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很久很久没看到人设这么差的女主了真的。
可能是王家上辈子欠了女主。
这辈子搭上一家子来还她的债王大福出于对姐弟俩的恻隐之心花11大洋把他们买了回去,买回去又花10个大洋去给他们到苏州找家人,人差点累死在路上结果这位姑奶奶女主转头就要跑,然后被老鸨子骗进窑子。
王大福夫妇又辛辛苦苦凑巧找人救她出来婶子对她那么好,结果她完全不知感恩。
每天和婶子犟着,让伯伯为难。
每次她在外遇到事婶子比谁都急,结果她只会恶意揣测养母的心她的养父对她那么好,比亲生的孩子还亲,结果养父才咽气,就急着和养母说继续供养弟弟上学的事,别说养母生气了,这是个人都得心寒在自己家遇到困境的时候她的师傅殷先生给了她一条路,倾囊相授教她艺,可她就是不知足。
觉得京剧好,不和师傅学了洪喜打小就对她好,一直保护她,顺着她。
结果养母撮合二人她死都不愿意。
甚至到养母死都是一个心结,结果她非要找寻真爱,很好,嫁给了一个有老婆的,被人家骗,当别人的小三。
被人家老丈人当众羞辱。
丢尽了人从姐弟俩被收养,她就口口声声以后让她有钱的爹爹还。
结果直到把她养大成人,供她弟读书,养父母二人也没见她还一个子儿。
自家儿子都上不起学,供着她弟弟。
结果养大了死了。
养母为姐弟操了一辈子心,儿子被嫌弃着,结果命也搭了进去。
她还了吗?
她还的了吗?
她从来没有把养父母一家当真正的亲人。
只是人在屋檐下身不由己。
她为了活下去为了弟弟上学一直隐忍。
每次出事她都只想着她弟,完全不顾虑养父母和哥哥。
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欠养父母。
只要找到她亲爹,她亲爹多给他们些钱就好了。
结果最后她那个心心念念找了十几年的爹,把她送给汉奸当姨太太。
当年所有人撮合她和洪喜她看不上人家,给养母难堪。
结果最后她被一个又一个男人伤害,最后还是得靠洪喜,最后还是和洪喜在一块了。
真是给人活活气死。
这部剧陈小艺真的太绝了,喜欢这部剧的服化道和时代背景以及一些老演员的演技,至于女主,她真的太活该太让人无语了。
这剧其实挺那个的,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其实活着就很好了。
关于女主寄萍,她前面态度强硬,其实在她心里她一直觉得以后会给养父母钱,所以没觉得自己在别人家呆着该态度好点,所以总是理直气壮的。
而且前面我感觉她,就是洪喜去学徒时穿的新衣服,她说像伙计,我感觉她其实心里真的这样想的,包括养父,感觉他们就像下人一样,觉得自己家以后给钱就行了,她心挺硬和坚定的,坚定着要找家,但剧里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来她其实就是个小孩心性,想不到许多,自觉得有点机灵,但毕竟是孩子,很多东西不知道,好坏也不完全会分,也考虑不到别人的感受,感觉挺真实的,所以对她小时候的表现并没有太生气,我选择了理解她的行为,很多人用大人或者现代人的思想去看她,其实是不对的。
她养父死了后,她坚持回了老家,其实说明她一直不相信她养父的话,因为很多年前她养父就告诉她老家房子卖了没人了。
但她心思很重,一直压着没表现出来,但是在那个环境里,那么小的孩子能有这心思,真不是常人,包括改口叫爹,也是为了弟弟上学小时候想跑,由于不会分辨她养父说的真假玩笑话,当然他养父说的就是真亦假时假亦真,时真亦假,所以她想走也挺理解,谁能突然接受给人长大后做童养媳……只是她不知道外面人心险恶,经过那一次,她后来也就不敢随便偷跑了,这也是她一直呆在洪喜家的原因关于她养父他一直说喜爱她,可是在日子越过越差他却脱口而出她是丧门星,我感觉真也是他内心的一种想法吧。
弟弟一直憨傻的样,比如人贩子拉他,他没什么反应,逆来顺受。
而且他并不想回家,说明他父亲也没多关心他。
他第一次见洪喜就很喜欢,说明洪喜人真的很好,小孩子的感觉很灵性。
关于洪喜,他就是从第一次见她,就一直喜欢保护守着她。
洪喜认定了她,哪怕命给她。
而且洪喜不强迫她,干什么都想着她,她的决定和选择他都支持,比如她要跟师傅去找她家时,他都没拦一下而选择支持。
洪喜自知她看不上他,自知自己和她的差别,但是他就是喜欢她了,能怎么办。
洪喜妈妈就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人物,包括离现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农村有些人,说她坏吧,她其实挺好,说她挺好,这样的人说话太难听,其实就是因为没文化,所以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这样了,而且这样的算很好了,有些比这更离谱八辈子,而没文化其实也不过是他们生的时代不一样,那样的年代吃饱都成问题,还文化?
