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看到演员阵容的时候是期待的,开头两集没交代清楚,我甚至还抱有希望觉得可能是另一种风格缓慢叙事的悬疑剧,结果就这么一口屎一口屎的吃了下去,咱就请问主演们是给的太多了么,我不理解,是没有剧拍了么,为啥要拍出这么恶心人的东西膈应人,结局的大团圆更是给咱整吐了,太好笑了,尬到我直接播放3.0,请问编剧是从再见阿郎的年代穿越过去的吧,但凡初中毕业都写不出这么优秀的剧本,更好笑的是据说打磨了三年,那咱说那三年导演是磨的啥呢,磨叽么,剧里的角色简直太棒了,那哥哥有躁郁症吧,二姐我劝她别要孩子了,我有点担心她以后咋养孩子,那玄珠我也挺服,这受害者有罪论到底是谁发扬的,不是因为做错了事才道歉么,试问一个学习好、文静、知道心疼哥哥的女孩就这么不招人待见么,我写到这我都忘了这么“正常的一家人”还有谁了,啊对还有大美女,无话可说,无与伦比,选角导演棒棒哒,那袁飞更是牛,我心思着这每一次微微一笑都是心里有数了呗,结果他把老油条那出发挥的淋漓尽致,到最后还是大力发现的,表扬白宇帆)那他是干啥的呢,问就是咱肤浅,但是我认为里面表现最优秀的绝对是吴越姐姐啦,演的真的不错,在这种烂片下还能抓住眼球,希望能演更好的剧本,我不理解,如果是悬疑剧的话,那放一堆烟雾弹是为啥,那玄珍从河里反复捞出来一百多次了,好像就是提醒关注我们这剧死人了,这是个悬疑剧,如果作为家庭伦理剧的话,最后所有矛盾都不用解释了,咔咔抱着哭一通全好了,死者为大,她犯的一切错都能被原谅,被伤害的人得不到救赎,伤害人的人反而被光环笼罩,简直是无懈可击的逻辑,佩服。
我就想说请各种类型的导演们该干啥干啥吧,你文艺片真的不错,这悬疑片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装鬼,更不是能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害怕,我认为的悬疑片要利用人性的缺点触动人心,是共同和观众循序渐进的推出线索体会到从大吃一惊到后背发凉,是可以让观众们在人性的恶中游走,从而感受到善良、真诚的可贵。
所以请不要把观众当傻子啦!
我们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差的,就算暂时不理解如果真心热爱的话也会从细枝末节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
我认为的结局还有一种,所有的一切都是从玄珠的视角回忆的,可是如果回忆是假的呢,如果从玄珍的角度回忆,会不会不一样,参考东野圭吾的恶意,总之结局会有很多种,组里的姐妹写的都比正常的结局有意思,剧里呈现的无疑是最恶心人的一种,不要拿过不了审当借口,过审只不过是烂片的最后一道遮羞布而已!!!
节奏,镜头,线索,的分裂很多人都说了很多遍了,作为悬疑剧,没有强悍抓人的主线,没有设置精巧的灰线,在家庭伦理和刑侦探案的两头乱锤,太过刻意的风格……等等等就不说了,费劲希望看看这部戏的选角,三组人三种质感,就像胡乱混搭的衣服,西装配哈伦裤加北京布鞋的感觉。
就不用说段奕宏,吴越,郝蕾这一组,除了郝蕾身材管理略差,几个人的角色把握都是精准的,戏里有质感。
尤其段奕宏,和不同角色搭戏细节非常丰富。
祖峰是人物设置问题,暴躁无能的人物设定,过于失去逻辑和理智,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多也正常,但不适合做主线人物,让观众不想跟着他的lower视角和loser情绪感受无能带来的挫败和愤怒。
白宇帆是个不错的青年演员,但角色的说服力还不足以和这几位并论,但也算这一组人马内的温峥嵘,大陶红,母亲,女警,老师……频频出戏的一组,大陶红进停尸间认尸的戏,严重失去节奏,悲痛的太片面了,作为一个老演员演戏模式化了,缺乏真实感很难打动人,看看《我在他乡挺好《,里面周雨彤认金靖一场戏,情感冲出来的那种真实感。
母亲……不评价了,老演员这个完成度差的有点大。
温峥嵘,纯粹的选角大败笔,这个角色是带观众入戏前两集比较吃重的,但和整部戏脱节严重,温峥嵘演戏问题一直是太用力,不接地气,她是段奕宏老婆,祖峰,郝蕾一家人,亲兄妹,但看上去,语言,行为模式,神情,全都和别人不匹配,纯粹一个外地人,表演痕迹太重,假发太扎眼,频频出戏,她的表演风格和这几位写实精准的演员实在不搭,你说她和段奕宏是两口子,什么时候站一起都不像认识的人,纯粹陌生的感觉。
她真的不适合这种写实风格的剧。
很多表演习惯甚至是恶习很难改了还有个假模假事的女警,下巴实在太抢戏,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真的是她作为演员的不幸,假的……何必呢?
