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一搭手就知道很烂的片子,但是居然让甘之如饴地看完了。
或许,我单方面的觉得这个世界冷漠,而一点点温情,就打动了我。
作为一个资深剩女,我不知道我这个岁数还没有正经谈一段恋爱算不算正常,我只是觉得世界这么防备,想卸去伪装死心塌地地就跟一个人走,好难。
先来说说小杜,他这种计较的男人在我等眼里怕是永远也扶不上墙的烂泥,每天钻在省钱的世界里,看起来永远也长不高。
(而相亲世界里这种理论似乎是男生的圣经,我就遇见过天天聊扣扣,连电话也舍不得打一个的极品。。。
)但是他的一句“我愿意为了你倾家荡产”也着实打动人。
什么是爱情,除了你,我谁也看不见,就是爱情。
谈谈我的大爱小龙虾,他最近走反串貌似有点上瘾哈。
他们的故事我思考了两个问题。
一,男人喜欢一个女人,是因为什么呢?
好像,除了“漂亮”这个答案,没有别的了。
美好的爱情又是怎么开始的呢?
我不知道,貌似是,你长得还不错,又有些许有趣的地方。
而一个男孩,阳光,开朗,打篮球,不喝酒,就足以让人喜欢。
而爱情,就这么简单,这么随便么?
随便一个我这种条件的人,都可以和你开始,是么?
你还不错,我还能跟你凑合?
二,女孩的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想,大约是从“安全感”开始的。
我信你足够爱我,我信你能给我美好的未来。
小龙虾的成功,我认为,就是征服,不是温情攻势,是。。。
智慧的吸引。
对你好会变,喜欢你会变,但是闪闪发光的男人,他就像橱窗里那件永远买不到的晚礼服,永远吸引着你。
再来说说这俩网友成功约会的,他们手牵手奔跑在阳光里的那一幕着实挺感人的。
不过我实在是不相信精神恋爱这回事,文字后面,可以隐藏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电影里也没讲他们怎么就聊得那么欢。
这很重要,好伐?
你猜猜他们是怎么聊着聊着就撞出火花啦?
怎么聊着聊着就爱上了一个根本虚构的人呢?
电影里唯一提到他们的共同爱好就是“耽美”,哦NO,我不要脑补,我还是相信一见钟情这件不靠谱的事吧!
思维很乱,也很浅显,这只是一个被相亲折磨疯了的人产生的小小共鸣,只是一个没有见过“爱”的人的痴痴傻话。
总而言之,认定你,真好。
我爱你,不管你有什么毛病。
和最近认识的相亲男一起去看的。
对方看完后表示只有前面有意思,后面就没有什么笑点了。
可能因为他是第一次相亲,也可能他是个男士。
所以对剩男剩女之类的词汇不像我这个相了很多次亲,马上就要从“初级剩女”进化到“中级剩女”的人这般有感触吧。
说来可能有点大言不惭,电影里三个女主竟都有几分像我。
我有啾啾那般火热又冒傻气的心,同时又像米雪一样,从小听父母的话,安静的外表下其实又宅又腐,工作后又像白晶晶一样,好胜心强,追求完美,喜欢用工作打发时间,不知不觉已变成一个别人眼里的工作狂人。
所以我更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男士比较好了。
而挑剔的我对于三位女主的选择表示都不喜欢。
首先是极品抠门男。
杜海涛在这里面的抠门程度比他的眼睛还要小,典型的南方小男人。
啾啾最后能迷上他,也是为了写剧本这个牵强的前提做铺垫,而且啾啾是个大学生,爱占小便宜、省钱的概念对于她来说也可以理解。
我就见过第一次见面跑到咖啡店却只点两份炒饭的,还有只请喝KFC可乐的,还有啥都没吃只逛校园逛湖吹冷风的。
对不起,我只能给你NO。
相亲的确是风险投资,但对女士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吧?
省钱是为了给自己未来的媳妇神马的,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就已经出局了,因为你认为你不会和面前的她共度一生,所以才会不给她花钱的。
那还跟你耗着作甚?
