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荒城纪

荒城纪,The Lost Land

主演:李畅,郝星棋,斯琴高娃,褚栓忠,王建国,阎青妤,高军,韩三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荒城纪》剧照

荒城纪 剧照 NO.1荒城纪 剧照 NO.2荒城纪 剧照 NO.3荒城纪 剧照 NO.4荒城纪 剧照 NO.5荒城纪 剧照 NO.6荒城纪 剧照 NO.13荒城纪 剧照 NO.14荒城纪 剧照 NO.15荒城纪 剧照 NO.16荒城纪 剧照 NO.17荒城纪 剧照 NO.18荒城纪 剧照 NO.19荒城纪 剧照 NO.20

《荒城纪》剧情介绍

荒城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国,山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的保长为了趋炎附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县长的儿子,并从女儿口中辗转得知了一条旱涝保收的消息:在村里建个“李忆莲祠堂”,就可以获得县里拨发的巨额救济粮和银元。虽然不太明白县里的意思,但是贪财的保长立马勾搭了村里的族长,开始筹谋这桩买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骆驼复仇记雉岳山怪谈学习之神势不可挡我们停战吧狙击精英:秘密任务大神与七位伙伴命运/冠位指定神圣圆桌领域卡美洛后篇元气囝仔大唐重案组单身黑人女2:西蒙娜的复仇棺材石沼泽狂鲨那个时候~男子喧闹物语4400第三季我爱河东狮恐惧之灵奇葩追梦复仇吧错爱双生黑色闪电工作虾黑死病被遗弃的死者临终时刻沙发上的母亲动作女主:水果应援团名侦探柯南:侦探们的镇魂歌混血家庭暗夜微光

《荒城纪》长篇影评

 1 ) 我感觉这不是荒野,却看不见这地已干裂

可圈可点。

配乐时而惊艳时而WTF?

哈哈哈,有时候感觉还挺土摇。

有时候起止会比较突兀。

很喜欢拍的黄土高原景,林硭和李忆莲蒙着双眼进祠堂的画面真好看啊!

脑子里强行循环 一块红布。

剧情不是很出彩,不够直抵人心,平铺的场有的部分感觉要强行搞笑。

景和情节明明够大,感觉总有什么没打开。

虽然在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强行要求道德本就违背天理,但扒开生活的外衣,不只生蛆,还有血淋淋的恶、贪,还是让人汗毛倒竖。

陶管家就是生活中的欲望,不愁衣食,养尊处优,指缝干净,面庞洁净,字正腔圆。

村民才是生活的本质,棉花冒出来的棉袄,剌喉咙的玉米面,洗不干净的手和脸,泪流下来都是横着冲刷皱褶里的黑灰。

没有流量小生小花的这部戏,大家表现都很好,这些演员的方言会跳戏,不过好在也不用听懂,最惊艳的可以说就是这些演员了。

一星给选角儿,一星给配乐,一星给斯琴高娃。

 2 ) 走心剧透荒城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图启民智、展教育、倡有序。

遂发举“新生活”运动,仰“礼义廉耻”之要扼,令其辖区内,皆行推广。

浪潮之沫,泛一奇事……

民国廿四年立春,山西渠县李家村的李保长又到县里申请救济粮。

自从李保长把闺女翠翠嫁给县长傻儿子后,他就掌起了李家村大半个家。

借着县长亲家的方便,李保长一度把“用死人头充领救济粮”当成了营生,往李家村拉了不少救济粮。

李家村的族长明里暗里也得了李保长不少好处,所以事事也都要顾忌他的脸色。

可这一次李保长申领救济粮却触了壁,一是县长到太原府习法新规,救济粮没人签字领不出来;二是充领的勾当被人捉住了把柄,从政府规定夹缝里捞便宜的路子看来需要另辟蹊径了。

庆幸的是,县长府里的陶管家借着翠翠的口给李保长指了一条道儿,响应政府新生活运动、申领活动经费,“建个礼义廉耻堂”,不光能领到救济粮,还能得三十万大洋的补贴。

“李忆莲祠堂(礼义廉耻堂)?

”李保长一遍遍确认着?

李保长着实有些发懵。

李家村里倒是有李忆莲这么一个人,她是从外村嫁到李家村的,自从她男人在跑买卖道上叫飞贼劫杀,她就成了寡妇。

要说给守寡女人建贞节牌坊倒是有的,但是祠堂向来都是给祖宗和本族人立的,给外村女人、而且是过大活人立祠堂倒是稀奇事。

更让李保长闹不明白的是,新生活运动和这李寡妇到底有什么联系?