去整形的演员们,就问你们何必呢?
整出一些脱离实际观感的假体顶在脸上,还要让观众还要相信你说的做的都是真实的。
另外一组就是年轻人组,集体拉胯,这除了导演,还有就是选角的锅。
演美女的过于普通,演太妹的过于乖巧,演流氓的又或许帅气,就问这错位的分寸是怎么把握的这么离谱的?
演美女的应该是请的业余演员,这么复杂的一个角色,显然从里到外都不是她能胜任的,能力不够的基础上,剧本设定和导演又不能给她加分,甚至人物设定让她完全不能引起观众任何好感,谁又能真的去理解她,完全没有任何角色魅力。
这对儿父女的设定真的太low了,观众很容易不在乎他们的悲苦和死活。
这么三组人组成的群戏,混乱的一锅乱炖的感觉,无论拍摄风格还是剧本故事线,也完全没有清晰透彻的加持,就这么混搭的浪费一众好演员,希望结尾别太拉胯。
看完十二集了就无语,这槽不吐不快😭整部剧可以用故弄玄虚四个字形容,看完后满脑袋的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15.120分钟可以拍完的东西,为什么要搞12集?
14.玄敏十几年无法怀孕案子要破了就怀孕了?
(不愧是玄家,真玄学)13.玄珠和玄敏怎么和好的啊?
(难道是时长水够了必须立刻马上和好)12.为什么大结局全家都在跟玄珍道歉啊?
(明明玄珍那么恶毒,为了强行大团圆,反而显得全家都太伪善了)11.袁飞葛菲等全员废物?
(破案全靠小徒弟……)10.大力怎么突然就出现在防空洞附近了?
两次去防空洞的情节和镜头搞那么长干嘛?
(这位哥什么来头?
)9.大力为什么像个老大哥一样开导他师傅袁飞?
(那口气就好像他才是领导……编剧把这剧的破案高光都给大力了,可是出来的效果一言难尽……颜值体态我就先不吐槽了……)8.剧情铺垫了那么多的念玫和玄珍长得像,搞得好像念玫的身世有什么隐情,结果大力一通他爹和他爹同学的故事就算把这个事情解释完了?
(行吧。
)8.为什么当年丁团长遇到玄珍后就不正常了?
(一句精神有问题又要解释过去了……)7.为什么朱胜辉和丁团长们这么迷恋玄珍/念玫?
(玄珍和念玫的这个选角真的阻碍观众理解她们的相关剧情,看的时候只会一脸迷惑,然后一拍脑袋,噢!
原来她们是“大美女”)6.玄敏又是什么人设?
(看到自己妹妹自鲨还讨厌她对她那么差,这么恶毒的吗?
)5.为什么全家人都不喜欢安静成绩好的玄珠?
为什么说如果玄珠不是玄珍的姐姐同学们不会注意到她?
(成绩好的学生不论性格怎么样在学校里还是会出名的吧……)4.秀媛到底看上了玄梁哪点?
(我真的不理解)3.田老师的教师资格证到底是怎么考的?
不想被误会就不要和女学生走那么近,还让女学生进你宿舍。
(当然我知道你也不想,是编剧逼你的)2.木格嫉妒念玫长得漂亮?
所有人都喜欢念玫?
田老师是全校女生的偶像?
木格喜欢郝志?
(OK fine。
)1.为什么女儿被雨衣人跟踪,玄梁还能抛下女儿去追雨衣人呢?
(正常家长就算想追,考虑到女儿没有人陪着也会放弃去追吧)当然最应该问的是:为什么当初我要打开这部剧!!!
😭
我没看过宣传没看过任何铺垫,随手翻开看了,除了镜头很晃,其他都还好啊。
看的挺入迷的….除了木格比女主好看之外….木格夸女主个高好看那段是有点好笑了哈哈哈玄玫的选角我个人感觉啊,像任敏。
感觉不知道为啥女主很喜欢选这种感觉的女生来拍,就好像现在长得好看是不配做主角的…..好看的女生都跑去演坏女人,好看是原罪一样?
玄珠吧….还没有厂长原配身材好,出轨这件事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她得有点啥东西,不然男的图啥呢…图她肥胖?
