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看完这一系列的1 2 3部。
首先吸引我的是男女主的颜值和演技。
当第一部看了一半的时候,心里产生强烈的吐槽感。
倒不是因为感觉到导演构建的这个影像世界离现实世界太远,反而是因为离我们又近又缺乏逻辑性。
为啥人就一定要分派别,而且还这么极端地反映在片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上。
站在联系现实的角度上看,太没有说服性了。
后来,看完第二部,才突然感觉分歧者并不是没思想没寓意的烂片。
突然让我意识到越极端越没逻辑的东西可能反而越能让人心惊肉跳。
最起码,真的非常非常赤裸地但又潜移默化地把对政治和人性的反思做了深度讲解。
让人突然就生发出很多反思的情绪来,到底什么是理想的城邦、德性的结构,和真正正义的制度。
不过都是很消极的情绪。
权力的游戏和更迭,被统治者无法反抗,看不到真相的愚民政策,永远不会到来的乌托邦。
可惜我就像被杀的珍妮一样,永远也不可能知道200年后的世界会是怎样了。
反正这是部好电影。
因为太可怕。
电影看完了,说两句,没有什么专业的影片分析,也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就是在闲暇时期唠唠嗑,聊聊。
先说片子的题材青春科幻电影,还是比较喜欢,青春期本就是人一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因为精力旺盛,因为没有思维固定在学习期,还因为没有成家立业,没有所谓的社会家庭责任负担,所以这个时期的一些观点,一些想法可能会比较幼稚,但绝对够新颖,够大胆,甚至有时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这部影片选题立足于青少年,时间在世界末日后的未来芝加哥,中心思想在于鼓励年青人去质疑,去拼搏,去担当,去反抗,非常迎合青年人的思想。
所以上映后,收到年轻观众学生群体热捧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影片情节,倒是没有什么吐槽,故事完整,过程流畅,节奏也紧凑,主线与其他线路之间交叉进行也没有过多的纠缠,脉络比较清晰。
至于在追杀过程中,后现代的先进武器的杀伤效果明显弱于我大清朝的血滴子,怎么突突也扫不到那些俊男靓女半根汗毛我也只能呵呵呵了。
那个女配角出场一分钟相距100公尺外露面就遭飞毛腿子弹打个正着导演偏心谁就大家自己去体会吧,这些个说太白了也没意思。
再来看看理想主义者构画的蓝图吧,新世界的创始者为了谋求永久的和平,将幸存者们分成了无私派、诚实派、无畏派、友好派和博学派。
每个派系都有自己专门的社会职责,他们通力合作促进这个世界的进步。
在这个乌托邦的世界里,派系高于血缘,派系高于家族,派系是人们选择自己站队自己所属领域的根本标准。
这么纯粹的世界顺序真是简单又有效啊!
没什么亲情,没什么个性,没什么思想,一切听从领导者的指挥,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可是这是人类的社会,这是文明进步的生物物种,没有了思想,没有了感情,没有了自我,人类又何其为人类?
世界又怎么能称做真实的世界?
所以,有翠丝的出现,有“FOUR”,有了反抗,有了斗争,有了背叛,有了感情,也就有了塑造真正人类世界的机会,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当然,男女主角的靓丽外形,真挚感人的爱情浪漫是影院里应有的风景线,这部电影的表现及格。
对于一个没看过前两部电影的人来说,走进电影院看这个系列的第三部时,我的内心是十分忐忑and惶恐的,直到我看到谢琳·伍德蕾和她哥安塞尔·艾尔高特,咦,这不是那部虐哭无数人的美国韩剧《星运里的错》中的那对癌症鸳鸯么,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看到有情人终成兄妹让我甚感安慰。
渐渐地又看到了好多张熟脸,顿时信心倍增,也看得更加认真了。
Maggie Q出场的瞬间,哇,这不是我青年时期的女神嘛,还记得当年在电视上羞羞地看过她的《赤裸特工》,不过这个亚洲面孔在女主她们一群人攀登到墙上的时候就光荣牺牲了。