当然不光李保长想不明白,李家村的族长和头脑们也不明究理。

还是族长想得开,“可想不明白的事情总有它的暗理,暗理哪是咱们能想的明白的。

”李保长也不再纠结联系、究理了,既然李忆莲能解决全村的救济粮,还能得三十万大洋这样肥到流油的好处,那李忆莲也就不能再按个人考虑了,她依然成了神一样的存在,既然是神,那么给神造祠堂也就合情合理。

李保长盘算着把陶管家送的一批南疆军用棉倒卖到高价收购军棉的共区,凑出建祠堂雇工的本钱。

而建祠堂的场地嘛,族长和保长一合计决定找本族李铁算用神仙指路来决定。

结果算来算去竟把祠堂的位置选到了李满真家的窑。

立位之处一定,竟扯出双重冲突。

这第一重是拆亲。

村里人都知道李满真家正要用这个窑洞为儿子林硭娶媳妇,而媳妇人选正是举全李家村之力为其立祠的寡妇李忆莲,眼下这个被标榜成了忠贞不二的道德模范李忆莲怎么可以再嫁?

这第二重是夺窑。

如果说这窑姓李,那么征用起来还有着族人间的情份和道理,可偏偏这窑姓林,而且林硭的爹是为了给族长顶死罪被发配到黄河挖河道时搭上的性命,族长对于李满真母子是有亏欠的,因此于情于理这窑李家村强征不得。

可人性情理在利益面前实在不值得一提。

一方面,立李忆莲祠是县里头给指的道儿,立祠不光牵扯着今年村里的救济粮,也拴着李家村未来的生杀命运。

另一方面,立祠地点选在李满真家可是神仙指路指出来的,据李铁算说这可是块风水宝地,借祠堂立位之际顺带建一个小财神庙可保李家村财运亨通,神仙的话可不敢违抗。

权衡利弊后,李家村上上下下铁了心,“先礼后兵,李满真家的窑洞必须铲平,开土建祠”。

李满真上京(南京)告状、林硭火药捍守、李忆莲挣脱拘等反抗行为不仅改变不了李家村从上到下“拆”、“夺”的决心,反而诱生了李保长为首李氏利益集团的杀心,“李忆莲大逆不道,口无遮拦,还失了贞洁,不知廉耻,惹怒了祖宗,就按最严厉的族规办,立祠本来就不需要活人”。

就这样,李忆莲、林硭如同林家旧窑洞一样成了李家村争取活路、奔向平安绵延的障碍。

为了全族人的利益,牺牲林硭和李忆莲成了李家村民心所向。

林硭被拘禁、林家旧窑洞被炸毁、李忆莲被火刑。

如此残忍私刑,竟在李家村村民们盛大如祭祖仪式一般完成。

李家村村民们表现出的激奋,让人唏嘘人心的麻木,民智的愚昧。

而裹着白布被高高竖立在柴火中的李家村救济粮的牺牲品,李忆莲,仿佛真的成了神,代这些愚民受难的神。

此刻这座渠县县城成了名副其实的荒城,荒的不光是天旱兵乱下荒废的庄稼地,还有暴虐荒蛮的种族主义残忍私刑,以及麻木荒芜的暴民私心……

土地与人心同样寒冷的李家村飘起春雪,也只有这逆节气的白雪能暂时为这肮脏黑暗的“公理”遮羞,为在这愚昧讽刺透顶的新生活运动中被残害的李忆莲昭示着冤屈……

解决了建祠新运动的所有障碍,别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方面李保长安排到共区卖军棉的亲信迟迟没能回来,另一方面县里传来消息要派洋人来村里给新风尚开展情况照相取证。

为了应付检查取证、骗取新运动经费,李家村不得不营造一个热火朝天兴建祠堂的假阵场。

李保长和族长当了李氏祖宗塑像手里捧的金元宝,填了雇工佯装建祠堂的钱。

自作聪明的李保长和族长雇了邻村村民凑够了500人兴土动工、立坊建祠的好戏给代县长前来查看李村新风尚开展情况、送钱送粮的陶管家和洋摄像看。

看到陶管家的保长不自觉地要行跪迎大礼。

族长连忙制止,“膝盖是留给祖宗的”。

可无奈又可悲的是,人穷志难长,当看到陶管家带来的钱粮时,族长也全然不顾祖宗怎么想了,跪倒在钱柜面前,“这回我们发财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建此堂之意,开展新生活运动,当开展识字运动。

识字、识字,人人有份啊!

”陶管家捧着“礼义廉耻堂”的牌匾,慷慨激昂地发表着演讲。

一色文盲的李家村村民们全然听不懂陶管家在说什么。

李保长紧紧盯着牌匾,虽然他不认识上面的字,但他数得清个数,他暗自叨咕着,“李-忆-莲-祠-堂,字数对着呢!

