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是经典,也不一定人人喜欢。
但是在合适的时间,碰上一部电影,让人豁然开朗,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尤其是再次看到苏菲玛索,果不一般!
最近一直在想着改变的事,工作上有公司的变革,生活上一直波澜不惊。
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误点误看,碰到了这部电影。
夫妻之间角色互换,男女的差异被刻画的很形象,一直在笑场。
因为生活上工作上的细节很多,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心理上思想上的改变。
两者得以体谅,而更近关怀。
有一句话形容这最好不过,外在的坚持,内在的改变。
阿丽亚娜一直是主妇的形象,日子的平淡让她失去了生活目标和乐趣。
雨果专心经营一家公司,兢兢业业,却寂寞郁闷,竞争对手的觊觎,工作上的压力,家庭的责任,让他少有欢乐。
在烦闷枯燥的环境下,人的情绪是不自然的受到影响。
一切都是从一记勾拳开始,冲动的阿丽亚娜已经认识到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她决定要过男人的生活,并找了一位法警孔摩里所充当见证人和教练。
已婚十年,家庭遭遇着危机,他们决定进行这次改变:交换男人和女人的本性。
从床上换位置开始,两人跃跃欲试。
一方想着替代男人主外的威风和潇洒,一方想着安逸舒适休假般的生活。
双方的经适期间,阿丽亚娜告别羞涩,满怀征服的欲望,“准备一尝夙愿,大干一番,当个巾帼英雄“。
第一天正常开会后,阿丽亚娜竟然突然决议,换掉了老式咖啡机,处理公司事务一头雾水,毫无头绪,甚至向教练哭诉。
虽然稳定军心是大事,但是改革势在必行,”大男人大工具“的想法及实施,让雨果也眼前一亮。
阿丽亚娜事业风生水起,潜在的自豪感和征服欲,让女儿身的她风采万种,万分迷人。
而雨果当了厨男以后,整理家务井井有条,学会了“前戏”后,卖珠宝得心应手,甚至得到了珠宝店姑娘的芳心。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雨果的顾家让他保有了一份纯真。
两人与孩子的关系一直在改变,工作在外的在时间上是硬伤,陪孩子的时间决定了孩子和谁的亲密度。
增进了解最实在的还是时间。
雨果能发现孩子的美,发现学校老师的美,甚至拉开与校长吵架的妻子和稀泥。
这一切都在发生改变,两人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唤醒了生命的激情。
正当阿丽亚娜准备离开公司,婚外情意外泄露,被雨果赶出家门,却发现母亲与孔摩里交往亲密,万分懊恼之际却无意发现雨果与珠宝店姑娘的闺蜜照。
两人遭遇冷战,直到警察局之变,真情的告白感动了双方,以及意外的麻烦。
最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不,是各司其职,回归本色。
王子和公主幸福的在一起生活了。
具体的情节我也想探讨一下:比如教练孔摩里是一名法警,很会自吹自擂”法警在法语中指“进入家门的人”,我看过无数的家庭,我对人性的理解甚过心理学博士。
“强制执行是其拿手绝活,对象都是破产家庭或者还不起债的人。
初次进入阿丽亚娜家里,从孔摩里感到意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就有动机不存之嫌,难怪雨果一笑而过,”不会以为我们3P吧?
"对于其起草合同,帮助他们夫妻也是有出于经济考虑。
在随后对阿丽亚娜的母亲进行“传教”,也可能是他自己的欲望在作祟吧。
比如第一天时阿丽亚娜在雨果的车子里面大大的耍宝搞怪,雨果却忙的手足无措。
和一个月后的对比,两人轻车熟路,各干各的,宛如两人未换位前的生活。
只是男人成了女人,女人成了男人。
阿丽亚娜回到家精疲力尽的躺着,见到孩子的玩具,想到了公司的业务。
而雨果却怡然自得的穿着睡衣直来直往,对镜描眉。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阿丽亚娜说雨果的屁股大了,雨果惊慌的扭来扭曲的摸摸看。
很生动的把两人换位后的形态表现出来。
比如雨果不情愿的交出车钥匙和手机,心疼爱车而指挥阿丽亚娜慢慢地倒车。
而看到粉红色的小车时,雨果表情黯然,肯定觉得一团糟,丢死人啦!