在敌方损耗一群人而我方只牺牲一人的情况下,女主一行人顺利抵达梦想中的墙外世界,此刻自带bgm“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然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很快他们便发现外面的世界没想象中那么精彩了,天地一片混沌,一眼望去全是黄色,在这里我说的是黄色是指颜色,地是黄的,湖是黄的,就连雨水也是黄的,在这样糟糕的自然环境下,还有敌方在穷追不舍,更要命的是,对方有车,而他们只有两条腿。
当然,主角是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挂掉滴,这时候,天外来客拯救了他们并轻轻松松轰炸了有车的那位,然后女主一行人就跟着他们走了,每人一个大泡泡,吸附在飞机上,超炫酷的有木有。
紧接着他们就被告知他们抵达了领先他们几百年的新世界,这里面只有女主角翠丝一个人是纯净的,所以要把她的基因留存下来,也就要她和大boss合作,然而男主很快发现了大boss的阴谋,并劝女主不要和他一起去谈判,翠丝这个好心人肯定没有听男主的话啦,因为她还没有坐过新型超智能飞机,噢,不是,主要是她是去干正事的,事实证明,去了也没什么坏处,翠丝知道了大boss的真实面目,并且学会了开飞机,这是非常关键的,对剧情发展起很大作用。
男主劝女主不成功后便愤然要求离开回芝加哥,在返程的飞机上凭一己之力干掉了押送他的其他喽啰,在这样的电影里,你只需要记住一条:主角牛逼主角天下第一,其他人都是弱智和低能,飞机坠地,毫无疑问,其他人都死了除了男主抹了一些番茄酱然后爬了出来,和他一起没死的竟然还有一个人,这是此系列的新角色and美色,我至今都未想通他和男主是怎么勾搭在一起的,当然这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长这么好看一定是好人就行了,男主回到芝加哥,小哥继续当卧底。
小哥返回新世界大楼后立即与翠丝串通一气,翠丝当机立断决定离开,与大boss正面对峙后,扬言要开走他的飞机,谁知那厮满不在乎,也不阻拦,只说了一句:你不会开,然后女主就把飞机开走了,大boss这个智障是把其他人都当智障吗?
有没有搞错,这可是女主角诶,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怎么会连自动驾驶的飞机都不会开,也太小看人了吧。
这部电影主角光环不要太明显了,女主逃跑天地人样样都助,很顺利地离开新世界返回故乡。
在男女主忙活的这段时间,《爆裂鼓手》里面那个小哥也没闲着,由于不满office job,他主动请愿干活,于是得到了大boss的召见,被送去芝加哥搞推销,兜售他们的产品“忘情水”,啊不对,是消除记忆的一种药剂,因为大boss的终极目的就是想要让芝加哥的所有人失忆然后心甘情愿地当他的小弟,这样他就能一统天下成为世界的主宰。
梦想是美好的,可是现实是残酷滴,正面角色怎么会让反面角色得逞呢,女主三下五除二就打爆了释放药剂的系统,大boss看着哭去吧。
最后,翠丝作为分歧者代言人出现在了大屏幕上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感动美国当之无愧。
由于大boss还没挂掉,所以第四部,明年见。
忘了提一句,就说男主这么眼熟呢,原来客串过《唐顿庄园》,饰演的基佬在第一集里死在了床上。
一直都喜欢分歧者系列,在我的眼里,分歧者算拍的比较正能力,而且蛮多地方能令我思考的。
移动迷宫,故事情节就比较简单,一群孩子为了逃离出去。。
又为了逃离安全区,最后,为了同伴,又回到安全区救伙伴,想要感官的刺激,就必须在电影院看,心就像坐过山车那样一惊一乍,的确很爽,简单。
而残酷游戏,没有看第一部,就直接看第2部了,剧情看的我极度压抑,真的很残酷,所以,看完第2 部,我就完全没有冲动再看这系列的任何一部了。
而分歧者,女主角则像拆礼物,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抉择,到底该相信谁,到底该怎么做。
每一个领导者都坚信他自己所坚持的信念是对的,自己的信念才是能拯救这个世界。
真实世界,已经被毁的面目全非了,那么如何才能重新构造出完美的世界。
女主角也是坚持自己所认为正确的,希望自己所知道的真相,也公开让整个芝加哥的人都知。
那么,是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安分守己,像动物一样乖巧听话,按领导人的指示,听听话话,然后一辈子都饿不死这样的世界叫完美世界吗?
还是,不安分守己,优胜劣汰,被所谓的领导人有目的的人为挑选,然后再把没价值的淘汰,经过有意选择后留下的人类组成的世界才算完美世界吗?
