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第一次看这部电视剧时,我对龙小羽抱有深深地怜悯和同情,在一定程度上我对他在承受压力极限时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惋惜。
然而许多年后再次回顾,我却感到一种深深地恐惧。
龙小羽大部分时候是天使,但往往越像天使的人邪恶起来就越可怕。
我绝不怀疑他对罗晶晶的爱情,也绝不相信他疯狂的举动仅仅是为了保住爱情。
他缺少勇气去面对即将打破的平静局面,也害怕失去触手可及的幸福,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一步步走进了自己编织的绝境。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能理解他的愤恨,却不能原谅他的残忍,他可以选择不救她,也可以鼓起勇气揭穿一切,可他远比我曾经认为的要邪恶的多,他举起铁楸给这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的女孩致命一击,企图用这样的方式保住自己拥有的一切。
他真是个恶魔,竟能这样残忍的杀死曾经相爱的女孩,只因为这女孩阻碍了他去拥抱光明。
这样的念头是不是早就在他的潜意识里悄悄萌芽,而一旦契机呈现就瞬间膨胀?
如果最后真相没有大白,龙小羽真的能心安理得的生活下去吗?
那曾经惨死在自己手中的少女,那为自己的罪行枉负惩罚的同乡,这样两条无辜的人命真的可以轻松放下吗?
他是个鲜血淋漓的刽子手,根本没有资格在阳光下行走。
小时候我总觉得善良是最无用的形容词,当你不能用漂亮、英俊、聪明、勇敢这些字眼来形容一个人时,善良永远是万能的。
而万能的善良有时候恰恰最让人不以为然。
慢慢的长大,我却越来越感觉到善良的可贵,每个人都可以善良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善良。
对于那些濒临绝境却仍能保持善良本性的人们我表示深深的尊重和敬佩。
任何人都有邪恶的一面,当生活逼迫你暴露自己的丑陋人性,在挣扎中仍能用善良的意识压制肆虐的邪念,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怜悯。
我一直都认为怜悯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它代表我们感知的一切正触动内心深处最人性的弦律,正因为如此,这种情感不应该被轻易使用。
龙小羽或许可怜,却不值得我们生出怜悯之心。
这部电视连续剧,看得时候给我一种淡淡地愁,三个人的命运深深地吸引了我。
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韩丁的悲惨命运。
行动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从人性善这个角度来讲,无法解答他的结果。
他的性格可以是圆满的,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几乎将自己一切都抛弃了。
做为一个男子汉,韩丁真是爱得绝对够痴心得了,却如此无怨无悔,为了爱,放弃出国;为了爱,放弃罗晶晶的爱,为了爱,跑遍办案地点,为了爱,把自己所爱的人的爱放在第一位,她要重新回到龙小羽身边,他也无怨无悔……当然了,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人,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纯情片,如同清水一般纯白,而韩丁则是"清水”中的“清水”。
而我们再从人性恶的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似乎他得不到罗晶晶的爱,也是自然之事了。
君子永远也斗不过小人,这个真理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韩丁,他是刀子嘴,豆腐心龙小羽,你是豆腐嘴,刀子心。
”我想这句话也反映了罗晶晶的心态。
后面具体讲讲她。
这部电视本来播到第二十集,我以为可以结束了。
到了韩丁从断头台上把龙小羽救了出来,将他带给了罗晶晶,让罗晶晶选择。
这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可偏偏出乎我的意料,又最终把龙小羽当成了杀人凶手。
我想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手法,明明是在写人性恶的小说,而是纯情片表达方式表达出来。
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都是这种感觉。
有些细节,真是让我不得不为之气愤,也许是我入戏了吧。
救出严小羽后,与韩丁的对话中,总是不经意间带出“小羽”长、“小羽”短。
最后要与她答话中,他也是“我要先去买菜,再回来与你讲。
”……人性恶的一面充分在细节体现出来。
再谈龙小羽,随便在网络上搜了搜,都说这个角色演的特别好。
其他角色不入戏,还有导演说电视没有拍好。
我这里不讨论角色电视方面的问题,再说我在这方面也不再行。
他可以说是一个“小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韩丁关在牢里,他能像韩丁那样不怕辛苦的救他吗?
