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安多第二季

Andor Season 2,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角色前传剧,安多最终季,安道尔 第二季(台)

主演:迭戈·卢纳,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吉娜薇·欧瑞丽,阿德里娅·阿霍纳,本·门德尔森,丹妮斯·高夫,凯尔·索列尔,福里斯特·惠特克,艾伦·图代克,费伊·马赛,伊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5

《安多第二季》剧照

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2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3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4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5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6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3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4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5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6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7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8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19安多第二季 剧照 NO.20

《安多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不是希里尔辜负了帝国,而是帝国辜负了希里尔。

迪士尼出品,星球大战衍生美剧《安多》第二季放出了最新的7、8、9三集在imdb上第八集和第九集取得了9.8的高分!

第八集的戈尔曼大屠杀把剧情引向了高潮!

这一情节的现实原型来自1968年,发生在墨西哥的特拉特洛尔科事件,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开幕的十天前,墨西哥政府对特拉特洛尔科三文化的示威群众进行了暴力镇压《安多》里,为了建造死星,银河帝国准备暴力开采戈尔曼星球,引发了戈尔曼星群众的强烈不满,大量群众进行了抗议游行帝国想了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让一群毫无经验的年轻新人士兵混入示威群众,在安排狙击手向士兵开枪,把游行转变成暴力流血冲突新人士兵全部成为了炮灰,银河帝国封锁消息,对外宣称自己的士兵被袭击了才导致了这一切

第九集,“南大”冯蒙斯玛在众议院的演讲是另一个剧情高潮,她当众暴露自己的义军身份,为戈尔曼发声,这里有一个细节,南大不知道银河帝国皇帝的真正身份是西斯尊主,真正知道的人只有几个安多带南大逃跑的情节非常的刺激,虽然作为外传,我们都知道这几个人的结局,也知道他们不会有事,但是剧里的氛围塑造依然非常的精彩紧张逃跑路上,南大留下了一张表情包

比克斯bix也迎来了最终的结局,比较出乎意料,比克斯选择了主动离开,她明白安多对义军的重要性,不希望安多为了自己结束反抗

比克斯立下flag,等革命成功再来找安多,然而她不知道的是没过多久,《侠盗一号》里的安多就会死在死星的攻击下这几集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前台小哥说出了《侠盗一号》里琴的经典台词:“反抗是建立在希望的基础上”

安多在戈尔曼捡回来了帝国安保机器人K2,也就是《侠盗一号》里的呆萌机器人戈尔曼星球的设计大部分原型来自法国,你可以看到这里有类似法国的奥斯曼式的建筑风格

不是希里尔辜负了帝国,而是帝国辜负了希里尔。

第八集里,西里尔·卡恩这个角色彻底下线。

这位帝国打工人,体制内工作者,女强人的小奶狗迎来了最高亮的人物弧光

其实一开始,很多人认为黛德拉·米罗是《悲惨世界》里沙威的形象,毕竟身世几乎是对于沙威的照搬,黛德拉对于秩序和法律是有一种出于正义感的追求,而西里尔更多因为原生家庭原因不自信缺乏主见,应当是无知之恶的代表,出于盲从而客观上推动集体之恶的代表仔细想想,原生家庭的问题转移了很多大家对于西里尔关注的角度,其实如果只看工作中的西里尔,其实他也是一个守序中立的角色,有自己主动对于法律、治安、和平等等的追求,甚至比一般的守序中立多了几分良善和人情。

就像沙威追逐冉阿让一样,他也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追逐安多,在企业里他的级别完全可以坐办公室不用风吹日晒,后来在科洛桑部委完全可以躺平却还是主动联系帝安局,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和自己和解如果说黛德拉继承了沙威的出身,而西里尔则继承了沙威的殉道在戈尔曼这几集,黛德拉反而没什么“沙威成分”。

虽然一开始她也质疑过这种措施,但在帕塔加兹少校的说教后,她还是坦然接受了这一切,甚至联系西里尔开始展望回归科洛桑后的功臣生活。

在抗议时虽然也一度犹豫彷徨,但在战术官上尉的催促下亲自下了命令。

之前还以为会是帕塔加兹少校直接下令清场,她面对自己的无力而崩溃,这个发展反而在这里让她这个有沙威身世的人不那么沙威了。

反而在这里,西里尔成为了沙威,实现了升华。

就像沙威同情抗议的学生一样,西里尔也同情抗议的当地人,多次想要劝他们回去,甚至不惜违反宵禁,他尽力了,甚至他无能为力。

在得知帝国真实目的后,他是第一个信仰崩塌了,他跑出大厦,迷茫的站在混乱的戈尔曼广场。

帝国军发现了他,没人攻击他,也许很快帝国的人就会将他救回。

但在这时,像是一个命运的玩笑。

就像沙威在抗议中和冉阿让重逢了一样,就像沙威面对可以逮捕冉阿让的机会时犹豫一样,西里尔发现了安多,也许这是他现在内心仅存的目标,他和安多缠斗在一起西里尔有了干掉安多的机会,但是他发现安多根本不认识自己,西里尔拿着扳机的手在难得的机会面前犹豫了,他没有获得一个像沙威一样主动殉道的圣徒结局,反而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

或许,这一对夫妻拼凑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沙威形象吧,他们两个人各有沙威的一面,也各有非沙威的一面,就像是一体两面一样,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殉道者。

讽刺的是,那个一直嚷嚷着非暴力不合作、皇帝是好的只是奸臣蒙蔽的手工工场主,亲手杀害了当地帝国高层里面唯一一个同情他们、希望他们不要盲目牺牲的人,也是很讽刺的一点吧,同情起义者的官员反而被起义者杀害。

帝国里,那些个人私德无亏甚至个人道德高尚的好人,比如第一季工程兵上校,比如西里尔·卡恩最后都是黑色幽默的悲剧结局,帝国里的好人没有死于帝国之手,而往往先于其他人死于义军之手

 2 ) 没有Andor的时代 只有时代的Andor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public and the Empire?The empire can win, the rebels can win, the fascist can win, the allies can win.这是胜利的时代,这是失败的时代——胜利属于帝国,胜利属于义军,胜利属于法西斯,胜利属于盟军。

智慧与愚昧并存,秩序与叛逆共生;信仰的星火在虔诚的灰烬里闪烁,理性的天平在情感的浪潮中沉浮;这是一个用同种模具铸造的混沌纪元,这是一个被同种光芒照亮的永夜轮回。

But why did the rebels win? More trust, more understanding, more respect, more good human nature.结尾Andor 走向U-wing,走向早已确定的宿命,至此星战粉全体起立!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great captain.Sky and stone.