女主角搞不懂,只要不断打破原来的局面,不断的寻查下去,或许,才能找到个答案,但,最后解放自由,真的无政府状态,这样的世界,又是完美的世界吗?
期待结局,也期待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在我眼里,我真的认为,人类,是应该先和大自然和平相处,珍惜地球的一切,敬畏自然。
而不是不断像大自然无条件索取,大自然,是不懂得如何向人类获取回报的,也不懂如何才能阻止人类向自己过渡索取。
哈哈,题外话说多了,不过,保护自然,从我做起,也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莫过于你本来是一头狼,却在成长过程中被当作一头羊培养。
如果你一旦出现疑问、反抗时,他们会打着爱的名义压制、以惩罚的方式打压。
碧翠丝生活的芝加哥,是以派系划分为制度的城市,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如若不然,则被排斥在社会之外,沦为“无派系”者。
每个人在16岁时需要接受考验,按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派系。
派系大于人权,其实就是制度大于人权。
这个城市并不需要有有独立思想的人,只需要按班就部、听话的人。
总是有例外,碧翠丝就是。
当她还是个小姑娘,就对大街上充满激情、活力的无畏派充满向往。
可她出生在无私派,从小所受的教育和生活是不能有个性和态度、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还需要穿着灰色的衣服,过着朴素的生活,连多照镜子也会被称之为虚荣。
父母一再教导她小绵羊的生活方式,但天性却不是人为可以压制的。
在派系选择上,她毅然选择了与无私派品质完全相关的无畏派,抛弃过去的生活,也意味着要离开深爱的亲人。
忠于自我,更重要,不是吗?
忠于自我,抛弃过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碧翠丝改名翠丝,在一系列高压残酷的训练中,慢慢得蜕变成一个勇敢、刚强、无畏的姑娘。
褪变不成功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死,二是利用父母的关系回到无私派,或者沦为无派系,终其一生活在压抑中。
这样的成长,注定痛苦。
像蛇一样,褪去一层皮,慢慢褪去原来的生活打下的烙印。
翠丝褪去无私派一味忍让,毫无自我的个性,融入到无畏派中。
融入新生活,就是结果了吗,不,这只是开始。
她的蜕变和成长,是对现有制度的挑战,属于不安份的存在,她成为了派系维护者珍宁追杀的目标。
她感到恐怖,想逃离,回到无私派,父母身边。
只是,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空气弥漫着危险的气息,以玲宁为首的派系统治者不会放过她。
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
翠丝和她的伙伴们,终于推翻了珍宁的统治,却发现城市陷入更大的混乱中。
是继续原来的,已经有多年运行经验派系生活,还是开创新的世纪?
高高的围墙外,又是什么?
为了寻找答案,翠丝和小伙伴们勇敢地闯出围墙,寻找新的世界。
却发现,她们不过是被另一些人类当作试验品。
(二)女主的成长经历简单的讲完了。
作为一个生在重男轻女国度的女性,不禁感慨良多。
现在的女性所处的环境以及为自由奋斗的状况,跟这部电影中所表现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多数女性受封建余毒思想的教育下长大,被社会“善意”地当作女奴培养大。
比如女孩读书多了无用、数理化不如男人;女人不能上桌吃饭、总是要嫁个男人,才是幸福等诸如此类的糟粕。
但,人性却不是轻易能抹杀的,我从小就觉得不正常、不公平,偶尔的反叛、质疑,被强大的舆论环境给压制,而这些压制者,主要是从小一直敬爱的父母、老师和亲人。
派系大于亲情。
与女人注定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何其相似。
也差不多是16岁的年纪,我终于受不了了。
为什么我要低男人一等,为什么不能努力说出自己想表达的思想,为什么要压抑自己,为什么要顺从他人?
内心不安、躁动、愤懑、压抑、痛苦,驱使我自己去找答案。
于是,我成为别人眼中“不安分”的姑娘。
如同翠丝一样,以决绝的方式和过去告别。
然而,世界还是跟以前一样,改变了的,只是我个人而已。
需要吐出成长过程中强加的思想毒素,需要重新定位、调整自己适应社会,要不理会别人“善意”的劝解,有时候也不禁怀疑,难道我是不正常的?
