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角度,记录几点感受吧,想到啥写啥。
1-老丁得了阿尔兹海默后,越来越不认人,出现了打人等行为,但家人不想他住进康复医院。
觉得很可怜,但是呢!
剧情成了抛给沈和苟照顾了,老丁每天跟着两个老头到处溜达,两个两头哪里照顾得动一个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头?
最后老苟为了照顾老丁,心脏病发作,去世了。
emmm老丁家人们,您们到底是心大呢?
还是心大呢?
倒是自己照顾好呀…2-丽娜投喜乐卉。
你曾经也是个财务专业人员,怎么头脑一热就贷款投资呢?
emmm…3-沈青你也别对标艾斯的男友了。
你做不到的。
艾斯对你也就是个友情,别想太多了。
4-丽娜和宝琴姨有时候吵得我头疼呀。
你们单独看生活条件也不差的,宝琴姨你也有个把退休金,你老头也有个把退休金,该放手就放手吧,没必要生活得如此,性格问题占多数。
5-黑豹和艾斯男友都是性格稳定的人,这部剧里这两人做事比较有章法,有事说事,有问题解决问题。
情绪稳定是很重要的能力。
6-戏里不少人都蛮不知道咋说的,比较拎得清,活得比较通透的几个人,艾斯,乐水珊,丽娜几个闺蜜,聂老师,黑豹,艾斯男友。
多一分是因为后半生被骗多给的,很少被一个电视剧气成这样,想问一下前后是同一个导演吗,前面10级左右就很好看不懂为什么后面变成这样要被气死了。
谁家老人70岁拿着退休工资疯狂谈恋爱,加离世的得谈了4个了吧,不理解一家人谈恋爱的谈恋爱,出轨的出轨出轨还被骗,多乐还有老头谈恋爱还可以理解一点点夫妻两谈恋爱?
有病,互相出轨被骗被杀猪盘是吧,严重怀疑这部剧是为了让00后不结婚拍的,看完00后不敢结婚了😰。
刷剧《我的后半生》看完了。
里面退休的文艺工作者,经常搞合唱活动。
几首歌都很好听。
还录了一段。
剧中总是过中秋节。
印象中至少过了三次中秋节。
文艺气氛很浓,引经据典,随处可见。
尤其是文学教授遇到女科学家,对待文化极其认真较真,沟通方式是互写文章发表评论,互怼。
一个字的读音都能发几篇文章。
最后的离别信也很感人,文字优美,充满诗意。
有两条线,一是男主角沈教授的相亲经历。
经历几段相亲,开始都很美好,但因为各种奇葩原因,最后都没走到一起。
但每一段都很耐人寻味,真情实感,有滋有味。
第一段要房子,第二段身体生病,第三段有友情没感情,第四段婚礼当天被抢亲。
不过第四段弹幕区网友惊人地意见一致,都支持抢亲男友黑豹,太有男人味了,这一点我也赞同。
一是男主儿子儿媳之间的矛盾,儿媳丽娜父母之间的矛盾。
故事把丽娜和她妈妈塑造成两个得理不饶人的形象,感觉有点过分。
其实她们俩人是非常清醒,且明事理的人。
好象是把所有家庭主妇的缺点集一身,树立典型,激化矛盾。
而他们的老公,典型的中国闷骚男,遇事不理不管不沟通不负责。
看着无辜,实则可恶。
丽娜夫妇大吵一架,丽娜爸爸出走跳河把矛盾激化到顶点。
化解的方式竟然以牺牲三剑客老苟为代价。
唉,太让人悲伤了!
老苟为了救丽娜爸爸突发心脏病去世。
然后所有人,好像都醒过来了,矛盾瞬间瓦解,丽娜和妈妈说话也不再咄咄逼人。
男主也像突然活明白了。
老苟生前录的一段视频,太感人了!
