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内娱乐圈,能扛起收视大旗的男演员在我看来仅有两位——一位是于和伟,另一位是张嘉益。
于和伟自不用多说,电影电视剧两栖发展,皆有经典作品。
张嘉益则是从《蜗居》开始,到《少年派》,再到年初的《装台》和《山海情》,在观众心里塑造了一个极为鲜明的“老爸”形象,并且每部剧的质量和收视齐飞。
7月13日,由张嘉益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在芒果tv开播。
这部剧开播四天,全网热度直冲第一,在收视方面,张嘉益确实是一根定海神针。
但是点开第一集,我万万没想到——当一部剧集齐张嘉益、沙溢、刘敏涛、宋丹丹等多位戏骨时,居然还能翻车翻得如此彻底。
点开评论区,皆是差评。
甚至在弹幕区,开篇还有人说“就是奔着张嘉益来的”,五分钟之后就表示“这部剧即使有张嘉益,也真的看不下去”。
其实当初在看到这部剧的名字时,我内心就大感不妙。
国内这两年的电视剧起名,不知道刮起了什么歪风邪气,仿佛所有的都市情感剧编剧都是晋江毕业,脑子里全是玛丽苏——《微微一笑很倾城》、《你微笑时很美》、《下一站是幸福》……然后这部剧的名字是《对你的爱很美》。
这些剧的名字无一例外,看似金玉其外,实则空空如也,单看名字,几乎和内容毫无瓜葛,观众在不看简介和电视剧的前提下,压根不知道这部剧讲的到底是什么内容。
甚至,上面提到的所有剧名,它们之间相互交换一下名字,也毫无任何违和感。
与之相比,这几年大火的经典剧集,例如《隐秘的角落》、《大江大河》、《觉醒年代》、《沉默的真相》等等,从取名开始就已经遥遥领先。
但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仍旧点开了”神奇“的第一集,毕竟谁不想瞧一瞧,主创方到底是怎么用如此国民级的演员阵容,却编出一个极尽扯淡的故事呢?
名字落了下乘,内容也不逞多让。
我想大多数当初注意到这部剧的观众,无不是奔着张嘉益、沙溢这两位中生代演技派而来,并且出演的题材都是他们擅长的家庭生活剧,但是如果有人查了一下简介,我想内心就会跟我一样,萌生退意——确认过眼神,是看不了的剧。
在硬着头皮观看六集过后,我的脑海里只留下两个字——狗血。
这部剧也再一次证明了,即使你有再好的演员,再好的平台,但内容仍然是电视剧的根本。
这就像一名拉跨的厨子,即使给他最好的原材料和灶具,他依然做不出一道好菜。
剧情简而言之,刘敏涛饰演的罗晴怀着一夜情犯下的错误,嫁给了张嘉益饰演的王大山,生下了女儿王小咪。
二十年后,致力于把脱口秀当成一生事业的王小咪在一次酒吧演出中,遇到了沙溢饰演的小剧场老板柯雷,接下来,最狗血,最离谱,比彩票中奖概率还小的事件发生了——这个柯雷,就是罗晴一夜情的对象,他才是王小咪的亲爹。
短短三句话,概括了这部剧的核心,浓浓早间八点档狗血伦理剧的气味扑面而来,其实在第一集过后,我已经可以点开右上角的叉叉键,跟这部剧“say goodbye。
”但人都是有猎奇心理的,就像网友的一句评价那样——“支撑我看下去的动力,就想知道这部剧有多难看。
”这部剧最让我不解和疑惑的点,便是剧里所有正常人都可以对“偶遇亲爹”这件事欣然接受。
王大山一家三口外加上宋丹丹饰演的姥姥,可以说是幸福美满的一大家子:父亲王大山经营面馆,生意火爆;母亲罗晴就在面馆对面开着买手店,时不时还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姥姥更是经济实力深不见底,最大的爱好是收藏古玩,偶尔直播赚点零钱。
但在这看似正常的表面之下,整部剧的基调,就和张嘉益顶着一头假发,说出“我今年25”一样,不着边际。
当女儿王小咪得知事情真相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啥?