当然,性格上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的。
完全可以用性恶论将他概括。
他的哲学,“在没有饥饿的前提条件下,我才能谈所谓的爱情,如果有了饥饿,不要与我谈什么爱情。
”可以说是充分暴露了他的本性。
在后来的韩丁对罗晶晶分手时,他说:“你对他说,我是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我不懂他的饥饿哲学。
我不需要什么报答式的爱情。
”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是一个父母在大学期间双亡的人,不得不一个人在社会底层打拼,不能不说社会上丑陋的习俗,风气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他曾经是个善良的人吧。
但社会逼得他不得不走上恶的方面,可以说也是个悲剧人物。
正是如此,他变得越来越伪善,虚伪。
而有些事情最终使他爆发。
比如第一次骗罗晶晶,罗总车与别人发生磨擦,他大打出手。
后来,吕四萍知道保春制药的成份有害人体后,再加上对罗晶晶的爱,不得不露出了杀心,用棒子击打了他的初恋……然而后来回到了自己绍兴老家后,他也想到了吕四萍与他一些往事,然后看到韩丁再次来到自己身边,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再也逃不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再看吕四萍的母亲的时候,他的良心最终发现,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而与韩丁最后一次对话中,“杀他,我不再饥饿。
”真是名符其实的内心表白。
他对罗晶晶爱是真正的爱情,这一点我不否认。
可与韩丁相比,真是逊色不少。
不要忘记他的饥饿哲学,他的爱情是绝对是有条件的。
不仅仅是罗晶晶的美貌,更多的是让他进入上流社会的资本。
有了她,他可以更好的不再饥饿。
在这种前提下,慢慢地才变成了所谓的“真爱”。
他在她面前始终没有承认他真正杀人的事实,可以手段是相当高明的。
再与吕四萍的分手时,我觉得不仅仅是真爱原因,还有就是地位金钱问题。
老姚(公安)最后与韩丁说了那样的话:“人是分好人与坏人,可好人也会在某一阶段突然变成坏人,做坏人做的事,然而坏人也会在某一阶段变成好人。
”这句话可是说是非常适当概括。
龙小羽复杂的人性得到了深动体现,人性恶的基础上,人性丑恶与善良的不断在他身上体现转化。
从这个角度讲,龙小羽比较接近现实人物形象,而韩丁明显虚幻了许多。
但因此给他同情,我想我不会的。
这种恶人在社会上实在太多太多了。
再谈罗晶晶,她是一个善良单纯的人物,缺点也不少。
由于出身在过亿资产的家庭,生活富足,无忧无愁。
这时也算是个小小不足吧:出身富裕,再加上模特出身,肯定接触了许多人物,单纯可能不太现实,不可能有这种性格,小说就是小说吧。
缺点就是大手大脚,固执。
在与韩丁的交往中,她拼命的购物,拼命的花钱,一点也不心疼,睡懒觉。
然与龙小羽的交往中,也是小脾气不断。
后来的生活挫折,使她改变了点,但本质没有变化,在对待龙小羽的迷恋的问题上,我想“固执”这个词最能回答她的表现。
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这是初恋,初恋是人生美好的记忆之一,有时往往血淋淋的,却明显还是喜欢。
我不是女孩子,我不能明白女孩子心理想些什么。
我可以说是不要脸似的问了问周围的女孩子们,他们回答也是这样。
但不少人还是很理智的,认为初恋往往不是最好的,有时会很恨对方。
有的也看过这部电视连续剧,有人回答电视电视吗,要不然怎么能抓住读者的心呢。
我想这个回答或许是不想思考的最好答案吧!
(别看到我的博客找我的麻烦。
:)也有不少人说龙小羽不是坏人啊,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呀。
这个回答真是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女人是一个感性动物的正确性。
其实他们也给骗了,他们也被所谓的“真爱”欺骗了。
男孩子们总能用几句甜言蜜语就把女孩子骗到怀里真是一点也不假。
龙小羽的爱一点也不假,可正如我前面所讲,那是有饥饿哲学的条件下的啊他们也许也是“罗晶晶”呢,但他们不会那么固执,不会陷得太深的。
这个固执加初恋才是迷恋最好的解释。
她绝对是个浪漫主义者,她心里也明白:“他是从社会下面混出来的,所以他还是很野的。
”但他的爱,她依然固执认为这是纯洁无私的,而这又偏偏是他的初恋,她依然固执认为自己绝对是正确的,不可能被骗的。
她不希望自己的初恋是如此糟,正如前几集韩丁所讲:“明明是个杀人犯,全世界就你幻想他还是个好人!”而她不断的哭泣,我想开始也是哭龙小羽,我想后来更多的是后悔之泪吧。
公安人员调查她,她也只是哭怎么可能呀我的初恋。
特别是韩丁临走时问小姑娘看没看到一起来的姐姐,走后。
再一次大声地哭泣。
正是如此,她不喜欢韩丁,更多地是这份固执,更多地是这份充满幻想的初恋。
龙小羽的手镯,更是如同一把锁牢牢地将她锁在龙小羽的周围。
这份固执,使他无法离开龙小羽。
单从这个角度,也能算是优点。
但正是这份固执,真真地害了她。
她后来也知道自己的错误,可是她的性格还是让她无法逃脱命运给她的选择。
不会玩手段的韩丁,自然无法赢得她的心。
进一步验证:“好男人无法斗过坏男人”这个规律。
那个配角吕四萍,可以说是典型平民人物形象。
从来都是喜形于色,都将自己内心感觉表达出来。
热情似火,是她的缺点,也是她的优点。
罗晶晶不同,她的性格只在身边人发发,还是有一定的修养。
开始善良的她,在社会中也变得污浊不堪。
利用自己与韩小羽的关系,不断地获取公司机密。
而这种想说什么就做什么的性格,自然会有杀身之祸。
她对龙小羽的爱情,是热情而又简单的,想打就打,后来自然有点利用了。
但虚伪的龙小羽自然到了后边不会对这种没有内涵式的爱情,再加上没有地位基础上的爱情感兴趣了。
更多的是可怜她,心软了一下,就听了她的。
说不定也有做戏的性恶思想掺杂其中。
她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
最后说说结果吧,不少人认为这个结果有点不爽。
我想这个结尾也是文学作品常用的形式。
故意含而不露,让人读的时候心里就是割舍不下。
但我觉得这个结局应该是作者考虑过的。
剧中多次提到罗晶晶说我要离开平岭这个伤心城市,可为什么最后她又出现在北京那个她与韩丁第一次相见的地方。
这一次没有说离开伤心之地,而是一个人回到了原来地方再等韩丁的出现。
再说过去她与韩丁交往中,她也说过:“我会努力把他忘记的。
”但龙小羽的出现,她“固执”走了(又要唠叨好男人、坏男人问题了),可以说这种思想早就在她心中萌芽了,龙的自杀,让她又一次跌入幻想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相信她也意识这个错误,已经向现实妥协,已经向幻想说再见了。
她的心里依然固执,仍旧要带着那个手镯,但她已经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去爱韩丁,她知道这个初恋已经是美妙的幻想了。