朴素的语言,包含着他对人生的态度,热爱生活,豁达开朗,睿智。
大结局是,所有人,包括几段相亲前女友都聚在一起共唱一首新歌敬酒歌。
沈教授这辈子和6个女人有过交往,是她们多情,还是他滥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深爱妻子静敏,却偷偷惦记着那蔚阗。
妻子病逝后,他先后交往了4个女友——全方位保姆连亦怜、精神抚慰者聂娟娟、自我中心型吕原,还有投机钻营的乐水珊。
老作家王蒙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中,老沈妻子过世后,儿子在国外,他的精神上孤独寂寞,身体又不好,没有人照料。
老领导为他介绍女友,他因为却不开情面,才和她们交往。
原著中沈卓然属于旁观者,他冷眼看这些奇葩的表演,并未动情。
这些女人的轮番打扰,让沈教授晚节不保,不仅落下了不洁身自好的坏名声,还因为饮食营养不均衡,遭受了病痛的折磨。
剧版《我的后半生》改编全变了味,甚至有些低级趣味。
沈教授成了为老不尊的花心大萝卜,见一个爱一个;整天要死要活,离开女人不行似的;如果教授都活成了这个德行,正常人就真成了凤毛麟角。
1. 感性大于理性沈教授儿女双全,儿子一家三口和他住对门。
儿媳妇有一个特别能咋呼的妈;他还有两个兄弟般的好友。
这说明他既不孤独,也不寂寞,生活上有人照顾。
他生病住院时看上了护士长,当然连亦怜也有目的主动接近他。
他不管不顾地追求她,她顺势住进了他的房子,对他进行全方位照料。
两人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连亦怜要房子,老沈及时止损,将她扫地出门。
这两个人各有所图,只是价码没谈拢,所以一拍两散。
从道德层面上讲,教授还不如护士长,他拿得起,放不下。
连亦怜已经嫁给了老李,她来沈家送喜糖时,老沈暧昧地握住她的手不放,失去了学者的自持,让人物形象崩塌。
2. 用错献身精神聂娟娟教授和他交往后,表现得博学沉稳,老沈却突然变得像个无知的老男孩。
原著中聂娟娟给不起的,人家就收敛,不让事情往下发展,所以她只让老沈请她吃了一次饭,并说明自己饭量非常小。
她也表示回请,并有意突出自己饭量小,这样对方就会不好意思赴约,她也不用出这个钱,其实她也出不起。
他们的谈话内容没有涉及情感,这就是掌握分寸,双方的举止都有度。
可剧版的两个人,都黏黏糊糊的:女方明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还和老沈谈感情;而且很明显,她也动情了。
女方住院了,老沈不顾自己折腾不起的身体,执意要搬到养老院去,他说要亲自照顾聂娟娟。
先说两个人没熟到那个份上,再说终究男女有别。
沈教授不理性,不考虑家人,这样“作”,是把自己的尊严踩在脚下摩擦。
3. 一厢情愿的结果沈卓然和连亦怜、聂娟娟都交往时间不长,他就爱得要死要活的,能进了他的心,也是她们有可取之处。
而吕原直接搬去他家,他竟然允许,作为教授,不应该如此没有边界。
热心的吕原从日常家务,到每个人的健康,什么活都干,什么事都管,甚至参与沈教授儿媳的一些事。
果然上梁不正下梁歪,凡事都是有因果。
沈教授走马灯似地换女友;儿子婚内出轨,整天和妻子吵嘴;孙子和女同学有早恋趋势。
男人对婚姻不忠,就是人品有瑕疵,找什么理由都没用。
沈教授一边享受着吕原带来的便利,一边讨厌着她的强势。
谈恋爱时,不喜欢人家就不要接受对方的付出。
可沈教授却正好相反:吕原一直在付出,可她想让他付出时,他却大发脾气。
吕原的话,虽然不入老沈的耳,却说得对。
她对老沈说:“你不守男德呀!
