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末日 (2014)6.32014 / 加拿大 德国 美国 / 动作 爱情 冒险 灾难 / 保罗·安德森 / 基特·哈灵顿 艾米莉·布朗宁
凯尔特人!
😃😃😃😃😃😃😃😃😃😃😃😃😃😃😃😃😃😃😃😃😃😃😃😃😃😃😃😃😃😃😃😃😃😃😃😃😃😃😃😃😃😃😃😃😃😃😃😃😃😃😃😃😃😃😃😃😃😃😃😃😃😃😃😃😃😃😃😃😃😃😃😃😃😃😃😃😃😃😃😃😃😃😃😃😃😃😃😃😃😃😃😃😃😃😃😃😃😃😃😃😃😃😃😃😃😃😃😃😃😃😃😃😃😃😃😃😃😃😃😃😃😃😃😃😃😃😃😃😃😃😃😃😃😃😃😃😃😃😃😃😃😃😃😃😃😃😃😃😃😃😃😃😃😃😃😃😃😃😃😃😃
看了别人的影评,说这电影怎么怎么模仿拷贝的。
我要说,看电影,就是娱乐,不要较真嘛。
人家电影里庞培城是怎么毁灭的,是一种艺术发挥。
如果要想看真实的,请您去看纪录片,有旁白的那种,哈哈。
男主1.72米的身高,我查了才知道。
我以为是个高大上呢,我以为女主咋地也1.6米呢,查了发现不到1.6米。
这个女主啊,我在宿主这个电影里面看过。
我就合计,咋看咋像个大妈。
但是在这个片子里,我越看越觉得可爱啊。
故事情节不多说了,反正这电影体现了爷们气概,体现了女人该有的女人味。
爷们要保护女人,女人也挺了爷们。
就这两样,男女主角互相救了一次命,这还不够相爱的条件吗?
还要啥还要啥?
泰坦尼克里男女主角互相救命咋就觉得比这个苍白捏?
最后那个议员死的,挺有意思啊,他不是说大山显灵了吗,把他灵死了。
男主特么的挺邪恶啊,不如一刀捅死算了。
但是这样还是最好,男主宽恕了他,让议员自己解锁自己逃吧。
这个片子里好多大马。
我是个机车狂,那个年代没有机车,有大马。
那个议员的战车有四个大马,跑的好快啊,可惜导演就不给看点喜剧啥的,非得让四个大马都跑没了,然后男女主骑一个大马逃命。
这叫二人共乘,而且只有一匹马力,逃命是不够滴。
建议导演穿越一下,男女主一人一辆KTM大越野,然后一顿跑,最后剩下俩机车化石,哈哈哈哈。
导演确实想表现太多了,这样一个社会,大家都想做极大成者,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时代变了好不好,每个人都只是一颗螺丝钉啦。
小布什退休了,大家还提起他吗?
庞培末日看过了,明天你还会记得吗?
我会记得,因为每个人看电影都有一个角度,电影能让你看进去,觉得好,给你新观点,那对你来说这就是好电影。
我曾经的女朋友,每一个都是小鸟依人。
怎奈俺家都人高马大,一提到结婚,就说身高匹配。
特么的,看完这个电影,我还是觉得,小鸟依人啊,如果以前的女朋友,回来,我就和她圆满。
不过如果再找,还是匹配一下比较好。
介个门不当户不对,可以,只要一方没爹没娘没亲戚,一个人融入一家人,这是可以的。
不然,一个市长家庭和一个奴隶家庭结合,那永远都是pain in the ass。
大马,大马,大马!!!
大马!!!
我看这个电影,就是看男主保护女主来着。
最后,有一个镜头挺有意思。
议员的四匹大马的大马车坏了,然后男主跳下大马和他决斗,突然火山吹过来一口气儿,挡住了女主的视线。
从那股黑烟中走出来的是谁呢?
我和女主一样忐忑着,那个眼神好有趣啊,好传神啊。
总体来说,这个电影很好很好很好!!!
就是大马太不给力。
不给力的大马,成就了处男处女的千年爱情传奇?
你说最后那个白色的大马,它是变化石了,还是??