 3 ) 真正的三部曲

本周《安多》第二季放出了最后三集,这个系列彻底完结作为外传,两季《安多》和《侠盗一号》组成真正的星球大战史诗三部曲,不敢相信这之前迪士尼还拍出了“野史三部曲”以及《欧比旺》

《安多》第二季依旧延续了第一季的相当一部分水准,制作精良,道具画面服装都无可挑剔,可以说是星战有史以来最好的作品。

剧里没有光剑和原力,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抗争故事,他们没有被写入银河系的历史,不会有人记住他们,但是其中的每个人都共同组成了“新希望”仔细梳理一下,最后这部分的时间线,你会发现原来从死星消息泄露,到死星被卢克·天行者摧毁,只有十天不到的时间第一天早上朗尼通知卢森并被杀,卢森同天对峙戴德拉并自裁进医院,同天克蕾雅前往医院给卢森拔管子,当晚克蕾雅通知安多并在第二天被营救到雅文4第三天早上安多前往卡夫林,同天义军小队营救琴厄索第四天安多和琴厄索前往杰达并于当晚前往伊杜第五天义军小队突袭斯卡里夫,义军舰队突袭斯卡里夫并由坦提夫4号飞船携带死星计划逃跑第六天帝国在塔图因上空抓获蕾雅公主,同天机器人逃跑并被贾哇人捕获第七天机器人与卢克碰面,死星摧毁奥德朗第八天卢克携带机器人和本克诺比登上千年集逃跑,同天他们前往奥德朗并在死星营救蕾雅公主并逃向雅文4第九天死星前往雅文4并被摧毁第十集的主要角色只有卢森和克莱雅,影片花了一整集告别卢森这个精彩的角色

剧集播出时很多人都在猜测卢森这个角色会怎么下线,作为义军最黑暗的存在,在帝国首都科洛桑的卢森干掉了可能会暴露消息的朗尼,在和黛德拉对峙后自我了断由于黛德拉的造访太突然,卢森自尽未遂被帝国强行续命,克莱雅去医院帮卢森善后,中间还回顾了一下她小时候和卢森的相遇,很多人推测克莱雅是安多的妹妹,但看两个小演员,长得完全不一样

没有卢森就没有义军,迪士尼完全可以给卢森拍一部个人剧,讲述他早期和帝国对抗的故事朗尼的死导致帝国体制内公务员黛德拉涉嫌泄露死星情报被调查

没想到这位为帝国服务了一生的政治女强人,最后被送进了第一季关押安多的监狱里

为了抓捕克莱雅,同时又不泄露死星的消息,居然找了个阻止传染病的借口

最后一集和《侠盗一号》衔接的非常完美,奥德朗地狱笑话永不过时

最后一个镜头给了稻田里抱着孩子的比克斯,孩子应该是安多的,但是想到不就之后《侠盗一号》的剧情,非常令人唏嘘

 4 ) 谈谈Vel的人物塑造

看到一篇影评,照着性别叙事上来就把《安多》Vel、Bix、Mon、Kleya这些有血有肉的出彩角色被喷了个遍。

我觉得有点可笑,就在评论区简单探讨了一下vel的人物弧光,不想被直接删评拉黑。

遂单独写一篇影评,谈谈vel 这个我认为在有限的篇幅内塑造的极其出色的角色

vel第一次出场是S1e4,她因为卢森要把安多半路插进阿尔达尼小分队而大发雷霆。

后面的剧情说明她既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但是阿尔达尼应该是她第一次带队,也会出现像S1e6中神色慌张不敢发号施令的情形。

但是在第二季中,我们已经看到了vel在领导层面的进步。

她在和戈尔曼前线的对接任务中表现的得心应手,全程冷静部署。

S1e6结局,vel一瞬间想抛下濒死的内米克不管,但立刻就被安多和skeen说服;当后来kleya命令vel除掉安多时,vel也展现出了明显的抵触。

Vel外冷内热的性格和极具同理心的品质在第二季得到了延续。

当cinta因为猪队友不听号令持枪而死于非命时,vel忍受着内心深处的巨大悲伤对猪队友发表了一段催泪的独白。

换成第一季的vel,可能已经毫不犹豫地一枪带走了猪队友,但此时此刻的她,深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她已经学会了“think like a leader”,她真正做到了第一季cinta口中的那句“rebellion comes first, we take what’s left”.vel的下一次出场,是在安多给卢森干私活离开后被上面派过来找bix谈话。

从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在失去cinta后,vel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很多思考。

vel在后期剧集在和bix、安多、mon的人际关系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这些人都愿意面对她敞开心扉。

当mon无法确定安多带回的消息的真实性时,第一反应就是让vel去和安多谈。

回想第一季,vel和kleya还是话不投机、互相看不上,

但是在本季的最后一集,正是vel给kleya披上雨衣,搀扶着她走回房间,并告诉kleya “you are here with friends”, 挽救了崩溃边缘的Kleya。

也是在这一集,vel劝安多有空去看看bix,当安多说“我听说她过的不错”时,vel立刻表示了肯定,这足以说明即使bix离开了雅文,vel也一直与她保持联络。

未来把安多死讯带给bix的人很可能也会是vel,没有人比她更懂失去挚爱的悲痛。

vel和卢森的关系同样耐人寻味。

第一季的vel,只是单纯的作为卢森的手下出现。

第二季已经有几处对话透露出vel和卢森在行事风格上的分歧,当得知卢森有意分开她和cinta时,她也像情人表达了自己对卢森的不满。

然而在最后一集,面对卢森的死讯和安多为卢森喝一杯的提议,她回复道“just this once”。

vel对卢森有着足够复杂的情绪,但她仍然敬佩卢森为大义献身的举措。

总的来说,vel的人物塑造非常立体,而演员Faye Marsay也贡献了极其精彩的表演。

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能够体会到编剧刻画人物的良苦用心,而不是动不动就程式化角色,认为“只有成为战士”才不是弱化女性

 5 ) 还是那个钛战机太帅了!