”
4. 引狐狸进了家门39岁的乐水珊,长得好,身材好。
她直接找到老沈家,当天晚上就住了进去。
她敢这么做,是因为前面的女人搬入沈家的速度都很快,她也没必要客气。
她投其所好,给这个家注入活力;照顾老沈吃饭——将半成品简单加工;服侍他入睡。
她的目的不复杂:伴随他的鼾声,她可以打着老沈的旗号,利用他的人脉;用“教授女友”的身份,打电话扩展生意;这套免费的房子,省下了她租写字间和住宿的费用。
剧版的改编比较离谱:乐水珊长得酷似静敏,于是沈教授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相信“长得像就是有缘分”,他像脑残了一样疯狂追求她。
乐水珊接近老沈,却是为了“气一气她心仪的男友”。
这编剧的脑回路,把观众当傻子了。
看着剧情发展,老沈像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根本不像快80岁的人,更别说像教授了。
结语不维护自己的家庭,眼睛总瞟家外面的女人,这样的男人不配结婚。
每个人都有优点,看谁都比自己妻子好,这个人就配不上那一撇一捺。
所以说,剧版的沈教授见一个爱一个,不是开挂了,而是他的道德底线太低。
有网友评论,这个电视剧震碎三观,沈家三个男人都忙着谈恋爱,把好男人都带沟里去了。
还有网友说,沈教授应该姓“花”,名“痴”;或者姓“流”,名“氓”。
真正的男人是理智而清醒的,他们不会像剧版沈卓然那样,为了爱情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剧版将知识分子塑造成花心老男孩,是创新还是低俗化?
欢迎来评论区聊一聊。
品味别人的故事,领悟自己的人生,下期更精彩!
(图片源自网络 侵权删除)
奇葩奇葩处处哀6.7王蒙 / 2015 / 四川文艺出版社
我父母今年60多岁,所以近几年我会关注老年人相关内容,这几天看了《我的后半生》。
本想着在央视播出的剧,应该是一部很真实细腻的剧,且有多位优秀演员,如:张国立、梅婷、佟大为、许娣、杨童舒、丁嘉丽、韩童生等。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部老年版《小时代》,充满精英视角下的创作傲慢与浮夸,与真实生活相隔万水千山。
下面详细说说。
01 物质水平远超常人剧中出现的所有金额,都让人深感震撼。
(1)5000多元的门主角沈卓然是一位退休的大学国文教授,退休金肯定不菲。
但再不菲,毕竟已经退休,对消费应该有最起码的谨慎和考量。
但剧中的他,一身土豪范儿,给书房装一扇木门,5000多。
儿媳告诉他网上只需2000多,他大手一挥,连一丝一毫的心疼都没有。
这个可以理解,他想在小女友面前表现豪气干云,但私底下心疼一下总是应该且必须的吧?
没有,剧中1秒钟都没有。
(2)3880元的密码锁沈青在创业公司,妻子刘丽娜是家庭主妇,还要养儿子。
相当于1人赚,3人花。
也许沈青之前在四大收入不菲,但创业公司不稳定,但凡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此时消费应谨慎起见。
但沈青处处透出一股“咱不差钱”的气息。
刘丽娜花2000多买了一个密码锁,让沈青装。
沈青装了一会儿,觉得非常麻烦,直接花3880元重新买了一个密码锁,让师傅上门安装。
这样一来,之前那个2000多的密码锁就没用了,而且已经拆封了,卖二手都难。
刘丽娜只好送给娘家。
这个片段,搁在2020年及以前,大家是信的,毕竟那会儿经济极大繁荣,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未来可以赚到更多钱。
但从2023年初到现在,所有人陆续都意识到:那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经济大爆发,既无法复制也不可延续。
所以中产花钱越来越谨慎,很多思想也逐渐形成共识,例如:买学区房、妻子全职、孩子读国际学校是中产破产3件套;创业是9999死,1生;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依然随意进行大金额消费,有一种脱离现实的荒谬感和滑稽感。
(3)680万美金沈卓然的儿子沈青从四大离职,跟朋友合伙创办医药公司。
朋友是一把手,他是二把手。
正常来说,创业公司应该是场地逼仄、工作环境简陋、1个人当2人用、1分钱掰成2半花,时时刻刻面临现金流断裂的窘境。
可沈青的公司是怎样的呢?
