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火海凌云

Экипаж,危机救援(台),机组乘务员,The Crew,Ekipazh,Flight Crew

主演: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阿格尼·格鲁迪特,谢尔盖·加扎罗夫,凯特丽娜·斯皮茨,伊莲娜·雅科夫列娃,谢尔盖·科姆珀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6

《火海凌云》剧照

火海凌云 剧照 NO.1火海凌云 剧照 NO.2火海凌云 剧照 NO.3火海凌云 剧照 NO.4火海凌云 剧照 NO.5火海凌云 剧照 NO.6火海凌云 剧照 NO.13火海凌云 剧照 NO.14火海凌云 剧照 NO.15火海凌云 剧照 NO.16火海凌云 剧照 NO.17火海凌云 剧照 NO.18火海凌云 剧照 NO.19火海凌云 剧照 NO.20

《火海凌云》剧情介绍

火海凌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翻拍自1980年苏联同名经典影片。极富正义感的飞行员古辛(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 Danila Kozlovsky 饰),因违抗上级命令而被军队开除,成为民航机组的实习飞行员,并结识了精神导师津琴科(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Vladimir Mashkov 饰)和恋人亚历珊德拉(阿格尼·格鲁迪特 Agnė Grudytė 饰)。然而,在一次飞行中,突遇的火山爆发、恶劣的天气状况让机上的一切都失去了控制,机上所有成员命悬一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野蛮人入侵东寺街西寺巷新传青春时代底特律警事塔楼:死亡讯息第二季现场铁证蝴蝶公墓萨赫蛋糕之恋科学小飞侠Crowds冲浪学校奥斯曼中尉如眠国度熊出没·逆转时空菜单维和防暴队冷静与热情之间单亲妈妈的苦涩浪漫万圣节家宴恋上女镖师罪犯们风中的诺言好汉两个半第一季三次为定美国动物破碎太阳之心再见,残酷的世界活死人归来4敢死队生死巴拿马

《火海凌云》长篇影评

 1 )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幸好我们智慧是无穷的

前半部分慢节奏的铺垫,完全是为了后面一个多小时的空中营救。

紧张得不能呼吸,情节不拖沓,不煽情。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

但幸好,我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并且能打破规则,赢得最后的胜利。

主角光环笼罩,各个配角也是熠熠生辉。

尤其机长儿子举手表决时,瞬间由一个纨绔少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机长临危不惧,坐镇指挥,让我们在绝望中还有一丝希望。

男乘务的表现也很好,组织有序,镇定有力。

最后的结局很圆满。

实习生回到老爸的居所,席地而坐,靠在父亲的肩头。

机长一家打算找个阳光灿烂的地方度假。

男乘务也约到了女乘务。。。

幸运的人都活了下来,踏实地站在大地上,大雨落下,任凭打在脸上,告诉自己,我还活着。

珍惜当前,过好每一天,爱护身边的人。

 2 ) 这不仅仅是翻拍,而且是续集!

众所周知,这部影片翻拍自1979年苏联的同名电影《机组乘务员》(Экипаж)。

但其实,这两部影片不是简单的翻拍关系,本片可以被认为是1979年版的续集,因为,1979年版的女主角塔玛拉·伊戈列夫娜(Тамара Игоревна)在本片中出现了,而且戏份不小!

在影片的95分18秒(以蓝光未删节版为准),面对可能发生的空难,一位机场工作人员问塔玛拉·伊戈列夫娜:“你自己应该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吧?

然后,塔玛拉·伊戈列夫娜不屑一顾地回答:“你确定吗?

这句话就暗示塔玛拉过去经历过类似的危机,也就是1979年版《机组乘务员》里的故事。

1979年版和2016年版《机组乘务员》里的塔玛拉由同一个人饰演:苏/俄老牌女影星亚历山德拉·雅科夫列娃(Александра Яковлева)。

她在1979年版中还全裸出镜(图片我就不贴了,你们自己搜)。

1979年版中的塔玛拉:

 3 ) 这都不是地狱模式,而是十八层地狱模式!

这都不是地狱模式,而是十八层地狱模式!

毛子写爱情真会写,乘务长和空少的这段真是嗑死我了!

男女主也好好嗑[哇]。

老机长和男主由互看不顺眼到互相欣赏的师徒情,其实也很好嗑!