这个过程,注定只有自己一路前行。
翠丝通过了考验,我也完成了自我修复和成长。
接着,更大的问题出现了。
我们都成为了自己社会中的“分歧者”,成为了旧有制度的危险份子,成为了制度维护者讨伐的对象。
然而,这些制度维护者有许多的人,自己也是受害者。
比如,生活中,维护男权的坚定份子,许多都是社会中上了年纪,掌握一定资源的婆婆和妈妈。
她们坚定不移定打压和羞辱那些不按制度生活的女人,制造舆论和恐慌。
珍宁自恃聪明,成为派系维护的坚忠份子,为此宁死不屈。
当盒子的秘密被打开后,她终于明白自己只不过做了别人的打手,后悔吗?
不知道,因为她被一枪打死了。
现在互联网上仅仅有些女性觉醒,发表一些独立自主的看法,铺天盖地的抵制和打压接踵而来。
“激进女权”、“女权癌”“女权犬”等,还有时不时冒出一些清朝僵尸出来拿儒家、历史文化来进行打压。
重男轻女造成男女比率失调的恶果,以及女性渴望独立、自主的思想,注定与现存的男权思想对立。
也有人说女权不要太激进,需要温和。
电影中,无私、友好、诚实这些美好品质,在社会动乱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用。
无畏派轻易就制服了无私派,像抓一群绵羊,这场景是不是太熟悉了?
作为分歧者的翠丝,如果选择的不是无畏派,而是选择无私、友好、诚实派中的一个,结果会怎么样?
就算有主角光环,也不能一直开挂,分分钟给无畏派打死。
电影中的男主老四,也是派系制度下的受害者。
从小深受家景之苦的他,毅然成为了女主忠实的伙伴和战友。
一个没有爱和自由的社会,注定女性、男性都是受害者。
后记:看了这部电影,更加坚定的加强了我不看国产剧的决心。
比如,一跪出名,收获诸多好评的《百鸟朝凤》,女人出现的次数还没狗多,她们间的对话竟然是换亲。
《分歧者》三部曲,是一部以女性为主的电影。
故事围绕女主角的成长、蜕变、开创新世界展开,男主角是她的好伙伴和战友。
六个派系里,男女领导各占三个,然而战争却是三个女领导挑起和展开的。
尤其是第三部,老四的老妈和友好派的领导,俩女性带一帮手下对着开火,看得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逃离围墙的六人小分队,三男三女,其中女主跑到最前方,而且三女性的战斗力和人品完胜三男性。
大反派是男的!
出卖朋友的背叛者也是男的,继母、巫婆这些反派终于退休了。
女性与女性之间没有瞎撒扯,就算翠丝不得已杀了克里斯蒂娜的男友,也获得了原谅,没有出现无论你什么理由杀了他你还有人爱我没有然后粉转黑的吐血剧情。
更喜欢看女性穿着战斗服、背着枪、勇猛无畏、古铜色肌肤流着汗的形象。
比看走红地毯的女星耐看多了,谁说女性只有一种美?
《分歧者3:忠诚世界》的科幻场景展现还是对得起观众的,比较炫酷,未来感十足。
整个系列故事线看下来,仿佛演绎一出标准套路的反转剧,甚至有些瞎折腾的感觉,男女主角危机关头打啵缠绵的桥段真是让人无力吐槽;电影关于人类现实政治环境的隐喻比较深刻,跟前两部的想法一样,或许阅读原著小说显得更有意思。
《分歧者3:忠诚世界》又一次让人感觉我们的宇宙真的有可能只是别的生物制造的一个实验平台,我们只不过是小白鼠,甚至是病毒类超微型生物,因为已经有科学家发现宇宙不是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而是类似于一个壳体,到达某一位置光也无法继续前进;人类希望改变基因从而变得更趋向于自己喜欢的某一类,但后果往往是极端引发另一种不好的附带品,勇敢到一定程度会变得暴力,平和到一定程度会变得懦弱。。。
最终导致四分五裂产生更多种族更多冲突因素;尊重自然,认可自我,正视内心,理解万物,才能真正走自己的路,也允许别人说去。
第三部的剧情紧密衔接了前一部。
派系制度瓦解后,分歧者翠丝揭开了整个人类的秘密,原来芝加哥不过是美国基因局制造的一场实验。
一片混乱之下的芝加哥危机四伏,老四的母亲伊芙琳组织了强有力的武装力量,企图占领芝加哥成为新的统治者。
翠丝决定带领老四、克里斯蒂娜、皮特、托莉和凯莱布逃往芝加哥城外的世界,为芝加哥人民寻找新的希望。
他们历经险阻成功逃脱,终于来到了墙外的神秘世界,充斥着各种高科技技术的基因局。
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翠丝和老四的价值观被完全颠覆,二人之间的信任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当他们终于发现了基因局负责人大卫所谓的神秘事业背后所掩藏的更大阴谋时,却没有察觉自己其实早已被卷入了其中。
为了保护芝加哥的人民,翠丝和老四做出了忠于内心的选择,他们要联合所有派系向墙外世界宣战。
该片的科技感和卓越想象力成了科幻电影的新风尚。
200英尺高的特效围墙气势震撼,拥有超前科技的基因局让人吃惊,而兼具未来感和实用性的牛蛙人飞行器和透明飞行器,先进程度也是其它科幻片望尘莫及的。
该片将凭借类型优势和精良制作杀出重围。
然而这部片子最重要的内核是观众看到它的题目会思考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忠诚。
很多人都会认为,忠诚就是忠于国家,忠于组织,忠于党派。
可是有木有想过,这样的忠诚真的是忠诚么?