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可咱们祖宗传下来的“李”字也没有看见在上面,而且跟李寡妇也没有任何关系!

”族长也意识到出了岔子,炸林家窑、火刑李忆莲这样大动干戈,难不成全是一场误会,他不禁一脸惊慌。

李保长稳住族长说,“不能慌,淡定从容,还要有笑容,三十万大洋,祖宗可都看着你呢!

“三十万大洋”,的确不假,可它们却也不全姓李。

答谢宴上,李保长拿出一些大洋摆在桌子上,称要孝敬给陶管家和县长。

陶管家大方地表示,“我就不推辞了,在这我代表县长谢谢你们了,既然粮食和三十万大洋你们都收了也都签字画押了,桌上的大洋你们留下,其余的我带走”……一场荒诞悲剧过后,李家村发财的美梦彻底破碎。

本想捞政府一笔便宜,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李满真踏上告官之路后,未走出山西地界,便客死他乡,原因令人猜测……

 3 ) 为了大家的幸福,你就死了吧!

01前年读过一本书,美国作家托马斯·卡思卡特的《电车难题》,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

一辆有轨电车失控,前方轨道上恰好有五个人,如果电车继续前进,这五个人必死。

而此时在另一条轨道上有一个人,如果通过扳道岔将电车改道,便可以救了那五个人,但却会将这一个无辜的人撞死。

此时,路人A恰巧在道岔处,他果断扳动道岔,使电车转道,最终救了五个人,却因此牺牲了另一个无辜的人。

问,路人A的行为是否有罪?

书中假设了一个社会法庭,检察官、法官、律师、教授、宗教人士、心理学家、学生等等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人士纷纷发表意见,争论得不亦乐乎,但最终却没有得出一个众人皆服的结论。

也许,只要关乎人类生命,就注定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两难选择。

2018年5月,国内上映了一部国产影片,片中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与这个“电车难题”相类似的故事。

唯一不同的是,片中的选择者们,在众人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而且选得那么理直气壮、合乎民心。

只是,这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的汹涌民意,却叫我心头发堵、后背发凉。

这部影片就是《荒城纪》,豆瓣评分6.8。

02警告:下文有部分剧透!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民国,当时国民政府正在蒋委员长的亲自号召下,开展轰轰烈烈的新生活运动。

在山西的一个偏僻农村,保长将自己漂亮的女儿翠翠,嫁给了县长家的傻儿子,而因为这门亲事,保长的村子,总能多领到救济粮。

一天,女儿翠翠给保长透露了一个内幕消息:政府正在搞新生活运动,对于修建“礼义廉耻堂”的村子,政府会给30万大洋的补贴和救济粮。

这个内幕消息令保长大喜过望,觉得十分有利可图。

只是,这个祠堂的名称让他犯了迷糊。

李忆莲祠堂?

为啥政府要给村里的寡妇李忆莲修祠堂呢?

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明白,因为山西方言的缘故,保长将“礼义廉耻堂”听成了“李忆莲祠堂”,而他们村里,恰好就有一个名叫李忆莲的寡妇。

于是,围绕着一个啼笑皆非的误会,在这个偏远农村,发生了一幕幕越来越荒谬甚至残酷的故事。

而在这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背后,我闻到了掩盖在“礼义廉耻”牌匾下的血腥味。

03保长回村与族长商量修建祠堂的事,族长更是迷惑不解。

其一,自古没有给寡妇修祠堂的先例;其二,李忆莲又不是本族人;其三,这个李忆莲还活着呢!

哪有给活人修祠堂的呢?

但面对保长言之凿凿的保证,以及那30万大洋补贴和救济粮的诱惑,族长也就顾不上详细论证这件事的合理性了。

这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影片,粗粝的质感,荒诞的剧情,残酷的结局,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民国版的蛮荒世界。

《荒城纪》与去年热映的影片《驴得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的民国背景,同样的荒诞故事,同样的贪婪成性,同样的女性悲剧。

导演徐啸力没有迷失在为黑色而黑色、为批判而批判的歧路上,整部影片还是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主干枝叶齐全,合乎自然生长规律,观众看得也就比较有代入感。

剧中的村民,包括保长和族长都大字不识一个,但导演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刻画的既复杂立体,又真实可信。

