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前一部,前传少了很多细节,一切顺理成章但又不太完全合乎逻辑。
中间位置比第一部有小惊喜,但不完全够支撑一整部电影的可看性。
坏人对决坏人好像是有卖点,但是呈现出来的坏人很蠢。
我比较害怕出了这个前传之后会再出一部前传交代她怎么进的精神病院。
那真的是大大龄女主演小孩了。
毕竟女主已经脱离了幼态,再多效果也难找回那种状态。
其实换个真小孩来演也不是不可以,不一定非要原来的女主。
本片除了与2009版时间逻辑上的牵强联系,其他并不是前传或续章,更像是重拍或翻拍。
2022版养母变身凶悍怨母,这个设定在2009版里并未展现关联度,只是意味着本片更早陷入“家庭砍杀”。
(说砍杀而不是杀戮,因为动作场景设计和执行难度较高,大多敷衍破坏了主旨和恐怖氛围)养父的塑造始终未变,因为养父本来是esther人格塑造的对手人格,是其宇宙。
是其不可能实现的救赎。
养父的设定正是esther人性悲剧的源起和终点。
绘画音乐天赋,黑丝带与《圣经》,古典服饰,这些icon展现了leena的聪慧善良,她的邪恶何以滋生呢?
2022版。
关键镜头语言还是过关的。
一个镜头就暗示:31岁的leena最向往的就是男人的父爱。
2007年爱沙尼亚某精神病院。
2009版。
美国版33岁的esther以为终于迎来和养父爱的时光。
化妆虽然神奇,但灵魂无法化妆。
12岁的小演员扮演9岁女孩,然后再由内而外表现33岁怨女心。
这正是当年首版轰动全球的核心所在,也是本IP时间逻辑障碍所在。
2022版。
手腕和脖子的伤痕提示她曾经历非人折磨,缠绕黑丝带开始成为暴力icon。
1976年出生于苏联的孤儿leena,身患罕见疾病,曾遭非人待遇,这就是杀戮和盗窃邪恶滋生根源?
其实影片避重就轻了。
爱沙尼亚早已是发达准西方国家,2005年就加入了北约和欧盟。
2022版。
esther重出江湖。
分裂人格不言而喻。
这是7岁女孩的笑容吗?
2022版。
让我们捋一捋:25岁演员扮演31岁leena,leena再扮演7岁的esther。
2009版被美国家庭收养登记年龄为9岁。
2009版。
陷入绝望的esther现出爱沙尼亚版33岁真容。
邪恶和战力指数飙升。
烂牙象征黑色的童年。
2022版。
又一个新的意象来帮助塑造esther的分裂人格。
与到访小老鼠成为朋友,暗示她认为自己卑微。
这个设定有意义,解释何以爆发邪恶化的自尊。
2022版。
更加凶悍的养母为esther换上粉色丝带,欲掌控其人格。
为何2022版养母设定为与2009版完全相反的恶母?
