装关切,但同时把农民工称作“他们”或者“你们”而不是“我们”。

即便如此,本片还是有他的看点,那就是人。

如果那些镜头不是实拍的话,那本片一定动用了为数众多的群众演员,这些演员的表现简直太到位了,目光呆滞的像极了每一个中国人。

另外就是一票电视剧明星,虽然京味广普让人有种地域形态输出的反感,但总的来说这些人的演技还是让人熟悉和接受的。

如果这片子真能放下歌颂什么的姿态,不用说什么,就是单纯记录的手法来拍,都能在欧洲什么电影节上弄个大奖吧

 5 ) 只是觉得评分低了

挺好看的电影,这么多低分的老离谱了,电影本来就有艺术加工。

我08年才在读小学,只知道08年奥运会,这样的片子让我知道在同一年有这样的灾难,都说春运春运,让我看到春运的模样。

看了一些资料,可能当时的场景,更加严峻,主旋律电影站的角度不同,可能是有些诟病,但已经很不错了。

内部也会因为精神紧绷而吵架,领导也会不小心遗失证件,不都是很平凡的人吗?

里面的抽烟 喂奶,这些现在电影不是一剪没吗?

摊手,真不知道是怎么了,许是这两年的流量电影冲击?

真觉得这一分委屈了,要演技有演技,又是根据真实题材,整体框架也还可把,关于车站车次提醒那个拍得挺好的。

看了下评论,不少说把底层群众往愚民方向拍,对立国家机器???

不说春运,就说平时节假日出游,那人山人海的,不是你挤那是被挤着走啊,2020年了,都这样,我觉得我没经历过的08年春运影片拍得挺好。

国家基建好啊,经过不断的发展,感恩年轻一代的我们不用在通宵排队买票,在火车场排队到晕倒~最后,难道中国的灾难片也是要个人英雄拯救世界吗?

那流浪地球你们又喷什么,真的奇怪

 6 ) 冰雪天中仍有温暖

故事发生在2008年,那一年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值得纪念的事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也包括了08年春运这样一件被很多人遗忘的故事。

影片多用纪实的手法表现,包括春运场景还原,插入当年的影像资料等等。

比较真实的还原了该有的故事场景。

电影已经有了快十年,很多人看到镜头里面人山人海,冲刺登上火车,对回家的执着可能会很不可思议,但是当年的事实却是这样的。

当年经济危机导致很多民工提前结束了打工,再加上过年这件对于他们来说的头等大事,再加上当年交通公具和通讯工具没有如今那么发达与方便,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留在当地也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基本上都选择了回家。

可能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不反向回家过年?

要记住当年是08年,不能拿现在的思想观念去完全否定过去的,毕竟以前也没有这一概念,而且不回家的话基本上也无处可去。

所以看清楚其中的现实原因是极其重要的。

那为什么他们不退票?

因为票在当时很难买,退了之后很难再买到。

也有很多人会说电影那人海是不是很夸张,拥挤程度是不是太夸张了?

对于经历过那几年春运的人来说,不夸张,甚至还要拥挤点。

许多没有经历过的人,只会站在上帝视角,一一唏嘘。

所以经历过的人是有资格说话的,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感同身受。

“拥挤成这样不回去会怎么样?

” “不明白这些人”.......看到这些弹幕,他们没有看见出现这种现象(春运)的深层原因。

在电影中人民警察,人民武警官兵是片中最大的温暖,很难想象那份责任,那份担子是多么的重多么的幸苦与艰辛。

他们所做的一切让焦急在广场上等待的人们感受到了温暖。

因为他们守护的是人民是爱是温暖。

 7 ) 《冰雪11天》:危难时承担超越极限的责任

电影《冰雪11天》讲述了2008年年初的那场大雪灾所造成的春运拥堵,相信大部分国人(特别是身在南方的旅客)都会记忆犹新,那场雪灾造成了南方多省的交通中断、甚至是断水断电。

电影没有把大雪灾的视角扩展到整个中国南方,而是对准了珠三角的交通枢纽广州火车站,那里在遭受雪灾最严重的11天里,每天滞留旅客超过30万人,面临随时可能突发的踩踏事件,广州火车站警方面临严峻考验。

1、 回家的路有多远?