男主肌肉太美,如同雕塑,全身自带清洁功能,无论被打得怎么样灰头土脸口鼻流血,镜头一转马上恢复成大牌香水模特标准的帅脸女主就如同所有古代英雄片中的女一号,出身高贵的温柔圣母小白兔,拒绝高富帅歇斯底里的求爱不顾一切投入男主的怀抱。
没看出她有什么演技,剧情也没给她任何发挥的机会,就一纯花瓶。
看脸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有郭美美即视感影片中的街景,人物服装,楼房,角斗场,庭院花园,包括当时庞贝城的生活细节都设计的很不错,如果编剧能好好表现一下庞贝城从贵族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从小人物的视角来拍这场大灾难,我觉得会更好看。
可惜米国编剧只要一搞古代题材,就各种freedom口号喊起,好像古罗马时代牛逼的角斗士都是和统治阶级有着血海深仇而且拥有较高思想觉悟的民煮斗士,不但搞特权阶层的女人,还必须要杀特权阶层,即使在庞贝城已经毁差不多了火山正在发最后的大杀招的时候,还在那里blablabla宣扬正义然后打个你死我活,一点不合情理啊。
还有片中两位黑人角色,男主的战友与女主的侍女,为了男女主角尽心尽力,最后光荣领了便当。
咳咳编剧你的自由平等精神哪儿去了,有色人种就是炮灰是不是灾难场景很棒,持续很长时间,先是地震,然后地陷,然后火球全屏打击,海啸,最后岩浆清场。
可以说除了生化之外其他灾难场面差不多全齐了。
片尾最后一幕,英雄美人拥吻共(tong)赴(gui)黄(yu)泉(jin),大家还正在唏嘘静默中没缓过神来,忽然出现千年后两具石化的尸体,表情动作跟两位演员一模一样,当时观众们就笑场了
故事大概是讲述发生在一个叫庞贝的城市毁灭的故事。
那里有一座火山。
故事的男一号叫米罗是凯尔特人,是天生的骑士,还会跟马说话,女一号叫珍妮,是庞贝市长的女儿。
我看到米罗的家族被大屠杀的时候,很多人被挂在树上,还有好多的人堆在一起,场面好血腥,我都想哭了。
万幸的是米罗装死躲过了。
后来米罗成了奴隶,每天会被拉出去到角斗场和别人决斗。
有一个坏蛋,喜欢珍妮,为了不让米罗和珍妮在一起,就制造了很多阴谋。
但是勇敢的米罗和男二号阿迪克斯一起,战胜了那个坏蛋。
但最后,火山爆发了。
海啸、翻船、火山的岩浆滚烫滚烫的喷出来,夹杂着一块块岩石,画面非常壮观,感觉末日来临了。
米罗和珍妮一起骑上马往南边的山上跑,但是马驼两个人跑得太慢,米罗就下马让珍妮先走,但是珍妮宁愿和米罗在一起,他们亲吻在一起,岩浆涌过来,他们变成了一幅雕像。
(非自愿熬夜,酱紫。
)一直很想写火山喷发这个梗。
岩浆从天而降,裹挟上尘埃,窒息了时间。
若是恰好在人人都想做点什么的晚上。
大抵是极可怜的,一时兴起观摩着自己的后庭,毫不知情的当场去世,两千多年后被挖出来,塞在玻璃柜子里,供来来往往的后生们耻笑。
可是只有在自觉无人发现的时候突发奇想,放飞自我,人类才能漠视同类是傻逼这一真理中繁衍千年吧。
真·火山喷发
然而鸡群之中总有善于逆常理绝人伦者,临死前也觉人言可畏,或者是坚决向别人刻意灌输真理。
做作的摆着造型,似乎是预料到了千年以后,后生们的审美一如往常。
甚至更没想象力了。
后人意淫做作野鸡摆拍幸好电影拍的很烂。
套了一些英雄阶级烂梗。
我想起来有个人说古龙的一句话 "不是爱情,只是表达了男主角(其实就古龙自己),这种边缘人类融入主流的向往。
"你确实know nothing Jon Snow.我真心的说,女主真的不丑🙃
另外,我觉得这张图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我真是神他妈会心一笑。
文/梦见乌鸦8月15日,国内上映一部叫做《庞贝末日》的电影,灾难片,3D,也许有人知道,也有人不了解,先知会一声,电影暂时放在一旁,来说说电影的导演保罗·安德森。
对这个家伙,个人有着特殊的情绪,跟自己当年的看片经历有关,之前国内公映的《生化危机》系列和《三个火枪手》的时候就想说说他,但那两片都没写评论,正好借着《庞贝末日》的公映,连带电影一块说了,拽闲咧子,而且俺胡说八道的时候有跑题的爱好,扯着扯着就找不到边了。。。。
话说当年还是VCD,小弟上学时期,早已培养起对电影的兴趣,尤其是科幻电影,期间有两部电影印象极深,其一是《魔宫帝国》,小时候在电视上一期介绍外国电影栏目中看过该片的片段和预告片,魔幻打斗相当唬人,而且是《真人快打》的电影版,恰好后者是我和小伙伴在街机厅里狂撸的一款游戏,随即就入了迷,时隔多年后在朋友家的VCD中偶然发现这片(当时该片自己一直没有淘到碟),随着《魔宫帝国》现在看上去有些粗糙,但在当时那真的看得不亦乐乎,其中快节奏的电子乐BGM至今记忆犹新,童年时候的追求这一点是不可磨灭的。