2009版。
养母的爱心也激发了esther内心被层层包裹的童真和爱。
与养母的最温暖时光铺陈了之后两人生死决斗,是2009版处理的亮点。
动作场景相对设计考究多变,钱花得也到位,当时预算2000万美元。
养母的演员因此获得温子仁的全球大热恐怖片《招魂》系列的主演机会。
2022版。
荧光双面画虽然不是新元素,但比2009版涂鸦暴力美学上有很大提升。
除了一贯的暗示分裂人格美丑善恶共生,养父形象也更生动,但是养父按既定原则必须很快死亡,铺陈也是无果。
这种既定恐怖类型对复杂人性进行非此即彼的简化处理,必遭淘汰。
2022版。
有关养父和esther绘画天赋和默契的场景做了很大提升。
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精神认同和联系。
没有对养父的眷恋,esther盗取财物后逃走不会发生杀戮。
成年esther与养父的宿命就是这个IP值钱的地方。
1990年代《沉默的羔羊》前世今生续演20余年。
但本片IP对邪恶源起不宜深掘,东欧孕育的童颜邪神入侵美国家庭,这一主旨已经大不合时宜了,世界格局已发生巨变。
2022版制作预算明显捉襟见肘。
leena年龄疾病的设定与时间逻辑冲突也已凸显。
惊悚恐怖类型电影数年前已显现新的发展趋向,跨类型反类型反叙事反铺陈,恐怖效果依赖全新的来自人类思想宇宙溯源的光影意象,多意隐喻和超现实风格,如《仲夏夜惊魂》《北欧人》《钛》《孵化》《men》等。
本IP适合延续路径实际是心理惊悚,人格分裂人物冲突才能充分释放。
复杂人性结果于廉价砍杀必被淘汰。
当警卫走进囚禁艾斯特的精神病房时,艾斯特在看着秀兰.邓波儿的《小公主》。
我好奇艾斯特有什么样的人生故事。
她长得美丽,衣着优雅,会说多国语言,会弹钢琴,会画画,谈吐文雅,总是随身带着圣经。
但她分明身为侏儒,被拘禁在一个精神病院里,每日对着肮脏的高墙。
医生说:“她一生为了生存挣扎。
” 她把天鹅绒丝带戴在自己的颈子上,用来遮掩皮带捆绑的痕迹。
她如此骄傲,却又不得不沉沦在这个低俗破败的监狱中,与诸多疯人为伍。
她想要爱情,想要家庭,想要弹奏一曲柴可夫斯基的权利,为此她不惜谋杀。
当她将心理医生锤成重伤后,她款款地走进了医生的公寓,品味红酒,弹奏钢琴。
她在品尝本应属于自己的人生。
她先后以孩子的身份走进过两个家庭。
第一个家庭里全是疯子;哥哥残杀妹妹,母亲帮忙遮掩。
她纵火杀死了这死不足惜的一家,也算是为无辜惨死的小女儿报了仇。
第二个家庭一团乱麻,酗酒的母亲曾经将聋子女儿推下池塘,只为了挽救家庭关系和缓和流产的悲痛才把她将救命稻草领养。
她在这里遇到的,是曾经出轨的养父,疯疯癫癫的母亲,还有一个愚蠢的哥哥,把一只小鸟打成重伤后假惺惺地颤抖着看她解脱它。
“你是疯子。
”他说。
谁才是疯子?
这个世界本来就混沌且疯癫,只不过她又加上了暴力。
我不否认她是疯子,我也认为她令人胆寒,心狠手辣。
只是这一路看下来,这些各自畸形的家庭和里面的居民更加可怕。
女主上部里挂了,按照逻辑,续作往前发掘无可厚非,但背景不代表全部,编剧能否在情节上拿出点诚意呢,那种每到关键时候就迷之操作的举动,简直是拿观众当傻子……这里说下我所认为的三大硬伤:首先是精神病院,那些监管者都是来打酱油的吗,还是说上岗没有考核又或者不做心理调查,恋童癖被揪着脑袋撞墙,肌肉男被女疯子开挂虐杀,使得逃出去的过程显得非常随意。
然后是我们的主角,因为长大了的缘故,看起来好老,即便是妆化和特效,都救不过来,回想起之前的纯真模样,整个就是一心机婊呜呜。
最后就是家庭这块,我实在没想到母子俩竟然是个变态,而且还压制恐怖源头,如此编排,真不明白导演怎么接受的,是觉得曲折离奇吗,还是说好好的非要作死呢……总之,失望了,但至少有上部的美好,也就不遗憾了。
7.7分 珠玉在前,还没出1080p就迫不及待的看了。
看这不合格的评分已经做好了狗尾续貂的准备,没想到正片质量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尽管完全不同于前作的风格,仍不落下乘。
优缺点都十分明显。
先说缺点:时隔这么久,女主复原的孩童模样明显没有前作自然;剧情逻辑存在很大问题,例如女主逃出精神病院的方式就毫无技术含量,看守跟没长脑子一样被诱惑,整个看守体系恍若无物/女主装孩子的功力明显下降,到新家里显得特别蠢。。
/女主和妈妈杀了警察,居然没人发现吗?