比如公司的元老倪亚东感觉非常不满意,新的老板,从未有过的羞辱让他递交了辞呈,而阿丽亚娜请他吃了一顿饭,桌上阿丽亚娜风卷残云般的解决了大部分食物,征服了倪亚东。
事后,阿丽亚娜也惊叹不已。
比如雨果刷爆信用卡而向阿丽亚娜抱怨钱不够刷时,可真是滔滔不绝,意犹未尽,甚至赢得满堂彩。
当一个男人喋喋不休,唠力唠叨时,可以说世界已经不能阻止男人这种动物卖萌啦,尤其很闷的男人突然撒娇娘娘腔。
闷骚这种风格,逗大家一乐,确实收获奇效。
比如阿丽亚娜母女探讨自由女性的意义。
本来阿丽亚娜母亲要劝孔摩里收手的,可最后却对孔另眼相看,情不得已。
狮子猎杀羚羊,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尽管羚羊心灵已经解放,更多的还是更主动的被猎杀。
至少选一头和善的狮子,谈几句话,再死吧。
比如阿丽亚娜准备离开公司请求倪亚东发挥想象力召唤已成为娘娘腔的雨果回公司上班时,误打误撞道出了阿丽亚娜的出轨,这点意外转折的也算巧妙。
但雨果和珠宝店姑娘开房时,还真是扭扭捏捏。
但这种闺蜜照,搂搂抱抱确实加深了两者的误会。
以至于两人不得不在警察局冰释前嫌。
此外还有很多比较有趣的道具,比如熊熊巧克力,装修,袜子,汽车,音乐,床.....借助道具,丰富了情节,使本片也更生活化,戏剧性。
再看两人的改变,有种在其位谋其事的感觉。
或许这么成功的角色扮演只是在电影中存在,在社会上见到的大多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不管好的坏的,我们都很难做出改变。
可这是电影,影片中不管怎么改变,怎么塑造男女在处理生活,工作的差异,。
但唯一不变得是两人的爱情,以及对孩子的爱。
不管身份怎么不同,两者组成家庭,相互关心,爱惜彼此。
我想这也是“外在的改变,内在的坚持”所需要的吧,为了大家更满意,我们何不尝试做出一些改变呢,但首先是坚持做自己。
顺势而为,堪当大任。
喜欢看那种结尾能让人嘴角上翘的电影,温馨,美好,不低俗也不放肆。
再配上结尾打动心扉的音乐,足以带给人一个阳光缱绻,悠闲自得的心境,《我愿意》是如此,《床的另一边》也是如此,不过显然,后者的故事更令人心领神会,更容易自然而然的接受并表示赞同。
两性关系是电影乐意表达的主题,韩国喜欢从先笑后泪的虐恋中诠释出乌托邦式俊男美女的恋爱想象,香港喜欢以情节带人物,爱情大多是一个片子的元素之一,能将繁琐生活如此轻松的搬上银幕,大概只有法国人的浪漫天赋才能驾驭。
究竟怎样才能让爱情不老,两个人从相爱到相识,从婚姻到家庭,是不是终将走入一个亲情置换,爱情已死的境地?
我想,这个片子之所以可以达到平衡,只是那句“让他知道你需要他,而他也需要你”。
需要是一种关怀,一种信赖,一种交流,男人或是女人,没有哪一种性别可以无所不能,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全全兼顾。
所以我们是这么需要一个人与我们组成一个“家庭”,女人的智慧可以弥补男人的粗心,男人的有力可以支撑女人的信念。
两个人相处,甜言蜜语可以换取一时的情动,可只有彼此的需要才能人彼此无可取代。
且关键的是,你要告诉他。
有这么一段体验,是在和喜欢的人聊将来的生活,我问他,精明能干的女人,男人说她不浪漫,没有时间和自己谈情说爱,所以要另寻新欢,而温柔贤惠,守家的女人,男人又说她不够迷人,独立,又要去寻求刺激与新鲜,和解?
他反问:男人在家,做家庭煮夫,女人说他没本事,不会挣钱养家,男人出去打拼,女人又说他天天在外,怀疑他出去风流快活,这又和解?