她更知道她要找韩丁,可是她怕韩丁拒绝,或者更重要的是女孩子的面子问题,还有那份对初恋的依然的固执,只好做坐那里静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爱情……说归说,这个结局真是不让人心里不舒服,要是再多一个韩丁看到手镯后,与她开心的抱在一起,互谈心事结束。
可以说是给我们观众与读者最大的欣慰吧
距离上一次看这部剧已经过去差不多二十年了,随手翻翻知乎上关于这部剧的评论,发现少的可怜,几个话题下面的评论加在一起不过十来条,好像早早的被时代的洪流湮没了。
有一条评论给我印象很深,摘录在这里:
很有年代感的一部剧,不管是罗晶晶和韩丁手挽手走过的街边凌乱摆放的自行车,还是祝四萍用街边电话亭的固定电话给龙小羽打电话时,电话亭里斑驳脱落的油漆还有像膏药似的贴着的小广告好像都能把我们拉回到二十年前。
不错,一切都在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罗晶晶给龙小羽买衣服围巾时,营业员还要开票让罗晶晶去收款处排队付现金,现在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扫码就行了。
但是一切似乎又没有变,譬如人的贪欲,爱情的揪心痛苦和企业的生老病死......似乎像转木马似的在这块土地上重复上演着。
其实在拍这部剧之前,海岩还鼓捣过一部类似的都市爱情剧《五星大饭店》,播出后反响平平,可能是想沾韩流的光却弄巧成拙,三条主线分散了观众精力,结果就是哪个故事都没有说圆满。
这回海岩和赵宝刚吸取了教训,重新回到自己擅长的故事框架和叙事方式里,集中精力努力讲好一个故事,塑造了两对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对立:罗晶晶与韩丁、龙小羽和祝四萍之间的情感纠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影视剧导演——不管是赵宝刚、巴特尔还是杨胜利,还是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比较深,比较贴近生活,导演和摄影师为了尽可能贴近现实,敢于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拍摄,甚至有的演员自己就是普通老百姓,说话咬字都不清楚,可这恰恰给了大家一种难得的写实印象。
简单说,那时候影视剧是拍给观众看,现在影视剧拍给资本看。
此时此刻,我几乎是怀着急切的心情写这一篇贴子的。
昨晚看到将近4点终于把刘烨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重温一遍上一次看是初中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的我还看不太懂这个电视剧究竟想表达的个什么意思,也不懂刘烨扮演的龙小羽为什么那么残忍的杀人不懂看起来漂亮干净的罗晶晶为什么誓死都要救这个杀人犯不懂律师韩丁为什么费劲周折费劲力气帮助罗晶晶救这个看起来眼睛里有数不清的柔情和冷漠的男人。
现在我不敢说完全体会原作者海岩笔下想体现的【龙小羽】但他震撼了我,我猜想,这个年代的电视界再也拍不出来这样的电视剧把镜头在花费在描绘角色的心理过程,内心波动,价值观形成体现上所以我不会去看新版,因为我大概可以猜到新版想描述的是些什么,敢爱敢恨的罗晶晶,想逃又无法逃脱的韩丁与卑鄙自私的龙小羽,现在的影视总是渴望把人的性格体现的极端又淋漓尽致,几乎到懦弱的好人和几乎到变态的坏人,可是现实里没有那么多的绝对,我们该关注的是好人身上的“坏人”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教育和挽救这个“好人”,【关于龙小羽】我这两天是白天看小说版晚上看电视剧版,我想说两者相差不大,可以说几乎情节顺序和对话独白都是原著里的原话。
刘烨把龙小羽演活了,这句话不假,从小在带有古风的小镇长大,内心有最淳朴最真诚的观念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一开始,四萍对他好,给他从家抱来了背子,给他带亲手做的肉,在寒冷的夜晚每晚陪她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你问我他爱过四萍吗,我想是爱过。
在他们都很穷,在他们和母亲相依为命的那个小房间里,小羽体会到久违的家的感觉,他把四萍当亲人,哪怕他们很穷,但是很快乐,因为那里没有那么多诱惑,有的只有拱形的小桥和碧绿的河水,这个从后面小羽和四萍回顾以前在一起的时光时可以看得出来。
四萍偷了东西,破坏了这种和谐,带来了诱惑-钱、小羽第一次对四萍感到失望,失望是只有对家人对爱人对亲近在乎的人才会有的主观体验。
后来他们一起去了平陵,钱的诱惑、上流生活的诱惑、罗晶晶的诱惑彻底的让小羽蜕变了,或者说唤醒了他内心对未来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态度,他想与四萍好聚好散,不仅仅是因为四萍阻碍了他的前进道路,更多的是因为四萍手脚不干净、不独立、说话食言、不自爱、为了钱不折手段等等一系列小羽很鄙视的手段和方式上,他觉得自己和四萍不是一种人了---有这个想法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上面说的诱惑。
他爱罗晶晶吗,我相信是爱的。
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爱罗晶晶的善良、单纯、养尊处优、哪怕她爱耍小性子他都认为是可爱的。
我相信,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晶晶和小羽是一种人,或者说罗晶晶和龙小羽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是同一种人,所以他们相爱。
可是四萍毕竟对自己有恩,有恩必报是龙小羽深记于心的至理名言,面对四萍的死缠烂打无理取闹无耻的要求,龙小羽一一答应了,他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一遍一遍因为四萍的“旧恩”心软而答应她的要求,其实从这一点上龙小羽和四萍他们才是一种人,按照龙小羽的话来说“他们都是挨过饿的人”,他们默契的用一种只有他们才懂的方式交易过去的恩情,如果换个人完全有其它方式处理或者摆脱四萍,可是小羽没有,因为他心中根深蒂固的“有恩必报”像个种子一样埋在自己心里,他恨这样和四萍、大雄同一种“根”的自己。
他认为自己应该是和罗晶晶同一种人,可每一次和四萍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骨子里有略根性,他没办法对四萍的“同乡理论”置之不理。
我认为这是他最终杀了四萍的心理基础。
而四萍的关于口服液有毒的威胁使他感到害怕,他对罗保春的愧疚,对罗晶晶的爱,对自己一直努力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的阻碍。
他给了四萍致命一击。
【关于韩丁】韩丁这个人物,有血有肉,职业感强,道德观强,可是罗晶晶爱他吗?