当个朋友请客吃饭也都很正常吧,又不是说不回请你。
其次是理科宅男。
首先我要咆哮一下世上没有那么帅+会打扮的宅男啦!!
再说天天追着人家的耽美文看是闹哪样啊啊啊!!
你丫是受吧你丫绝壁是受吧!!!
再说做编程的宅男哪有不戴眼镜的!
不科学啊不科学!
开始我的确想找个技术宅,和我一样喜欢动漫游戏和电子产品的。
后来发现宅男普遍不自立,没有男子汉该有的模样。
我见过谈吐气质非常弱受的,问个路都让我往前冲的,甚至还有每次见面七大姑八大姨都要尾随的。
对不起,我还是得给你NO。
老公老公,女士是要找个攻,不是要找个受好嘛。
男士扛不起家,想让女士来扛?
那你还是乖乖做个万年受,找个男人BL去得了。
不过影片里最后宅男拉起腐女的手,跳出七大姑八大姨的包围圈,冲向光明的那一刹那,我的心还是被治愈了的。
虽然最不看好的就是这一对= =最后是有钱的轻浮男。
不好意思……这类人对我这种一没身材二没姿色的人没兴趣,而且人家性格保守,所以没有接触过=__,= 还是说说剧情吧。
当时张伟使尽各种烂手段追她,物质、浪漫、搭讪,职场白骨精的她都不为所动。
最后却因为张伟帮助了她工作上的难题,给她争了光,再加上张伟原来是董事长继承人,这才终于决定和张伟交往。
而晶晶呢,在她22岁时经历过一场以为自己会死去的失恋后,她还是没有死。
只是变得更加的冷漠。
拼命在职场中厮杀,寻求自己的栖息之地,终于化身成了发达城市里最厉害的白领女性。
张伟追她的初心也只是”这个女人冷漠却有几分姿色,我要征服她“这种轻浮的想法,说不定哪天腻了就把晶晶撇在一边了。
晶晶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她不追求浪漫、物质这些将来爱情结束后,自己就什么都得不到了的东西,而是追求自身的提高,让自己变得更好。
就算爱情结束了,她还有她爱的事业。
爱情,不过是她手里的道具。
或许等我到白晶晶那个岁数,进化成“高级剩女”时,会更深刻地领会她的心境。
看过太多的人,反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又也许,就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了。
才会无从选择。
剩女,其实就是贪心女的代名词啊。
此前对《我为相亲狂》毫无关注,可去了点映场,发现是冲击光棍节商业片,而韩雪、杜海涛、李佳航、谢依霖的组合,显然走群星云集路线。
如今在流光溢彩的快捷生活中,相亲已经成为青年人不可或缺的必排节目。
那么曾参与《江湖俏佳人》《生死迷局》的韩晶导演,自然不愿放弃这个机会,让《我为相亲狂》在如火如荼的光棍节前夕火上一把。
本片有三条线索:“富二代”太子爷赵帅死追“职场女强人”白晶晶,“傻姑娘”啾啾巧遇“抠门男”童军,还有 宅男江小鱼和女作家米雪的网恋,故事游走在虚拟和现实,最终在繁华魔都上演一连串啼笑皆非。
编导这么拍爱情喜剧,明显受了《桃花运》《爱情呼叫转移》《爱情维修站》等片的严重影响,毕竟几个故事一拼,省时省力,观众可以自由选择爱看的那条线索。
李佳航与韩雪组合最养眼,正所谓俊男美女,谁都爱看。
尤其貌似林志颖的李佳航,居然效仿《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心爱女子面前拉起了小提琴,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而韩雪参加聚会时,穿着低胸装,那种惊艳,连一群大老爷们都高呼“太诱人犯罪了”“太有气质了”,你没惊艳吗?