另一部就是《黑洞表面》,当时偶然入手该片的盗版碟,还翻译成《撕裂地平线》,同样有着童年的记忆,而且特殊的地方在于,当时新房子刚装修后,离上学的地方比较近,就一个人住,没什么家具,除了床之外就我最爱的电视和VCD机(大家可以随意联想),《撕裂地平线》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独自在深夜看得恐怖片,当时并不知道这片恐怖元素多一些,看片时那种惊心动魄、随时想关掉但又欲罢不能的感觉记忆犹新,诸多原因导致这部电影至今是我最爱的科幻片之一。
还有一部电影,后来的《兵人》,该片印象没有前两部深刻,但电影出现的时候正值VCD市场火爆之时,这部场面很炫设定很酷的电影是我拿来招待小伙伴的首选之一,后来该碟流传到学校,不知怎么成了抢手货,各个班到处传看,甚至连我们物理老师都借走了,记得我拿到学校不少碟,包括《勇闯夺命岛》、《哥斯拉》、《空中监狱》这些的更好看的,但就《兵人》最火,原因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
以上两部作品,外加《兵人》在我学生时期的电影兴趣拓展往事里占有很大的空间,这些片子不一定好,但就因为太特殊了,不亚于那些经典佳作对我的影响,后来一查,仨片都是一个导演,保罗安德森,可想而知,怎有不成为粉丝的道理。
所以也关注下导演的小传。
保罗·安德森,英国人,出生于纽卡斯尔的一个小镇,这位当导演属于白手起家,因为他家祖上挖八代也找不出一个搞文艺的,从事影视乃是保罗个人兴趣,用现在的话来说,山沟里的飞出个凤凰。
保罗影视学院毕业后拍起了广告,处女作是一个肥皂广告,有兴趣的可以上YouTube找找,随后几条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便拍摄了一部小成本电影《疯狂追缉令》,后来恶补了下这片,典型的英式痞子片,节奏很快,效果还行,而且主演是当时的小鲜肉裘德·洛。
该片拍摄于1994年,那时他还在英国,1995年他就拍了一部好莱坞电影《魔宫帝国》,至于他怎么叩开好莱坞大门,期间有一块空白,我也不知道,没有深究。
《魔宫帝国》在95年票房7000万,位列年度第20位,这对新导演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电子乐+动作的拍摄模式当时在好莱坞很新鲜。
随后的《黑洞表面》和《兵人》在好莱坞应该是票房惨败,但其塑造的科幻风格在科幻迷中的口碑还是很强的,而且根据《兵人》改编的游戏在当时的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也奠定了其“电玩导演”的称号。
俺是《生化危机》游戏的死忠粉丝,当时听说电影版由他改编来说,简直爽的不行。
其实《生化危机》电影也没有多失望,只能是中规中矩,记得当时一篇访谈,保罗在拍摄之前的访谈是曾说,自己没玩过《生化危机》,因为不喜欢僵尸,电影与游戏不一样,听这么一说,我就知道电影要坏菜,果不其然。
从电影的角度,《生化危机》其实拍得不错,但作为游戏迷,就凭他往里加入一个毫不相干的原创角色爱丽丝就让很多粉丝不会买账。
个人由于是保罗的粉丝,对《生化危机》持保留态度,甚至还有点小激动。
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集,也是很多游戏迷最喜欢的一集,可惜不是他拍的。
随后就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又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片子我喜欢,但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把异形拍成了PG-13级,完全没有《异形》电影那种孤寂、恐怖和工业质感,但作为异形粉,只能爱屋及乌了,至此感觉这个导演已经没有刚出道时的那种劲头了。
正当俺对他逐渐失去兴趣的时候,一部《死亡飞车》又把我拉了回来,这种又暴力又爽的片子正是我喜欢的类型。
真正让我由粉传路人是随后的故事,原因很简单,是他把米拉乔沃维奇泡到手之后,从“电玩导演”变成了“媳妇迷”。
从《生化危机3》开始(这片也不是他导演的,只是编剧),这位就加快开始追捧老婆的步骤。
只要有米拉在的片子,就完全影响到了电影的协调性,如果说《生化危机》是米拉的独角戏,压缩了其他角色的出场时间这一点情有可原。
但《三个火枪手》的问题就太突出了。
原本这部根据大仲马小说改编的电影融入19实际幻想主义和蒸汽朋克的元素,艺术指导超赞,但正是因为媳妇迷的缘故破坏了电影的整体,大量米拉的慢镜头和pose占据了大量空间,让这部拥有华丽视觉的电影变得相当拖沓。
而这种问题到了《生化危机5》中达到了顶峰,看过的自然明白。
这种夫妻店的经营模式不是不好,只是保罗有点过于为自己的妻子营造个人秀,当年那个新锐、暴力、令人热血贲张的科幻导演如今早已看不见了。