我一时语塞,细想如此,我们都以为我们的付出让对方过得比自己好,也是因为看重了别人对自己的需要,却忘记了对他人的所求,我们只是忘记了在恰当的时间表达对那个人的需要。
电影里的互换其实同样可以发生在生活中,我们只是需要在两个人中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个位置罢了。
没有什么位置是永恒不变的。
爱情也不是换个人才可以有新鲜感,方法多得是。
其实情节没什么新奇,不过是结婚多年的夫妻遭遇了感情危机,开始想辙拯救婚姻的故事。
夫妻二人交换角色,闹出不少笑话。
但是也突然了解了彼此的感受。
最后一场闹剧在警局发生,女神问男人和合作伙伴维持四十多年的婚姻秘诀是什么,老头微笑着说,“她需要我,而且从不吝啬表达。
我也一样” 然后女神用警车上的扩音器向警局里的男人喊出了一番表白,最后皆大欢喜。
虽然这部电影只是部普通的要死的生活喜剧,可是它还是感动了我。
大概是因为它所表述的感情观跟我的一致吧。
我听过太多关于感情的建议。
不要对他太好;不要总表现出来你很需要他;不要让他觉得你离了他活不下去……好多人都这样说,好像也有好多人都这样做。
可是我始终都做不来,和黑爪先生冷战的时候我会抓狂;因为基友冷落我的时候我会哭鼻子;他出差突然回家我惊喜的心蹦蹦加速;有些事情他会让我失望,可是我永远都忍不住盼望;我喜欢睡前看看他,醒来再看看他;我时不时喜欢说句酸麻的话给他听……电影高潮部分女神拿着扩音器喊话说,我不知道离开你要怎么活。
是的,虽然我经济独立,可以像男人一样工作挣钱;虽然我生活独立,每一餐都能把自己喂得很饱;可是离开你,我不知道要怎么活。
不隐藏,不卖弄、不伤害、不压制、不伪装、不勉强。
iz true love
这部电影还是比较适合已婚的男女看看的 彼此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抱怨 老公日夜奔波 为家庭努力赚钱 没时间陪孩子老婆 老婆相夫教子 整天忙于家务 孩子 还有自己的合伙生意 时间长了 两人怨气冲天 于是老婆有先见之明 互换角色 老婆上班 老公做家务带孩子 彼此慢慢承担以前对方的社会角色所带来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在他们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问题也来了 他们各自出轨 各自在自己的分内事业上做的有声有色 然后沟通少了 老婆忙于自己的事业疏于和孩子的沟通 老公期待和忙碌劳累的老婆聊会天 拜托 这多么像国内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生活模式 渐渐的婚内失语症出现 各自在彼此曾经的角色上面体会了一把原先落寞不被关注不被需要的感觉 还好女主未雨绸缪 想办法挽回和弥补婚姻 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直接离婚 你结婚多少年了还差几个月42年了什么秘诀就是她需要我 并且我也一样互换角色后的女主真的变成了女强人 成功唾手可得 在公司呼风唤雨 这个时候她不需要任何人了 是的 女人一旦成功了 还要男人干什么 我可以养活自己 我可以叱咤商场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的 男主变的斤斤计较 磨磨唧唧 甚至在女主眼里就是娘娘腔 不 不 不 这不是原来她想要的 她想要的不过是老公理解和知道她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的种种劳累 需要老公关心她 哪怕是一句 你辛苦了 亲爱的 今天累不累之类的亲密话语 而现在的事态正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事态严重得向另一个极端发展了 所以实验必须结束 老公必须重回社会担当起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责任和阳刚之气 只要你懂得我在家庭的付出和牺牲就足够了 我需要你 需要和你一起说笑 一起聊天 需要你结实的臂膀抱着我 让我重新做回你可爱的小女人 我知道你在外为家辛苦的不容易 我爱你 我需要你 ·······总的说来 就是大家互相体谅 互相理解彼此为家庭付出和牺牲 而不是永远站在自己的立场 质问对方 你一天在家都干什么了 你怎么又花了那么多钱之类的伤人话语 其实大家都不容易 是吧
用理想化的方式对待婚姻中出现的问题,普遍存在的矛盾,很多人想但是没能实施的尝试解决方案,影片中过于理想化的处理和与现实的背离则刚好体现出婚姻中男性与女性中由于其各自的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所导致的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才是我们对于婚姻真正意义上的探讨。
因为这种互换的不现实,而使得婚姻中存在着各种的缺乏理解和沟通成为了现实中难以解决的小事情。
影片用法式幽默揭示婚姻,信任,爱情和伦理的和谐局面,也是对于当今社会的男女地位的一种诘问。
法国人总是能拍出浪漫的电影,前有<天使艾米莉>,后有<两小无猜>,现在有这部<床的另一边>.探讨的是中年夫妻生活如何克服危机,也许就是所谓的七年之痒。
夫妇双方角色互换,丈夫在家做家庭煮夫,并兼卖宝石生意,妻子到丈夫的私人公司去做老板,各自体会对方的生活。
苏菲玛索表现了很好的戏剧天赋,老公的扮演者也不错。
两个人各自经历了一地鸡毛、诱惑,成功的互换了角色甚至性格。
相比起男人变娘而与女人的朋友出轨不成功且变成闺蜜,女人与英俊男下属的婚外情反而是被大家原谅。
两个人发生的时间都是事业成功的时刻,所以老话说保暖思淫欲有道理的,事业是最好的春药。
然而,我至今没有弄懂那个法警到底是干什么的?