一个个人物在看似憨傻蠢愚的背后,显露出的是自私贪婪和残暴。

04保长,为了村里人能在乱世吃到救济粮,不至于村塌人散,于是把女儿嫁给了县长家的傻儿子。

这看似舍小家为大家的义举,其实却掩盖了保长内心的鬼胎。

他在县里以每人三十升的标准领救济粮,但回村发放时,却只给每人发两升,其余全部私藏。

拥有粮食,就意味着在村中拥有了无上权力,不但会令村民们俯首帖耳,甚至还可以作为筹码交换其他利益。

比如村里老实巴交的一个村民,他的老婆就是跑到保长家的炕头上,才领回了十升粮食。

族长,禁止外姓入祠堂,看似宗族传统的坚定维护者,但为了现实利益,又随时会将祖宗规矩抛诸脑后。

族长召开宗族大会,通过了两条事项,第一宣布为寡妇李忆莲建祠堂,第二强制征收村民林硭家的宅院修祠堂。

这两项决定,统统都与祖宗规矩相违背,但族长丝毫没有犹豫。

之后因为资金紧张,族长和保长,更是不惜将祖宗雕像手中的金锭偷去换钱。

族长这个角色,属于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坚守的所谓信仰与传统,只不过是为他获取现实利益的遮羞布罢了。

至于一众村民们,更是一群没有是非只问利弊的乌合之众。

保长答应多分粮食,他们便助纣为虐,拿枪拿棍呼啸而至,帮保长去强拆林硭家的房子。

族长说李忆莲挡了村里的财路,村民便如豺狗扑食般群起而攻之,丝毫不露怜悯之心。

为了所谓全村人的利益,保长、族长以及村民,共同合谋,实施了“多数人的暴政”。

不但禁止寡妇李忆莲与林硭再婚,而且将她软禁供养起来。

之后又因为李忆莲逃跑去找林硭,丢了“贞洁”,与修祠堂的精神不符,于是动用宗族家法,一把火烧死了她。

反正,祠堂也是给死人建的。

当熊熊大火冲天而起,村民围绕火柱欢呼起舞。

在村民们看来,寡妇李忆莲就是他们乞求老天赐予粮食的祭品,因为救了全村人,所以她的死是值得的。

而保长和族长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李忆莲这么一个好看的寡妇,烧了,还真有点可惜了!

05之后,县长的代表陶管家,带着牌匾、大洋和记者,来到村里举行授匾仪式。

保长和族长听了半天陶管家的讲话,也没听出来这个祠堂和寡妇李忆莲有啥关系。

虽然隐隐觉得出了大差错,但此时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将错就错。

只要牌匾上的字数一样,他们就没有错。

一幕幕荒诞的剧情,一出出黑色且残酷的举动,在众声喧哗中,剧中人物各得其所。

保长和族长得了政府的一块礼义廉耻匾,官员得了功绩和贪污的大洋,村民得了粮食。

唯有寡妇李忆莲,牺牲了小我,保全了大家,也许还会被正在修建的一座祠堂永世纪念。

只是,这个祠堂恐怕永远也建不起来了!

李忆莲这个角色,影片中也有多处台词与镜头的隐喻,将其比作了祭祀用的猪,暗示了其作为祭品的悲惨命运。

比如宗族议事,因为事关李忆莲,所以由村中的妇女为她洗涮更衣。

那个大婶一边熟练地刷洗李忆莲,一边说,“进宗祠,一定要刷得白白的,往年上贡的大猪,都是俺俩刷的,一根毛都不剩。

另一个镜头里,被软禁的李忆莲低头盯着上贡的猪头发呆,此时她的半个脸与猪嘴同在一个画面中,合二为一。

这个漫画一般的怪异形象,既搞笑,又再一次暗示了她作为祭品的悲剧结局。

这种笑中带泪的幽默,颇有一些周星驰喜剧的味道,这也是我比较欣赏本片的原因之一。

06哲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曾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当我们为了实现一个“光明伟大”的目标,不惜踩踏着少数人的尸体前行时,我们内心是否产生过一丝犹豫?

那个踩在众人脚下,充当铺路石的尸体,他的生命,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

此时,再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本《电车难题》,以及书中的那个道德困境: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若是影片中的保长、族长和村民来回答,恐怕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

舍小家为大家嘛!

大河没水小河干,大家的利益保证不了,个人的利益更无从谈起。

”若是你来回答呢?

 4 ) 『荒城纪』故事多荒诞,现实多残酷

『荒城纪』电影以民国时新生活运动为背景,讲一起上层布答礼义廉耻堂下层听成李忆莲祠堂引发的闹剧,故事有多荒诞现实就有多残酷,高层谋求开化民情本是好事,但受千年百年愚民zhen策影响下,在那样特殊年代里,中层浮于形式化的不作为,底层在生存苟且面前无视(无知)道德,使世道变得更加萎靡混乱,而极少数小人物的抗争在历史的长河中则连朵浪花都溅不起,毕竟牺牲掉这小部分就能成全那种环境下的大部分,把人命沦为草芥谁又会在乎呢?