以及画面质地太差,五毛钱特效,氛围感几乎没有。
剧作十分考验功力,最大的扣“冻龄女孩”已经揭开,几乎没给续作留下伏笔的前提下,选择了放弃一部分逻辑上的缜密,把所有的亮点放在反转上,不得不说这一招来得十分高明。
观影过程十分过瘾,剧情一波三折,十分流畅。
换了导演,从正统的恐怖片变成了惊悚片,甚至还有那么点喜剧感觉,嘴炮占据大量篇幅,杀人全是清一色的砸到爆血,整部电影的艺术高度因此下降了不少,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爆米花商业惊悚爽片。
黑吃黑,全员恶人的反转十分自然,往前想则许多奇怪的举止都有了解释,人物动机得到自洽。
通过一惊一乍完成的转场递进效果可谓不错。
整部电影中规中矩,没有了第一部的惊艳,还是能够勉强合格。
而作为个人喜好的加成,我可以给到四星。
只要你不报着极高的期待而来,看了就不会后悔。
——————9月10日更分三星 细想后觉得逻辑问题无法忽略
很久没有这么急切地想看一部电影了,它就是《孤儿怨》的前传,我特别想知道编导们在最大的悬念已经揭晓后,如何给观众再次制造反转。
当看到是茱莉亚·斯蒂尔斯扮演母亲的时候,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茱莉亚从出道那天起就一直演那种个性比较强、比较叛逆的角色,一看就不是善茬子。
她在千禧年时代刚出道的时候就非常走红,和希斯莱杰、乔什哈奈特等人都有过合作,还演过后现代版的莎士比亚电影《哈姆雷特》和《奥赛罗》,可以说演技功底也是十分过硬。
但可惜后来就星运暗淡,即使是接了《伯恩的身份》这样大热的电影,也没多少人注意到她,可能是银幕形象比较单一吧,成熟了之后反而没用武之地了。
选择这么有性格的女演员,说明她要和孤儿来一场恶斗。
这个反转也不算高明,茱莉亚的扮相看起来就不是很慈善(让我想起了飞越疯人院里的院长),还不如找个温柔一些的女演员,才能更好的服务这个剧情设置。
埃斯特这个坏人不可能在前传里遭受正义的制裁,所以她肯定笑到最后,但如果剧情只是她一个一个杀了好人,那这部电影就彻底cult了,所以为了大众口味,只能让她杀的人也是坏人,坏人之间互相杀反而让人看得过瘾。
而且埃斯特在片中被“大人”打的很惨,这在其他电影中是不可能有的,增加了奇观性。
我觉得这部前传之所以出炉,可能是因为新版的《坏种》大受欢迎造成的。
但小孤儿长大了硬拗成萝莉,看起来还是有些诡异,这种诡异是前部所没有的,如果《孤儿怨》还有续集,可能这种诡异会渐渐演化成cult电影。
刷这部片子主要还是因为情怀,本身对它的质量是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值。
因为这种经典的恐怖片,想要拍出一部质量非常高的续集难度是非常大的。
这部剧评分比较低,主要体现在剧情的设计上面。
原版的人物设定已经固定死了,所以说对于她的成长经历,我觉得可以再去深挖一下,而不是说直接从她已经定性为一个成年人开始。
而且剧中的反转有一点点太硬了,如果能够把妈妈和哥哥早就知道蹊跷的这个内情隐瞒到片尾处,可能会分数更高。
在剧中就开始透露了这一点,反而有一点让人对女主产生同情心,甚至觉得最后的反杀都算是正当防卫。
要是我作为编剧的话,拍这么一部做为前传的续集,会从她的成长经历入手,把她陷入这种年龄不断增长但是身体却停止发育的困境之中产生的心里逐渐畸形过程展现出来。
遭遇歧视、霸凌、性侵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她心理变态的导火索。
如果能把一个心理正常的侏儒逐渐黑化的过程拍出来,我觉得会更加吸引人。
强行结局?
前面看的还能理解,后面故事走向变得十分牵强,一个侏儒给人家全家反杀了?
为了再拍续集吗?