里面两对父子情也塑造地非常不错,一对从一见面就吵到历经生死之后的相拥,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工作;一对是以父亲为榜样的儿子,因为过于自我主义而不断使父亲失望,最后终于证明了自己,与老父亲靠在了一起。

里面乘客们的羁绊,虽然都是寥寥数笔,但都很令人动容。

空中运人的剧情是扯了点,但整个过程还是抓人心的。

而且我觉得毛子的重点在于表现我上面所说的几条线的关系,展现几个生动、正直、专业和勇敢不惧的灵魂。

顺便也见缝插针强调几句爱国主义。

看到有人说前面50分钟充满尿点,而我恰恰觉得前面一个小时的铺垫十分必要且细节满满。

如果没有这些生活化的细节铺垫,这部电影势必沦落到空洞无内涵的只有特效能看一些的灾难片之流中。

另外,必须看俄语原片,英语配音会使初始化分值降到60分以下,对片子本身的质感破坏性极大。

 4 ) 十几年后,我又感受到火山的威力

【为什么去看】其实这周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电影,但是出于忘记退票又心疼低价票的钱还是去看了。

【视觉效果】或许是3D效果已经融入画面,我居然对于3D效果的感觉什么都没有,但是火山岩浆扑过来还是有点感觉的。

里面的飞机感觉很真实,无论是飞行还是毁灭,没有感觉特别假的感觉。

里面的特效不过于追求酷炫,导致不觉得五毛特效的渣渣感觉,连空中换机也没有任何室内拍摄的虚假感觉。

【演员】虽然不像欧美国家那样散发着魅力,但是感觉很亲切,仿佛就像你平时所遇到的身边的人一样,相貌堂堂。

演儿子那个那肌肉,真不愧是战斗民族的孩子。

【感受】感觉大家都在不停的说话,我听到后面已经有些焦虑了,虽然明白在这种时候大家都会不安,所以靠说话缓解情绪。

我不太明白儿子和父亲的矛盾点在哪,还有儿子和父亲同事(戴眼镜女士)为什么要那样。

我旁边一位女士带了三个小孩来看,结果电影出现了两场亲密戏,我不知道那位女士会不会感到尴尬(或许现在他们觉得无所谓?

)。

【忆童年】十六年前左右,我读小学和同学在家看了一部火山的电影,里面的描述我至今难忘,特别是岩浆把汽车一步步融化(而这部片里也再次展现),我没想到十六年后居然还能看到火山爆发。

其实刚开始机场突然那样我有点不明白,后来想了想可能是火山爆发的结果吧。

 5 ) 火海凌云

影片的细节其实在我看来很有点意思,我只摘两个出来供大家品味。

一个是当得知客机最终成功着陆后,航空中心高管聚集的会议室内一片安静鸦雀无声,男主爸拎包走人。

我在想,这要是美国人拍的话,必定是一片沸腾欢呼之声。

(无数美国大片可证)第二个则是结尾处,如果是美国拍的影片,那这两个老爷们必是国家的英雄,人民崇拜的偶像,媒体争相采访报道的对象。

但可惜,一纸辞退报告就打发走了这两个“英雄”,只不过经过老领导的“推荐”又跑到了另一家“又”号称俄罗斯最优秀的航空公司当实习生。

(我怎么用了‘又’这个字?

)俄罗斯人那种冷幽默与低调自嘲另我不禁莞尔。

 6 ) 火海中一飞冲天

2022.10.10

年轻的空军飞行员亚历克斯·麦考伊因抗命被开除军籍,只好转投民航,第一次测试飞行技术无可挑剔,但其特立独行有主见引发主考官列奥尼德·曾琴科不满,不断给他加难题,直至考砸出局。

沮丧的麦考伊在停车场邂逅女孩萨沙,帮助她倒出被堵的汽车,俄罗斯男人仿佛天生就是情种,都会主动向心仪的女孩示好,麦考伊倒车时顺手摘来鲜花献给美女,美女允许搭车去机场。

半路忽接考官电话,通知他测试过关了。

原来是另外两个考官故意激将主考官列奥尼德“这种情况下你也没法着陆”,列奥尼德不信,上模拟器试了一把,果然和麦考伊一样失败了,只好心诚口服的签字通过。

就这样麦考伊成为了民航飞行员实习生。

在机场再次遇见女孩萨沙·库济米娜,原来她也是飞行员,怪不得那天搭她的车,一路感觉萨沙似乎对他很了解。

男女交往“眼缘”很重要,帅气的麦考伊也引起了同机组乘务长维卡的一见倾心,她热情主动介绍自己,让也在追维卡的空少安德鲁很是羡慕。

不过麦考伊的心思都在萨沙身上,见到萨沙他就激动,即使隔着老远听不见,他手舞足蹈扮鬼脸,逗得萨沙抿嘴一笑,他就更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