【8分】

 5 ) 不止于记,是为纪

1934年,蒋介石发起了国民教育运动,又称新生活运动。

按“最高统帅”的意思,新生活运动希望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从根本上革除陋习。

运动的诉求多是西化现代化的,但又不可避免地糅合了传统礼教与旧式道德,“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朱熹哲学成为了“新生活运动”的大旗。

“领袖”号召,自然有大批谋士相随,理论文章引经据典,学习宣传如火如荼。

达官贵人们在这样的语境下自在转圜,积极响应,撰文、演讲、开会、比赛,八面玲珑,热闹非凡。

但国民政府孱弱的基层控制力,让运动难以向下延伸。

尤其彼时国家尚且贫弱,又有战争的阻扰,政令不通,“新生活运动”难免神形分离,最后荒腔走板、面目全非,甚至引出了很多荒诞的笑话。

电影《荒城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饿肚子可以讲道德么?

台面上,冠冕堂皇的漂亮话总能讲几句。

但私底下,第一要务还得有饭吃、活下去。

新生活运动来到穷乡僻壤,吸引保长和族长的,不是什么“把中国固有的精华加以发扬”,主要还是成为模范后的配套资金——三十万大洋。

“礼义廉耻”当不了粮食,但真金白银却实实在在。

事情从一开始就走向歧路。

愚昧封闭的乡民没功夫也没兴趣弄懂什么是“四维”,恰好村里有个外姓的寡妇李忆莲,方言里平仄混淆,于是“礼义廉耻堂”变成了“李忆莲祠堂”,领袖“蒋中正”变成了“讲忠贞”。

错会几个字,方向却完全是逆着来了,新生活运动没搞出“新”来,倒是把旧糟粕里最要命的魑魅魍魉给放了出来。

不为乡民待见的外姓寡妇一下成了菩萨奶奶,被高高供起,让她入族谱,好吃好喝伺候,还要为她建祠堂,这是亘古未见的事情。

但神却不能有人格,相爱的人被生生拆散,好好的家被夷为平地。

乡民不断进行着自我说服与自我麻醉,硬生生地把这件荒诞的事情变成了理所当然,也揭露了人性最丑恶的一面。

这是一部国内院线里鲜能看到的现实题材黑色喜剧,初看起来荒诞可笑,但慢慢又会被其中对人性的批判刺得如坐针毡。

电影开始,无论保长、族长,或者其他村民,都算不上什么坏人。

他们有自己的私心自己的算计,也还顾及着全村人的口粮与生路,宗法和秩序。

但一个“李忆莲祠堂”修建计划搅乱了村庄,让大家都晕头转向。

上面的小道消息模棱两可,不得要领。

只能自己开悟,悟到了,就有钱拿。

悟不到,一无所有。

所以这并不是开放的选择题,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他们分析、思考、研究,当理性不能解决疑问时,就选择自我欺骗和自我蒙蔽,如同把头插入沙堆的鸵鸟,进而一步步滑向“恶”的深渊。

“献祭”成为整部电影的高潮,集体无意识终于造就了终极的恶。

乡民们以大张旗鼓的祭拜仪式完成了最后的屠戮,李忆莲终究不是神,只是献祭的牺牲而已。

然后督导团来了,新生活运动来了,外国记者来了,他们讲话、训示、授牌、拍照,“礼义廉耻”真相大白,所有人却都寒蝉若禁。

许诺的大洋只在村里打了个转,象征性地留下几吊,大半又都回到了老爷们的手中。

折腾一圈,该做的坏事做绝了,这个村庄依然贫瘠愚昧,甚至比过去更加混乱无序。

我非常喜欢电影结局的处理,没有痛快淋漓的复仇杀戮,告状的母亲死在路上,愤怒的儿子定格在枪火喷射的瞬间,一切戛然而止。

那些群体做过的恶被轻易掩盖,某年某月,烧死的寡妇,只是乡间微不足道的轶事,散落在稗官野史与乡野笑谈中。

没有英雄侠客,没有天理循环,被牺牲的人命,发不出振聋发聩的喊叫,但哀怨的控诉却在这片土地上徘徊不散。

我们看着电影里荒诞的故事和人物发笑,又对照某种人性的真实而默然失神。

电影的故事只讲了一方小天地,但见微知著,留给观众的思考,却不止那个村庄、那个年代而已。

所以电影的名字用得讲究,“荒城纪”——它不仅是留存于个体的“记”忆,更是见证和封印了一个时代,关于家国民族的“本纪”。

忘或不忘,喜或不喜,它都醒目地矗立在那里。

 6 ) 一句方言的误听引发寡妇的离奇故事,荒诞中透露着悲哀

这个荒诞的故事发生在李寡妇身上。

李寡妇名叫李忆莲,丈夫在外跑买卖被土匪杀死后,一直守寡。

有一个儿子,但为了能够找到好男人,将儿子当作弟弟来养。

寡妇门前是非多,李寡妇年轻漂亮,用村里李氏宗族族长的话说,“这女的长的确实像神仙,那皮肤白得,馍馍也白不过她。

看人一眼,勾人心魂。

“咱做女人的,那味道没尝过也还好。

要是尝过了,这辈子又不给碰了,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这是片中一个村妇说过的话。