她没有愤怒,也没有歇斯里地,反而是所有人中适应最快、最好的那一位,她首先就想到了柯雷的钞票、存款、游艇、豪宅、泳池、跑车,满怀欣喜的沉浸在自己拥有两个爹的氛围之中,甚至还可以笑得如花一样灿烂得说出:“我成富二代了。
”What?
这是怎样清奇的脑回路?
至于罗晴的第一反应,更是令人匪夷所思,让我怀疑这编剧压根没有把王大山当一个“人”看。
她先是直接了当的提出离婚,而理由居然是怕别人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背地里说风凉话——“我跟你结婚这23年,这件事就折磨了我23年。
”
不是,这话您怎么说得出口呢?
当初怀着身孕和王大山快速领证,现在被女儿发现真相,就直接把抚养了非亲生女儿23年的老公给一脚蹬了,然后转头哭起了鼻子,仿佛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说:“这事儿我要自己扛。
”看到这里,我对编剧竖起了大拇指——您是真敢编。
那么受到最大打击的王大山是如何反应的?
我说出来,要是没看过剧的朋友,你可能以为我在讲一个笑话。
王大山从一开始就知道女儿不是自己的,当初在酒吧碰见罗晴后一见钟情,即使罗晴告诉他身怀六甲,他也甘愿为了爱情做一名“接盘侠”。
对,一个男人,搭讪一个告诉他怀着其他人孩子的女人,然后这俩陌生人第二天就直接领证。
这剧情,您要我怎么往下夸?
在女儿得知真相后,王大山可以接受女儿不是自己的,但他无法接受女儿得知真相后的态度——“就算那是咱亲爹,您是正的,他是副的。
”
养了23年的女儿,宠了23年的老婆,王大山在一番心理斗争后,最后的选择竟然是收拾行李离家出走,美名其曰:“给你亲爹腾地儿。
”这是怎样的自我牺牲人格?
明明王大山才是最受伤的那个人,但是他却要反过来安慰所有人,还要做自己的心理工作。
妙啊,实在是妙。
说实话,当一部剧的剧情已经离谱至此,那么演员纵使有天大的能耐,也无力力挽狂澜。
而这部剧把当下流行的脱口秀作为卖点,其实也是一招败笔。
这部剧里所有的脱口秀剧本着重突出一个字——尬。
脱口秀的写作和电视剧的写作从根本上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注重故事,一个注重节奏。
不仅是剧本,脱口秀艺人之所以能把一段话说得满堂喝彩,是因为他们会把握住观众的噪点,抓住观众的内心,时而激烈,时而舒缓。
但是从剧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王小咪的饰演者陈美伊,还是沙溢,他们压根没有为了这部剧去专门训练一段脱口秀表演,然后再加上堪比小学生流水账的脱口秀段子,造就了史诗级的尴尬场面——荧幕里的观众拍手叫好,荧幕外的观众二倍速观看。
在努力看到6集之后,我最终还是没有撑下去,选择放弃了这部电视剧。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有时候我确实会猜不透国内一些编剧为什么能理所当然的写出如此“雷剧”。
一部电视剧,想让观众与角色产生共情,和剧情发生共鸣,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能让观众理解角色的行为逻辑——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角色所做的一切选择,总得有一个支撑选择的理由。
而这种只是为了放大喜剧效果,为了吸引眼球而无下限的堆砌“反逻辑”,那么被批评也不要觉得冤枉。
创作上的不思进取,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作者:十四十四公众号:十四十四
冲着张嘉译来的,不过看了六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三点,剧情的梗太生硬,人物性格塑造失败,肥皂剧一般的对白。
剧情的梗就不用说了,喜剧片,不能用说段子来代表这是喜剧片吧,至于争女儿,至于家庭矛盾,都显得太业余,这种陈词滥调的梗都用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看了半集就知道后面大概的事情。
人物塑造失败中的失败,闺女是大学生,快毕业了,可心智和思想,像是小学生,没脑子不说,还处处找事,简直有种想掐死的冲动。
朋友,好像就什么博的,说什么走四方见识广,还很有才,男闺蜜铁哥们,朋友就是拿来出卖的吗,别侮辱大学生了,也别侮辱朋友这个词了好嘛,你们是过家家的吗 婆婆,宋丹丹这个角色,说实话,一如既往的不讨喜,那么大年纪了,干的没一件人事,难道应征了那句话,不是老人便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坏。
再说说富豪,也许是出戏了,除了生活中有点富豪的感觉,感觉就是个土鳖,掉渣那种,看人生履历,不说多才多艺吧,至少做事要严谨一点吧。