终于看见钛战机的各种细节了!

比其他剧集和电影里面都要细致得多了!

不过里面的仪表还是70年代星球大战电影里面那种很原始的样子!

这外形真是太帅了!

这架实验机和其他那些钛战机还不一样,而且至少是个三座的!

而且够结实的怎么撞都没事!

看来摄制组真是做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

钛战机(TIE fighter)是《星球大战》系列中出现的一类攻击型星际战斗机,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基本信息名称由来:TIE 是双离子引擎(Twin Ion Engine)的缩写,准确全称 “TIE/ln fighter”,表示其所属的 TIE 系列生产线中的战斗机型。

制造商:西纳舰队系统(Sienar Fleet Systems)。

外观造型:球体驾驶舱和六边形机翼,外形独特,辨识度高,最初设计颜色为蓝色,后因制作技术原因改成灰色,在《星球大战 V:帝国反击战》和《星球大战 VI:绝地归来》中颜色变为灰色中带有较淡蓝色。

性能特点优点速度与机动性:配备双离子引擎,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动力,具有很高的速度、加速度和操控性,能够快速转向和做出敏捷的动作,在近距离空战中具有一定优势。

生产成本低:设计简单,组件成本低廉,可以大量生产,这使得银河帝国能够组建庞大的钛战机部队,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缺点防护能力弱:为了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钛战机没有配备偏导护盾和救生系统,机体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敌方火力的攻击。

视野受限:太阳能翼会遮挡部分视野,导致飞行员的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在战斗中可能存在视野盲区。

续航能力差:没有超空间引擎,无法进行远距离的航行,只能在短距离内执行任务。

主要型号标准 TIE 战斗机(TIE/ln Fighter):尺寸为 6.3 米长,是帝国海军最常见的型号,配备两门激光炮,服役数量众多,一艘歼星舰通常可携带 6 个中队的钛战机(72 架)。

TIE 高级 x1(TIE Advanced x1):尺寸为 9.2 米长,是一种高级原型机,在 TIE 战斗机的基础上配备了超空间驱动器、偏导护盾和集束导弹发射器,两门激光炮被替换成更强大的 L-s9.3 激光炮,达斯・维德的座驾之一就是一架 TIE 高级 x1。

TIE 截击机(TIE Interceptor):尺寸为 9.6 米长,没有超空间驱动器和护盾,但其大气层内最高时速为 1250 千米,比标准 TIE 战斗机快,配备六门 L-s9.3 激光炮,两门在中央舱上,四门在翼尖上,能够在空战中迅速接近并摧毁敌方目标。

装备了护盾和超空间引擎的禁卫军版红色涂装截击机更为强大。

TIE 轰炸机(TIE/bm Bomber):体型比标准钛战机更大,多了一个弹药仓,可以装备质子鱼雷,用于对抗盟军大型舰只,虽然速度较慢,但武器配备强大,厚重的装甲使其能在与速度较快的船舰交火时不屈不挠

TIE 防御者(TIE Defender):尺寸为 9.2 米长,是索龙元帅倡议的高级实验性战斗轰炸机,配备有超空间驱动器和偏导护盾,大气层内最高时速达到 1680 千米,是速度最快的 TIE 型号之一。

与其它所有 TIE 型号都不同,TIE 防御者有三块太阳能收集板,每块收集板有两个翼尖,每个翼尖上都有一门重型激光炮,还配备了牵引波束投射器,火力和防御能力都很强。

 6 ) Who are you??? 果然要打败敌人就是要成为敌人甚至比敌人更可怕的存在吗?

革命是不是最终都把我们推向了另一个自己?

连着一周不到刷完了S1➕S2,体感S1给我的震撼更多一些,可能因为初入第一季是一个很新的东西很新鲜的世界,对一切人物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也是许久没找到一个如此对我胃口的史诗剧集了,也是第一次看大IP的衍生剧。

安多系列之最,刻画最完整成功的角色:安多,Luthen,KleyaBix,Maarva还有Cinta属于第二梯队刻画的还可以的,真的是Andor身边最重要的女人Bix和Maarva一步步把他推向了终极反叛之路。

其他人例如Senator和Vel就是大量篇幅堆砌不知道拍了个啥,到底是什么推动力她们一开始想要加入反叛军的呢?

刻画的太单薄了,角色特质一点厚度都没有。

记录一些S2给我一些印象深刻(但可能不多)的场面第二季第一集开头出现的帅气Cassian

鼓舞(蛊惑)女帝国员工时候的这幅样子当时震惊到我了,我看的时候be like“Who are you?

” 怎么一年不见如此会蛊惑人心?

“we started flirting”时候那个有点漫不经心,又胜券在握,又有些老谋深算的笑容让我觉得很陌生。

还有说“you are coming home to yourself”时候的虚假走心虚假真诚。

对比一下后面发现飞机型号不对任务交接出问题时候的怒火,每次出任务的不情愿,为了Bix暴怒找上门Luthen,以及一次次地说quit,做完这票就走人……感觉这才是真正的Cassie,又或者哪个才是真正的Andor我们也不得而知。

面对工作他也渐渐长出了两幅面孔,工作时候的冷静沉着杀人不眨眼,再到生活中对Maarva和Bix的患得患失。

Who are you?