在外人眼里严厉的列奥尼德在他儿子面前及其失败,在外人看来高大上的飞行员职业,儿子瓦列拉却不屑一顾,斥之像个出租车司机。

麦考伊驾驶飞机大雾弥漫的天气降落中忽然急转又绕行了一圈,恼怒的机长列奥尼德一边训斥麦考伊一边亲自驾驶降落,麦考伊一脸惊魂未定,但他没有争辩。

飞机落地后列奥尼德才从同事那里听说他的飞机刚刚经历了恐怖的一幕,一架土耳其的民航飞机飞错了梯队,降落在他该降落的跑道上了“那么大的雾你竟然看到了”。

闻听此言,列奥尼德惊呆了,明明麦考伊让他的飞机躲过一劫,他竟然还责备了麦考伊,这让他这个讲原则的人情何以堪。

在非洲国家机场遭遇政变,亚历克斯眼铮铮的看着难民上不了飞机被打死而无能为力,萨沙讨厌只会抱怨的男人,两人因为这事发生争执,萨沙要离开他家,亚历克斯生气的说“你不是飞行员,只是一个坐在驾驶舱里的女人”。

乘坐飞机的乘客什么人都有,尤其是有权势的人往往颐指气使,无事生非,这个时候麦考伊控制不住自己冲上去理论,严重违背航空公司规定,这让列奥尼德很生气。

其实表面上列奥尼德生气麦考伊违规,内心里却非常赞同他的不忍不惯着这些怂人的做法,为此他不惜顶撞上司,来袒护麦考伊“他是个好飞行员,别人只有手,但他有翅膀,他能做到的事我做不到,没有他我就不飞”,这样的评价够高的。

更让列奥尼德生气并难堪的是儿子瓦列拉竟然和自己请过来帮助辅导西班牙语的同事列娜上了床,这让他以后如何面对列娜夫妇。

不过说到列娜那不合格的丈夫,儿子一句话让他无言以对“他算什么丈夫,从不回家,就像你一样”。

列奥尼德被安排飞私人租赁包机,经过深思的他决定带着儿子一起飞,借此机会加深父子间了解,改善关系。

其实列奥尼德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他夸赞老婆漂亮只会说“你怎么穿的这么整齐?

”说的老婆一头雾水,两眼茫然。

为了撮合麦考伊和萨沙,给他俩创造机会,有意让萨沙来做包机的副驾驶。

萨沙看出了列奥尼德的好意,但是她看破不说破,心领神会。

去昆吴岛接伤员是航空公司授权他们自行决定的,是一次有风险的人道主义救援飞行,到了岛上才知道情况有多危机,大自然随时可能发生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

果然,飞机降落没多久,突然地动山摇,电力随之中断,四处燃起大火,机场大楼坍塌了,人们惊恐的尖叫,灾难降临。

要命的是主跑道已经毁掉了,跑道中间裂开了,塌了好大一截。

而另一条跑道太短,而且此时已是一片火海了。

一架飞机试图强行起飞,结果悲剧发生,飞机起火爆炸,连飞机带人瞬间灰飞烟灭,化作尘埃。

听说山上还有人没有下来,麦考伊主动要求开车去接人,他可不想再像那次在非洲那样错失良机,无所作为,萨沙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就在麦考伊去接人的当口,火山喷发,岩浆流淌下来,逼近机场。

列奥尼德果断的决定换乘一架小型货机从那个短跑道起飞,危机时刻别无选择,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险一搏。

在机场等待的人们看着山上通往机场的路已被火红的岩浆阻断,麦考伊他们恐怕凶多吉少,萨沙眼里已是满含泪水。

麦考伊他们感到机场时,机场上已经空无一人,只有他们的那架飞机静静的停在那里,此时岩浆离机场更近,已经近在咫尺了。

麦考伊只能冒险强行起飞,岩浆追着飞机跑,关键时刻水塔倒了,水扑灭了跑道上的大火,真是神了,第一架飞机没有飞起来坠毁了,列奥尼德换飞小型货机才起飞成功,麦考伊居然成功一飞冲天,肯定不是麦考伊有神通,只能解释乘机的人太少飞机重量轻了许多才飞起来的。

飞起来后危机并没有消除,两个发动机先后起火,现在只有一个着火运转,随时停机,飞机终于穿过烟火云,火灭了,可是新的困难摆在面前,列奥尼德的货机油箱漏油,飞不到陆地,只能在海上迫降,结果基本上是自寻死路。