或者应了一句话,男人就是贱,越不搭理自己的女人他越爱咯
已经过作者许可,搬运自微博博主“空空两对半”第一、二集《八角亭谜雾》很有意思,没有了《隐秘的角落》那个非常爆炸的开场,八角亭一开篇看似平静许多。
故事从一场追逐戏中展开,镜头所到之处是长廊,拱桥,巷道,石板坡路,这次的影视犯罪地图踩进了江南(p1)。
但追逐的末尾却在一所昆曲学校,刚刚气喘吁吁的观众和主人公女孩一起听了一段昆剧。
气氛骤然刹车,接着升起一种诡异的戛然而止,完成揭幕。
「诡」是《八角亭》非常独特的观感,这是一种需要时长来逐渐堆砌出的气质氛围。
故事既不忙在情节推进,也不着急于打造悬疑,来自江南的这场犯罪,仿佛更需要率先铺就一个华丽的亮相舞台。
于是观众在第一集首先看到的统统是事件的「果」,没有「因」,没有过程,而且是不止一个的非常诡异的「果」:女孩的父亲接近癫狂和扭曲的爱着女儿;女孩异常叛逆,并常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观众视角里一直有一个人在偷窥,但我们不清楚是谁;风水与迷信元素重重加入,女孩像极了死去的小姑……迷雾一般混合在了一起。
这种「诡」同样体现在一些视觉上的危险,比如一直骚扰着女孩的流氓、忽冷忽热带着惊悚之感的她的闺蜜、非常巧妙的几次游移过18岁少女发育中的乳房的画面、突然掉落的平安玉璧。
全程跟随下来,将会为这种连贯诡异而相当不安,进而拥有悬疑题材作品特有的爽感。
而本剧带来的这种爽快,显然比平铺直叙和惯常使用的疑点铺设方式,来得更加强烈和持久。
可能仅有「诡」并不够,此“八角亭谜雾”非常得意的还有它是“谜语”的“谜”。
迷雾团团,需要有人给你钥匙。
大约在第一集30分钟左右,段奕宏带着呆萌的白宇帆出现了,故事变得开朗,叙事恢复常见结构,至此从头为观众梳理一番,这是第一集结尾到第二集结束在做的事。
但这里也有个特有趣的地方,重新梳理的事实里似乎也掺了相当多的「诡」,你破解了第一个谜语,紧接着拿到了一个新的。
第一二集结束,本剧正式在家庭故事里引入了悬疑犯罪板块,打好了情节地基。
它又完全没有脱离家庭去做悬而上的犯罪,段奕宏、祖峰、郝蕾、黄小蕾、艾丽娅、温峥嵘纷纷登场,几个家庭的血亲相互纠缠,刑事案件让小城人心惶惶,走向十分吸睛。
喜欢如此的一段开篇,细嚼慢咽的,如同获得了一种,被创作者手递故事的郑重感。
第三四集贼他妈的惊喜,《八角亭谜雾》到第三第四集简直可以用暴风精彩来形容。
难以相信它是多稳的承接了第一二集温吞苦造的诡异氛围,然后在坚固的故事地基上开始爆炸式情节推进。
甚至彻底「重塑」了第一二集不起眼的揭幕故事。
第一集的时间轴,在三四集的闪回里被反复的拉抻与加宽。
我们无辜的失去了上帝视角,却像加入了一场解密游戏。
开场的昆剧院、念玫与木格在雨巷中的密语、各色人物眉眼中沉默的秘密,这些统统打着三四集侦破一个凶杀案的幌子,一股脑片段状的浮出水面。
原来此前我们看到的竟是真相的一小段。
惊悚,这是三四集最直观的体验。
有时你的害怕来源于演技,那时候温峥嵘和大陶虹正在嘶吼的含泪对峙,木质窗格里看上去贤妻良母的李煜却不动声色的默视,她好漠然;昆剧团的吴越带着那么厚的面具,但她阴郁至极,她看起来马上就要崩溃了;白宇帆和木格在相互试探,女孩败了,她在恐惧的颤抖,镜头狠狠的抓住她的脸。
有时候你的惊悚来源于声音设计。
耳鸣般的嗡声、丢失女儿后出现的圣洁的女声合唱、一场杀人案讨论中江南密密不断地雨。
还有老年痴呆的祖母,她认错女孩名字的一霎时,声音像鬼魂一样笼罩在女孩的身后。
或者看似抒情的音乐在天台上突然暂停,女孩回过神来,仿佛人格在分裂。
但它竟然真的是一部「家庭剧」,他妈的它竟然真的是家庭剧。
是怎么做到的,在三四集开始正儿八经搞刑侦之后,还能有条不紊的、围绕起江南小城五六个家庭的群像,把迷雾四散开来。
这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或者什么顶高端局的狼人杀。