《冰雪11天》描绘的是一组春运群像,由郭家铭、刘桦、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干警,还有田小洁、巩汉林等饰演的归途旅客,以及黄奕饰演的记者等等。

春运是年底一件举国关注和几乎全民参与的大事,在外谋生的人纷纷收拾行囊踏上归途。

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一切可以使用的大型交通工具都在春运期间全速开动,把上亿人次的旅客安全送回家中,这对于铁路部门来说,是一场恶仗。

《冰雪11天》中对准众多归途旅客,在雪灾到来之后,他们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露天广场,人数超过30万,甚至还越来越多,高度拥挤的场面几近失控边缘。

这种情形相信大多数人都亲身经历过,春运回家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影片不仅表现了春运的艰难,也展现了在外漂流的人对家的思念,家再远,也要过年回去一趟。

2、 郭家铭的表演突破青年演员郭家铭在片中饰演一名火车站派出所的警员,和柳岩在片中饰演一对刚刚离异的夫妻。

工作忙以及婆媳关系处理不当,是这对夫妻离婚的主因,但导演实际上还是给两人的感情埋下伏笔,双方其实都还爱着对方,只是不肯低头。

郭家铭在《冰雪11天》中的表演扎实稳重,不造作也不过火,他没有可以去塑造警员高大全的形象,力求达到一种警员真实的生活状态。

面对数十万滞留旅客,公安干警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一种排山倒海的压力,每位滞留旅客的生命都掌握在他们手中,稍有不慎发生踩踏事件,后果难以想象。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面前,郭家铭饰演的警员和同事们不眠不休维持秩序,每一次有列车开出送走一批旅客,都要如临大敌,警员们在高压下工作的一面在银幕上看到,也会使群众了解到他们的辛劳,郭家铭朴实的演技相信能够将观众带入剧情当中。

3、 生动的主旋律《冰雪11天》从预告和海报上来看很像主旋律,但其实这部影片的视角不同,影片表现的是一群平凡的人在春运期间面对的种种困难和考验,这其实就是“你我他”的画像,很难想象还有多少中国人没有经历过春运,只有在外漂流的人才知道春运的艰苦和必要,踏上回家的路,虽然万分艰辛,但必须不辞劳苦。

影片展现的不仅是警员和铁路的艰辛,还有旅客的辛劳,如果亲身经历过2008年那场雪灾中的春运,看这部电影会感同身受。

 8 ) 灾难面前之个人与政府

雨停了,天晴了,灯绿了,车开了,人笑了,场空了最终迎来了很美好的结局电影里每个人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方局体贴着老马,惦记着他屁股老马体贴着下属,体贴着农民工仿佛世间一切都那么美好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08年除了令中国名扬天下的北京奥运、让中国众志成城的汶川地震外还有警民一心的南方冰雪大挑战2022年的开端我们仍处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朋友的父母刚到家又因当地疫情被隔离年是没法好好过了2020年爆发时网上出现了无数质疑的声音惊慌、恐惧笼罩在人们心头对政府的高期待,使得网友愈发严格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从政府的角度思考突如其来的危机人力物力极度缺乏民众的质疑、不配合世间没有完美再思维缜密的人也会出现漏洞面对如此大的灾难个人力量如同鸡蛋碰石头最大的贡献便是服从,警民一心,克服灾难。

在我目前的认知里,严格服从的军队建设,确是最适合中国环境的危机应对管理。

 9 ) 大灾无情人有情 郭家铭演技蜕变献真心

别指望看《冰雪11天》就能得到像看《后天》或者《2012》那样的视觉刺激。

虽然,《冰雪11天》确实是一部灾难片,但是它又绝不是好莱坞式的那种动不动就山崩地裂,烈焰熔城,或者暴雪寒潮冰封世界的灾难大片。

《冰雪11天》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也没有让人震撼的电脑特效,甚至都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冰与雪,但是这部灾难大片真实揪心,会让每一个观众都会触动,那些黑压压的人潮,那些同胞的各种表情的面孔都会告诉你什么是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安危又是谁在保护着。

影片以200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冰雪灾害为背景,展现了在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都受阻的情况下广州公安民警保护及疏导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百万旅客的11天完整过程。

