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执着要看这部电影是因为预告片里魏如萱和杨乃文的歌声 配合一点一点出来的画面 唯美清新 心想着还好不是王子公主的故事 但又是否讲的是生死离别 电影的结局是最好的答案 【关于剧情】 有些老套 若同《海角7号》主人公爱情发展+古老的信件双线索共同铺垫 原理喧嚣城市 旅行在文艺青年向往朝拜的云南 看起来就是很有感觉 但是这些只是起到构建美好画面的的作用 耿耿于怀的最后一幕 导演等确实下功夫找地方 时机拍出来黄昏的田园相遇 但是尼玛男猪脚怎么就出来了 只是为了拍一幅好画面???
【关于人物】 男猪脚和爷爷的故事设定还算说得过去 但是女主角的脱下钻戒过起独自生活 试问现实中有几个这样的女人 父母绝对会干涉 朋友绝对会劝阻 您活的是否也太有个性 【关于效果】出电影院时候两个女的吐槽‘太文艺了’可见本片风格 确实 温暖色调 长裙+帆布鞋+旅行+边走边拍 少数民族 这些元素把握恰到好处 摄影功劳很大 节奏流畅 镜头切换不错【关于细节 值得赞赏】1 男猪脚手捧泥土 土粒落下时的特写 2 老婆婆的眼神 向您致敬3 没有一次吻戏 (会有脑残粉吐槽不科学(⊙_⊙)?
)这部电影值得去电影院观看 最后送看完我胡乱码的人一句 爱情不是目标 是一个过程
这部电影女主角的一身行头基本上就是之前在豆瓣上被黑出翔来的小清新女文青的标准配置:粗布长裙,球鞋,脖子上套一个照相机,就差个银手镯了。
攒齐这一身装备的女文青再来是制定自己的“旅行计划”——目的地一般在云南那一片儿,值得庆幸的是这部片子把故事放到丽江。
一切准备就绪,女文青们接下来就可以像王立[哔]一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顺便进行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
不过片中的女主角去折腾这一趟的前提,是人家有份还不错的工作,而且这次旅行都是单位赞助的,再加上人家还有一个事业有成的未婚夫。
大部分跟我一样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同龄人,还是趁早拉鸡巴倒吧。
如果能有幸找到个片中那样条件不错的未婚夫,就别再整天想那些没用的了。
被那些蛋疼的爱情故事一忽悠,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然后不辞辛苦的跑到云南想去千里送[哔],一心想着能遇到一朵像周渝民这样的男子,然后与他发生或保持不正当关系。
可惜大部分人最多也就是遇到个骑着大摩托带金链子的汉子,运气好他还是刚从金三角进货回来。
如果你还不如片中的女主角,现在身边环绕的全是像我一样的抠脚屌丝,那就更别折腾了,以您的魅力,去了云南对于桃花运也起不到多大改善作用,能遇到的条件最好的异性也就是那些能充分发挥自己菊花收纳功能的活跃于边境线上的运输业工作者,当然你要是觉得找个这样的也不错,以后家里可以省个酒起子,那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部电影其实拍的挺中规中矩的,没有那种让人看了之后一口老血喷到键盘上的冲动,而且故事进展的也符合一般电影的叙事规律,其实客观的说,在当前天朝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但问题就是这部电影实在是过分中规中矩了,都到了一种俗套的地步。
关于女主角的设定这个文章一开头就吐槽过了,我甚至怀疑编剧是不是照着豆瓣上那些黑银镯女的帖子来构思人物的——只不过他们忽略了那些帖子的作者对于这类女性形象其实不是抱持肯定态度的。
细节方面,故事进展中所有用到的桥段几乎都能找出他们在别的电影中的出处。
用的都是这些别人玩儿腻的点子,也难怪像我这么迟钝的观众都能把剧情猜个八九不离十。
当然片中还是有极个别细节跟我猜测的不大一致,让我屎尿未及的。
女主角向男主角要生日礼物那块儿,我就知道她会让他给自己画幅画,但下一个镜头就跟我想的不一样了。
联想到之前的找项链剧情,我本来以为下一个镜头应该是这样的:女主角带着那条项链,躺在沙发上,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一旁的男主角给她全身来个素描。
这么经典的爱情片桥段,编剧居然忘了致敬,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这部片子的剧情乏味的像喝白开水一样,倒是对云南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展现的不错。
导演还不如完全去掉剧情,直接拍成纪录片或者当地旅游宣传片,效果可能会更好。