说来也奇怪,自从当年因个人经历对保罗安德森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我喜欢哪个他拍哪个,真人快打、生化危机、异形、铁血战士这些让他拍了遍,前些日子有传言这位要拍《恶魔城》,俺当时差点蹦起来,又是我喜欢的游戏,有的拍自然好爽,但问题是保罗自从《生化危机1》之后几部片子没一个让我满意的,加上她媳妇迷的属性,总不能让贝尔蒙特变成女的吧(《恶魔城》里贝尔蒙特家族里还真有个女主角,忘了哪代了。。。
)然后有了这部《庞贝末日》,如何评价这部电影,个人认为保罗安德森在过于推销自己妻子之后,也许意识到了物极必反的缘故,难免引起观众反感,因此《庞贝》末日选择让妻子休息,自己重回电玩导演的行列,虽然历史故事跟电玩没什么关系,但庞贝的拍摄方式还是按照以前那么来的,最终成片感觉保罗找回了一些当年的状态。
保罗安德森的电影几乎陪伴我成长起来的,对他的导演特点和优缺点也有了一些宏观的看法,对此在《庞贝末日》中可以反映出来。
首先,保罗是一个很会玩画面的导演,这种画面感又不像扎克施耐德那样极致的突出,又不像迈克尔贝那样狂轰滥炸,毕竟都是拍广告出身,他属于注重视觉为电影本身服务的那一类。
比如《黑洞表面》,在飞船破裂那一刻,一个氧气筒从内到外高速飞向观众的长镜头,展示了爆炸后飞船内部气流外泄的场面,极具视觉张力;又如《兵人》和《三个火枪手》,画面拥有相当的震撼力。
因此《庞贝末日》的场面不是盖的,开场庞贝城的俯瞰,火山喷发后浓烟在3D效果下直冲银幕,火山灰和燃烧的巨石砸在城中和海上效果十分绚丽,保罗安德森最近的电影场面越来越大,这是好事,而且作为灾难片这种良好的场面戏依托,本片的视觉效果不是问题,这点不必多说。
其次,他另一个优点就是很会把控剪辑,凡是拍广告出身的导演,视觉和剪辑这两项内容觉得不会差,还记得《兵人》开场卡特罗素从新兵入伍到老兵那段近三分钟的蒙太奇手法,一气呵成,随后《死亡飞车》又将剪辑玩的炫酷,到了《庞贝末日》,按理说灾难片中并不是炫耀剪辑的好场所,但他把能量全用在了角斗士大战的渲染上,片中大段的格斗戏张弛有度,快慢镜头切换把握的很是得当,火山灾难中马车的奔驰和追逐戏效果也很突出,全都拜其不俗的剪辑技巧,虽然他不是专业剪辑出身,但他对剪辑师的意见左右才是成败的关键,不信,可以看看他拍摄妻子的个人秀那几部电影,从画面到剪辑,将米拉拍得无所不能。
另外他的优点就是工业质感很强,这个人很迷恋金属,电影中很喜欢追求那种铁迹斑斑的感觉,恨不得所有电影都发生在废弃的工厂和车间里,但跟该片关系不大,不在多说。
关于他的特点,也能在《庞贝末日》中反映出来。
首先他电影节奏掌握不好,有的电影节奏飞快,如《魔宫帝国》、《死亡飞车》,有的则相当拖沓,在《兵人》、《生化危机5》中尤为甚,《庞贝末日》的节奏居中,但也有前30分钟慢的令人昏昏欲睡,后一个小时紧张的令人窒息这种问题,这其中并不是文武戏脱节,而是本身导演就这一个弱点。
其次这人属于微观系导演,就是小情节和局部故事玩的很棒,但宏观调控就不行了,不能说保罗不会讲故事,只是有时候神经短路,比如《黑洞表面》的故事一气呵成,《兵人》的故事局部出彩,到了媳妇个人秀的时候,就开始胡来了。
《庞贝末日》的剧本一般,爱情+动作+灾难,仍然是微观出彩,也就是说这几个段落各有各的亮点,但整合在一起就哪和哪都不搭,或许这样的剧本换了谁都够喝一壶的,但遇到会讲故事的导演,后者会将该故事调配得当,让整体看上去并不突兀,但保罗安德森没有这种功能。
但他讲故事有一个优点,也是发挥了其广告导演最大的长项——擅长调动观众情绪。
这一点跟迈克尔·贝很像,基特·哈灵顿与卡西亚之间的情感,与鲍小强的恩怨,在庞贝末日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还有黑人角斗士在火焰背景下的壮烈,通过场面和摄影烘托出的强大的气氛,这一点电玩导演还是很擅长的。
所以来说,自己追了保罗安德森这么多年,这货什么调性自然心知肚明,感觉他这几年有点像迈克尔贝,并不是风格,而是路线,后者扎进《变形金刚》的圈子里出不来了,当年《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的锋芒再也不见了,而期间一部《健男抢钱团》能看到放开手脚后当年的风采,保罗安德森也是一样。
《生化危机》这个项目还有第六集,又是个媳妇迷,但期间还有《死亡飞车》、《庞贝末日》这样的自主项目,算是个积极的信号,以前的那套东西还没丢,等到媳妇任务完成之后,再来点猛料猛片,毕竟俺多年以来培养起来的小情绪还是有的,给点力吧。
电玩导演的灾难之路,这个“灾难”要不要加引号,还要看未来。
保罗导演又出动啦,他总是能找到投资拍特效片真是让人想不到呢,特效越来越精美,拍电影的技巧也更娴熟了我们先说一下娱乐方面吧,竞技场战斗没有《大力神》那么华丽,这真是奇怪,他平时都很喜欢用慢镜头的,呼啦的就往镜头扔东西,这次反而就不用了,非常传统呢。