我个人认为不爱。
虽然她很努力,她把韩丁当家人,因为在她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只有韩丁能让她依赖,在她爱的人面临死的时候只有韩丁哪怕不理解也愿意帮她,当然是不怎么情愿的。
韩丁和罗晶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一种人,罗晶晶善良单纯,但没有主见不上进,只喜欢买衣服和过惬意的生活,韩丁从小在北京长大,有快节奏生活的习惯,从韩丁和罗晶晶救龙小羽之前的同居就可以看出来,如果长时间下去,他们必然会过不下去。
韩丁和龙小羽之间不同在于,对于罗晶晶的任性和小性子,龙小羽是欣赏和宠溺的,他内心懂得来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韩丁更加注重现实,他要求希望罗晶晶是尊重他的,罗晶晶所在的一切对他好,都是带有替龙小羽还债的想法,龙小羽让她去买肉,她满脸的小女人,韩丁只会让她“害怕”。
【关于结局】相比韩丁和罗晶晶还会相遇在北京,但他们是否能够在在一起,一个男人在看到自己爱的胆怯女人在别的男人面前释放了自己的柔情和狭义之后是否还能够毫无顾忌的接受她?
但无论怎么样,他们还会是“最好的朋友”
很久以前就看过这剧的介绍,但一直没看。
这次终于开始看…虽然已经从头到尾都被剧透光了XD不得不说我看的版本画面音质都很糟糕,声音时大时小一惊一乍,这片儿配乐本来就很单调了好嘛囧。
为了保持气氛,我耐着性子从头到尾没有快进,于是我想要是我没看介绍就在电视上追这片儿,开头几集我得纳闷成啥样( ̄▽ ̄)韩丁儿真是朵苦逼的男子,难为他前面还觉得自己和晶晶之间有着装也装不出来的河蟹,这种一边是热脸一边是半冷不热的屁股的相处,也就热恋中智商为负的孩纸觉不出问题来。
不过从韩丁去看守所提龙小羽开始,这片子就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了,真奇妙。
后来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等一下,这是什么转折囧)看完片子看影评,是我的习惯,这个很有趣,因为同一个片子不同人看来会有那么大差异。
例如我记得有人觉得姚大维好大喜功,为了破案立功并不在意一个好人的殒命。
但我觉得正相反,现实中如果真有姚大维其人,他该是个靠谱的案犯鬼见愁。
在他看来人无好坏,只是主流区分,他怀疑一切疑点,就像《地雷震》中的情节,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机会,也要去查清,否则怎对得起逝去的灵魂。
再说,姚大维是执法者,并不是裁决者,有罪无罪他说了不算,他只管抓疑犯。
当新的疑犯出现,他何曾不是和韩丁一起疲于奔命,才从刑场上救下龙小羽。
他对警察和律师对立又一致的看法也很成熟,对立场相悖的韩丁,他不曾阻挠反而全力支持,只为接近真相,虽然他很严厉,虽然他穷追不舍,但他是好警察。
不过这片子最大的纠结,当然是罗晶晶到底该选龙小羽还是韩丁。
老实说,这种选择在现实中当然因人而异,但如果从片子里的关系用逻辑去推一下,其实还蛮有趣的。
有人觉得韩丁很完美,罗晶晶该选他,而龙小羽嫌贫爱富,对罗晶晶的爱不纯粹,所以不能说是爱。
但依此类推,爱韩丁不爱龙小羽,是不是嫌贫爱富?
如果龙小羽无论四萍如何贫困泼辣纠缠不清也不该抛弃她,那么罗晶晶是否也不该因为龙小羽戴罪在身而嫌弃他?
爱情是需要理由的,但不是每个人的理由都一样,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和立场去指责别人爱情的理由,尤其当自己也陷身其中,例如如果罗晶晶不漂亮,不单纯,韩丁会喜欢她吗?
其实这问题很无聊。
而我在看这片子时,有几个细节(或者说个人感受)觉得很有趣。
韩丁不止一次说,罗晶晶带给龙小羽上流社会的生活,而龙小羽不能放弃。
其实类似的说法,四萍就说过,而龙小羽的反应是吼了一声“闭嘴!
”类似的问题,他不能吼韩丁,所以他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韩丁,什么也没有说。
他不曾辩解他自己的努力。
他不曾说为了给罗总解困他差点进局子。
他不说他为罗总鞍前马后让罗总省了多少心,他不说罗总一度想为他买房子好好栽培他,这固然也有他救了罗晶晶的缘故。
可是一起度假并不是罗晶晶提出的,让他步步高升的罗总正是他打死也不敢透露半句他和晶晶恋爱关系的人。
而所有这些,在别人知道他和晶晶关系后就变成了一句话,吃软饭。
我想,如果是认真参与过工作的人,经受过挫折和误解的人,就会明白这是多么让人忿怒和无奈的事。
龙小羽当然不是完人,他嫌贫爱富,他始乱终弃,他还杀人灭口。
但其实他和四萍的矛盾,从来不是贫困或四萍的纠缠,而是四萍和他在三观上的根本差异。
在四萍看来,小偷小摸是合理的,碰瓷是正常的,偷个标底什么的,对飞黄腾达的龙小羽而言,分分钟的事。
这种源于文化素养的缺失和愚昧造成的三观缺陷,和好歹读过两年书知道啥叫违法啥叫乱纪的龙小羽之间,有着很深的分歧。
其实你不能说四萍不爱小羽,如果她能且在爱一个男人,那那个男人就只会是龙小羽,她只是爱的方式你没法理解。
她不知道她逼龙小羽去偷标底时龙小羽得纠结内疚成啥样,在她看来龙小羽得道了,那几十个嗷嗷待哺的老乡不鸡犬升天也好歹共同进步一把吧?