第一部还是蛮好看的,但这部女主的形象很明显已经没有小女孩的感觉了😅这个妈这么厉害,这么聪明都是这样的结局。
这个电影蛮多没常识的地方,警长去去有指纹的光碟,为什么要拿这么明显的东西走,一下子就被发现😅
作为类型片,根据以往经验,续作要取得成功是相当有难度的。
整片似乎还沉浸在十几年前正传的成绩之中,说亮点也不是没有,首先这家人母亲角色的塑造和背后的原因,还是有一些令人赞叹的设计。
剧本上,打磨还是差了一些。
譬如:艾斯特明明是一个危险的人物,剧中刚开场(背景说的是对养父母云云)就通过精神病院工作人员(那么多看守全副武装拉警报找她)说了,为什么那个看守还能如此轻松的送?
艾斯特就算能力很强,但是出逃如此戒备森严的的地方 犹如赵子龙长坂坡一样轻松。
最后那个调查艾斯特失踪案的警探(类似亚裔血统),作为一个成年人在自己家里,在有所察觉,拿出配枪的情况下竟然被捅死,是真的迷之剧情。
假如真的艾斯特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后面面对女主人,和她的孩子,也不应该表现出那样的手足无措。
所以剧本上并不扎实,逻辑漏洞依然很多。
以上这些完全可以在剧本设计上更好的做一些细节补充和合理的设计。
但完全没有、顺便说一下:剧中有交代父亲无意中贴在画架上的警探简报和资料,这一点明明可以好好做做文章,增加悬疑气氛,但为什么毫无展开,还是说编剧没打算在这上面着墨?
接下来就是我认为最大的败笔了:演员本人没有任何问题,但作为续集演员造型和化妆勉强可以接受。
但作为前传,人物是前传那 设计上至少要比正传年级看着小,退一万步讲至少也要和正传接近吧。
而剧中,苍老的太过明显了。
实质上女主演员也才二十四五岁吧,但是化妆真的离谱。
近景明显看起来都有皱纹了很老了。
就这样还在刻意致敬第一部的萝莉造型,强行给观众代入和正传经典设置的一些情感勾连,据说剧组运用了ai技术换脸,还有利用某些方法故意把主角身高弄得那么矮,刻意接近9岁小女孩外貌身高,这个真的是违和感十足。
派拉蒙也许就是,想着趁着女主年纪还不大赶紧搞一下前传,但是主创忽略了这片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女主要饰演前传人物,还不如彻底通过ai技术让女主更年轻一些更好,这一点看看漫威给美国队长瘦弱的罗杰斯运用的特技,当然也可能成本太高等等原因。
所以结果就是前传女主缝合怪:610岁的身高,1720多岁的面庞。
这不是更尴尬了吗?
当初看预告片就觉得哪里不太对,反正怪怪的感觉。
以上所有观点不针对剧中的所有演员,演员的表现都还OK。
事实证明:只是有了好演员。
没有好的故事,好的剧本的打磨 真的很难出精品。
派拉蒙这样的大厂,这个前传真的是令人失望。
私以为: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拍后传,因为据说当时正传还有个暗黑结局,就是全家被屠,女主最后并未死去。
可以在新拍的续集中,刚开场打上字幕把当年2007年拍的另一个结局结尾通过闪回直接放出来,然后蒙太奇镜头一转十几年后······
上图2009年正传,下图2022年前传;对比起来伤害巨大
导演拍出来是想要气人的吧?
个矮就能装小孩?
那全天下的侏儒到90岁都是小孩 再说自己家孩子什么声音不知道?
还用得着心理医生、警察帮着调查??