不过格斗技巧也不是很精彩,说不定是我看不懂。。。
特效是重头戏,当然得华丽丽的啦,虽然限于投资仔细看的话有点粗糙,但整体上很是有《2012》的风范,几个阶段的火山爆发都仔细描绘出来,比平时看新闻的高清图片震撼多啦,而且还有海啸,真是非常认真呢与特效相比,背景音乐的功课就要画红圈圈了,即使它听上去挺激昂,但总是觉得是从其它电影的配乐里东拼西凑来的,总是有种在哪听过的感觉。
一些地方的配乐也很无语,例如主角正在奔跑当中,激昂的音乐在身后想起,忽然柱子砸下来了,扬起一大片的灰尘,音乐戛然而止,主角冲出来了,音乐接着想起。。。
最后就是故事咯,还算一般般啦,情节比较简单,但是人物性格塑造得挺丰富的,很容易就记住了。
话说电影里有句对白和预告里不同呀,难道重新配音了总体评分:3.5/5.0(故事比较老套,但看火山爆发也是件很不错的事呢)娱乐指数:4.0/5.0(嗯...不对,这里应该说火山的...)票房表现:成本1亿,竟然拉到这么多投资哎,难怪特效比他以前的作品都华丽那么多。
不知道是不是米国人民不大喜欢保罗导演的作品,所以北美首周只有1034万,最终还是中国帮忙把票房推上去了,海外票房达到了8533万,全球总票房为1亿855万,加上卖光碟的钱应该勉强收回了成本呢整部电影最真实的桥段就是刺杀那里了,好吧,参议员那突然睁眼的动作毁掉了别人的努力。。。
导演应该去申请吉尼斯记录,因为他让电影里的所有角色都挂翘翘了。
而且我觉得观众不买账的主要原因不是这个,而是最后那个展示。。。
说不定观众看完后Kiss时就想起这个镜头,不知道是感慨还是郁闷,然后就暴走了那个精明的大胖子奴隶主走了半天还是在城里,速度可真够慢的,而且最后也挂掉了,真惨。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有些船好像已经开走了,或许没有全部挂掉话说火山爆发会产生电影里那种大火焰的吗电影中的服装设计很不错呀——加德凯娜/Katna Guard
这么多人都在讲,这片子导演很渣很敷衍!
又是套路又是神转折什么的!
好吧,我不和你们这些专业的谈深度,事实上我看得津津有味来着。
大家既不是为爱情、也不是为男女主来看的,古代末日么,这程度也就可以啦、又没飞机给你逃命,最多一匹马,还要怎样。
还有那匹马,大家都说感情戏太乏味,那是你们没有发现爱(jian)情的眼睛!
男主很帅,尤其是他那双又黑又亮!
像幼兽一样的圆溜溜的眼睛!
从他第一次出现,那双溜黑的眼睛就告诉我,他必须是男主!
再之后,从他各场合无差别释放荷尔蒙之后,大家都确认了。
关于女主,好多多的人表示、女仆比小姐漂亮。
其实你们还没发现吗?
在各种场合,第一个发现男主的都是女仆,这代表什么呢?
没错!
我们的男主就是有这么一种吸引所有目光的气场!
咳、、、这个不是重点!
还记得女主第一次意欲勾搭男主吗?
男主说了他的第一句出场词:“马也是有痛苦的”。
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关注过女主!
我们的男主就是这么的专情!
即使看了一眼,脑中想的也是“你们这些可恶的人类奴役着的可怜的马”!
不能再悲惨了!
女主瞅着没勾搭上,走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女主,她会在男主出现的各种场合彰显她的存在。
她认识到,对于一个从小就在角斗场生活的男孩子,美貌是不存在价值的。
所以女主第二次勾搭男主,是在马房。
全世界都知道,男主没学会跑之前就会骑马了、他说他会讲马语大家都不会奇怪!
我们的男主、就是在这里、终于遇上了他生命中的阳光!
他默默的、默默的、从黑暗中、走向暴躁的白马,我们的白马也慢慢的、慢慢的、靠近了幼兽般的男主!
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什么的、不能再感动了!
男主和白马都觉得,这个你侬我侬的时候,最好出去约个会遛个马什么的,于是这才是男女主第一次绯闻的真相啊!!!
女主第三次勾搭男主,是在火山爆发。
男主也需要逃命,但他会丢下白马吗?
不能啊!
所以他回去了。
但是女主明显是不会让他们丢下她一个人的,也扑腾上去了。
我们的白马不干啊,扑腾扑腾,又把女主摔下去了。
男主其实不用下来的,但是他又觉得,逃不了吧、如果让白马单独离开说不定还有希望。
于是他决定控制住女主,把生的希望留给白马!
白马一看他俩居然当着他的面勾搭上了,立马又生气又伤心走掉了。
于是这才是男女主第二次绯闻的真相啊!!!
感动shi了!!
这么扯、、大家懂了没……原文:http://review.51oscar.com/detail/3430
看到《庞贝》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恨不得向天狂呼“你怎么才来!