这是主要的四个配角,基本都失败了、再说说男女主角,张嘉译不用说,怂人,人物性格,都还是张的水平,女主角也可以,生活中就有一个朋友也是这个性格,34了未婚,没人敢娶。
两星给的男女主角。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部剧的影评。
总的来说美术置景很温馨,风格又很轻松。
一部与生活既贴近又诠释的很透彻的戏,它是一部需要观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好戏。
两个父亲:生父和养父,不知道离异再组家庭的孩子看到这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感触。
其实两个父亲的关系和现在生活中很多离异家庭关系很接近。
生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给予子女应有的父爱,而继父为了处理好与爱人和家庭的关系,掏心掏肺的去处理与继子之间的关系。
我想王大山对待王小咪、罗晴、柯雷的处理方式,应该会给很多继父提供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其实父亲这个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格外重要,尤其是女孩子。
王小咪在王大山的陪伴下成长,她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性格养成,证明王大山给予她的父爱是满满的 ,在这种毫无保留的给予中,她处事有些肆无忌惮、随心而做,因为她知道她有一个爱她且愿意为她出头的父亲,有点羡慕。
而柯雷的出现看似打乱了她生活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好像她开始了摇摆不定,我看剧时,弹幕最多吐槽就是说小咪没良心。
但是在我看来,她只不过是想探究自己身份的真实“奥义”而已。
她好奇母亲年轻时的过往,好奇平平无奇的自己怎么可能是偶像的女儿,她没想过从这段关系中获得什么利益,她一心只想探究这段关系中的所谓秘密。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吐槽王小咪对待生父和养父的态度,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王小咪,你能做的更好吗?
罗晴,她确实是一个遇到王大山后改邪归正的不羁少女。
二十岁左右时,心理、生理上的少女状态、不羁的性格让她遇到了柯雷,不顾及后果的情况下,天雷勾地火有了小咪,也是这个事件后她看清了柯雷的真面目。
如果按照一般剧情走向,这个时候的罗晴应该是一蹶不振。
但是她性格使然,让她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
然后就遇到了王大山打劫,全剧笑点:王大山顶着锅盖头呲花喇蜜。
这样的罗晴遇到了王大山,想想如果那天遇到的不是王大山,她大概率会随着王小咪的降生、时间的推移变成一个暴戾的怨妇吧。
庆幸,她遇到了一直能惯着她、让她一直保持少女状态的王大山。
所以,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说这个戏没有贴近现实生活,我是有点奇怪的,电视剧本身就应该是包容性比较强的,而观众也应该学会接受各种设定。
况且,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我相信编剧在写这个剧本时一定不是空穴来风的编造故事,而我们没经历过,不能代表它没发生过。
从全剧的剧情来看,发展还是比较喜欢的,中后期的矛盾点都还算是比较自然,比如柯雷为了小咪疏忽了美美而导致分手风波。
就是比较多的细节经不起推敲,也让人槽点满满。
最开始打扰柯雷的是王大山一家吧?
而王小咪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第一反应是原来自己有个土豪亲爹,自己是个富二代是几个意思。。。
如果她妈没有改名字,柯雷第一时间知道她是自己的亲闺女,脾气态度没那么臭,那后续怎么发展,王小咪喜闻乐见的接受了自己的亲爹?
还有轻松被柯雷收买了的姥姥,开着沃尔沃还有两家店的穷人家庭王大山,略带自以为是态度的罗晴,应激性心脏病最开始居然让王大山扛过去就好了。。。
看剧名就有点不想看,冲着张嘉译还是看了。
但是……唉!
实在受不了编剧的奇葩思路啊!
这男主的人设可以有这么无私吗?
追个路上遇到的女人,知道对方跟别人怀孕被甩,不但“豪情万丈”的把对方娶了,便宜爹也当了,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爱的伟大,还去做了结扎!
可是那个女人整天对他翻白眼好不好!
还有那些硬抓人胳肢窝的脱口秀,编剧你哪怕从脱口秀大会抄几个段子也比这强啊!