你在每个人每个点向下深挖,生育、婚姻、亲情、情欲……统统挖出幽暗的沟渠。
他们还像处处联通的水乡,混合成同支暗流,见光就得死。
太有趣了,真的有趣,这里有一座迷宫,而你正在失去上帝视角。
你需要勤勤恳恳的按照一条指定的线路剥洋葱,每每以为即将要拆穿一堵墙,却嘭地一脚踏入了暗河。
最精彩的甚至是,当你在恐怖的、悬疑的犯罪故事里终于拽出那个罪魁祸首的头绪,很可能发现它不就是那个熟悉又狗屎般的「生活」
第五六集《八角亭谜雾》到了中程有一种非常妙的call back,剧情在很前面的时候随口提到的一件事,在大以后突然又被翻出来。
这种特点在第五六集很是显眼。
两集以前被嫂子秀媛偶然听到的厂花和玄梁的过往,在今天玄敏出门的时候突然被揪出来,毫无预兆。
嫂子悄悄来问,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你醍醐灌顶,原来这个事一直非常连贯的存在在这个人物心里。
就算你作为观众已经在复杂人脉网和刑事案件中前进了一大步,早把这个事忘了一干二净,但这个人物她完全是独立的,不跟着你走,她不关心你关心的悬疑,她只在意厂花。
还有一处更早的call back,在第一集的时候被提了个头:玄敏迷信,觉得生不出孩子是玄珍作祟。
于是在今天的这集,你深陷解密游戏之时,她突然带着侄女要去上供,完成属于玄敏这个角色的呼应。
这是一种很有新鲜感的呼应体验,这盘故事里的所有人都是活的,不跟随情节/气氛的意志转移。
人人心中有执念,有各自过活的坎,趁你不备就延伸一丁儿点自己的故事线。
哪怕拥有惊悚犯罪元素,你仍不能忘记本剧还是家庭题材核心。
契诃夫戏剧说“生活没有每天都在杀人或者谈爱”,今天八角亭确有命案,但它的确也在生活。
第七、八集郝蕾在八角亭谜雾里真的好有层次。
她在故事进行到1/3时才上线,寥寥几下就塑造了一个异常优雅的女性角色。
随着故事展开,她独立,果断,沉稳,社会性十足,偏又有软度。
成为矛盾集合体。
念玫每次路过都觉得害怕的八角亭,玄珠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会跑过去坐着,那里对她而言并不恐怖,她是八角亭缺失的一角。
故事在玄珠身上沉重但常见,郝蕾演的是一个结果,演一个从小被忽视,获得爱少少,在委屈、嫉妒与被欺负间壮大起来的结果。
第八集有一个动人的片段,玄母在石榴树下又把玄珠认成了玄珍,高兴地请她喝水。
同为女儿的玄珠,似乎从未在母亲心里留下过位置。
在之前许多个这样的片段里,玄珠都会纠正早已神志不清的老太太,但这次她没有。
故事层层递进,她这回应下了,喝水,然后无声的哭泣。
完成一段连贯的表演。
「家」对人的印迹是被动且永久的,哭泣从有声变成无声,人用一生修复,但终究被损伤。
只有八角亭一直存在,一直记着她,连同那个她在厕所里割腕的夜晚。
第九、十集第九十集好妙的展开,妙到我基本处于“我以为我被剧透了可我竟没有”。
早早就猜到了凶手是谁,所有人都在想他们是怎么动手的,直到第十集玄珠在剧团和丁桡烈的对话出现,嘭地炸开,事实在情理中却在预料外。
一个好玩儿的游戏,它告诉我“你想错了”暴晒在阳光下,之前所有的信息都颠倒了。
此前被万千宠爱的公主玄珍、体面的剧团团长、和善的周亚梅、阴郁的玄珠……没有人上一秒还是正常人下一秒就变疯批,这个转变的过程有些流畅,人性的自私和暗角被放大,被戏剧提取到,成为了故事的支点之一。
惊悚感绵延的回归,刘新力胆战心惊的第一次踏入防空洞时,你心惊的共振,那时的小警官像一只年幼而勇敢的狗狗。
直通暗河的出口,推窗而见的入口,悬疑的美妙之处之一,调动联想力,引导猜测也许根本莫须有的恐惧。
预告里明日还将铺陈完整这个犯罪故事,但于我而言更有引力的,反而八角亭的人文部分。
记一段目前为止最喜欢的台词,玄珠在八角亭笑着同袁飞坦白:「你不是问我恨不恨玄珍吗?