其实ep1-3我认为的记忆点也就这一个了lol,节奏和剧情安排的都挺平平的。

烦了一个大型剧集到后面都会有的问题(例如权游和怪奇物语)就是角色越来越多,线越来越多,而且剪辑节奏也很奇怪,让andor在任务失败的地方待了两集多???

一个wedding看一群人疯狂party就半集多出去了,不得不说这个剪辑很奇怪是一,剧情丰富程度有问题更为致命。

上层阶级的荒淫奢靡,底层人民的苦难(Bix差点被rape的戏码),这种cross cut已经是很老掉牙的手法了,而且基本上第一集这两种对比我们也都看到了,第二季没有任何进步反而更无聊了。

ep4-6ep4小情侣一些mission ptsd 果然干革命的人最后都是broken inside

ep5我最喜欢的高光时刻:Kleya!!!

越发地感受到她和Luthen之间power dynamics的转换,她似乎才是Luthen的依靠,是那个可以给Luthen足够安全感的人,是那个真正掌握权力的人(演员演技太好了,全剧我的最佳)

这一段对话也是很有意思的,果然革命会让自己和原本的自己越走越远,太过清醒的人可能也搞不了革命。

ep7-9真正的高潮部分来了,其实整体的高曼大屠杀场面够足够长,够真实,够残忍,但就是感觉又有点不够意思?

类似于打戏够精彩但文戏张力不够。

遭受灵魂质问的Syril 我到底是谁?

令我震惊的点莫过于Andor在一切混乱大场面里面都表现的过分淡定,尤其是这个大屠杀仿佛和自己完全无关,只是拿钱办事刺杀Meero,好一个第一季雇佣兵即视感,不过Andor一直都给我这种感觉,也算是一个角色的consistency吧,就更让我觉得他越来越像Luthen了。

也变得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他对Bix有这么多分离焦虑症,而且剧情做的最不好的一点就是没有安排什么俩人一起出任务做到生死攸关的场面,这样虽然cliche但是Andor和Bix这个关系线会交到的更明确一点,以及俩人为什么会做一些决定,给够足够的理由,而不是只是活在他们口中“翻旧帐”的任务里。

一眼万年(不是)Syril终于看到自己心心念念一直活在全息投影里的Andor,然后没抓住target几分钟就死了,这里真的是灵魂质问:Who are YOU!

”也是本季最highlight的地方。

所以Syril到底是谁?

他知道自己是谁吗?

他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也总是被人骑在头上,母亲,上级,Dedra,一辈子一直在满足别人的期待,一直在追逐一个幻影。

这里我最好奇的地方是Dedra在为经历了高曼大屠杀而感到崩溃,还是失去Syril一人而感到伤心内疚?

两者很难共存吧?

如果看到高曼大屠杀这种惨状还不为之所动的话也很难为死去的一人伤心吧?

ep10-12感觉ep10的质感高了n个档次,开头的秘密对话,灭口…配乐和摄影感觉都和前面不是一个level,最精彩的关于Luthen和Kleya的关系也都释出了。

这两句告别的话我真的哭死,俩人终究是完成了一个power dynamic shift,反叛大业也终于慢慢交到Kleya手上了啊啊啊啊!

Kleya真的是终极无敌T人,很适合搞革命…….但不得不说最后几集剧情真的很降智,Meero直接被关起来了,审查原因也够敷衍的,生硬的转折。

Kleya一人突击医院,任务成功,毫发无损出来了??

还能成功发射信号给Yavin,帝国你们要是这么差活该倒掉……还有最后救出去Kleya的剧情就更降智了,全靠一个K机器人,这剧主角光环真的好明显好明显……

 7 ) 星球大战最加be like...

安多一,二季把星战抬到了以前从未达到的高度。

一个现实的,优秀的革命故事最重要的是什么——扎实的剧本。

写过谍影重重的编剧实在是有水平,在原本安多第一季的基础上(安多第一季的结构很规整,有一个明显的主线任务,最后所有的点都集中爆发在ferrix。

而且第一季是更多围绕安多个人的剧),写出了叙事角度宏大,更大的故事框架,能从各个方面展现帝国和义军的故事。

我认为能做到,且做好这点真的是不容易。

所以在整体的为展现银河革命的剧情分配上安多第二季做到了超越。

要想,高曼星发生的大屠杀其实就是在费里克斯发生的事情,第一季用了十二集来讲这件事,而第二季里就用了几集的篇幅。

真正做到了勾勒银河内战的史诗。

如果安多第一季是9分的话,那第二季怎么都能多零点几分的。

还有就是配乐和气氛渲染太神了。

但是也正因为第二季的叙事宏大,这部剧的篇幅本来也不长,第二季对每个故事的时间分配又略有遗憾。

主要就是前三集内容太少太拖沓,安多被一帮雅文“土匪”逮住和南大女儿婚礼都能占这么多篇幅,前三集的内容还不如第一季前三集充实。

后面8到12集(2BBY和1BBY)全部是高潮,拍的无敌,写的也无敌,但是如果给科洛桑线卢森搞到死星计划多一点铺垫会更好,这个完全不应该是只有三集的篇幅,略有遗憾。

感觉不应按一年三集这样划分,剧情少的年份的就不应该占和剧情多的年份一样的篇幅。

由于时间问题,有些剧情的严谨性感觉没那么高。

看剧时总是感觉有些细节写的过于简单,甚至被漏掉。

就比如第八集安多刺杀dedra时,为什么不找制高点(像帝国狙击手一样)出手,而要躲在人群中等时机。

第九集当时的议会都有那么高的警戒措施,可以说是很高的安全级别了,但南大的演讲信号切断都那么慢。

当然,这些小细节也没有必要扣的那么细,从我们现代人视角看问题可能在当时的环境并不适用,也可能是对设定不太了解。

但是看第一季的时候很少有这种问题。

每一个计划每一个动作都是有规划,有道理的。

总之,安多的遗憾主要是篇幅的划分和时间不够,其实可以多加几集。

有人说搞三季计划,但我觉得安多两季是完全没问题的,何况制作一开始就是两季的计划,搞三季还有烂尾的可能。

安多两季的政治议题围绕自由与革命,谍战剧情,议会运作和革命游行等多种角度最终指向了自由。

它已经尽可能真实的描绘了帝国的残酷,各个派别在革命中的所想所为,卢森的大局观(不惜一切代价联合一切力量对付帝国,求同存异),索格雷拉的无政府主义,莫斯马奥加纳的共和理念,还有更多(大多数)人像安多一样一开始都是像好好过日子的人却被帝国逼上了不得不反抗的道路上。

