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原谅,这确实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其实它还有一个更为靠谱的名字叫做《别惹我》。
其次,再次说明,这部电影里没有张国荣的任何镜头。
我在PPLIVE里看到这部被划到了荣少爷的名下,一时兴起点开看看。
直到影片结束了以后才出现了张国荣的字眼,对,是放到了鸣谢的名单里。
摆渡说,哥哥一直很顶UFO(就是香港的电影人公司,以前说过的),包括《金枝玉叶》等电影,这部里实在插不上角色,就指导陈慧琳演戏,再据称片中需要的黑胶碟等道具也是张国荣提供的。
最后言归正传,这部电影里还是充满惊喜。
导演是N多大片的美术指导加造型师奚仲文先生,是,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白银帝国》、《金枝玉叶》、《如果爱》、《倩女幽魂》等。
编剧则是文艺味儿十足的岸西,我就不多说了。
而故事,则几乎充满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浪漫。
郭富城饰演章戎的DJ和陈慧琳饰演的专栏作家吴秋月狭路相逢,在一家音像店里,她送给前男友的定情信物---几张只绝版黑胶唱片被那个该死的臭嘴巴DJ章戎毫不客气地抢了先,从此两人真是兵戎相见, 从“旧欢”开始,在报纸副刊和电台上斗得不亦乐乎。
然而,感情也就此萌生,DJ男章戎翻遍了吴秋月所写的专栏,觉得她还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女人;而写字婆吴秋月也在DJ的口是心非中渐渐习惯了那种声音的存在。
你看你看,电影里就是喜欢日久生情的。
再说下编剧岸西的台词。
嗯,很精致,尤其是吴秋月专栏部分的话,个人感觉,分明就是岸西的嘛!
什么“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一句话,仿佛历经沧桑。
贴一段电影中的专栏《旧欢》:我有一把白色塑胶雨伞。
买的时候喜欢它雪白可爱,瘦瘦长长,简直像个鹤立鸡群的美女。
可惜这种美丽偏偏不耐看,风吹雨打久了,颜色变黄,还多了雀斑一样的污迹。
而且瘦长是没用的,哪里像折伞这么善解人意。
于是,我开始制造各种机会。
趁着下雨带它出门,左搁一会儿,右放一下,希望一下子大意忘了拿,让它自动消失,大家无痛分手。
我就可以理直气壮买一把新的,多好!
失宠的人通常最敏感。
有一天,它突如其来消失了,完全不用花我任何心思。
伞也有它的自尊。
问题是,等一等,我还没有准备好。
不行,它不可以没经我的同意就玩失踪。
我便一心一意要找它回来,花尽心思去想,到底在哪里弄丢的呢?
书店,餐厅还是公共汽车地铁呢?
真是峰回路转,没想到在戏院把它找回来,小别重逢,它苦着副脸在等我来新发现。
重拾旧欢,大团圆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失败了,找不到它,它永远消失了,淡淡的遗憾感觉,会不会更合我心意?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忽然觉得,香港中的词人或编剧,就像林夕,或者岸西,真真地长了双火眼金睛,就能如此洞悉人间烟火,看破世间凡夫俗情。
若有时间,可以看一眼《小亲亲》,或者说是《别惹我》,在香港味十足的气息里,寻找一下那些久违了的精致,也许还能够会心一笑,接着过自个儿的幸福生活。
很意外的重看老片,感觉很不一样。
感叹时间对演员,对我的改变。
年轻时看这片时纯属当喜剧片,没有想过爱情什么的。
可是现在再看,会觉得不打不相识,如果在现实里可以遇到“死对头”,那就不顾一切地去爱吧。
不得不承认,郭富城年轻时是真的帅,即使隔着屏幕,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和坏坏的表情还是会心动,可惜近些年拍的片子,尤其是国产片,实在让人爱不起来。
陈慧琳呢,从当初我还傻傻分不清她和王菲,到现在只爱菲,十几年过去了,到现在还不明白,明明两人差别这么大,我为什么会分不清呢。
年轻啊,就是傻呢。
最后把主题曲 I WISH YOU LOVE 送给我自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love。
窗外,在下雨。
这两天一直在下,旱情终于得到了缓解。
姑且不论,且说下雨。
有雨自然离不开雨伞。
雨伞成了电影《小亲亲》一条贯穿剧情的线。
电影节奏很慢,仿佛一条小溪缓缓地流淌。
男主人公遇到女主人公就开始交恶,争吵,持续升级,直到结局。
在争吵中感情有了升华。
爱情离不开争吵,当女主人公在车上与初恋男友谈话时,我总结出这样一句话。
他们俩是因为不争吵了,才在平静中分手。
而电影中另一对因为一条狗而相爱的大龄男女也是在争吵中拥抱在一起的。
诚然可见,争吵在爱情中所处的地位。
女主人公是专栏作家,她那篇《旧欢》值得我们玩味。
摘录如下:“我有一把白色塑胶雨伞。
买的时候喜欢它雪白可爱,瘦瘦长长,简直像个鹤立鸡群的美女。
可惜这种美丽偏偏不耐看,风吹雨打久了,颜色变黄,还多了雀斑一样的污迹。
而且瘦长是没用的,哪里像折伞这么善解人意。
于是,我开始制造各种机会。
趁着下雨带它出门,左搁一会儿,右放一下,希望一下子大意忘了拿,让它自动消失,大家无痛分手。
我就可以理直气壮买一把新的,多好!