当然,这种直白的表现手法也还是有些好处的,虽然平淡的剧情限制了主角演技爆发的机会,但却使得片中出现的当地的群众演员的面貌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展示。
片中出现的大多群众演员都显得朴实可亲,再配上他们的乡音更觉可爱。
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后段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老奶奶,她的眼睛倒不见得像是老人信中说的那样,跟男主角看上去多么相似,但精光熠熠的双眼折射出来的却绝不是那种随便挑的路人配角能具有的精神面貌,又或者是云南那边多才多艺的居民真的表演天赋胜人一筹。
在同两个表演经验也算丰富的主角的对手戏中,老人的气势也不遑多让,接下来悲怆流泪的镜头情绪也真挚饱满。
片中出现的这些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确实为影片增色不少,也大概因为这样,所以很多观众都跟我有类似的感觉,就是这片子虽然乏味,但却并不讨厌。
如我上面说的,这么平淡的一出戏,让两个主角发挥演技的余地不是特别大。
个人感觉周渝民在读信读哭了那一场表现的最好——或者说这是全片为数不多的给他展示演技的机会。
那一段之所以看的感同身受,是因为我知道我哭起来也是那个样子的。
我会知道不是因为我闲的没事对着镜子练习怎么哭,而是因为当年的情况是我不巧刚洗完脸就没忍住又哭出来了。
这是今年看的第二部周渝民主演的电影,之前的一部是《忠烈杨家将》,感觉他接的戏好像都没什么存在感——之前那一部好像上映没多久就因为反响平淡草草收场,而这一部则是上映之前几乎都没怎么宣传过。
两个主角人气都不低,合演了这么一部片,按理说稍微认真宣传一下,票房成绩都会相当可观。
看来这部片子连宣传发行都要走小清新路线。
另一位主演刘诗诗,这也是我今年看的她主演的第二部片子,另一部是《不二神探》。
像我上面说的,本片拍的中规中矩,挑不出大毛病。
相比之下,《不二神探》可以说是还算有趣的残次品,而本片则是缺乏亮点的合格品。
无论是哪一个,都谈不上彻头彻尾的烂片,但我相信对一个演员来说,无论哪一个也都难令自己满意。
其实想想国内这些在电影圈混的演员们真的挺不容易的,一年一共只有那么几部靠谱的片子,就算每一部都海纳百川,塞得下像坚果大爷那么多明星,也肯定还是有人挨不上号;即便是像范冰冰这么强势的人,费劲巴拉的挤到好莱坞大制作里,结果出来一看发现自己还是打了酱油。
影片结尾的字幕是这么一句话“爱情不是目的,而是一场旅程”,这当然是为了继续贯彻本片的小清新风格。
导演把最后一个拔高逼格的机会寄望于片尾来的这句有哲理的话。
这话其实说的不错,跟影片的主题也算匹配,不至于突兀,但由于全片都调动不起观众的情绪来,所以最后这空落落的一句话想激起观众的共鸣来也确实有点困难。
其实这话可以套到很多事情上——比如说拍电影也是一场旅程。
但任何一场看似轻松的旅程其实都不像小清新们想的那么简单,旅途上的人常常是走的人困马乏才看到一点希望。
抱着那种自由散漫的态度去旅行,搞不好在半路上就扑街了。
这部影片总体上还是充满正能量的,最起码不像XXXX图一样毁人三观,但单纯去构想出一幅清新美好的景象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人在路上但心不在焉,那就什么风景也收不入眼底、心底——认认真真多动脑子去打磨剧本,增加能对观众产生吸引力的闪光点(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原创的,让观众觉得新奇有趣,如果影片的桥段都不新鲜了,还有什么“清新”可言),带着脑子上路,这样才叫“旅行”,不然只能算是“梦游”。
最后愿影片众主创在以后的旅途上一切顺利。
我没有想到我会给这个片子五分。
更没想到自己这么一大把年龄了,还会给一个纯爱片写影片orz导演的诚意1分,主线的编剧1分,音乐1分,画面1分,还有1分是我私人的感情,给我非常喜欢的刘诗诗和周渝民两位主演。
事实上,在片子上映前大概小半年,我就和朋友念叨,“这开机仪式为毛如此朴素”“这取景地点也太偏了吧”“搞咩啊这架势是不过是给云南拍旅游宣传片儿么”“俩主演都是闷骚这要念台词绝对玩完”“好忧虑他们的演技”“怎么还不宣传俩主演怎么毛线动静都没有他们真的拍了电影么”之类的对话屡见不鲜,直到23号之前,每每和亲友谈及回爱,用的都是“必然扑街”来形容。
……当然,我现在依然觉得它是一部光看百度百科就没有兴趣去电影院的电影,再加上毫无名气的台湾导演,不怎么会来事儿的两位演员,以及仅仅靠之前曝光的宣传片和我的从业经历就能判断出其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成本——连电影本身都没用什么钱的样子,在全国影院的排片和宣传上,几乎只有寒碜二字足以形容。
即使是此时此刻,我下面说的依然是自己的全部主观感受。
开场二十分钟,我就对朋友说:“不愧是湾湾导游,玩起小清新果然一流。