这些都是十分成功的。

但是让人感觉不真实的还是帝国的底层逻辑——明明少压迫一点,认认真真发展经济大多数人就不会走上反抗道路。

但帝国偏不,帕皇就是任性——不允许存在一丝自由的空间。

花拿么多人力物力资产去监控人民,搞封锁,搞军事。

要是这些钱用来好好发展经济,以帝国的效率在经济上是绝对能超越旧和国的。

到时候人人都有蛋糕,皆大欢喜,谁还去加入义军啊。

没办法,这也是星战的局限性,因为正传帝国的基调就是这样的。

还有就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帝国的行政效率低下,ISB和克伦尼克相互掣肘。

在第一季是本以为ISB的老大能和卢森展开一波精彩的对手戏,没想到老大的作用还不如dedra,更多精力放在和别人争宠(取皇帝信任),坐等功劳上了。

当然这样的制衡局面也是皇帝乐意看到的。

ISB的内部也有强功劳的作风,感觉越到后面越官僚。

安多的成功说明达斯米奇要是想拍也是能拍好真人星战的。

六亿美元,耗时5年,迪士尼做出了毫无疑问的星战最佳影视作品。

希望安多不是终点,迪士尼能给星战带来更多这样的神作吧。

风景确实不错

再去看一遍侠盗一号了

 8 ) 此标题无法显示

完整版万字长评|角色分析已发布于公众号“安娜的旅程”:https://mp.weixin.qq.com/s/ABgLyKzNFpvD_3-_rSeJnQ一、不属于星战的安多:拒绝神话叙事传统的“星战”作品本质上是坎贝尔意义上的英雄神话——有预言中的救世主、有善恶二元对立、有宿命的牺牲与胜利。

但《安多》选择了“去神话化”的道路。

它不再讲述“Chosen One”的成长故事,而是描绘一群被体制边缘化的普通人如何被迫卷入历史与革命洪流。

卡西安·安多的起点并非革命理想,而是底层的生存困境。

正如阿甘本所分析的那样,现代政治将某些生命划归“赤裸生命”的范畴,他们不再是政治主体,而只是可以被捕获、利用、杀戮的对象。

卡西安就是这样一个“赤裸生命”的范例:他无家、无名、无权,只能在废墟中打捞资源,在边陲中逃避抓捕。

这一点也体现在视觉与叙事风格上,《安多》摒弃了星战宇宙的奇观主义,采用了现实主义镜头语言、冷峻的色调和缓慢的叙事节奏。

它的“未来”世界看起来更像是我们当下的世界:被等级、监控、规范、冷漠占据的现代官僚国家。

这不仅仅是一种风格的选择,更是一种政治立场的体现。

拒绝用童话式的对抗结构遮蔽体制的复杂性,它从底层视角揭示了帝国机器如何以日常形式渗透每一层社会。

这也是为何它“不属于星战”——它更像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或是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二、极权的微观机制《安多》不将“帝国”视为邪恶的化身(皇帝或达斯·维达),而是描绘帝国如何通过现代体制化手段维持权力。

ISB(帝国安全局)是这种极权逻辑的典型体现:它不像盖世太保那样血腥镇压,而是通过情报、数据、舆论和心理战将异见消灭于萌芽。

Dedra Meero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而是一位信奉技术理性、体系治理的现代官僚。

她的成功正是帝国可怕之处的写照:压迫不再需要恶意,只需逻辑、制度与效率。

在监狱尼莫斯(Narkina 5)中,可以看到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的极致形式:通过空间管理(统一的工厂设计)、时间控制(计时制度)、身体规训(电击地板)和心理操控(小组竞争),囚犯被转化为服从的生产工具。

在这一系统中,反抗几乎不可能,连交流都受到压制。

这种对身体和心理的全面控制,正是极权暴政的现代形态——它已不靠意识形态煽动或单纯暴力维稳,而是靠机制自运转、自维持。

就像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指出的特征:极权并不依赖传统的政治统治逻辑,而是一种不断运动、瓦解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使个体原子化的过程。

帝国并非因其残暴而可怕,而是因其冷静、有效、渗透无孔不入而令人战栗。

三、英雄主义的悲歌:反英雄时代的史诗在《安多》中英雄不是被召唤的救世者,而是痛苦选择反抗的人。

Luthen Rael是这方面的中心人物。

他的多次独白揭示了革命伦理的矛盾核心:为了击败黑暗,他必须让自己变得冷酷、操控、无情。

卢森的形象打破了“革命者即正义”的幻想。

他清楚革命的胜利往往不是靠纯粹道德力量赢得的,而是要通过欺骗、牺牲、阴谋来达成。

他选择成为“必要的恶”,这让他更接近福柯所描述的“策略性主体”——不是纯洁的道德个体,而是被权力结构塑造的复杂行动者。

Maarva Andor在葬礼上的演讲亦充满这一现实主义色彩:她不是在号召信仰,而是在唤醒愤怒和反抗。

她的死亡不是崇高的升华,而是引爆街头抗争的导火索。

英雄主义在《安多》中从来不是荣耀与胜利,而是血与泪的代价,是在黑暗中做出道德妥协的能力。

这种悲剧美学让《安多》更接近欧洲政治电影传统,如库斯图里卡的《地下》或帕索里尼的《索多玛120天》:英雄不是光辉的人物,而是不得不作出牺牲与妥协的“有罪者”。

他们的抗争不纯洁、不浪漫,却更真实、更动人。

四、从神话星战到现实寓言《安多》不是在描绘星战,而是在借用星战的世界构架反思我们自身所处的时代。

在数字控制、信息审查、冷酷效率正在吞噬自由的当下,《安多》提供了一种清醒的政治寓言。

它告诉我们极权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正以看似理性的方式运转于每一个组织、制度、平台之中。