当政治不再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权位者的权位为出发点的时候,它还是忠诚吗?
或者说,你到底忠于的是什么?
显然翠丝他们面临的抉择也是如此。
一方是自己真真切切生活过的故土,那里正在经历战乱与流血。
一方是曾经认为可以保护自己的完美世界,那里有着自己向往的一切。
皮特选择了为权利不顾一切,老四选择了忠于自己的内心。
而翠丝作为唯一的分歧者被大卫所利用,也只有翠丝才能登上基因局的顶端,因为她有纯净者的纹身标识。
而老四作为缺陷者却只能留在下面,他们每一个人都被分配了不同的工作。
这就使得翠丝和老四二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和不信任。
善良的翠丝被大卫欺骗,差点做错事,而理智的老四却看出了端倪,但翠丝想为正义而战,二人的矛盾越来越大,直到最后二人终于携手为芝加哥而战,为忠诚而战。
基因局因为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科技,就悍然将芝加哥居民视为实验品。
在他们眼中,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和一只只小白鼠没有多少区别,都是可以随意和随时牺牲掉的。
将人类按基因是否完美而分成等级,与希特勒的种族歧视,又能有多大区别呢?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人类靠自身是无法拯救自己的。
人性中虽然也有美好善良的部分,但人性中自私贪婪的本性决定了这个世界必定少不了纷争。
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不断膨胀的贪欲最终很可能毁了人类自己。
而拥有完美基因的翠丝,并没有选择与基因局同流合污,串通一气,最终与自己被定为“基因缺陷者”的恋人、亲人和闺蜜站在一起,更愿意为被困在高墙之内的芝加哥民众之安危而努力,而冒险,而付出牺牲和代价。
冲破高墙不易,忠于内心更难。
这样的勇气,当然值得所有人尊重,这样的领导者,无疑会得到最多的响应和支持。
在影片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芝加哥被拯救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这只是大结局的上部。
如此一来,就为最终大结局铺垫了很好的伏笔,让我们有理由更加期待。
从《哈利·波特》开始,好莱坞喜欢将系列电影终结篇分成上下部上映,往往因剧情的刻意拖沓与敷衍,造成观众的反感,并影响大结局的口碑与票房。
但《分歧者3:忠诚世界》的编导,显然已经清楚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通过冲突的合理建构及悬念的巧妙设置,既为最终的大结局,为与大Boss的终极一战做足了前戏,影片本身也绝不拖泥带水,无论剧情张力还是带给观众的感官刺激,已经超越了之前两部。
无论是芝加哥200英尺高的特效围墙,还是基因局壮观宏大的奇异建筑,都令人脑洞大开;无论是高墙之外的汽车追逐,还是直升飞机的空中火力较量,都让我们紧张得忘记了身边一切。
最后的高潮戏份,更是如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主人公的安危,全城民众的命运在分分钟之内反复转折,彻底引爆了我们的激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第三部已经相当接近科幻大片的视效水准。
这是一部拷问我们内心的电影,洗脑可以让人忘记记忆,但无法泯灭人性。
前方高能预警。
有剧透哦。
这部电影,剧情特别简单。
用一句话就可以描述完:大胃的哥哥大卫是个单纯的坏人,他想放毒气把所有人的记忆力都抹掉,成为他的员工,翠花的妹妹翠丝阻止了这一切。
over。
剧透完毕。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度在怀疑,这部电影难不成是迪斯尼出品的?