”这就是错误的开始。
历史上,短暂的十七小时,一个平凡的白天到傍晚,一座伟大的古罗马城市在火山喷发之中彻底消失,再没有一个城市的毁灭是带着这么强烈的史诗般的浓烈色彩并留下奇迹般的完整遗迹,也难怪整天有“少年维特烦恼”的诗人歌德在看见别人家的惨剧时一点也不烦恼了,他特别厚脸皮地说“世界上从没有一个灾难像庞贝一样,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自己愉悦就算了,还拖了全世界人民下水,恁的不厚道,不过也可见这段历史的引人入胜。
既然是末日电影,爱情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片子一开场,作为角斗士的奴隶男主角在一个下着雨的阴沉早晨从监狱的牢门中走出,穿着300壮士里面的御用内裤套装,带着一身ck男模的肌肉和欧美香水大片中的优越角度,干净利索以一当十地杀了其他对手,劲酷霸拽地显示了自己强悍勇猛的一面,那时候我觉得这片,实在还是有点意思的。
男主作为角斗士一哥,小小的乡下竞技场已经盛不下他,商人决定将他卖到庞贝去巡回演出。
既然要去庞贝了,那女主角必定也不远了,我热切地想要看看所谓的末日爱情到底要怎么上演,有没有“you jump,i jump”的神来之笔之时,男主和女主就在去往庞贝的“高速公路”上相遇了。
奴隶们带着镣铐走着,女主角的“宝马”跑车呼啸而过。
看着男主角和身边一帮兄弟满身的腱子肉,很多人在期待一场英雄救美,结果就在此时,女主的跑车不合时宜地卡壳在了不知趣的公元前的泥泞之中,马扭伤了脚。
是的,不是女主,是马扭伤了。
马在地上哀嚎不止,依然没女主什么事,马演了一段生动的内心戏。
男主带着一双深情的眼走近,以英雄救美的姿态抱起了那匹马的头。
马无奈地挣扎,女主春心荡漾地看着男主,男主发表一番自己作为xx部族出身是多么擅长驯马并熟悉马的一切的,在两人眉来眼去若干分钟之后,男主一把把马脖子拧断,深藏功与名地离开。
女主就此沦陷了——杀马都杀得这么帅,不愧是我的宿命。
就此开始,我已感觉到导演诡谲的人生观与爱情观,而女主的跑车与男主的奴隶镣铐也基本令我们猜得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电影里,富家千金都必须要和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坠入爱河这才叫爱情,千金和公子的爱情那不叫电影叫现实。
女主是庞贝市长的千金,在罗马被贵族男二追求,男二利用职务之便一路追到了庞贝。
在一次心烦意乱的宴会上,女主遇见了作为奴隶来做“牛郎”兼职的男主,两人再次眉来眼去,接着,又是马。
马作为本片强大的主角,酣畅淋漓地演了一段发狂戏份,男主又再次和马一起演了一段内心戏并且沟通了感情。
虽然至此为止男主所有的感情戏都发生在和女主的马之间,但女主还是和他私奔了。
说真的,作为古罗马时代的电影,敢演千金和奴隶在众目睽睽之下骑着马私奔还是很有种的,大家很期待下文要怎么圆场,但导演就让两人在山坡上跑了一圈就回去了,甚至没有吻戏,没有在山坡上“就地卧倒”……后面我才明白,导演想节省时间完成自己拍《角斗士》的梦想。
接下来半小时,导演的梦想实现了。
他忽然开始讲述男主如何在庞贝的角斗场认识了一名黑人勇士并和他从敌人到朋友建立起战友情,并决心一起在最后一战中战胜对手,赢得自由之身的奖励。
最后一场角斗表演,男二私下买通奴隶主想要置男主于死地,男主却以一当十,和他的黑人战友杀出重围。
到了此时,期盼已久的火山终于爆发了,火山就像植物大战僵尸里吃了能量豆的豌豆射手一样撒丫子地往外喷石头和火球,真实的庞贝人是被火山灰窒息的,但导演不管,它就是要把一亿美金的投入化为从天而降的火球像打地鼠一样打着四处乱窜的人们。
角斗场塌了,街道裂了,导演仍嫌不够,过去前辈的各种大片在他胸中激荡,于是火山这边还喷着,那边忽然就海啸了。
女主住在如同钢铁侠一样的海边悬崖豪宅里,在悬崖崩塌的前一秒,男主救到了女主,见了三次面的两人来不及有任何交流就开始一起逃亡——那时候我以为他们是要逃亡的,但其实他们又回到了角斗场,又遇到了该死的男二号。
在那里,在火山喷发天地变色的末日火焰之中,所有主角进行了一场抢女人、比武艺的漫长竞赛,甚至还有古罗马版的追车翻车场面。
主角们在世界末日之时的战斗精神让每一个观众感到一头雾水,他们一直打到了最后一刻,错过了最后的抢救时间,最后男女主共乘那匹主角马大人逃亡。
泰坦尼克中两人爬不上一块木板,庞贝里男女主只有一匹马,这注定是悲剧,到底他们逃出来没有,到底结尾是怎样,大家自己感受。
这片开场之前观众满怀期待,欢声笑语,结束时候鸦没雀静、庄严肃穆。
听很多国内的朋友说,这片目前没有在大陆上映,我第一次觉得广电总局还是为大家好的。
听说又有一部末日大片《诺亚方舟》即将上映,大家自己也可看着办,也许人一生总要被所谓的“末日”骗上一次,这一次还是下一次,follow your heart。
观看《庞贝末日》这样的电影,几乎每位观众都能拥有扮演上帝的快感,毕竟大家一早就知道,无论剧中人物如何折腾,这座曾经伟大的文明城市最终也难以逃脱覆灭的命运,只是大家没想到的是,或许观看电影本身,也成为了灾难的一种。