失宠的人通常最敏感。
有一天,它突如其来消失了,完全不用花我任何心思。
伞也有它的自尊。
问题是,等一等,我还没有准备好。
不行,它不可以没经我的同意就玩失踪。
我便一心一意要找它回来,花尽心思去想,到底在哪里弄丢的呢?
书店,餐厅还是公共汽车地铁呢?
真是峰回路转,没想到在戏院把它找回来,小别重逢,它苦着副脸在等我来新发现。
重拾旧欢,大团圆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失败了,找不到它,它永远消失了,淡淡的遗憾感觉,会不会更合我心意?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雨伞,让我想起丁香姑娘在小巷中撑着雨伞迈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走过的情景。
一个写字的女子一个电台DJ 不打不相识的爱情故事.走在香港有点老旧的街头,因一张旧黑胶唱片的邂逅。
喜欢里面的独白和音乐。
这部电影,2000年的《小亲亲》,或者别名《别惹我》,会对故事前端有传神的解释。
不知道与两位主角是歌手,还是导演审美,还是配乐是赵增熹。
这部电影打动我的,不仅仅是港式文艺,更多是因为电影音乐。
电影的原声带是港式文艺爱情片配乐的巅峰。
全部电影下来,可以带人进入黑胶的时代,伴随着阵阵乐韵,黑胶段段传情。
转入故事每个分镜。
电影有趣之处,就算连过场噶音效都非常到位,餐厅吃饭背景声,或者是过场中音乐处理,或许是追逐中打闹的起伏声,或许是平日中轻松小调,都那么动人。
整体色调饱满,带出香港暖冬的感觉。
仿佛这个暖冬总会有些好事将会发生。
导演奚仲文,对,就是那位为多部经典影片担任艺术指导和服装设计,2007年凭借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
这部戏中,你也能欣赏到城市构图、小店场景色彩、都市丽人衣着,颜色或搭配的用心,也为角色作出性格辅助,就算放在现在,你看来也不会觉得太尴尬。
让人在观影中,充满音乐氛围,令人投入之余,还自带BGM入戏,让你的生活充满音乐。
在网络未如现在发达,直播还未有的千禧年,电台无疑是当年学生党晚自修必备娱乐,DJ算是我们接触最早的直播,不过他们是在大气中传播着他们的声音,为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正是在一个变动中的时候,有这么个DJ,他只爱放毒鸡汤,不讨好观众和老板,就爱放黑胶音乐的一个DJ。
随着《黑胶碟速递》准备6点开播,章大DJ讲述起缺憾美,如周旋拥有着与自身不符的少女声。
其实我想讲郭先生,自带的少年声,和着自己的年纪,也算是缺憾美吧。
算是自黑吗?
遗憾美?!
一段有初恋遗弃的黑胶唱碟开始的恩怨情仇。
初恋或许美好,但又有多少能走到最后,或许更多的带着遗憾吧。
他口贱人好,只放毒鸡汤的DJ,德艺双馨的老年艺术家,却爱唱片多过女人的男子。
她笔锋犀利,写尽都市人百态,外表靓丽,家里蟑螂与书本齐飞的女子。
毕竟这会他得罪的是她,一个敢于将《月经》放在刊登于报纸上的女人,一杯红酒洗衣剂,洗不掉的鲜红,便如打破心里水缸的顽石。
那么鲜明,便如她的性格与文笔。
还是不洗为好,将这件红色战衣,挂在窗台,警示自己作战开始。
你未必是司马光?