我恨啊,我告诉你了。
我特别恨,非常恨,恨得咬牙切齿。
我每天都诅咒她,我希望她赶快去死。
可是呢,当她站在门口的时候,我还是希望跟她一起走。
」
第十一十二集大结局《八角亭谜雾》完结打卡:在观看结局的过程中发出了忧郁的乌乌,即使这可能是本年度接受度最两极分化的影视作品,它还是长在了我的喜好上。
潮湿的江南,人与情与景,如晚安故事般呢喃。
在极端中试图抓住冷静与平衡,一切又似乎都在崩坏与倒塌的边缘。
雾气,戏剧似的氤氲在走错关键一步后的生活中。
它的确是一部很长的电影。
我甚至觉得加快一点播出节奏或许会让它讨人喜欢一些。
解密的过程像在登山,尾声在山顶,在制高点。
我可能很难解释,全剧我最喜欢的那个片段,竟然出现在最后玄珍被杀害的真相重现时。
那么残忍的结局,行凶的过程,却充满着悲哀和撕心裂肺,充满了无望,充满了邪恶人性带来的各种结果,最终让花坠落。
一个只在探讨「家」的故事,特意假装不提「家」的原罪,却隆重的让这些原罪的结果登场。
他们有的背井离乡,有的抑郁成疾,有的分裂扭曲,有的甚至完好的将过错传向了下一代。
还好尾声出现一个非常明媚的设定,我是多么爱全员恶人梗,在这部里偏偏被“那个最像好人的人还是好人”打动。
猜测凶手时总被提及的那个名字,反而没有被压垮。
光一直在,好的永远多过坏的。
因为很喜欢最后的片尾曲,我基本没跳片头尾,每集都听阿朵唱几句。
直到今日尾声,才晓得为什么这首歌叫做《与共》。
想到家是那个最早提供爱、提供陪伴,提供勇气的地方,才知道歌词里没写出来的是:「在故事的出口,请试着认出我」「请将我救起。
明媚、恐惧、阴霾、孤独,与共。
」
玄珍的语言 行为 对人的方式 在我看来已经不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那么简单了,是那种本质就坏,像反社会人格一样,羞辱玄珠,嫉妒成绩好的姐姐,抢夺姐姐喜欢的男生,在全家人面前演戏,在同学面前假装玩闹 实际欺负玄珠,勾引丁团长,这都不是一个被宠坏孩子能做出来的。
玄珍勾引丁团长,引发了丁团长的精神疾病,因此自己也走上了死路,但是:1.玄家从此一蹶不振 2.成绩优秀的玄珠远走他乡,与初恋误解分离,过着一种自我摧毁式的生活3.侄女念枚因此也长期受到父亲玄梁苛刻的保护 并遭受到长期跟踪等一系列危险4.最可怜的老好人雅梅,感情被玄珍破坏,出于保护丁团长卷入风波,一辈子在愧疚圣母式拯救丁团长的日子中患上绝症5.丁团长,一个童年饱受摧残得可怜又可恨的人,本来遇到雅梅有机会过正常日子,在玄珍开始的勾引后来的侮辱中渐渐变态,杀了玄珍 杀了朱胜辉一切的一切,源于一个天使面孔 内心邪恶的女孩子——— 玄珍
1、这些酱油角色就是主创认为的“迷雾”?
田老师(吊诡好几集,有无任何推动作用?
)、朱省辉爸妈(毫无意义的存在)、木格和她妈( 突然消失,突然找回),一个一个占用了本片三分之二的篇幅,没有贡献任何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对主线的推进,竟然用了一个排除法!
然后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散场退出了。
2、玄家老大,妹妹19年前死的,她的女儿玄念枚18年前出生,按这个时间线,男主在妹妹的死讯下的一年内竟然好几步搞定了人生大事。
妹妹死时,他还在和木格妈滚床单,紧接着换了女友,结婚、怀孕、生孩子,一年内全搞定,这是怎样在心理极度冤屈、走不出阴影、备受打击下完成这一系列人生喜事的。
3、小警察办案,走进防空洞竟然害怕跑出来了,这么描绘人民警察的办案能力和心理素养合理吗,哈哈。
不过如果小警察走进去就发现丁团长的小房间,也就是第一案发现场,就真相大白破案了,必不能这么快,那又为何演这么一段呢?
费解。
4、结局迷雾散开,玄敏怀孕,就是最大的玄学,无力吐槽了。
去年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到底有多成功?
明明只播出了5部作品,却诞生了《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两部大爆款。
前者不但带动了取景地广西六峰山的旅游热潮,还让“一起爬山吗”成了社交名梗,后者则在釜山斩获流媒体大奖,还受到了老大哥Netfilx的青睐。
同时,两部作品都重新激发了原著销量,让原作者紫金陈从默默无闻变得人尽皆知,相信被翻拍也是不久之事了。
对于悬疑推理迷来说,迷雾剧场是属于我们自己的“HBO”,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它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出圈爆款。
这不,新迷雾剧场的排头兵《八角亭谜雾》才刚刚开播,在爱奇艺站内的热度值就达到了6000,同时即将开播的几部新作也频频引发讨论。
这足以证明广罗大众对迷雾剧场持续的关注和信任,怪不得有网友评论说:你永远可以相信迷雾剧场。
我个人非常喜欢王小帅的那部《地久天长》,堪称近年来国内写实类剧情片中的佼佼者,证明了从前那个独立且文艺的王小帅,也可以将传统中国式家庭的矛盾和疮疤讲述的如此真实入微。
而王小帅本次担纲了《八角亭谜雾》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制片,可谓倾注心血,光是剧本的打磨就耗时四年。
这部作品没有相对成熟的原著打底,所以对原创剧本的要求更高,毕竟广大迷雾粉的口味已经被前作养的很刁,普普通通的剧本恐怕很难满足他们挑剔的胃。
目前《八角亭谜雾》已经播了两天,虽然网上评论呈两级分化,但我还是挺喜欢的。
其一是因为演员精湛的演技而喜欢,其二是你可以从中看出迷雾剧场在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在剧集质感,而是在创作的维度上。
以前的悬疑片,往往是开场交待罪案,快速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凶手是谁?