所以农村大妈,包括我妈,那一辈或者上一辈,他们有时候做出来的简谱事,我都选择去理解
这个人太虚伪,其实他和成年后的寄萍根本没什么爱,他喜欢的只是小时候的寄萍,为了家国大事说不想拖累寄萍,后来又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他确实是为了家国大事,但另一方面其实就是觉得寄萍是累赘,寄萍没有上学,没有人告诉她什么反抗剥削的思想,陈知远认为寄萍是个戏子,除了唱戏什么都不会,金贵,不可能和他一起受苦,不可能和他一起奔波,可是后来呢,他说什么这辈子注定不能拥有爱情,不能给别人不幸,还不是找了队伍里一个女人当妻子,陈知远觉得寄萍就算参加革命,也是炮灰罢了,除了给敌人送人头什么都不会,这才是他不愿意带上寄萍的原因,而他后来的妻子,在文化和技能这些方面都符合他的要求,如果找一个符合自己思想而且能为革命做贡献的人,和一个没文化只会唱戏的在战乱里只能躲避的,我想陈知远根本不用想,或许当寄萍放弃和陈知远学习的时候,这份感情就结束了
我不能评我接受不了的观点评论这是部很差的电视剧,但我的确完全接受不了。
那天早早赶着上班,借喝早晨第一杯水之际看到了<北方有佳人>.被林秒可那犀利的眼神深深吸引住..看到他们从走散,遇到人贩,再到王大福手里。
我以为这2姐弟会回到他们爸爸身边。。。
赶着上班,也没继续往下看。
回家才知道这部剧现在在几个电台都是黄金档戏。。。
说是传奇立志。。。
已经等不及知道他俩的命运,我上网直接看你的分集介绍。。。
发现跟我遐想的完全相异。
接下来的,包括结果我都很不喜欢。
我没文化,我不知道这样的背景底下,这样的结局算是正常。
我不知道这样的戏剧跟北方有佳人是什么联系。
我接受不了。。。
王大福的结局,寄萍和爸爸的结局,弟弟的结局。。。
北方有佳人开头是1925年,夏希尊一家说接受段祺瑞总理邀请到北洋政府教育部当官,但段祺瑞当时当的是执政不是总理,国民党上台后北京政府教育部就解散了,夏希尊怎么到后来还在教育部,剧中人物三十年代就叫蒋介石总统,蒋介石是1948年才当上总统,张宗昌也不是何家驹杀的而是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所杀,济南战役何家驹当多大官会被当成战犯关起来吗,话说国民党小官就算进不了政协也不会入狱,总体来说编剧赵冬苓对民国历史还是缺乏了解,想用一个家庭的故事来反映民国史还是要多看历史书,在这点上金粉世家做的比较好
怎么感觉很正常的事,那年代有点身份和钱的男人娶姨太太是合法的啊,不像现在算重婚罪……唯一有点不地道的就是有意瞒着寄萍,但是我很疑惑那个年代只有‘’不清白”的女子才会给人做姨太太吗??
貌似戏子的身份就不算很清白了,而且穷苦人家的女孩能嫁到大户人家当姨太太都算命好了,大部分都只能当丫鬟吧!