以登顶奥斯卡为里程碑,莱德利斯科特的《角斗士》将新世纪的好莱坞史诗电影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此这类题材的命运便急转直下,走入一条不断自我重复并失败的道路。
高额的投入,巨大的风险,加上市场冷淡的反应,除了华纳“300”系列剑走偏锋还原漫画神髓成功之外,古装史诗片几乎拍一部赔一部,被片商束之高阁便也成为情理之中。
从2000年到现在,时间过去十四年,宙斯的逆子、希腊的王族、罗马的将军遭遇阴谋和迫害,总还是免不了要沦为奴隶角斗士,恨不得只着一条小一号的CK内裤,就要去斗兽场贩卖肌肉,以勇气与温情感化基友,以荷尔蒙与健硕肉体勾引异性,再来点扎克施耐德式的升格镜头,血浆混合汗液,以杀戮彰显武功,成为民众英雄,更让大反派的诡计大白于天下。
这已经是一套成熟的制作模式,都算凝聚了无数经验与智慧,谈不上有多糟糕,但作为创作而言,到底是一股陈腐味道。
好莱坞电影的贩售方式,有时候与那些全球连锁快餐大同小异——炸了几十年鸡,油没换过几次,却要月月出新。
于是市场企划取代生产担纲主角,一面结合时令热点,一面在概念上大作文章。
不外乎鸡腿汉堡,换一款添加剂勾兑的酱汁,就敢打上“古法秘制”的旗号;或者从汉堡中抽出一块炸鸡单卖,便可以赋予“黄金脆皮”的浪名,铺天盖地宣传之下,还真有诸多尝鲜之士自投罗网。
这样的营销方式一玩就是几十年,吃完直呼上当的大有人在,却让商家屡试不爽。
如果古装史诗电影是那只汉堡,那么《庞贝末日》便是加入了灾难与浪漫元素的所谓新口味,还是熟悉的炸鸡,还是熟悉的汉堡,这一次,我们为你带来“罗马熔岩火山堡”,且限时供应,过期不候,请君品鉴。
要说观感的话,《庞贝末日》所散发出的就是浓浓炸鸡之味,“都教授”们的口味暂且不论,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食之无味的体验。
它介于果腹同美食之间,谈不上口味,营养也不多,但到底供给热量,吃的是标准化产业流程。
从电影开篇始,“庞贝”的每个桥段都会让观众们产生似曾相识之感,主角几乎就是遵循传统剧本套路,踩着观众的心里预期往下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还生怕多演出点意外来,惊吓到观众。
比如面色苍白的贵族小姐撩开窗帘眺望,便知道一身美肉的男主角必然机缘巧合地在其面前,显摆一番糙汉子的身材与气概,搞得大家闺秀春心萌动,就此埋下孽缘;看见表情凶狠却一脸路人样的小角色朝男主角耍狠,便知道下一刻又是为铺垫主角上位的尸体一具;大反派机关算尽,阴谋似乎天衣无缝,却也不过是为最后主角绝地反击所备下的佐料。
更遑论电影中那些刻意营造“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或许换作常人,足够惊心动魄,但观众们舒服地靠在躺椅上,看看时间,电影三分之一还不到,便知定然无事,甚至都懒得配合电影为主角的遭遇小小心跳一下。
这些其实都是好莱坞多数电影惯有的毛病,但《庞贝末日》却体现得异常明显。
或许是制作太过敷衍,剪辑和节奏也成问题,再加上年轻主角表情僵硬的出演,时刻都逼着观众出戏胡思乱想,然后再焦虑地盼望着,蠢蠢欲动的维苏威火山到底何时喷发?
是的,剧情一再冷场,情绪时断时续难以支撑,最好仍然要大场面的特效灾难救场。
高潮来临时,大地震颤,压抑了90分钟的火山果然开始大显神威,如同导弹一般将一颗颗“飞火流星”射入庞贝城中,砸毁了斗兽场,砸毁了民宅,砸毁了离港帆船,砸得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猛戏之下,再没人管男女主角的无聊爱情,“活火熔城”即刻成为电影最大的主角。
大反派基弗•萨瑟兰贼心不死还妄图刷些存在感,可惜他忘记自己已不再是《24小时》中的不死“鲍小强”,“琼恩雪诺”分分钟便教会了他“凛冬将至,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真理。
但都已经没有关系,所有角色在火山面前都成为微不足道的存在,大自然震怒,毁天灭地、土崩瓦解。
火山一猛再猛,射了又射,射足20分钟,射到连观众都觉得身体疲倦,男女主角才赢来生死相别一刻。
故事讲到这里,但凡留下片刻线索,以导演保罗安德森(《生化危机》)的不良作风,恐怕都会扯出个6部曲来,好在故事戛然而止,男女深情相拥,瞬间被火山灰吞噬,所有角色都淹没在无情的天罚之中,时间顿时凝固,一切都安静了。
悲剧至此,我却突然有了点解脱的快感,一部关于灾难的电影,一部电影的灾难,终于就此结束了。
就像那个没心没肺的歌德所说的:“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它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
”古人诚不欺我也。
演片前半段我一直在怀疑这片子钱都花哪了?完全没激情啊,杀个人都不带飙血的,尺度太小了。让我们这种看够了美剧斯巴达克斯的人完全提不起兴趣。到最后我算是看明白了,特效的钱都砸在火山爆发上了。总之坑爹的剧情,这种戏连个xxoo都没有,老外也走纯情线了?