李忆莲自然也受不了这种寂寞,于是跟村里名叫林硭的男人搞上了。

林硭也是个老实人,喜欢打猎。

两人彼此相爱,已经到了准备结婚的地步了。

只是两人的爱情遇上了阻碍。

村里的保长将自己的女儿翠翠嫁给了县长的傻儿子,也算攀上了县长这个贵亲。

有了这个关系,保长可以为村里领到足够的经济粮,也可以得到一些小道消息。

1934年,为了启民智,展教育,倡有序,蒋介石在全国开展新生活运动。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为了响应号召,全国各地开始宣扬“礼义廉耻”。

翠翠告诉父亲,建立“礼义廉耻堂”,可以得到县政府的三十万银元。

但因为山西方言的口音存在偏差,保长听成了“李忆莲祠堂”,于是一场误会引发了一段黑色幽默的悲剧故事。

给一个外村人,还是寡妇,并且还在人世的人建祠堂,这绝对是一件荒诞的事情。

但在巨大利益面前,一切不合理都可以变为合理。

族长和保长决定力排众议,为李忆莲建立祠堂。

他们在的村庄是个偏远村子,村里人没有一个识字的,对外面的时事更是知之甚少。

不知道当前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领导人是谁。

在他们眼里太原已经是很大地方了,听说南京是首府还能管着太原,已经感觉匪夷所思来了。

族长在听说领导人叫“蒋中正”后,根据谐音“讲忠贞”,更加找到了为李忆莲修祠堂的理由。

为寡妇修建“忠贞”牌坊,这是多么正当官方的理由啊。

片中族长在想到这一点时的表情真是亮了。

根据村里算命先生的考量,祠堂决定修在林硭家里。

在开宗族大会时,斯琴高娃饰演林硭的母亲李满真,大声斥责族长忘恩负义,自己丈夫曾替族长住过班房,而今却要被族长如此欺负。

仇恨可以被铭记,恩情却极易被忘记。

不得不收斯琴高娃老师的演技实在太棒了,将一个农村妇女的泼辣与率真拿捏的非常到位。

之后李忆莲和林硭被请上大会,本来以为是给自己主持婚事的两人,却被告知两人不得结婚。

李忆莲要被当做神供起来,然后被保长安排人控制起来。

而对林硭的打击最大,爱情与家都要被抢走。

为了守护家,李满真决定要去南京告发,可惜死在了路上,连山西都没走出去。

林硭日夜不眠拿枪守护家,跟全村人对抗。

李忆莲趁乱套了出来,带着弟弟李福找到了林硭。

李福自告奋勇拿枪守夜,却悄悄拿着枪逃走了。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有了枪后的李福得到了孩子们大王一般的待遇,有小女孩帮着按摩,还有小女孩为玉米。

这个画面非常搞笑,却让人感叹,本该天真无邪的孩童也耳濡目染成年人变得势利。

没有了枪,保长和族长带人重进了林硭的房子,正好抓到两人炕上激情。

在这个社会下,一个寡妇嫩个生存已经很艰难了,贞洁早已不值一提。

李忆莲哭诉,自己只想找个疼自己的男人。

族长决定烧死李忆莲,这样更加将建祠堂变得合理了,毕竟祠堂是给死人的。

于是,一个大活人,就被活活的烧死了。

烧人时,一个个带着狰狞面具,手舞足蹈。

其实,在封建礼教下,这些固守者就是一个个魔鬼,杀人的魔鬼。

祠堂也开始风风火火的修了起来,为了筹集工钱,族长与保长甚至把神像上的金元宝买了。

县政府的陶总管带着三十万银元来了村子,而保长才知道自己理解错了,根本就不是为李忆莲建祠堂。

但为了钱,众人假装不点明这一切。

陶总管在带着养人观摩拍照后,竟拿着三十万银元走了,这个钱竟只是个过场。

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场闹剧后剩下一地鸡毛。

而神像上的大金元宝也只能换成了小元宝。

在最后,林硭逃出禁锢,拿着枪追杀族长,将其钉在了棺材里。

而后在与保长带着一群人的对峙中,枪火起,影片结束。

这便是2018年上映的《荒城纪》讲述的故事。

影片通过一个方言的误会,引出了一个荒诞的的黑色幽默故事。

但其实仔细想想,里面没有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坏人。

保长,虽然霸道,甚至通过救济粮跟其他村妇有不正当关系,但是在大局上,他还是为了村子考虑;族长,色厉内荏,更多是随着保长的步伐走,总体而言也是为了宗族。

只是他们都是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人,无知的他们,只知守候祖辈传下来的思想与规矩。

这是社会的悲哀!