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居然法国还有断家务事的公务员,这点相当人性化。
总的来说诙谐的手法和奇妙的构思都让这部片子有了看点。
唯一的遗憾是法语的问题,不过pps的翻译水准现在提高很多,很给力。
一个妻子、妈妈,早起收拾、从床上拽起俩闹腾娃、伺候老公孩子洗漱吃喝、穿越拥挤的车流送娃上学、外出采购、回家处理娃看病、装修、各类杂事、洗洗刷刷、收拾打扫、应付自己的兼职工作、再回来接娃、做晚饭、解决孩子无穷无尽的意外事件、精疲力尽之余,得到的一句老公不满的抱怨“你在家里都干了啥?
“ 会怎样?
一个丈夫、爸爸,起得比鸡早,睡觉常失眠;和竞争对手搞商战、和自己员工拼智商;拖着皱成一团抹布的大脑和灌了铅的两腿回家,看到的是不修边幅灰头土脸的妻子、乱成贫民窟的房间、要闹穿屋顶的娃,忍不住小小抱怨了一句,便收到妻子的狂风暴雨大爆发,会怎样?
这是电影开头扔给我们的一串悬念。
好熟悉的场面,貌似天天在一大票家庭里发生……首先说这电影不是流行的男女互换身体的幻想穿越小说,法国人的脑洞和天朝姑娘小伙儿不太一样。
他们,只是让美丽的苏菲玛索和可爱的丹尼·伯恩互换了社会角色,妻子去丈夫公司上班,丈夫回家当家庭煮男。
喜剧电影当然happy ending。
交换角色开头肯定是各种加倍的焦头烂额、然后逐渐各自理解对方处境之不易,并且在换位过程中,新思路对待对方原来的事务,萌发各种新创意等等等等、总之波折一定有,但结局一定是家庭更和谐、事业更发达、夫妻关系更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皆大欢喜自不必说(不剧透不剧透不剧透,本人是个有原则滴人……)。
有件事很有趣:当人转换了环境,似乎心态和考虑问题的方式也立刻就变了。
所以我们看到美丽温柔的苏菲玛索成了穿着职业装整日板着脸的女强人,而强悍的男主角成了一个啰啰嗦嗦的娘娘腔。
看过之后感叹,换位思考其实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然而还是如此之困难。
或许人性就是这样,屁股决定脑袋,不在彼环境中,便看不到彼环境的真相。
而一旦转换角色,又立即变脸,变得和自己原来所不理解的、所怀疑甚至厌烦的对方一模一样。
最近本人遇到非常类似的问题,虽不是婚姻中,也和这类似。
环境不同,立场不同,便理解不了对方,也不善于换位思考,而一旦更换了位置,依然如此,完全忘却了自己之前是怎么想对方的……一个让我头痛的困境。
幻想了一下,故事如果发生在真实生活中,发生在中国会怎样,一想就气馁了。
首先,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如片中小妻子一样,受过高等教育有颗聪明的大脑骨子里还有一点点雄心壮志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状态;也不是所有的男性都如片中丈夫一般,宽容大度内心细腻对娃百般温柔慈爱有耐心。
最关键的,当危机发生时,两人想到的都是“挽救”、要挽救自己的婚姻,挽救夫妻关系,即使是互换身份后发生了比换身份之前更加严重百倍的波折时(嘻嘻此处仍然不剧透),两人出奇一致不约而同,多年积累的感情和责任感大爆发,这才换来最终的开心结局,人家从危机发生一开始想到做到的事情就和众多中国夫妻大不一样呀!
