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八卦几则,当年周星驰星爷开拍《喜剧之王》时,心仪的男二号演员正是出道时曾经对他多有提点的万梓良,可惜最终缘铿一面,万子少了部代表作,成全了吴孟达与星爷的绝配;第二则,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艺人众志成城合拍《豪门夜宴》捐款之时,如日中天的喜剧大师许冠文特意选择于当时崭露头角的星爷合演一场戏,颇有几分传承衣钵的深意。
果不其然,星爷将无厘头喜剧的风格发扬光大,一直带进了21世纪。
倒是许冠文先生,渐渐淡出影视圈,做起闲云野鹤。
以上八卦,纯属八卦而已,如果非要说到与《悬赏》一片的关系,大概最直接的就是“无厘头”三字,以及,万梓良、许冠文两位戏骨都在《悬赏》一片中有令人惊艳的表演。
作为周星驰御用编剧,冯志强的处女作《悬赏》不可避免会被拿来与星爷做比较。
诚然,《悬赏》中许多贱到深处无怨尤的桥段,绝对有星爷早期电影的影子;而整部影片嬉笑怒骂之余,却往往能于不经心处直戳中观众的心底,失败者,游离者,社会边缘人的坚持,对真善美不屑的追求,小人物的酸楚和自嘲,又很明显来自《喜剧之王》、《少林足球》,乃至《功夫》的启迪。
其实,学习、模仿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能够做到极致,引起观众共鸣,又何尝不可呢?
当然,除了无厘头风格之外,冯志强导演用繁复的悬疑结构,包装一个温情的故事,这种类型混搭的做法,却显然不是星爷的手法,而是导演的独创。
以追拿一名抢劫要犯为引子,带出小岛上形形色色的怪异人类,以及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种种悲喜交织故事。
故事繁复,却不拖沓,最终大BOSS的突然转变也埋下了重重伏笔,令人意想不到。
可以说相较星爷、香港电影早期散乱无章法的风格,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说到表演。
杜汶泽和薛凯琪两位主角,在片中绝对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杜汶泽收敛一贯的装傻卖乖表演法,相对正经地表演,首次演出一个比较不一样的神经侦探。
薛凯琪近两年的戏路转变非常之大,以玉女之姿,挑战古灵精怪的戏路,尺度极大,但是效果却很好,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全片最令人惊艳的,还是此前提到的两位老戏骨,万梓良与许冠文。
万梓良甘当绿叶,能放能收,抢掉杜汶泽不少风头。
许冠文先生虽然只在片尾一场客串出场,但是标志性的肢体语言,和喜剧表演模式,仍然令人忍俊不禁。
近些年,随着星爷产量降低,香港逐渐开始缺少纯正,又足够好笑的无厘头喜剧。
冯志强导演,杜汶泽主演的《悬赏》虽然或许相对内陆观众,稍微少了一些亲切感,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港片迷而言,其纯正的无厘头风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台词,却绝对毫不欺场,值得一看。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电影。
个人很喜欢的意思,就是说它是我的菜,无关好坏。
呵呵。
胖嘟嘟的杜汶泽,总觉着很温暖。
搭配神经质的小疯癫薛凯琪。
其实这款讨喜不容易,一过了就惹人厌。
但是,小薛同学她不会呀,还蛮喜欢的。
而且人家还是个清丽的神经质。
可以理解为什么是逃犯李见辉的暗恋对象。
.hoho
最开始看这部片子的原因只有这么简单了仅仅因为看到 主演:杜汶泽算不上脑残粉 但是也对他的片子比较钟爱全片看下来 还是有很多喜欢的点该搞笑的地方搞笑 该煽情的地方煽情个人觉得贯穿整部片子的 其实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自己知道这个话是恶姑说的 但是恶姑其实也只是个小市民而已在咬蔗帮到之前 说“我就不信能凶得过我” 咬蔗帮杀过来了 却也被打得哭天抢地等咬蔗帮被警察抓到 她在人群中鼓掌比谁都厉害就是这么一个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小人物 说出了这句:自己知道椰子佬其实是警方悬赏40万要抓的重犯他抢劫还搞得新娘视网膜脱落 在争抢中被新娘刺伤了右胸有情报说他来到利是旅馆 而他呆在这里两年 是因为这里有他喜欢的女孩椰子佬喜欢的女孩是旅店老板的女儿朗清是个爱幻想的女孩 时而暴力地砸瓶子保护弱者主要收入是在报纸上乱编星座运势旅店老板说 朗清是他朋友的女儿其实 是不愿意从十年前女儿失足溺毙的悲伤中走出来他甚至悬赏一亿要寻找自己的女儿而阿曹 