”从最早对剧情设定的惯性吐槽到最后眼泪哗啦啦地流,其实这个过程真是挺奇妙的……首先来说说故事,套路一点都不新,都是老梗,都市女白领有一个循规蹈矩的未婚夫,一份算得上体面的工作。
她对未婚夫没有要求,甚至愿意忤逆自己的心意去一再地顺从,即使是结婚,也怀抱一种“来到了人生这样的阶段所以理所当然就这样吧”。
原本以为一成不变的人生却在一次外出工作中以微妙的方式彻底地改变了——纪雅清在民宿收到了一沓来自跨越了六十年的“情书”,收件人的名字与自己一模一样。
也因为这样的缘分,从而踏上了与许念祖一起寻找“情书”主人的旅途,而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她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感情到底是什么。
……其实听起来真的很无聊并且很老梗,虽然是有狗血,但也是很多人嗤之以鼻的狗血。
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电影其实有两条线,看似纪雅清和许念祖寻找老人并发展感情的是主线,但是我个人认为,主角帮助爷爷寻找跨越了六十年的爱人这条线,才是电影的主心轴,因为这条线不仅贯穿全剧情,纪雅清也是因为这条线,从而才得以成长,从而认清掩藏在心底最真实的心意。
其他的不剧透过多,我只是想单纯说说导演拍的这段横跨六十年时光的爱情。
一直分离,从未分离。
大抵就是这样。
电影的最高潮大概就是主角找到了“纪雅清”。
独居的老奈奈听到“纪雅清”的名字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停顿片刻,而在听到爷爷的名字时,明显停滞了。
许念祖没有问,你是纪雅清么,也没有再说许多,只是把信全部拿出来给了老奶奶,告诉她爷爷已经过世了,可是爷爷一天都没有忘记过她。
老人颤抖地把信和遗物拿过来。
三个人都有泪光涌动。
许念祖转身就走了。
主角走到不远的地方听到了老奶奶撕心裂肺的哭声,女主角眼泪一直流。
镜头转过来,老奶奶已经哭得鼻涕口水一起流下来。
这段横跨海峡两岸,延续了六十年的思念,终于在那一刻划上了句号。
电影总是童话,它将所有的遗憾和圆满都用无限大的镜头全部包容了下来,并且传达给了每一位观众。
PS,坐我身后那位之前偶然会吐槽的仁兄,我觉得我听到了他的抽泣声……彼时,我觉得整个电影院都安静下来,只有吸鼻子的声音……当然因为我也在忙着擦眼泪……电影时长不到两个小时,撇去中途一些非常明显的BUG,单纯从感情地角度来说,老年组的爱情打动了当时电影院里所有的人。
但是导演似乎想告诉你,在这个浮华的现代,想要寻找一生不变的真心与爱意,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它只能是个笑话与幻想。
但如果你能心无旁骛,如果你有一颗能够沉淀的真心,保持单纯,那么它不受时光的阻隔,没有地域的限制,也不受理智的控制。
在这个速食的世界,爱情不是笑话,不是“一夜情”,不是“到了这个阶段所以要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
编剧说,爱情就是一个很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你不抱有任何期待的时候,如果所谓的“真爱”来临,请顺从自己的心意,抓住它,试一试。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
如此而已。
整个剧情过程不再累述,因为剧透之后再去看,或许就再无惊喜。
但是我必须得说,导演的心意与诚意全部都在电影里,通过每一个镜头,一一传达给了观众。
它有硬伤,有嘲点,但是它不浮躁,它很安静地,不徐不疾地带你走进了一段旧日情怀,用平静地时光为你讲述了两段爱情故事。
好好讲故事,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国电影,我个人认为真的非常难得。
电影里许多的细节,从演员的眼神,表情,小动作,到情节设置,都非常用心。
包括没有经过配音的当地语言,都透着浓浓的淳朴。
电影让我从最初地想吐槽,到最后安静地观影完毕,编剧让电影院里所有有非议的人,都闭嘴了。
再来说说调色,就电影里的风光而言,真的非常不错。
整个画面大概是经过了调色,所以镜头里都泛出了淡淡的黄,大片大片原生态的绿色,一望无际的蓝天,从高处俯瞰的空旷,没有经过过度开发的旮旯弯小景色,暖黄的阳光,随意行走的牛群,整个画面的基调是调过色的绿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台湾的文艺片,回爱里的风景色彩就是这种感觉,我不好形容=。
=并且哦,导演用调色,将周渝民和刘诗诗之间的“两地不同气场”很好地融进了同一个次元……接着就是音乐……我不得不说,回爱的所有BGM都太灵了!!!