说实话,不光我没想到,全华人影迷恐怕都想不到。
而HOLD住姐一人分饰五名风格迥异的女孩,同宅男展开“地铁闪约”,更把世俗女性各种弱点都调侃一遍。
谢海涛演的抠门男,精打细算去省钱,更让人瞠目结舌。
笔者认为网恋那段还最浪漫的,毕竟男人爱在心口难开,那种在爱人身边的感觉,拍得很揪心。
例如一起乘车、地铁、互相通信,很有现实色彩。
如今内地电影市场看起来是越来越火爆,观众对电影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在残酷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不花点心思已经无法打动观众。
看看每年那么多的内地爱情喜剧,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几个呢?
,做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电影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国产片还是太过粗糙,最终只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沦为炮灰。
不过《失恋33天》《西雅图》《致青春》等爱情喜剧频繁票房大爆,就连进口片都不怕,似乎给了《我为相亲狂》底气。
我认为该片选在同《斯大林格勒》《精灵旅社》《金蝉脱壳》的档期,绝对是明智之举。
本片,韩晶导演续效仿《桃花运》《爱情呼叫转移》《爱情维修站》等商业娱乐片,靠拼盘爱情喜剧,缔造搞笑和浪漫。
而赵帅痛斥韩雪那段箴言,更像是对所有“白富美”剩女的宣言,你们别牛了,别拿工作当借口,要珍惜爱情,早早摆脱“剩斗士”行列,还有抠门青年的那些省钱技巧,也似乎在告诉你一些社会问题。
从当初《全城热恋》《命运呼叫专业》票房大卖,到《真心话大冒险》《我为相亲狂》等片越来越多,这类片拼命颠覆滑稽与爱情,并提前在光棍节死磕,市场和观众等着看好戏吧。
或许跟风是我们永远无法去除的国民性之一,据说有些大妈现在家里还在吃着非典时代的盐,面对不断飙升的房价,我们总觉得即使有N套房子还是不够住的。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群相当缺乏自主意识的国民。
最经典的段子莫过于那个轮船失事船长动员跳水的,他对中国人的心理动员是既然别人都跳下去了,你也跳吧?
结婚从前是父母的事情,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致来说作为当事人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因为对于以延续宗祀为目的的婚姻来说,爱或不爱并不重要。
后来,所谓爱情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自己要顺眼。
然而,随着80后们逐渐都开始过三奔四,结婚似乎一夜之间成为全民都为之操心的话题,对于那些仍旧没有上岸的朋友来说,越来越不明白婚姻到底应该是什么了。
于是,这世界仿佛多了一类人,剩男或者剩女,他们既是自己的烦恼,也是父母的烦恼,相亲于是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项比工作还神圣的工作。
由上海师范大学韩晶教授导演,韩雪、杜海涛、Hold住姐谢依霖、李佳航、冯铭潮等联袂主演的电影《我为相亲狂》就是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一次巡回展览。
理论上讲,任何话题或现象在当今的娱乐时代都会成为一场炒作,相亲这么极有爆炸性的材料自然也不例外。
于是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有所谓的从百人千人到万人不等的相亲大会,而且相较之逐渐销声匿迹的超男快女好声音金嗓子选拔大赛们,该戏码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未来发展趋势绝对有成为中国第一娱乐节目的势头。
本片具有相当的上海特色,既有秉承半两粮票的节省模式杜海涛,也有魔都气质的韩雪,更有其他各种情路坎坷的恨婚男女,奔波在相亲的悲喜路上。
相亲的兴盛来自于恐慌,对于被剩下的恐慌。
当然相对于当事人来说,父母可能是更慌的一族,对于白晶晶(韩雪)、赵帅(李佳航)、江小鱼(冯铭潮)、米雪(范祎琳)来说即是如此。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正在激烈的交锋,上一代人的婚姻观念一头撞上了后现代式子女。
有时候,压力不止来自外界,过分关注的爱更是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压力,魔都和帝都则绝对是相亲行情竞争最激烈、性比最扭曲的两大市场,尤其是上海,无论是本地土著阿拉还是外地硬盘,总要被从金钱、前程、感情、相貌等等方便被度量衡着。
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现代相亲奇观,无数男男女女在各种亲朋好友的关注下走向相亲的战场,而相亲在他们的心里却几乎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江小鱼虽然早已经发现啾啾(HOID住姐)的几次大变身,但是却并不去戳破,因为对他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得不应付的娱乐活动。
同样,奇葩的抠门男童军(杜海涛)所反映的也不仅是抠门的问题,为什么两个陌生人的见面就必须以一个人买单请客为中介?