他说他是个不做警察靠悬赏过日子的普通小市民就像《全职猎人》里面的赏金猎人一样他说“这是一个悬赏的世界 人人都有一个价”他做人的宗旨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 这些奇妙的个体碰撞到一起之后 便发生了化学变化阿曹推理出椰子佬就是通缉犯 想要去抓他获得悬赏朗清一开始不愿意相信 知道后却还是想着保护朋友 劝他自首椰子佬开始逃亡 却遇到了想向阿曹报复的咬蔗帮 于是转向帮阿曹大家齐心下 咬蔗帮被抓了 但是椰子佬也被暴露了于是 他又开始了逃亡在恶姑那里 椰子佬最开始是掐着她的脖子要挟但是警察真正出现在门外的时候 恶姑却骗走了警察她还给了椰子佬干粮和水 帮椰子佬确认警察走了椰子佬想把抢来的珠宝给恶姑 但是恶姑拒绝了椰子佬说“没有人知道的” 恶姑说“自己知道”就是这句 自己知道 唤醒了椰子佬当他在漆黑的草地上坐着啃食恶姑给他的干粮时脑子里面一次次浮现抢劫新娘时的情景突然 他想起自己帮失明的一个姑娘捡起项链是 那个姑娘感谢的眼神于是 他做了一个决定他打电话给朗清 约朗清见面他要朗清把他带去警察局 领了悬赏把珠宝和赏金给那个新娘可是阿曹却悄悄跟去了 在朗清迟疑时 阿曹跳出来逮住了椰子佬一路上椰子佬都试图说服阿曹把全分一半给新娘但阿曹却只说 这是他该得的钱在岸边 一行人遇到了阿曹的师兄叶安他害怕自己的交易被破坏 强制扣押了三人阿曹他们眼睁睁看着叶安把一个手下扔下了水 却不敢说什么叶安却越来越过分 任手下殴打欺凌一个女人椰子佬看不下去了 冲上去却又马上被叶安控制这是 阿曹实在忍不住了 上去解救了那个女子正在厮打时 警察来了 叶安损失了一千万的货于是 他发了百万悬赏找阿曹省去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过程最后的最后 阿曹和朗清得到了数目可观的赏金这时 阿曹却执意分钱 不顾朗清说要帮那个新娘知道最后殿堂级赏金猎人出现 告诉了我们英雄 是无价的 阿曹也放弃了赏金而在过程之中 旅店老板也终于接受了大女儿过世的事实朗清和阿曹也算是打打闹闹的在一起了其实 这些所有的结局 大家都知道的 至少 他们 自己知道旅店老板自己知道 自己不敢面对女儿的死却没看到让另外个女儿伤心 终于在女儿面对危险时勇敢的站了出来 给了女儿宽慰的肩膀阿曹自己知道 自己其实充满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才是他的人生宗旨所以乡亲们给他“见易勇为”锦旗时 他心里是甜的即使他想用金钱麻痹自己 却终究过不了自己这关一直很喜欢一句话 人在做 天在看有一天 即使连天都被蒙了眼睛 也没有关系因为 至少还有自己知道
《悬赏》:谁说无厘头电影已死?
文:郎启波作为周星驰的御用编剧,冯志强编剧导演的这部《悬赏》和周星驰的电影总有一衣带水般的关系,以及无厘头的气质深植于其中。
不看主创名字,你只看片,你或许会有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久违,像是你多年未见的老友一瞬间你甚至想不起他的名字,他姓甚名谁,也许又在某一个瞬间,你清晰去记住了他的名字,然后想起了少年时期的各种囧事,于是你会心一笑,阳光在那一瞬间就灿烂起来。
尽管当年香港电影泡沫破灭之后再难寻回当日之辉煌,随着香港的回归好两地合拍片的兴起并成为一种惯性,原本定义的香港电影已几乎宣告终结。
一来原来纯粹的香港电影已经完成了她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里的历史使命,再则再去用狭隘的地理范围命名已显得很不合时宜。
但现实中国电影市场里的主力消费者和观众中,几乎是当年在录像厅里长大的一代人,他们整体对于香港电影也有一种很难言表的情绪和难以切割掉的情结。
无厘头的电影并非周星驰的专利,但确确实实是周星驰将之发扬光大的,直到某一天,当周星驰的电影“深刻”和“若有所思”之后,无厘头文化开始走下坡路,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更是诞生了许多新潮文化的齐头并进,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都很难独占鳌头。
《悬赏》无疑还是具有典型香港电影性格的无厘头喜剧,导演在其中加入的佐料和元素可谓精彩纷纭,爱情着,悬疑着,还有冒险并欧足够的笑点,所幸的是导演能把这足够多的信息顺理成章地捏巴在一起,而不显得突兀或杂乱。
既汲取了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优点,而又能够与周星驰区别开来,这点也是最想强调的本片特质。
尽管导演对影片做了很多精心处理,但还是可以看得出他对于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怀念,他试图让本片能够更多些“港片”的原汁原味,而又不至于老套。
我能理解这样的创作,那曾经的香港电影人无比的荣光,又有谁能够轻易忘记或遗弃?