而麦考伊的客机起落架出现故障,无法正常降落。

这个时候,战斗民族脑洞大开,集体开始疯狂发飙了,他们要空中换乘飞机。

根据瓦列拉看电视得来的灵感,麦考伊请求两个飞机前后靠近,用绳索把人转移到客机上去,没想到这么个几近自杀的提议竟然被民航高层默认。

空中换乘网中兜破了掉了几个乘客,居然大部分成功了。

都说“屋漏偏逢连阴雨”,他们是破飞机遭暴风雨,啥倒霉事都赶一块去了,就差没遇到恐怖分子来掺和了。

最后飞机掉了全部轮子和一侧机翼,全裸迫降成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是民航这样一个人命关天的机构,规矩就是规矩,处罚是必然的,网开一面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看着落地走出飞机的乘客喜极而泣,还有比这更欣慰的吗?

再说战斗民族不求功名厚禄,只求一个爽,一个赢得儿子的尊重,一个抱得美人归,就是最好的奖励。

麦考伊本来就是实习生无所谓,只不过曾琴科从机长降为实习生有点怪难为情的,一大把年纪还要从头再来也有点力不从心。

 7 ) 俄罗斯风格的确不一样

老公想看飞机有关的电影,阴差阳错找到了这一部,看完还真过瘾!

不光有紧急迫降,飞机爆炸,空中交接,还附赠火山爆发。。

像伏特加一样劲儿大!

按说俄国人不是那么细腻的,可是作品还是很完整,前面的梗后面都接上了。

觉得男空乘没用?

遇到危险就知道有多大用了。

女乘务长势力?

可帘子一拉开就进入工作状态真是太帅了。

瞬间联想到我国的空难片,唉。。

不是专业人士的我记得片子曾夸这架飞机非常结实,这是啥民族自豪梗吗?

其实坐过多次俄航的我想说,人家飞的真的很稳,而且的确几乎不晚点。。

 8 ) 符合期待

也西也东,又社会又资本,沙俄剧变到华约解散,沧桑而深刻,勾画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宾、彼得罗夫斯基大剧院那些独特色调。

继F-14以后更觉得这部翻拍片不容易,大量驾驶舱特写,似厄瓜多尔火龙广角镜,民航搞出军用即视感:客舱失压、单发、无ATC指引简单粗暴迫降,穿越雷电、火山熔岩,物理盲喜欢你,老毛子!

难得导演对感情线一路冷处理,不煽情、不幼稚说教、若即若离,变温婉成悲凉……

 9 ) 俄罗斯级别的飞行技术

现在国内流行一个段子,每当俄罗斯飞机平安降落,乘客鼓掌感谢机长不杀之恩。

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俄罗斯飞行员技术通常非常好,我坐过四家俄罗斯的航空公司飞机,没有遇上过网上描述的夸张的战斗民族式起飞或降落,我认为大家鼓掌感谢飞行员平安把自己送到目的地是一种良好的礼貌。

所以网上这个段子可以引用电影里的话,理解为飞行员把乘客当成货物来拉了。

总之比较飞行员技术我更愿意相信俄罗斯的,国内的几大航空像国东南海,甚至那些旗下什么香港航空四川航空成都航空天津航空都有幸(不幸)搭乘过,并不觉得飞行体验更好。

我国能胜过俄航的通常是国内线,因为俄罗斯国内线经常用破旧的老飞机,座位间距还特别小空间局促。

(依旧比国内舒服因为乘客素质高绝对不会挤到旁边的人不像国内东倒西歪的一片)

说回这个没有尿点的故事。

人物设定上,男主的爸爸是拒绝国外高薪留在祖国设计飞机的爱国老爷爷,男主是坚决不受规矩束缚的爱心与正义感爆棚之二逼青年,老飞行员正相反胸有正义怒火而严守规矩不形于色。

男主爱上的是工作能力超众的女飞行员,另有肤浅空姐想勾搭上飞行员,被空姐拒绝的空哥是我觉得怪可惜的一个角色,明明工作那么认真还要被飞行员和空姐欺负。

乘客展示了众生相,有毫无素质的大股东这种讨厌的土豪,有很有秩序的众乘客,混乱中保持秩序请妇女儿童先行,大概为了中俄友好还给了中国乘客好多镜头。

美俄电影中拯救的人当然不一样,美国喜欢救日本人(《环太平洋》)之类的,俄罗斯喜欢救中国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人,翻拍的《12怒汉》中居然还救了车臣人。

