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之恋
Grüße aus Fukushima,春风捎来的问候(台),Greetings from Fukushima,Fukushima, mon Amour
导演:多丽丝·德里
主演:罗莎莉·托马斯,桃井薰,娜美蒲田,摩西·科恩,入月彩,娜奥米·卡马拉,托马斯·福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英语,德语,日语年份:2016
简介:A young German woman bonds with an elderly Japanese woman while touring the Fukushima region of Japan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2011 earthquake.详细 >
为她做了期节目,很棒的电影。
为什么法语翻译成Fukushima mon amour...我以为自己是去看广岛之恋的好吗……
做作
相互救赎的温情,在一棵大树和辐射末日的地方发生和终结,收拾好心情再重新上路,文化的冲突有时候在行动中消解与习得。
伤痛没有比较,包容与治愈
属于那种黑白电影活跃在数码时代的理想形态,失去颗粒和噪点,影像变得更加澄澈 纯粹,也很容易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景”之中去。“福岛”作为片中的意象,不断发散延伸,最终构成一个完整记忆体,是有关世界的,也是有关自我的。 清洁、小啜 德里从重复的事务中提取一种‘永恒性’,仪式感,无处不在的禅意,禅机,细想颇有东方哲学的味道。
3.5 以现实核泄漏为题材的德国电影不多见啊,多利女王太会选材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糅合了对生命向何处去的思考,层次鲜明。导演是有多爱模仿小津啊,有些部分直接搬构图和走位过来了。缺点也很明显——反正日本也快被玩坏了,其实在第三国观影者眼中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很多cliche:文化冲突、恋旧、狗血的分手理由、母亲哄孩子善意的谎言……而且电影有些情节太不现实了,比如一个老太太住到核辐射区竟然没有人把她强行请走。但我并没有讨厌这部电影。鬼的情节亦真亦幻,这点虽然不现实,但倒增加了电影的魅力。
BGM真是太好听了
意外被电影中的subtlety触动到了 一个优越资本主义来的寻找治愈的姑娘遇见灾难重镇的另一个 离别时一句话也没有 眼神 动作 就足够表达感激 MK2 Beaubourg 26/02/2017
9/28@德领馆 桃井酱真好看🤔
冰冷黑白藏不住的warm,cultural crush跟女性題材真有意思啊
故事饱满度不够,张力不够。但关于文化冲突的情节还是挺吸引人的,以及福岛核泄漏的背景设定。
失去与放下,过去与现在的种种理解。活着就好好活下去,即使带着往日的遗憾,也有很多当下的东西需要珍视。
想得过 即是假期 想不过 便是地狱 要想清楚 一个念头要么可以结束过去 要么就结束现在的自己 过去的你虽然缔造了现在的你 但始终是过了去的了 不如着眼现在 尽力过好每一瞬间
桃丽丝·多利实在太爱日本了,尽管电影没有《樱花之恋》那么惊艳,但截然不同的两个女性互相疗愈的过程依然暖心。
冷静克制的胶片风,娓娓道来的人生困境,重建旧居也是在重建人生的信心。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灾后的福岛,那种荒芜破败竟觉得无比迷人。严肃凄凉的环境之下,枯树枝外格外明亮的月亮,穿堂风吹过握着热茶相对而视的二人,风趣好玩的日常对话,俯视镜头下紧紧相握的两只手,对比之下让人觉得无比温情。
you are elegant、you are a elephant.
西方人到语言不通的东方来一场疗伤之旅也是老套路了,但把地点设为大灾难以后得福岛,确实颇有女主前期所说以痛解痛的味道。60
完全看不出是德国人拍的,很日本。相互治愈,结尾玛丽砍了树枝两个人相互道别时还是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