算了不多说了!
张嘉译,下次选剧本和女主你可长点心吧!
陈慕这个角色,选的好,演的也好,塑造的很好!
喜欢陈慕的地方,很多处。
24集尾截屏这个地方,让我哼起这个旋律——分享DEPAPEPE的单曲《きっとまたいつか(album version) (午后柠檬树下的阳光)》:https://y.music.163.com/m/song?id=22688472&uct=dABFDWEg0jq4kh6Uf37L7w%3D%3D&app_version=8.2.61&sc=wm(来自@网易云音乐)很好!
我很开心!
我是不想看,但我们家条件有限,只有一个客厅。
然后我就玩电脑老婆看这剧顺带被洗了一个通透。
真的的是没有底线的一部剧,还能再往下一点吗?
这些老戏骨真就这么缺这部戏呢,还是他们都麻木了?
性,当然,人类永恒的话题,咱们喜欢性却不方便谈论?
那就借私生子委婉地来吧?
有句名言说过,一千个私生子,就有一千部狗血剧,中国人就好私生子这口。
这回是什么花样呢?
这回编剧想到了一个新颖的说法,不再遮遮掩掩,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让瓜皮再飞一会儿,让人们吃得更爽。
编剧是想让人们啼笑一回来着,但是不是太荒诞了点?
一帮成年人,被一个找爹的小姑娘耍弄着团团转,这都是戏,我懂,我从不纠结国剧中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如鸿沟般的差距,关键是,我不笑你别咯吱我啊,我都替王大山冤得慌:突然之间,老婆还跟别人生过娃的娃自己养了20年,自己还基本没事人一样,还得一笑而过继续疼闺女。
关键是,这闺女成天A爸爸B爸爸不离口,虽然每次选择跟B走,但谁架得天天嘴里念叨这事啊,年轻人口无遮拦,不考虑家人感受这就是洒脱怎么着?
是的,这部剧里大家都看得很开,一句谁都要为年轻时负责一带而过,怎么负责了?
就是从老至幼都乱开玩笑就是看开了,我知道是戏,这就跟说相声的拿搭档的家人开涮博掌声是一样的,什么年代了,还玩这个,贱!
罗晴这种只会冲家人撇嘴翻白眼儿的女人 怎么能找到王大山这么好的男人的……这就是命嘛 还是说全毁在演员身上了?!
以及 编剧能不能不要以隔代人对“95后00后”的肤浅理解写这一代年轻人了 明显完全不了解 代沟得多深啊这是 这代人很有脑子 不是莽撞的傻子好吗冲着张嘉译沙溢看的 只看了几集实在看不下去了……拜拜吧您内!
本来挺期待的,特地攒了好久想一次看个痛快,然而……才看了半集已经看不下去了,打开弹幕,一水儿的同感评论,按理说这样的演员阵容不应该啊……如果后面有精彩的那一定是导演编剧的问题,把第一集拍的太烂了,首先,先吐槽一下剧情,看了两场很无聊的脱口秀,还要硬说很精彩,编剧你对脱口秀有误解吧?
沙溢不知道是不是综艺参加多了,突然演这种角色总感觉少了点啥,再吐槽一下演员,那个女儿真的……长得没喜感,还要硬凹,讲台词像在用力的念台词,面部表情一点都不自然,而且和两位老演员都没有一家人的感觉,总之,第一集感觉太烂了,太让人失望了……
一个男人能不能爱上怀着别人孩子的女人?
一个男人能不能爱上这样的女人并且不再要自己的娃视如己出养育这孩子二十多年?
一个男人,到底能不能戴顶绿帽子不脱呢?
我这里说的不是一部探索人性深度的艺术片,我说的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
电视剧以养父王大山(张嘉益饰)、女儿王小咪(陈美伊饰)、妈妈罗晴(刘敏涛饰)、姥姥(宋丹丹饰)一家人和半道杀出的生父柯雷(沙溢饰)之间从相认到接纳与融合的过程。
这么一个非常不内卷的家庭伦理剧,如果不是求深刻暗黑那一路,那就只能是轻松肥皂剧的制作法则了。
没错,就像你曾经看过的无数热播美剧、日剧一样,能够接得住对生活暗面的种种抖落,居然还纤尘不染地转化为笑闹,只有肥皂剧。
记得《老友记》里那一窝子男女的情爱喜剧吗?