但我一定是司马懿?
睚眦必报。
女人,你已经成功激起我噶斗志。
先从偷隔壁邻居报纸副刊开始,知己知彼,慢慢留意到这个人,才发现,原来她和自己有着很多相似,一样的烦恼。
看来也不差?!
两人刀光剑影,你来我往中,均发现对方还不错。
棋逢敌手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发现对方挺有趣,挺可爱,爱也许会是臭味相投,不是讲过不是冤家不举头吗?
当你在街上见到女人,拿着两大袋东西,不顾仪态飞奔街头的女子,或者她在赶回家的听她爱的口臭佬(死DJ)的电台节目。
对于旧欢,《爱的礼物》,仿佛将当代大多数人的爱情观点跃然于纸上,白色雨伞,雨伞界的女神,白白净净,高高瘦瘦,可惜女神不太经得起折腾,很快相处久了,TA会变黄,污迹也特别明显,你开始觉得TA不再那么可人,开始漠视TA,不太想见到TA,没有了当初的喜欢,总想着各种办法将TA在不经意中丢弃。
慢慢地冷处理掉,但愿能来场大家无痛分手。
却在某天TA真的消失在你的生命时,便在那刻,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未准备好失去TA。
便开始不断在城市每个角落中找寻TA。
是否正如我们在浑浑噩噩中,某一段早已平淡如水,吃之无味的感情,但当你真正失去时,你才会发现,那是一段如此刻骨铭心的爱,不断在城市的各个地方游荡,希望能将TA找回。
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将TA找回,更多人带有遗憾美,TA便在遗失在岁月里。
换一个角度睇,它将永远消失,或者淡淡的遗憾是否更适合留在心里。
找回了是否又是你想要的?
电影里面包含着几种爱的方式,其中有一幕,是Denise在拐角处,回望拿着吴秋月新书的章戎,从拐角处的女子眼神,看出她已经明白,正望着的拿着书面带笑意的男子,早已不在意为他送餐的自己,或许他早已不属于自己,最是身边人最快发现对方的变化,发现对方,心里早已住进别人。
也最是无奈,明知那人将要离开,却仍无力挽回。
只能默默目送他离开。
他已移情,你是否能做到别恋?
想追,其实早已不存在追的可能。
又有这么段故事,两个初恋情人,一次契机重遇,重新开始,是否会更适合?
旧情人,就像是坐旧了的沙发,总是那么合适你的身形。
(屁股)每次坐下来,总能找到你的屁型的坑,总是那么舒服。
TA那么清楚你的脾气,知道应该安抚你的炸毛处。
TA也会陪你在医院的长廊,描述着你们的未来,在一个远离香港烦嚣、安静美好的冰雪世界,外带松鼠会敲你窗口的dream house,等着和你一起创造未来。
美好得让你忘记,两人当时为何分开,当时分开不是因为争吵,相反是因为两人早已不争吵,安静地吃饭、看戏、生活,相对无言的离开。
再舒服的沙发,再熟悉的人,在狭窄的的士后座,是那么安静,这样是你需要的爱吗?
你呢?
是否正在等爱?
那个爱穿着花俏的古董店女店长,一直一个人守着自己的店,她的寂寞,连客人都已经发现,养只狗吧。
不是寂寞得更明显吗?
至少你自己不那么寂寞。
狗养得不太称心,长得不太可爱,色得倒是可以。
后面才发现,它和他、她都被爱神抛弃了。
他长得不怎么样,个也不高,不太上进但人很好。
就如自己,长得不怎么样,胸也不大,就想获得爱,但人很好。
他们更像一段病友开始的关系,会互相告知对方,自己的艳遇,却会一只两者的狗,担心一晚,会相依相靠街边,静静望月光,等天亮。
爱早已在双方中发芽,不过只太熟,熟到未发现,两者之间,维系对方的不至是一只狗吧。
这些便是围绕着我们身边发生的爱情故事。
他们都不会太高、不会太难遇到,有点像你的前任、现任、后任。
就像都市里面的我们。
一段段未开始,或者开始不自知的爱情,会否错过?
至于故事中的男女结果如何?