这是一部儿童电影?
为啥槽点这些多?
1、翠丝带着大部队坐车逃跑。
没有放行令,守卫不让翠丝和老四的车出去,迷之出现的一个放行令就突然出来了。
一点交代也没有。
只有儿童世界才可以这么随便吧?
2、大卫缺钱,带着翠丝去向上级要经费。
一路上,也不跟翠丝通气,统一口径。
结果,面对上级,大卫说一套,翠丝说一套。
经费没要到。
我的天呐,我都惊呆了。
大卫,你确定你这种智商可以当一个城市一个世界的老大吗?
接着,大卫带着翠丝返回,我以为大卫要大发雷霆,处罚翠丝。
你想想呐,大卫可是大老板,一个世界的老大呢!
翠丝就这样坏了他的好事。
不给点颜色看看,这乡下来的姑娘哪记得住呀!
对不对?
结果,大卫可温柔了。
别说甩翠丝两大嘴巴了,就说一句重话都舍不得。
我的天呐,大卫,你是翠丝的好姐妹吗?
3、用人更有趣了。
把翠丝的两个伙伴派去当监控。
我的天呐。
让这两个人去发现自己的老家在经受战乱和分崩。
大卫,你是不是傻?
有你这样当老大的吗?
你不把这两个人派去浴室给老大爷们搓背,也可以派他们去给小朋友们做蛋糕呀!
自己给自己挖坑,活该你的世界被灭。
哎呀,我又剧透了。
4、翠丝发现自己的家乡在内斗。
能不内斗吗?
没电影看,没豆瓣玩,又不能出去旅行发个朋友圈装逼炫富。
只能斗鸡打架啦!
更重要的是,翠丝看到自己的老相好被人打了。
我的天,翠丝,你就太不是人了。
你能看到这些?
还不是靠大卫!
大卫那个傻老大,让你可以在城市里随便走来走去,也不关你,也不管你,也不禁你足!
我的天呐!
大卫,你脑子短路了吗?
5、接4,翠丝看到老四受伤了。
那叫一个心疼呀。
立刻走到大卫身边,说了大卫几句。
大概意思就是:哎呀,你个坏人。
居然欺负我的男朋友。
哼!
我要开你的飞船去救我男朋友。
大卫好生气的。
说:哎呀,你个磨人的小妖精,我的飞船好复杂,你不会开。
哼!
结果,翠丝一坐上去,就把飞船开走了。
后面的大家就知道了。
大卫放毒气,这太小儿科了,翠丝把毒气给制止了。
电影结束。
这部电影我给了一颗星,感谢上映的不是3D版的。
听说,这部电影还有下一部。
我的天。
我竟无言以对。
反正,我已经不想再看了。
小随笔:第三部《分歧者》或许是这个系列最好的一部。
前两部的叙事和情感渲染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让人有出离之感。
而这一季则通过宏大的后末日世界观建构与一系列的情节反转,对流行数百年的乌托邦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或许中国大陆与俄罗斯观众会对于电影中的社会体制与价值观念颇为相识。
高大的城市电网围墙,被划分的社会等级、狂热的批斗现场、强势的权力话语、被剥夺者的恐惧与失声、忽视个体的国家实验以及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沦落,都让人很有代入感。
类似的还有像《移动迷宫》和《饥饿游戏》这样的反乌托邦文学和电影作品,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是否存在完美的社会体制能带给人类终极的幸福?
为了一个理想是否可以剥夺少部分无辜者的个体尊严,让他们承受苦难,以换取现世的安稳和想象中的完美未来?