好评啊亲!!!
每次插曲响起都非常非常贴合当时的画面,一点都不突兀,非常纯净的音乐,感情的高潮起伏都有BGM作伴。
草鸡草鸡好听,有几次直接把催泪了……我不是乐评家,我的形容只能是,导演对电影里所有音乐的用心,就像他拍这部电影一样,诚意十足。
最后来说说演员。
在电影开场之前,我闺蜜很忧虑地问我:“两个面瘫要怎么搞?
”我说:“对着面瘫就可以了……”(喂周渝民给我的惊喜绝对不止一点点,直言不讳,多年以来喜欢的就是他的脸,在我看来,他的脸就是360度无死角,至于有没有演技……“光是看脸就赏心悦目谁还管那个啊”=____,=花泽类至今是我心中排名青春年少时的男神TOP.1。
但是看了回爱,我对他改观了。
因为我朋友是个十年死忠仔仔粉,所以之前仔仔接的《早见晚爱》我也去看过,那大概是我人生中看过最无聊的室内场景电影了,这里暂且就不吐槽了。
仔仔在里面的演技真让我森森捉急,台本巨烂,演戏时好多动作都夸张得不忍直视,面部表情还控制得不好……包括之前的不少作品,仔仔其实演技都挺烂的……而在回爱里,虽然他表演功力算不上精湛,但已经远远远远,远远地超过了我的预期。
第一个惊到我的,大概就是在树下埋他爷爷的骨灰,当时他的样子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泪盈于睫”。
之后的电影里,每次许念祖谈及最深爱的爷爷时,不堪苦痛的眼泪都是非常自然就流下来了,并且脸部表情也在抽动,有非常强的煽动性。
或许是因为我对亲情point的抵抗力不强,至少在我眼里,仔仔把因为失去至亲之人而万分痛苦的情绪演得十分贴合。
中间有个小细节,爷爷领养小念祖的时候倾盆大雨,爷爷就一直弯着腰撑伞走在小孩身边,那个镜头一出来,我瞬间泪崩……而在和纪雅清的感情戏上,也拿捏得蛮到位。
从最初的不怎么耐烦,到后期不断小心翼翼试探性的示好,他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喜欢上了姑娘,得知真相后,各种犹豫和挣扎,都被仔仔以一种相对适当的方式演绎了出来。
仔仔演的画家少言寡语,整个角色都没有进攻性,但是他想帮助爷爷完成心愿的执着,对于纪雅清的温柔细心,以及温润文雅的台湾男主角的塑造,都还蛮不错的。
……仔仔,你在拍回爱之前,是接受过演技上的特训么(喂等等别黑了!