要是国人会怎样?
吵嚷、冷战、搬救兵?
抱怨、躲避、找小三?
不一样在哪儿呢?
能克制情绪和不能克制情绪的区别?
有理性和没理性的区别?
有婚姻相处技巧和没婚姻相处技巧的区别?
直截了当抛出本人的答案:“爱”。
当婚姻出现困难、出现危机时,挽救婚姻的不是互换身份、不是换位思考,我觉得,是“爱”。
一提起”爱“总觉得酸不溜丢,许多国人已经习惯了婚姻中缺心少爱的状态,不就是过日子么?
然而,没有爱,压根不会有挽救婚姻的愿望、压根不会有换位思考的理性、压根不会有交换角色的勇气、压根不会有培养相处技巧的耐心。
婚姻关系中,无论有爱无爱,夫妻间都很容易陷入电影开头的情境事件,但有爱和无爱,结果大不相同。
有爱的夫妻愿意付出努力和真心,试试看能不能挽救?
试试看能不能稍微理解一下对方?
无爱的夫妻只会彼此更加厌恶,即使理智上想挽回,内心也难有正面回应,看到对方的表现,脑筋不由自主就会滑到“这家伙(这娘儿们)就是痴傻笨苶无情无耻无理取闹”,于是乎关系越走越远。
有爱,怎样糟糕都还有希望,无爱,外在状态再天作之合门当户对,最终都难免bad ending。
忍不住想问一句:爱,到底是什么?
好了,电影聊完,本人还是萌发了一点点职业习惯,扯一扯电影中,故事之外的一点小细节。
首先,故事中的夫妻俩在装修房子!
然而,装修一拖再拖,越拖越糟,简直像永无完工的希望了!
这也是造成夫妻吵架冷战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为啥装修这么难?
因为只有一个装修工人……而此兄偏偏活多不愁干,压根不在乎男女主角的催促交涉威胁。
不禁让我感叹,和天朝完全反了好么?
天朝为业主服务,必然是团队作战无微不至殷勤周到,否则竞争对手一大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你不好好干就等着失业下岗没饭吃吧!
为啥会这么不同呢?
好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蓝领工人稀缺,人工高待遇好,一般业主装修雇不起一个团队,只用得起一个人……所以结论是,中国蓝领待遇还不够高耶,今后肯定会继续提升吧,那么未来中国的装修,估计业主们也得更加亲力亲为了……因为人工费会更高越来越用不起人了肿么办?
还有,最后装完的房子美翻了,喜欢!