第3集24分,他们想购买某外国医药公司的治疗肺癌药品的专利,跟供应商谈判,他对供应商说:以我们公司现在的实力,我们能给出的最高价格,是680万美金。
680万美金=4950万。
我以为自己看错了,特意点暂停键,又看了一遍,确实是680万美金。
这气吞山河的镇定感,估计让大公司的高管都得倒吸一口冷气吧?
编剧没交代付款方式是怎样的,但一个这么小的创业公司,无论如何都跟4950万不沾边。
02 道德情操远超常人如果说消费习惯是个人观念,680万美金是后置付款,勉强忍了。
我最震惊的是沈家人对于房子加名的态度。
沈卓然住的这套房子是洋房,面积200平米。
而且位于市中心,一出小区门就是大马路,属于城中洋房,不是荒郊野岭的郊区洋房。
即便在三、四线城市,总价也在300万以上。
刚认识几个月,沈卓然想跟连亦怜结婚。
连希望把该房过户给儿子连进。
沈家人迅速商量,达成共识:(1)房子可以加连亦怜的名字。
(2)等沈卓然百年后卖掉,卖房款买2套。
1套给连进,1套给沈黛(沈卓然的女儿)或多乐(沈卓然的孙子)。
(2)没毛病,毕竟沈比连大21岁,你死了,人家还年轻,总得活下去。
但(1)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一个女人,刚和老头儿认识几个月,就带着儿子住进来,要结婚,还要分走一半房(150万)?
换作任何一个儿女都不可能答应,内心想大喊一句:你凭什么?
即便女儿答应,儿子也不可能答应。
即便儿子答应,儿媳绝对不可能答应。
即便儿媳答应,丈母娘也不可能答应,不闹个天翻地覆才怪。
看到这里,我深感自身觉悟和道德情操过低,过于自私,与编剧相比,宛若云泥。
03 身体状况远超常人除了金钱方面让人震撼,主角次角在身体素质层面也同样令人震惊。
看下图的男士,你能相信这是70岁的人吗?
除了主角沈卓然,其他所有70岁老头儿走路都是干净、利落、平稳,我不知道大家对70岁的男性老人有无基本认知?
正常来说,这个年龄的男性走路时,会有一定的左右摇摆,所以作家喜欢用蹒跚来形容老年人走路的姿态。
说难听一点,有点像鸭子。
当然不会像鸭子摆动幅度那么大,但一定是有摆动幅度的,不可能是完全平稳的。
不信的话,你可以去公共场合观察一下。
所以,编剧对于70岁老人的身体状况和行动特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
04 社会能量与社会关系远超常人(1)沈卓然70岁时办讲座,场面是这样的,受欢迎程度堪比明星。
我也是读过本科和硕士的人,这种场面只在易中天去我们学校时发生过。
那时易中天正当红,去我们学校开讲座,很多人开车跑过来看,把路堵得水泄不通。
而且粉丝主力是40岁以上的人,并不是大学生。
沈卓然作为一名70岁的退休国文教师,有这种待遇,而且粉丝都是年轻大学生,过于脱离实际。
最让我难受的是,有1位穿蓝衬衫的女大学生星星眼,一脸爱慕:他要是再年轻点,我都想追他。
让人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
(2)沈卓然办70岁寿宴,场面是这样的。
有乐队,有5层蛋糕塔。
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人际关系问题。
一个人退休后,社会关系是一个逐渐萎缩的过程。
很多老年人不再参与社会应酬,因为不需要应酬了。
此外,你70岁,你70岁的同伴可能有病,可能行动不便。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身边的土豪给爹办寿宴,人也是川流不息啊!