哪怕之后你可能一生都不会再遇到她。
有时候,我们真没有必要拿别人的反常规来嘲笑对方,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娱乐,而且是一种源自恐慌的娱乐,它本身就是悖论的。
电影自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现实中的相亲未必就如此幸运。
或许一次相亲之后我们结婚了,但未必是因为爱情,只是因为我们需要结婚了。
而相亲本身,永远是一种娱乐,其实每次相亲之前,总想碰到一个极品或者奇葩,但每次都遇到的普通人,看来娱乐也是需要对方有娱乐精神才行。
所以,相亲时遇到奇葩是一种幸福,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
“相亲”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就不觉得有趣。
迄今为止,我拒绝了周围亲戚朋友打着所谓好心好意的旗号给我介绍的一切相亲,全因为我觉得不光是婚姻,就连爱情这回事,都需要缘分。
如果两个人还没见面,就已经被互相告知这是你结婚对象的备选,兼被看照片、聊文凭、问清工作爱好收入几何;然后各自怀着不轨之心去吃一顿饭,看一场电影……这种约会,在我看来,被抹杀掉了一切本来有可能存在的浪漫元素,从循序渐进的有感觉、谈恋爱再到结婚,一下子直奔主题,无趣之极。
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一个完全没享受过相亲的单身男人,看《我为相亲狂》,会觉得,这是非常陌生的体验。
故事把背景放在上海,主角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有韩雪扮演的职场女强人,有杜海涛扮演的抠门小气男,也有谢依霖这样继续“HOLD住姐”的奇葩女,还有着冯铭潮扮演的帅气IT宅男,再加上一个喜欢写耽美同人的网络美女作家和一个多金却留着洗剪吹发型的富二代。
虽然这当中部分角色的定位离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不过也算是集中了这年头相亲能相出种种不可思议事件的大成。
《我为相亲狂》里有着这个社会种种乱象的缩影。
有的女人一心想嫁入豪门,所以拼了命的参加各种土豪举办的酒会,想藉此认识那些帅气(或者土气)多金的钻石王老五;有的女人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对事业极其看重,爱情则是无所谓的随缘,急坏的是自己的父母;有的男人一直以结婚为目标寻找对象,却不舍得哪怕看一场电影的票钱,更不会检讨自己有什么问题;有的男人不善交际,遇见心仪的女孩,说话却吞吞吐吐,只能在发短信的时候组织好语句……在短短的100多分钟里,《我为相亲狂》集中了以上形形色色的都市年轻男女,再加上谢依霖这样的奇葩女人不停穿插,依靠她从网络视频到台湾综艺节目再到《小时代》里的一贯式演绎,凭借她在戏里的舅舅所开的婚姻介绍所,将几对男女的感情故事交织到了一起。
这里面最惊艳的是韩雪,她所扮演的职场女强人一身时尚OL装,高跟鞋踩在地上的踢踏声就足以令办公室里的男性俯首称臣,冷冰冰的无情酷劲让我第一次感觉她终于找对了当代戏的演绎方式;至于杜海涛也难得的诚恳起来,首次看见他可以抛掉《快乐大本营》的综艺味道,以令观众信服的方式去演绎一个斤斤计较看似抠门,内心却是善良温柔,乐于助人的上海小男人。
而宅男宅女的那一段戏则和全片的喜剧氛围有一些区别,就好像陈可辛的甜蜜蜜一下子嫁接到王晶的百变星君里,这成为这部“狂”字打头的喜剧片里最为文艺小清新的一段,点缀得恰到好处。
选择在光棍节上映,《我为相亲狂》的应景之处再显然不过,它似乎正在为银幕外那些为相亲而去看电影的男男女女们提供一个电影之后,坐在咖啡馆里的谈资。
在这部电影的世界里,无论是男是女,无论工作是什么,无论多大的年纪,都逃离不了“相亲”二字。
就算是像韩雪扮演的职业女性,拥有不俗的事业和充实的生活,看起来并不需要着急相亲结婚,但也总是会被母亲的软硬兼施给拖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相亲。
这并非戏剧的虚构,现实也一样。
其实银幕外的单身大众们,也何尝不是呢?