如果大家想看完整故事,请回复“小亲亲”。
谢谢。
特别鸣谢:Cat vs 武章戎 vs 吴秋月章戎 vs Dannis
一个郭富城,一个陈慧琳,凑齐了俺最不喜欢的香港男女艺人,哦,对了还有跑龙套的萱萱姐,贼眉鼠眼死胖子曾志伟对于港产片,特别是港产爱情片我始终抱有一种因为失望而产生的排斥可偏偏就是这些我不欣赏的港星们,却是在10年前(真的很久了也)却为我留下一部记忆很深刻的电影美女作家、咖啡、红酒、黑胶唱片、白色塑胶雨伞、节奏蓝调十年前的我,只会觉得它单单是一部不错的爱情电影大概是因为那时的我还没有亲身经历过文艺女青年,因为那时太年轻对女性的认识即单纯又美好,喜欢清纯可瓦伊的小妹妹,又迷恋风情万种的大姐姐而万万想不到,在可爱的萝莉与成熟的御姐之间,还隐藏着一个叫做文艺女青年的庞大队伍一个美女作家,在一个畅销杂志里,做一个专栏叫做月。
经这是文艺女青年共通的理想生活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女人可以通过每月一次的生理性失血反应以及附带缠身的焦虑,急躁,逻辑混乱,不可理喻,就跃然成为一个作家直到重温这部电影,我才对文艺女青年释怀了我开始理解她们,同情她们,因为长时间的缺少男性的关爱,导致她们生理周期异常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遭受的冷漠,她们开始对得不到的东西心生怨念,尤其是男人更严重的,逐渐开始对身边阳光、帅气、优秀的男孩子由爱生恨,甚至咬牙切齿的地步她们往往没有美女骄傲的底气,又不心甘情愿与丑女为伍于是黑暗里,她们疯狂的敲击键盘,努力把全天下的男人都勾勒成不堪入目的模样男人到了她的笔下,顿时变得猪狗不如,不负责任,偷鸡摸狗,苟且床笫之事,毫无道德借以抒发自己作为一名冰清玉洁的大好女青年在不公正的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遇人不淑的悲惨命运,提出血淋淋地控诉在她们自己想象世界里,她们的灵魂像手握的钢笔一样笔直着孜孜不倦地麻醉自己,毁灭男人,从此,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又如夜深人寂的晚上,没有男人,没有对手。
只能在寂寞里,孤苦聆听:“寻寻。。。
觅觅。。。
冷冷。。。
清清。。。
凄凄。。。
惨惨。。。
戚戚”仿佛每个女诗人命中注定了形单影只,韶华见老,注定了在颠沛流离里,孑然一生不可否认她们的才华,她们的睿智为什么曾经轻舞飞扬的她们会沦落成现在仪态尽失、庸俗不堪的大妈也许是她们不小心忘了忘记曾经感动自己的一首歌,曾经流泪的一段感情i wish you bluebirds in the spring to give your heart a song to singand then a kiss but more than thisi wish you love
最近回归香港旧电影。
好喜欢那种年代弥漫的气息,好喜欢那种早已相识很久的怀念质感,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却好像我早已在那历经了人世的人来人往。
若我是秋月,我定会轻轻抚触张智霖那久别重逢,沧桑却又温柔熟悉的脸,摸的是岁月的沉淀,是当年的遗憾,是自己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稚嫩、初恋。
若我是秋月,我也定会紧紧相拥郭富城,在耳边轻吟拌嘴,毒辣辣却又窝心。
面迎冬日暖阳,会的,会幻想初恋的彼此相隔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大家仍回到起点,找到最终同时也是最初的彼此。
就像张智霖说的“都老夫老妻了,大家都好熟悉彼此了。
”阳光刺眼,睁眼回到现实,不会的,若初恋出现,只是这段人生路上的小风波,西湖上的小涟漪,最终如风刮过,也随风远去。
毕竟,人生不是环形跑道。
需要向前走,需要找个别人、过个日常、拌下小嘴。
毕竟,人生也不是电影世界。
几十年,食物会变质,滟滟随波千万里也可能早以断流,当年的物、人也不能藏进雪柜。
最终不会是最初,最初也到达不了最终。
就像不可逆的十年——“十年后是一个新的十年开始,但第二个十年的开始再不可能是那个十年了”。
前些年的时候,试过好几次不经意地碰上翡翠台在周末的午后播《小亲亲》,拼拼凑凑地把电影看过一两遍,虽然距离现在已经太久远,只零碎地记得一些主要情节,却始终对电影里浓郁的文艺味道念念不忘,哪怕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文艺”,还把一个至今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片名深深地记在了脑海里。