她可能觉得龙小羽的纠结更多来自于感情纠葛本身而不是触犯法律和对企业的背叛,在四萍看来,这屁都不算。
其实看那段的时候,我老想起个事儿。
当年我们还用3寸盘的时候,有一次我去亲戚家,开了电脑发现他家机器没装office,所以我打不开盘里的doc,然后我亲戚来了一句:你不是学电脑的吗,编个程序不就能打开它了。
…………并不奇怪的,若干年后有亲戚见我懂电脑(厄),就让我给他的店子做个网站,有动画那种,点一下这里出个啥,那里出个啥,然后所有都是自动的……话说这种要求还不是独一份,到底后来我都是怎么推辞的,我已经忘记了。
所以在我看来,龙小羽和四萍在家乡时,接触不多,眼界不广,可分歧之处也不大。
到了城里,开始了正式的工作,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在龙小羽看来,大家都出来拼,四萍不工作光靠吃男人,没事去鸡鸣狗盗偷讹拐骗一下,平日里喳喳呼呼的,对他的工作没有任何正面影响。
但问题并不是这个,问题是,他觉得是问题的,四萍完全不觉得。
世界上有种东西叫鸡同鸭讲,又叫对牛弹琴,以前龙小羽忍下来了,可如今他好不容易有份正经工作,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现在他不想再为了四萍丢掉工作,所以他只能躲着。
而罗晶晶,罗晶晶多好。
韩丁说这叫牺牲的快感,其实不全是。
如果你打从心里觉得你跟一个人不能恋爱,但你又喜欢对方觉得呆一块很好,那其实是一种很惬意的关系。
没有没完没了的吃醋嫉妒和逼迫,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亲密,自由自在的小日子,暧昧但无伤大雅的小嫉妒,其实恋爱反倒是一种枷锁,它要求你坦诚以待,要求忠诚,要求承诺。
正如龙小羽所说,像个大哥哥宠小妹妹一样爱护罗晶晶是很好的,只可惜罗晶晶不乐意仅止于次罢了。
其实如果罗晶晶不主动,如果四萍能明白她只要稍微听小羽一句去干点啥,到头来龙小羽还是四萍的。
可是没有如果,结果罗晶晶出击了,四萍也出击了,方式不同,然后就变成那样了。
当然,说龙小羽脚踏两条船是无误的,但他的问题更多是对四萍而不是对罗晶晶,其实四萍和龙小羽才是彼此亏欠最多的,四萍没完没了言而无信的威胁和逼迫,龙小羽则欠四萍一条命。
就像赵宝刚的那个比喻一样,一个好人在前边走,一个流氓在后面见天的纠缠,终于好人恼火了,抄起棒子就是一棒,坏人死了,好人要偿命,就是这样。
这真是神比喻,你说其实没事缠一下耍个流氓其实罪不致死。
但结果就是如此,法律不管初衷只管结果,所以罪不诛心,所以有人只一念就是大错。
最后这片子完了,其实我也不明白为啥龙小羽非补刀不可。
但如果他当时只能在救四萍和杀四萍之间选一样(放着不管是不科学的),一想到他救下四萍后那永无止境的困扰,这片儿至少还能再拍上20集,于是他头脑发热了,所以天注定他走到这一步,因为如果张雄真把人杀了就没他什么事了不是么,注定的。
最后,关于饥饿。
有经历和没经历过的人是不同的,饥饿,伤害,灾难,没有经历过的人不要轻易说理解,也不要轻易指责。
追求生存是自然界任何生物都有的权利,龙小羽其实更像是一只拼命求存的狼狗,谁对他好,他就把谁当饲主,他想不想进入上层社会我不知道,但他无疑追求三餐饱饭,头上有一瓦蔽日,谁拿他的温饱逼他,他就咬谁,逼急了能咬死人。
其实大可不必拿那么多道德准则和人格标准去评判他,他只是做了事然后要承担后果而已。
只是我仍会为此惋惜,其实他本来可以温顺,可以柔和,只是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座孤岛,这个世界很复杂,有时我们挣扎,却到底无能为力。
第四集开头的吵架让我笑了半天,感觉很真实。
龙小羽太可怜了,让祝四萍这个自私、小气、不孝顺、品行差的女人给看上了。
可惜他爸没有教他什么是爱,什么是回报。
祝四萍能看上龙小羽,多半是因为她看龙小羽老实,对他好也是因为他会对自己好。
刚刚看到第八集,四萍自己偷东西,那么想当然的就让龙小羽替她顶罪,真的爱会这样去做吗???
还说了句“我白对你那么好了”。
被开除以后,她去找大雄,我不相信她不知道大雄的意图。
龙小羽对四萍的母亲那么好,韩丁去找四萍父亲的时候,她父亲的态度,他有感恩吗???
怪不得生出四萍这样的女儿来。
龙小羽在保春制药公司的发展,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就算是罗晶晶把他介绍进公司,也是因为他个人的原因,所有一切都是他努力的结果,只是他很幸运得遇到了罗晶晶这样一个善良单纯的人。
哎,这个四萍只会给龙小羽找麻烦,跟那些人混在一起,这算个GP爱情啊!
分手会这样吵闹的,说出那些话的人,根本不配谈爱情。
PS:看了书,剧情加了一些,加得挺合理的,电视剧拍得很好!