礼化杀人,本片更多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只有从根源上消除,才能解放人心。

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7 ) 看完内心一阵荒凉,可悲的在于这女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大晚上的为什么要选择看《荒城纪》简直是找堵[捂脸]… 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封建礼教吃人再现江湖……节奏慢了点,可能是导演风格?

看的时候很多弹幕diss配乐,然而个人觉得恰巧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配乐,给这个荒凉荒诞的故事添一抹反差色彩。

最震撼的是愚昧的村民烧死李忆莲的戏,仿佛回到了黑暗的中世纪…… 另外就是林硭和李忆莲以为村里为他俩的事儿大势张罗,但最后却得知是要为李忆莲建祠堂,导演的处理很有意思,全世界都是黑白色,只有象征着两个人火热内心喜事的红布条显出颜色,可以说是相当讽刺……这种手法不是他第一个用,但在这个戏里令人印象深刻

 8 ) 说差的人除了吹毛求疵什么都不会

片子至少是中上水平的,题材和风格尤其有特色,只不过这种电影受众还是偏小,小情侣去电影院也没这心思看这个,也难怪当初上线率0.4%。

不过豆瓣只给6.9分,就有点吹毛求疵了,有的影评吐槽配乐不协调,也有吐槽影片风格不着调,还有吐槽中心思想不明确的。

我就纳闷了,看电影是看歌剧吗,而且这部电影配乐不见得很差,我特意回看了一遍,配乐分量也并不多。

至于影片风格,豆瓣很多影评最欢卖弄,像谁学谁抄谁,似乎不找出点渊源,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识。

导演就不能有自己的风格了?

中心思想更是扯淡,先不说看不懂的人的智商水平。

我就问黑色幽默,荒诞喜剧,你要导演给你把阅读理解的答案都打成字幕告诉你吗?

一个年轻导演处女座可以达到这种地步,还有人吹毛求疵,难怪中国现在用心拍电影的导演越来越少了。

最后说句心里话,看现在的市场,拍电影最好是学学xxxx团队,直接买外国版权,电影工厂似的制作电影,还能名利双收。

 9 ) 荒城计

《荒城纪》 徐啸力 2017年电影讲述了在民国初期的西北偏远小山村里,有个保长从闺女那得到一个小道消息,建一个礼义廉耻堂就可以得到救济粮跟三十万银元,可是文盲的保长却以为要建“李艺莲祠堂”,于是活生生的拆散一对婚姻,并把李艺莲给烧死了。

这部电影很有讽刺意味,好一个礼义廉耻堂阿,还有蒋中正理解成“讲忠贞”了。

可见文盲的可怕性阿。

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了,如果还有人告诉你读书没鸟用,那么你就应该在内心低看他一眼了,那绝对是一种思维高度低下的表现。

中国还有一句“穷乡僻壤出刁民”,其实即使到2020年的现在也还是存在的,很多地方信息很匮乏,与世隔绝,村民根本不懂法,无所畏惧。

就像这部电影里面的村民🔥 烧李艺莲,他们的内心并无大恶,更多的是一种无知,一种“从众心理”,反正大家都这样干,我也就跟着这样干。

这真的太可悲了。

中国还是一个蛮多元的国家,在后藏那边还有可以娶两个妻子的村落。

新疆还有金头发白皮肤的中国人呢,摩梭族到现在还是母系社会。

 10 ) 荒的是城、是文化、更是人性

《荒城记》讲述了民国廿四年,国民政府推行“新生活”运动背景下,山西渠县李家村在兵荒马乱、天旱地荒窘、民不聊生的况下,为争取政府建“新风尚”运动补贴奖励,目不识丁的李村村民们误将“礼义廉耻堂”解读为“李忆莲祠堂”,而不惜拆婚、夺地、动用私刑、残害李寡妇性命、雇人佯装立祠场面、暴虐手腕用尽却最终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荒唐闹剧。

一场新风尚新生活运动却被注满了封建宗规、迷信算命、无道私刑、佯装做假、男盗女娼、冒名抵罪、压抑人权……与其说是闹剧,或许说悲剧更为恰当,影片荒诞讽刺的腔调中透着浓浓的悲哀。