就算你自己有多不情愿,但是父母亲戚朋友所营造的巨大蜘蛛网,总会罩住所有还单身着的大龄男女。
相亲,真的让人无处可逃。
在评价影片之前,请允许我表达对谢依霖小姐的近乎狂热的二见钟情。
几个月前的《小时代》是我第一次看她的大银幕表演,现在想想,我觉得该片把她浪费了,成了一个只会说冷笑话和翻白眼的机器。
而且那时我看扁她的演技,认为只是碰巧台词都具喜感,都需贱兮兮的表情,才有卓越笑果。
但《我为相亲狂》中,谢MM百变的装束、夸张的举止下,溢出的是丰富的情感和每一颗都亮闪闪着的喜剧细胞,让我无法自持的心生百般爱慕。
我最爱她在超市一场戏,望着周围大妈热情鼓掌,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写满脸孔,不弹木吉他,不送玫瑰花,爱情简简单单的萌芽,这意境营造的太无暇。
别笑话,但这里确实触到了我的泪点。
她在《小时代》里动不动露几块背肌,“汉化”的有点过头,《相亲》里虽然一样是中性示人,但我可以专心欣赏她的表情。
她撇嘴时眼角会跟着半喜半嗔的抽动,她猛摇头时脸上的肥肉微微抖着,她狂笑时那两抹法令纹收缩出可爱的弧度……我自信对异性的审美足够大众,但却对此完全缺乏抵御力,在靓女潮女艳女气质女性感女比中国剩女数量还庞大的爱情喜剧里,我不可理喻的又实实在在的被俘获了。
谢MM的抓眼球级别,完全把女一号韩雪比了下去。
影片的三条爱情线里,韩雪的白骨精寻爱我们已见惯不惯,文艺女那条线太简短,女演员范炜琳也不够咖,唯有hold住姐真正hold住了我的视线和心跳。
表达完我的爱慕之后,回来聊电影本身。
我很喜欢这电影开场的方式,没有大堆的字幕介绍,没有人物在旁白“我是谁,做什么的,什么性格”之类,但它迟早会把该知道的都告诉你。
童军不会介绍他是医院行政员,当我们看到他和极品医生打交道,爆发领笔风波,其职业一目了然。
江小鱼绝口不提他的生活,但别急,独特的相亲会面上,有的是机会让他喋喋不休的自我介绍,而且你一点也不会反感。
我一直认为,电影介绍角色,就像一次与观众的相亲,要在亲密的互动中逐渐建立了解,而不是像受审的犯人一样,干巴巴的把信息和盘托出。
韩雪登场的那场戏说明了一切,只有不通人情的白骨精才会用这种招数相亲,看看她招来的都是些什么货色(掩面吧)。
也只有不懂观众心理的编剧才会用最平庸的开场,而《相亲》足够给他们上一课。
片里也有些没来由的地方,比如赵帅怎么冒出个慢城市的创意来,比如啾啾轻易原谅了偷看日记的童军(其实这是我很不能忍的地方,大男人偷看小女生日记,这可是天打五雷轰的罪行),舅舅的婚介广告之四通八达也很不可思议(当然,如果少了他,一大半故事就圆不上了)。
同时很矛盾的是,我十分感激剧情保持了这份语焉不详的朦胧,和一见钟情的、不问缘由、跟从内心指引、又无需太多磨难的恋爱美梦,这份朦胧真的挺搭调。
就让我们暂时远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伤世界,顺便让罗密欧的追爱招数也一并失灵吧。
在这个奇异的世界里,爱神比别处的都慷慨。
父母辈没有充当情人的阻挠,他们是一群推波助澜的善心长者。
门当户对的古老训诫又悄悄散发着魔力,富二代与白骨精,抠门男与女汉子,技术宅与文艺女(编程男配上耽美女作家,生活模式高度匹配,完全是和谐婚姻的楷模),展现了都市爱情丛林的市场竞争、自然选择的吸引力法则,同时也很励志:无论你多极品,多羞涩,多高贵冷傲,多心不在焉,在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不用丘比特射出串心箭,不用月老拉出红线牵,心尖儿上的那个人,她会骑着自行车,像摩西分红海一样分开人群,来过你身边。
《相亲》走的是时下流行的“多线爱情喜剧”路线,没有阮世生的没心没肺,没有叶念琛的大喜大悲,没有陈国辉夏永康的兜兜转转,用童话故事的色彩,情景喜剧的气氛,和一个个像从四格漫画上蹦下来的人物,组成了一曲环绕着爱的正能量的交响曲。