哪怕这种体制与行为带来的是现世挣扎,真实的正义从来没有实现过。
我想这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
乌托邦的设计者与追随者,不管是中世纪的欧洲、太平天国、纳粹、伊斯兰国还是共产国际,都强烈的相信自己是人类的未来,应当主宰世界。
它们都有一套宏大叙事,认为人类的未来一定如其所信仰的那样,只要遵循相应的社会体制和行为伦理,就能够实现。
它们给人类造了美丽的梦,为了梦的实现,个体选择和尊严被忽视,国家成了他们的实验场地,所有个体都成了实验品,不再享有不可剥夺的人权。
笼罩在乌托邦思潮中的群体活在被编织出的美丽梦境里,他们相信只要忠于设定的信条,就能净化人类,所有道德禁忌和人道底线都不再重要,于是暴政、屠杀、掠夺、暴力、虐待、欺骗、腐败在特定的时期都赋予了绝对的合法性。
乌托邦思潮与极权体制其实是一丘之貉。
受这种思潮影响的人群,即使在极权统治垮台之后,也难有正常的恢复机制,以建构合理的社会秩序。
他们一般会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组建强势政府。
革命者成为特权者,继续以另一种极权形式侵犯个体权益。
除非这个群体进行深刻的全民反思,忏悔罪行,就像战后西德一样。
《分歧者》系列所描述既是个体人本意识的觉醒。
它试图在表达一个观念:个体以及由个体所汇集成的国家,不是某一部分人的实验品,它们无权将其意志强行框架个体的选择,不管未来的梦境编织得再美好,都不能代替现世的自由与正义。
就像电影结尾所言:“芝加哥不再是实验品,它是我们的家园”。
不是所有好莱坞包装着科幻动作的电影都是好片。
一部比一部好看,打斗,高科技和节奏紧张感胜过饥饿游戏十倍,可惜和饥饿游戏以及迷宫系列故事情节人物设置类似使得观众省美疲劳评分走低,可惜!分歧者如果先于迷宫系列和饥饿游戏系列上映基本就没有那两部什么事了。
不如饥饿游戏讨喜呢
就算为了我的FOUR看完了……这也是一部拍很烂的电影
已下载高清22.1G
忘了
好吧,三部看下来终于了解了整体的架构,制作团队野心很大想法很大,可惜水平不够驾驭不了,很多地方表现的太幼稚,这故事水平也就能糊弄糊弄孩子
还出下一部???看了3部了真的男主女主太无感了。。还各种主角光环。。Maggie Q刚干完活就被整死了简直了。。分歧者饥饿游戏移动迷宫这些人物已经串了哈哈哈,还好票价只要3块3勉强给个3星吧——5年后我又看了一遍看完来标记的时候才意识到我看过,可见这个讲了个啥玩意儿
2016
本身也没报很高的期望,男主们是支撑我看下去的唯一理由,这么水的剧情就不要拆成上下两部了,我会说我已经把这个系列的设定和移动迷宫的设定弄混了吗~
本来第三部也和HG一样分上下,结果这第三集扑街,传说的第四集沦为烂尾。不过倒也好,因为实在是再烂不下去了,及时止损也是明智(如果真有第四集出来了我是绝对不会看的)。奇弱无比的剧情,漏洞百出的设定,男女主这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和第一集表现差的太多。本来挺好的一个背景,却拍成这模样,唉,一盘好棋给下坏了
三颗星全都给Four!!!感觉众人皆醉只有我时时保持警惕,既不会盲目服从又不会失去信念,是这几年同类电影里难得帅的硬气又不gay的男主!剧情呢,没什么可说了,但是作为饥饿游戏黑我还要说好的去了,起码不用乱七八糟的场景跟你淘浆糊,结论就是墙外的世界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再次再次为男主打四星!Naomi真的老好多btw
前面还行,后面又是老一套,极度的无聊,男女主在一起的戏份也太少了,这个系列什么时候能明白它只有男女主的cp可以看
虽然不算神展开,但还算不错,剧情转折较大,比起迷宫和饥饿我反倒是认为这个还不错。maggie Q一早就领了便当,老演员都领便当去了。
本来感觉城外的基地设定还蛮有意思的,结果。。真是觉得把第一部重新拍了一遍。
这思想和移动迷宫一模一样啊
这是什么规矩三部曲最后一部非拆成2个…… 小说还没看完,只看了开头就搬家什么的了,不知道书现在扔哪儿了。觉得Tris越来越高了。相比小说,电影还是太一带而过了,但是现在还有多少人有耐心看书呢?回去得赶紧找出来看了。比2强点感觉,比1差。安贞UME. 2D 就挺好
好一大段時間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看三小,看他們快快樂樂的在那跑來跑去展示武器的你還會以為他們在開什麼同樂會呢~
比想象中好不少,名为科幻,实际上提醒大家注意生活:我们生存的社会可能也是伪装过的世界,注意跳出表象,找准核心,活着,努力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