”“动机是什么?
”,再花大篇幅的去讲警方(或侦探)如何抓捕罪犯,以此作为重点。
这样的作品往往是快节奏的,以之前很火的台湾悬疑剧《谁是被害者》为例——开场就用重口又大尺度的情节吸引观众,然后再不停的铺设悬念、制造反转、最后经过抽丝剥茧的调查接近真相。
这类作品的好处是能够一上来就获得不错的口碑和留存,但缺点是非常容易烂尾。
而《八角亭谜雾》则站在这种类型片的反面,用更接近美剧的节奏和手法,将剧本故事娓娓道来。
虽然同样是在片头呈现凶案现场,但却没有过多就此着墨,而是笔锋一转将主要故事放在了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儿身上。
镜头中,祖峰饰演的父亲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江南逼仄的小巷,像疯了一样寻找自己的女儿,甚至不惜当着众人的面向欺负女儿的少年大打出手。
而女儿则对父亲的行为表现出极力反抗且冷漠的态度,让人云里雾里这对父女的关系到底是怎样?
而随着剧情深入,我们得知这位父亲其实就是片头那具女尸(玄珍)的哥哥,他因为失去妹妹而自责多年,变得敏感、多疑、患得患失,所以才对女儿表现出极强的管控欲和保护欲。
互联网上的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犯罪的受害者永远不止是受害者本身,受害者的家人、朋友才是那群最痛苦的人,痛苦的根源在于他们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
探讨受害者家属境况的剧之前也有不少,比如《我们与恶的距离》等等,但《八角亭谜雾》野心更大,它铺开了更庞杂、更错综复杂的一张网,线索七零八落,牵涉角色众多。
这里不只包括活在十九年前玄珍死亡阴影下的玄家人,昆剧团长、学校田老师等人也都是被裹挟其中的一员。
可以说,十九年前玄珍的死对于玄家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母亲从此患上老年痴呆神志不清;玄敏因为怀不上孩子,怀疑是玄珍的鬼魂作祟,终日疑神疑鬼;受困原生家庭的玄珠选择消极面对,事件发生后远走他乡,从此不问家中事,对母亲住院的消息也表现的漫不经心;长相和玄珍一模一样的念玫则受到父亲性格的影响变得愈发叛逆,还疑似和老师发生不伦恋情。
看到这里,观众或许就会明白,所谓八角亭其实就是指玄家的八个人,因为十九年前的那起事件损失一角,家中固有的平衡被打破,所有人都跌落至漩涡之中。
而悬疑片中至关重要的警察角色,在剧中也并非查案工具人——袁飞也是这漩涡中无法脱身的一员,他所背负的不仅是妻子“无法生育”的压力,还有“持久无法破案”的负罪感。
仅用两集,本剧就勾画出这样一张交织众多人物关系的网,他们之间尚存联系,又都有着难以圆融的罅隙,若即若离的关系让人不禁猜想这十九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年罪案的究极真相又是什么?