唯一的一段悲戚,刚刚让我鼻子有点发酸,就被一群推厕所而入的二货全给毁了(大胆建议,如果安排失恋女孩和那个医生擦出一点火花,会不会更让人相信爱情呢)。
观众和故事里的角色一样,都是歪着脖子傻笑的草泥马,低头啃食着香甜的精神美草,内心是满满的爱的芬芳。
不得不说,广告商真是精明,影片开映之前全是双11的广告,恰好和剧情里超市班车、商场促销和一些若明若暗的消费主义观念(当然比起《小时代》是可以忽略不计啦)形成呼应,让我猛然意识到,原来陪着心爱的人购物,是一件这么浪漫的事。
我很是自责,太可恶了,这是商家的卑鄙伎俩,这是我平素最鄙视的植入广告,怎么能受到它们的感染!
但随即我又心安理得,正如片尾所说,这是个紫藤花开的季节,这是个恋爱的季节,而我实在爱死这种感觉了。
(文/方聿南)
不知道相亲会这种颇具娱乐色彩的节目是怎么样突然一下子就火起来的,大概是随着80后们都逐渐飞鸟各投林之后,那些还在单飞的朋友一下子就成了另类,于是相亲会就应运而生。
所谓枝上柳绵吹又少,无论是谁都敌不过时间的变迁,在青春还未远去之前为自己找个人大概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由韩晶执导,韩雪、杜海涛、HOID住姐、李佳航等主演的《我为相亲狂》就取材于这场全民参与集娱乐健身结婚生子于一体的欢乐游戏。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息不断膨胀的年代,如果不能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来点出奇制胜或者出人意料那简直是对自己存在的最大侮辱,于是各种选秀、PK、真人秀天天上演,相亲这么极具喜感同时又极具民族特色的节目如果不开始一二简直对不起这个狂欢的年代。
《我为相亲狂》就始自于这样一个热闹的开端,童军(杜海涛)那极具喜剧价值的面孔配上那无敌的相亲抠B手段,即使放到现实中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啾啾(HOLD住姐)与江小鱼(冯铭潮)的另类相亲故事也无非是现实中不断穿梭于各种相亲的单身男女的夸张化描述,好多时候相亲的对象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相亲,我相过亲,哪怕仅仅是为了一场应付,认真你就输了,我们的时代提倡娱乐精神。
然而,在这样一场热闹的狂欢中,《我为相亲狂》其实还在不动声色的还原着我们的真实状态。
对于童军来说,抠门并不仅是一种习惯,而是对于陌生人的疏离感,我没有理由为一个素不相识和以后或许永远也不相识的人买单。
只是,在一开始就处在一种与他人相疏离的感觉中,又如何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却安全感却越来越差,退回各自的内心当宅男腐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江小鱼和米寻(范祎琳)就是这样的一对单身男女,不是因为不了解爱情,而是我对这个世界缺乏勇气。
当我在心中刻画出你的形象的时候,他是完美的,为了这份完美,我希望你一直在我的心中。
当然,关于白晶晶(韩雪)与赵帅(李佳航)之间的猎艳与反猎艳、追求与反追求的故事或许最能说明我们的心态。
生于都市,如果神经不能足够坚强,那至少要做到像刺猬那样让别人无处下口。
白晶晶对赵帅的防范既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保护,我们无法不对突出其来的好事感到警惕,好多时候天上掉下的馅饼里总有毒药。
其实,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大概就是江小鱼与米鱼的公交相遇,那一刻他们离的那么近,可是又那么远。