我们常说情怀,常说接地气,其实便是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回味,而无论这样的经历发生在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而且诚恳去表达或讲述,就总会打动人。
看罢《悬赏》,特别要说一句的是,以往看了很多部杜汶泽主演或参演的电话,除《无间道》之外,个人觉得杜汶泽还是适合演喜剧。
而我同时还想起现如今还活跃“葡萄”刘镇伟,这也是香港无厘头电影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尽管近年来连续推出的如《东成西就2011》等电影被人认为没有进步,但又有多少人仔细去看到刘镇伟在影片中表达的与当下息息相关之处?
那些对于当下的关注及反思其实正好隐藏在笑料里。
事实上,无厘头电影从不曾死去。
香港喜剧最如日中天的那段时候大概就是 周星驰还年轻 张国荣不哀伤寂寞的那个时候这部影片是典型的香港喜剧,痕迹太重,笑点多,没重点,没有力量。
导演是个谦虚的人,看完电影回想起来,这部电影好像一直都在学习和致敬。
看的时候很开心,因为我的笑点本身就低,看完了之后想了想又挺感动。
香港这几年喜剧电影越来越少。
这部电影低调登场能看出来下的功夫。
看到最后出现的像周星驰致敬。
很多感慨。
剧情薄弱,相对鸡肋故事,片子时间过长但电影起码让观众满足了一把笑点低的欢乐,前排的一个90后夸张过激的看电影过程也成了全场观众的一个笑点。
期待万梓良之后的作品回归从前的演技。
《悬赏》的人物设置如此令人熟悉,一个小人物,经历各种喜剧味十足的颠簸,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享受片刻温情的宁静,甚至由小人物终于成为英雄。
这是典型的周星驰似喜剧,但与之不同的是,影片并没有邯郸学步似的癫狂的无厘头,取得代之的是带有怀旧气息的正经喜剧。
影片预设的一个可以引发观众思索的独特情境,由悬赏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故事。
其实,悬赏在现实生活中挺常见,大至国家,小到个人,悬赏总能吸引人们驻足。
有意思的是,通常情况下,现实中的悬赏并不具备鲜明的喜剧因素,悬赏常常与失落、犯罪等等负面情绪相联系。
而在这部影片中,悬赏成了喜剧因子,它打开了一个喜剧的缺口,将各色人物放置到特定情境中,让观众尽览一出有意味的人间喜剧。
沟通主题体现了影片对于情感维度的挖掘。
具体到影片中,情感又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杜汶泽与薛凯琪之间渐渐显形的爱情,另一个是万梓良和薛凯琪之间的家庭情感书写。
具体到爱情上,杜汶泽和薛凯琪的表演使得这一线索可圈可点。
单拿杜汶泽来说,一直以来他都以饰演喜剧式的小人物擅长,如果说《伊莎贝拉》是对他表演套路的突破的话,那么《悬赏》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他的表现可以更富层次,因为阿曹这一人物并非是简单的可笑的人物,他有一套自己的哲学,并且有一身维系这番哲学的能力,当然这些能力包括那个极类似于“凌凌漆”、“整蛊专家”的手提箱。
阿曹这一人物有喜感,且并不令人生厌,观众可以看到他的可爱甚至某些时候的端正态度。
而家庭情感则是影片中最为感人的部分,万梓良饰演的父亲完全是因爱生出了癫狂,一亿元的悬赏金额,貌似无稽之谈,但是父亲对女儿的情感却完全不是一亿元可以替代的。
如果说优秀的喜剧电影常常是笑中带泪的,那么《悬赏》无疑可以成为其中的一部作品。
同时,影片又毫不客气的讽刺了社会中存在的对金钱的扭曲的价值观,当然,批判利器仍然离不开喜剧。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悬赏的世界,所有坏人都有价,但英雄无价。