而当你试图站在上帝视角厘清他们的关系和生活轨迹时,却发现这一切又仿佛躲进层层云雾般,似是而非。
综上,我认为不应该把《八角亭谜雾》定义成一部推理类型剧,它更像糅合了阿加莎风格的悬疑群像画卷。
当你脱下它的悬疑外衣,它所要讲的本质仍然是人,是人性是的明暗,是家庭的伦理。
基于这一点,本剧在制作时也更加注重对于人物微表情和心理的刻画。
以前的电视剧仰仗台词,通常是靠文本交待人物和事件。
而迷雾剧场的出现则让“电影质感的剧集”这样一个概念跃入大众视野。
在我看来,所谓电影质感和电视质感之间最大的区别,并非拍摄硬件和投资级别,而是你是否能让镜头的视听语言取代台词,传达出情绪。
在这一点上《八角亭谜雾》做的极具标杆性——配备电影班底、坚持全实景拍摄,多次使用在电视剧拍摄中并不常见的全景镜头和框架构图。
并且在绍兴包下了保存完好的江南水乡小镇作为取景地,最大程度的还原场景真实感。
不得不说这个取景地的选的相当好,这座被烟雨和氤氲所笼罩的小镇,就仿佛被远处的高楼大厦包围一般,和剧中人物的情绪高度适配——被困在无法逃脱的围城中,时代在变,自己却依然只能在氤氲的障目下身陷囹圄。
为了充分传达剧中人物丰富且细腻的心理魔障和情绪变化,《八角亭谜雾》大量使用肩抗手持摄影和背越式第三者视角,刻意为之的镜头晃动使画面充斥着“不规则”的粗粝气质,大大加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演员在表演时情绪的连贯性。
另外,本片的色彩运用也审美在线,大部分场景使用清冷色调凸显这座小镇的萧杀和压抑氛围,配合江南水乡独特的景致别有一番诗意。
而在第一集玄梁寻找女儿时,又频繁使用暗红光线营造紧张氛围,让观众切身体会这位父亲的慌乱和焦急。
同时在这一段剧情中还大量使用了闪回式剪辑,让十九年前的玄梁和当下的玄梁交替出现,通过过去的事件表现玄梁此刻的想法和心情,达到了不需要台词,依然能表现出角色情绪的效果。
整体来讲,《八角亭谜雾》的剧本和制作都达到了应有的标准,悬案背后的受害者群像描写也升维了悬疑类型片的可能性。
不再只关注冷冰冰的案件,而是去追索深受案件伤害的那群人,这体现出了剧组深刻的人文关怀,也是我们在现实中应该去正视和反思的。
当然,除了这一层意义之外,我也期待随着十九年后凶案再临,越来越多秘密和真相被暴露在阳光下之后,剧情将是怎样的发展,玄家人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八角亭,属于开播前,我个人非常期待,开播后相当失望的剧。
这剧一开局,就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问题,第一剧情问题,第二人物刻画问题。
1、剧情问题:悬疑剧,无论是刑侦推理悬疑、动作惊悚悬疑,还是情感悬疑,基本都是以强剧情、快节奏来吸引观众的。
这部剧,它根本不像悬疑剧,导演把它拍得像一部生活文艺片,在絮絮叨叨的问题家庭青少年问题上,啰嗦个不停。
警察查案进展缓慢,逻辑分析推理没有的,斗智斗勇不知道在那里……满眼看到只有故作高深的暗黑系文艺调调。
文艺片,无论在电影圈还是电视剧网剧圈,都是极其冷门小众的题材,内娱能拍好的文艺片一年都没有两部,甚至可以说几年都没有一部,绝大多数文艺片都是无病呻吟的矫情。
导演和编剧不知道那根筋抽到了,非要用文艺片的手法去拍摄一部强剧情的悬疑剧,出来的效果不伦不类,虽然不能说这部剧又雷又烂,但真的不好看。
不明白导演编剧想啥的,一部悬疑剧,开局大篇幅两个少女蹦迪、吵架、撕逼,父女之间矛盾摩擦纠结,夫妻之间关于生娃的偏方吃饭时候唠叨。
导演编剧,自己回头看看,这像悬疑剧吗?
要拍写实主义生活文艺剧,就不要来悬疑剧场了,悬疑啊悬疑,不是让文艺片导演这样玩的。
2、人物刻画失败,没有观众在乎的命案,没有吸引观众看下去人物。
这剧剧情飘忽就罢了,文艺片调调十足就算了,出场主要人物刻画还特别失败。
头两集,登场所有人物都让人讨厌,没有一个喜欢的。
刁蛮任性、话乱说、干事不知道死活的玄玫,剧情用了浓墨重彩的刻画主要人物,真的一点点不讨喜,她父亲要保护她,她不心存感激就算了,还要惹祸,明明已经感觉有人跟踪她,她为啥不回家?
为啥要继续在外面蹦跶?