而反抗,也不再是光辉壮烈的“史诗”,而是暗流涌动的日常行动,是在压迫中保持人的尊严与可能性。

“帝国丧心病狂想要控制一切”,而我们要做的或许就是在这种控制之下仍然敢于说“不”。

 9 ) 安多系列简评

这则影评是写给多年后的自己以不要忘记如此真实的故事相信对于任何一个看完安多第一季和侠盗一号的观众来说,对于安多最终季的期待一定是达到最高的,而它在我看来完全超过了我的期待,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画之上。

先从我觉得做的很完美的人物说起。

首先便是Syril,两季的时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足够真实又足够令人可怜。

家庭在他身上寄托的对于上层社会不切实际的梦想,自己心中为大业服务的一腔热血,对于宏伟叙事的执着和由此诞生的对于权力的狂热。

这一切不但毫无违和,甚至让人觉得他就该如此,因为我们已经在历史或生活中看过无数类似的人了。

而提起他也就不得不提到Dedra,他们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似。

Dedra作为Syril对于权力和帝国具象化的投射,而Syril又作为Dedra攀登和享受自己权力的工具,他们的感情早就十分扭曲了。

他们爱的完全不是对方而是另一个虚无缥缈却又时刻在召唤自己的欲望的影子,所以Gilroy在第二季里面安插的诸多“typical”的感情戏在这两个人物的衬托下是更加的别扭,当然也更真实更有趣,很喜欢。

他们两人的结局也是处理的非常好,Syril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能才有些许感受到宏大叙事的虚假,但早就晚了,他过去的经历已经不允许他再在此之上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被时代裹挟的人死在了洪流中。

而安多同时也将他的死投射到了更广的范围上,一个讨厌又真实的母亲,一个委婉的爱,一个不可能的梦想,一个家庭,所有的这一切在科洛桑的某一个不起眼的高层中但随着不断继续的谎言化为灰烬。

这一部分的处理实在是完美。

而对于Dedra来说,她的人物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的动摇,不断地攀登不断地为帝国创造价值是她最崇高的热爱,这种疯狂也导致了她最后跌入牢中。

我很喜欢的是她不断的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上至Krennic下至Syril母亲,所展现出的高人一等的态度。

对于她来说,她相信的是如此正确,她所做的是如此必要,这种痴迷让她想要贪婪的从Luthen身上享用成功,但也正是这种流淌在帝国所有人身上的自大,让她咽下苦果。

从这两个人的身上能看到关于体制的讨论实在是太全面又太真实了,对于他们我很喜欢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英雄。

对于他们来说所做的一切不仅正确而且必要,或许在这途中有人能感受到一丝悔恨,但作为人我们是不可能接受自己前半生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的。

通过他们的结局我们也可以看到,只有很少人能从体制或者思想方式中真正的逃离出来,多少家庭会被摧毁,多少罪大恶极的人却到死也认为自己是无辜,我们是不会知道了。

他们是对帝国这样一个体制的意向的很好的反思,也是对于我们一个长久的提醒,永远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永远要思考正确的道路是不是真的就在眼前,触手可得。

同时一体两面,Luthen的反英雄人物的塑造也是做的几乎无可挑剔。

作为叛军Literally的背后创始人,或许在安多公布前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人不是像Mothma一样喊着口号就能团结大家击败邪恶的如此一个Cliche的事情。

Luthen的反叛是因为厌恶和愤怒,而不是对于自由的追寻,他想击败帝国的意愿远比他想带给人民共和要强的多,如此一来其实也不难理解他在安多一二季里面的所作所为,一切都可以被牺牲,一切都是消耗品,包括他自己。

他无疑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他的牺牲不计其数,他的偏执也带给了他许多肮脏的胜利,他自信但从来不骄傲,他也明白在能成功之前他早已不在,自己所做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

这就是对于一个革命家最好的刻画了,没有口号只有作为。

而写到这里忽然想到,或许帝国最需要也是Luthen这种人,他有着一个铁腕反派最需要的特质,却从来不知停歇,从来不会去享受胜利,而帝国如此一副好牌玩的稀烂的原因恰恰正是从皇帝到Dedra这样的职员无不骄傲自满,要是Luthen能做到塔金的位置,事情很可能就不一样了。

故事的最后,Luthen自杀未遂,而Kleya以女儿的身份去圆了自己弑亲之人的愿望帮他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如此drama,讽刺却让人动容。

对于自己信仰的追随早已超脱了所有这一切。

荣誉提名Krennic,我好喜欢他的声音,这种黏糊糊的说话的方式简直是太适合这么一个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形象了,在侠盗一号里被维达掐被塔金炸,在这一季里终于是能演的又骄傲又霸气侧漏一会了。

荣誉提名Ghorman上的所有人,虽然篇幅并不长但作为星战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分钟无需多言。

荣誉提名K2,最后三集每一句话都很好玩也不违和,很好的接上了侠盗一号的叙事风格,很喜欢。

同时也有很多刻画一般的人,首先就是Andor本人,用了一整季的时间他的人物形象居然是没有一丁点的改变是我没想到了,虽然十二集最后演的很好,但要是第一季硬接上侠盗一号也不会感觉特别冲突。

他曾经一腔热血,经历了一堆东西还是一腔热血,好吧。

其次是Luthen的小伙伴们,篇幅少,人物形象呆滞,Wilmon和Saw和Dreena经历了那么多居然还是看不出来这个人和之前有任何区别,有点显得浪费了,Brasso也是三集用完即弃,确实能展开说的不多了但还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Bix的人物弧光也是怪怪的,虽然最后有孩子对于Hope这个星战主题的call back还算不错但也就是有点不至于了,不管是炸Ghorst战胜心魔还是自己因为孩子离开都很刻意,虽然银幕表现力这两部分都做的很棒但依旧是细想的话这样一个Bix是一个很怪的人物,参与了太多却又没什么参与感,除了感人之外删掉也罢。