多少次近乎“乱搞”的边缘,却总能牢牢站回人性的暖意中。
卫道士也只能乖乖收回快要弹出的幕。
记得有一集,乔伊误闯女生的浴室,居然看到了裸身的瑞秋。
瑞秋表示,不能这样便宜了乔伊,于是执意“误闯”男生浴室,不巧却看到了别人而非乔伊。
“别人”遂表示也不能就此罢休,效法“误闯”。
结果你知道的,恰好又瞧见了“别人”。
这一出连环套的偷窥大戏,就这么地,化解了尴尬,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们都见过了裸身的彼此。
可是那有怎样呢?
身体似乎也不是要不得的禁忌,感情才是距离的尺度,决定你可以怎么看待周围人对你施予的行为。
被《老友记》破解的禁忌还有“暧昧”、“占有欲”、“利益”等等,每一个标签都可能是狗血淋漓的现实撕逼大戏,到了纽约的这两套公寓里,则是友爱、友爱和友爱。
一起怀念那个不内卷的时代吧!
肥皂剧的秘笈是什么?
你可以说是编造童话,是制造“笑果”,是为了这些甚至罔顾惨烈现实。
想想让一个男人娶了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的女人,还为了妻子和养女的感受主动结扎,不再要一个自己的孩子;想想这个男人还能够在娃养大后接纳找上门的生父,与生父成兄弟,这是多么令人发指的事情!
但其实,如果这故事发生在瑞秋和罗斯、乔伊之间呢?
相信你觉得不会有任何不妥,反而乐见编剧大编特编。
那么当它发生在中国某个城市的王大山、柯雷和罗晴之间时,你又为什么坐立难安,觉得“不可思议”?
有一种非议声,是因为它脱离现实。
家常喜剧最主要的功能,还真不是“生活宝典”,是让人放松。
并且这种放松不是因为贫嘴带来的爆笑,而是让我们目睹现实的“危境”在戏剧手法和节奏中的转念一想后豁然开朗的那种“濒危体验”。
譬如有一集,二十三年后得知女儿王小咪知道了身世,王大山不得不再经受一遍“替别人养闺女”这么个事实的拷问。
面对比他富有的生父柯雷,他心虚了,拖着箱子想离家。
被罗晴制止:“二十三年,你疼的老婆,你养的姑娘,凭什么给别人腾地方?
你假装大度,其实是不自信,觉得自己二十年的付出PK不过一个精子(正式播出版改为:比不过一段荒唐的往事),你想认怂。
还亲爸,你真敢说!
谁是小咪的爸爸,你问过小咪她妈了吗?
”
这是铿锵有力的亲缘论下给血统论的战书,它虽然只是夹在嬉闹喧腾的电视剧桥段里冒那么一下,虽然也只有我这种“别有用心”的观众如获至宝,但是它瞬间赋予这出戏别样的高光。
这就是这么一出,逆着各种惯性思维,却又顺着人间情义来摆布的电视剧:做了接盘侠的男人不以为忤,反而坦然受之;犯了“错”的女人面不改色,没有“荡妇羞耻”;两个爸爸争抢女儿,注意是抢女儿不是儿子;还有观念新潮忙于黄昏恋的姥姥……这些人物都透着点新意思,就这点新意思,被编导放大成为一出戏。
“制造亲缘而非亲娃”(make kin not babies),这句被全球女性主义者高呼的克苏鲁纪(chthulucene,西方学者对于现代以来这种人工干预自然和地球的一切,以致气候危机、难民危机、疫情危机等等危情压倒一切的时代深刻反思,提出应该有一个新的时代,它能够代表地球各种共生性势力和力量组成的动态进程,这个进程中人类只是一部分,各种地球上的生命体要一起构建新的避难所,为了有可能局部获得健康的生物-文化-政治-科技的生态系统。
放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此刻,就最为切题了。
)最响亮的口号,不经意之间,在这么一部消遣愉人的电视剧里,实现了。
事实上,令我们难以忘怀的那些家常剧集,就算不谈娃的事,也都有这样的特质,那就是教给我们制造人与人、人与万物亲密关系的能力,或者仅仅是视角。
一出《老友记》能够令全球观众一起受用几十年,正是因为它定义了一种无法归属到“友情”或“爱情”但总之是“情意”的亲密感。
那份亲密感是弥足珍贵的公共精神,不以一城一池、意识形态或地区差异为重的人间情义。
无论中外,就算是家庭伦理剧,也要给出亮出自己迈向公共性的那一个动态通道,那一份洒脱态度,不然囚禁在自家小小的格局里,枕边人成为分尸人的那一刻,再进入公共话题,那就来不及了!