于娜也很符合罗晶晶的形象!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我想小羽的悲剧就在于他一直在人生道路上扮演着等待被人拯救的人。
不管他是在监狱里还是在监狱外,不管他是在平岭还是在绍兴老家,他都把自己视为不幸者,等待别人的救赎。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这是小羽父亲告诉他的,是小羽一直坚守的信念。
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小羽多次强调中,这句话变了味,多多少少都在透露着小羽的卑微和无助,这种卑微与无力让他总是陷入困境中,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与判断。
在面对未来生活方向时,小羽的态度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等待别人来拉他一把。
父亲的去世,小羽失去了经济来源,不得已退了学,然后回了老家,有一餐没一餐的过活。
其实,仔细想想,小羽完全可以去找一份工作,他上了两年大学,而且懂计算机,在当时那个年代绝对是个人才,多多少少也可以找一份可以让他活下去的工作,就算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做劳力劳动也是能填饱肚子的。
回老家找活,真的不算是明智之选,小羽的老家明显是比较闭塞的小城,小城找工作,第一可就业岗位不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坑上还都是老萝卜。
第二用小羽的话说是小城找工作要讲关系的,就这样,小羽都没有选择博一把出走找机会,而是选择在老家划乌篷船过活。
在与四萍的关系上,小羽也是逃避没有做出选择。
在四萍要求小羽为她顶罪时,在四萍一次又一次泼妇一样肆意谩骂时,在四萍一次又一次的纠缠与威胁中,小羽都选择逃避,扛起他所谓的报恩那个原则,用报恩的心态去做出判断和选择,于是他一步步丢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失了自己。
和很多做恶的人不同,有的人是对善恶没有特别明晰的判断不知恶为恶,有的人是不以小恶为恶比如四萍,有的人是以恶为喜不知耻的比如那个雄哥,而龙小羽他是知道的他是清楚的,他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育,他读的书,都能让他明事理知善恶,所以当他被逼的做下一件又一件他觉得丧失人格的事情时,他是愤怒的后悔的也是无可奈何的,他觉得自己无路可走,觉得自己像风箱里的老鼠被四萍逼的透不过来气。
虽然他嘴上说他不恨四萍,但我想他心里是恨的,他不仅恨四萍,也恨自己。
在与罗家的一家的关系上,小羽也是成为了卑微的被动的承受者。
他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罗家给的,是罗家拯救了他,罗保春给了他信任与关爱,罗晶晶给了他美好的爱情,保春公司给了他事业和体面,他害怕失去这一切。
当罗晶晶告诉他,罗保春可能发现他俩的事情时,小羽的神态是惶恐不知所措。
当罗晶晶提议不如主动向父亲罗保春坦白,小羽是气愤的,他第一次对罗晶晶发了脾气。
这就是一直承恩于别人的小羽最大的问题,承恩于人,是不安的,是被动的,是心虚的,是害怕失去却又要紧紧抓住的。
所以当四萍口不择言拿保春公司的秘密来威胁他时,他恐慌到了极点,就选择了最错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看这部剧,很多时候,我总觉得小羽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更清醒的认知,做更独立自强的人。
但是不得不承认一句话,有的时候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
之前看过伍迪艾伦的一部电影,《双生美莲达》,讲的是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窘境,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迎来不同的结局。
也许,从小羽一开始把自己定义为囚徒,等待被别人拯救时,他的结局也许就是不那么美好。
很久以前就看过这剧的介绍,但一直没看。
这次终于开始看…虽然已经从头到尾都被剧透光了XD不得不说我看的版本画面音质都很糟糕,声音时大时小一惊一乍,这片儿配乐本来就很单调了好嘛囧。
为了保持气氛,我耐着性子从头到尾没有快进,于是我想要是我没看介绍就在电视上追这片儿,开头几集我得纳闷成啥样( ̄▽ ̄)韩丁儿真是朵苦逼的男子,难为他前面还觉得自己和晶晶之间有着装也装不出来的河蟹,这种一边是热脸一边是半冷不热的屁股的相处,也就热恋中智商为负的孩纸觉不出问题来。
不过从韩丁去看守所提龙小羽开始,这片子就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了,真奇妙。
后来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等一下,这是什么转折囧)看完片子看影评,是我的习惯,这个很有趣,因为同一个片子不同人看来会有那么大差异。
例如我记得有人觉得姚大维好大喜功,为了破案立功并不在意一个好人的殒命。
但我觉得正相反,现实中如果真有姚大维其人,他该是个靠谱的案犯鬼见愁。
在他看来人无好坏,只是主流区分,他怀疑一切疑点,就像《地雷震》中的情节,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机会,也要去查清,否则怎对得起逝去的灵魂。
再说,姚大维是执法者,并不是裁决者,有罪无罪他说了不算,他只管抓疑犯。
当新的疑犯出现,他何曾不是和韩丁一起疲于奔命,才从刑场上救下龙小羽。
他对警察和律师对立又一致的看法也很成熟,对立场相悖的韩丁,他不曾阻挠反而全力支持,只为接近真相,虽然他很严厉,虽然他穷追不舍,但他是好警察。
不过这片子最大的纠结,当然是罗晶晶到底该选龙小羽还是韩丁。
老实说,这种选择在现实中当然因人而异,但如果从片子里的关系用逻辑去推一下,其实还蛮有趣的。
有人觉得韩丁很完美,罗晶晶该选他,而龙小羽嫌贫爱富,对罗晶晶的爱不纯粹,所以不能说是爱。
但依此类推,爱韩丁不爱龙小羽,是不是嫌贫爱富?
如果龙小羽无论四萍如何贫困泼辣纠缠不清也不该抛弃她,那么罗晶晶是否也不该因为龙小羽戴罪在身而嫌弃他?
爱情是需要理由的,但不是每个人的理由都一样,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和立场去指责别人爱情的理由,尤其当自己也陷身其中,例如如果罗晶晶不漂亮,不单纯,韩丁会喜欢她吗?
其实这问题很无聊。
而我在看这片子时,有几个细节(或者说个人感受)觉得很有趣。
韩丁不止一次说,罗晶晶带给龙小羽上流社会的生活,而龙小羽不能放弃。
其实类似的说法,四萍就说过,而龙小羽的反应是吼了一声“闭嘴!