最后就是ISB的所有人,很难想象在一艘歼星舰百万白兵的情况下如此最高级别的行动却总是之放个位数的人员,一炸就跑一打就倒,我看Kleya要是想直接给Krennic杀了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能是设定崩坏吧但每每让主角这样子成功都感觉胜之不武只能尬笑。

Partagez最后伴随着Nemik的自白自杀很有帝国的毁灭的味道,表现力也非常的不错,只是相对来讲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太过工具,Krennic在和他单独说话时叫他Leo还是让人总想他们以前一起经历了什么事情,不过可能再也不会知道了。

写到最后脑子里一直浮现着斯卡里夫爆炸时Andor看向镜头的最后一刻,想说的太多却又只能沉默。

或许你会想起Maarva对于地域纽带的高呼,或许你会想起Luthen在黑暗中的离去,或许你会想起自己没有救下的Ghorman人,或者是K2,或者是那个不会游泳的狱友...或许你会想起那个海滩的清晨,伴随着Niamos的歌声,没有帝国没有叛军,只有自己,只有自由...他们不是完美的人,这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但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以及其中几点的深度之深注定了这三部曲是星战历史上最好的故事之一, 它是历史,也是预言。

很感谢Tony Gilroy所呈现的这二十个小时的杰作,Andor的故事早已结束,但它所承载的东西会一直延续,或许是在这里,或许是在 A galaxy far far away...

 10 ) 安多的又一次成长

第一季的蜕变是因为母亲玛尔瓦,第二季则是因为卢森。

看完真的百感交集,尤其是已经知道《侠盗一号》的结局,而卡西安是不是还不知道自己有孩子了。。

其实整体观感没有第一季那么惊艳,可能是因为熟悉了设定,接下来各条线索的展开就比较按部就班。

以及没打算拍第三季,需要尽快和《侠盗一号》进行连接,每3集就把一年的事给交代了,剧情就没那么丝滑。

前三集确实比较水,安多好不容易偷了飞船跑出来,硬是在丛林里跟两拨脑子不清醒的人度过了莫名其妙的几天。。

前三集最大的场面就是蒙议员女儿的婚礼。。

没完没了的文戏。。

不过我也知道,重头戏肯定在后面,这么高口碑的剧集,不会让我失望。

帝国情侣线还蛮有意思的,本来希里尔的性格就受原生家庭(主要是母亲)的影响非常深,黛德拉职场上杀伐果断,没想到谈了恋爱也得处理婆媳关系。

不过女强男弱的cp线真的很带感,希里尔应该是完全臣服于黛德拉的,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甚至人格,正因如此才让我嗅到了一丝爱情的气息。

就是他既不图她什么,也不用隐忍什么,完全就是我的爱人最牛逼那种五体投地。

直到他情绪失控,紧紧扼住爱人的脖子,那一刻瞬间回归到“传统”男女关系。

还好希里尔迅速下线了,死得还挺悲壮,安多第二季非常出色的一点就是每个角色下线时的人物弧光都给的特别足。

希里尔终于见到了“宿敌”,安多说的唯一一句话竟是“who are you”。。

真的好可悲。

而黛德拉的归宿竟然是安多呆过的同款牢房,不知道以她的才智和魄力,能不能像安多一样杀出重围,还是尽心尽力为帝国燃尽自己呢。。

戈尔曼广场大屠杀,无数真实的历史以及文艺作品里的相似情节扑面而来。

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年孤独》里的车站大屠杀,更现实一点的,完全不敢多想。

相似的戏码总在重复上演,戈尔曼人注定如草芥,如浮沉,面对统治者的阴谋甚至阳谋,无论是接受还是反抗,结局都是注定的,这也是卢森没有过多干涉的原因吧。

屠杀戏最大的看点反倒是那个KX机器人,星战味拉满。

蒙这个角色就是典型的温和派,虽然演员本人非常的优雅、美丽,演得也很好,但我始终对这个角色比较无感。

尤其是她最后又做起了起义军的议员,开始另一种“温和”的斡旋。

蒙的演讲远不如第一季内米克留给安多的那篇宣言,自由应该是纯粹的。

如果反抗只是进入另一个体系,比如安多,那迟早会面临新的约束和压制。

所以归根结底人类没有任何一种zz体制是完美的吧,这也是人类始终在打打杀杀的原因。。

最后说说卢森,安多这个剧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他本人也像魂魄般阴魂不散,又无法拥有一个确定的身份、位置,一方面是因为他做的事极度危险,典型的谍战片写法,另一方面,看到最后一集的新议会,或许他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远离。

不管是安多还是克蕾雅还是蒙,他们都只继承了卢森的某一部分特质。

原本安多这个剧讲的就是一个“小人物”如何走上反抗之路,而这个“小人物”背后的“大人物”卢森,竟然比他还要寂寂无名,甚至被误解。。

只能说星战这个衍生剧做的太好了,每个人物都是一本书。

原本觉得卢森已经非常伟大了,直到最后比克丝出现。

卢森愿意牺牲是出于对反抗事业的信念,比克丝是完全战胜了人性啊。。

明明她可以和安多一起离开的,就因为她觉得安多是一个战士,感觉既是牺牲,也是成全吧。

这种熟悉的为母则刚,又让我观感很复杂。

最后还是很想夸,这个剧的制作真是精良又用心,尤其是演员的形象和角色真的太贴了。

黛德拉和希里尔两个戏份蛮重的角色,选的演员完全不是俊男靓女,但是那张脸摆在那儿信服度就非常高。

当然,也非常喜欢安多&迭戈卢纳,已经默默打算把《侠盗一号》再看一遍并补一下他的其他作品了。

总的来说是非常完美的结局,看完了真是不舍啊。。

《安多第二季》短评

看了四集都还是这么无聊,没剧情推进光在这里废话连篇水时间………why!