拜托,这事儿重点是土豪,不是土豪的爹。
剧中沈青不过是一个小创业公司二把手,他根本没有那么强的社会能量。
所以一个70岁的人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便能请到这么多人,社会能量不可小觑。
05看完以上4点,相信大家跟我是一个感觉:这部剧,无论在物质条件、道德情操、生理状况……都与普通人没有任何交集,与现实完全脱节。
整部剧是在一个非常唯美、理想化、经过提纯的背景下发生的:房子是2套大平层,门对门;自己是大学知名教授,退休金不菲;70岁还有无数付费讲座等着自己,张张老嘴背几句诗词就能赚钱;70岁身体健康,行动自如;70岁还有好几个知心朋友围着自己转;儿子是创业公司高管,工作不焦虑,收入丰厚,还有心情爱慕其他女人;女儿在美国;孙子以后要出国;……它是一部老年版的《小时代》,场面干净、精致、华美,但与普通老年人的生活、普通人的婚姻、普通人的职场……格格不入。
它刻意隐去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东西,比如:(1)老年人的生理困境、心理困境(孤独、抑郁、社交萎缩甚至0社交);(2)中年人在照顾老年人时的分身乏术;我自己在这块深有体会,详见昨天叫救护车把妈妈送进医院,我发现:人老了,再多钱也没用,还是得靠孩子……(3)全职妈妈的心力交瘁;我身边和读者中,几乎所有全职妈妈都是咬牙熬着,没有一个像刘丽娜这么欢快的。
这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4)父母对女儿处境的焦虑。
刘丽娜是家庭主妇,爸爸接女儿给的钱,妈妈接2000多块的门锁,应该表达犹豫,以及对女儿的担忧,但剧中没有任何展现。
她父母就是高高兴兴接了,这是极度违背现实的。
(5)每个人各自的利益考量。
老年人丧妻1年新娶,涉及很多问题,比如:子女意见、日常生活消费、遗产分割、社会舆论……所有的关键点,一个都没提。
一部剧,需要反应当下的时代现实,以及这个现实下普遍的社会心理,还有正常的人性。
很遗憾,《我的后半生》都没有做到。
所以,我们只能把它当做一个社会背景完全架空的、下饭的喜剧片或家庭伦理片。
这是一个很可惜的事——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动用那么多老戏骨,却没有产出对应的价值。
既无现实意义,也无心灵层面的触达,这是最值得也最需要反思的地方。
06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必须说一个细节。
剧中连亦怜49岁,是某医院护士长。
49岁这个年龄,居然没有自己的房子,带儿子住进沈卓然的房子。
注意:不是暂时没房,是一直没房。
不是有钱不买,而是根本没有能力购房。
甚至担心自己死后,儿子无栖身之所。
这就很搞笑了,说明编剧对于护士这个职业缺乏最基本的认知。
我有读者在天津某公立三甲医院做护士,还不是护士长,就是普通护士,月入2万。
也许连亦怜所在的医院级别不高,拿不到2万。
但身为护士长,一个月1万多肯定是有的。
到49岁,连1套房子都没有,甚至连首付都没有,实在太不合逻辑。
我特意翻了原著。
原著是这么写的:第34页:连亦怜50岁,护士长。
7年前先生病故。
有1个儿子,患慢性病。
为照顾儿子,于48岁退休。
她每月退休金3000多元,银行有3万多元的定期存款。
第41页:儿子是一种官能疾病,需服用昂贵的进口西药。
以上内容叠加原著出版时间2015年6月,比较合理。
可惜编剧一不交代,二不处理,而是直接照搬,导致我们感到匪夷所思。
这个细节也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很多从书改编的电视剧中会出现大量雷点?
其实都是这个原因。
所以,电视剧编剧这个职业,一定要具备深厚而全面的社会常识,不能照搬原书,更不能想当然。
希望以后,像《我的后半生》这样的浮躁作品少一点,像《人世间》、《父母爱情》、《金婚》这样的优质作品多一点。
1915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罗曼罗兰的理由是: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沛沛想把这句话送给中国所有编剧和导演。
沛沛其他剧评太太太残忍了,主角是学渣,其他人都是学霸……别再把年薪百万挂嘴边了,《漂白》告诉我们:想管好3个人,都很不容易深度解析:《凡人歌》那伟,人到40,工作15年,公司高管,为何依然如此幼稚天真?
凡人歌沈磊的领导为什么保他?