”类似的问题,他不能吼韩丁,所以他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韩丁,什么也没有说。
他不曾辩解他自己的努力。
他不曾说为了给罗总解困他差点进局子。
他不说他为罗总鞍前马后让罗总省了多少心,他不说罗总一度想为他买房子好好栽培他(这事儿他可能不知道),这固然也有他救了罗晶晶的缘故。
可是一起度假并不是罗晶晶提出的,让他步步高升的罗总正是他打死也不敢透露半句他和晶晶恋爱关系的人。
而所有这些,在别人知道他和晶晶关系后就变成了一句话,吃软饭。
我想,如果是认真参与过工作的人,经受过挫折和误解的人,就会明白这是多么让人忿怒和无奈的事。
龙小羽当然不是完人,他嫌贫爱富,他始乱终弃,他还杀人灭口。
但其实他和四萍的矛盾,从来不是贫困或四萍的纠缠,而是四萍和他在三观上的根本差异。
在四萍看来,小偷小摸是合理的,碰瓷是正常的,偷个标底什么的,对飞黄腾达的龙小羽而言,分分钟的事。
这种源于文化素养的缺失和愚昧造成的三观缺陷,和好歹读过两年书知道啥叫违法啥叫乱纪的龙小羽之间,有着很深的分歧。
其实你不能说四萍不爱小羽,如果她能且在爱一个男人,那那个男人就只会是龙小羽,她只是爱的方式你没法理解。
她不知道她逼龙小羽去偷标底时龙小羽得纠结内疚成啥样,在她看来龙小羽得道了,那几十个嗷嗷待哺的老乡不鸡犬升天也好歹共同进步一把吧?
她可能觉得龙小羽的纠结更多来自于感情纠葛本身而不是触犯法律和对企业的背叛,在四萍看来,这屁都不算。
简单点说,小羽是个有恩必报,啥事都放在心上,结果责任感过重的人,而四萍完全没有“做事要承担后果”的概念。
其实看那段的时候,我老想起个事儿。
当年我们还用3寸盘的时候,有一次我去亲戚家,开了电脑发现他家机器没装office,所以我打不开盘里的doc,然后我亲戚来了一句:你不是学电脑的吗,编个程序不就能打开它了。
…………并不奇怪的,若干年后有亲戚见我懂电脑(厄),就让我给他的店子做个网站,有动画那种,点一下这里出个啥,那里出个啥,然后所有都是自动的……话说这种要求还不是独一份,到底后来我都是怎么推辞的,我已经忘记了。
所以在我看来,龙小羽和四萍在家乡时,接触不多,眼界不广,可分歧之处也不大。
到了城里,开始了正式的工作,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在龙小羽看来,大家都出来拼,四萍不工作光靠吃男人,没事去鸡鸣狗盗偷讹拐骗一下,平日里喳喳呼呼的,对他的工作没有任何正面影响。
但问题并不是这个,问题是,他觉得是问题的,四萍完全不觉得。
世界上有种东西叫鸡同鸭讲,又叫对牛弹琴,以前龙小羽忍下来了,可如今他好不容易有份正经工作,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现在他不想再为了四萍丢掉工作,所以他只能躲着。
而罗晶晶,罗晶晶多好。
韩丁说这叫牺牲的快感,其实不全是。
如果你打从心里觉得你跟一个人不能恋爱,但你又喜欢对方觉得呆一块很好,那其实是一种很惬意的关系。
没有没完没了的吃醋嫉妒和逼迫,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亲密,自由自在的小日子,暧昧但无伤大雅的小嫉妒,其实恋爱反倒是一种枷锁,它要求你坦诚以待,要求忠诚,要求承诺。
正如龙小羽所说,像个大哥哥宠小妹妹一样爱护罗晶晶是很好的,只可惜罗晶晶不乐意仅止于次罢了。
其实如果罗晶晶不主动,如果四萍能明白她只要稍微听小羽一句去干点啥,到头来龙小羽还是四萍的。
可是没有如果,结果罗晶晶出击了,四萍也出击了,方式不同,然后就变成那样了。
当然,说龙小羽脚踏两条船是无误的,但他的问题更多是对四萍而不是对罗晶晶,其实四萍和龙小羽才是彼此亏欠最多的,四萍没完没了言而无信的威胁和逼迫,龙小羽则欠四萍一条命。
就像赵宝刚的那个比喻一样,一个好人在前边走,一个流氓在后面见天的纠缠,终于好人恼火了,抄起棒子就是一棒,坏人死了,好人要偿命,就是这样。
这真是神比喻,你说其实没事缠一下耍个流氓其实罪不致死。
但结果就是如此,法律不管初衷只管结果,所以罪不诛心,所以有人只一念就是大错。
最后这片子完了,其实我也不明白为啥龙小羽非补刀不可。
但如果他当时只能在救四萍和杀四萍之间选一样(放着不管是不科学的),一想到他救下四萍后那永无止境的困扰,这片儿至少还能再拍上20集,于是他头脑发热了,所以天注定他走到这一步,因为如果张雄真把人杀了就没他什么事了不是么,注定的。
最后,关于饥饿。
有经历和没经历过的人是不同的,饥饿,伤害,灾难,没有经历过的人不要轻易说理解,也不要轻易指责。
追求生存是自然界任何生物都有的权利,龙小羽其实更像是一只拼命求存的狼狗,谁对他好,他就把谁当饲主,他想不想进入上层社会我不知道,但他无疑追求三餐饱饭,头上有一瓦蔽日,谁拿他的温饱逼他,他就咬谁,逼急了能咬死人。
其实大可不必拿那么多道德准则和人格标准去评判他,他只是做了事然后要承担后果而已。
只是我仍会为此惋惜,其实他本来可以温顺,可以柔和,只是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座孤岛,这个世界很复杂,有时我们挣扎,却到底无能为力。
社长演那山那人那狗时被狗咬伤过,他说狗攻击人不是先特凶狠的狂叫再咬人,而是憋着一口气,出其不意地𠳐过去咬一口,龙小羽就是这种状态,看起来嘴巴在用力,就是在憋着,堵到嗓子眼那种,给人的感觉心里东西太多了,随时会起身待命反扑回去,野兽般的凶狠。
这个表情好像在求救,又好像是说人确实是我杀的,这个既定事实的前提下,韩丁你会怎么辩
(之前的)刘烨是表演天才。
分裂、耻辱、恐惧、疲惫、决绝、逆来顺受、麻木、背负、胆战心惊、阴郁、纠结,面对选择时的撕裂和生命的巨大焦虑,全立住了,这些形容词放到一块你不知道在讲什么,但刘烨一个眼神出来全都有了。
他进监狱前,说台词的气都堵在嗓子眼上,因为心里背负的太多太大,摇摇欲坠、苦力支撑,只维持面上的体面;进监狱后,精神已经毁了,只靠一口气撑着;而出狱后,他的眼神又表露出了精神深处更讳莫如深的东西。
他真是表演天才,这是任何教育体系都教不出来的,理解到这个份上,全靠自悟。
这种强烈的直觉和非凡的领悟力,全是禀赋。
最近重温了这部剧,那种惆怅、叹息一直在心底萦绕不去。
我认为这部剧拍的太好了,故事题材好,深刻反映了人性,刻画了人物内心。
刘烨演的实在太好了!