是的,没错,《冰雪11天》是一部主旋律影片,歌颂国家歌颂公安民警等部门。

但影片不仅仅是赞颂,更是记录与展现,是在用非一般的电影手段在大银幕上讲述咱们老百姓的真实故事,经历过2008年冰雪灾害,以及那些每年春节期间被淹没在春运大潮人流中的人们,还有坚守在岗位的铁路职工以及协助春运的各种警力都懂,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多么的真实。

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局长,刘桦、郭家铭饰演的警察,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而小保姆,饭馆老板一家,饭馆服务员记者,以及无数的警察与手握车票等待回家的人们,这些专业或是业余的演员们,都是让这部纪录片式的非纪录片更为真实感人。

《冰雪11天》中展示了无数的警察形象,但除了刘桦、冯远征、侯勇这样有着丰富表演经验已然已经到了一定境界的实力派老演员来说,郭家铭在片中饰演特警队队长同样让人过目不忘,郭家铭在片中与柳岩饰演一对夫妻。

在冰雪灾害到来时,他正与妻子离婚,心情郁闷,但是面对难以预见的灾难,面对车站广场上的人潮,面对家庭、孩子、女人以及母亲和同事等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郭家铭都保持独特的态度,坚持履行自己应尽的各项职责。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冰雪11天》有电影的拍摄的画面,还有大量当年滞留广州火车站时的实拍画面,真实画面结合电影艺术处理的手法,让《冰雪11天》接地气,而郭家铭的戏份虽然有限,但与刘桦、冯远征、侯勇这样有着丰富表演经验的老戏骨放在一起也可圈可点。

从新版《永不瞑目》中不同风格的肖童到电视剧《要过好日子》的小人物常江,还有数部影视剧各种不同角色的打磨,郭家铭稳扎实打的锻炼着自己的演技,一步一步的前行,一点一点的成长,已然从一个偶像派升格成演技派,就好像在《冰雪11天》他饰演的这个奋战在事故一线的特警,用从容不迫的表演诠释了一个背负着各种压力的男人,他的苦恼、担忧、愤怒与坚毅、诚恳都展示的恰到好处,让人觉得亲近又自然,就如同身边的人一样,没有半点浮夸刻意的感觉,让人对他未来的演艺之路充满了期待。

 10 ) 11天

他说11天,嘴唇干裂,眼睛充血,声音沙哑,好惨。

我们做影片每次都是半个月以上的高强度,然后广电不认可,观众不认可,资方不认可,工资都没有,向谁诉说?

我只会说,工作,就应该这样!

或者说我爱这个事情,你爱么?

都不容易,不要拿小小的天灾就想衬托出人性的美。

如果我说灾难不够衬托呢,或者说人性不是那么真实呢?

《冰雪11天》短评

愛屎馮遠征、劉樺等三個主角。點線面各路人馬的編導設計太棒了。缺點是有些地方可以更粗暴,更真實,更暗黑一點,不過也意思到了。本片是跌跌撞撞奮勇前行的坎坷路,是中國發展的縮影。要加油,以中國人為榮。但必須切實牢記,不光中國偉大,全世界人民都很偉大,都很英勇睿智,也都很瞎。必須平常心,以中國為榮但不要把中國看太高。人都是一樣的,不分膚色地域。要用愛去滋潤全中國全世界。從自己做起,但求心安理得。十分動人的主旋律片,比美國片那套家庭倫理核心還生活化,很不容易,處處到位。本片我給20顆星。很多文青(當年是青年吧)怕被說歌功頌德,不敢給4或5星,我希望他們長大了,成熟了,懂事了,回頭把星改改,把以前的短評留著,也把新的想法寫上。此外我一再呼籲,國人不要歧視民工,也不要像某一幫白種人歧視其他人種和民族。

9分钟前
  • 尻尻
  • 力荐

2021.02.08已看完: 在b站上看到一个up主的解说来看了这部电影。08年给大家印象更多的是另外两件大事,这个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 电影的许多画面选取了当时的场景,可能现在的人没有经历过那种挤火车的情况,很难理解那些人的心情。外出务工人员劳作了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团聚。 尽管电影采用了一些艺术化的处理方式,但是瑕不掩瑜,还是拍出了当时火车站的那种感觉。 那个时候基建能力不行,从那以后,变成了基建狂魔。这种转变背后是一个个教训。 有的人还是会觉得为什么什么都是第一。因为我们是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我们体会过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不得不去争那一个个第一。