最后的两架飞机衔接运输乘客的地方想想好揪心,bug级的存在,虽然电影里控制中心在提醒飞行员(也在算是对观众解释)飞行过低,可就算低空中的气压和低温以及风速还是会死人的吧。

化妆组很负责地给乘客们画了冻伤效果的脸,我还是觉得不够力道。

最后老飞行员直接挂着绳子爬到另一架飞机的情节让我回想起在俄罗斯针叶林里玩丛林穿越,挂着绳索飘过一段没有树的开阔地带远远看见了河流和湖泊的遥远记忆。

所以,有神一般的鬼主意,就得有战斗级别体力配合的群众。

再次安利坐俄航很安全的,人家不会放弃生的希望,所以屏幕前的你们想坐俄罗斯飞机,先去锻炼身体吧。

最后这家航空公司领导打电话给Aeroflot的开场辞大概说明了俄航是此片的真正的赞助商。

题外话,已经有豆瓣小伙伴眼尖认出了上一部中塔玛拉,现在她老了,在这一部电影中当了领导。

所以今年的电影还可以算老版的续集耶。

国内排片影院特别少,想看的孩子抓紧去吧。

最后再次友情提示,看过本篇影评的孩子不要再跟风说什么鼓掌是谢不杀之恩,那是苏联覆盖地区留下来的礼貌,莫少见多怪哦。

还有,像我上面说的,俄罗斯的航空公司的问题在于飞机老,地方小。

还有一个最令人发指的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常识是如果你不好好包装上锁行李箱,一定会丢东西的。

2017年准备好好做微信公众号——穆尔登格影评、看世界、俄罗斯周边,欢迎关注

 10 ) 先抑后扬的小空姐和小空哥

首先很感谢涅瓦字幕组做了这个片子,等上映的时候再去电影院刷一刷。

我没有看过苏联老版的Экипаж,所以就只说一说这一部好了。

主角是一个正义感爆棚的中二耿直青年飞行员,可想而知,一开始肯定被各种教做人。

然后他遇到了一个导师级的人物——严肃认真的老机长,又结识了一个飞行员妹纸,于是故事就慢慢展开了。

这个人物设定,好像一眼就能让人能看到结局了。

但我觉得这并不重要,因为这部电影最为突出的地方是:人在面对灾难和险境时体现出的勇气、胆魄和职业素质。

因为这个主题,我特别喜欢片中的小空姐维卡和小空哥安德烈。

前半段的乘务组日常中,安德烈明显对维卡有好感,奈何姑娘的心思不在他身上,整天就想勾搭新来的实习飞行员,也就是男主。

看到这里也许会觉得这个小空姐有点轻浮有点势利,气场弱弱的安德烈眼看着就要成苦逼炮灰了,而且他的职务还一度被直男癌的男主“嘲笑”了几回。

但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渐渐让人看到了他们的闪光。

首先是那次在非洲,停机坪周围一群军警端着枪,气氛非常紧张,这个时候小空姐还满不在乎地站在舱门口做吃瓜群众,但是安德烈马上就意识到了危险,几次劝说无效后直接上手把维卡拉进机舱了。

在后来的火山救援行动中,安德烈也是救援主力之一,他自告奋勇和男主一起开车去更危险的山里救人,还差点葬身岩浆(看到这里真是很担心他最后会和那辆面包车一起被岩浆冲下悬崖,不过这样就很狗血了)。

离开火山后,飞机状况非常不稳定,机上一片混乱,只有他一个专业乘务员,但他一直都让自己保持冷静和职业素质,叮嘱乘客坐好系好安全带,检查行李箱,还注意安抚情绪。

在后来那场目瞪口呆的高空转移大活人的行动中,安德烈也一直坚守在货舱门的最前线。

小空姐维卡在迫降过程中的表现也很棒。

她刚刚穿越了生死线从另一架飞机上转移过来,正是惊魂未定的时候,但她也有作为乘务长的职责,在那种机身剧烈抖动随时都像要散架的情况下,谁会不怕。

她稍稍镇定了一下自己,然后开始安抚乘客,向他们强调安全姿势,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另外,在这场灾难中,普通人的表现都很真实,特别是投票表决是否要去帮助另一架飞机的时候。

有的人刚刚逃出来,就只想快点回家,有的人考虑到有孩子,不敢冒险,这些都是常人可以理解的两难选择。

整个逃难过程,除了机长们的高超技术和过人的胆识,后面坐着的那些普通人也齐心协力一起互相帮助度过难关。

这些都让一个故事变得完整立体。

至于那段目瞪口呆的高空转移大活人……我比较想知道,理论上真的可以吗?