不是领导人好,而是沈磊是一头24K纯牛马……End·
They’ve thrown subtlety—and basic storytelling—out the window. It plays like a vanity project gone off the rails: characters behave so absurdly you wonder if the writers ever spoke to a real person, let alone lived a normal life. The plotting makes no sense—relationships shift on a dime with zero emotional build-up, and major life decisions happen as though someone pressed “fast-forward” on the remote.What’s most baffling is that this mess features actors who have delivered excellent work in the past—people like Zhang Guoli and Tong Dawei deserve better than this hollow cash-grab. Did they lose their shame for a paycheck, or is this all some bizarre money-laundering scheme? Either way, it’s a shame to see such talent wasted on a show that flirts with logic only to ditch it at every turn.
我觉得给七分合理:1.立意好,一堆年青人撒糖玛丽苏的恋爱剧,有谁关心一下老龄社会下老年人的黄昏恋?
2.演员演技在线,国立老师天生就是个文学系的老教师,梅婷负责喜感,而佟大为把对于老爸在老妈去世后不久就步入爱上护士长时的失望但还要小心翼翼地在妹妹,爸爸和老婆三方中拿捏平衡的长子责任感演得很好3.对于喷老先生第二春的我不能理解,苏东坡在爱妻病逝痛苦写下江城子之后不久也扶正了第二位夫人呀。
老先生是觉得护士长善良体贴而付出了真心和情感而且也在开始时得到护士长的回应的相信是爱情的,直到后来白莲花护士长露出了实际的一面…老年人就不配拥有第二段爱情?
就不能寻觅真爱了吗?
连神鬼叨叨的台剧还打了八点几分,这豆瓣上五点几的评分,是怎么回事。
我们这代人也会老去,等我们六七十岁爱人离去后情感陪伴也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明明是8.5分以上的好剧。
情节真实,符合生活实际,人物鲜活生动、性格鲜明,是一幅宏大而细致的时代画卷,对人性、人生与生命的思考与把握深刻且正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都真实可信,热爱生活,除一两个例外,全剧都是好人。
连护士善解人意,愿意嫁给沈教授,却以房本上加儿子名字为条件;聂老师与沈教授精神相通,却身患绝症;吕原性格豪爽强势,等等。
缝子也不敢这么编吧?
二婚结婚证还没有领,女护士长就敢张嘴要把教授家的房本改成她自己沙雕自闭儿子的名字!
编剧脑子里是注入多少甘水才能写出这种魔鬼剧情!
黄昏恋就该有点儿黄昏恋的庄重协调,两个老家伙时刻珐琅起腻,三十岁的我都觉得嗲到厚颜五尺。
杨童舒的脸也是彻底垮了,时时刻刻保持着又腻又弱的假笑。
真不知道这种剧是如何过审的,拉机,拉机!
垃圾!!
看了豆瓣简介,在这部剧里,沈教授总共要交四个女朋友。
这部剧总共36集,猜测编导会平均分配,给每个女朋友九集的表演时间。
果然,昨晚看到了第九集,果然漂亮的女护士长提出了独吞房子的方案,大厦将倾,又忍不住把第十集前半集——大闹寿宴,女护士长下线看了。
家里小猫咪催着睡觉,只好睡了。
老年人的再婚当然是心酸烦恼的概率大,但那是真实生活,我又不是没生活过,谁要对着电视机还找不痛快,所以我是把这部心酸烦恼剧当喜剧看的。
我觉得第1集,漂亮护士长目击沈教授拉裤子,教授羞愧难当;第9集,老丁给沈教授分析:“把教授领盒饭”设定成后儿子拿到房产的触发条件,相当于给自己启动了一枚倒计时的定时炸弹,并且提前起爆遥控器掌握在护士长母子手里,弹幕直呼“护士长下点药很专业的”,教授一脸懵圈惊恐。
这两处最好笑。
其他2至8集都没有这么好笑。
看来,这部剧的最强笑点是教授贡献的,超过了亲家母宝琴的搞笑程度。
看老年人再婚的困境寻开心,我是不是没同情心?