每天来来往往的日子里我们遇到无数陌生的人,总是在那一转眼间就忘记。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只是通往城堡的大门被紧紧地关着,而我们又没有时间找到足够的方法来找开它。
这便是《我为相亲狂》,在一个狂欢的故事里隐藏的寂寞元素。
我们的了解方式越多,我们越孤单,这大概是娱乐时代人们的必须命运。
(孟庆雷)
诚然,当下这个时代,于爱情而言,或许是最无情的时代。
高度发达的网际网络,以及过度开放的民风,正在逐渐吞噬爱情滋生所必须的土壤。
都市里精神空虚的红男绿女们,一方面为各种题材、类型的爱情故事奉献着廉价的眼泪与感动,另一方面却轻率地处理着与自身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感情。
在这种极度悖论的环境之下,相亲成为人们解决爱情与婚姻最快捷,而又敷衍的办法。
一切条件都被明码标价,成为爱情双方相互挑选的依据。
所以,千万不要被《我为相亲狂》这个带有反讽意味的名字欺骗,这部电影想要反映的其实是完全拒绝相亲的一群人,怎样被逼无奈地走上相亲道路,并最终在这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相亲过程中,终于找到自己真爱的过程。
因为是女性导演的关系,整部电影带有一种奇怪的梦幻色彩,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却萌生出一种非常不现实的童话质感,却并不幼稚,反而显得颇为真诚。
影片中一共有三对主要人物,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背景以及性格标签,兜兜转转在相亲的道路之上,有过不期而遇,擦身而过,最终还能走到一起,这其中有缘分使然,也有某些宿命的必然性,比如性格互补和精诚所至等等。
当然,编剧在处理这几人身份特征上,用了时下流行的贴标签方式,尽可能的让观众在第一眼看到角色时,就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杜海涛的抠门经适男与HOLD住姐谢依霖的百变戏剧女,韩雪的白骨精女强人与李佳航的搞怪富二代之间,都有这种能够形成强烈反差效果存在的气场。
当然,作为一部偏爱情童话的偶像电影来说,不必苛求细节上的完美,只要在各种眼花缭乱而饶有趣味的小桥段堆砌之下,这几对男女最终都不出所料的走到了一起,这才是所谓偶像电影的关键所在。
必须要说,来自台湾的HOLD住姐谢依霖有种天生的喜感,从台湾综艺节目中锻炼而出的夸张演绎方式,使得她的每一个角色都带有自己的特殊标签。
幸好这种标签是讨喜的,而且非常适合《我为相亲狂》这部电影。
作为一名戏剧社社长,把相亲当做观察生活,体验角色的手法的她,在片中有许多令人捧腹不已的百变造型,地铁闪约一段戏里,她一人分饰五角,而且每一种角色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笑点,确实非常可爱。
反倒是杜海涛,为了跟她配戏,刻意收敛了自己的表演风格,相对沉稳地演出了一位抠门男,两人之间的火花还算刻意。
尽管,在这个泛爱的快餐时代,人们有太多方式找到慰藉一时的身体伴侣,但是对于爱情,人们已经缺乏想象力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于是为了解决人类繁衍生息的责任,相亲应运而生。
但是《我为相亲狂》这部电影,却以一种夸张化的喜剧手法,细致描摹出诸多相亲之中的趣事,最终想要表达的,依然是女导演对于爱情不死心的童话梦想,这梦想很小,但是很真实!
今年与以往的光棍节似乎似乎都一样的,至少是在影视方面,随犹记2011年,电影《失恋33天》以黑马之姿收获超3亿票房完胜当年影市。
从此,光棍节档期开始成为各家电影大佬眼中的香饽饽。
2012年,《新妈妈再爱我一次》等8部电影上映,2013年,更是了不得,共计10部电影上映,都选择在光棍节上映,那么这一天的成绩是怎样的呢?