有些时候记忆总是会出现偏差,会美化或差化人的记忆。
我一度怀疑过《小亲亲》其实没有我印象中那么好看,而今天,专程把电影下载下来细细重温,却发觉她绝对抵得上我印象中那样好看。
无论是早些年的对电影布景的那些憧憬,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像吴秋月那样放满了书,凌乱却有序、窄小却饱满的房间,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收到追捧的专栏每天写些淡淡的生活文字,希望自己也有一把白色透明的长柄雨伞。
还是现在对主角之间感情的观点,原本的陈姓男友太过功利化社会化,结交的朋友总是些能在工作上互利互惠的人,而吴秋月却太清心寡欲,一心只想写自己爱写的文字,就价值观来说,南辕北辙;而至于初恋的那位袁姓ex,也许彼此已经非常熟悉,甚至不再需要磨合,然而最初既然能走到分手这一步,就仍然会有最初的理由,“不是因为吵架而分开,而是因为不再吵架而分开”,哪怕两人熟悉彼此,但早已无法磨合出激情,也是在无法维系。
唯独是章戎,于吴秋月同样来自文艺界,同样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愿意迎合其他人的喜好。
两人都倔强,却因为赌气的过程中开始慢慢了解对方,并渐渐对对方的才华所吸引。
两人恰恰是同一路子的,哪怕最后吴秋月为了章戎放弃移民,两人在电台里相拥kiss的场面那样突兀。
《小亲亲》都是一部文艺至极,有些超脱,有些素食的浪漫爱情文艺片。
所以,看着那些写写字,说说话,与一个俊男或美女你来我往地斗嘴,最后欢喜冤家终成眷属的电影,你知道它们只是个文艺的故事。
因为写稿没有那么简单,你还得承受电费房费各种费,还得每天想足够好看的话题写成文字。
因为做电台DJ也没有那么简单,你牙尖嘴利说话刻薄还真有让听众反感投诉至你失业的可能。
因为你得罪一个传媒界的人,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是浪漫地擦出爱火花而更有可能是暗地里被潜规则搞死。
但偏偏文艺电影就给你来个超脱,来个不食人间烟火,让市侩的男人搂着没有思想的小妹出轨去,留下两个清心寡欲的人利用大众传媒公然隔空喊起情话,不现实地奢侈,却不需要考虑后果。
所以我喜欢《小亲亲》,我喜欢吴秋月最后选择了留在香港选择了跟章戎在一起,就像我喜欢《志明与春娇》里面余春娇放弃了在一起五年的、住豪宅的男朋友,投奔到一个比自己小好几年的普通广告人张志明身边一样。
这些小故事都琐碎得不值一提,现实得来有些不那么现实,却让你始终相信还有一样叫缘分、一样叫爱情的东西存在。
一部老港片。
片名不曾吸引我,对主演的人物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致,若不是X的推荐,我想大致我会错过它。
由此,在一段安静的旁白中,听到了《旧欢》如是:“我有一把白色塑胶雨伞。
买的时候喜欢它雪白可爱,瘦瘦长长,简直像个鹤立鸡群的美女。
可惜这种美丽偏偏不耐看,风吹雨打久了,颜色变黄,还多了雀斑一样的污迹。
而且瘦长是没用的,哪里像折伞这么善解人意。
于是,我开始制造各种机会。
趁着下雨带它出门,左搁一会儿,右放一下,希望一下子大意忘了拿,让它自动消失,大家无痛分手。
我就可以理直气壮买一把新的,多好!
失宠的人通常最敏感。
有一天,它突如其来消失了,完全不用花我任何心思。
伞也有它的自尊。
问题是,等一等,我还没有准备好。
不行,它不可以没经我的同意就玩失踪。
我便一心一意要找它回来,花尽心思去想,到底在哪里弄丢的呢?
书店,餐厅还是公共汽车地铁呢?
真是峰回路转,没想到在戏院把它找回来,小别重逢,它苦着副脸在等我来新发现。
重拾旧欢,大团圆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失败了,找不到它,它永远消失了,淡淡的遗憾感觉,会不会更合我心意?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 失宠的人通常最敏感。
而我们随时随地都处于失宠或者即将失宠的路途上,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对自己一直宠爱呢。
多数我们所能做的事情,便是宠爱自己。
黑胶唱片,旧货店,许留山,斗气的专栏作家和电台DJ,充满着某一种时代的色彩。
吴秋月跟多年前的男友并未破镜重圆。
开往机场的车上,他们谈及之前为何分手。
“你记得我们当年为什么分手吗?