不知道是不是四个女朋友都会和教授上床,虽然我知道,70岁了,能办事的概率几乎为零,但能和护士长这么漂亮的美女躺在一个被窝里,想想都美,更别提还可以闻闻摸摸,像我家小猫对我一样。
对了,看见弹幕说“翁帆也没有拿到房产”,现实肯定比剧更精彩。
看了第一集觉得很好看很好笑 喜欢许娣老师 可惜不是和韩童生老师cp 佟大为和梅婷不太像夫妻 像姐弟不懂为啥那么多评论应激 是把自己代入亡妻了吗?
会对喜欢的人勇敢出击,也能在看到喜欢的人有了归宿之后笑着释然,能公平竞争,也能带着最温柔的同理心去共情“情敌”的痛苦,彭玉兰真的是很好很好的人
佟大为吃的啥长生不老药丸。就不能单纯拍拍老年人谈恋爱的情节,为啥要加沈青精神出轨这段,有点狗血。
家庭的束缚和老公的冷漠只是外在阻碍,真正困住她的是内心的枷锁,小的时候希望被妈妈表扬,结婚以后希望被老公表扬,当她意识到连自己也可以赞美自己的时候,她才真正成为了刘丽娜
看吧,无论多大的年龄的男人都需要女人,不知道拍出来干嘛
没有啥后半生,感觉像是60年代。。。
如果换个名字,看剧也没那么尴尬和承前启后
跟以前的家庭剧都不一样,老人不再是儿女的附属或累赘,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能去追求幸福和爱情了,这点不错
看老戏骨们的演技舒服极了。人需要陪伴,特别是老年人。但是人老了的时候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之间有太多的隔阂(不是指性格上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老沈没有做错什么,错的是很多这种关系夹杂着太多复杂的利益成分,没有培育真爱的条件。如果一开始就是母系氏族社会,这都是不存在的矛盾了。爱情是不存在的东西,丧偶的人守贞是很荒唐的,再找伴的行为没有什么可鄙视的。但是爱情不是解决这个的唯一途径,友情或许更好。看完有一些年龄焦虑。看到要房子以及一家人的反应那里,感觉这个电视剧有点假,没劲,四星变三星. 我有这种不适感,是因为我看得到这个社会各种歧视,这个电视剧内容反映出来的和它的观众就呈现很多。好喜欢吕原阿姨,豪爽有勇有谋,气血足,能办大事
哈哈哈哈我的下半身,70老等的爱情故事。编剧导演得了一种不拍搞对象就会去世的病,确实没啥拍的了,也不懂普通人的生活那咋整了,瞎j8拍吧就。
看着很欢乐,不必当严肃剧去追
比领导开会发言还让人难以理解……神经的剧情,想象出来的生活……
好了好了我们知道中国女人一生苦了,女的老了之后没有市场只能捡垃圾老头子,还得上赶着伺候这些爆眼子,一心图人家男方的财产文化学识….亲家母都脑子瓦特了要去操心照顾这个糟老头,70+的人放婚恋市场里比黄金还硬通…编剧你的yy真是充满男人味。
老戏骨们撑起了这部戏的绝大部分,当做日常刷时间的剧还是挺好看的。
这个选题真的很好,评分两极分化也显示社会代际沟通出了问题。后半部剧情稍弱。
剧情超级癫,给三星是因为张丰毅老师老年版黑皮体育生太酷了!贡献了世纪名画之张丰毅肩扛张国立,绝!
居然一集不拉地看完了!剧情确实可以用奇葩来形容,尤其是主要男性角色的道德行为心理,让人叹为观止;女性角色倒是各有各的亮点,除了护士长外基本没有大的槽点。打四星的原因是全员演技在线,总体看老一辈的演技更加出色精湛,私以为全场最佳是许娣老师,那叫一个形神兼备,跟生活中的某类人简直是一毛一样,太绝了!
有中老年人的现实困境,也有欢乐幽默的生活日常,真实又搞笑,吕原到沈家之后更是成倍的好笑,就没有一个人能逃脱被支配的命运哈哈哈
完全猜到剧情走向。
围绕着张国立丧妻之后的故事,鸡毛蒜皮的琐事但是合家欢。佟大为出轨后结局还和梅婷开放式结局(实则明显复合),让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