其实大家也是有看得到的,每年的光棍节都有一匹黑马出来,为影视界注入新的奇迹。
各个导演们更是相信2013年11月11日这块大蛋糕,光棍节嘛?
针对这个节日,可谓是赚足了曝光,今年的是10部系列电影,我更看重我为相亲狂,剧情如何先不考究,但就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和光棍节更切合呢?
具体就事实说话了!
参考文档:http://www.dianyingteam.com
和小伙伴光棍节那天一起去看的《我为相亲狂》!
大家都是单身呀,哎!
说起来真不公平,那么多的节日,都是为成双成对的人准备的,什么情人节啦,白色情人节啦……以至于现在每月的十四号,都称作“情人节”。
我们这种活了二十来年都不知道情人节是个什么玩意儿的人可怎么破啊!!!
是要我们集体悬梁自尽吗!!!
(⊙_⊙)?
TTTTTTATTTTTT 好在这两年,不知道哪条光棍发明了11.11这种绝逼孤独的节日,替我们扳回一局,出了口恶气!
不过光棍之间能干吗呢!
嗨,其实也是一样地过……甚至比平时的心情还要凄凉……那天刚逛过人民公园相亲角,和小伙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憧憬”着我们的前景……走着走着就就看到了来福士大屏幕上《我为相亲狂》的预告片,于是我俩就执手相望泪眼冲进电影院了。
哎,虽然是喜剧片,但看完以后,我觉得更沮丧了。
想到自己再过俩月就25岁了,还整天和小伙伴打得火热,老妈却成天说要帮偶介绍朋友。。。
真不知道大学那几年干嘛去了!
当年是谁叫我们不要早恋的!!!
也没人告诉我上了工作岗位找对象就更难了!!!
不公平啊!!!!!!!
哭。。
记者节大家乐一乐呗
很难把和婉喻结合到一起。
谢依霖和杜海涛的那部分还能看
一星半给谢依霖,半星给气质韩雪。
我喜欢杜海涛的影片呀
当我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简直不想承认它是部电影,给一颗星算多的了!尤其男主角张益达,从头到尾都是小龙虾的模样有木有,居然还真让小龙虾出场了,我以为会出现香肠嘴呢!让哥失望了!最欢喜的事情是,当我看完电影我发现窗外下雪了,201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的……(不要唱出声啊……)
水军们歇了吧,这电影根本不用看,一星都嫌多,别说我不客观,这是经验积累
本来觉得勉强还行,片尾曲一出,掉星了。
一群打一星的,有点良心没。看都没看,光会黑光会骂。好评的水军是没有收钱吧,拼不过你们这些正义者骂的一半,可以倒闭了。你们才是水军特战队的最佳选择啊。
演技欠佳,但是剧情很好,算得上娱乐大众,解压排忧的都市爱情轻喜剧...
凑活看吧,国产电影没什么新意的题材
可以看下去,喜剧就是图个热闹!
我为相亲狂
我觉得还是挺搞笑的呀 而且串起来也不是那么狗血 海涛和后住姐太配啦
哇,究竟谁是水军哦,一部小成本也值得你们费时间来黑,好惨烈啊,居然还有脸说良心,所谓好评的水军,你给钱吗?闲的没事干积点德好不好。看都没看就刷一星,心肠真坏
李佳航还是那么傻。
九菜一汤,哈哈,还不错啦,重点是海涛和HOLD住姐很搞笑。
由于是一大伙人在梅操看的,所以笑果出来了,因此算是一部及格的爆米花电影。门当才会户对,确实是。不然败家子会配白骨精?抠门男会配女屌丝?最重要的是宅男必配腐女啊……
有杜狗的片怎么能少了哥的评论,果断1分,继续拉低
艾玛听说这片儿韩雪在我司楼下拍的 没找着啊我就是冲这个来的 张伟还是扮苦相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