当赏金能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之时,悬赏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力量。
起初,阿曹为了钱维系自己执着的追索,现在,悬赏变作了对生命的馈赠。
也许,是时候送一面“见义勇为”的锦旗给阿曹了。
《悬赏》凸显了外来者的力量,外来者代表了新鲜的感受,指示着沟通的开始。
其实,这番意指未尝不是香港电影的写照,当传统港片式微之时,有必要像《悬赏》这样,尝试打通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壁垒。
而一切似乎回到了之前讨论的问题,这便是沟通。
《悬赏》:传统喜剧,精彩有理■文/慕容天涯回顾香港电影近年来喜剧类影片的表现,却如同在看一幕悲剧。
以至于令人往往惊呼香港作品无喜剧,无厘头已死等等观点。
实际上有个道理虽简单,但却未必人人懂:往往逗人笑的事情,在大银幕上比勾人哭难得多。
让人哭太简单,以我们的邻居泡菜国为例,天灾人祸即可解决掉一个主人公,让泪海泛起。
如《悬赏》这般使用传统手法的让人笑,却难上加难。
说传统,非古典,只是长久未见。
导演冯志强的路数很不错,作为周星驰作品《长江七号》与《少林足球》等片编剧的他,深谙这种无厘头的精髓所在。
这并不是夸张表情,恶搞动作,那是郑中基之流对无厘头的错误使用,带给观众的错误判断。
无厘头,是香港草根阶级对于自我不佳现状的一种消解。
看起来有两个要素:自我消解的人物,草根承载的环境。
所以犹如《功夫》里犹如落魄潦倒的走在街头的小混混与猪笼城寨;犹如《麦兜故事》里走在上班路上的大个佬麦兜与菜市场闲逛的麦兜老妈;也有这部《悬赏》中靠悬赏混饭吃的普通市民,与一对鬼马父女所在的小小旅馆。
实际上,照此看来,无厘头喜剧的精髓有二,招式有三。
先说精髓:这部喜剧由杜汶泽扮演的平民侦探基本上符合了一个有戏的小人物的形象,比起后周星驰时代的几位喜剧演员都不逊色,基本上张家辉的豁出去,葛民辉的鬼马,古天乐的扮酷耍帅,郑中基的贱,再配上他个人的招牌冷面假正经表情,活脱脱一个靠着悬赏行走江湖的家伙跃然眼前。
编剧也给了他很多发挥的空间,如面对旅馆老板这种普通人时的讳莫如深;与咬蔗帮智斗时的诡计多端;再加上与周星驰如出一辙的连番打戏,亲自上阵,都令人惊喜。
所以说,对于《悬赏》而言,有个自身有喜感,颇有观众缘儿的演员非常重要。
再者,精髓之二的草根环境来自香港离岛的淳朴宁静,大部分人物都与周遭融为一体,虽然实际上这部分还是很弱,部分出场人物性格特征不是很鲜明,面目有些模糊,但也还可以。
说过两大精髓,再看三大招式,那便是搞笑台词,古怪道具和客串猛人。
这部《悬赏》之中样样俱全。
其中,搞笑台词由于不是粤语原声,只剩下了“我一直以来做人的宗旨”一段可以品味。
古怪道具,来自杜生的手提箱子,则让人想起《国产零零漆》。
客串猛人不得了,许冠文这种神级笑匠让人惊喜无比。
其他演员薛凯琪的机灵劲儿也越来越足,她与杜汶泽搭档过《人间喜剧》和《烂赌夫斗烂赌妻》后,此番默契更足。
至于久未露面的万梓梁,简直是大惊喜,尤其是他与杜汶泽上演“耳烛排毒”一段,除去疯狂搞笑外,基本将无厘头喜剧的道具功能发挥到了最大化。
虽然影片还存在中段节奏缓慢,后半段搞笑不足,风格脱节的毛病,但是至少可乐,可观,可回味,也算是对于传统喜剧的一次全新演绎了。
整体质量:★★★☆演员表演:★★★☆音画效果:★★★★娱乐指数:★★★★
其实我是想写短评的,而且也没什么好话写。
可是居然这部垃圾片不让我写短评(好吧,也许是电脑的问题),我怒而写影评。
这是一部很生硬,说教意味很浓,又很牵强的电影。
我一直以为朗清是喜欢椰子佬的,而且椰子佬很好啊,他们很配啊!
为什么男一号就非要配女一号啊?
椰子佬死得莫名其妙,为了让他死而死,为了杜汶泽和薛凯琪发展而死。
真是没意思透了!
真心不好看!