再来说说刘诗诗。
……事实上我644的粉啦(。
)纪雅清这个角色在北京的背景设定下,大概也属于话不多,比较听话,没什么太多要求的姑娘,但是在许念祖面前倒是意外地有些活泼泼和少女。
诗诗长相一向是我喜欢的,清淡干净,非常剔透。
所以在电影里,她整个人的感觉就是化妆了也是没化妆,清淡素丽的妆面,和整个电影的基础画面就很贴合——纪雅清,人如其名,小清新,小淡雅……纪雅清一路上和许念祖的互动在最开始没什么火花,但是慢慢地,两个人有些熟稔了,互动也开始渐渐有了一点点化学反应。
……这对于两个都非常内向的的演员来说,不容易啊……(喂)而对于感情两难的抉择,在普洱与许念祖单独相处的最后一晚,打电话给闺蜜,哽咽的样子真是最好的诠释。
说起来,644这次的表演,依旧是眼神与面部感情交流为主,这也是她平时最为人诟病的一项,死板,没有变化。
但是这次在回爱里,纪雅清就是一个习惯性压抑自己的人,她不怎么会表达自己的喜欢与讨厌,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埋藏于心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644本身上也是极其贴合纪雅清角色需要的。
644这姑娘,进入角色没有仔仔快,感觉上是属于慢热性的,她似乎很难有夸张的表情和表演,也很难演出喜极而泣、欣喜若狂、激动、狂怒这样需要用极深刻和炽烈感情的表演,她更适合长篇电视剧来慢慢表达感情。
说起来,之前导演说这两个角色非常适合仔仔和诗诗,我还以为他只是属于一般演艺圈都会有的客套话,但是看完电影后,我居然有点赞同(。
)。
对了,两个演员的台词居然用的原音……虽然理由我能理解,但是……我不得不多嘴说一句,他们俩念台词的功力真的可以再改进一下的……老年斑纪雅清的老奶奶绝对是亮点,非常非常自然流露的感情,让我怀疑她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我想说的是,这是我近两年看过的,导演最用心,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最好的纯爱电影,因为它让我和我那心如磐石的闺蜜都在电影院里哭成了SB。
如果你想在这个冗长的夏天,感受一场淋漓尽致的爱意,不妨试一试回爱?
但是,它节奏很慢,有不少BUG,两个演员仍旧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它还是纯爱片。
纯爱片的意思就是,它有可能对于热爱爆米花/好莱坞/紧凑节奏/精彩情节的人来说,非常非常无聊。
推荐人群:正处于恋爱/暧昧人群。
对爱情仍旧抱有希望。
文艺片爱好者。
小清新电影拥护者。
有耐性看纯爱片人群。
有海峡两岸情结人群。
以及周渝民和刘诗诗的粉丝。
还有几个小花絮。
1 仔仔和诗诗中间有一个情节是需要对视……我后面那位男性观众说:“这是把妹的经典招数啊!
还是帅哥把妹!
”笑cry2 中间我哭着擦鼻涕的时候,我旁边那位男同学不时望望我,我当时解读为,他认为我很傻逼……结果后来他抽泣的时候,我没忍住也多看了他两眼…………3 电影谢幕时,我朋友一直站着不走,然后对我说,你要真去云南玩,至少看一下是到哪些地方拍的呀。
………………当然啦最后我们还是决定不去普洱了,尼玛这两位主角去的地方都太偏了,我们俩自己也不开车,不敢去,怕去了回不来…………(等等
其实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让我这么感动。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纯爱似乎仅仅已经变成一种宣传手段,刻意而浅显。
很喜欢《回到爱开始的地方》,男女主角都算是我喜欢的类型,看着就干干净净的。
第一次看林孝谦的电影,很简单很舒服。
像一杯水,一幅水墨画,平静恬然,不蔓不枝。
但细细品味后,便会感受到她的温度,那份暖意会静静的蔓延到你的全身。
整个画面大概是经过了调色,所以镜头里都泛出了淡淡的黄。
云南还是那样的美好,大片大片原生态的绿色,一望无际的蓝天,从高处俯瞰的空旷,没有经过过度开发的旮旯弯小景色,暖黄的阳光,随意行走的牛群,整个画面的基调是调过色的绿意。
还有那些流动的浮云,那些梦境一样弥漫的大雾,最纯净也最惊心动魄地美丽着。
云南,普洱,是念祖的爷爷“爱开始的地方” 。
当许念祖问老婆婆认不认识纪雅清时,老婆婆的无动于衷,可是,当她听到了爷爷的名字时目光的却彷徨而无助。
雅清和许念祖告诉她爷爷过世的消息便离开了,直到几分钟后,身后传来了老婆婆痛哭流涕的声音。
老婆婆打开盒子的那一刹,六十年的牵念和等待,一瞬间爆发。
等了六十年,等来了离世的消息和一对戒指。
是怎样深沉的爱,能经过那么长久的时间经久不散。
显达和雅清,他们用尽了余生所有的时光去等待,等待着未知的渺茫的相遇。
这段跨越海峡的爱情,这段跨越海峡的思念,终于在许念祖将盒子交给老婆婆的那一刻,画上了一个悲伤的句号。
烟之外,尘之外江花谢尽花落余音唐时风,宋时雨让我为你静候一份无望让我为你清唱一首沧桑深深浅浅斑斑驳驳一声有一声的喜悦一声有一声的忧伤我反复吟唱吟唱你的孤独我的忧伤每一字句终成终成绝唱不顾一切爱上的是爱,还是思考过的选择是爱?