为了李氏全族人利益,林硭被拘禁、林家旧窑洞被炸毁、李忆莲被火刑。

如此残忍私刑,竟在李家村村民们盛大如祭祖仪式一般完成。

李家村村民们表现出的激奋,让人唏嘘人心的麻木,民智的愚昧。

当然,可悲的不仅仅是被拘禁夺走未婚妻和窑地的林硭,不仅仅是因拒绝成为李村立祠闹剧中贞节烈女而被烧死的李忆莲,不仅仅是丈夫为族长抵死罪独自拉扯林硭长大的李满真,不仅仅是为多的一份救济粮爬上李保长炕头的村妇,不仅仅是为得庇护被保长爹爹送给县长呆儿子做媳妇的翠翠,还包括为钱粮私利毫无道德底线、导演、执行这出暴虐无道闹剧的李村上上下下,以及这场被扭曲被利用的新风尚运动。

当裹着白布的李忆莲被高高竖立在柴火中,任李村村民欢呼呐喊,她仿佛真的成了神,代这些愚民受难的神。

而这座渠县县城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荒城,荒的不光是天旱兵乱下荒废的庄稼地,还有暴虐荒蛮的种族主义残忍私刑,以及麻木荒芜的暴民私心……唯有在土地与人心同样寒冷的李家村上空飘起的春雪,能暂时为这肮脏黑暗的荒城遮羞,为在这愚昧讽刺透顶的新生活运动中被残害的李忆莲昭示着冤屈,为林硭与李忆莲纯粹的爱情祭奠,为这个人骗人、人欺人、人吃人的无道社会而悲哀……

《荒城纪》短评

导演的黑色幽默是智慧的 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 大堆“荒唐”“荒凉”“讽刺”的字眼 或许过于沉重 让人疑心这是一部民族的血泪史 虽然这部电影引人思考 但并不过于沉重 导演很会带节奏 搞笑的部分尽力搞笑 悲痛的地方依旧用粗糙的方式处理来弱化令人难受的感情 粗糙荒凉的地方上一群荒唐的人做的荒唐的事

6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抱歉没看下去,光玩儿摄影了看半天不知所云

10分钟前
  • 啸杨
  • 较差

也就前二十分钟能看

13分钟前
  • 素水
  • 很差

历史往往就是当下

14分钟前
  • lujianpu
  • 推荐

好戏一出,借古讽今,不过荒诞与野蛮之力道稍欠,再者杀生在前,相形见绌。

19分钟前
  • 温存Weather
  • 推荐

如坐针毡,看到一半就想走了,电影我都懂,可是这个服化实在太糟糕了,那些破棉袄,那些愚昧,我都明白,可真的看不下去。我看不了这种电影了。

20分钟前
  • Wawayi
  • 很差

某酷视频花了9块钱,也算支持了小成本吧。

22分钟前
  • 安勇
  • 还行

以为搞一帮“愚民”,讽刺下上下、传统,就算“国民性”了。看不来这种片了

24分钟前
  • 无鬼斋
  • 较差

比驴得水要有趣。#男女主角演得最差系列#7.4。

29分钟前
  • tikey
  • 推荐

剪辑和结尾处理的不好,李忆莲祠堂=无耻,愚民的可怕…

32分钟前
  • zolker
  • 较差

感觉很多隐射现实的东西啊,无知荒蛮的吃人社会,弱肉强食的时代,大管家最牛动动嘴皮子,一箱大洋到手,权力是个好东西。

37分钟前
  • 牙齿冒汗
  • 还行

无可原谅地蠢。才华撑不起野心的典型。全程尴尬。从口音到镜头到节奏。

41分钟前
  • 所谓彼岸
  • 较差

不好看

46分钟前
  • Jiajiachan
  • 还行

做作的慢镜头,故作玄虚的故事,电视剧镜头感十足。

48分钟前
  • wungfong
  • 较差

反腐反封建,文化的缺失,妇女没有人权,大背景下的黑色幽默,反抗的不给力,音乐倒是不错,还是四星吧

50分钟前
  • 达瓦里希
  • 推荐

黑色荒诞包裹着的讽刺与悲剧

54分钟前
  • 一撮茶
  • 力荐

好片

58分钟前
  • 小规模荡气回肠
  • 力荐

开头有惊艳预期,但剧本摄像剪辑配乐都一路崩塌,以至于最后惨不忍睹,空有架势没有内核,滥用的结果只能是过犹不及,照虎画猫

59分钟前
  • 泽利格
  • 较差

2.5 题材是好的,配乐总有错位感,但太拖太慢了

1小时前
  • 000nowayout
  • 较差

比较像《驴得水》,但剧本和节奏没有那么自然、精炼。演出和风格掌握很有问题,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中间插了几段恢宏气质的烘托与表现手法,莫名且生硬。

1小时前
  • 时间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