”“…… 记不得了。。
是不是吵架?
” “刚好相反,我们开始不再吵架,很安静的吃饭、逛街、看电影,然后很安静的…你不找我,我不找你……” 试问放眼望去的这个世界,又存在着多少对如此这般相顾无言的情侣、夫妻呢?
想来,生活真的不适合拿来磨练爱情。
心理学上说,爱情是一种上瘾的症状,如同吸烟喝酒一样,我们的大脑耍了个小把戏,把心中愉快的感觉和外界事物结合起来,于是认为这种感觉正是来自于眼前的这个人。
人在愤怒或者非常态的状态下才容易产生爱情。
那么,吴秋月与章戎的爱情大抵也是这样。
很恰如其分的结尾,就此打住最好,新欢旧爱,该来则来,该去则去。
生活继续下去,更多的也只是遗憾美。
很做作的喜剧
除了电影名字很恶,除了两位主角演技难顶d,结局莫名其妙d,其他的节奏都超级舒服
蛮不错的,欢喜冤家啊
我喜欢吴秋月和章戎这种吵吵闹闹折腾出来的感情,那个白色塑胶柄的雨伞是想丢又不忍心的眷恋,他们的爱情是想舍又舍不得的淡淡青涩。情愫滋生,如何遗弃?~没有遗憾美,只有大团圆。
张国荣在哪里啊?奚仲文以前在《倩女幽魂》、《金枝玉叶》等电影里为张国荣做服装设计,到了奚仲文做导演,张国荣便主动提出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安娜玛德莲娜》张国荣做了客串演出,《小亲亲》没什么合适角色,奚仲文便请张国荣指导陈慧琳演戏。而据称片中需要的黑胶碟等道具也是张国荣提供的
“你记得我们当年为什么分手吗?” “…… 记不得了。。是不是吵架?” “刚好相反,我们开始不再吵架,很安静的吃饭、逛街、看电影,然后很安静的…你不找我,我不找你……”
小學時看過。印象里殘留的是吳秋月那篇寫白色塑膠柄雨傘的文字。當年覺得文筆好棒。現在看來盡然是大白話了。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愛情,無過渡無承接,恍然時兩人竟然已經在接吻。岸西的編劇水平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參差這麼跳躍。最好看的,個人覺得竟然是毛舜筠。
電視重播再看,對白寫得好極了。潑紅酒那一幕兜兜轉轉安排也很好。只是天王氣質不像是會鬥嘴的人。
很怀念啊!当时买的VCD壳子是蓝色塑料那种 2024年5月第三次看这部戏 竟然已经是24年前的电影了 好怀念千禧年夏日的时光 那么是不是在怀念恋爱的感觉呢 从前好像很容易碰到喜欢的人 很容易谈恋爱 动不动就谈及以后 说什么天长地久 等到终于来到“以后” 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也再也没有想要爱上他人的心情 这二十几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爱情真正成为泡影 是空气变了吗 还是人们都习惯了失望 不再对爱情有任何期待 因为一切只是幻觉 于是在平凡的生活中 连最后的幻梦都消失了
为了看大仙的镜头等啊等啊,观后更加坚定了当前阶段对于爱情戏份过多电影无感的观点= =........
陈慧琳在高峰期拍过不少爱情小品,不过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还是《海角天涯》吧。
那一顆星的差距來自高度。
貌似是初中学校办完元旦晚会后放映的电影~~会放这个感觉蛮奇怪的~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 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我知道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基本上所有时间我都在研究身高一米六五的郭天王(城城)的全身镜头是否使用了替身,以及与男脸男身的八婆男人陈慧琳站在一起时,是否垫了凳子。影片最后的浪漫相会,脚部还用旅行箱挡住,真的很可疑。最后,我想说:奚仲文您辛苦了!
“人世间的破镜重圆,大概都是一言难尽。”
岸西和奚仲文搭档,都市男女刻画,情感入木三分。男的DJ, 女的专栏作家,不打不相识:)喜欢那篇《旧欢》的短文……
爛片。
不喜欢结局~~
一直记得张智霖描述的那个冬日积雪皑皑,小松鼠叩击门窗的亲切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