14分钟前
  • 亦哲
  • 力荐

为什么会因为主旋律而刻意打低分呢,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对群像的刻画很漂亮,是热腾腾的生命力和人间烟火气。风尘仆仆的疲惫里绽放着欣喜的、顽强的坚韧。这个世界的温柔,就是这些平凡的普通的人汇聚而成的啊。

16分钟前
  • 小黎sweety
  • 力荐

中國目前的一切成就和不足的源頭都是人口

18分钟前
  • door長
  • 还行

什么叫做支离破碎。。。

22分钟前
  • 还行

08那场冰灾我也记忆犹新。怎么说呢,铁路停运是JC的错么?大家都想回家,JC也想回家。心情焦躁,看着维护秩序的JC就破口大骂。不做JC,永远不明白这一行有多贱,有多苦,有多少委屈。(很多给电影打一星冷嘲热讽的,我相信他们一定不是那年在车站苦苦守候了11天的人。我给3星,因为我还没看完。)

26分钟前
  • Ms.S
  • 还行

多好的一个题材,可惜了

31分钟前
  • Ustinian
  • 还行

好片子

36分钟前
  • Summer
  • 很差

“我相信,总有一天,广州站不再有春运的人海。民工朋友,也不必脚步匆匆地赶在年前回家。团聚的日子会变得更多”

37分钟前
  • 人民的艾力
  • 力荐

拍的一般,但也如实反应了当时的情况,只是缺少一点紧张感,可以说是很平静的看完也回忆完当年这段历史了。

38分钟前
  • 黄豆面
  • 还行

不好看

39分钟前
  • 王Big-Car
  • 很差

电影编排和整个事件一样,混乱不堪

43分钟前
  • Hashiku
  • 较差

那段历史,只是女警喂奶那段是不是替身啊

47分钟前
  • 丽地呼声
  • 推荐

春运挤过火车,遇到过乘务员在挤车门的人流中抛起孩子扔下火车,理由只有一个 :孩子妈妈没挤上来,挤上车的爸爸在车上也带不好孩子。 这是真实发生的事,要按现在网络键圣的标准要被喷死的,好在那时人们淳朴,也够包容。

52分钟前
  • 丛晓滋
  • 力荐

整体剧情就像我自己尝试做的黄焖鸡米饭一样,不怎么好吃,也能吃得下,就是觉得有点遗憾,没做好。两星送给当年所有领导,武警部队,以及所有默默奉献着的人。

56分钟前
  • 天才小熊猫
  • 较差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08年春运遭遇大雪及冻雨天气,大批民工滞留!影片用纪实手法展现了广州车站的11天!柳岩和黄奕,冯远征和刘烨都是好演员!上一条标记被警告移出了,豆瓣点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1小时前
  • 球友基哥
  • 还行

把人民群众的苦难拍成正能量献礼片。。。。。。

1小时前
  • 510
  • 很差

真实的事件本身颇为震撼,也很沉重,但电影拍的实在是一言难尽。没有剧情起伏,就像是一堆镜头的拼接;没有人物塑造,甚至都算不上脸谱化;关键是影片主题表达不清,就像是一个人给你絮絮叨叨半天,你却没明白他想要说什么。2008广州火车站的情况其实很严重,但这电影给人感觉好像没啥大不了的。丢了警官证的叙事线用了不少篇幅,煞有介事,看到后面却和剧情毫无关联,简直莫名其妙。我国绝大多数的主旋律影片,都是差劲到完全愧对真实的人和事!

1小时前
  • 岁月の神偷
  • 较差

不知道为什么这电影会这么高分,电影角色的脸谱化过于严重,电影整体感官既不艺术又不写实,最令我恶心的是那个最高长官,从头到尾屁事儿没干还指责冯远征,这些领导在坐在办公室里又暖和又有水喝又能上厕所体会过外面老百姓的感受吗?体会过前线警察与铁路工作者的感受吗?他又有什么资格指责冯远征

1小时前
  • 小凯特
  • 很差

典型的主旋律电影,合格的制片厂电影,冯远征刘桦表演没毛病,但可惜,是典型的北方人长相和口音,给放到广州感觉不是很贴切。群演拍的很不错,和纪实镜头完美融合,据说是在大夏天拍的春运的镜头,就感觉任务太急迫了,说上马就马上上马,不像有精心打磨的样子。整体观感还算合格,无功无过。

1小时前
  • 试锋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