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
Atlantique,Fire, Next Time,Atlantics
导演:玛缇·迪欧普
主演:阿卜杜·巴尔德,艾敏纳特·卡纳,伊布拉西马·姆巴耶,艾玛杜·孟波,玛姆·比内塔·索恩,Diankou Sembene,Nicole Sougou,Babacar Sylla,Traor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塞内加尔,比利时语言:沃洛夫语,法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一群无薪的建筑工人们出海去异国寻找更好的生活,却一夜之间在海上消失了,被他们留在达喀尔的女人们则饱受莫名高烧之苦。17 岁的艾达私下为爱人苏雷曼(去世的工人之一)而哀悼,但是她已经被许配给另一个男人。她的新婚之夜发生了一场大火,随后一名年轻的警察被派去调查案情。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愤愤不平的工人们回来了,而且已经..详细 >
视觉的处理很难让人信服。
7/10,一部神秘、浪漫、暧昧的佳片。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本片并不出彩。虽然环境设置较为新颖,可供解读的元素也不算少,但这部电影从角色塑造到矛盾展开、情节设计都无甚亮眼之处,叙事也较为松散。不过,片中有几场好戏在视听上构思得很棒,氛围塑造和情感表达都做得很到位,正是这几场好戏的光芒盖过了本片其他方面的不足。导演不愧于克莱尔德尼徒弟的身份,片中这几场好戏确实有德尼的味道。
Be grateful for everything
#3PYIFF
#27/LFF,新鲜的背景和人物们,摄影绝佳,前半小时建立了很细腻的情感,我想着这状态只要用心讲任何一个人都会很棒,但为什么偏要讲怪谈,有些可惜。当首映结束,导演上台时得到了部分答案,这位被称为第一位入选戛纳主竞赛的黑人女性导演比预期的白多了,如果不知该信息我都猜不到这位是黑人,更像是来自伊朗。既然拿到一个大奖了,希望再接再厉,好好讲自己熟悉的巴黎的各类人物,而不用跑去塞内加尔弄神秘。
5分,算有一套美学,但真的不喜欢...
故事题材不太吸引我,好几次想快进。但是一些影像细节和氛围很好,配乐挺高级,幽幽的,并不渲染或喧宾夺主
塞内加尔女阿彼察邦+《魂归故里》。电子音乐配大西洋风景很有腔调。虽然有点乱但很有艺术特色。
可能现在开始关注摄影了,对这样杂乱无章的背景和环境爱不起来,对人物也难以感同身受。超现实?魔幻?结尾……
实在太喜欢这个概念,不忍心低分,这种拖沓的节奏和时不时强调海浪的方式太不自信了。当然用极其贴近人物的手持表达一种关怀,虽然比不上纪录短片灵气,补充了魔幻剧情延续了片尾迷幻的配乐,还能勉强及格。
#Cannes2019主竞赛(3/4)极具风格化的视听,魔幻现实主义的画面与配乐。在斜阳下深蓝的海面与棕黄漫尘中鼎力的建筑,仿佛这个地方像是逃不出去的牢笼。即使乘船偷渡也会遭遇风浪的阻挠,最后被困住的人们还要遭受古老的封建。不过人物调度上乏善可陈、可圈可点。
导演有想法,但不懂把故事影像化呈现,弄一对白内障想做魔幻超现,看的只想笑,魔幻和现实融合失败,摄影手持是唯一及格的环节。不知道被点名是咋回事。
冰冷又温暖,像一首诗一样。
不看破也无法说破,确实是get不到能得到评审团大奖的点,不过要是能熬过前期现实部分的折磨和乏味,最后到奇幻的部分就意外有点轻柔了。感觉全程是一种没有目的或意义不明的忙碌,明明是一群人的事却要用两个人的情感收尾,有点头重脚轻啊。
文艺-悬疑-恐怖-文艺
第一世界的导演拍摄第三世界时,视角难免显得剥削,就像阿彼察邦能拍波米叔叔,但换个人拍绝对是灾难
#PYIFF#《大西洋》有些扛不住这类带有灵异元素的片子,几度都是眯着眼在看……对非洲版人鬼情未了的设定完全感受不到其中的浪漫,但片中涉及底层劳工讨薪,女性身份地位等问题还是有一定现实指涉的,片中海滨小城不是印象中的浪漫多彩,更多是废墟中的混乱不堪,失序是日常,包括代表权力机关的警察也不例外,其实本片切入点很新,没有过分凸显现实苦难,而且建构在一个带有神明色彩的灵异故事中,能拿下戛纳评审团大奖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它的政治性吧……
用柔光与镜像编织出魔幻现实的场域,而上述两者不过是大西洋的两种截面。这种极具统一性的视听风格,同构于特定文化情境中的亡灵语法。浸泡在这样的影像中,我们得以从另一种角度来思考社会议题——除了冒险者之外,还存在着复仇者与守望者。
A / 灵动眩晕的是波涛、海风与日光,稚拙粗粝的是魂魄的结晶颗粒。那些僵硬的部分似乎并不真的生硬,反而成为了奇幻逸出的微观政治情境,而幽灵漂浮的身体成为衔接冰冷与酷热、坚实与柔软、生存与死亡的信使。人物被“海洋”点缀、被“海洋”震颤直至在爱与诗中生成为“海洋”本身。虽然远远不及却还是想用“热带疾病”这样的美好词语来形容它。
爱得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