许念祖如果代表一种莫名的心动,那么未婚夫就像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安排。
主动的选择,或者被动的接受,后者总让人有些不甘心,可是又很无奈。
纪雅清穿着洁白美丽的婚纱,倚着墙角失声痛哭。
原本象征幸福美好的婚纱在此刻却愈发让人觉得忧伤。
每个女孩都会幻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穿着最美丽的婚纱,在教堂说那句I Do。
有的人幸运地很快就遇上了对的人,有的人在分分合合中度过,或者还有人,一直还没遇上一个能在一起的人。
某天突然发现,身边的人都成双成对了而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也该结婚了?
然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人。
然后就这样过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纪雅清那样有一个最后的单身旅行,去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人,或者是,自己到底要的什么?
在适婚的年龄嫁给适婚的人,还是在发觉爱的时候握住这份爱。
其实,只要遵从内心的声音,就够了。
想了很久,我必须要写这篇文章,却总也找不到,找不到某种载体。
或许我的动机并不纯洁,因为以前我写,只是因为我想写。
而现在我写,是因为希望你能看得到。
一直很喜欢时光慢慢流淌的感觉,因此很喜欢这种淡之又淡的电影,如同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只是轻轻的拍打着岸沿。
故事一般,但画面很好;节奏一般,但音乐很好;表演一般,但细节很好。
以上诸点只具其一,电影便有观看的因头,更何况一半之多。
影片讲的是一段陈年往事中的爱恋,随着阴差阳错的通信,被旅途中相识的两人逐渐地抽丝剥茧,如同挖掘宝藏一样,寻找被时光掩埋的线索,发现时间深处,居然有一段如此宛转曲折的往事情意存在,同时男女主之间的爱情也如潺潺的流水般渗入,却如大雾一样悄无声息地迷离。
也许是单薄的故事,却被导演细细蜜密编排的精致感动,清淡而简单。
没有繁复的特技以及华丽的布景,那些天边的云,旅途的阳光,风和草木,似乎都是用铅笔一笔笔描摹记录下来的,栩栩的,温暖的。
伸出手去,有着如同抚平旧照片卷角的质感。
可安静的故事,安静的画面。
却总有些片段,如同病毒般留在脑海中,挥散不去。
比如窗前恍惚的身影,灯光下你静默的脸颊,雨中飞奔的两人,和信中爷爷的背影。
所以当电影打出结束的画面,当放映厅重新亮起晃眼的灯光,当前后的人已经站起身来打闹地向外走时,我坐在位置上恍然,故事终于结束,我们的生活,在现实中,仍然继续。
然而心中却有空缺,淡淡的,遗憾的。
也许是那刚刚失落的昨天,是某份寻找不回的旧日情怀,或是再也不会重回的年少时的悸动。
思至此也就无法言语了,禁不住悲恸了出来。
细碎的忧伤一整夜缭绕挥之不去。
这是一部必须在绝对安静中静静品味的电影,因为只有去除掉现实的喧嚣,在没有任何影响下,才能透过电影拷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到底是应该为了结婚而结婚,还是应该坚持等待真爱的出现。
影片无疑选择了一个十分现实的命题,而导演也坚持了真实没有任何浮夸的拍摄风格。
我们在这里看不见戏剧性宿命般的相遇,看不见轰轰烈烈的感情,看不见拖泥带水要死要活的选择,到最后也看不见一个高潮迭起的大结局。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段旅程中带点意外的相遇,自然而然的结伴同行,慢慢滋生的感情,理智与情感两难的抉择,最后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清新隽永的结局。
影片中所有的情节都真实到好像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一样,所以当主角问自己的时候,我也拷问着自己:到底不顾一切爱上的是爱,还是思考后的抉择是爱?
你是真的爱他,还是在你想要结婚的时候遇见了这个人?
当真爱出现时,你是否真的有勇气不顾现实选你所爱?
以真爱之名,就可以任性的伤害那些爱你的无辜的人吗?
影片中的主角最后几乎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做到?
