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工歌手冈德曼
Gundermann
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
主演:彼得·施耐德,比亚内·梅德尔,亚历山大·谢尔,米兰·佩舍尔,希尔玛·艾奇霍恩,安娜·乌特伯格,索斯藤·默滕,阿克西尔·普拉尔,克里斯蒂安·斯基宾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8
简介:该片是关于前东德歌手格哈德•冈德曼动荡生平的传记电影。冈德曼白天在露天煤矿驾驶着挖土车,但晚上却作为歌手登上舞台,以自己创作的音乐感染他人。他以生活和生死为题材,却也涉及政治和社会批判主题。凭借其颇具个人化和真实感、既忧郁又富有诗意的作品,他成为八十年代东德地区的大众偶 像,但也时常遭遇同上级的冲突。甚至在两德统..详细 >
西德的导演拍东德的题材是让人惊喜的,整体反应与中国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佩服的是导演的客观和对历史的反思。冈德曼自始至终都做的是自己。
与自己和解?
说实话,更喜欢《无主之作》。
过于沉闷,只看了1个小时。
Gundermann @2019-06-15 21:49:28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中学时代天天听Ernst Busch的人,对这种电影肯定是有加分的。
作为传记片略有些面面俱到,歌曲使用手法也较单一,但歌词本身写得真好。
每首歌曲都是一首诗。在那个76-84年代的东德,每个都是施暴者都是被虐者。
Gundermann的歌写得真是好。相比之下电影显得平淡,但个人观感好过《气球》。导演有种不愿将前东德主题电影简化为资本主义政治宣传的警惕,为展示人的复杂性作了很大努力。可惜饿得听不动映后了…
并不“好看”,德国风格的精确、隐忍展现东德“小粉红”的罪与罚,最后他将自己的错误归结于“我没有个人空间,认为其他人也不应该有”。德国总是出这些人:弹古典乐的纳粹、理想主义斯塔西还有一丝不苟还原他们的导演和演员。
叙述有问题 时间线很混乱 我想这些经历 所有走过苏联模式的国家里的人民都经历过 事后 人们轻而易举的能指责别人 却忘记自己制造的苦难 为自己开脱
比蚂蚁森林偷能量还要无聊
影片中的演唱会很有感染力,很真实的场景。主人公生活里面有矛盾痛苦,也有开心愉快的日常。整体很自然。
歌曲很好听,歌词和剧情融合得非常自然,最后的音乐会尤其感人;画面也很美,对时代气息的把握非常到位,特别是拍摄煤矿的广角镜头,瞬间让我明白了“工业美学”的含义;最可贵的还是对史塔西的反思。影片并没有简单地把加害者和受害者划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谴责前者,同情后者,要求前者向后者道歉。相反,它恰恰在质疑这种流行的二元对立思维,尽力描绘东德社会中个人与种种组织的复杂关系。东德政权倒台后,人们尽可以指责一个人与当权者合作的行为是做了帮凶;但如果你是个看不清未来的局中人,又该如何行动呢?影片的双线叙事逐渐揭开主角与史塔西的复杂关系:他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既是合作者,也是反抗者。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文艺作品,也希望它们能有更多观众。
画面特别美,音乐也好听。是煤工生活,也是乐队文化。一个音乐的天才,一个政治的愚者,在柏林墙推倒以后,开始在歌手的身体里打架。我到底是谁?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人类永远的迷思。
Gundermann
一个闷骚男工人的艺术与人生成长史,男主角演员刻画很逼真
天真的工人歌手,人们只会记得你为史塔西做过事,哪管你早就被他们开除出党。
8.歌词写的真好,让我再次惊讶怎么有人懂得这样运用文字,内心如此丰富,才思真是如泉涌般时刻都涌出来,可能有些人真的是带着使命来的。充分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挣扎,而不是简单的批判,个人的选择有时候是很困难的。
三星到三星半之间,歌曲放送可以给到七分,冈德曼的作词太好了。比较平淡。乌特伯格太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