很喜欢少年时候由曹津歌扮演的寄萍,她小小年纪就将少年时候一个蛮横、性格刚毅而又非常有主见的寄萍演绎的淋漓尽致,而由李依晓扮演的成年之后的寄萍,却变得温顺,柔弱,没有主见,动不动就眼泪汪汪的成年寄萍,与少年时候的寄萍真是判若两人,他们这种性格的转变没有任何征兆,所以说,他们两个除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寄萍”之外,我看不出他们有任何相同之处!
我想,不是这个演员演得失败,就是导员根本就没有找对演员,她只抓住了寄萍的形,却没有抓住寄萍的魂……所以,如果大家要看,建议看看曹津歌演的那段,真的很传神,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寄萍,有主见,性格刚毅,不喜欢哭哭啼啼,不畏惧任何势力!
说实话,演何家驹的演员,还有姚晨的老公等这些年轻演员明显演技还欠火候,不够传神,总是让人觉得某些地方的表演,还是没有张力,太过于死板!
相比而言,那些老演员,陈小艺,寇振海,唐爱国,这些老演员却要得心应手多了
文|阿白读书
电视剧《北方有佳人》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学一个东西,首先要热爱它,为自己热爱的东西活着。
这部剧的主角寄萍,原来一直跟随师傅学习琴书,后来阴差阳错下,她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京戏。
当初师傅之所以收她为徒,是因为发现她有很高的曲艺天赋,只要肯学,日后肯定能成角儿。
但寄萍在学习琴书时,不是走神就是经常弹错,为此遭过师傅不少毒打,甚至数次被师傅赶出家门。
然而,自从无意间接触京戏后,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半夜摸黑不自觉就模仿起了舞台上角儿的动作,一个人走着走着就偷偷溜进了剧院…,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逼迫。
她说:自己一看到京戏就感觉整个身子都烧了起来…
什么是热爱,这就是热爱,用不着别人逼,你自己就渴望学习的东西,而且这种坚持不是痛苦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一如她的琴书师傅,为了自己喜欢的琴书,甘愿放弃家里的荣华富贵,宁愿过着清苦日子。
只有在热爱的驱使下,一个人才可以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屈,最后成为行业之翘楚。
所以,当寄萍半路转行学习京戏时,无论是被京戏师父冷言冷语,讽刺挖苦,还是被拒之门外,大冬天冻到晕了过去,亦或是师父每每练功都刻意避开她。
一并袭来的挫折和困难并没有让她缩,一路走来,她终成一代名角。
有人说,坚持是一件苦差事。
的确如此,因为它违背了人类追逐安逸的本性。
尤其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经常有人下班后就进入"躺尸"模式,每天的工作成了不得已而为之。
但工作若是为自己所热爱,那么一切的辛苦,反而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享受。
国际知名建筑师罗宾,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时表示:因为受父亲工作模式的影响,"带着一百分的激情做出一百分的成绩",他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
他整日奔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只为一座座高楼设计图纸,安排施工。
“我实在太热爱自己的工作了,以至于早上迫不及待地想起来去上班。
”罗宾说。
很多人对罗宾的工作状态充满了好奇,忍不住向他求教,“你是用什么方法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
”罗宾的答案很简单,他说:“不需要任何方法,保持激情就行了。
”这里的"激情",其实就是罗宾发自内心对于工作的热爱。
2019年时,曾认识这样一位小伙伴,当时她在自媒体平台学习写作更文,仅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年,她就成功变现3万多,现在的她早已开启接商业文案的模式了。