我还是喜欢看杜汶泽演配角。
以前他跟女神范冰冰演了个《回家的路》,也是没什么意思。
说教痕迹太明显,费力不讨好。
《悬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喜剧,通过一个简单的佣金猎人追逐悬赏地故事就很轻松的将人间百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周星驰的金牌写手,这次亲自操刀上阵自编自导的冯志强没有理由不让人们在大笑中体味人生中的诸多酸甜苦辣。
而且,客观地讲,虽然没有周星驰,但《悬赏》中还是有很多星爷特有的味道,当然也可以说是星爷的电影里有太多的冯志强元素。
尽管是一出喜剧,但《悬赏》却并不仅仅是为了热闹而热闹。
鲁迅先生说,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是,如果喜剧仅仅是打碎一堆无价值的东西,那么打的多了自然会感到手酸。
在《悬赏》里,冯志强并没有仅仅为了取悦观众而一味的搞笑,虽然《悬赏》里搞笑的地方比比皆是。
然而,有时候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在对比中显得更珍贵,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这个道理。
《悬赏》固然是一曲喜剧,可是它的出彩之处恰恰是在喜剧中那一丝丝不发笑的地方。
作为一名赏金猎人,阿曹(杜汶泽)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多接活,多挣钱,如此而已。
而他追捕的对象,在逃嫌犯椰子佬(子义)则在拼命地掩饰自己。
化装、改变性格,以一个猥亵胆小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
就如同外表一样,他的内心也被各样不同的掩饰物所遮闭,先是金钱的欲望,伤人后又是不愿做牢的侥幸心理,而内心中真正的自我则被藏在深处。
这样看来,椰子佬对朗清(薛凯琪)的单恋就不仅仅是因为对方的美貌,而更是因为对方的真诚与善良。
在潜逃的过程中,尽管周围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猥亵的形象大加嘲讽或戏弄,唯有朗清是真心地尊重他并帮助他。
当然,也正是这种不掺任何杂质地直纯唤醒了椰子佬心中的良知,使他能够偷偷回去看受害人的状况,并最终愿意去承担自己所犯下的过错。
同样,阿曹最后的回归也是因为朗清的行为,是朗清使他不再继续躲避叶安,能用自己的双手来承担命运安排的一切,并最终战胜自己曾经畏惧无比的同门师兄弟叶安。
也是朗清的执着使得他最后超越了对金钱的迷恋,回归到正常的人性中来。
简单的说,这是一出超越善恶的善恶之争,它所讲述的不是正义如何战胜邪恶,而是善良如何战胜冷漠和懦弱,正是朗清的坚持与自信使两个在生活中为断逃避退缩的男人找回了失落的自我。
没意思
ok
黑色喜剧类型片,在香港电影里出现挺不容易的。养眼的组合,接地气的台词,个性的舞美,有头有尾的好故事,还是新人导演,赞。想起<黑店狂想曲>,那已是发挥到极致
好难笑
前半截挺无聊的,后半截纯粹是觉得薛凯琪好可爱~
1分给杜汶泽的演技和无厘头的剧情,整部电影的笑点主要集中在前半段,后半段有点像温情片了,喜欢低血糖润唇膏那桥段,好好笑。故事内容没有周星驰那年头的无厘头来得整体感强
无厘头港产喜剧片,刚开始还有趣,后来开始正经起来并想教育人,就不好玩了
上海到南京路上看的
士多啤梨味的fifi好甜呀!!!唇膏的桥段和前半部分都很赞。杜生请继续拍港式喜剧。阿葛的出场好惊喜~
蛮好玩。一气呵成。薛凯琪大赞。
后劲不足。
在看完之前我甚至在想,无厘头如果能停留在这部影片该有多好,至少我们拥有过这样一个时代。
在万梓良面前杜薛太太太太嫩了 前15分钟足矣 后面全是傻逼扯淡 卡司阵容强大
前面还可以,后半就薄了。
我就喜欢这种小格局的港片,接地气~
对比一下近几年的国产喜剧电影,起码不恶俗。
自己成不了薛凯琪,希望以后生个薛凯琪一样活泼可爱的女儿,我真是太喜欢她了。杜汶泽我也爱。希望杜汶泽赶快病愈,继续带来好作品。
薛凯琪好可爱!
影海淘沙,终能找见珍珠一般的好电影,小成本,小格局,却带来不少惊喜,一个赏金猎人的自我救赎和爱情发现之旅,虽然有点黑色但却格调高雅,里面石头剪刀布脱衣服够有趣,“穷的只剩下钱”不只是一个人的感慨。万梓良胖了,葛民辉还是那个逗,薛凯琪那幽怨的眼神最惹人怜爱,我爱薛凯琪 哈
我觉得薛凯琪这两年倒是让我有所改观了…… 片子本身比好多国产大片有意思多了。价值观很向上,风格很回归过往港片类型。(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