最扯的是妻子发现女主身份后 不是立马上报 而是帮着女主朝奄奄一息的警察又开了几枪 还一块抬着把尸体扔井里 回家一块过日子……理由是'你的归来 使我老公重拾信心'不知是纳过闷来了还是怎么的 这天妻子往女主的饭里下好了毒 并怕女主不起疑似的强调'做了你最爱的' 好在女主一心只想着怎么跟她爷们好上 提议过几天跟他去画展 妻子替“女儿”以另有安排为由敷衍了过去 女主愤然离席 这盘有毒的菜最后被耗子吃了转天妻子看到没被毒死的女主 一点也不担心会被报复 在火车站差点被推下站台 还吹牛'你以为你能杀了我?'观众觉得怎么都得报警了 妻子仍选择直面 在火车站被喷了辣椒水的儿子第一个到家 见到女主回来无任何反应 直到他妈进门 说你得帮我干架 母子二人气势汹汹上楼找女主算账 还没开始动手儿子就挨了一下 追上来与女主撕打 滚下楼的女主安然无恙跑掉了 这会他妈过来说'去 把她了结了' 儿子去了就被杀了女主把炉灶点着后爬上房 妻子火也不灭 对着眼前这个杀死自己儿子的讲着失子之痛……装了把刀 却冲着房瓦捅 最后从屋顶坠亡赶来的丈夫把女主拉了上来 就在女主以为一切如愿以偿时 男人发现了她的假牙 被发现装嫩的女主并未因此恼羞成怒😂 而是因为劝服不了男人跟她将就 把这个也杀了
还不错,first blood
算是孤儿怨的前传吧,和孤儿怨比起来差的还是有点多。只能说变态之间的对抗
还行,单身保命。
《孤儿怨》的精髓是十二岁的演员顶着萝莉脸扮演三十岁的毒妇,恐惧来源于这其中的反差感,但现在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二十多岁的演员反而要演她十二岁时的作品的前传。看到女主老成的脸,整部作品便毫无说服力。这部前传把终极反转押在了老妈身上,女主从加害方沦为受害者,不能说完全没惊喜,可在这之后的剧情都显得极度不正常。老妈把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留在家中,居然是因为这个女人让自己的老公再次容光焕发??这辈子都没想过可以在《孤儿怨》看到两个女人拍动作戏,并且看到她们在屋檐上吊着,等着男人来救,真的很搞笑。
【💣】没有任何脱离IP的成片必要。
12岁的女主是天真外表下的邪恶,25岁的女主再用孩子时候那套演法我只觉得做作,何况脸太成熟根本骗不了人……
2022-08-20 with Maja @Cineplexx Galerija, Belgrade; 难得想看一次惊悚片,低于预期,一度当成喜剧片看了; 看了其他豆友的短评,女主还真的像谢娜哈哈哈
没了前作的反转却能另辟蹊径倒也不错,只是两个神经病都打不过一个神经病,这主角光环有点太强大了。PS:每次都假装女儿然后爱上爸爸,这真的是脑子有病吧,正常人谁会爱上自己的女儿呢。。。╮(╯▽╰)╭
人长期没有性生活真的会变疯批
为了看有多烂而看,犯贱。因为已经知道女主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变态侏儒而没有任何悬念,只是惊异于这小身板怎么那么大力气杀掉那么多人,确实很适合作为心理暗示片给恋童癖集中放映。
没你们说的那么烂
剧情还可以,原版女主让这部电影更有内味,可惜时长太短了,第一部两个多小时,而前传除去片尾,才90分钟的剧情……
一个个都什么九曲十八弯的奇葩脑回路!“这他妈八岁?”这神态比她善良可亲的妈咪都老,怎么骗过Allen的?Allen还真是纯情大男孩!
如果是十年前,这种片子可能第一次出,就小成本大回报。现在同样的故事还是前传,框架套路近乎完全一样,如果是在现在的国内市场可能已经被毙掉了。
真就国产版谢娜,25岁再演小女孩已经不合适了,况且剧情也和上一部如出一辙
这一部真是没想到,看似美满的家庭。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算盘,结尾居然有恶魔的眼泪。
【2.0】
豆瓣评分居然比IMDB还低hhhh,可能因为假萝莉长大后太像谢娜了。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直线崩。恶母子竟然打不过一个9岁的身体?和第一部一样,父亲也是个傻白甜,这是什么设定?讽刺丧偶式育儿?
逻辑牵强、桥段俗套、人物为了推进剧情故意犯蠢……差劲差劲差劲至极
哈哈哈哈哈我怀疑这个导演憋了100多分钟就是为了最后那个捏脸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