要知道她连高中都没有读过,而且每天最多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所以很多渴望副业变现的小伙伴不约而同前来请教。
而其实,所有人只关注了她的收益部分,却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虽然她学历不高,学习时间也有限,但一直以来,读书、写作都是她最大的爱好,在2019年之前的3年时间,即便没有任何收益,她也坚持在其他平台做着数年如一日的输出、更新。
她说:"即便没有收益,读书写作也是我不可能放弃的事情。
"
湖畔大学的梁宁说:“你会情不自禁的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不知不觉地放1万个小时在那里,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时间久了你就会比别人做得好。
”所谓"热爱才能坚持,坚持才能收获",只有热爱,你才心甘情愿做一件事情,而做成一件事,"时间投入"就是你相比别人最大的优势。
安妮宝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心甘情愿,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只有热爱,才会心甘情愿,只有心甘情愿,才不会计较付出时间的得失,而时间的投入一旦打破成长界线,你终能实现跨越式成长。
-END-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电视剧就不评论了。
除了殷大叔还让我流了流口水,演寄萍的小loli不错,其他也就普普通通。
陈小艺虽然还行,但剧本太假,看了前三集,就觉得她脸上就写了几个大字“我是刀子嘴豆腐心会为女主牺牲的女二”,后来查了查网上的剧情介绍,果然是………看了约15集,勾掉我小魂的却是那小曲子 哦,不,山东琴书那婉转那缠绵配上小loli的大眼睛眼波那么轻轻一转哦哦哦哦哦哦哦太美妙了辛辛苦苦整理了俩段小词:泪汪汪拉官人不肯撒手,尘世上你算个负义之流,自从你上金山挂袍还愿,哪一次俺不等你鸡鸣更收(怀疑改编之选段“上金山”)-太阳出西落在了东,满天的月亮一颗星,万里晴空下大雨,那树梢不动刮大风,他种棵玉米结土豆,那萝卜发芽长大葱,小蚂蚁踩死个驴驹子,半空中 小麻雀叨死一只大老鹰,从那边来了一个出殡的,他抬着一个红花轿一乘,轿里面坐着一个大姑娘,ho,我的乖乖,雪白的胡子飘前胸,没牙的老婆吃萝卜,各甭个甭的怪脆生,村东头跑出来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一蹦多高去当兵,俺说这话你不信,跳蚤做月子,他养了一窝大狗熊,啊(应该是改编之琴书《太阳出西 落在东》)还有一段好像是梁祝,不过太零碎了。
搜了搜现代的山东琴书,大多如东北的二人转一般,一男一女两人搭档唱,对白比较多,唱词通俗易懂,算是吕剧的始祖,资料很少,已经落为非物质遗产了。
电视剧中改编的选段剔除了许多对白,保留了基本的曲调,由脆生生的童声唱出来,反而有了说不出的销魂看了小半部电视剧,新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剧种,倒是一个意外。
写不动了,有兴趣的童鞋看下前10集小loli唱的那些戏吧京剧流传到现代已经是很完整的一个剧种了,后面唱的京剧倒不一定要看了。
我是高中的时候看过这部剧。
那时候音乐课有一课叫永远的梅兰芳,课上放了贵妃醉酒。
那时候只是为了与众不同(其实是装bi未遂,因为没人知道我在干啥……),又觉得唱歌没意思,所以跟着视频瞎学了一点儿。
直到后来看了这部电视剧。
写京剧之前,首先说一下,我跟大部分观众一样,有以下几点共同的认知:1.烂尾了。
从女主长大之后基本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2.女主曹津歌最好,林妙可次之,李依晓已经完全脱离女主。
不过导演与编剧要负相当的责任。
你可以解释说女主是因为生活的磋磨变成这样的,但是需要转折点。
比如美莲是如何对寄萍改观的,为什么突然愿意教寄萍了,这些就处理的很好,剧情转折有说服力。
然而女主长大之后duang得一下就变了。
不合适。
3.青年演员们有些糟蹋陈小艺寇振海这票老戏骨,长大后那个陈知远的呆相,让我现在都忍不住翻白眼。
戏班里那李老鸹和他弟弟,虽然在演员表上都找不到名字,但是演技实在入木三分。
去年在哈尔滨比赛,黑龙江京剧院的舞台监督,也是那么一个大秃头,拿着把折扇坐在衣箱子上吆五喝六,一会儿立着眉吵架骂人,一会儿又笑脸相迎哄嘬着你,我瞬间就想起那个李老鸹啊哈哈哈!