影片尤其在摄影和配乐上做得十分出色,镜头完美展现了云南普洱美丽的风光,以及旅程中心动的男女,流畅的节奏,恰如其分的配乐烘托出电影的意境和情感,尤其在奶奶失声痛哭的高潮完美的配乐带领观众触碰到灵魂深处的情感宣泄。
清新淡雅,如诗如画的影片向来是我的首选,虽然这类影片没有夺人耳目的宏大场面以及震撼音效,我还是愿意去影院支持,因为只有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不被琐事困扰,完全沉浸在银幕上的故事里。
这也是我至今都很怨念没有机会在影院里重温《情书》的原因。
好在有这一部《回到爱开始的地方》,弥补了少许遗憾。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好平静,平静的让我看完后对于情节是恍惚的,但却对很多对白印象深刻,句句都像是点到了心里。
就我个人感觉,它更像一幅水墨画,更像一首散文诗,没有炫丽的色彩,没有华丽的辞藻,就那样的平静恬然,不蔓不枝。
但若你被这样的她吸引,细细品味后,便会感受到她的温度,那份暖意会静静的蔓延到你的全身。
在这个略显浮华的社会里,这样的一部作品,不知道票房最终会怎样,但至少她留在了我的心里。
“寂寞是好戏,好戏不寂寞”这是某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送给这部电影,再合适不过。
和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我已不再是懵懂烂漫的年纪,也不再轻易被什么所打动。
走进影院,大厅充斥嘈杂音响,到处都是大片的海报。
选择文艺片的人不多,而我也只是有些烦躁,想找部能静下心的片子,于是便选了《回到爱开始的地方》。
男女主角都算是我喜欢的类型,看着就干干净净的,很舒服。
观影时,比较能触动我的是三个哭泣。
第一个,是老奶奶的痛哭,那是积压了一生之久的,所以当情感一下子都喷薄而出时,在场的观众都为之动容。
第二个,是纪雅清在得知自己心中所爱,听到闺蜜薇薇安的那句“你已经做过选择了”时的恸哭。
它让人觉得割舍是如此之难,好似心都被掏空了。
第三个,是女主角与未婚夫对视后,证实俩人并非真爱时的哭泣。
纪雅清穿着洁白美丽的婚纱,倚着墙角失声痛哭。
原本象征幸福美好的婚纱在此刻却愈发让人觉得冰冷忧伤。
从女主角的哭泣中能感觉到那种对于无爱婚姻的恐惧和绝望。
整部电影甚至没有一个拥抱,一个吻,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悠远的情调,却缓缓地沁入人心。
只要一部片子能在某些瞬间打动我,引起些许共鸣或思考,于我而言就足矣。
这是一部安静的简单的美好的电影。
片中对于云南普洱的取景令我向往,而影片中的两段爱情更是让人感动。
爱情啊,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随便抓个还凑合的人将就一生吗?
还是要固执地等待一个三观合适的爱人不知到何时呢?
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享受爱情?
何时在都市里趋名逐利停下过脚步看一看风景?
爱情真的很遥不可及吗,很有勇气去相信爱情吗?
雅清是都市白领的一个缩影,她面对感情面对婚姻感到迷茫,选择婚礼前夕去云南普洱出差,一路的美景,一场邂逅,让她在情感和理智之间徘徊。
徐念祖带着爷爷的骨灰从台湾来到云南,寻找爷爷年轻时相爱的一个雅清的老人。
两个人从互相争执到相互欣赏,没有功利性的条件牵绊只有最纯粹的情感吸引。
而那个爷爷年轻时的爱人,还能找到吗?
她还记得自己的爷爷吗?
相隔六十多年跨越海峡两岸真的会有人互相惦记吗?
不仅徐念祖怀疑,我也有疑问。
所以,后来念祖和雅清给老奶奶送信那里真的很感动,年轻时候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一段感情就是一生的许诺。
对于老人来说,思念,爱情都是可以通过纸笔传达的,如果我爱你,我会写封信给你,开头是你,落款是我。
无言的浪漫。
借用昨天看的一句话 “一个人人生的四分之三总要给一个千娇百媚的陌路人,露水姻缘,风干不化,却难堪莫过,伴了一生的四分之一益老益丑。
你说,你是要做四分之三,还是四分之一。
”竟何选择?
一个人到底寂不寂寞,那么长那么远,孤独的等待,不知是是真的太爱,所以抵挡了一切,只因你而存在,以你为信念,这样的爱情写在电影里,不是说现实不存在,只是说我可能永远难以想象。
“为什么没放弃,因为他们从来没分开过”,看着老人的等待,执着,当最后终于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时间,空间也无法将你我分离,幸福?
感动?
是遗憾还是欣慰?
雅清和念祖,一对挺相似的人,最平常想象也是难以就那么好运就遇见的“艳遇”,点点滴滴,路程上那么契合心动的旅行,是一边是心动成全幻想的带爱之旅,一边是人生现实的最珍贵阶段,一边美好却带虚幻,一边现实却是人人都觉赞的理所应当,选择?