XDDDD最后吐槽一下这个官方译名。

原名《Экипаж》就是机组乘务员的意思,很明显,主题讲的是「人」。

但是《火海凌云》的重点就偏到“灾难片”上去了,又是为了迎合市场?

【摊手】

《火海凌云》短评

17影79。战斗的民族开战斗机。

5分钟前
  • 昵称
  • 还行

估计我就俄罗斯才能拍成这样而不觉得突兀了,毕竟俄航是出了名的开挂。以至于机长评价实习机长的首航说是“把人当成货物拉”,竟然有点不太适应。

9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还行

两星半,空中传人?我勒个去脑洞也太大了吧,但后面还是有一丢丢紧张的,但不知道我看的版本是不是有删减,剧情不太连贯的感觉……

13分钟前
  • 十七
  • 较差

只有战斗民族才能拍出的片子。前半段俄式幽默,各种机组人员逗比温情日常,后半段反差太大,刺激死了,以后还怎么敢坐飞机。

18分钟前
  • 何求美人折
  • 推荐

说的俄罗斯语分分钟让人出戏,铺垫太多太长,这种片往往就是越看不行的人却最行!

21分钟前
  • Kinki.Y
  • 较差

虽然片子一般又老套,但是你国整天逼逼的电影人就是拍不出这水平

26分钟前
  • 舍藏
  • 还行

不愧是战斗民族的灾难片,后面机长简直是超人,这可不兴学啊属于自带天生属性了,我不由得回想起了以前乘坐俄航的一些“有惊无险”。(笑)

31分钟前
  • 葉Saki✨
  • 推荐

2016.06.09有个别小细节很动人,但总体而言剧情很扯。

32分钟前
  • 小悬子
  • 还行

这个b电影真是给我看笑了,俄罗斯特有的感情生硬转折生硬,咱也不知道是民族特色还是单纯技术不行,我看人家拍的好的也不这样似的。到处都充满了难以想象是21世纪还存在的大男子主义,虽然有一个反叛形象的萨沙,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浮于表面的愤青,根本没有女性主义的本质,完全是男人意淫中独立女性的形象,真是看笑了。

33分钟前
  • BE MY
  • 较差

敢想就敢拍,娱乐性十足!

38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还行

战斗民族果然强悍,看了这个觉得《危机航线》拍得还是保守了点。

42分钟前
  • BATIGOL927
  • 还行

前半段职场励志,后半段生死时速,相当紧张刺激,特效很用心,说教也有一点,但紧张起来真是什么都忘了,全程攥着拳头。

45分钟前
  • 某C
  • 推荐

一般般,评分偏高了。

49分钟前
  • 倪娜
  • 较差

电影频道

50分钟前
  • 无飞
  • 较差

幼稚和套路得就像小学生的命题作文,但胜在够燃够爽,简单粗暴去到尽,大开大合,大喜大悲,畅快淋漓。战斗民族果然不一般,教如今的大部分好莱坞爆米花如何做人。

51分钟前
  • m89
  • 推荐

献礼片全世界都一个套路,你妹这 居然是16年的电影,特效好像06年都不如。

54分钟前
  • 水星5
  • 较差

第一次看战斗民族的灾难片,很有民族特点呐,尤其两架飞机飞行途中运送乘客的情节,看得我目瞪口呆。特效&剧情也不比好莱坞差,就是铺垫部分确实显冗长,如果能删繁就简,把握好节奏应该会更好看。

58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上联:年轻帅哥看似桀骜技术强,危险关头,过岩浆、穿雷雨,驾驶破飞机实现惊人逆转;下联:中年机长外冷内热胆识高,生死之际,顶狂风、踩黑云,手攀细铁索铸就高空传奇。横批:战斗民族棒棒哒

1小时前
  • 鬼腳七
  • 还行

好看到炸裂。强烈推荐

1小时前
  • 雏菊🪴
  • 力荐

为什么我在电影院看了个伦敦腔英文配音的老毛子的俄罗斯电影。前半段铺垫略长,差点睡着,后半段灾难还可以,不过电影院体验实在太差,整个屏幕亮度不够,黑夜里的场景看的眼睛酸痛。拉上妹子去看,配音搞得实在尴尬。

1小时前
  • fwcyfyl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