4.让我们认识了山东小曲儿这个有趣的曲艺,也让我们看了一点京剧。
至于看的好不好我后面再分析。
今天我把8-18集重新看了一遍,跳着看的。
真是感慨万千。
当初真是挺喜欢里面的山东小曲儿的,还跟着会哼几句。
但是京剧出现的时候,完全震撼了。
今天看到寄萍第一次看到京剧那里时,我终于看懂了她的眼神(真的不得不赞美曹津歌的演技)。
那种惊艳,热烈又带着酸楚的眼神。
就像你很早就和一个人在一起,不喜欢也不讨厌,好不好的也就他了,可是突然有一天你遇到了真爱,心想,就是你了,可你为什么现在才出现。
那种感觉。
我会因为这部电视剧爱上京剧,有以下原因:一.演员与京剧有关的部分都很专业。
1.先说主角,曹津歌演的寄萍以唱小曲儿为主,关于京剧的不多,但很用心。
演员本人是唱晋剧的(看过一个她在高中开学典礼上表演京剧的视频,不过……嗯……),有基础。
所以唱戏的声音虽然用配音,但口型完全对的上;平时自己哼唱,或者跟师父吊嗓子时是自己的声音,正好是那种初学但天分不错的状态,特别贴近人物。
身段也是,现在看来略显生硬,但那时仍把我迷的不要不要的,还是体现了人物还没学/初学但很有天分的状态。
李依晓就不用说了,不管电视剧演的咋样,反正唱戏她是国戏科班儿出身的。
2.再说配角。
演李美莲的演员也是科班出身的,当初太迷了,还去完善了她的百度百科(因为当时没写她演这部电视剧)。
她在一个采访里说和李胜素是好朋友。
不知道李胜素的可以百度一下,她的资料挺全的:D 演技没得说,把过去戏子的嬉笑怒骂演的非常好。
搞得我至今都非常想正式拜一个师父……我现在的老师是比我没大几岁没有气场那种年轻小姑娘╮(╯_╰)╭哈哈我的老师不玩豆瓣3.另外要说的配角就是二叔,李老鸹的弟弟。
我开始还想着可能他不是京剧演员,因为文丑背几句词儿就行了,普通演员下点功夫也能做到。
可是越往后看越觉得,算了吧这人肯定也是科班儿。
不得不再次感慨,京剧演员连京剧这么难的玩意儿都能驾驭,普通的演戏,唱歌,还是很可以应付的。
二.有很多与京剧有关的细节。
过去也有一些影视剧里有京剧,比如大宅门,红楼梦(昆曲),甚至霸王别姬。
但是当时看了没有对京剧有什么感觉,而这部剧让人非常有代入感。
1.首先曹津歌演的那部分,是寄萍最想学又学不到、日思夜想的时候。
这让我这种脑洞大开的双鱼座十分有代入感啊!
因为那时候自己已经很有兴趣,也跟视频学,苦于在小县城没有资源,虽能唱出旋律,但不会唱戏的发声。
就是说,它细腻的展现了对京剧爱而不得,努力靠近的过程。
2.这部剧里有非常多,特别是练习京剧的细节场景。
上妆、卸妆、贴片子包头这就不说,别的剧也有。
但是它还有很多练习的场景,比如跟琴唱戏的(不止是旦角,还有一段小生的,好惊艳,虽然大部分观众不会注意到),后台喊嗓儿的(今天才听见,有个老生在后台念"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前几天刚追完大宅门,在这里听到无比亲切,并且显然这脸都没露的配角也是科班出身),还有寄萍练功的,文武都有,台步,翻身,云手,前桥后桥。
都有。
当时不知道这些动作的名字,但是知道好看。
而且这一切,除了主角的行为,基本都是在剧中人对话时当背景的,也就是那些跟琴喊嗓,只用声音或背影出境的群众演员。
三.其他的影视剧,除了霸王别姬,大宅门这种,对京剧要么不深入,要么不尊重。
比方老九门吧,我没看过,所以不予置评。
但有一点,张艺兴扮虞姬那扮相,好吧因为有很多朋友痛心疾首的发了朋友圈,还有人怕我看不但特意私戳我。
他,没,有,吊,眉。