3分钟前
  • PiePie
  • 较差

善始善终,是安多这种的存在让星战这种ip不再只是一个拥有着庞大背景的主角们的爱恨纠葛甚至被戏称为天行者传奇,更让这个背景能落到实处让人们在里面的每一个或大或小的角色上看到现实的影子让这个宇宙变得无比鲜活,就像这个剧集一样它聚焦的是安多是卢森甚至是西里尔和戴安这些有代表性的小人物,正如从第一季到现在完美诠释了帝国为什么会最终倒台,甚至连帝国内部也充满了劣币驱逐良币,最后一幕的镜头有点让我想起角斗士,在阳光照耀的麦田上一个永远不能再见的结局,而卢森选择自杀除了逃不掉以外或许也是他自己也相信如同v字的那段自白,一个更好的新世界是容不下这种人的他只能和肮脏的旧世界一起消亡

4分钟前
  • k
  • 力荐

剪辑拖沓情节草率,实在是有点无语了

9分钟前
  • 橙子精
  • 较差

部分情节过分真实,让人触目惊心。

12分钟前
  • Rivendell
  • 力荐

剧情展开比第一季还慢,第一季是小单元剧,第一季主线是安多的觉醒,暗线是人民不满的涌动,这季看了三集愣是没看出导演想讲什么吗,群像非常混乱,而且都是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最终季12集,导演什么时候才把主线稍微给大家看看

15分钟前
  • 楼主听风
  • 还行

这一季的剧情好混乱啊,一点都不连贯,尤其是第三集和第四集之间是不是差了一个3.5集?第八集开始才是正片吧,前6集2.5星,第8集开始4.5

19分钟前
  • Tong
  • 还行

How can I forget this…To forget that freedom is a pure idea, to forget the names of all of you, to forget the humiliating time of three years ago. "I don‘t even really know where I am." After all of this, what a bitter ending. Even though I knew it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story. But here, there is no A New Hope.

21分钟前
  • asphalte
  • 力荐

跟第一季比,第二季差点意思。也许是提前建立了剧情走向的预期,2x8感染力并不如1x12。而由于时间跳跃过多,需要观众自行脑补的信息量也增加了不少。个人比较喜欢的分集是2x9和2x10。总的来看,我很欣赏Andor和Rogue One的故事。无论什么时代,都需要有决心执行好故事的创作者。

26分钟前
  • 愚者
  • 推荐

故事线混杂,情节冗余,失望

30分钟前
  • Hussi
  • 较差

完结了改一星。结尾最后两分钟只叫人犯恶心。这种暗示让人一阵恶寒。说实在andor s2显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多线程slow build的叙事在第九集也没有爆发,对比s1即便是慢叙事也已经有好几个剧情上的climax了,更不用说人物弧光塑造地跟狗屎一样……ghorman地下党和syril的关系被time jump摧毁以至于syril的人物挣扎完全展开不来; cassian和bix强行添加的感情戏让所有磕rebelcaptain的人宛如被喂了一嘴屎; 离雅汶战役已经不足两年,cassian仍然离我们在rogue one认识的那个cassian相去甚远; 实在不理解在完全已知主要角色的命运下还要给主角加一坨顺直味爆棚的感情戏意义何在。略显幼稚且平庸的谍战剧,只是它在星战宇宙里太不一样才略显独特。

31分钟前
  • Kyonkyon
  • 很差

没有绝地,没有西斯,没有原力,没有皇帝,没有天行者家,有星战宇宙,有Tony Gilroy,才有了这么套独一无二的科幻历史剧。没法拍五季就干脆三集当一年一季拍真的是天才之举。

33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被剪得稀碎……第一季肯定是无法超越了

37分钟前
  • 焱火
  • 还行

最后这五集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值得进入史册,特别是第八集

40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推荐

meh

41分钟前
  • 林遣嘟
  • 还行

最后又响起freedom is a pure idea那段宣言,百感交集。这剧水准真的太高了。

42分钟前
  • Sigma von Zeta
  • 力荐

看到第七集坚持不下去了,期待了两年多的安多就这样拜拜了您嘞

43分钟前
  • 果てしなき野望
  • 较差

有很多不错的片段,但前半部分节奏稀碎,整体故事应该是不合格的,很多进入的很刻意服务粉丝的内容,虽然如此,但还是跟着后劲重新开始看侠盗一号。看的时候就在不停地反思幻想概念该如何不浮于表面,星战如今的系列越来越变成了一个剥离了幻想概念依然成立的作品,但如果进行了高概念创作,有无形中提高了受众门槛。观影的过程,也是在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纠结的过程。

47分钟前
  • Luinrandr老刚
  • 还行

比第一季还磨叽,还水,预算不足了?意思还有第三季??什么垃圾水剧情,拍12集是为了什么?

49分钟前
  • 豆瓣是沙笔
  • 较差

整体质量较第一季下降很多,几场大事件拍的远不如第一季第六集那样精彩震撼。高曼星游行拍的太保守了,安多拯救莫瑟玛、和结尾救可蕾雅也都不够险象环生,唯一令人动容的就是卢森的慷慨就义,以及安多在反抗军会议室为卢森辩护。帝国那条线的情侣也有些虎头蛇尾,前六集平淡如水的时候,是这二位让我坚持看下去的,然而高曼星游行西瑞尔死的还是突兀了些,不过安多那句“你谁啊”设计的很好。后面黛卓拉入狱虽拍出了讽刺意味,但给我的观感就是没啥必要。整季都给人强行推进的感觉,节奏也把控的不够自然。后三集的悲壮热血全靠音乐烘托,不过还是让我萌生了重看Rouge One的冲动。

52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伟大的系列。没有主角光环的小人物的故事。安多更像是反抗帝国的见证者,他串联起了所有人所有故事。

56分钟前
  • DONT_BOTH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