看这部剧我没有仅仅在关注爱情,这里面的东西太多,很现实,贫富差距,以及因此决定的人的性格甚至命运。
更多的时候是感觉很无奈,很惋惜,太多复杂的情绪混合在一起。
而不仅仅是感动。
比如,最后龙小羽的质问“你尝过贫穷的滋味吗?
你尝过饥饿的滋味吗”让我印象太过深刻;再比如,三次不同的关于那一晚那个建筑工地上发生的情况的描述,真相里龙小羽打下那一棍时扭曲的脸庞,暗紫的色调;又比如,最后回忆里龙小羽与祝四萍也是有过美好快乐的时光,那个时候的四萍看上去很美,他们在那个山水如画的清平镇紧紧相拥,最后......只余叹息;还有,龙小羽执行死刑那一刻的表情,那是对生的眷恋,对命运不公的痛恨。
以及,剧中提到的,好人与坏人的论调。
一个善良正直的好人,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会做出丧尽天良的事,龙小羽就是这样的。
其实,龙小羽很聪明,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你不能说他没有坏心。
不仅仅是因为他杀了祝四萍,其实他明明知道就是自己杀的祝四萍,但是在韩丁的问话中他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话题,他其实一直在无声无息地为自己谋一个出路。
他感谢韩丁救了他,却不愿将罗晶晶拱手相让,况且他确实杀了人,这么做也许对罗晶晶反而是好,可是他没有。
我想,在他的潜意识里,罗晶晶不紧紧是他的爱人,更是他对未来的寄托,她是救他脱离贫苦的天使。
所以,他不愿意放开她。
我一直觉得,龙小羽这个男孩子很干净、纯粹、善良、正直、阳光,他历尽磨难但仍然没有放弃那些淳朴的特质,表面上是这样的。
我想在看剧的过程中,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相信这个知恩图报有恩必报的男孩会是杀人凶手。
可是,这长期的贫困饥饿的压迫下,他的心理其实是发生了变化的。
在他没有得到那些上流社会能拥有的财富时,他可以无所谓,但一旦他拥有了,再想放弃已是不可能。
他受过的所有委屈、不甘,在那个狂风大作的夜晚,在那个简陋的建筑工地的小屋里,在那个他前一刻还满怀疼惜与歉疚的他曾经爱过的女孩面前,爆发了。
“挨过饿的人,和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真命题。
龙小羽用他的一生去证明了。
在电视剧的最后,我记得我哭了。
为龙小羽,这个可悲的大男孩。
最后,他回到了那个山清水秀的小镇,回忆了他的一生,回忆了那个陪伴了他童年的戏班,回忆了他一直逃避的、不愿面对的他和四萍的过往。
他死时,仍紧紧抓住那一串珍珠项链。
他曾说过,他不愿将项链给罗晶晶是因为他想让她尽快走出来,忘了他。
可我想,更重要的是,这个项链集结了所以他对人世的眷恋与温暖,他不会给任何一个人。
我喜欢龙小羽,即使其实他心很狠,我依然喜欢他。
是的,他这样的男孩很招女孩子喜欢。
他勤奋、有干劲,他比很多人都强。
只是最后,始终强不过命运。
这部电视剧,给了我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怅惘。
罗晶晶爱得无私又太自私
刘烨帅气
寒假闲没事当背景音。刘烨早期真是纯,有着小孩毫无保留望向妈妈的眼神
关于原型的传闻……
龙小羽太出彩了可怜又可恨结局看得我泪流满面
这是一种扭曲,你们不明白吗?不敢说自己懂了。
几乎一字不落搬的小说 两位男主演得到位 本来人物设置就奇葩 女主演技又像考场上乱蒙题 每道题都答满了但远不是正确答案 乱挤的表情和眼泪让每个看这张考卷的人都痛苦 唯独走台步和穿风衣的样子过关
只能说 一般般
不知道说嘛呢
太太太太纠结了。
刘烨的表演太精彩。
因为这部电视剧 开始喜欢刘烨
韩律师真惨啊
三观愁人
尝过饥饿的滋味的人和没挨过饿的人是不一样的。本质上不一样。
记得挺悬疑的。
龙小羽的演技让我剧中一度怀疑是不是有隐情……结果真的是他 回忆里挥舞武器杀人的那段配着光很渗人 表情也很阴狠女主演技有点弱男主真的算大大大好人了 甚至有点"圣"挺可怜的 被爱情裹挟着救情敌 一开始他也有对龙的不屑,不忿,随着案件的真相逐渐显露,他的心态变化很大……真的好男人。有正义感有同情心男主和龙对峙那段看得人心情复杂 一个说善恶一个念着"饿的滋味"哎 但还是目光忍不住看刘烨 龙小羽可恶又可怜 或许是他的眼神太灵太幽怨沉静了……很矛盾的眼神 和他的行为比起来 这个悲剧的诱导因素很复杂
不如原著精彩
因为小说才看
2。5