无知、任性、叛逆……身上全是缺点,没有闪光点让期待她的成长。
木格,整个绿茶,表面一套,转身一套,出卖朋友。
袁飞,作为警察队长,办案的能力没看到,对老婆不耐烦、应付,对老婆家人也一样。
成天吊儿郎当的样子,根本就不像一个好警察的形象。
玄梁脾气非常暴躁,仿佛不明白什么叫有话好好说,动不动就摔东西,咆哮女儿、咆哮老婆、甚至跑到警察局去咆哮。
玄敏,愚昧迷信,天天神神叨叨的说19年前的事情,什么冤魂不散,什么附体了,剧中刻画了一次还不够,短短两集里,给她两次长篇幅唠叨这事,把这个人物刻画像个神婆+祥林嫂。
玄珠,冷漠无情,面对工厂女工冷漠无情,面对自己的情人冷漠无情,甚至对体贴照顾她老公,也可以冷漠无情说出她的出轨事件,仿佛这是家常便饭一样轻描淡写。
富商奸诈,富二代流氓,富商和他老婆极其不理性仗势欺人,等等等等等等,都不想多说了,总之这剧出现主要人物,没有一个讨喜的,也不期待他们成长的。
迷雾剧场,这次的头炮,真的很失败,故弄玄虚的剧情,文艺调调的节奏,满屏都是令人讨厌的角色。
之所以还能给这剧三星,是因为内娱剧实在太烂了,还有就是段奕宏老师本人非常喜欢,段老师啊,下一次您能不能选一个好点的本子。
1.小女演员演技额……尴尬?2.镜头太晃,像是故意渲染紧张气氛,但是没有把握好,让人头晕,反而失去了悬疑的思考能力。
3.剧情太伦理,一家子人的鸡飞狗跳?少悬疑色彩,好像就是强制悬疑,让人不适。
4.警察的刻画太气人,何况还是妹夫,不作为还非常不负责任,刻意挑起矛盾。
(只播了前两集,希望能收得回来。
)
只看剧情三星不能再多了,多的一星是给演员的演技的,吴越在里面演得好好
豪华阵容仿佛一个巨大骗局,没有那么多内容,拍8集也可以,何必拿拍过的素材当回忆凑数
真实与谎言交错,谁在撒谎谁又是真的无辜?有时候来自身边人的恶意才是伤人的最大利器。太喜欢温峥嵘演的妹妹了,霸气干练,但在看到老母亲倒下那一刻的无措又显得那么脆弱,很容易把观众带入戏里。
成年人卡司这么好,孩子们明显跟不上啊,白宇帆过来专门打广告了是么,两集下来没有很想追看……
这剧在我心里值9.5分,吴越表演太有深度了!
家长里短中一群神经兮兮的人在努力表演:我有个大秘密,但我不告诉你!还行是因为一些演员的表演还是很有带入感的。
五分给演员,吴越邢岷山演的好。扣一分给导演编剧
悬疑不是故弄玄虚
没有那么差,前六集确实铺垫太长,有些故弄玄虚,后半部分节奏就快了起来,开始有反转了,小女主的演技和外貌确实扛不起这个人设,后几集吴越老师和丁团长的演技太赞了,本剧摄影,BGM,部分演员演技都很得分
有些回忆片段的镜头感觉完全是在凑时间 要没老段 我都看不下去 我猜凶手是玄珠
都没有等到郝蕾出来 一集弃
就,祖峰、段奕宏、郝蕾撑着我把前两集看完的。后续不追了,一点都不想知道发生了啥。
小镇旧案类,双胞胎不像,小姑侄女隔代像,有点抓马;郝蕾就是表演太生活化了,我说这个文艺脱轨的发胖外形。。
我觉得很好看,是那种悬疑剧特有的味道。特别难得的是,才12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刻画出来了。不知道为啥,《八角亭》让我想起了《The Killing》。虽然最后一集没有完全达到我的心理预期,但整体来讲,是一部完成度非常好的披着悬疑外衣的探讨家庭、人性的伦理剧,看完我觉得很感动。每个人都是家的一角。
白瞎这么多大佬背书
不知道为何评分会如此之低,其实整个故事脉络还是很顺畅的。唯一让我不适的是大结局大家站在一排相视而笑,为了拍摄而拍,专门弄个大结局的美满表情。事实,人生简短,关系维系没那么狠,恨也不会那么容易消融。
是我会很喜欢的题材但这也拍得太糙了:经不起推敲的逻辑,人物匪夷所思的行为和怪里怪气的台词以及许多演员一点都不南方的口音硬要套在江南小城背景下的膈应 给吴越老师加一星!好美好会演!
终于看完了!!想吐槽的点太多太多太多,算了....就当看了一部我家家(外婆)最喜欢的那种小镇家庭伦理剧(和尚莲花微笑.jpg)结局也是我家我爷最喜欢的那种全家人在坟前抱头痛哭,几百年前的家事都一起抖出来,互相原谅,原谅完哪个小阿姨或者孙子辈啥啥怀孕了哦妈呀大家又抱团喜极而泣,我也含着泪吸着鼻子在屏幕面前擦眼泪,太感......哦我是鼻炎。(多加一颗星给郝蕾,很少看她的作品,这特喵她身上那股淡定又清醒的劲儿一下子把我征服了!本来是冲着两男主看的,算是有收获一些意外和惊喜吧。)
这剧有多厌女呢?念玫无知,木格绿茶,玄敏迷信,玄珠冷漠,玄母痴呆,女性角色不是愚蠢无知就是冷漠无情,高中女生被混混纠缠被陌生人跟踪,警察不当回事,富商儿子死了才想起查案了。当然这剧更厌男,袁飞自大,玄梁暴躁,厂长出轨,富商险恶,男性角色不是自我中心就是心怀鬼胎,怎么说呢,这个剧里就没有一个角色讨喜让人产生共鸣(小警察除外),全是些作天作地的伦理戏,罪案戏一点信息没有,悬疑感全靠镜头晃。我错了,我不该对王小帅抱有希望的。
好烂啊,西八,这种演员阵容就让我看这?果然你永远可以相信王小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