山崩地裂,火石陨落,我们在被火山湮灭的前一刻拥吻。3D效果和配乐不错,《角斗士》加《2012》即视感。Kiefer Sutherland样子过于现代,Emily Browning略丑,Kit Harington仿似夏装版囧恩哈哈。后面看得有点揪心想哭,全因庞贝的故事是真的,当年该有多少对有情人被埋没在此处啊!故事若剔除平庸加以升华,效果可凄美不少。
古罗马的城市还原的不错,还有那种自助餐厅,家中蓄水用的天井,街上防止下雨积水用的垫脚石,半圆形的码头
特效做得好假,明显的看得出CG的痕迹。影片有意去营造火山爆发的那种惨烈震撼,但都好像里外两张皮,情节、场景、表演都有力不从心之感,剩下的只有单薄的音效在撑着。貌似陆战队的救援老爹和他的战友们一点都不给力,徒有其表,虚张声势。王晶类的烂片。
女主角丑的不能直视,这凶狠的多边形脸让男主还显得美丽的多,可惜基特哈灵顿的演技简直叫人无语凝噎,从头到底就会双目凝视满脸苦逼放大招,看谁都一个表情。这三板斧演囧恩还凑合,演别的就拉倒吧。倒是小强哥和崔妮娣的出现略意外。剧情本身实在乏善可陈,灾难的部分太晚出现,结束又太仓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样的史诗题材就这么糟蹋了,简直叫人心疼。。。。
情节剧、灾难blockbuster,《泰坦尼克号》最显著的两个特性在此得到了提纯和升华。不论你是贵族、暴君还是奴隶,不论牢固的是建筑、阶级还是规则,也不论你信仰的是爱情、神灵还是革命,在混沌的时间之火面前,万物平等,一切最终都只不过是历史的烟尘。
难怪整天有“少年维特烦恼”的诗人歌德在看见庞贝的惨剧时一点也不烦恼了,他还厚脸皮地说“世界上从没有一个灾难像庞贝一样,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
都末日了你们还有心情打来打去
为了填吃饭前的空档而看的片子,做足烂片准备,结果真是不出意料:老套的情节冲突及极渣的剪辑。景倒搭得挺好,有几个镜头联想起以前玩的《帝国》。当然最难忘的是雪诺大人的六块腹肌,美好得让我忍不住多打一星。
Paul W.S. Anderson不就这样嘛 有啥失望的
跟两个妹纸一起看,全程自带弹幕.avi。天灾人祸混在一起神奇地互拉后腿,Jared Harris有点萌,议员口音好好听,其他就没亮点了,整个一冰火版的饥饿游戏,火山投掷还自带定位导航的
如果没有灾难场面的话,此片可以不看!女主崩坏的轮廓在她“妈”和女仆中闪来闪去,不感觉自卑吗?!不错的一个故事和制作反而败在选演员上!
保罗·安德森誓要在好莱坞二流烂片这条不归路上焖头走到底么?
没劲儿!女主角好丑啊好丑啊好丑啊!Jon Snow你的腹肌好好看好好看好好看啊!
很喜欢哎,最后无畏相吻简直不要太浪漫了。同时也有点纠结,灾难面前就几乎没看到什么互帮互助的,更有人为斗争,这斗得连灾难都不管不顾了,尤其是议员的手下们,有些不合常理。
一开始还人模狗样,后来剧情崩坏的简直画美不看。钱估计都花在特效和租赁肌肉男上了,所以倾国倾城的小公主长的只能像张韶涵了。小强反派简直。。唉,好好演24小时吧,争取演个24季,别的就别瞎参合了。
保罗安德森的片子以后要渗入,不论宣传怎样,看到的绝对和你想的不一样。角斗士戏份撑起了整部电影,后面的爆发略弱,男女主之间的爱情太导演化,这俩人爱的太牵强
1、女仆秒杀女主;2、为自由而战的角斗士拍的很感人;3、女主爸妈、女主与男主爱情拍的很真诚,特别是死后的特写。
剧情够狗血,主题够混乱,前戏够拖沓,但大家对特效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好莱坞把大家都惯坏了吧。凭良心说,这部片子特效以及整体制作绝对算水准之上,反正我后面看得还挺爽的,虽然几乎所有灾难情节在其他电影都找得到原型。分太低,往上面拉一点。PS:能杀死小强的果然只能是天灾。
场面和特效做得不错,虽然历史上庞贝城是被火山灰淹没且保存完好的,而电影里直接被火球轰成渣了。其它很一般,各种老套乏味。最后所有人全挂,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