作为女性的我,我不知道是该羡慕雅清的美丽“相遇”,还是该庆幸自己没遇到这样的左右挣扎。
女生都对爱情有幻想,白马王子深情款款向你走来与你相遇,心动相知相恋,虽然俗套确是那么让人沉迷。
昨天看一影评,说受到最大的伤害是那位出场很少的未婚夫,我到觉得有果皆源因,不过女主因为挣扎因为迷茫确实不能成为很好的借口,毕竟也算是刺伤,伤人伤己,难受难捱。
看完电影,我有种忧伤,我还没遇到我幻想的爱情,虽不期望爱的轰轰烈烈,山崩地裂,但也希望你的眼里有着我,我的心里有着你,要求很简单,大部分都这样,但也在想会不会也如一些看见的或者说是普遍的现象一样,相亲结婚,众望所归的良配,不知是爱还是不爱,因为未品尝滋味,所以只有时间去证明;又或者运气好点,有过相爱,种种原因,最终新郎他人,也能这样过一辈子。
我觉得爱情好复杂,因为未相遇,所以不相知。
雅清说:“是我们太复杂,还是他们单纯,能够”我想,不论哪个时代,总有人这样的爱情或者那样的妥协,那个年代虽然纯真的大背景,但同样不是仅仅因为这个元素,所以两位老人能如此执着相爱,在于人,在于你。
最后放弃那么多的多思,也想回归正常状态说一句,尼玛这又不是屌丝打败高富帅的例子,老套的说一句“勉强在一起是不会幸福”“拖得越长,伤的越深,到时候都痛苦(绝逼的,你看没结婚就这样,结婚肯定更悲催)”,现在运气好,遇到一个帅锅加心仪对象,怎能不溃不成军,但好似确实如薇薇安那样想,做过的选择,底线是何。。
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梗。。。
哎。。。
相爱容易相守难,不知结局是如何。。
时间证明了老人的爱情,其他的想百变未来也只有坐等。。
我又何必如此纠结(又不是我选择),whatever。
关我毛事!!!
最后从个人观点不专业的说说电影,画面很美,剧情顺畅,感动有触点,丝微爱情涩的味道。。
真真偏文艺清新风,整片无所谓高潮迭起,惊心动魄,有的只是一份悠悠的爱情与按部就班现实的碰撞和那么缠绵悱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用这个词)的六十年恋,最后问一句如果你是纪雅清,你会怎么选择?
碎着⋯⋯
很喜欢的画风
1. 喜欢刘芸;2. 茶园极美;3. 男女主角超配;4. 大陆爱情电影总算有了一点小清新的感觉;P.S. 这不就是略山寨版的海角七号吗……
无力吐槽
就当是看颜了。一人一颗星。
算是中等水平文艺片制作,起伏不强,节奏还是有点问题。但说实话还是哭了。所以片子还是赢了。整体可以给7分,是一道清粥小菜。朋友说她没有看到刻骨铭心的爱,我说。。这片是一段无果的爱的结束,一段新的爱的启程,只是一次心动,和上一代一生的记忆。不能要求凉拌黄瓜吃出红烧肉。作为周仔nc粉给4星
实在太难看 不忍心继续折磨自己 提前退场了
爱是一场旅行
剧情狗血啊............没办法这种片子就是卖脸了- -囧
为了周渝民
也发给我仔仔样帅哥来段艳遇就好,看这个不如复习下海角七号。
- -这么多年了帅还是帅 做作还是做作 烂片也还是烂片
爷爷与恋人的爱是分隔两岸从未分开。许念祖和纪雅清的爱是现实桎梏中的短时倾心,有些迷茫彷徨,幸而未完全错过。刘诗诗与好友打电话那段的表现很触动,周渝民的忧郁气质也与电影质感十分贴合。这是一个温润细腻的故事,在夏日令人心静。
我居然泪奔了
刘诗诗演得果然很烂
看睡着
纯真美景,清新淡雅。开头简单,剧情也简单,但结尾绝不简单。电影名减一星。
”他们一直在一起,因为他们从未放弃对方“
那个相机想要一个
烂到想要爆粗口,刘诗诗能不能不要再接烂片了,一直哭锤子哭。一星给一台词:在这个世界上,你会对很多人都有感觉,但那并不代表那就是对的人,他们也可能并不适合跟你过一辈子,激情有时候会让你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东西,等你回到现实中来,你会发现那并代表什么,而且你不要忘了,你已经做过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