当下这一个地球,正处于“人人都是受害者”时代,充满了避难者却严重缺乏避难所。
避难所在哪里?
肯定不在某个具体的陆地或星球上。
或许也在,但那不是我们寻常人所能设想,就留给马斯克仰望和探索吧。
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也就是打开屏幕或者书,松开心防,找一些愉悦自己,又能真的联结他人的思路。
试着拆解一下惯常的思维,或者只是松动松动关于家庭、性别、国别、占有欲等等的界限,你或许就能制造亲缘、制造友善,重构你的避难所。
亲人不必只落于实体,他可以是内人,但也可以是外人,重要的是去创造亲密感,在每一个哪怕充满灰烬和怀疑的乐园里给每一样事物重新命名,那里面就一定有你的避难所。
据说电视剧名来自王小波的诗句“我很平庸,但我对你的爱很美”,希望这样的诗意能够响彻遍当下的影视剧,带来一种久违的气息,生物以息相吹也。
王音洁本文已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21年7月30日B2版《青剧场》
不如弄成情景喜剧
白瞎老戏骨了!准备怀着极大的热情看他们逗乐呢,结果这恶心的剧情,🥭烂透了……
合家欢
剧情真是挺有意思的,演员也赞,尤其是张嘉益老师演技好好,尤其是王大山气鼓鼓委屈巴巴的坐在床边,眉头紧锁,眼中好似含泪那段,对角色的把控很好。
这么好的一个集合,非要拍这种剧本吗????编剧是多少年没在普通社会生活过了?这么神奇的人物设定都可以吗?????
王小咪家可真有爱~
三颗星给三位老戏骨,虽然沙溢不适合脱口秀的角色,但是对父亲的演绎,挺打动人的。故事一般般,拍摄幼稚,未有所期。
说真的,这样的两个爸爸真的是不接地气,纯靠明星带流量和定盘子制作不灵光了哦。
如果不是张嘉译自己抓的剧本,谁能请来这么多还不错的演员呢。靠单场戏和演员来抓观众的戏,剧本一般,年轻演员的戏撑不住。张老师要是能多在文本上下下功夫就好了。
冲着张嘉译和刘敏涛去的,结果被王紫璇圈粉了!!!美美这个人设也太好了!!
6.5中间那阵还挺好玩的,后来就拉胯了,还得是沙老师最搞笑,但是这类电视剧都感觉人物角色都差不多,换汤不换药,出几个不同价值观的又要被喷死。美美呀美美,人美又善良,柯总还身在福中不知福。
惊天大雷 太难看了 剧情简直让我怀疑编剧真的作为一个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待过一天吗 怎么会写出这样低智商的剧情 同时疑惑张嘉译沙溢为什么接这种电视剧
可惜了几位优秀的国宝级演员,故事太拖沓了,完全是围绕新人展开的,支撑不起整部戏。
好想看闫妮演罗晴啊。就凭佟湘玉白展堂CP 王胜男林大为CP 配上这剧情 不用演就能逗死
虽然故事算不上新颖,但有很多很好的台词~还有张嘉益的表演可说是无可挑剔~
二叔塑造角色能力其实还是ok的;熬过前期后面还是很温馨好玩儿的,真心觉得小咪大山科雷一家三口才是最合适的!大山治心病那几集笑抽了!
就为了看沙溢宋丹丹(没看完
陪来家里玩的阿姨看的,幸好我爸我妈不喜欢看……直呼救命的水平。
我还挺喜欢罗晴和王小咪这对母女的,她们在成长的岁月里经历了不少小摩擦,但最终也越来越懂得对方的爱,也学会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内心想法~
中国的电视剧应该多关注一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