《床的另一边》是苏菲玛索息影之后复出的一部电影,阿丽亚娜(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饰)和丈夫雨果(丹尼·伯恩 Dany Boon 饰)已经结婚十年,当初的热情虽犹在,之间的抱怨和摩擦也日渐加剧,眼看自相水火,阿丽亚娜决定挽救这段婚姻,她想出一个看似荒唐的办法——两人互换身份,体验彼此生活一年,阿丽亚娜变身公司高管,丈夫雨果则开始围着孩子和珠宝团团转。
当男人进入女人的角色,女人变成汉子的时候:男人穿着粉色的短裤带着孩子在法国美丽的南方海滩享受着阳光雨露天伦之乐,女人穿着黑色的职业装决定着公司这样那样的事情,孩子都快认不到她。
男人送孩子去学校死板的找不到停车位,等找到了,被老师怒骂以为学校是夜店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男人洗完成堆的衣服晾晒完告诉女人家,他把全家的衣服洗完了,女人家嗯了一声说,你是不是没去健身房,你的臀部看上去有点松弛。
男人马上有了心理阴影。
恨不得说,是裤子没对。
男人家问我的眉毛是不是这样修下是不是温和些,在看公司商业报告的女人鄙视的看了一眼男人的眉毛,嗯了一声。
男人家做完家务又去销售原来女人家兼职的销售珠宝,上门销售的业务说得女顾客不想让他走,女人家在公司大胆的改革业务由于过分体贴女性顾客心理,结果被女性顾客投诉说涉嫌色情操作。
因为她经营花园叉车业务,她怕女性不会使用机械设备,搭配了男性员工操作机器。
想得不周到和过分周到,两人都经历了男人家女人家的不容易。。。
男女平等是来自心灵深处对对方的付出和每一份心意的尊重。
人生远远不是表面上看见的那么回事,即使夫妻如此相近,就在床的另一边,我们怎知对方的心意,我们怎可以知道人家的不易,雾里看花而轻易评说。
我个人是不喜欢法国电影的,因为看得少,加上对法语发音不习惯,兴趣不大。
在电视上看了配音版的床的另一边,这部法国电影还是吸引了我,让我从头看到尾。
这部电影是个喜剧片,可能是法国电影特有的优雅,比较含蓄,看惯了好莱坞巧妙夸张的搞怪,需要耐心的看,才能看出这片子的乐趣。
中年夫妻遭遇了婚姻危机,没有激情的生活像喝白开水,没滋没味的,于是两个人互换角色,男主留在家里看孩子做家务,女主去代替男主去自己的公司上班,于是,生活开始了。
女主面对公司的各种职员不知所措,只好强作镇定的说,好,我会通知你的。
男主面对家务,孩子,孩子的老师,从手忙脚乱到从容淡定,到完全接受,直到让女主认为他成为了一个女性思维的男人,“整天唧唧咕咕,十足的娘娘腔”,在卧室跟女主亲热也是完全的女性心态,而女主整天忙于工作跟孩子们疏远,终于让女主忍无可忍.......电影的各种幽默细节做的很到位,让人开怀大笑,男女主去学校跟老师吵架,很搞笑,电影最后,大团圆的结局也是预料之中。
总之,片子很搞笑很温馨,男主演技一流。
做男人有做男人的累,做女人有做女人的累。
互相不理解,不包容?
那好,互换一下角色,体验一番,可能就有所体会。
一个完美的人应该是同时具有男性人格和女性人格的,这样不仅受男人们欢迎,还会受女人们欢迎——人际关系的处理,对这种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再说爱情和婚姻。
无论处于恋爱还是已婚,维系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表达。
表达什么?
表达对对方的爱,对对方的依赖和要求。
男人和女人其实都一样,渴望被爱,被依赖,被珍惜,被倾听以及被理解。
如果说,另一半给自己的是打击、嘲笑或蔑视,那在一起毫无快乐可言,不过是遵循世理和某个人结了婚而已。
人都不喜欢孤独,也都忍受不了寂寞。
因此,才希望找一个懂自己的人相伴终老。
而这种“懂”是需要表达的。
只为苏菲玛索来的
11.1.26 好无趣。。。。。
苏菲阿姨你真不适合卖萌哦~
轻松愉快但又predictable的故事。由此喜欢上Dany Boon. 6 out of 10
平庸
法国一堆的莫里斯就跟德国一巴掌能打死十个汉斯。别人爸妈都不做互换,他们直接离婚。术业有专攻。互换体验生活。没什么看头。就是为什么藏那么多巧克力呢 是生活太苦?最后四分之一简直乱搞,硬是要女主回归家庭。我喜欢你的重力压在我身上
挺喜欢这个男主的
让人感觉很舒服的电影
被评分掩盖的一部好片。
无聊的电影,辜负了苏菲玛索的美丽
“多大点事儿啊,只要努力就好”
20200320???
轻快温情的家庭小品,有着法国喜剧的特点,适合在一起开心的看,享受生活。
好没劲啊,也不好笑
除了看的是配音版的 剧情能猜到外 其余爱!批欸司 片尾是西班牙歌吗
对中年婚姻危机做了浪漫轻松的探讨。苏菲玛索依然很美,既有外在的大气又有内在的可爱。
小女孩好可怜,像玩具娃娃一样被拉来拉去。
苏菲都老了。。。
好做作
3.5星。知道自己需要另一半,且不羞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