连只是帮我们拍过几次照的师妹都看出来了。
(吊眉就是化完妆之后,用胶把眉毛向上斜45°粘上去。
所以你看到的眉毛都是吊梢眉,非常精神,旦角不吊眉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你可以把手指放在眼角外侧斜向上拉看看)然后我就没看老九门了……====分割线===现在状况就是,我刚结束大学四年。
一上大学就迫不及待的找各种机会学京剧,后来在学校成立了社团,大家一起去京剧院看戏,在学校的晚会和外面的比赛上唱戏演戏。
今天,看到那些当初不知是什么却让我痴迷的唱段,太真外传,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西施,廉锦枫,还有里面出现过得武戏,安天会里的哪吒孙悟空。
剧中那些练习的场景,动作,和这四年间我的老师也教了我,我也教了我的师弟师妹的一切,一模一样。
那些香甜满颊的油彩,艳晶晶颤巍巍的头面,须一层一层穿上去的、繁复无比的戏服……真的泪目。
谢谢《北方有佳人》这大媒,让我遇到了京剧这终生的挚爱。
小时候和我爸一起看的(…
台词尬到不行
林妙可小时候也太漂亮了
越往后越没意思
跟着我爸看了前几集,各个角色细节太赞了∶养父的手常年是握着的没舒展过,老师揍人的时候腰杆也是笔直的,仆人对着主子的时候两个胳膊是夹得紧紧的。后面要是一直能维持下去就神作了。少年和童年演员之间也神似,毫无违和。/除了主角突然从犟得像头牛突然变成多愁善感太突然和除了第一段恋爱看不出感情戏的必要性之外都还不错。
我承认我对戏子名伶梨园故事有着莫名的迷恋~~
一厢情愿的剧情😓这位佳人也是从小到大都让人讨厌
看了十几年的电视剧,什么货色的人设,奇葩的人设都见过!没见过这么让我无语的女主!我最不能原谅的是她两次背叛她师傅,还直接害死了李美莲!说什么戏比天大,她一开始背叛殷师傅,改行去唱京剧的时候怎么不这么说?!怎么没这个觉悟!看了一下京剧就要改行背叛,看一个男人爱一个男人,真的太绝了!说得要报答,她报答什么了?不管是洪喜家还是她师傅,都是别人一直帮她,救她!真的从来没见过这种又贱又疯又茶又婊的女主,还北方有佳人!真是侮辱了“佳人”了!三星给陈小凡,寇振海还有其他贡献了精湛演技的老戏骨们!
小时候看的,少年寄萍太坚强且有主见。
最后几集太主旋律了 而且女主真得太妨家人了吧
作为电视剧而言,可以给四星了,小演员们都颇为出彩。林妙可演的小姑娘真好玩。一个很熟悉很熟悉的老济南的环境,老济南的口音,家家泉水,户户杨柳,可惜现在再也看不到了。在里面发现很多《大染坊》里的演员,同样很熟悉,那是最喜欢的电视剧,来回看了好几遍。但总感觉寄萍这个角色的塑造有点硬
过年没事一天看完了。我觉得应该改名叫:泉城一家人。哪里有什么佳人!后半段成年后完全就是抗日神剧的路数了。
把我爷爷看哭好几次的剧,小时候看完天天蹲底下找有没有水冒出来,女主在拒绝成亲哪里太贱了,你一直知道你是当童养媳养的,小时候没本事不说,长大之后再说不愿意
还是那个没有兴起流量的年代拍的剧好,演员们也都很用心演技很好,不像现在资本喂屎,拍的剧不咋样,捧的流量演员演技不咋样,演戏态度更不行!!!
前半段很好看,后半段不想看
湖北卫视害我颇深,还改了个名字叫遗失的女儿,从七点播到十一点,广告还特别特别少,人都快看吐了。女主成年以前的部分还是蛮不错的,后面就崩了,气死人的。
每天和妈妈一集一集的看
演的很不错了
凌潇肃到底是不是男主?...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